[爆卦]有形產品與無形服務的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有形產品與無形服務的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有形產品與無形服務的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有形產品與無形服務的例子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好書推薦《#內在原力》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想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能見度嗎?你想在專業領域獲得眾人的青睞嗎?你想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嗎?想要達成這些成就,你必須擁有對別人足夠的影響力。但是,要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該追逐的是權力嗎?是地位嗎?是名車和豪宅嗎?都不是,反而在我們追逐「外在」之物的同時...

  • 有形產品與無形服務的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5 22:52:03
    有 352 人按讚

    好書推薦《#內在原力》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想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能見度嗎?你想在專業領域獲得眾人的青睞嗎?你想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嗎?想要達成這些成就,你必須擁有對別人足夠的影響力。但是,要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該追逐的是權力嗎?是地位嗎?是名車和豪宅嗎?都不是,反而在我們追逐「外在」之物的同時,這些目標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真正的答案,往往需要往「內在」去尋找。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ner-force/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
    在今年的上半年度,有一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演講,是由愛瑞克主講,主題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談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重設心態,邁向更卓越的人生。他在演講中用很多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普通人是怎麼想的,能夠成就卓越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差別往往在一念之間。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內在原力》的作者是 TMBA 共同創辦人愛瑞克,他擁有紮實的金融實務背景,並且在40歲左右達到財富自由,轉而投身公益。他除了保留專業講師和顧問的身分之外,目前是一個全職閱讀者,總是無償推廣閱讀。他的粉專「 愛瑞克愛投資/也愛閱讀 」也是許多愛書人喜歡的地方,粉絲們都喜歡稱他為「愛大」,因此這篇文章我也沿用這個稱呼。

    這本書你可以當成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那場演講的「導演加長版」,加入了更多的內容,以及更多演講沒有提到的故事。愛大所謂的「內在原力」,指的就是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的(文字和肢體語言)或無形的(同理和慈悲心)方式來引發他人的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

    愛大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演算法,拋開傳統的束縛和價值觀,用一種更開拓的視野來活出自己的人生。他在書中提到:「只要心態設定正確,人人都可以發揮出無窮的內在原力,去連結起周遭的人,聯合起來共同完成各種事情。」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重設心態。
    .
    【這本書有什麼特色?】
    .
    這本書還有一個巧思,它的書封正、反兩面都是「正面」。全書共九個章節,愛大建議「外向者」可以把橘色封面當成正面,從第一章順序讀下去。相反的,「內向者」則把綠色封面當成正面,逆著從第九章讀回來。原來章節的安排,如果是逆著讀,代表「從內而外」調整心態。身為內向者的我,就是逆著讀的。

    此外,他在書本的最後,很用心地提供了「延伸閱讀書籍總覽」的章節,收錄每章裡面提到的好書,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依照興趣再找來讀。還有一個很棒的附錄是「各章金句總覽」,直接不囉嗦,幫你把每章最優的句子都摘錄下來。以下除了分享一些書中對我有啟發的觀念,我也拋磚引玉附上一些相關的推薦書籍,幫書中的觀念增添一些新的氣息。
    .
    1.#常保初心
    普通人是先做再說,時常走到了終點才發現不是自己真正要的;內在原力者則是「以終為始」,知道自己內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讓一切行動和決策都符合最終的那個價值觀。如果我們遇到重要抉擇卻忐忑不安,那就由「自己未來想要成為的人」來為自己做出眼前的各種抉擇。

    愛大提倡一種信念系統,由內而外透過「Be,Do,Have」組成,最核心先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Be),然後才去思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Do),最後你就會擁有真正跟你價值觀一樣的人事物(Have)。一旦心裡有了想成為怎樣的人的憧憬,將引導你做出許多正確的選擇。

    我很喜歡《恆毅力》這本書中一個名為「目標階層」的練習方式,目的在於找出自己真正的「終極目標」,也就是熱情得以持久的根源。簡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目標,全部分類成底層、中層、頂層目標,如果發現跟頂層目標不一致的項目,就刪除或者微調使其一致。終極目標就像是羅盤,無論你在底層目標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引導你朝正確的方向持續邁進。
    .
    2.#包容力
    普通人是習慣在別人身上貼標籤,然後用單一的角度來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透過「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取得更多的助力。愛大用天文學的觀點舉例,在職場上有發光發熱的「恆星人」,也有會消耗和榨乾別人能量的「黑洞人」。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遇到黑洞人真的很倒楣,巴不得避而遠之,甚至在內心充滿敵對和厭惡。但是,宇宙中每個黑洞都曾經是恆星,只是因為能量用盡了,核心坍塌收縮成了黑洞。愛大提醒:「我們不需要抱怨遇到黑洞人,因為他們都可能曾經照亮過別人,是我們自己來晚了。」這個心態提醒了我們要懂得包容,感謝他們曾經對世界的貢獻,只是很可惜跟我們擦肩而過。

    我自己想到另一種職場上的情況,就是外向者時常嫌棄內向者「太安靜」都不表達意見,內向者又嫌棄外向者「太喧嘩」只會衝動行事。然而從《安靜,就是力量》這本談內向者特質的書中,我們卻可以學到這兩種特質各自的優點,擁有包容力的人將能夠同時善用這兩種特質的人才。
    .
    3.#沒有壞事
    普通人遇到壞事就自認倒楣,更有甚者,可能會開始怨懟這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找出「隱藏在壞事背後的好事」,將逆境轉換成養分。

    愛大曾經在國中一次玩跳高的意外當中,雙手嚴重骨折。但是事後看來,反而是因禍得福。他開始用康復比較快的左手寫字,活化了感性和創意的右腦,也適應了靜態的活動例如讀書和寫字。更難得的是,平日忙碌於事業的老爸,也因為這場意外要時常帶他回診、復健,彼此的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密。

    就像《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在暗無天日、毫無人性的折磨之下,他仍然保有自己的理智,相信這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遭遇,一定代表著某種「意義」。他發現無論外在遭遇有多麼嚴苛,人類的心靈仍擁有終極自由,決定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他將壞事視為意義,將這個發現寫成此書,並且影響後世無數的讀者。
    .
    4.#無限思維
    普通人認為資源是有限的,必須有強弱輸贏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內在原力者則認為世界之大,所有人都有安身立命之處,「超越自己」比戰勝他人更加重要。愛大引用了一句很棒的話:「用自己的蠟燭點亮別人的蠟燭,可以照亮別人,自己的亮度也不會減少。」這個世界太大,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就像是,愛大不一定是最頂尖的金融分析師,但是他透過演講接觸無數民眾,深知大家心中對理財的障礙。愛大也不一定是最頂尖的演說家,但是他善用感性的文筆,將艱深複雜的金融知識化為引起共鳴的問字。他的眾多特質,匯集成了愛大這個極具個人特色的形象。因此,結合多種不同的技能組合,一個人就可以發展出無限多種可能。這個世界真的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我很喜歡《黑馬思維》這本談「個體化」優勢的書,每個人都值得去追尋自己獨一無二的技能和熱情組合,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對於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詮釋:「黑馬追求的不是眾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心中最好的自己的樣貌。你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你,而這並不妨礙別人做最好的他們。」跟愛大的無限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
    .
    5.#站對地方
    普通人追逐熱門的東西,什麼東西當紅就一窩蜂擠過去;內在原力者會尋找屬於自己「能提供價值的獨特位置」,然後透過人際網路來擴大影響力。愛大也認為,我們不能坐在原地乾等,要主動站出來,才能被人看見。尤其網路時代發達的現代,要讓自己能被看見,比起以前容易許多。

    尤其是,當你想要達成的是更遠大的目標,一個人的力量往往不足以撼動周遭世界。愛大認為:「人生最高效的運作方式,是讓自己成為人際網路的節點。」透過貢獻自身的價值,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努力。如同非洲俗諺:「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成為人脈節點,更有可能順利抵達終點。

    如果,你覺得「主動站出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WOL大聲工作法》這本書的作者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提供了一個可行性很高的方法。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書中提供了正確的心態建立,以及可以循序漸進的做法與步驟。
    .
    6.#成功方程式
    普通人會任由自己被資訊轟炸,容易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主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專注力」才是網路時代最該培養的技能。愛大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名詞:「成功者的防護罩」,這指的是一個人能夠「篩選」和「過濾」掉不屬於自己應該追尋的事物,而將心神專注於「天命」裡的既定目標。

    就像愛大所說的,我們如果任由資訊轟炸,就如同讓腦袋充滿了一堆「雜訊」,感覺聽到了一堆鬧哄哄的訊息,卻不知道真正有意義的「訊號」在哪裡。尤其在數位資訊爆炸的現代,該如何為自己的資訊來源加上「過濾器」顯得無比重要,要懂得放棄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才不至於不斷走偏了路。

    我想到之前,讀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的《極度專注力》這本書之後給我的最大共鳴:「若要說一個人最珍貴的資源是什麼?不是你有多少錢財和時間可以花費,而是你把『注意力』用在哪裡。」這本書教我們具體的專注策略,排除無謂的分心源。專注在哪裡,成就在哪裡。
    .
    7.#利他共贏
    普通人認為已經自顧不暇了,哪還有時間去幫別人;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利他心態」的比例,應該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先幫助別人,才可能吸引更多人來幫助自己。人是一種天生懂得「互惠」的物種,當你想獲得他人的幫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幫助他人。

    不過,也不是無條件的給予,愛大提醒了在利他的前提之下,我們要成為一個「懂得保護自我的給予者」,必須知道自己的界限,懂得選擇高影響力、相對低成本的幫助方式。助人在先很重要,但自己不要先被掏空。那麼,當我們自己有餘裕的時候,要幫怎樣的忙最有效益呢?

    我很喜歡的管理大師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曾經在《從內做起》書中說過:「領導者應該幫助他人開發潛力,讓他們學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高竿的還能指導別人如何也成為一個領導者。」給對方魚吃,不如給他一支釣竿。
    .
    8.#三種工作
    普通人認為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賺錢;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工作組合」可以分成三種:有金錢收入的、無償的、自我實現的。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用來養家餬口,無償的工作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幫人無償解決問題,自我實現的工作則是用來達成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憧憬。

    愛大提議,雖然大部分的上班族都無法擅自離開有金錢收入的工作,但仍有變通的辦法。如果你目前的工作無法充分展現你的天賦,你可以靠無償的工作,來累積經驗值、打好口碑、拓展人脈,形成一個無形當中累積的資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一定要等到財富自由或某個里程碑,其實你現在就可以小步邁進開始做。

    我從《財務自由實踐版》這本書曾經獲得啟發,投資理財談的資產配置,主要是為了要分散風險,這個道理也可以套用在人生和工作上面。這本書提到「多元化身分」的概念,在你的職業上,盡量嘗試不同的角色,甚至適發展副業,這個策略可以避免你的生活侷限在單一方向。

    想像一下,當你擁有了多元的職業興趣,以及各種休閒興趣,你就可以將自尊和你關心的事物,投資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工作、商業、社交、人際、體育)。如果其中一個領域跌落至谷底,你也不致於完全陷入絕境,導致情緒崩潰。擁有正職之外的無償工作,在心靈平靜和自我實現方面會有額外的加分效果。
    .
    9.#一人公司
    普通人認為領多少薪水就做多少的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為自己的人生負上完全的責任。愛大認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必然趨向跨學科的混合,將有新型態的應用、產品、服務,我們要從自身的熱情往外拓展,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行銷長、技術長,逐漸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一家公司的願景可以吸引人才,一個人的品格也扮演同樣效果。

    愛大認為,善良的品格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必須先讓自己保持優質的形象,才有機會左右逢源,擁有更多發揮影響力的機會。他強調道,大量閱讀,是最簡單不過的方式。如果你不知道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妨透過大量閱讀去尋找,總有一本會觸動你心,找到自己心中嚮往的典範。

    關於要如何「具體地」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經營呢?我大力推薦《一個人的獲利模式》這本書,作者們把經營公司在用的「商業模式圖」轉換成適合「個人」使用的模式,以淺顯易懂的步驟,教我們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發掘資源、提供獨特價值,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等同公司運作方式的商業體系。
    .
    【後記:從內在做起】
    .
    《內在原力》書中的舉例淺顯易懂,背後的道理值得細細咀嚼。從愛大的個人故事和人生閱歷中,處處都可以發現,一個人隨時都具有「修改自己人生演算法」的能力。舉凡工作上的能見度、專業領域獲得青睞、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這些足以影響別人的「外在影響力」,終究還是得從自己的「內在原力」先做起。

    當一個人開始發揮他的內在原力,散發出來的影響力將逐漸發生,周遭的人脈也會開始活絡起來。如同愛大在書中引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一段話,撒冷老國王對即將出發尋找夢中寶藏的牧羊少年這麼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最後,這些心態上的重新設定之後,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新的思考習慣,必須經常使用、重複使用。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從今天起,讓我們把內在原力當成自己思考的習慣。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INNER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AHTP9E
    使用期限:9/5~9/11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 有形產品與無形服務的例子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9-26 15:28:24
    有 1 人按讚

    別再說人工智慧就是數位轉型!

    天下雜誌682期 文 陳昇瑋 2019-09-23

    【陳昇瑋專欄】從大企業到小公司,都想要跟上數位轉型浪潮,卻總是誤以為要用數位科技來帶動數位轉型。若沒搞清楚就盲目推動,想成功恐怕難上加難。

    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可說是2019年最夯的兩個資訊技術潮流,也是各研討會最流行的關鍵字,預料這些注目在2020年仍會持續下去。

    這兩者息息相關,經常看到兩者同時出現,但為什麼同時出現,可能是因為兩者都很流行,所以一起使用,這是其一;認為人工智慧是數位轉型的重要技術,這是其二;或是,因為人工智慧很重要,而人工智慧又帶動數位轉型,所以數位轉型也很重要,這是其三。

    但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的關係並非如此簡單,前面三種說法都對,但也不夠完備。不希望各種似是而非的看法充斥市場,因此今天在這篇專欄與大家聊聊這兩者的糾葛。

    從定義開始:人工智慧是所有能讓電腦做決策的技術,而數位轉型指的是,企業因應數位科技所帶來的市場變化而進行的轉型工作。

    人工智慧的定義比較好懂,數位轉型則非常普遍被誤解。標準的錯誤認知是以數位科技來帶動轉型,這是錯的,事實上,數位科技是數位轉型的因,不是果。

    以本質來看,人工智慧是技術,數位轉型是策略,它是企業因應數位顛覆的應對方法。

    AI只是最後稻草

    數位顛覆從哪裡來?由最近十多年的幾個資訊科技浪潮累積而來。

    雲端運算是其一,社群網路是其二,行動裝置是其三,而人工智慧算是最後一根稻草,這四種數位技術的靈活運用,讓許多新的網路服務與商業模式變得可能,也讓現行的服務不再像從前那樣受歡迎及獲利,而商業模式的新舊更迭,就是顛覆。

    人工智慧在數位顛覆所扮演的角色,我認為以目前而言,還不算是主角,充其量是最後一根稻草;主角仍在雲、行動、社群與其帶來的便利網路介面,例如 OpenID、行動條碼、行動支付等,這一波的顛覆還多著重在增加可存取性與可用性的階段。

    因應數位顛覆,走得快的企業早已進行轉型。轉型過程中,需要重新調整的包含企業各種有形無形的資產組合,包括物質、財務、人力及關係等。這代表它們必須同時對組織、流程、文化及商業模式進行必要的重整,讓企業得以快速回應環境的改變,讓商業模式跟上市場的腳步。

    那麼,人工智慧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我認為很重要,但也不用過度強調它。

    首先,科技能力並不是數位轉型的重點。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之一也許是Uber,它帶動新的商業模式,引起全球創業者的跟隨,但仔細研究它的科技成分,最重要的幾個元件為雲、GPS定位與地圖,這些技術沒有一個是Uber自己開發的,它只需要整合現有的科技,組合成新的營運平台。

    數位轉型的成功與否,人力(尤其是領導人)、組織、流程、文化絕對是關鍵。除了鑽研科技的公司,世界上多數的公司都不需要自己鑽研最領先的技術,而是著重在運用企業的資產,根據市場的需求,以最有利的方式組合出獨特的產品與服務,在市場上取得獲利的空間。

    當然,不是說科技對於數位轉型不重要,而是科技的實作能力(能不能在公司裡頭開發出來)相對不重要,但對於科技的正確認知絕對是轉型的成功關鍵。

    有正確的科技認知與評估能力,才能幫助我們對於企業的人力、組織、流程、文化做正確的安排與導引,這才是科技與數位轉型之間最關鍵的連結。

    領導人要有正確認知

    對新技術不夠了解,在過去已有許多慘痛案例,未來也不會少。

    其一是對新科技不切實際的想像,投入過多資源,最後發現產品可用性不高,也沒有增加價值,反而提高無謂的研發與維護資源。其二是過度保守,就像釀酒,每種新技術都要一段醞釀與發酵期,才能通過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驗證)與擴大影響力,並開始對主力產品與服務有財務上的幫助。

    因此,若對於新科技只有人云亦云的本領,又怎麼能在對的時間點投入,在市場成熟前準備好呢?

    更具體而言,若領導人對於人工智慧只有「聽說可以省很多錢」的認知,又怎麼能配置適當的資源,投入正確的人力,選擇適當的主題,並給予足夠但又不至於過多的耐心,來讓人工智慧幫助企業加強工安、提升良率、減少用電與污染、提升轉換率、精準訂價,甚至幫助企業人才的選用育晉留呢?

    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說,企業領導人對於科技不必是專家,但一定要對科技有足夠的認知,足夠到能夠評估資源與科技的使用成功與否。

    以近幾年的區塊鏈與深度學習來說,企業領導人與高階經理人要達到這個程度真的不簡單,也因此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才會設立經理人班,協助中高階經理人擁有評估人工智慧專案的能力與認知。

    總的來說,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同樣都是流行的術語,同樣容易被誤解,也同樣經常被誤認為重點在技術,以至於它們就像兄弟,整天被拿來一起使用,甚至混用。

    事實上,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成敗的關鍵都在於整合、治理、組織、流程與文化中,這是兩者的最共通之處,也是為什麼有意者眾,成功者罕有的原因。(責任編輯:劉佳俐)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6971&fbclid=IwAR0uH1Q7BS6wFtjCNZZOiytjce3b1oZa1wizO5kcvY3Te1nAu7xIj97y-gs

  • 有形產品與無形服務的例子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9-26 08:00:00
    有 1 人按讚


    別再說人工智慧就是數位轉型!

    天下雜誌682期 文 陳昇瑋 2019-09-23

    【陳昇瑋專欄】從大企業到小公司,都想要跟上數位轉型浪潮,卻總是誤以為要用數位科技來帶動數位轉型。若沒搞清楚就盲目推動,想成功恐怕難上加難。

    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可說是2019年最夯的兩個資訊技術潮流,也是各研討會最流行的關鍵字,預料這些注目在2020年仍會持續下去。

    這兩者息息相關,經常看到兩者同時出現,但為什麼同時出現,可能是因為兩者都很流行,所以一起使用,這是其一;認為人工智慧是數位轉型的重要技術,這是其二;或是,因為人工智慧很重要,而人工智慧又帶動數位轉型,所以數位轉型也很重要,這是其三。

    但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的關係並非如此簡單,前面三種說法都對,但也不夠完備。不希望各種似是而非的看法充斥市場,因此今天在這篇專欄與大家聊聊這兩者的糾葛。

    從定義開始:人工智慧是所有能讓電腦做決策的技術,而數位轉型指的是,企業因應數位科技所帶來的市場變化而進行的轉型工作。

    人工智慧的定義比較好懂,數位轉型則非常普遍被誤解。標準的錯誤認知是以數位科技來帶動轉型,這是錯的,事實上,數位科技是數位轉型的因,不是果。

    以本質來看,人工智慧是技術,數位轉型是策略,它是企業因應數位顛覆的應對方法。

    AI只是最後稻草

    數位顛覆從哪裡來?由最近十多年的幾個資訊科技浪潮累積而來。

    雲端運算是其一,社群網路是其二,行動裝置是其三,而人工智慧算是最後一根稻草,這四種數位技術的靈活運用,讓許多新的網路服務與商業模式變得可能,也讓現行的服務不再像從前那樣受歡迎及獲利,而商業模式的新舊更迭,就是顛覆。

    人工智慧在數位顛覆所扮演的角色,我認為以目前而言,還不算是主角,充其量是最後一根稻草;主角仍在雲、行動、社群與其帶來的便利網路介面,例如 OpenID、行動條碼、行動支付等,這一波的顛覆還多著重在增加可存取性與可用性的階段。

    因應數位顛覆,走得快的企業早已進行轉型。轉型過程中,需要重新調整的包含企業各種有形無形的資產組合,包括物質、財務、人力及關係等。這代表它們必須同時對組織、流程、文化及商業模式進行必要的重整,讓企業得以快速回應環境的改變,讓商業模式跟上市場的腳步。

    那麼,人工智慧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我認為很重要,但也不用過度強調它。

    首先,科技能力並不是數位轉型的重點。最容易理解的例子之一也許是Uber,它帶動新的商業模式,引起全球創業者的跟隨,但仔細研究它的科技成分,最重要的幾個元件為雲、GPS定位與地圖,這些技術沒有一個是Uber自己開發的,它只需要整合現有的科技,組合成新的營運平台。

    數位轉型的成功與否,人力(尤其是領導人)、組織、流程、文化絕對是關鍵。除了鑽研科技的公司,世界上多數的公司都不需要自己鑽研最領先的技術,而是著重在運用企業的資產,根據市場的需求,以最有利的方式組合出獨特的產品與服務,在市場上取得獲利的空間。

    當然,不是說科技對於數位轉型不重要,而是科技的實作能力(能不能在公司裡頭開發出來)相對不重要,但對於科技的正確認知絕對是轉型的成功關鍵。

    有正確的科技認知與評估能力,才能幫助我們對於企業的人力、組織、流程、文化做正確的安排與導引,這才是科技與數位轉型之間最關鍵的連結。

    領導人要有正確認知

    對新技術不夠了解,在過去已有許多慘痛案例,未來也不會少。

    其一是對新科技不切實際的想像,投入過多資源,最後發現產品可用性不高,也沒有增加價值,反而提高無謂的研發與維護資源。其二是過度保守,就像釀酒,每種新技術都要一段醞釀與發酵期,才能通過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驗證)與擴大影響力,並開始對主力產品與服務有財務上的幫助。

    因此,若對於新科技只有人云亦云的本領,又怎麼能在對的時間點投入,在市場成熟前準備好呢?

    更具體而言,若領導人對於人工智慧只有「聽說可以省很多錢」的認知,又怎麼能配置適當的資源,投入正確的人力,選擇適當的主題,並給予足夠但又不至於過多的耐心,來讓人工智慧幫助企業加強工安、提升良率、減少用電與污染、提升轉換率、精準訂價,甚至幫助企業人才的選用育晉留呢?

    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說,企業領導人對於科技不必是專家,但一定要對科技有足夠的認知,足夠到能夠評估資源與科技的使用成功與否。

    以近幾年的區塊鏈與深度學習來說,企業領導人與高階經理人要達到這個程度真的不簡單,也因此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才會設立經理人班,協助中高階經理人擁有評估人工智慧專案的能力與認知。

    總的來說,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同樣都是流行的術語,同樣容易被誤解,也同樣經常被誤認為重點在技術,以至於它們就像兄弟,整天被拿來一起使用,甚至混用。

    事實上,人工智慧與數位轉型,成敗的關鍵都在於整合、治理、組織、流程與文化中,這是兩者的最共通之處,也是為什麼有意者眾,成功者罕有的原因。(責任編輯:劉佳俐)

    資料來源: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