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月半小夜曲小提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月半小夜曲小提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月半小夜曲小提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北歐四季,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下的"芬蘭新日常" (一) :面對無常/團體活動與嗜好】 好幾天沒來更新現況了,最近大家暑假結束,開學開工,處在疫情下的"新日常"中,也有些感想與觀察,打算分幾篇來寫。今天先寫自己被影響最直接的活動與嗜好,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請留言),我再考慮第二篇寫寫口罩和芬蘭衛教,第三篇寫芬蘭做為"目前歐...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gingerlemonco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薑檸樂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gingerlemoncola 薑檸樂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gingerlemoncola 薑檸樂髮型贊助: i HAIR Alpha Tel: 9729 6980 (Roger L...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古典好好聽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14:12:08

古典好好聽聖誕迎新年音樂會 即日起至十一月二十五日止早鳥價85折 又到了歲未年終的日子,大家經過了一年的辛勞忙碌,期望美好新的一年來臨。古典好好聽感謝粉絲一年來的支持,特地舉辦了這場聖誕迎新年音樂會,藉著美好的音樂,和大家一起過新年。若你錯過了今年前五場音樂會,就請別錯過今年最後一場音樂會! ...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古典好好聽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2 14:12:08

即日起至十一月二十五日止早鳥價85折 古典好好聽室內樂團聖誕迎新年音樂會 古典好好聽室內樂團成員都是國內一流的音樂家,他們將在音樂會中演出經典曲目,陪伴大家迎接新的一年! 演出團體:古典好好聽室內樂團 樂團團員:呂超倫大提琴&樂團總監 蔡明儀小提琴 鄭仁萱鋼琴 楊斯琪女高音 時間:十二月二...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古典好好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14:12:34

即日起至十一月二十五日止早鳥價85折 古典好好聽聖誕新年音樂會 聖誕及新年是感恩的日子,我們舉辦了歲未音樂會。曲目精彩,支支動聽,都是一時之選。希望在這次音樂會中,給大家美好的音樂饗宴! 演出:古典好好聽室內樂團 票價:1200 1000 800 時間:十二月二十四日週二晚上七點半 地點:...

  •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北歐四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8-19 00:37:34
    有 193 人按讚

    【疫情下的"芬蘭新日常" (一) :面對無常/團體活動與嗜好】
    好幾天沒來更新現況了,最近大家暑假結束,開學開工,處在疫情下的"新日常"中,也有些感想與觀察,打算分幾篇來寫。今天先寫自己被影響最直接的活動與嗜好,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請留言),我再考慮第二篇寫寫口罩和芬蘭衛教,第三篇寫芬蘭做為"目前歐洲疫情較緩和的國家",居然還被某些鄰國稱為"成功案例",是怎麼回事?

    🎻管弦樂團,計畫從A換到C
    先說管弦樂團吧,這是對我來說每週最重要的嗜好活動之一,因為疫情停擺了半年,原本以為八月中要開始了,我曲子都快練好了,結果在疫情又開始升溫的情況下,指揮先是決定,為了保持安全距離,不能有50個人同時在台上,把兩首大型交響樂曲改成只有弦樂或只有管樂的小夜曲,這樣舞台上一次只有最多25個人,才能保持安全距離。

    這個plan b才剛決定沒幾天,我也在家剛練了幾次新曲目,結果又改了: 因為報名參加樂團的人太少(居然總共只有23個!),弦樂甚至只有13個人根本不夠,所以變成plan c: 只有管樂合奏,弦樂合奏整個取消了。

    可惜嗎? 坦白說,我鬆了一口氣。

    雖然很喜歡合奏的感覺,但是這個時節,能不要坐火車去赫爾辛基再換電車去團練,對我來說就是多出時間給自己和家庭,又少了一些路上的風險,於是,這個赫爾辛基我最喜歡的管弦樂團的活動,目前對我來說,就是暫時停擺了。

    🧗阿雷的嗜好
    原本阿雷有參加跑酷(Parkour)的活動,秋天新課程剛開始,但是我也決定不報名了,免得入秋後疫情萬一又升溫,到時又來一次封鎖,結果就會像春天一樣,交了一堆錢也拿不回來(小公司沒辦法退錢因為他們會活不下去),為了安全起見也為了省去這種可能浪費錢的麻煩,這個活動也不參加了。

    🎻小提琴課
    這是我們現在唯一剩下的嗜好了,一對一的教學,安全距離保持好,必要的話戴口罩,還是比較安全的,音樂學校也說了: 已經做好萬全準備,隨時有可能像春天一樣,突然改成線上遠距教學。

    🚴‍♂️小孩上學
    到目前為止都還好,不過校長也宣布了,原本九月初的學校家長會取消,目的是減少感染風險,請家長目前都不要擅自來學校,除非是有跟個別老師有約,不然,"家長的群聚"學校已經自主性的取消,校長說"看到孩子們終於可以快樂的玩在一起,我們想給他們最安全的環,並且希望來學校上課,可以維持越久越好,當然也做好準備,隨時需要也會提供遠距教學。"

    🧘‍♀️大人上班
    芬蘭政府繼續建議, 可以遠距上班的就遠距上班,不過很多員工和公司都沒辦法再像春天一樣,直截了當地給出100%遠距上班的決定了,原因是,完全看不到同事和其它員工,有些自然而然的互動和靈感啟發,還是不容易做到,我們其中一位主管則說: "這個看來不再只是兩個月忍一忍就過去的危機,變成一個長期馬拉松抗戰了"。

    的確,正因為情況不斷變化、抗疫已經從緊急事件,變成馬拉松之戰,我開始感覺到,有些人也開始"失去耐心"了。

    開始有人轉發"這個疫情其實死亡率沒有想像中那麼高"的文章;

    開始有人原本興沖沖地買了口罩響應要戴,戴了兩天受不了時就問"真的有理論根據說口罩有用嗎?"

    赫爾辛基的酒吧與餐廳據說人都很多,在戶外跑趴的也不少,最新感染的人口都是年輕人(20-30歲),是不是因為他們覺得無所謂了呢?

    也有原本對於要參加樂團演出有些保留的朋友,在參加過一場演出之後說: "就算我明天就感染了病毒而住院,至少今天我笑過、我開心過,我真正活過了! 而不是在家裡面對四面牆,不能從事最愛的演奏!"

    他的話,大概道出很多人的心聲:不是不想防疫,但是生活還是要過下去,都躲在家裡也不是辦法。

    疫情走到今天,沒有哪一件事是絕對的了。從學校、到嗜好團體、考驗的是人性、是只想著自己,還是也想到別人。

    沒有人想得病,但人們也同樣有著自己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標準,心靈的健康跟身體的健康同樣重要,甚至習習相關,沒有人知道疫情哪一天會過去,大家期盼的疫苗,是否真的是這個疫情的解藥,大概也還有很多未知數,那麼如果疫情持續兩三年,人有辦法兩三年都不再從事自己喜愛的、與人群相關的活動嗎?

    如果生命是有限的,為了疫情的安全,而放棄掉熱愛的嗜好,真的是值得的嗎?

    很多事情在疫情下已經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找出"生活中的各種活動與安全"之間最好的平衡。

    所謂的"新日常",就是一個不再有標準答案的日常,而且是個瞬息萬變的日常,生活中的不確定遠多過確定的事物,是不是,這其實就是生命的本質,疫情只是逼著我們去看見, 去面對這個事實?

    這是芬蘭此刻的防疫日常,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如何,有的只是好好的活好每一個今天,用自己覺得最適當的方式好好過。

    #芬蘭防疫
    #新的日常

  •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李哲藝音樂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3-26 14:25:10
    有 79 人按讚


    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讓 施振榮變古典樂咖
    今日蘋果/財經
    建立時間:2019/03/26 05:00
    作者、攝影╱黎瑛蕊

    元旦下午,天空下著冷冷細雨,台北大湖公園傳出一陣陣交響樂的悅耳旋律,這是台灣首創的新年音樂會,台上,微笑揮舞雙手指揮的是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台下,坐著3千位民眾,身穿雨衣,神情專注,享受這場雨中的音樂饗宴。音樂會結束,製作人施振榮興奮的表示,音樂會明年還會辦,而且會更盛大。

    李哲藝要讓古典音樂台灣化,台灣音樂古典化,在國際營造出影響力。

    這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臺灣的聲音》2019年新年音樂會」,曲目涵蓋台灣的傳統與流行音樂。除現場參與者,透過電視轉播和網路直播,共計有100萬人次參與這場第一次專屬台灣人的音樂會。
    李哲藝事後表示,現在回想,當天陰雨綿綿,現場民眾的雨衣不斷滴著水,3個小時全程專注聆聽,「若不是下雨,呈現畫面不會那麼讓人感動。」依照民眾參與的熱情推斷,李哲藝相信,如果天氣晴朗的話,現場一定破萬。
    談起新年音樂會的緣起,李哲藝特別提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施振榮是灣聲樂團企業後援會會長,更是這場音樂會總製作人。李哲藝表示,在2018年某次後援會會議上,他提到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轉播權要幾百萬元台幣,經費規模之大,足以舉辦一場音樂會。施振榮聽聞靈機一動:「那為什麼不辦一場專屬我們自己的音樂會?」
    施振榮(右2)是灣聲樂團企業後援會會長。

    企業主管當後援
    於是,自去年10月決定要辦一場《臺灣的聲音》新年音樂會開始,李哲藝大概每天都會接到施振榮10多通電話討論,「他是停不下來的!」施振榮還找來宏碁的專業行銷團隊來幫忙音樂會的國際露出,他從科技業企業家跨界變成古典音樂會製作人。
    施振榮首次接觸到灣聲樂團時,聽到李哲藝等以室內樂演奏台灣歌曲,將台灣的音樂元素以古典音樂來表達,令他深受感動。因此在灣聲成立後,施振榮與太太葉紫華經常出席灣聲的音樂會,甚至參與名人系列演出。「以前做生意是跑三點半,現在退休了變跑七點半。」李哲藝轉述了施振榮對他說的話。
    2017年,出身鹿港的施振榮希望用音樂翻轉鹿港印象,邀請李哲藝創作《鹿港映象》交響詩,讓桂花巷、九曲巷、十宜樓等古蹟入樂,以音樂形式重現鹿港百年風華,獲利相當好的評價。
    經過《鹿港映象》與新年音樂會的合作經驗,施相當認同地方要從文化起步、行銷自己的理念,與李哲藝第3度合作,要替他「第二故鄉」桃園龍潭打造專屬的《龍潭映象》交響詩,目前已經進入國、客語歌詞徵稿階段。
    灣聲的企業後援會成員除了施振榮外,還有已退休的明基前事業策略長雷輝,及將捷建設、花仙子、台新金控、台北旅店集團、瑞士百達、東元等企業高階主管,有他們在幕後當顧問團給建議,讓灣聲走出一條台灣音樂與樂團的新出路。
    施振榮(上圖左2)是《臺灣的聲音》音樂會總製作人,當天吸引3千民眾,在雨中欣賞(下圖)。

    為台灣音樂發聲
    除立足台灣本土音樂,雷輝還給了許多從企業家角度經營樂團的建議,包括應從能夠獲利為出發點去檢視設計成本結構,不能只求不賠錢就好。李哲藝說,灣聲舉辦成立音樂會時是雷輝發動親朋好友參加,「雷輝給了第一桶金,灣聲才有資金往下走。」
    李哲藝表示,灣聲樂團應該要在台灣走出不一樣的路,建立台灣文化特色的品牌形象,進而在國際營造出影響力。
    李哲藝舉例,5年前,曾幫高雄做了一部《港都綺緣》,以二胡和大提琴作主奏的雙協奏曲,融合東西方元素,描述高雄百年變遷,感染力十足。正好韓國釜山交響樂團來台考察,聽了驚為天人,邀他創作一首具有韓國特色的作品。最後,他寫了由小提琴和韓國傳統樂器奚琴結合的《釜山幻想曲》協奏曲。
    運用古典音樂平台,打破國界,加入台灣元素、融入民眾生活,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2015年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在桃園機場的「快閃」演出。那年是國台交70周年,李哲藝為其製作濃濃台灣味的《快閃組曲》,在桃機快閃演出這首融合古典音樂與台灣民謠的樂曲,吸引許多遊客駐足觀賞,影片上傳網路後至今超過500萬人次點閱,成功運用台灣文化和世界接軌。
    讓樂壇有感、刮目相看的,還有灣聲獨特的經營模式,把音樂會變成節目商品,像是名人系列饗宴。2018年起推出名人系列,邀來企業家施振榮、藝人澎恰恰、郎祖筠、前台中市長胡志強……等,暢談他們與音樂的故事情緣,將談話性節目和音樂結合,拉近音樂和民眾的距離,在音樂領域找到另一種客層,替音樂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臺灣的聲音》透過電視轉播和網路直播,共計有100萬人次參與。

    幫下一代增機會
    李哲藝說,胡志強在名人系列中提到,13年前的車禍讓太太邵曉鈴受重傷;昏迷不醒的邵曉鈴,唯有聽到陶的《今天妳要嫁給我》旋律時會有反應;另外,施振榮年輕時和葉紫華約會跳舞,當時播放的音樂是綠島小夜曲,因而成為他們倆的情歌。「人生中很多故事其實都和音樂有關連。」李哲藝說。
    一般台灣的交響樂團,只演奏貝多芬、莫札特……等西洋古典音樂,台灣音樂多半只會在安可曲出現。根據李哲藝估計,台灣所有的公立樂團每年從政府獲得的經費高達7、8億元,但是一整年的音樂演奏,台灣音樂大概只佔5%。「國家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的經費去做國外的古典音樂?說不過去嘛!」
    李哲藝認為,這些國外古典音樂的文化底蘊和台灣沒有關係,「在台灣要發展古典音樂,只有讓古典音樂台灣化,台灣音樂古典化,這是灣聲的核心價值。藉由古典音樂的國際語言,讓大家更認識台灣的優秀的音樂作品及文化。」
    李哲藝更進一步提到,台灣職業樂團的位子只有400多個,每年只會釋放出10多個空缺,但音樂系畢業生約有1000多人,僧多粥少,「根本沒有位置!」灣聲樂團創新古典音樂和台灣文化共存的方式,替台灣學習古典音樂的下一代創造發展出口。
    李哲藝(左起)小時候與父親弟弟同台表演。

    待灣聲做出成績後,李哲藝期待後續還會出現第2個、第3個……更多的灣聲,現在已有很多樂團改變演出型態,會愈來愈多需要創作的機會,台灣古典音樂生態才會豐富。
    人稱「音樂鬼才」、「金曲獎常勝軍」的李哲藝,其實並非出身正統「音樂班」體系。在大學二年級以前,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會以音樂為職業。
    李哲藝高中畢業考上文化大學物理系,雖對力學有興趣,但對物理數學、微積分興趣缺缺,瀕臨「三二」退學邊緣,剛好這時音樂系招收轉系生,李哲藝索性申請轉系。如果不是當年的轉系考,台灣古典音樂領域大概就不會有這號響噹噹的人物。
    「基本上,我除了很會彈豎琴,其他像和弦、樂理等,都不會,只能硬著頭皮上課。」儘管當時不算科班出身,但李哲藝對音樂的熱愛和接觸並未間斷,高中時參加軍樂社、吉他社,大學則加入熱音社、合唱團,這些經驗對李哲藝後來在作曲、編曲等跨領域創作的幫助很大。「我是有實戰經驗的,學術可以後補,懂理論的好處在於幫助思考系統化,能舉一反三,有利於音樂創作做變化。」
    李哲藝念物理系,父親並不反對,因為父親知道走音樂這條路是辛苦的,若是沒有意願,怎麼勉強都是徒勞無功。後來他轉到音樂系,父親很是欣慰。另外,弟弟李哲音退伍後在外工作7年,最後也走回音樂路,開始從事豎琴演奏事業。「繞了這麼大圈,終究還是轉回來了,總算沒有白白培養兩兄弟!」李哲藝笑著替爸爸下註解。
    灣聲台灣行腳系列,踏進市街,更貼近民眾。

    受父親影響學琴
    李哲藝大學畢業、退伍後,第1份工作是教豎琴,也曾在台北美僑俱樂部西餐廳演奏豎琴。那時在西餐廳認識了一位60多歲名為喬治的美國人,在西餐廳演奏鋼琴30多年。
    某天,李哲藝看到餐廳的公告上寫著喬治逝世的消息,相當錯愕。他看著喬治的照片發呆,心想:這麼棒的鋼琴家,人走的那天,就只是一張公告,「人生在世,似乎該做些什麼、留下什麼。」
    李哲藝開始思考自己該做不一樣的事,因為願意嘗試新事物,就此打開了以前從沒有想過的路,帶他從以往的編曲走向跨域創作。
    說起李哲藝音樂之路,不能不提到他的父親李武男。農家子弟的李武男只有小學畢業,有天看到小提琴廣告很好奇,跑到樂器行去詢問,燃起學琴的念頭。但一把琴要價600元,對當時每月工資才250元來說,儼然是天價,只好作罷。
    但李武男仍不嫌累地天天往樂器行跑,為的就是看那把小提琴。後來他和老闆商量,四處打工、割稻存錢,老闆被李武男感動,把小提琴給了李武男,錢日後慢慢還。
    有了小提琴,李武男開始拜師學琴,後來在高雄成立弦樂團,並四處教學、演奏,成為南台灣早期僅有的6位小提琴老師之一。李武男從早到晚不停教學,5歲的李哲藝天真好奇,吵著也要爸爸教,李武男只得趁空檔教李哲藝,沒想到,李哲藝展現音樂天份,小提琴愈拉愈好。
    李武男一次去日本認識並愛上豎琴,開始改學豎琴,而且現學現賣,回家後教李哲藝。李哲藝就這樣學了3年,程度已經比父親還好,才找專門老師授課,12歲的李哲藝每星期隻身坐飛機到台北上課,練就一身好琴藝。
    後來,後來李武男開始生產豎琴,成立「藝音豎琴」工廠,研發過程都把積蓄花光,不到2年就開始負債,第5年才量產。李武男創辦台灣第一家豎琴工廠,成為台灣第一位會彈、會教、會編曲,還會製作的豎琴家。
    「對我而言,爸爸給的是身教,他是充滿熱情,富有想像力的人,也是很愛做夢的人。他不單只是做夢,還真的把夢『做』出來。」李哲藝從小看爸爸努力地實現自己的夢想,現在輪到自己了。他希望將台灣古典音樂打造成國際品牌,這個夢想正一步步實現中。
    李哲藝 小檔案
    ★現職:灣聲樂團創辦人、音樂總監兼指揮
    ★出生:1970年(49歲)
    ★學歷:高雄中學、文大音樂系西樂組、輔大指揮研究所肄業
    ★經歷:
    ◎豎琴演奏家、作曲家、唱片製作人、樂團指揮
    ◎累積演出2000場次以上
    ★家庭:已婚,育有2女
    ★成就:
    ◎1999年美國國際爵士豎琴大賽第3名,為本比賽舉辦21年首位亞洲獲獎者
    ◎22次入圍傳藝金曲獎,獲得第23屆最佳作曲人、第27屆最佳創作獎
    ◎2次獲「中國十大發燒唱片」最佳古典音樂演奏專輯
    ◎入圍2010年「華語金曲獎」最佳古典音樂演奏專輯
    ◎編曲作品約5000首,作曲作品約2000首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部分照片:李哲藝提供

    https://tw.appledaily.com/finance/daily/20190326/38291338/

  •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Mrs. Horse's Little Kit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3-09 11:43:16
    有 36 人按讚


    【🍅🥚晨早活力早餐 #4 🍞】

    依舊是冷冷溼溼的周末,起床看到窗外雨濛濛的一片,納悶感一下子湧出來,想外出走走喘口氣的興致也給掃走。

    但無論如何早餐也得要好好吃。昨晚在偽家的那個瑞士烤芝士吃得太狠,晨早活力早餐繼續貫徹低脂高蛋白模式,豐富的堆滿一盤,吃飽充電完畢要乖乖的去運動。

    ㊗️各位周末愉快啊!

    P.S 隔鄰的女孩在練習小提琴,拉出一整首「月半小夜曲🎵」,好讓我能緩一緩納悶的心情。

    IG▶️instagram.com/mrs.horse_little_kitchen

  •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gingerlemoncol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6-08-15 18:00:58

    薑檸樂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gingerlemoncola
    薑檸樂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gingerlemoncola

    薑檸樂髮型贊助: i HAIR Alpha
    Tel: 9729 6980 (Roger Lee)

    七月半小夜曲
    月半小夜曲
    作曲:河合奈保子
    原唱:李克勤
    改編歌詞:薑檸樂
    唱:薑檸樂、波比、安德魯

    年年怕在七月夜 遇陰間好友
    誰人拉奏小提琴 涼風刷過我身後
    迷濛撲面的煙霧 焚掉冥通街衣
    怨氣結聚 陰暗窄巷

    為何天上的月亮 頓覺太昏暗
    盂蘭當晚她回魂 尋找往世愛跟恨
    孩童笑面歡樂 凝住半點哭聲
    這晚夜 沒法進睡

    前度已喪生 她竟壓在我身
    原諒我令妳傷心

    現我的身半搐半抽 猶如被她降咒
    她似雪臉兒 緩緩地張開口
    紅裙亂舞亂舞著 凝望眼睛幽幽
    冷風飄過 你不要望
    在你背後

  •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yuppiemus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5-07-21 21:19:01

    Chord譜:http://yuppiemusic.com/song/others/halfmoonsong.txt

    曲:河合奈保子 詞:向雪懷

    仍然倚在失眠夜 望天邊星宿
    仍然聽見小提琴 如泣似訴再挑逗
    為何只剩一彎月 留在我的天空
    這晚以後 音訊隔絕

    人如天上的明月 是不可擁有
    情如曲過只遺留 無可挽救再分別
    為何只是失望 填密我的空虛
    這晚夜沒有吻別

    *仍在說永久 想不到是藉口 從未意會要分手

    #但我的心每分每刻 仍然被她佔有
    她似這月兒 仍然是不開口
    提琴獨奏獨奏著 明月半倚深秋
    我的牽掛 我的渴望 直至以後

    Repeat all once
    Repeat * #

    更多Chord譜:http://yuppiemusic.com/song.htm

  •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 在 listento tikch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4-12-02 12:08:33

    月半小夜曲 (electronic R&B version)
    arranged by TikChi n DJ G.O.D.


    Intro II Dm I Gm I C I F A II

    Dm    Gm
    仍然倚在(失)眠夜望天(邊)星宿
        C       F  A
    仍然聽見(小)提琴如泣似訴(再)挑(逗)
        Dm     Gm
    為何只剩(一)彎月留在我(的)天空
     Bb      A
    這(晚)以後音訊(隔)絕
        Dm    Gm
    人如天上(的)明月是不(可)擁有
        C      F   A
    情如曲過(只)遺留無可挽(救)再分(別)
      Dm    Gm
    為何只是(失)望填密我(的)空虛
     Bb A   Dm
    這(晚)(夜)沒有(吻)別

      Bb C   Am  Dm  Bb  Gm A
    仍在說(永)(久)想不(到)是藉(口)從未(意)會要(分)(手)


       Dm       Gm
    但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佔有
    C        F  A
    (她)似這月兒仍然是(不)開(口)
       Dm      Gm
    提琴獨(奏)獨奏著明月半(倚)深秋
       Bb    C   Dm
    我的牽(掛)我的渴(望)直至(以)後

    Outro II Bb I Gm7 I A I Dm I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