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月初月中月底定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月初月中月底定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月初月中月底定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月初月中月底定義產品中有8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疫情重點【桃機清潔人員確診Delta,感染源仍待追查;3百萬人莫德納第二劑接種期限將至,指揮中心:疫苗到貨日尚難確認;台大醫開始進行莫德納混打高端臨床試驗,盼解決疫苗不足問題】 台灣今(15)日新增5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個案,其中1例本土、4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為一名...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混合戰與認知戰是什麼? 首先,先說明混合戰和認知戰是什麼,這個名詞曾出現在 2019 年國防大學軍事共同教育中心上校教官黃柏欽發表於《國防雜誌》的〈戰爭新型態-『混合戰』衝擊與因應作為〉一文中。文章中提到,混合戰呈現當前資訊、科技時代的戰爭模式,運用混合與創新、不對稱的戰術、戰法,破壞目標國政經穩定...

月初月中月底定義 在 Rae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1:13:23

/ 四月底了,春天已經在轉角,它染紅了花朵綠葉,一切都正要甦醒,又來到準備要添新歲的月份,可能永遠都不會有準備好要面對長大的一天。 從事發至今竟一晃眼兩個月都過去了,這些日子我從生氣傷心,充滿恨意,到再也不想得知他任何消息,那夜半夢半醒之際,夢見了以前曾一起去過的那座公園,九月初的天,秋風剛剛染黃樹...

月初月中月底定義 在 寫小說的人,光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28 01:34:18

這次環島跟以往的旅遊體驗完全不一樣,它甚至重新為我定義了旅行的意義。 ⠀ 二月底至三月初的環島,因為時間有限,路線從台中往南,到屏東左轉橫切至台東,從花蓮太魯閣走中橫到梨山,最後從清境下來回到台中,只走了半圈,總共十天九夜。 ⠀ 對我來說,這次旅遊期間不是最久的(美國那次有十一天),路途也不是最遙遠...

月初月中月底定義 在 Miruku 奶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12 07:18:37

看這篇文之前,可以先想一句話、一個字詞來說明「愛自己」這個概念。 然後下面內容很流水很抑鬱,但最後一段總結是我對2020各種風浪後的總結,送給你。 一月, 誰知道今年是沒有日本的整整一年。沒題材寫沒東西拍,IG、YT都轉了好大的方向,被迫所有事情從零開始,逼得我只好在台灣另尋生路。 二月, 隨著...

  • 月初月中月底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9:13:01
    有 746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桃機清潔人員確診Delta,感染源仍待追查;3百萬人莫德納第二劑接種期限將至,指揮中心:疫苗到貨日尚難確認;台大醫開始進行莫德納混打高端臨床試驗,盼解決疫苗不足問題】

    台灣今(15)日新增5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個案,其中1例本土、4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為一名20多歲女性,為桃園國際機場清潔消毒人員,9月12日出現症狀,14日因工作需求採檢確診,現已匡列45名接觸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經過快速的病毒變異位點確認,此案為Delta病毒株。

    9月中旬後,莫德納第二劑接種期將進入高峰,國內超過300萬人等待接種莫德納苗,但指揮中心無法確認莫德納疫苗到貨日期。台大醫則開始進行莫德納混打高端的臨床試驗,昨(14日)通過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將採隨機雙盲,每一組110人進行試驗。因此傳出將莫德納開放混打高端的訊息,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則表示,莫德納混打高端試驗進行,最後還是得看結果,再由專家討論是否可以施打、如何接種。

    新北市幼兒園群聚至今已出現32人確診,上週9日起為期一週,新北市緊急實施強化二級緊戒,禁止餐廳內用與運動、藝文公共場館暫停開放,今日是最後一天。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則宣布解禁,他表示,經擴大匡列後,疫情趨向穩定,目前沒有再新增相關確診案例,16日起將恢復新北市餐飲場所內用,但他呼籲防疫不能疏忽,一定要嚴格落實防疫規定。

    ■新增一例機場清消人員確診,感染源不明

    這一名20多歲確診者工作場所在桃園機場,負責機艙清潔,9月12日出現流鼻涕、頭暈等症狀,14日因例行採檢確診,Ct值僅14(數字愈低、病毒量愈高)。羅一鈞說,該案9月7日才驗過快篩為陰性,因此9月8日起視為可傳染期進行匡列。個案在6月初打過一劑疫苗,還未完成兩劑接種。

    羅一鈞說,透過病毒株的突變位點進行定序,快速確定此案為Delta病毒株,目前全台有36例Delta病毒株本土個案。接下來指揮中心會就她工作接觸的相關航班確診者進行比對,透過定序結果,了解與境外移入病例是否有異同。

    ■莫德納二劑打不到?莊人祥:未來所有到貨莫德納疫苗都分配給二劑民眾

    全台第一劑打莫德納疫苗共有343萬人,而第二劑僅打了35萬人,因此約有308萬名民眾等待施打第二劑,由於在9月底陸續達到12週的第二劑接種期限,莫德納第二劑的需求將會大增,不過國內莫德納疫苗庫存不多,無法滿足第二劑莫德納疫苗的需求,目前僅開放1~3類人員接種第二劑。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接受《報導者》採訪時沒有透露現有莫德納疫苗剩餘確切數量,但表示絕對不足以一輪疫苗開打量。

    指揮中心曾在7月中提過莫德納會保留給二劑接種,但後來仍以第一劑覆蓋率為主。莊人祥說明,疫苗的到貨十分不穩定,很難清楚評估每一批疫苗的分配。目前仍以第一劑覆蓋率為主,而AZ第一劑各年齡層已經都可接種、BNT也開始接種,原先只願意接種莫德納的民眾,現也有BNT可以作為選擇,因此未來所有到貨的莫德納,將不再開放第一劑接種,全數提供給二劑民眾施打。

    不過,莫德納疫苗到貨的確切時間,目前仍不確定。而目前已經屆滿10~12週、第一劑接種莫德納的民眾,需等待疫苗預約平台的簡訊通知、或地方政府告知,才能預約第二劑。

    ■台大啟動莫德納、高端混打研究

    昨日人體試驗倫理委員會(IRB)通過莫德納混打高端疫苗的臨床試驗計劃,台大醫院將執行試驗,採隨機雙盲,每一組110人,受試者與臨床試驗團隊都不會知道打到哪一種疫苗,且要一個月才會解盲,意即參加試驗的民眾,要一個月後,才會註記在黃卡上。

    試驗負責人、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接受《報導者》採訪先強調,一個臨床試驗的誕生,可能是政府委託、藥廠委託,或是研究者自己發起。他表示,「這個試驗是我自己發起的,因為看到國內需求,有些人擔心副作用不敢打第二劑,有些人等不到第二劑,因此決定啟動這個試驗。」

    謝思民說,國外的疫苗到貨總是不可控,雖然高端疫苗量能未知,但至少可以控制;另外,莫德納疫苗與高端疫苗雖然不同平台,前者為mRNA疫苗,後者為蛋白次單位疫苗,但mRNA疫苗打入體內,也得轉成蛋白質才能刺激免疫,而兩者刺激免疫反應的抗原一致。

    莫德納第一劑已經讓身體有了記憶,但因莫德納疫苗打進體內的副作用與刺激都很強,第二劑若只是要喚醒免疫記憶,或許就可以採用同樣可以激起抗體,但反應不那麼激烈的疫苗,因此才想嘗試進行混打臨床研究。他在一個多月前開始寫計畫書,兩週前送IRB審核,昨日通過,第二步是提交指揮中心,第三步則需要告知莫德納公司同意,目前莫德納原廠已知,但未做回應。

    謝思民表示,這次的受試對象只有220人,是小規模的臨床研究,國外的AZ+mRNA疫苗混打,也都是低於百人的小試驗,重點在於可提供政策建議,透過試驗發現如果可行,就能多一個接種的選項。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也補充,小型試驗若沒問題,開放混打基本上就沒問題,因為兩款都是通過EUA的疫苗,且混打全世界都在嘗試。

    至於試驗結束後,怎麼樣叫成功?謝思民說,每一款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有落差,但不代表較低的就沒有價值。這次試驗會採取免疫橋接的非劣性,了解莫德納+高端的中和抗體效價,是否不低於兩劑莫德納的信賴區間,但這不是唯一指標,如果效價低一些,但安全性、不良事件比兩劑莫德納來得低很多,也很難定義為失敗的試驗。

    ■專家:學理上可行,且學術上有創新意義

    施信如表示,莫德納混打高端,學理上是可行的,她認為混打計畫有3個用意,第一,莫德納目前全球需求量大,因此進貨量相對少很多,全世界都一樣,有時候兩劑無法打到同一廠牌,因此如果等不到二劑莫德納,第二劑施打高端,可以多少增強效果,都比只打一劑疫苗來的好。

    第二,mRNA疫苗的第二劑對身體造成的負擔,一般來講很大,而第二劑接種高端,照理說會緩解副作用,不過當然確切狀況要做了試驗才知道。

    第三,不管是AZ+mRNA疫苗,或是兩款mRNA疫苗混打,這些在國際上都陸續有研究,但AZ、mRNA+高端疫苗的混打則是全球獨有,大型醫院想做混打試驗,在學術上也有其創新性。施信如更一進步透露,除了台大準備進行莫德納+高端混打試驗,長庚也已開始進行AZ+高端的試驗。(文 / 陳潔 ;設計與資料整理 / 黃禹禛、戴淨妍 ;攝影 / 余志偉 )

    #延伸閱讀
    【當機組員及境外移入個案都與社區群聚無關,台灣「無差別邊境防疫」和「加零迷思」如何調整?】https://bit.ly/2YOu61u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kpkwcI

    #報導者 #COVID19 #突破性感染 #本土案例 #疫苗 #AZ #莫德納 #BNT #高端 # #Delta #桃機 #清潔員

  • 月初月中月底定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7 03:27:11
    有 58 人按讚

    【我很慶幸輪迴交叉的四個閘門我接通了三條通道並且都落在有定義的能量中心】


    怎麼樣?這個文章標題很長,對吧?


    對啊,如標題說,我很慶幸,輪迴交叉的四個閘門,我接通了三條通道,並且都落在有定義的能量中心。


    帶完了第一輪「我們不一樣」讀書會,因為過程中我們甚至某些能量中心都已經細緻到討論完閘門差異。


    結束後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世界上多數的人習慣非自己,甚至因為制約,認為委屈、壓抑、妥協是成長必經過程,並且因為多數,所以這樣的生活變成潛則,那麼是不是活出自己的人也在格格不入的世界裡舉步維艱?」


    舉例來說,我是顯示者,喉嚨中心接通動力中心。在我求學階段,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管在甚麼層級的學校,我永遠是那個在班上一講話就被老師發現、或者被風紀股長記下一筆的同學。就連跟長輩出門,同行在捷運上,也不見得環境中有其他人注意,但我總會被要求小聲一點。


    回到標題,我的輪迴交叉滲透3,由57、51、53、54四個閘門組成,分布落在直覺中心、意志力中心、壓力中心。並且,我有57-20、51-25、54-32這三條通道,所以我的直覺、意志力、壓力都是有定義的。


    在人類圖上,有定義的能量中心代表有著穩定的運作。而輪迴交叉代表生命的軌跡、也勾勒出一個人70%原型。所以對我來說,我至少有70%的比例是穩定運作的。


    但問題是,我很常因為讓人感覺不穩定,而被各種要求穩定。


    比如說,我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我做決定到行動非常迅速,而且對我來說不需要原因、不需要規劃,但小時候我爸要我分攤規律地寫完暑假作業,老師在每學期的評語都要我三思謹慎,連想剃個光頭或突然在某一天騎機車出發環島,都被勸說不要衝動。又比如說,像現在這樣亂紛紛充滿危險的世界,我反而覺得自己生活得很好、很安心。那天我還跟小光老師說,反而平安時代我才覺得恐慌。


    這一陣子的這些思索,在我今晨起床罵了一句髒話時,有了清晰的答案。


    這世界上大部份人是不穩定運作的吧?如果多數人習慣的是想要的卻不一定能得到、甚至不敢行動、不敢爭取,所以認為應該活得委婉含蓄,那這樣的方式顯然不適合我啊!
    喔!我的確在疫情期間剃了光頭。但我說騎機車環島,是原定在今年三月底四月初的事,那時大家還每天喊著嘉玲。


    圖文/路希恩

  • 月初月中月底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4 20:30:42
    有 1,906 人按讚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1) 突破性感染 --- 接種後又感染,美國疾管局4月30日前統計,約1.01億成人完成接種,其中通報10262例感染,占0.01%。突破性感染病例中,27%無症狀、10%須入院治療、2%死亡。死亡中多半是80歲以上,其中1/5是死於其他因素。佛奇說無論打哪款疫苗,都會有突破性感染,疫苗實際保護力本來就不是百分之百,依舊高度有效,尤其是預防重症和死亡。醫生說突破性感染可能是接種後,沒有產生足夠的抗體,或是病毒量過高。

    2) 抗體研究 ---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招募77位新冠肺炎患者,多為輕症患者,另有6人住院治療。在他們染疫1個月後,研究團隊每3個月抽取他們的血液樣本。在染疫7至8個月後,也抽取了其中28位的記憶型B細胞(memory B cell)與骨髓樣本,之後也在對其中的5人再次抽取進行比對。研究團隊發現,在染疫4個月後,受試者的抗體數值下降的很快,之後趨於平緩,但是在第11個月仍然可以檢測到抗體。患者經過急速感染期過後,體內的抗體數值本來就會下降,但這只是進入停滯期,並非是抗體歸零。而抽取骨髓的參與者中,在他們體內可以偵測到記憶型B細胞與非常少量的長生型血漿細胞,長生型血漿細胞移至骨髓後,會持續分泌少量的抗體到血管中,再次染疫時,改由記憶型B細胞製造抗體,這兩個細胞都可以幫助避免再次染疫。

    3) 莫德納12-17歲 ---- 3732名受試者,三分之二打疫苗,三分之一打安慰劑,打完兩劑後14天採檢,疫苗組無人感染,安慰劑組4人感染,顯示效力達100%。6月初申請緊急授權使用,通過的話,估計7月開打。輝瑞在5月10日就獲批准對12-15歲施打。

    4) 疫苗心肌炎 --- 打完mRNA疫苗第二劑後4天出現,多為男性青少年,會自行消解。目前出現的機率約是500萬分之一。疾管局仍在調查是否和打疫苗有關。

    5) 血栓研究 ---- BBC報導指,出現血栓的患者,血小板數較低,還發現這些患者血液中有一種特別的免疫蛋白抗體,會啟動血小板,讓血小板結塊形成血栓,但還需更多研究才能驗證這個發現是否成立。金融時報指,德國科學家宣稱找到引發血栓的原因,指出AZ疫苗會將新冠病毒的棘蛋白,運送到細胞核中,引發棘蛋白分裂而產生突變,而無法與細胞膜結合。這些漂浮的突變蛋白便會分泌到體內,引起血栓,但同樣只是假說,還需更多實驗佐證。

    {內文}
    11 Alive主播:「美國疾管局公布新報告,關於他們稱為「突破性感染」病例,4月30號前,疾管局通報超過1萬例「突破性感染」,但這是在約1.01億成人完成接種下,「突破性感染」占極小比例。」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佛奇:「關於「突破性感染」,也就是已接種疫苗卻仍感染的病例,顯然這是我們認真看待,並密切追蹤的,無論打哪款疫苗,都會出現「突破性感染。」

    打完疫苗又感染,不代表疫苗沒有效,美國疾管局5月25號發布的報告指出,4月底前美國約有1.01億成人完成接種,其中通報10262例確診,僅占約0.01%。這批接種後確診的,稱為「突破性感染」,在美國疾管局定義下,是接種後超過14天確診,施打的疫苗包括輝瑞、莫德納和嬌生。

    11 Alive主播:「「突破性感染」病例主要是女性,27%沒有症狀,但10%需入院治療,2%病逝。」

    心臟病專家 Payal Kohli:「有幾點可能的突破性感染因素,第一可能是接種後沒能產出足夠的抗體,對抗病毒不夠力,所以感染,其次是有抗體但逐漸減少,不是太快減少,就是接種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也可能感染,第三是感染的病毒量太高,超過免疫反應能應付。」

    報告指出,「突破性感染」患者多半是輕症和無症狀,2%死亡的患者多是80歲以上,其中約5分之1死於其他原因,「突破性感染」相當罕見,疫苗保護力不是百分之百,但依舊高度有效,尤其是預防重症和死亡。

    主播 vs. 流行病學家 Mark Siedner:「我們接到很多關於指控的問題,我說的指控,在社交網站上流傳,宣稱美國疾管局蓋牌,針對已接種疫苗人,卻還是確診新冠的病例數,請你解釋為何「突破性感染」數據成為討論議題,醫生和大眾是否被數據誤導?我想這是單純的誤解,實驗室收集陽性結果數據,是為了臨床研究,為了篩檢和接觸追蹤,我們定期向當局通報,這是被要求要通報的,和疫苗接種無關。」

    美國疾管局坦承,「突破性感染」病例數的確被低估,因為這些病例都是自主通報,且許多無症狀感染可能根本沒採檢,而且通報的「突破性感染」病例中,僅有5%完成基因定序,其中過半是英國和南非變異病毒,但還不足以確認變異病毒是否更有可能造成「突破性感染」。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 佛奇:「需要做的其中一件要事是,也必須要做的是,進行病毒基因定序,也就是突破性感染的病毒,因為這很重要,以了解突破的是否為野生株,可顯示免疫力真的減少,或者突破的是變異病毒,這就比較能解釋,如果沒有足夠的交叉反應。」

    CBS News記者:「疾管局已停止調查突破性感染病例,就是接種後還感染的罕見病例,除非突破性感染的患者入院或死亡,引發批評疾管局錯失重要機會,進行更多新冠研究,但疾管局堅持這能讓他們專心在更嚴重的病例上。」

    另外,美國多所大學研究新冠病毒的抗體,顯示抗體在感染消除後會減少,但不會完全消失,華盛頓大學醫學院5月24號發布的研究,指出輕症患者痊癒後,產生抗體的長生型血漿細胞會駐紮在骨髓,無限期持續產生低量抗體,無論是自然感染或施打疫苗產生的免疫力,都可能維持多年,且在感染後又接種疫苗,更可強化免疫力,拉長保護時間。

    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副教授Deepta Bhattacharya:「我們發現所有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即便是沒有症狀的人,都有很好的抗體反應,都有產生抗體能阻擋病毒感染,我們還發現每個人的抗體,在我們研究期間一直都存在。」

    而在不少國家依舊苦無足夠的疫苗可打下,美國18歲以上,已有超過1.29億人完成接種,12到15歲也已開始施打輝瑞疫苗,而且估計到7月,12到17歲還有第二款疫苗可打。

    聲音來源:ABC News記者:「莫德納今天(5/25)公布試驗結果,顯示疫苗對抗新冠病毒效力達100%,針對12到17歲,沒有安全顧慮。」

    聲音來源:CBS News記者:「莫德納將於6月初申請食藥局緊急授權,輝瑞和莫德納都批准為未成年施打後,可大大增加今秋完全開放,實際到校上課的機會。」

    參與莫德納試驗的3732名12到17歲的受試者中,三分之二接種疫苗,三分之一注射安慰劑,打完第二劑隔兩星期檢驗,發現疫苗組沒人感染,安慰劑組有4人感染,顯示在12到17歲族群,莫德納疫苗效力達100%。

    費城兒童醫院疫苗教育中心主任Paul Offit:「孩童依舊會因新冠肺炎受苦,家長傾向認為孩童較不危險,這並不正確。」

    美國兒科協會5月13號前統計,全美確診病例,20歲以下占14%,其中超過300人死亡,12到17歲打完一劑的不到20%,在打完兩劑疫苗的青少年中,少數出現心肌炎問題。

    聲音來源:ABC News記者:「心肌炎似乎較常出現在十幾歲青少年身上,基於某些原因男性多於女性,通常是在打完第二劑後4天出現,且症狀通常會自行消解。」

    波士頓兒童醫院醫生John Brownstein:「目前心肌炎和疫苗沒有清楚的連結關係,顯然還需進行更多調查。」

    聲音來源:ABC News記者:「目前每5百萬接種的人中,只有1人通報有心肌炎,對比下,被雷打到的機率高出許多,是70萬分之1。」

    成人接種後也有極少數出現心肌炎,美國疾管局正釐清疫苗和心肌炎之間的關聯,強調疫苗依舊利大於弊,也是人與人安全連結的最佳保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Q8xFanRuA

  • 月初月中月底定義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24 19:10:24

    混合戰與認知戰是什麼?
    首先,先說明混合戰和認知戰是什麼,這個名詞曾出現在 2019 年國防大學軍事共同教育中心上校教官黃柏欽發表於《國防雜誌》的〈戰爭新型態-『混合戰』衝擊與因應作為〉一文中。文章中提到,混合戰呈現當前資訊、科技時代的戰爭模式,運用混合與創新、不對稱的戰術、戰法,破壞目標國政經穩定與城市發展,攻擊新聞及言論自由弱點,造成受攻擊目標的挑戰。」而霍夫曼(Frank G. Hoffman)所著的《二十一世紀衝突:混合戰的興起》(Confli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ise of Hybrid Wars),對混合戰的定義如下:未來的對手更加聰明,並且鮮少將自己限縮在他們工具箱裡的單一工具。傳統的、不規則的和災難性的恐怖主義挑戰將不會是明確、清楚的樣態;他們都將以許多形式呈現。戰爭模式的模糊,誰參戰的模糊,以及使用什麼技術,產生廣泛多樣性與複雜性,稱之為混合戰。

    而在國防安全研究院所發布的 2020 中共年報則指出,未來在灰色地帶衝突中,共軍戰略支援部隊將扮演重要角色,共軍網絡系統部效法俄羅斯對波羅地海國家遂行的資訊作戰模式,進一步運用體系融合與軍民融合,網路作戰自身單位與外圍團隊,結合心戰基地,推展運用網路戰搭配認知戰的混合戰。

    因此我們可清楚明白,面對認知戰、混合戰,台灣所要應對的壓力有多巨大。

    面對中國對台的資訊作戰

    自上任以來,我就很關心中國對台的假消息作戰問題,特別是國安局的應對方式。去年 7 月國安局增列了「協調整合、部署執行對境外敵對勢力爭議訊息應處有關事項」這項工作職掌;調查局也成立了資安工作站,針對防範中國透過假訊息擾亂台灣社會民心、讓台灣社會產生懷疑民主制度的意義這些認知作戰行為,便需要檢視有加強整合假訊息情蒐的執行效果。

    根據台灣民主實驗室去年 11 月發表的研究,其中有一項研究發現是:代理人積極參與了中國的資訊作戰。即使其中一些攻擊是由中國發起,但仍有許多代理人放大了這些攻擊。這些代理人扮演聯繫台灣當地製造者或散佈者與中共的中間人角色,使得資訊攻擊的發動者與實際製造或散佈者產生了脫勾的狀況。

    中國分別在 2020 的台灣總統大選以及武漢肺炎爆發期間,發動一連串線上與線下的資訊攻擊。此報告依據攻擊者的資本和動機,將中國的資訊作戰者分成四種不同的類型,並根據其在模型中的位置,將其攻擊分為四個模式:外宣模式、粉紅模式、內容農場模式、與協力模式。其中,又以「內容農場模式」和「協力模式」所產生的傷害較前兩者來得大。

    國安局對假訊息的工作成果

    像是最近的鳳梨事件,中共說台灣出口給他們的鳳梨有蟲害,但台灣農委會請中共拿出證據來,他們也拿不出來,但他沒使用官方發聲、協同媒體、網路,四處抹黑栽贓,這就是一種很經典的認知戰,國安局長也相當認同這就是一種認知作戰。

    而去年質詢國安局時,我也要求提供過去一整年的完整的報告,告訴我們已經查到了哪些?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未來又有哪些相關工作的規劃?我們應該是哪些部會、單位主責處理?今天我們有可能面臨醫療衛生方面的假訊息、也有可能像是現在的農業假訊息,這顯然是跨部會的問題。

    國安局長回應說,兩岸事務的主管單位,最主要是陸委會,但也可能和政戰、軍事有關,所以也涉及國防部。

    我知道國安局在去年有關假訊息的情蒐和研究有一些初步的結果,掌握了重大假訊息事件、散佈嚴重性和重要節點。那是不是有可能,創造一個跨部會整合的平台,來討論看看這個應該如何處理,可能部會互相支援,且一定要有一個專責的部門!處理橫向的聯絡與垂直的澄清,不分藍綠、部會,一起處理中共的認知作戰問題,面對認知戰的抹黑,可給出客觀的事實、科學的數字,快速澄清,避免認知戰的假訊息滲透台灣。

    國安局長回應我,會提供這些清楚的資訊給相關部門。

    我也再次提醒認知戰的重要性,「認知作戰」就是改變人的想法,且是用假的資訊去改變大眾的想法,讓你聽、看,但所見到的是他們想引導的錯誤資訊。境外敵對勢力透過這樣的做法,來分化破壞台灣的民主社會,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開始領略這樣的痛苦。

    此外,「溯源分析」很重要,需要了解背後的指揮單位,比方是武警、共青團等等。如此一來才可以找到關鍵人、斷其行為節點。

    比方說,民主實驗室研究報告提到的「粉紅模式」,不同於中央發動的攻擊,是由地方性愛國人士或小粉紅製造訊息。雖然和中央無關,但是粉紅模式可能會和地方的民兵和武警有關。有許多武警會加入群組,甚至有教戰守則,包括低級黑、高級紅、反串等教程,有時候會在微博試水溫,再將訊息加以改製、放入粉絲頁或社團散佈,甚至自己經營粉專。這也顯示了中國會使用的資訊戰特色,也就是主導者是會是不同系統、不同單位,便會需要國安局能夠進一步分析出主導者是誰?

    提出中國對台灣假訊息的行為模式預判的重要性在於,在能掌握來源後,甚至可以進一步看在某些重大事件發生時,比方一月底、二月初美國軍機在我西南空域活動,或者最近兩會期間,中國對台假訊息的發動者和發動方式,而可以提前截斷這些假訊息的發動,或者截斷其節點。

    中共勢力協同在地的認知作戰,我和台灣基進一直都在抵禦頑抗的第一線,但我們永遠以抵禦這類欺侮為優先!置我個人名譽於度外。

    台灣加油

    2021-03-18,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國安局 陳明通局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