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確定究竟有沒有上帝,想弄清楚為什麼有邪惡存在,也想知道我的靈魂是不是不死,還是身體死亡就是終點」
《 #剃刀邊緣》1944, 毛姆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年過70歲的毛姆,以真實人生經歷為來源,寫出最後一部『第一人稱式』...
「我想確定究竟有沒有上帝,想弄清楚為什麼有邪惡存在,也想知道我的靈魂是不是不死,還是身體死亡就是終點」
《 #剃刀邊緣》1944, 毛姆
推薦度:👍👍 👍 👍 👍
易讀度:👍👍 👍 👍 👍
💡#bookypoint
年過70歲的毛姆,以真實人生經歷為來源,寫出最後一部『第一人稱式』的小說。他在書中就是作家毛姆,時間設定在兩次世界大戰的中間(約1919-1940)。男主角『勞瑞』是一戰飛行員,在萬里高空上,第一次以活著的狀態如此靠近上帝,讓他開始思考『究竟有沒有上帝』以及『為何邪惡會存在』。面對好友的死亡,使他懷疑『死亡是不是身體的終點』、『靈魂是否不朽』。隨著大戰的結束,他拋下既有的『美國式』人生,穿梭在各行業與國家,他發現對於生命的疑惑,『答案遠比問題來得多』,最終在印度教找到可接受的答案。以下三點和大家分享:
1️⃣ #邪惡不是考驗與業障
主角勞瑞見證戰爭的殘酷,納悶為何世上會有『慾望、邪惡、墮落』。上帝創造世界,但不希望人類輕易走過,而是要經過考驗,不及格的人就被打落地獄,但慾望與罪惡是依照上帝的意志所創造,如同出生在有錢人家生活安逸,貧困家庭容易犯罪,讓他們以貧困之姿出生,經歷誘惑再打入地獄。『引誘人犯罪,再懲罰把持不住的人』,這一切合理嗎?
而依照『佛教的輪迴說』,罪惡是來自於上輩子的業障,不是上帝的隨機非配,這輩子遭受的苦是為了還上輩子的債,要修德來彌補,但誰知道死後是否有輪迴。作者看著世上的屍體,就像一個個木偶,死就像『死透了』,包括靈魂與肉體。
2️⃣ #梵我合一
在印度流浪的期間,勞瑞接觸『印度教』的梵天,其說明世間萬物都有終點,包括喜悅、悲傷、善良、邪惡,但終點過後又再次出現,生生不息。其實『萬物的本質就是改變』,而改變不影響本質。如同從種子、開苗、成長、花開到凋零,週而復始,所謂的花不只是花朵本身,而是整個過程都是。流過的水已非前水,但不改沁涼的本質。
所有萬物本身就存在,而且本質不變,是為一整體,印度教約梵天,道教約陰陽,也是作者在《面紗》一書中簡短揭世的『道』。知曉道理後,仍然會有世間的情感,一樣有喜悅,也不能避免悲傷苦難,但可獲得內心的平靜。
3️⃣ #毛姆思想的演進
毛姆一生精采獨特,經歷畫家、婦產科醫師、作家的職業轉換。他身為同志,在當時同志尚未除罪化的英國,隱瞞性向和老婆結婚,婚被老婆發現是同性戀,又拋下一切和同性伴侶遠走中國生活。在《人性枷鎖》中可看到慾望所帶來的毀滅式懲罰,卻又擺脫不了枷鎖;隨後的《月亮與六便士》講述對於精神富足的追求,不惜捨棄一切物質;《面紗》說明人對於他人、自我乃至於世界的霧裡看花,如被操控的玩偶;最終的《剃刀邊緣》則講述梵我合一的人生觀。
70歲的毛姆在人生最後一部小說,完全放膽去寫,把旁人與宗教全部寫進去,也不怕被批判。他在書中是『主動者』,對於書中人物的觀點又能採取『旁觀者』的角度,積極跳入生命,又可以欣賞不同生命的活法。人之將死必出好書,如同狄更斯的遺作《遠大前程》,洗練的文筆又不咬文嚼字,非常好看!希望以上3點幫助到大家,喜歡的人歡迎追蹤分享,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如果事物的本質就是改變,不妨把它當作人生哲學;濯足清流,抽足再入雖非前水,依然沁涼不減」
📗「世間的萬物都有終點,傻子才會以為一切不變,但是更傻的是不去把握當下、及時行樂」
📗「如果那些狂喜的時刻確實就是梵我合一,並且如同他們所說,只要了結今生業報,就不會再入輪迴,我會大感惶恐,因為我想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投胎轉世,也願意接受形形色色的人生,不怕任何憂傷痛苦。」
#電子閱讀器 #閱讀筆記 #電子書 #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分享 #讀書心得 #koboforma #自我成長 #自我提升 #誠品書店 #文學 #書評 #英國文學 #英美文學 #麥田出版 #麥田 #毛姆 #btno73
月亮與六便士電子書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熱銷全球千萬冊經典作.中文版有聲書首度上市)》,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麥田出版 #每天聽一本書!?
有聲書初體驗!
一開始還不太適應,但隨著一章章過去,發現空出雙手,一邊洗碗、打掃家裡,那種解放的快感叫「自由」。
「感受書」這件事,由視覺轉換成透過聽覺體驗,最大的不同在於可以更直接透過聲音感受小說當中人物的情緒,與閱讀文字需透過想像在自己心中勾勒體會,隨著朗讀者?講述者?聲音表演者?的音調高低起伏,情緒的濃度與強度變化更明顯也快速進入小說的世界當中。也許基於人類生物本能中對聲音的敏銳,原本因為手機消磨的碎片注意力,我意外地發現自己更投入且專注,真的是整個人被吸進去,忘了時間流動。
看過多遍,情節也已經相當熟悉的《月亮與六便士》。之前,我沒有想過過去覺得很靠北很壞的主角史崔蘭,當一聽見人聲吐出對白時,瞬間活生生,像是已經認識很久的朋友,正在跟自己說話。本就很喜歡的最後幾章,史崔蘭生了重病還是要畫下去的堅持,病虛弱的差別,那種精神給我的衝擊力道也更強勁。
當然,正起步的有聲書,還是會有一些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一人配完整本書不同人物的聲線,終究還是有些吃力,特別是佯裝少女說話時,總會不由得出戲恍神。也許以後有能力負擔不同性別的人物各自配音,甚至是所有人物都由不同的專業聲優表現!
另外一種期待是,也許最適合電子書的文體不是多人群像的小說
而是講求音樂性的詩,一想到此就相當興奮,那些自己過去讀過深愛的詩,假如能有人用心朗讀或者吟詠出來,應該也是相當浪漫美好。
--
感謝 麥田出版 試聽邀請
相當推薦給覺得沒時間或者「看」書很需要專注力的人
試過一邊跑步、運動,一邊做各種不動腦的日常瑣事時一邊聽書
真的會讓人著迷!
by 餵鹿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