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素養-1》
在台灣基礎教育最新108課綱下,人人都強調素養的狀態下,到底要如何才能增進素養?
而身為一個高中英文補教老師,我想先切入「英文寫作」的面向來談我第一層個人的淺見。
高中英文數年來非選題考的形式為:
1.翻譯兩句
2.作文一題
過往學測多為看圖作文、經驗敘述...
《寫作的素養-1》
在台灣基礎教育最新108課綱下,人人都強調素養的狀態下,到底要如何才能增進素養?
而身為一個高中英文補教老師,我想先切入「英文寫作」的面向來談我第一層個人的淺見。
高中英文數年來非選題考的形式為:
1.翻譯兩句
2.作文一題
過往學測多為看圖作文、經驗敘述文、書信應用文;
過往指考多為議論文結合經驗敘述文。
而目前學測有指考化的趨勢。
在授課時,我通常會對學生講兩個公式:
1.翻譯=文法+單字
2.作文=文法+單字+轉承語+美好的東西(也就是創意XD)
在傳統升學補習班教育之中,大多可以看到老師不遺餘力地教學文法,可能文法教學方式不見得相同,但傳遞的內容大同小異,真正的差異性在於「系統性」。
/
一、文法
以高中課本來說明,通常一個版本會有兩個主要句型(文法)介紹,但通常是散的,何謂散的?
以「文法章節-時態」舉例來說,時態總共12種,時間(過去、現在、未來)有3種,功能(簡單、進行、完成、完成進行)4種,3x4=12,但高中課本可能會於B1-L1提到現在進行式,B1-L3提到過去完成式,B2-L2提到現在完成進行式。
而課本文章中提到的補充文法也多是如此。
當然,完整學習完高中的6冊課本,會接觸到幾乎所有必學的文法,但是高三的同學為了考試勢必要進行一種獨特藝術——統整。
事實上,能自我做到統整技巧的高中生並不多,這也是為何高三有些同學還得另外購買單元式的複習參考書。
因此我們團隊的文法教學我個人滿認同的,就是「單元式系統性」的文法,在高中前兩年教完完整文法單元,高三重點複習,並在高一、高二進行文法運用的解題技巧以及翻譯寫作訓練。
而文法最有意思的是,這是不分年級、考題的,也就是說文法的邏輯、概念是學完就能應用在各級考試上,只是各種考試所側重的文法考題重點不同而已。
這也是我們團隊文法寶典的珍貴性,各單元都系統式地都教你,你都學會了,往後在各類英文考試中抓到任何需要補足或強調的地方,拿出來複習即可。
/
二、單字
單字就比較不同了。單字在我眼中就是有分類別與程度的。
簡單來說很多單字意思都是相近的,但使用程度上可能就不盡相同,甚至還有分門別類。
高中英文通常都是指4,500-7,000單,通常過7000單是約略能讀懂80%的各類文章,而以多益來說,當然是包含了高中的單字量,但只有高中單字量是不足的,這時候要理解多益的考試是以「職場」英文為導向,因此補足的方式是「商用單字」。
托福類別可能就要讀更廣了,還牽涉到學術單字;雅思也不太相同。
因此準備各種不同的考試時,補足跟專注的單字方向是不太一樣的。
/
三、寫作
回到寫作面,寫作對我來說有分「技術面」跟「基本面」。
所謂的技術面就是文法、修辭與單字片語;基本面就是邏輯架構、觀點想法、溝通表達。
而坊間多數的課程以及書籍多半是教授技術面以及部分的基本面,所以隨便打上「如何寫高中英文作文」,得到的搜尋結果都是怎麼鋪陳,前言再來內完最後結論,舉例連貫性寫法等之類的教學影片、內文。
這種老生常談的教學方式,我們當然也會放在課程規劃裡面。
/
但問題是這幾年在教學現場所收到的回饋(a.k.a.作文),在學完這些所謂的寫作技巧仍是可以發現很多同學的作文字數不足或是下筆沒寫幾句話就寫不下去。
約談後得到的回覆都是:
「老師,我不知道要寫什麼...。」
「老師,我知道要怎麼寫,要有主題句,內容,再做結論,但我不知道要寫什麼。」
而這些學生是文法不好,單字量少的同學嗎?
並不是。
有些同學英文程度算是不錯,文法系統沒問題,單字量也充分,甚至翻譯實力也很夠,但就是內在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無法聚集,並產出自己的想法。
這其實跟台灣教育有絕大的關係,許多同學自小都處在接收(input)的狀態,但並沒有整合內心的想法,甚至「沒有想法」,但其實「人不會沒有想法」,是有沒有讓自己去沈澱?針對特定議題思考、表達(output),甚至接收不同的意見與他人討論、激盪(input+output)?
更可怕的是很多小朋友的input多數只有考科上的技術知識,但沒有內容、生活、社會知識去支撐,因此講不出所以然。
/
因此我在教學現場發現,用現在所謂傳統的授課方式,確實可以教出所謂的「很會解題、很會考單字的學生」,但不見得可以把作文寫好,當然不乏有作文表現好的同學,這時候可以去細問他的生活,思考方式,接觸的事物,大概也能略知一二為何會相對卓越。
在108課綱中,寫作題型其實並沒有差異多大,因為寫作本身就是108課綱強調的核心-素養,驗證方式之一,惟題目的要求可能會比較任務導向與貼近生活的題目,因此思辨與覺察能力就很重要了。
至於思辨能力可以如何提升,真的是傳統補教純授技術面的教育方式很難做到的,勢必要加入一些新的跨界內容、多元文化與人文主題(也就是博雅教育),並透過「英文」這項工具來有效產出,才是高中英文寫作的準備方向,也是人生自我表達的學習方向。
補充請見官網。
#林軒英文 #joeenglish #高中英文 #學測 #指考 #英文學習 #英文寫作
會考作文字數 在 神魔之塔 Tower of Savior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召喚師好:
我是朗杰,我知道最近有不少召喚師在討論上修的問題,認為角色強度不足是設計不善的問題,希望借今天的特別報告回應一下。
一. 「上修 vs 卡片越來越強」
在設計隊長向角色時,團隊會盡可能會為其作為隊長時的強度立一個定位,並以該定位為目標進行平衡。我們會因應各種數據及情況,再考慮是否作出調整,例如當角色使用數據和通關率未如理想,我們也會考慮角色調整或評估調整範圍及方向,也就是「上修」。
召喚師可能會問「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讓角色夠強?玩家滿意自然會更願意抽,營收又會更好。難道你們都想負面行銷炒熱人氣?」
其實,如果初期便放寬每個角色強度的限制,設定至當時的最上位強度,的確有可能減少了上修的情況 (甚至可能會對營收有正面影響)。但倍率膨脹,強度、能力氾濫,令前版本的角色很快過氣等情況,我們都不希望看到。而新角色能力越來越多,亦會讓遊戲數值和繁複度上漲 - 新角色越多能力,會導致敵人技能需要越繁瑣, 加劇大家討論中的「作文盾」的問題。(當然這並非單一成因)
因此在平衡「卡片越來越強」和「角色強度未如召喚師所想」 兩方面的矛盾中調和,就是團隊設計部的工作和面對的難處。部份合作的角色在合作作品上的強度,在神魔世界中並不一定能夠和召喚師想像的完全相符。團隊也只可盡可能重現技能,同時又符合一個合理強度。這方面的平衡是我們需要謹慎處理的,感謝玩家們持續提供不同建議。
二. 「作文盾」
敵人技能變得越來越多是一個無法走回頭路的走勢,因為遊戲已經經營了超過 8 年,新關卡不可能變回「敵人只有一個拼圖盾」的情況,加上由於卡片越來越強,所以敵人技能亦會變得越來越繁瑣。在這情況下,因為系統仍沿用多年前的介面表達,結果就變成敵技文字很多的情況。
團隊目標會改善介面,盡可能令遊戲的文字變得更易理解,同時會利用視覺協助,減低召喚師理解敵人技能的門檻。
在 20.3 開始,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敵人技能重整。例如正在重整所有「1消/2消/3消」 類別的技能,還會重整所有「天降和兼具」的技能。( 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tos.zh/posts/4237947339629086)
接下來團隊會針對不同敵人技能的顯示作出視覺上的調整,盡可能減少召喚師需要閱讀的文字量。也會計劃把敵人技能進行關鍵字化。使召喚師習慣關鍵字後,可以減少文字數量。
另外,於「前往嶄新的時代」版本開始,在「育成訓練」區域會開設敵技練習關卡,讓召喚師體驗和練習不同敵技。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召喚師更加熟悉如何應對各類敵技。
三. 「關卡重覆性強」
神魔之塔是一個收集卡片、育成的遊戲,召喚師如果希望收集齊全所有遊戲活動內容,無可避免需要重覆打關卡,召喚師的遊玩類型亦很多,關於這一點,團隊會繼續收集更多玩家意見。而關卡設計上,我們曾嘗試透過隨機敵人及敵技增加挑戰時的不確定狀況,亦於活動中加入「秘寶」這類道具式的玩法希望降低重覆感,然而收到召喚師的意見後發現這方式並不受歡迎,因此已減少推出類似的設定。我們會再繼續研究,希望能讓大家玩得更開心。
四. 「通關適性 vs 做球」
關於「造球」,團隊以前也曾簡單解釋過 : 設計部門需要讓每個版本加入遊戲的新手及回鍋召喚師能夠透過新入手的角色去通關當期關卡。所以,新版本的角色隊伍需要能夠通關大部分當期關卡 (並非所有關卡)。但除了少數高難度關卡會設定較大限制之外,大部份關卡都能使用多個隊伍通關。
===============================
其他項目的進度如下 (為顧及未看過舊「1800 神魔特別報告」的召喚師,部分曾提及的項目資訊會被重覆放置於下方。)
- 推出「前往嶄新的時代」版本
將會於 2021 年 8 月 2 日推出 (維護時間待定),當中涉及多個大更新。詳見: https://www.facebook.com/tos.zh/posts/4194656193958201/
- 未來排程推出的角色
將會推出所有侵蝕封王,此系列角色卡都將會安排動態造型(推出日子待定)。而「幻變之花」「誓約之花」系列暫定在今年內推出及復刻,水火黑妍復刻時會上修。「美索不達米亞」及「圓桌騎士」系列角色會於今年內解放。未來版本會有 1 張妖精大獎,未來會有純色隊長;十一封的新 5 主會在今年內推出。
- 短合作
將來有可能會有其他玩法、或是有石抽卡
- 關卡調整
會繼續研究「關卡雙倍王卡掉落」未來的安排 。此外,在接下來的版本,多隊戰將會能夠支援召喚師系統的角色。迎擊戰再次開放時將縮短活動期限。正研究讓召喚師消耗雙倍體力拿雙倍掉落物
- 龍刻
之後會增加龍刻入手的方式。舊的地獄還是會有龍刻的,就新的不會再推出新龍刻。新世界的版本中會有更新龍刻分類方式。目前的排程於未來世界後的 2~3 個版本後推出龍刻背包及熔煉系統的優化
- 未來系統優化
計劃新增「一鍵升技」功能,亦希望在未來優化敵技圖標和技能描述方面的表現 (時間未定)
======================
其他曾提及而近期完成了/運作中的項目:
- 支援 60 Hz 以上畫面更新頻率
- 會於每一週檢視是否推出修復版本,加快各個修復版本的推出時間
- 以後每個版本的內容將會繼續以往提早一週時間給測試人員、測試伺服器測試進行測試
- 內部已開展神魔男將計劃中
- 已製作增加 7、8 星角色分類功能,現正測試中。待版本大更新後,將會加入更多舊角色系列的分
- 已於健檢中心推出新功能
會考作文字數 在 Jivan小天涯手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1Y5M15D • 喜歡過節,不喜歡繁文縟節。
一早起床到現在才沒多久的時間,我和Ra之間已經烏煙瘴氣,壟罩著兩團暴雨雲。
端午節啊,過節的氣什麼!
如果說兩人文化差異上的極不同,再遇上兩人骨子裡的堅持,還有我理直氣壯的任性,根本就互補不起來。只有一個小皮蛋,嗶嗶嗶的在我們之間的走道開著挖土機倒車,是感覺到爸爸媽媽劍拔弩張的氣氛,然後用他一派輕鬆的純真,想要化解親愛的兩個人間的壞心情,變成「一起來玩嘛」的天倫笑聲?
特別是在傳統習俗的癥結點上,我希望能讓小Jivan明白,身上一半血液流傳千年的文化內涵,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和聯想,主張應該先充分認識,了解背後隱含的歷史意義,不該為反對而反對。但無神論的Ra,不喜歡這些為了過節而勞心勞神又勞身的大費周章,還有我們怎麼吃,卻感覺都清不完冰箱食物的壓力。香燻出來的煙讓我過敏,可對我而言,那是一種對祖先尊敬的誠意,是父親心裡的寄託,也可能是將來隨Ra移居他國的我們,再也無法沉浸在傳統習俗的社會圈中,只能遙望家鄉的味道。
中文人會不自覺的流露出任重道遠的偏執,至少,我有一點。不是因為喜歡那些禮俗和信仰,而是在年復一年的節日裡,懂得那些「你來自哪裡」的「根」,豐富內心的文化底蘊。可以不認同燒香拜拜的動作,也可以不相信龍舟船是送走災邪的工具;但不能不知道,「文化」之所以是文化,是因為族群綿延需要共同記憶,自我價值找到棲身後的存在感,使其生命因而不飄忽茫茫。
今年監考國中會考時,翻開作文題目「在這樣的傳統習俗裡,我看見……」,霎時我就笑了。怎麼辦?孩子會不會連聖誕節、復活節都寫進去,只盼望著過節放假出去玩,而不懂「為什麼」。果真,邊監考巡視邊偷看,一間42位考生的教室裡,大概有一半都是「從小到大」起頭,尋不著重心而漫無邊際的湊字數。因為不了解傳統與習俗存在的意義,所以無法條理分析「值得保存」和「不合時宜」的部分,讓生活化的省思進不去底心,出不來文字。還有孩子寫「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繼續下去也不錯」的結論,我看得哭笑不得,真想在考場內大叫,唉呀!好希望在科技爆炸的下一代的孩子,能夠多一點溫度和生命故事啊!
抒發到這裡就下雨了,很突如其來的暴雨,伴著我們對祖先裊裊的細語。我還是很堅持,小Jivan透過某些特定的日子,對流傳下來的歷史文化充滿想像,去特別記起某個形體不在的人。「對,那是阿祖,媽媽很愛的阿嬤」;他或許不會知道,阿祖與媽媽間有過的愛,不知道媽媽正是在那樣的養分下長大,但他會了解不見的人、那些生命中曾經重要的人,該被記得,然後好好的與他說說話。
「您好嗎?我們過得很好。」那些擺在心裡的思念與感恩。
#端午節小Jivan自己搬椅子說要坐在一起包粽子
#下午出門玩球跌了一大跤額頭的包腫的比眼睛還大
會考作文字數 在 小學護成長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命影響生命>
如果你說
醫護們都很偉大
每天拯救著無數的生命
我會說
真正偉大的 是老師們
像農夫一樣 每天用心灌溉
栽種著年輕的小樹苗
在小護的成長路上
有幸遇上了很多好老師
努力的用身教 去傳道授業解惑
這天 我想說個關於老師的故事
- - -
記得讓小護開始愛上寫作的
是會考年代的中文老師 李sir
我們寫下的每篇作文
他也總會用心批改 寫下好多我們可以改善的地方
讀著他寫下來的大半頁評語
總是窩心得很
也不禁在想
全班四十多個同學 四十多篇作文
他不就要寫下四十多篇作文評語嗎?
-
李sir 也是小護兩年的班主任
他要我們每月寫下一篇生活隨筆
無論文章字數 題目 形式 也可以自由發揮
因為他只希望認識我們更多
每次發還隨筆給我們的時候
我們總是十分期待
因為李sir 總會用心看完 然後寫下好多鼓勵的說話
讓我們精神抖擻 繼續向前衝
他曾經說 小護寫下的隨筆水平很高 🙈😊
-
兩年間 我們慢慢長大
記得會考前的最後一個上課天
他為紀念我們的離別 寫下了新詩和文章
最近重閱那些文章 依然很喜歡當中的一段:
「不要再說,
追求的目標有如高山,要攀也難
堅守的信念仿似深海,欲靜仍翻;
不要再說,
因過去的頹唐 後悔 恨錯難返,
為青春的歡聲 留戀 至死不減!」
-
事隔八年
身份由中學生 變成了註冊護士
讀著從前那些青澀的文字
中學年代的回憶 彷彿都重現眼前
老師寫下的評語 到今天仍能鼓勵小護努力向前奔跑
多謝你,
那年的少年終於也完成了夢想,成為了小護士;
也偶然地開設了屬於自己的專頁,
繼續寫下成年後的生活隨筆呢。
(雖然一點也不高質 😝)
-
有時候 覺得生命真的很奇妙
生活在同一個社會
每個人 每個生命 感覺也在環環緊扣
只想好好記住
我們無論在扮演著那一個角色
是小護/是老師/是醫生/是公務員/是售貨員/是地盤工人也好
也在不停地影響別人的生命
要好好相信
無論自己多麼微小 也總有價值
要繼續努力 當一顆小塵埃呢 :)
2017.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