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產品中有5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312的網紅凱莉給點力-主播黃凱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8年12月中到歐洲玩近一個月,那季節已是當地人準備要帶著聖誕禮物返鄉和家人團圓的日子 還記得那時越靠近聖誕節 異鄉遊子能找到的外食餐館就越少 而熱鬧的聖誕市集也幾乎只有賣麵包和熱紅酒兩種選項 簡直虐待我們被「ㄏ一ㄏㄨㄚ」的台灣夜市慣壞的胃😂 聖誕夜當晚原本還以為只能在旅館內啃麵包度過 幸好慕尼...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有一款非常火熱的甜品,是來自西班牙的巴斯克芝士蛋糕(Basque Burnt Cheesecake),外貌跟紐約芝士蛋糕很相似,口感卻沒有那麼濃郁紮實,而是軟滑濕潤的,入口還帶有濃厚的焦香味,做法和材料簡單,很適合新手製作。 材料:(6吋) 忌廉芝士(Kraft) 325克 雞蛋125克(2隻...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凱莉給點力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24 01:08:58

2018年12月中到歐洲玩近一個月,那季節已是當地人準備要帶著聖誕禮物返鄉和家人團圓的日子 還記得那時越靠近聖誕節 異鄉遊子能找到的外食餐館就越少 而熱鬧的聖誕市集也幾乎只有賣麵包和熱紅酒兩種選項 簡直虐待我們被「ㄏ一ㄏㄨㄚ」的台灣夜市慣壞的胃😂 聖誕夜當晚原本還以為只能在旅館內啃麵包度過 幸好慕尼...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Foodie Taiwan | 台北美食 | 台灣美食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2:17:45

#EatatHome #在家吃美食 ❤️ MiraWan 👉🏻 @mirawan_taiwan ⠀ 🇹🇼(中文) 最近好想吃千層麵,發現Mirawan也有賣~ 在家也可以吃手工肉醬千層麵😍 起司味道蠻重的但也不會膩 另外也聽說他們的外招牌蘋果派很厲害 吃起來味道是甜又酸 ❤️ ✨最晚訂購:需於取餐...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Drama Note 靠看劇續命的社畜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22 12:25:44

往往提到身高高的男明星 大家一定都會想到 #韓國歐巴 日本人好像都偏矮一點 但也是有超過185的男明星! 今天一起來認識他們! ◾️#竹內涼真 身高185cm 擁有 國民男友 之稱的竹內涼真 時常出演暖男角色 除了身高高外 最近也勤練肌肉 相當精壯 代表作品有:#帝一之國 #過度保護的加穗子...

  •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凱莉給點力-主播黃凱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0 22:04:25
    有 51 人按讚

    2018年12月中到歐洲玩近一個月,那季節已是當地人準備要帶著聖誕禮物返鄉和家人團圓的日子
    還記得那時越靠近聖誕節
    異鄉遊子能找到的外食餐館就越少
    而熱鬧的聖誕市集也幾乎只有賣麵包和熱紅酒兩種選項
    簡直虐待我們被「ㄏ一ㄏㄨㄚ」的台灣夜市慣壞的胃😂
    聖誕夜當晚原本還以為只能在旅館內啃麵包度過
    幸好慕尼黑有名的hofbrauhaus皇家啤酒屋有營業
    這家全球最大的啤酒屋不僅有著悠遠的歷史(連莫札特都來過!)
    挑高屋頂和慶典般地氣氛更瞬間包容了我們的思鄉情懷
    我們和幾位台灣遊子佔據了一張長桌
    喝杯啤酒吃盤德國豬腳度過一晚🍻🍻
    一起和著拍子鼓掌,聽著其他客人和侍者大唱聽不懂的德文歌
    室內火熱的慶祝氣氛
    對比戶外零下溫度的冷冽
    也頗有佳節人團圓的溫馨感

    不用花大錢買禮物,也不是一定要見到聖誕老公公🎅
    只是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開心暢聊
    就連隔壁桌的我們都能感受到快要衝破天花板的愉悅✨
    這是我在國外度過的第一個聖誕節,也是人生中最有聖誕氣氛的聖誕節🎄

    那麼愉快的過節氛圍,每年中秋也會在我嘉義老家上演

    家族群組裡講了近兩個月的中秋團圓烤肉
    今年因為新北突然爆出幼兒園群聚感染
    我在一個禮拜前臨時決定把回嘉義的高鐵票給退了
    選擇認命地待在台北上班
    老弟在群組說等我下次回嘉再烤肉(他們大概是一個禮拜有三天在烤肉那般地熱愛烤肉😂)
    但其實我在乎的是各地親戚聚在一起團圓大吃大喝大玩特玩的那種溫馨(還有三角骨!🤣)

    今晚突然想起了那年的聖誕節,可能是下班後看著天上滿月的惆悵懷念
    可能是臉書不停刷到出遊團圓照片而引起的
    但更可能是因為最近松山李敏鎬總喜歡拿出我三年前去歐洲找他時的照片
    感嘆說那時是我人生的顏值巔峰
    而讓我回想起了那段美好時光

    「廢話!為了去找你我搭機前還特地去燙頭髮染頭髮接睫毛,要不漂亮的話那些錢都白花了」
    我理直氣壯回嘴,這人簡直放棄求生慾了吧?!

    「現在只要有化妝就是再創高峰」
    很好,想砍人的斧頭可以先放下來擺旁邊備用

    經歷了兩年多不能出國還有關在家防疫快三個月的的痛苦時光
    反而格外珍惜與家人朋友共度的每一刻
    明天中秋節我繼續乖乖上班,大家好好珍惜團圓的時刻,還有隨時保持求生慾,好嗎?

    #早知道那是疫情前最後一次出國
    #我肯定再多玩一個月
    #大拍特拍我的巔峰美顏😆
    #第一張照片是在西班牙拍的
    #中秋節 #團圓 #中秋節快樂 #moonfestival #happymoonfestival #慕尼黑 #慕尼黑美食#hofbrauhaus

  •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3 17:02:41
    有 1,861 人按讚

    《梅克爾下台倒數14天》BBC

    * 歐洲女王曾經是梅克爾的眾多稱號之一。但現在,這位強大的德國總理,本月選舉後,將遠離政治,永遠離開她女王的標籤。

    梅克爾是現任歐盟領導人中任職時間最長的領袖。她參加了大約 100 次歐盟峰會,經常被描述為“房間裡唯一的成年人”。

    事實確實如此:她令人難忘地幫助引導歐盟度過了移民危機、歐債危機、Covid-19,甚至是英國退歐。

    但這是兩個不同的梅克爾混合的故事。

    她的歐洲遺產,就像她的國內遺產一樣,也是相互混合甚至矛盾的。

    在她的家鄉,她仍受到批評——她掌舵德國的 16 年裡,她是一名 遲疑著Krisenmanagerin,或危機經理,經常等到最後一刻才採取行動;一個務實主義者,沒有遠見卓識——包括她在歐洲舞台上的記錄。

    這些都很重要,因為在梅克爾離開政壇許久之後,它們都將成為她真正的歷史評價的核心。

    務實主義者梅克爾可能已經幫助歐盟度過了無數生存危機。

    但是,如果梅克爾作為歐盟最富有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的領導人,能夠更果斷地利用自己的長期地位,那麼她可能會讓歐盟變得更加虛弱和無舵。

    以 2015 年歐元區危機為例。

    即使是希臘火熱的財政部長亞尼斯·瓦魯法基斯也承認,梅克爾通過讓他的國家保持在貨幣中拯救了歐元,儘管希臘因此財政仍然拮据。

    “確實,她最終負責維持歐元區的團結,因為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我不相信它維持一體,”。

    “但我對她的政策有一些非常強烈的不同意見。她對於歐元區從來沒有遠見。她從來沒有想過一旦她拯救了歐元區,該如何進一步處理它,而且她拯救它的方式變得非常分裂。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希臘。”

    梅克爾知道大方向,但她太務實,走一步算一步。

    希臘總理瓦魯法基斯 (Yanis Varoufakis) 引用了她強加於希臘的重大緊縮措施,批評她。

    在雅典,2015 年反德和反歐盟的不滿情緒蔓延街頭。抗議者揮舞著梅克爾的標語牌,留著希特勒的小鬍子,有些人焚燒歐盟旗幟。

    西班牙和義大利也被迫面對許多納稅人認為不公平的緊縮措施,他們認為,這是梅克爾強加給他們的。

    於是義大利從一個狂熱的親歐派轉變為一個狂熱的歐洲懷疑論的國家。

    憤怒的選民相信歐元區的規則是為了強大的德國利益而設計的,以支持其利潤豐厚的出口行業。

    他們說,如果像德國這樣更強大、更富有的成員國不幫助較弱、陷入困境的成員國,他們就看不到加入歐盟或歐洲共同市場的意義。

    當你需要他們時,德國納稅人在哪裡?他們想知道。

    這導致了針對梅克爾的另一項批評:最終她的學說只是歐洲的“德國優先”學說。

    你可能會說,這並不奇怪。

    首先,每個國家當選的領導人都可能優先考慮他們的國家。

    但是後來——這是德國特有的——因為納粹歷史,德國人和歷屆總理,常常對國際中扮演重要的領導角色,非常謹慎。

    所以,歐洲女王的稱號當之無愧嗎?

    梅克爾總理的確最終出手干預以拯救歐元區,但她也在歐盟內部引發了深刻的南北分歧。

    在難民危機期間和 Covid 大流行開始時,這樣的分裂危機再次出現——南歐人感到被遺棄,他們總是首當其沖地面對這些緊急情況,而且孤立無援。

    雖然最終他們仍然感謝梅克爾,即使她往往很晚才出手.才行動。

    這就是為什麼她的歐盟歷史遺產好壞參半。

    但她在歐盟也樹立了一個驚人的先例。

    與之前的處理歐元危機慢吞吞不同,Covid-19 危機對像德國這樣的富裕國家,承擔了較貧窮的歐盟國家的疫苗需求及經濟債務。

    這又突顯了德國總理必要會採取的激進立場,尤其她必須面對德國國內要求平衡預算的傳統壓力。

    法國經濟部長Bruno Le Maire是歐盟 Covid 復甦基金的主要設計師,該基金由德國梅克爾夫人和法國總統馬克洪Emmanuel Macron) 共同向歐盟領導人提議。

    由於梅克爾在大流行疾病時歐盟一體採購疫苗的勇氣,這位歐盟遊戲規則改變者認為:“事實證明,梅克爾能夠根據德國當前的思維方式做出決定,並支持歐洲大陸更好的整合和更高的效率.”

    勒梅爾先生認為,梅克爾總理認為,如果她不簽約,歐洲在大流行之後的未來就會岌岌可危。

    當然,另一種觀點是,梅克爾所以採取快速行動,仍然是以德國的最佳利益為首要考量。

    她可能非常清楚,如果義大利、西班牙、法國或其他國家因大流行而在經濟上窒息,歐盟的單一市場可能會崩潰。

    市場是德國企業的主要賺錢來源。

    因此,危機經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挽起袖子,採取了戲劇性、務實的行動。

    她不僅在德國,在其他地方創造了歷史和頭條新聞。

    儘管此行達還沒有達到梅克爾對歐盟移民危機的回答所引發的令人興奮的程度。

    2015 年夏末,梅克爾 (Angela Merkel) 向超過 100 萬難民和尋求庇護者開放德國邊境時,她登上了全世界的頭版——有人稱讚,有人嘲笑。

    回到家鄉,一些人自豪地吹噓自己國家的 Willkommenkultur,他們歡迎他人的文化,以梅克爾 (Angela Merkel) 為標誌。

    其他人被這些難民的到來激怒,湧向極右翼 AfD,促使其成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第一個在德國聯邦議會中贏得席位的極右翼政黨。

    她的移民決定對歐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喜憂參半的。

    歐盟在 2012 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然而,僅僅三年後,其成員國就開始相互封鎖邊境,以阻止難民進入,其中許多人是為了逃離曾經是英法分割殖民的敘利亞戰爭。

    這位德國領導人的行動幫助恢復了歐盟作為歐盟創始原則第 2 條規定,人權捍衛者的聲譽。

    據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兼總統的得力助手本·羅德斯說,美國總統歐巴馬受到了她很大鼓舞。

    “這是歐巴馬所處的時代,當時世界上很少有政治領導人會做一些他們知道會在政治上造成破壞民調、聲望的事情,儘管他們認為這是正確的事情。

    “當梅克爾決定接納所有這些難民時,很明顯這會引起政治反彈,歐巴馬對此以及她為之辯護的方式,感到難以置信。”

    根據羅德斯先生的說法,歐巴馬鼓勵德國總理更有力地為捍衛歐洲發聲,尤其是在川普當選和英國脫歐公投之後。

    羅德斯先生說,到 2016 年底,歐巴馬先生開始相信梅克爾和柏林現在必將成為“自由民主秩序的重心”。

    布魯塞爾從此沐浴在梅克爾的光芒中。

    另一方面,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梅克爾沒有向歐盟領導人施壓,讓他們在 2015 年移民危機之前做好更好的準備?

    在敘利亞和利比亞發生事件之後,這並不令人意外。

    絕望的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在試圖非法越境進入歐洲的海上喪生,歐盟國家則在試圖將他們拒之門外時,進行假人道了表演。

    先是人道主義,之後又是務實主義,梅克爾總理後來因在代表歐盟與土耳其獨裁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達成有爭議的協議中發揮的關鍵作用而受到國際特赦組織和難民組織的抨擊。

    該協議要求土耳其不僅要防止難民和其他人登上開往歐洲的走私船,還要開始接回那些設法登陸希臘海岸的人。

    還有更多“是的,但是”的例子,當談到梅克爾(Angela Merkel)時,所謂的歐盟捍衛人權的堡壘,已經是她的名字。

    是的,今年夏天,她和其他 16 位歐盟領導人簽署了一封聯名信,以捍衛 LGBTQ+ 社區,當時就成員國匈牙利的一項新法律引發了激烈的爭議。

    但多年來,梅克爾也被許多人視為匈牙利民主倒退的推動者。

    匈牙利自封為“非自由派”的總理維克托·奧爾班直到最近還是梅克爾總理在布魯塞爾的中右翼 EPP 小組的成員,保證了它在歐洲議會中的更多席位和影響力。疏遠他是有問題的,她再次沒有採取果斷行動。

    匈牙利及其歐盟盟友波蘭——德國企業的重要合作夥伴——令人得到的結論是,梅克爾和整個歐盟,在涉及其人權記錄和法治並不一致。

    西班牙前外交部長兼世界銀行集團前副行長安娜·帕拉西奧(Ana Palacio)最近指責德國有效地領導了她所說的歐洲控制其非自由成員的“非戰略”。她說,如果德國想採取行動維護歐盟保護人權和法治的創始原則,它就會發生。

    帕拉西奧女士還抨擊了歐盟的外交政策,將缺乏方向和“可疑決定”歸咎於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大門:從歐盟與土耳其的交易到與中國的全面投資協議。該協議於去年 12 月在德國擔任歐盟 6 個月輪值主席國結束時簽署,令當時即將上任的華盛頓拜登政府感到震驚。

    2020年,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貨物貿易夥伴。

    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經常受到抨擊,因為她似乎允許德國的貿易利益決定其國家的外交政策,從而對歐盟產生影響。

    最後是搞好與俄羅斯的關係。

    通過在俄羅斯和德國之間建造北溪 2 管道以確保更便宜的能源,她被指責削弱了歐盟的政治團結和戰略一致性,並讓普丁不感到他必須面對強大的歐盟影響力。

    許多中歐和東歐國家反對這條管道。烏克蘭總統沃洛德米爾·澤倫斯基最近將北溪二號稱為“危險的地緣政治武器”。

    梅克爾只堅稱,如果莫斯科濫用管道,歐盟將對其實施進一步製裁。

    她的另一面,她一直是對烏克蘭制裁俄羅斯的熱情倡導者。 2020 年 8 月,當著名的俄羅斯反對派政治家阿列克謝·納瓦爾尼 (Alexei Navalny) 被毒死時,這位德國領導人讓他飛往柏林的一家醫院,在那裡她採取了非常不尋常的步驟,突然拜訪了他。

    再一次混合面貌的梅克爾歷史臉孔。

    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要求梅克爾 (Angela Merkel) 面對歐盟的所有弊病。

    在布魯塞爾,梅克爾的師父科爾被視為現代歐盟的創始人。他支持歐元的想法,反對當時德國的多數輿論。他的理由是政治上的,而不是經濟上的。

    科爾認為,共同貨幣將防止歐洲鄰國之間發生進一步的戰爭。

    科爾還推動德國統一,這讓德國西部的納稅人付出了代價。通過這樣做,他使東歐和中歐更接近歐盟,即使加入歐盟的前景仍然很遙遠。

    相比之下,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的歐洲王冠就不那麼好了。危機時期的關鍵歐盟人物?她只是讓幫派團結在一起的膠水?

    是的。

    她是一個自信的新歐盟未來的建築師?可能不是。

    法國的埃馬紐埃爾·馬克洪 (Emmanuel Macron) 渴望獲得這個頭銜。

    四年前在巴黎,他要求在宣布總統選舉勝利時演奏貝多芬的第九首——歐盟國歌。綽號“歐洲先生”的他有一個雄心勃勃的歐盟改革計劃,包括從美國獲得戰略自主權——或者至少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但他需要安格拉·梅克爾的幫助。

    幫助為所謂的歐洲法德發動機注入活力 - 並幫助德國納稅人的錢投資,使他的 21 世紀歐盟願景成為現實。

    這在德國並不是最流行的想法,因為安吉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 非常清楚。
    多年來,她一再的反擊和無休止的拖延戰術,直到 Covid 復甦基金,導致她被悄悄地稱為 Nein 總理。

    柏林對法國總統的政府有自己的綽號,Scattergun。顯然是因為他們不斷為歐洲提出各種不同的想法:從擁有自己的國防力量到環境建議,再到新的歐盟貿易精神和歐元貨幣整合。

    無論德國的下一任總理在本月的選舉之後是誰,而且競選已經白熱化,他或她將缺乏安吉拉·梅克爾多年來在布魯塞爾積累的經驗和莊嚴。

    埃馬紐埃爾·馬克洪(Emmanuel Macron)看到了歐盟議席頭上的默克爾形狀的洞,並希望填補它。

    如果他這樣做,歐盟可能會發生一些重大變化。這位在法國被稱為愛麗舍宮皇帝的人,很想被加冕為歐洲之王。

    不過,首先,他必須贏得四月份的法國總統大選。

    這絕非易事。

    For her part, Angela Merkel insists the EU will impose further sanctions on Moscow if it abuses the pipeline.
    She has been a passionate advocate of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over Ukraine. And when prominent Russian opposition politician Alexei Navalny was poisoned in August 2020, the German leader had him flown to a Berlin hospital, where she took the highly unusual step of paying him a surprise visit.
    A mixed legacy once agai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not, of course, to lay all EU ills at Angela Merkel's door.
    But when it comes to EU legacies, it's worth taking a look, as German journalists have been doing, at her late political mentor, former German Chancellor Helmut Kohl.
    In Brussels, he is viewed as a founding father of the modern-day European Union. He supported the idea of the euro, against majority public opinion in Germany at the time. His reasons were political, rather than economic. Helmut Kohl believed a common currency would prevent further wars between European neighbours.
    Kohl also pushed for German reunification, to the cost of taxpayers in western Germany. In so doing, he brought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that much closer to the EU, even if membership was still a far-off prospect.

  •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6 17:22:15
    有 3,636 人按讚

    《新加坡聯合早報》6/5

    * 【全球疫苗接種已達20億劑 實現群體免疫或須再等9個月】全球疫苗接種數量已達20億劑,按此進度或須多九個月才能跨過實現群體免疫的門檻,即全球75%的人口打了疫苗。

    據彭博社統計,全球到達接種20億劑疫苗的里程碑僅用了半年的時間;然而,各地的接種進度不均,低收入國家的疫苗供應難尋,最富裕的27個國家佔全球接種量的29%,而它們的人口總和僅佔全世界10%。

    * 韓國明天起(6月7日)將為60至64歲民眾施打首劑阿斯利康冠病疫苗。接種對象395萬5837人,其中78.8%已完成預約。

    韓聯社報導分析顯示,韓國僅接種一劑阿斯利康疫苗的60歲以上民眾感染預防效果高達90%,而死亡預防率高達100%。

    今年4月1日起,韓國75歲以上民眾開始接種疫苗;上月27日起接種對象擴至65至74歲人群。75歲以上民眾接種輝瑞疫苗,65至74歲民眾則接種阿斯利康疫苗。

    韓國60至64歲民眾明天起接種阿斯利康AZ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606-115258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七國集團(G7)就全球稅收協議框架達成一個歷史性協議,確保大規模跨國公司繳納合理份額的稅款。這也有利於飽受冠病疫情衝擊的各國補充國庫。

    G7財長在英國倫敦舉行兩天會談後昨天(6月5日)達成協議,支持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定在15%。

    這是冠病疫情暴發以來,G7成員國財長首次面對面會談。制定最低公司稅率的目的是阻止跨國公司如谷歌、面簿和亞馬遜等轉移利潤以減少繳稅,甚至「零繳稅」,並將採取措施讓這些企業巨頭在經營所在國繳納稅款。

    英國財長蘇納克說:「經過多年的討論,G7財長們終於達成了一項歷史性協議,對全球稅收體系進行改革以適應這個全球數碼時代,關鍵是確保公平,讓合適的公司在合適的地方繳納適當的稅款。」

    德國財長舒爾茨說:「企業再也不能通過在稅收最低的國家登記利潤來逃避納稅義務。穩定的稅收對於確保各國能夠履行職責很重要。尤其是在發生冠病疫情後,這顯得更為急迫。」

    美國財長耶倫發表聲明說,G7財長達成的至少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率,是個「非常重大、前所未有的承諾」。拜登稍早時主張最低稅率為21%。

    她說:「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將有助於全球經濟蓬勃發展,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並鼓勵各國在教育、研究和基礎設施等正面基礎上進行競爭。」

    耶倫指出,過去30年來各國爭相推出更低的企業稅以吸引大型跨國企業,這個新協議將結束這場「逐底競賽」。

    此外,七國也同意讓企業以更統一的方式申報其業務對環境的影響,以便投資者能更容易決定是否要對有關企業進行投資。

    七大經濟體是在美國最近提出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設在15%後取得突破。其概念是,如果一家公司在稅率較低的地方繳稅,那麼它很可能必須補足稅款。

    不過,美國提議只對全球最大和最賺錢的100家公司徵收新的全球最低稅率,新協議也沒有列明有關條例將涵蓋哪些業務,而只說是「規模最大和盈利最多的跨國企業」。這是美國的勝利,它一直反對法國提出的針對亞馬遜和Facebook 等科技巨頭的數碼服務增稅。

    協議承諾在引進新徵稅條規的同時,撤除英國和歐盟國家針對數碼科技大戶所設的數碼服務稅。英國、法國和西班牙等都已向在境內經營的網絡公司徵收數碼服務稅,美國認為這是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不公平稅務。

    G7同意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為15% https://www.zaobao.com/finance/world/story20210606-115246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新增37起死亡病例 台電子廠群聚感染或衝擊全球供應鏈】苗栗縣兩家半導體封測廠客工群聚病例累計142人確診,引起各界關注全球半導體供應「斷鏈」和客工病例散播問題。位於苗栗縣的封測大廠京元電子已全面停工48小時進行清潔消毒,並對7050名員工展開全面快篩檢測。

    截至昨天,苗栗縣的京元電子累計131起病例,另一家封測廠超豐電子也有11人確診,以客工(在台灣叫移工)為主。兩家電子廠都位於苗栗竹南科學園區。竹南科學園區是「台灣矽谷」新竹科學園區的六大園區之一。

    * 台灣半導體測試廠京元電的確診病例增加至130人,這可能會對半導體產業形成衝擊,讓「缺晶片潮」雪上加霜。

    缺芯潮恐雪上加霜 台京元電確診增至130人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606-115256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新加坡政府要求建築物必須加強通風措施的把關,才能更具防疫韌性。政府將更新現有的建築物機械通風及空調標準守則,加入冠病疫情期間大樓服務運作的實用措施,遏止病毒在建築物內傳播的風險。

    擬議推出的守則包括,建議員工不要面對面就座。如果無法避免座位面對面,則應設立間隔。

    為了加強通風,室外空氣供應應調至最高。建築物也應納入排氣(air purging)系統,業主應在人員每天進入前至少兩小時進行排氣;沒有排氣系統的大樓,則應將機械通風及空調系統的運作時間,提前至人員進入前兩小時開始,至人員離開後兩小時關閉。

    負責定期檢討新加坡標準與技術參考的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目前正探討更新建築物機械通風及空調系統標準守則(SS553),並從3月初至5月初進行公共咨詢。當局也正檢討其他冠病相關的標準。

    上述修改一旦採納,將寫入標準守則新增補的附錄。附錄題為「疫情中現有大樓服務運作的實用措施」,為今後建築物如何在出現疫情時保持防疫韌性提供指導。

    政府更新建築物通風守則 加強防疫韌性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606-115246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新加坡今天(6月6日)新增20起冠病確診病例,其中六起來自社區,14起屬境外輸入。

    我國新增六起冠病社區病例 其中一人暫無關聯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606-115279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新加坡每日社區冠病病例尚未恢復至近零的低水平,超過七成參與網絡調查的公眾表示,政府應該延長即將在一周後到期的高警戒解封第二階段。

    早報調查:七成新加坡國人支持延長「高警戒」防疫狀態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606-115246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保存方法不當 日本廢棄至少7000劑疫苗】正在加緊給民眾接種冠病疫苗的日本,在疫苗的保存上頻頻失誤。根據《讀賣新聞》以地方政府公佈的案例統計,日本自進口疫苗後,已有7000多劑作廢。

    保存方法不當 日本廢棄至少7000劑疫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606-115256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葉門北部一加油站遭導彈襲擊 至少17人死亡】葉門胡塞武裝週六(6月5日)發射的導彈擊中該國北部馬里卜省一加油站,造成至少17人死亡,另有5人被嚴重燒傷。

    葉門文化和信息部長伊爾雅尼說,導彈擊中加油站引發爆炸和大火,多輛正在加油的民用汽車被燒毀,死傷者均為平民。伊爾雅尼譴責胡塞武裝針對平民發動襲擊的行為。

    * 【加拿大總理:北京主辦冬奧會為在人權問題上向中國施壓提供了機會】加拿大總理杜魯多週五(4日)表示,北京主辦2022年冬奧會為有關國家提供了就中國的人權記錄向它施壓的機會。

    據美國之音報道,杜魯多表示,中國只有在面臨聯合陣線的情況下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他並補充說,他將在下周舉行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提出這個問題。

    加拿大是世界上領先的冬季運動國家之一。它與中國陷入重大外交和貿易爭端已有兩年多的時時間。

    * 水都威尼斯週六(6月5日)有游輪離開港口,但鑒於威尼斯海平面持續上升,巨型游輪可能影響環境與居住安全,引發當地民眾抗議。

    游輪離開威尼斯港口 引發民眾抗議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606-115257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尹衛東說,科興疫苗如果接種第三針,抗體可以迅速地在一周內跳到10倍。

    科興:接種第三針疫苗抗體提升10倍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606-115256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8-18 19:15:11

    最近有一款非常火熱的甜品,是來自西班牙的巴斯克芝士蛋糕(Basque Burnt Cheesecake),外貌跟紐約芝士蛋糕很相似,口感卻沒有那麼濃郁紮實,而是軟滑濕潤的,入口還帶有濃厚的焦香味,做法和材料簡單,很適合新手製作。

    材料:(6吋)
    忌廉芝士(Kraft) 325克
    雞蛋125克(2隻XL)
    淡忌廉200克
    粟粉15克
    砂糖90克
    熱水40克(煮焦糖用)

    所需工具:單柄鍋、手提攪拌棒(hand blender)、矽膠刮刀、隔篩、烘焙紙、6吋圓烤模,平底烤盤


    足本食譜: https://bit.ly/3kII6Ag



    ===================================
    《飲食男女》雜誌經典欄目「老字號」文章結集,紀錄香港40家飲食老店的動人故事,見證香港飲食史的甜酸苦辣。
    即日至8月19日,於《蘋果日報》你的優惠( https://bit.ly/3ixqHJ6 )即享85折優惠,預購價$108(原價$128)。8月20日起,各大便利店及書報攤有售。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相關影片:
    【生命鬥士】值得鄭秀文都讚 前女歌手車禍癱足27年 靠聲控製花椒辣椒油:即使手腳不能動 腦袋仍可很靈活(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gREGjaLELTg)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問問日本人】點樣分辨中國人VS香港人中國旅客經常大聲說話? (果籽)(https://youtu.be/MaMNuX7464I)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的士急色男女】 男女車廂纏綿全城睇晒 業界轟放片者累死同行 20200712 (壹週刊) https://youtu.be/qCtU5Lc07Sg


    #甜品食譜 #巴斯克芝士蛋糕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24 22:00:06

    美中最近感情不太好,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擦槍走火,上個禮拜,兩國外交戰火差點又被一張照片點燃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上傳一張寵物犬梅沙(Mercer)的照片,地上還擺著牠最愛的玩具,但正中間這隻…扼…好像有點尷尬,「小熊維尼」近年被網友當成對岸領導人的惡搞化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蓬佩奧恐怕也不會不知道,這張曬狗照就引發聯想了,難道是在暗指「咬殺維尼」嗎?怎麼不找個跳跳虎、米老鼠、不然凱莉的妹妹凱蒂貓都好啊?但偏偏是小熊維尼,這真的沒有故意嗎?還好那個梅沙看起來慈眉善目,年幼無知的樣子,要是換這隻來就更不得了。

    而就在這張照片引發政治解讀的同時,美國又傳出,川普政府打算禁止所有中國共產黨員入境美國,再為美中關係投下震撼彈。美國聯邦法律「移民與國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裡面規定,如果美國總統覺得哪些外國人入境後,可能危害美國利益,就可以宣布禁止他們入境,禁多久也由總統自行裁量。川普2017年就曾經援引這條法律,對七個穆斯林國家發布旅遊禁令,雖然鬧上最高法院,但最後是被裁定合法喔~所以川普現在打算如法炮製,這次把目標換成中國共產黨員以及他們的家屬,已經在美國境內的人,取消簽證、驅逐出境!

    《紐約時報》引述四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爆料說,這紙禁令還在草擬階段,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共產黨員約有9200萬人,但美方估計,如果把家屬計算在內,禁令可能影響2.7億人。如此廣泛的禁令將是自2018年兩國貿易戰開始以來,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最具挑釁性的行動!

    中國全部人口突破14億,2.7億是20%的人口,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而且人家臉上不會寫著「我是中共黨員」啊,美國政府要怎麼確認?真的要執行起來難度很高吧?

    況且「入黨」可以說是中國人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一部分,想要升官升學發大財,入黨者得優勢,但並不代表一定支持官方的意識形態呀;對川普這個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嗆聲說:如果報導屬實,只能讓人感到美國的「可悲」,但民間態度就不太一樣了。
    不少中國網友表示,他支持!因為他們不爽高官捲款赴美安享晚年,還拜託川普「認真處理」,幫中國老百姓抓貪官。但專家認為,禁令一旦上路,勢必會引發中方報復,同樣拒絕美國公民入境中國,讓美中關係雪上加霜。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從跨海叫罵升級到相互制裁階段。這場新冷戰開打,美國真的挺得住嗎?還是一個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來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所以美中真的會走向這條路嗎?

    雖然「去中國化」已經成為川普競選連任的主打歌,但專家普遍認為,美國和中國翻臉百害無一利,還恐怕出現嚴重「戒斷症」。我們舉幾個例子,先拿禁中共黨員入境這件事來說,將直接衝擊到旅遊消費和房地產板塊。

    在疫情爆發前,赴美外國旅客人數,中國排名第五,2019年共有280萬人次,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中國遊客卻是最會買的,他們停留期間平均會消費6700美元(約20萬台幣),比其他國際遊客多了50%,許多高檔精品店根本是靠中國遊客的荷包吃飯的。

    另一份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在美國的旅遊支出增長了8倍,2015年中國遊客為美國經濟貢獻了270億美元;而許多中國高官雖然嘴巴上反美,但都私下在美國置產,拚命把小孩往美國送,根據全美不動產協會(NAR)的數據, 2018年中國人購買的美國房地產,總價值高達320億美元,其中10%是買給留學子女住,比例超過任何國際買家。
    出口上,美國農業部門十分仰賴中國市場。根據統計,美國的三大出口國,冠亞軍是鄰居加拿大(18%)和墨西哥(16%),第三名就是中國,2019年出口額佔了6.6%,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先前的美中貿易戰,就導致原本應該銷往中國的大批美國農產品賣不出去,2019年家庭農場破產案例比前一年增加近20%。

    就算美國人能撂下狠話,說你中國人的錢我不賺了,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是世界工廠是叫假的?現在美國吃的穿的用的,連保險套都是Made In China。最傷感情的就是,川普天天在那邊Chinese virus,Chinese virus罵中國是病毒發源地,但美國還是跟中國買了一大堆醫療器材。從4月起陸續空運到美國,光是第一架就載了80噸,舉凡口罩,防護衣,手套,溫度計,呼吸器,測試劑全都要跟中國買,連挖鼻子做採樣的棉花棒,這麼基本的東西都要跟中國買。

    但是中國的產品良率有問題啊,N95不是N95,只有N而已,no good。你當他不知道嗎?都知道,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芬蘭,加拿大,都抱怨過了,美國怎麼會不知道?但不買行嗎? 你美國企業為了省錢,把所有的工廠搬過去一二十年了,美國國內自己根本都不產了。美國現在給COVID-19教訓了一頓,知道不能這樣搞,兩黨有共識,這些要救命的器材不能仰賴別人,要自己做。現在美國死了十幾萬人,確診病例快四百萬,夠急了吧?連這麼急的產業,據估計美國製造業能趕上進度,都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那些比較不急的,沒有一下子不會死的,像汽車,你覺得要花多少年製造業會搬回美國?

    根據《日經中文網》的研究,中國的製造業生產每減少100億美元,對美國的直接和間接衝擊就高達650億美元,川普想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恐怕經歷多年陣痛期。而且中國其實是美國的海外金主爸爸喔,目前中國持有1.08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僅次於日本(1.26兆美元)(第三名英國3935億美元),為美國預算赤字提供了大筆資金。

    這波疫情讓美國經濟面臨「大蕭條等級」的經濟危機,目前經濟學家們分成兩派,一派認為美國為了自身利益,應該放棄貿易戰,想盡辦法挽救當前經濟,美中貿易戰只會兩敗俱傷;而另一派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國應該繼續升級貿易戰,一方面向中國索討更多利益,同時也能報復中國的防疫不利,但其實兩派殊途同歸,都不能否認在疫情後,美國經濟對中國的需求勢必增加,不過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逼近,出於政治利益,預料美國將繼續攻擊中國,讓貿易戰持續升級。如果川普連任成功,「去中國化」可能成為第二任施政重點,就算民主黨拜登當選,在美國反中情緒高漲的氣氛下,也不至於貿然向中國靠攏,因此無論民主黨、共和黨誰執政,未來幾年內,美國很可能會在中國問題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美中攜手發展經濟,已經20多年,短時間內想要無痛脫鉤,專家學者們都打了大問號。蓬佩奧坦言,美中經濟一體化程度高,中國外長王毅也說,美中關係發展至今已經很難「不顧實際強行脫鉤」。雖然美中不至於真的實質上開戰,但你認為這場貿易版的「修昔底德陷阱」,有可能避免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禁中共黨員
    #脫鉤美恐重傷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 最近很火的西班牙歌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5-15 22:00:23

    這週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不自由,毋寧死」,是人權還是毒藥?
    我以前最討厭有人講什麼民情不同。比如民主在中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槍在美國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禁掉蹲式馬桶在台灣,一定行不通的啦,民情不同。那麼多民情不同,人不都是一樣的,認真想做就一定行得通。而且,沒錯,我真的很討厭蹲式馬桶,我每次蹲下去就站不起來,不小心還會尿不準。
    但是這一次肺炎疫情,我真的同意,民情真的不同。像台灣,在對抗疫情三個半月後,最近台灣終於傳出好消息,一個月沒有新增本土病例,社區安全第一階段達標,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犧牲了一部分個人自由,換取盡快回到原本的自由生活,才能有這樣的好成績,也就是以自由換自由,我好像在繞口令,不過對於許多西方國家的民眾來說,要他們犧牲一點點個人自由,就好像割肉一樣痛苦,連戴個口罩都不要,更別提保持社交距離,甚至還拿知名口號「不自由,毋寧死」,當作抗議政府封城行動的標語。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
    這句話來自1775年,美國當時還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一名美國人發表演說,喊出「不自由,毋寧死」這個口號,呼籲大家不要當奴隸苟且偷生,應該挺身而出,為自由奮戰,精神等同於「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咦!這好像是對岸的禁歌。
    總之呢,這句話現在竟然被當成歐美放仼自由主義者的示威標語,改編成「給我自由,不然乾脆給我Covid-19」,但偏偏這種個人自由凌駕一切的觀念,成為防疫工作一大絆腳石。我們先看美國。
    要談美國的自由,就必須從他們的憲法講起。1791年美國憲法修正條款,保障人民有1.言論、2.集會、3.宗教及4.結社的自由,也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在憲法中明文設立國教的國家,「自由」可以說是美國的建國基礎,也根深蒂固在老美的心中,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美國個人自由主義也逐漸膨脹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我小時候有一首廣告歌非常流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現在聽起來「中二」到令人白眼翻到後腦勺,但這句話真的是美國這一派精神的最佳寫照。
    世界各地實施不同程度的封鎖政策,美國拖拖拉拉的終於在3月19日由加州開始,各州陸續發布禁足令,封城封得比別人晚,解封又解得比別人早。還有一堆人上街抗議政府封城令,包括賓州、密西根州、科羅拉多州、維吉尼亞州等地,都爆發反封城示威潮,說強制隔離違反憲法啦~影響他們的人身自由啦~還說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麼嚴重,當時也沒封城啊!我們的川貴人還帶頭搖旗吶喊,推文「解放明尼蘇達」、「解放密西根」、「解放維吉尼亞」,這是嫌美國人太多啊?
    而示威者當然沒在戴口罩,也沒在遵守「社交疏離」政策,果不其然,北卡州的活動發起人(Audrey Whitlock)沒多久就確診了,直接打臉示威訴求。要自由還是要病毒?
    「小孩子才做選擇,他們全都要!」
    這就很像政府規定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開車要繫安全帶,全都為了民眾的人身安全,但就是會有人覺得,哎唷~我才不會這麼衰咧,而且就算撞死了也是他家的事!
    I will do what I want. 是很多美國人的口頭禪,但很多美國人在這次疫情中,卻也真的就有這種態度。
    像一位三十歲的女性Katie Williams一個爆紅的推特,就說:我們美國人,本來就愛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如果我們給人們壓力要他們待在家裡,或是出門就像壞人,我們就失去了一些我們的民族性,我們對權利的概念。
    結果是什麼呢?截至台灣時間5月12日,美國確診人數137萬8548人,穩居世界第一。病毒甚至侵門踏戶,直接殺入白宮,川普隨從、副總統彭斯發言人、第一千金伊凡卡個人助理,都相繼確診,就連負責白宮維安的聯邦特勤局,也傳出至少34人感染。讓堅持不戴口罩的美國防疫指揮官彭斯,終於鬆口說他會開始保持「一咪咪的社交距離」,很多評論家就指出,這跟很多美國人這句:I will do what I want 很有關係。
    我們剛剛看到的是全球第一名,死亡人數第一名,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歐洲的第一名。
    英國首相強生是自稱「自由」的擁護者,然後他就中鏢了。3月27日,強生宣布自己確診,10天後還把自己送進加護病房(4/7),帶頭免疫做得真成功啊。英國自由主義雖然不像美國那麼強烈,但1980年代後勢力逐漸抬頭,尤其近期右派崛起,今年的「脫歐」就被解讀為,英國重返放任自由主義懷抱,回歸小政府以維護個人自由。而病毒奪走全球28萬人性命,英國還是有示威者認為病毒根本不存在,甚至指控5G會傳播病毒,放火焚燒基地台。
    愛爾蘭政治評論家奧圖指出,個人自由被英國人視為民族的象徵,導致當局遲遲不肯實施社交禁令,例如上酒吧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古老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也就是傳說中的「自古以來就是英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目前確診人數已經衝破20萬大關,排名全球第三,死亡人數3萬2065人,甩開義大利成為歐洲最多。直到最近5月10日強生才終於宣布,未來入境英國的旅客必須居家檢疫14天,被網友大酸,「太好了!只慢了兩個月!」、「噢!原來是為了秋冬二次爆發的超前部署啊!」。
    但不只美國和英國,現在世界各地都爆發「反封城、討自由」的示威浪潮。
    歐洲模範生德國,因為歷經過納粹教訓,在政治上高度重視人民權益,最近就有部分民眾不滿政府封城令,趁著二戰紀念日發動示威,指控梅克爾是希特勒2.0。
    斯洛維尼亞則是發起單車示威,同樣指控政府假藉疫情限制人民自由。
    而澳洲逐步解封後,再度爆發屠宰場疫情,導致維多利亞州延後鬆綁,結果氣憤的民眾指控政府捏造疫情,企圖繼續掌控人民。
    《經濟學人》曾經指出,任何社會出現戰爭或瘟疫時,政府的權力都會擴張。在緊急狀態下,政府不會依照原來的法律、憲政體制統治,所以過去全球瘟疫恐慌後,人類往往都會迎來專制極權的時代。我們曾經討論過疫情衍生出的威權,人民擔心把權力借給政府防疫後,有去無回,但一味主張個人自由,難道不會釀成另一種危機嗎?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當然有權不受政府干預,但是在享受自由的同時,也有義務不要讓身邊的人暴露在病毒威脅中。自由的尺度,在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矛盾,你認為在對抗大規模疫情的時候,個人自由應該要重於國家自由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個人濫權 #自由釀危機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