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鈞的專家會客室】小小吸管背起世界使命!農廢料甘蔗渣和咖啡渣竟化身國際級環保吸管?黃千鐘點石成金的創業之路,用良心餐具征服全球五大洲!
水深火熱是近年地球的氣候寫照,像是各地屢創新高的熱浪侵襲、嚴重乾旱或豪雨洪水、森林大火等,甚至是傳染疾病肆虐,這些都與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後,在極端氣候下所衍生出的...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小小吸管背起世界使命!農廢料甘蔗渣和咖啡渣竟化身國際級環保吸管?黃千鐘點石成金的創業之路,用良心餐具征服全球五大洲!
水深火熱是近年地球的氣候寫照,像是各地屢創新高的熱浪侵襲、嚴重乾旱或豪雨洪水、森林大火等,甚至是傳染疾病肆虐,這些都與過度排放溫室氣體後,在極端氣候下所衍生出的相關災情。正視氣候變遷的嚴重性,無疑是全球刻不容緩的議題,若想要減緩情況持續惡化,就必須得要積極減少碳排放量及增加資源使用效率。而不僅是台灣之光,且已於世界發光的環保餐具品牌「100%植」,品牌創辦人黃千鐘先生,即應用所學專長攜手專業團隊,一路從原料、科研、設計至開發,按步謹慎考量產品生命週期,秉持永續發展理念,努力為極端氣候、資源耗盡、塑膠污染等議題,以行動盡心盡力,其創新思維與毅力,實令人感佩。這回,即力邀100%植創辦人黃千鐘先生,與我們分享他精彩的創業故事!
📌創辦人黃千鐘簡介
鉅田潔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 碩士,邦泰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主管,緯潤綠色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主管,致力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以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ESG 的概念作為企業經營的核心理念。參與海內外各大展出,獲獎無數。
📌Q1:成立「100%植」餐具品牌的初衷為何?
創辦人黃千鐘,就讀大學和碩士班時期,於朝陽科大應用化學系,專攻高分子材料科學相關技術,長期關注國際原料研發。就學時期,曾隨指導教授進行田野調查,進行鳳梨樹葉表層的組成物是否能作材料方面之研究計畫,實地參與才發現農產作業時所產生的相關廢棄物,長期都靠焚燒方式處理。因而開啟了將農業廢料再製的念頭,以減少因燃燒而產生空汙問題。學成後便投身於農業廢棄物再製之環保材料研發事業領域中
2009年完成的碩士論文「利用香蕉纖維補強生物可降解綠色複合材料之探討」,此篇論文研究成果更在十年後2019年獲頒高分子期刊傑出論文獎。亦於2018年創立鉅田潔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誕生「100%植」品牌,提倡循環再生的無塑生活,將廢棄植物纖維材料如甘蔗渣、咖啡渣、茶葉渣等多種植物纖維,製成食品盛裝容器。如一次性吸管、餐具、杯蓋等,不僅協助解決農民苦惱的農業廢棄物問題,使用植物纖維製成的商品,即使燃燒後也不會有環境污染的疑慮,當掩埋後還能轉化成水、空氣與胺基酸。突破傳統應用的塑膠製之一次性餐具,其所造成的環境問題甚巨,而品牌的代表之作「甘蔗渣吸管」,也是首家以甘蔗為主原料生產吸管的指摽企業
📌Q2 :植物纖維環保餐具面臨哪些現實挑戰?
製造環保產品的成本遠高於塑膠產品,因為塑膠製品具有龐大的使用規模,加上輕便又便宜的特性,大量製造自然拉低了生產成本。然100%植是採用天然植物纖維所製成的環保產品,完全選用農業廢棄物作為原料,而生產加工的機器則是採用塑膠混煉加工設備,因機器本身並非專為植物纖維餐具所開發設計,將新料以舊機製造,受失誤率影響便影響了製程速度。期間必須不斷更改配方,以提高生產效率,這就是品牌初期所面臨的棘手挑戰。此外,歐盟法規日新月異,商品為符合標準,所有製程環節只能不斷增進技術。為求謹慎,更與母校朝陽科技大學進行產學合作,以持續研發及更新植物纖維再利用的技術
📌Q3: 「100%植」的市場區隔與潛力為何?
隨近年環保意識抬頭,市場上的環保餐具選擇,以紙餐具、木餐具,或金屬餐具為多,雖相較於塑膠類材質環保,但在製程還是會使用到「新資源」,如砍樹或各類金屬。而「100%植」則是訴求每項產品皆要符合「減少碳排、資源減量、追求生態效益 (Eco-effectiveness)」 的設計考量,在產品的設計上,希望都能從源頭改變起,並透過生命週期思維的角度切入,考量資源循環的過程及生命終期
從原料選用時期,即以減少浪費地球「新資源」為原則,降低對原生材料的依賴,選用農業廢棄物再利用,轉變成永續的材料,同時也能幫助當地農民處理惱人的廢棄物問題。於加工製造過程中,也要符合潔淨技術的之原則,不使用一般工業烘乾製成,以減少烘乾機產生的碳排放,而是向農民租借閒置的玻璃屋,利用太陽能日曬方式處理廢棄物,並使用現有的塑膠混煉加工設備,而非重新開發新機器,藉以提升塑膠加工設備的使用效率。在所有的製程中,皆未添加任何化學加助劑,這些一次性餐具使用完後,在土壤中可被微生物分解,最終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還能成為土壤的養分,真正實現對環境友善的生物循環
📌Q4: 「100%植」所應用的材料與環保特色為何?
目前「100%植」已成功處理十分廣泛的台灣農業廢棄物,如甘蔗渣、咖啡渣、竹子渣、茶渣、香茅渣、檜木渣、黃豆渣、芭樂籽渣、葡萄渣等,未來目標則欲延伸進行海外農業廢棄物之處理。公司的核心技術以Bio材料研發為主,即將農業廢棄物原料化應用於各類型的產品,研發更符合法規,以取得認證標章。目前品牌研發之品項有植物纖維吸管、植物纖維餐具、植物纖維永續瓶與植物纖維食品盛裝容器等,還有咖啡渣鞋、甘蔗渣椅產品等創意商品。當前仍持續開發植物纖維系列之減碳產品,預計推廣應用於各產業中
⚠️完整內容 http://kaijun.com.tw/
#凱鈞的專家會客室
最終廢棄物處理產業 在 桃園在地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黃小莫 - 消失中的台灣海洋之美
[講座簡介]
海洋旅遊記者黃小莫(黃佳琳)長年在採訪海洋報導時,總會聽到海邊居民、漁夫或學者們,感嘆著台灣海洋環境的轉變,魚變少了、變小了,海洋環境變差了,甚至有些人會擔憂,現在記錄下的海中影像,會不會是這些生物們的遺照?
黃小莫從一個怕水怕曬的都會女子,因為潛水改變人生視野,長期環游台灣海域,出海潛水、賞鯨,不僅看見台灣海洋美麗的生態,也看見海洋環境的變遷:環境開發造成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機,海洋廢棄物包圍台灣,以及離島觀光垃圾、廢水汙染、珊瑚白化等問題,著書《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讓人看見台灣海洋的美麗與哀愁。
然而,《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報導了台灣許多海域、海岸,甚至還去了東沙,但卻漏了「藻礁」,為什麼?當天也可以一起聽她分享道來,在從事海洋保育推廣的過程中,她體會到,雖然看似在倡議環境保護、海洋保育,但其實最終處理的,都是「人」的問題。
[黃小莫 講師經歷]
旅遊作家、海洋記者
海洋保育推廣講師
海洋永續旅遊顧問
怕水、卻非常熱愛大海,喜歡旅行、愛台灣,因此洄游台灣各海岸、離島多年,寫下《海洋台灣:大藍國土紀實》一書。
擔任記者十餘年,現為自由工作者,遊歷足跡遍及歐美紐澳和亞洲各國,長期關注永續旅遊、潛水觀光、環境保護等,報導專欄遍布各大媒體,常上廣播、電視、網路節目等分享旅遊、海洋與環保,並常到公部門、企業、學校、書店、NGO等演講近百場,也是《與海共生的必修課:設計屬於你的愛海生活》線上課程講師。
2021觀光局優良觀光產業從業人員「熱心觀光產業工作人員獎」,環境保育「綠獎」第五屆評審。
最終廢棄物處理產業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然後破腦雞點名台積電說高耗能產業滾出台灣,我看真正該滾出台灣的是你們才對。#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再一次感謝時代力量,再一次感謝台灣人對國民黨的鼓勵,謝謝天 謝謝地 謝謝舊六八九!#教訓民進黨哈哈哈哈哈 #都是國民黨的人我真的要介入嗎!!!!!!!#國共一家禽_看不出你跟共產黨有什麼不一樣系列
ㄧ「挨批扯民進黨後腿?黃國昌:哪一條講具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34978056642271&id=584986081641475
【環團點名台積電新廠 耗電等於兩座深澳】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21188098216127&id=252978158370458
王浩宇:高耗能產業滾出台灣?
反電磁波、反基地台,不要核電、不要綠電、不要燃煤、不要天然氣。
那請問,要用什麼發電?
妳的手機,要不要斷網路?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8936055356706&id=1775451270
蘇志成:『支持藻礁公投的陳椒華表示,既使支持藻礁公投,反核立場仍不變,希望政府能推動綠能,高耗水、高耗能產業也該逐年淘汰』
竹科GG..........
方小頁:時代力量黨主席 公開呼籲,台灣要淘汰高耗能耗水的台積電及高科技產業。
整個黨都是神經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050244871693968&id=100001254844402
辛拉拉:用科技來節能neh💕
買股票愛地球 ❤
張育誠:台積電究竟是不是耗能產業?
比較常見的回應像是從單位耗能創造的產值、單位耗能產生的工作機會,或是從台積電未來會高比例採用綠能,台積電都不是耗能的產業。此外從晶圓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來看,民眾也不太會責備台積電用太多電。
但比較少聽到的是,從台積電晶圓終端應用的角度來看。
每一個晶圓製程的迭代,相同程度的運算功耗都會下降10-20%不等,同樣的運算需求省下更多的電。
最有感的應該就是智慧型手機,短短5年效能已經翻了數十倍,但是卻更省電了。
雖然人類對運算的需求必然越來越高,但不可否認是台積電製程飛速的進步,為全世界手機、電腦、伺服器,在同樣程度運算上所節省下來的電,早已遠超製造時的耗能。
如果把眼光只侷限在製造端,對很多環保團體台積電確實是十惡不赦的耗能怪獸;但放眼到整個科技產業的終端應用,台積電卻是帶來節能、高效、進步。
如果把台積電放到與其他產業間的關係,甚至會得出台積電是一個節能公司的結論。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965151481390&id=589801389
柯粉的超譯天地:難怪會有自稱嗆台大的昌粉(aka韓粉)敢在我們這邊說我們講台積電耗電是傷了他們的心呢!
連陳椒華本來是在罵「高耗電高耗水」產業,要趕出台灣,被說台積電就是這種後,急著快點解釋說是「GDP貢獻低」的,台積電願意繳電費水費,不是說他
但是,中鋼不只願意繳電費水費,還開發投資綠能,你陳椒華對中鋼這環保已是世界鋼廠環保前幾名的是什麼態度?
中鋼還60%的電自己發,台積電呢?買綠能憑證是模範生?中鋼投資水下基礎搞風電,你列入GDP貢獻低?中鋼GDP貢獻會低?
這是政治人物對拳頭比較大的公司的兩套標準嗎?我怎麼好像看到韓國財閥對政治人物立場影響的影子了?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40693026382734&id=650387945413247
水鏡政經學院:#跟陳椒華主席分享財經資訊
今天有朋友私訊水鏡
詢問陳椒華主席在其臉書提到耗能產業淘汰跟GDP貢獻的問題
畢竟是財經類,我來回應吧,以下是個人看法
1.高污染產業,如電鍍,除非能處理廢棄物,否則造成環境汙染,應當重罰
2.陳主席文中向政府應讓中鋼淘汰溼式淬火
但 #去年3月中鋼就將剩下的兩座溼式淬火改成乾式,目前工程進行中
3.一家公司甚至產業價值的評斷,不該只有耗能跟GDP貢獻,還有就業、繳稅、甚至國內國際戰略
比如兩個產業
A.炒房資產公司
低耗能、貢獻GDP
B.鋼鐵
高耗能、貢獻GDP
實際上,中鋼去年雖耗能50億度電,其中有30億是自產,當中很多是太陽能發電,用的水也很多使用循環水
中鋼在耗能用水絕對還有進步空間,但有用過心研究就會發現沒有那麼不堪
另外中鋼本身賺的雖不多,但因為工會強大,員工的收入普遍不錯,若再加上子公司、上下游,對就業的貢獻不亞於台積電
僅以耗能跟GDP衡量,是淘汰中鋼,留下炒房業
最後期待,不管是陳主席還是任何政治人物,畢竟你們的建言有社會責任
最好跟相關專業人士討論後再提出
以免讓支持者錯估,讓專業人士傻眼
#財柱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15032452151582&id=2359076411080525
Yik Lim:理盲濫情又情緒勒索
這篇環團的最終訴求,其實就是理盲濫情又情緒勒索的終極代表。全文一再重複大家的愛心是多麼澎湃雄偉,過程是多麼努力付出可歌可泣……最終訴求解法是每人隨手關兩盞燈、就可以用省1度電的方法圓滿解決保礁議題。這種幻想文居然是環團的正式訴求,他們的程度低到不可思議。
大叔簡單算一下,就知道北部人每年每人要省的是1370度電,不是1度電。各位非常有愛心的環團們,你們的誤差值是1370倍,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誤差,而是你們對台灣能源議題的基本知識,根本是零分。
不要再牽拖中南部人了,北部人自己沒電用自己去解決,你們喜歡多點綠電那就更要支持提高電價,而且正是你們口中的高耗能公司台積電之類的最願意花更高的每度電費買綠電,你去問問北部的退休軍公教們,把電費提高五成來解決保礁問題他們願不願意,Okay?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00946033782384&id=100016009862895
【回顧】
一「台積電捐淨氣面罩給醫護 張淑芬:台灣值得驕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24116417728431&id=584986081641475
最終廢棄物處理產業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核電爭議再起 美專家:核能非乾淨能源 核廢料處理耗時百萬年像「詛咒」(05/25/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美國反核團體「超越核能」(Beyond Nuclear)發言人暨核廢監督專家坎普斯(Kevin Kamps)18日在一場對台視訊演講上指出,高放射性核廢料的影響會長達百萬年,核廢料將成為全人類難以擺脫的詛咒。此外,他提到近年極端氣候加劇,將使核災風險進一步提高,從美國的各種案例都可以看出,核電廠無法應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威脅。
今年8月台灣將迎來重啟核四公投,擁核方主張核能便宜、乾淨,啟用核四可補足台灣電力缺口。反對方也持續提出反駁,綠色公民行動聯盟18日即邀請坎普斯針對台灣民眾舉辦線上演講,以「如何抵抗核工業的環境不正義?」為題,分享核電廠帶來的環境與社會隱憂。
核工業中隱藏的種族主義 黑人、原住民、移民被迫吞下惡果
「超越核能」成立於2007年,是美國具代表性的反核團體之一,致力於揭露核電風險與核廢處置的資訊,主張廢除核能及核武發展。這次也是「超越核能」首度受邀面對台灣觀眾發表演說。
坎普斯長期投入放射性廢棄物研究,曾於2010年1月在佛蒙特州眾議會與參議會的聯合聽證會上作證,指出佛蒙特洋基(Vermont Yankee)核電廠有反應爐洩漏放射性物質的風險,促使該州參院通過表決,關閉40年歷史的洋基核電廠,為美國反核運動歷史寫下重要一頁。
坎普斯指出,放射性物質給北美帶來的破壞可以回溯到1933年,綜觀核工業的歷史,從最初的原礦開採到最終核廢料的處置,對環境、社會都造成極大破壞。以環境層面來講,採礦工作往往造成周遭環境的大面積破壞,且多數礦區位在美加交界的五大湖區,該區域占了全世界21%的淡水總面積,任何一處出了意外都將導致嚴重後果。
從社會層面來看,坎普斯回顧當時,鐳礦開採工作都是由社會地位較低的黑人從事,這些未能享有社會資源的人長期暴露在放射性物質中,大量工人英年早逝,造成無數家庭破碎。且多數礦區都位在原住民的傳統居住區,採礦作業導致原住民賴以為生的自然資源大量短缺,不少人死於飢餓。
而美國最嚴重的核污染事故是發生在1979年的7月16日,新墨西哥州一處鈾礦提煉廠發生潰堤意外,大量含有放射性的污水進入當地河流,不僅重創了當地的民生產業,也給環境帶來毀滅性的破壞。
坎普斯說,巧合的是,在1945年的7月16日,美國政府也在新墨西哥州進行了世界首次的核試爆,後續軍方更將各種放射性廢棄物棄置在新墨西哥州。坎普斯指出,新墨西哥州的住民組成多為原住民以及墨西哥裔移民,他們再三受到核污染的威脅,卻因沒有社會地位被迫妥協,可見核工業中的種族主義。
核電無法因應極端氣候 核災風險將攀升
隨著近年極端氣候加劇,核電廠面臨的災害風險也越來越高。美國密蘇里河2011年發生洪患,洪水侵襲了內布拉斯加州的卡爾洪堡(Fort Calhoun)核電廠,該電廠緊急在反應爐周邊堆起沙包等防洪措施,才讓關鍵設施免於淹沒。
同樣位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另一座古柏(Cooper)核電廠近年也一再遭受密蘇里河氾濫威脅。坎普斯進一步指出,但這類洪水越來越頻繁,可說是一種「內陸海嘯」,對核電廠的威脅不容忽視。
除了洪水,今年2月的雪暴導致南德州核電廠機組跳脫,當地電力出現大缺口,民眾連暖氣都無法使用。坎普斯認為,從美國的各種案例都可以看出,核電廠並無法應對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將使核災風險進一步提高。
10萬噸核廢料如何處理 連美國政府都無解
核廢料也是令美國頭痛的大麻煩。2015年,內華達州一處低階核廢料處理場,因雨水滲入與鈉金屬產生化學反應,引發一連串的爆炸與大火。今年4月底,華盛頓州生態部公布報告,指出漢福德核廢料處理場(Hanford Nuclear Reservation)的地下儲存槽發生洩漏事故,已洩漏約6400公升的放射性廢水到土壤中。民眾不斷要求提升核廢處理的安全性,但美國政府遲遲沒有具體改善。
坎普斯指出,美國有將近10萬公噸的高階核廢料等待處理,現有暫存場都趨於飽和,但尋求最終處置場相當困難。他進一步說明,地球表面上任何處置都有風險,最終處置必須要埋入一定深度的地質處理場,讓核廢料完全與外界斷絕接觸,但美國政府始終無法取得與地方的共識,至今無法選定場址。
台灣低放射性廢棄物處置也卡關 進度大落後
反觀台灣現況,截至今年3月底,目前三座核電廠的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量共計11萬3217桶(1桶=55加侖),加上蘭嶼有10萬277桶、核能研究所的1萬7267桶,共23萬761桶。
我國有關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的計畫,經濟部早在2012年7月公告「台東縣達仁鄉」與「金門縣烏坵鄉」2處建議候選場址,但因兩地縣政府提出抗議,至今未辦理公投。
原本預計2025年就要完工的低放最終處置場,現在連場址都搞不定,台電在計畫書中提到,若最終處置場無法順利推動,將先建設「集中式貯存設施」應變,但該方案也卡在土地取得階段未能興建,進度嚴重落後。
我國三座核電廠接連除役 用過核子燃料何去何從?
而用過的核子燃料,截至今年3月底,三座核電廠貯存量共計1萬8816束,約3919噸。這類高放射性的廢棄物,需先經過水池充分冷卻後,再取出進行乾式貯存(中期貯存),中期需存放約40年,而後才會放入最終處置場。
目前台電的核一、核二廠的中期貯存計畫都因未通過新北市政府審查而卡關,台電轉而在核一廠興建「室內」乾式貯存場,核二廠仍在針對水保問題研擬解決方案。導致核一廠的除役工作延宕,即將除役的核二廠所剩時間也相當緊迫,目前仍在營運中的核三廠則在申請相關執照中。
而我國最終處置計畫打算採用深層地質處置,將高放射性廢棄物埋在深約300公尺至1000公尺的穩定地質環境中。依規劃時程,預定於2038年擇定處置場址,2055年完成處置場建造。
坎普斯:核能不是乾淨能源 核廢料處理耗時百萬年像「詛咒」
在台灣有部分支持核能的意見指出,比起如火力等發電方式,核電不會製造空污及碳排放,是更加環保的選項,應透過核電提升電網強健度。坎普斯針對此問題點出,核電在發電當下或許沒有產生碳足跡,但核廢料的處理問題必須投入更多成本、更多時間,產生的碳足跡更是相當可觀。他建議將資源正確的投入發展可再生能源,如風電、光電,盡速停止核能發展。
針對台灣核四的啟用與否,坎普斯認為,核四是40年前的設計,而車諾比核災發生在35年前,福島核災則是10年前,代表核四的設計沒有因應這些事故進行修正,無法消除無窮的風險。
坎普斯語重強調,高放射性核廢料的影響會長達百萬年,核廢料將成為全人類難以擺脫的詛咒。除了處置工程上的挑戰,人類社會更需要思考「環境正義」的真諦,在處理核廢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再剝削社會弱勢族群,如不該再占用原住民族的土地埋放核廢料。面對核能爭議,現今社會必須不斷溝通,人類才有可能邁向沒有核電的世界。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