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最簡分數怎麼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最簡分數怎麼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最簡分數怎麼算產品中有5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思想。 哈耶克的思想對我影響比較大。我這個人讀書比較雜,而且有些別人讀不下去的書,有時我會硬著頭皮往下讀。讀進去了,體會了,人有時就變了一個人。借用我之前介紹過的印度哲學的說法,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自己,是...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世間之事沒有偶然只有必然,你一直不願意把小考分數拿給爸媽看,絕對不可能是因為你考得太好很謙虛的原因,那沒有鑑別率怎麼辦,考不好怎麼辦,就多考幾次啊~~~ 上次我打了一狗票防疫的東西,結果沒想到台灣大停電,於...
「最簡分數怎麼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整理師的極簡之路|布蕾 Blai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小本hsiobun 手寫實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9.9 Gallery 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簡單歌唱 Singpl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Spark Light 工作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51:09
|Spark Light工作坊| 📍|主題| ▫️學測如何準備數學非選 📍|前情提要| ▫️新型學測自從加入了非選擇題後,許多同學開始會感到害怕,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面對以及該花多少時間處理。因此小編特地整理了大家常見的問題,讓大家在面對非選時可以用更穩定的心態應付。 📍|時間分配| ▫️寫考卷...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整理師的極簡之路|布蕾 Blai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8:52:57
這件藍白條紋的洋裝穿了7年,依然是我的最愛。 它的材質輕薄涼爽、好洗不怕皺、能遮住我在意的下半身,而且換個鞋包配件就可以穿出不同感覺。 不管出差或出遊,只要夏天我都會把它放進行李箱。 我可以穿它逛夜市,也可以穿它去商務聚會。 但在我擁有它的前五年,我都只把它當成休閒洋裝使用而...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小本hsiobun 手寫實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7:00:30
上禮拜吧,跟大家說想要「有耐心的人」的桌布可以私訊我,當下是想說可能也就幾個人應該很快就回完了,可沒想到最後來了快200人,數量之多,以及有些人會跟我分享他的小故事,所以我才明白同一時間的大家,都是多麽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有耐心的人,看來我們都不是一個人。 / 今天的題目:跟耐心有關的一些日常 一...
-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17 21:55:40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世間之事沒有偶然只有必然,你一直不願意把小考分數拿給爸媽看,絕對不可能是因為你考得太好很謙虛的原因,那沒有鑑別率怎麼辦,考不好怎麼辦,就多考幾次啊~~~
上次我打了一狗票防疫的東西,結果沒想到台灣大停電,於是整集根本沒講到,這次我再來好好地講一下吧!因為這集本來想講電力,結果沒想到台北新北變成疫區哈哈哈~~~~
台灣的 #防疫 成不成功,之前很成功。因為台灣目前的入境隔離政策基本上是下機不採檢,住到一半不採檢,離開防疫旅館也不採檢,除非你願意自費採檢,否則就是這樣的三不政策。因為它是建立在一個簡單的數學假設上,這是對已知病毒株的兩個【十四天假設】。而且根據長跑兩岸看妹子的台北陳先生表示,對岸是一下機就立刻採檢,想逃也逃不掉,採檢完才能入境,花多久時間你都得要等,但台灣這邊下機還可以爽爽買免稅品,最多就戴個口罩而已,根本沒有特別防護措施(於是他還是買了要送給妹子)。
台灣防疫戰術對新冠病毒的認知設定是這樣的,一個是感染之後十四天內通常會發病,另外一個是就算發病沒被驗出來,十四天之後也沒有感染力了。所以你最近看到非常多的確診病例並不是自動篩檢出來的,而是隔離期滿,廠商或是該員工自行採檢才得知確診的。甚至還有在台灣已經趴趴走好幾個月了結果因為要出境必須交核酸陰性檢驗報告才確診的。所以這個概念就是不檢驗,沒數字,不害怕,宣傳笑哈哈。
好啦,可是問題是在於病毒一直在變種啊,你用過去成功的方法一直死守,任何膽敢提出的人不是被罵為什麼不早講,就是被抄家滅族到從此閉嘴,你覺得誰敢給建言?到了現在連邊境普篩都不願意不敢做,怕動到之前蒙著眼睛宣傳的美麗數據,到底是哪裡不行不對不能邊境普篩,還在講甚麼偽陽性偽陰性會消耗太多量能,偽陽性就再篩就好,哪來甚麼狗屁禍國殃民的結果?不然你用邏輯科學說服我啊!
到現今天邁邁還在講不能多篩,根據聯合報的報導:【新冠肺炎確診數不斷上升,南北群眾互動頻繁。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在高風險群聚區設快篩檢驗站有必要性,但其他縣市還沒有進行到社區傳播,偽陽性可能會高,恐造成防疫人員困擾。】啊之前你不多篩,現在整個大爆發還是要篩啊!
看來看去,台灣的防疫目前以防守為主,但是相關的措施就是很看信念和信心啊~~~到底是要怎麼樣才能夠一邊軟弱防守,一邊守住兇猛敵人的攻擊?靠打擊說實話的人嗎?
根據中廣新聞網的報導:【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的研究團隊,今(12)日公佈一項針對輝瑞新冠疫苗的研究結果指出,注射過輝瑞新冠疫苗的日本人裡,9成能夠對幾乎所有在日本發現過的多種新冠變異病毒株,產生抗體。因此,研究團隊強調,接種新冠疫苗是確實有效的。研究小組除了以日本國內最近頻頻發現的英國變種病毒株與南非變種病毒株之外,也以最近鬧得很兇的印度變種病毒株等7種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株,針對輝瑞新冠疫苗進行調查。】
而根據彭博商業新聞在2021年3月30日的報導:【China’s Fosun Willing to Supply BioNTech Vaccine to Taiwan: The Chinese company with the deal to distribute BioNTech SE and Pfizer Inc.’s Covid-19 vaccine in “Greater China” says it’s willing to supply Taiwan, after the contested island suggested Beijing blocked it from securing the shot.】
而在彭博社的這篇報導中:莊人祥的回應是這樣的【In response to Guo’s comments, Chuang Jen-hsiang, a spokesman for Taiwan’s Central Epidemic Command Center, said that the government had spoken directly to all vaccine providers including BioNTech. “There is no message from BioNTech to us saying that we should talk to Fosun instead,” he said.
Taiwan has already signed off on a supply deal with BioNTech, it’s just waiting for the company to respond, Chuang said.
A representative for BioNTech declined to comment.】
啊不是,這樣是在鬧甚麼彆扭?莊人祥說我們直接跟 #BNT 聯絡了,但是對方不回我,也沒告訴我們可以跟 #上海復星 談,所以我不要不要就是偏不要跟上海復星談。但問題是BNT有沒有跟你說不能跟上海復星談啊,但你決定不要不要推給對方。你看訪談最後BNT拒絕回應就知道了人家沒有要理你在那耍甚麼彆扭,BNT沒有叫你要吃飯尿尿,難道莊人祥那天就不吃飯尿尿了嗎?我是不明白國內有那麼高的危機跟染疫風險,你連下一波AZ甚麼時候來都不知道,能買BNT到底有甚麼不行不好,會危及我大中華民國的抗中保台國策的?人命跟抗中保台哪個重要,你倒是算個數學給我看看啊~~~
【王定宇也透過臉書回應,在台灣疫情升溫、定調為社區感染之際,蔡英文總統12日在中常會發表談話,特別提醒國人留意來路不明的「假訊息」;就在台灣進入第三級警戒之際,有人就注意到,網路開始大量出現又要普篩、又要購買中國製疫苗等短文,經進一步IP與相關資訊追查後,評估是中共對台認知作戰攻擊的一環。】
好啦,定宇這位用八千元可以跟房東租到好房子的男人又開口了,不知道定宇晚上照鏡子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你的說詞跟共產黨越來越像了。過去共產黨都說境外勢力介入,結果現在民進黨對應的說法變成是認知作戰攻擊,甚麼東西都是認知作戰攻擊,那你租便宜房間也怪認知作戰嗎?你不想要中國的國藥疫苗,那BNT疫苗為什麼不買也可以說清楚啊!怎麼樣,又是認知作戰攻擊了嗎?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9.9 Gallery Officia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06 21:00:20您的電話將轉接到語音信箱 嘟聲後開始計費...
-
9.9 Galler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9.9gallery/?hl=zh-tw
邑子 Yiz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izzzzy/?hl......
T-eas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eassy_23/?......
YEHZI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ichael_yeh/
Lil Be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_bee_185/?hl=zh-tw
呂尤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1995__/?hl=zh-tw
-
詞曲 / Lyrics & Composers:邑子Yiz / T-easy / YEHZI
編曲 / Beat Arrangement:Lil Bee
錄音 / Recording Engineer:邑子 Yiz
混音 / Mixed:邑子 Yiz
製作 / Produced:邑子 Yiz
和聲 / Harmony:呂尤
美術設計 / ART Design:T-easy
-
邑子 Yiz:
我打給妳總轉接語音信箱 嘟嘟嘟
妳刪除 電話簿 簡訊也未讀
我始終感受不到妳的心跳 噗通噗
層層霧 在加速 越來越模糊
快點說出妳的感受
能否接受我的幽默
戀愛分數被妳倒扣
我應該打掉重補修
來電答鈴不再重播
成功解鎖通電話中
後座的妳請抱緊我
不放手直到妳點頭
T-easy:
我昨天又把無名的文章給更新
寫了一堆只想引起妳注意
棒球帽反戴 還要配上帽T Remix 約在西門町
打開新買的滑蓋手機
想妳要傳封簡訊
字數要精算過才發出去
到處都是大頭貼的店
特效玩的炫
我的戀愛滋味在十二歲的年齡
顯得青澀又新鮮
回到家必須先馬上打開即時通
更新動態自己樂在其中
其實我是在等你敲我
邑子 Yiz:
我打給妳總轉接語音信箱 嘟嘟嘟
妳刪除 電話簿 簡訊也未讀
我始終感受不到妳的心跳 噗通噗
層層霧 在加速 越來越模糊
YEHZI:
終於等到第一個鐘
看妳抱著課本教室門口經過
我的心跳跟著妳的步伐在複誦
膝上短裙 膝下長襪 梳到耳後 的長髮
喵了一眼 被妳抓到我在裝傻
剛好我又坐在最後一排靠窗
不是故意的 uh 我也情不自禁
我還沈浸 昨晚簡訊妳給我最後的表情
說好第二節下課 B1 的福利社
腎上腺素噴發我都不會餓
整天幻想放學後 我們牽手散步的場景
坐在位子上怎麼辦 不安分的揚起
輪到我要唸課文 怎麼敢報告老師真的不要叫我站起
邑子 Yiz:
我打給妳總轉接語音信箱 嘟嘟嘟
妳刪除 電話簿 簡訊也未讀
我始終感受不到妳的心跳 噗通噗
層層霧 在加速 越來越模糊
快點說出妳的感受
能否接受我的幽默
戀愛分數被妳倒扣
我應該打掉重補修
來電答鈴不再重播
成功解鎖通電話中
後座的妳請抱緊我
不放手直到妳點頭
#9point9Gallery #嘟嘟嘟 #呂尤 -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簡單歌唱 Singpl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20 21:30:00睽違已久又來到我們的超級唱歌診療室啦!在這集的唱歌診療室之中呢,我們將會診斷星伙伴所唱的《那英-默》這首歌,而星伙伴這次学唱歌的問題是在於,學唱歌卡關不知道怎麼進步怎麼辦,很快的,Orange老師將會在《那英-默》這首歌之中一段一段的來診斷星伙伴在唱歌技巧方面的分數,以及高音或者是聲帶閉合共鳴混聲等等的地方哪邊還需要做改善,如果你也有像是這位星伙伴一樣的問題的話,就跟著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
如果你在看完這集學唱歌卡關怎麼辦的教學影片之後,還是不知道如何訓練唱歌技巧的話?立即索取每日開嗓菜單練習音檔增加你對聲帶閉合的掌控度:
http://bit.ly/thisissingple-warmup
你唱歌的時候總是覺得很卡、很吃力嗎?現在點擊下方連結,我將告訴你如何讓唱歌就像講話一樣自然,
輕鬆唱出好聽的歌聲!點我看答案:https://www.thisissingple.com/5-day-challenge/
受夠了唱歌一直沒進步,想要在能夠馬上在朋友面前唱出好聽的歌聲?
點我了解一針見效的方法:https://www.thisissingple.com/become-pro-in-90-day-yt/
總是唱歌被鄰居抗議嗎?戴上這個降噪口罩【練唱必備神器-beltbox台灣】馬上解決你的困擾:
https://shopee.tw/product/214571033/4834642875?smtt=0.0.9
【FB粉專場】有任何唱歌技巧問題?來找我們吧!
https://m.facebook.com/thisissingple
【唱歌診療室投稿】你也想知道自己的唱歌問題在哪?點我馬上投稿!:
https://thisissingple.typeform.com/to/gf5U3gVn
----------
關於 簡單歌唱 singple. #71 :
學唱歌卡關不知道如何唱歌進步怎麼辦,Orange老師在這集唱歌診療室之中將會教導各位星伙伴,當我們在遇到學唱歌卡關的時候,我們應該利用哪些歌唱技巧以及唱歌方式來診斷自己,讓自己的唱歌技巧功力更上一層樓,而這次診斷的歌曲是《那英-默》,如果你也是喜歡這首默的星伙伴並且想知道默怎麼唱,也可以跟著我們一起學習,Orange教練會指導各位星伙伴,這首歌的唱歌技巧應該要如何應用,如果你準備好要學唱歌的話,就跟著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0:44 在開頭中,Orange老師提到這位星伙伴想要挑戰那英的默,而在開始這首歌曲之前,Orange老師也點出星伙伴這次所提出的疑問,對於唱歌聲音好聽還想要進步,同時也想要知道在唱歌首《那英-默》的時候,感覺自己有一些缺點,但是講不出唱歌缺點在哪,想要請教Orange教練來解答唱歌技巧。
1:10 星伙伴診斷時間《那英-默》
1:46 聲音教練Orange在聽完星伙伴所唱完的第一段時表示,星伙伴在唱那英默這首歌的第一段時唱歌聲音技巧控制方面程度還不錯,那最大的缺點就是唱歌音準容易音準跑調。
2:03 Orange在開頭的第一段先為星伙伴評分,在於音準的控制度會稍微低一些,再來就是拍子控制度,大致上沒有甚麼問題,氣息方面的話也還算流暢,共鳴控制程度,在聽起來算是蠻輕鬆的,接下來就是聲帶閉合以及喉位控制程度的評分。
2:41 現在聽完第一段副歌,Orange聲音教練覺得還不錯,但就是有唱歌音準不準的問題,如果要解決音準不準的問題的話,星伙伴可以對於聲帶閉合的唱歌發聲練習在多多訓練,Orange老師提到在這邊如果聲帶閉合太少的話會導致星伙伴需要額外再出力,而在唱歌出力的同時就會導致我們的唱歌音準跑掉,所以教練在這邊建議星伙伴,聲帶閉合空置必須要精準才能讓你唱歌的音調更準。
4:22 Orange聲音教練提到,如果各位星伙伴想要了解聲帶閉合的訓練的話,我們目前有推出一個叫做聲線練功坊的線上課程,如果各位星伙伴對於聲帶閉合的控制想要有更進一步的訓的的話,可以到我們的聲線練功坊裡訓練,很快的你就可以發現你的聲音有明顯的變化。
4:46 星伙伴診斷時間《那英-默》
在這裡,聲音教練Orange提到共鳴的控制程度、聲帶閉合的控制程度以及咬字和情感控制程度的評分。以整體來說,星伙伴的音色是還算不錯的。
7:32 星伙伴診斷時間《那英-默》
Vocal Coach Orange在這裡建議星伙伴,當星伙伴在唱這一段的時候,對於唱歌力度聲音輕重的調配可以再做細節一點,就是說可以利用小聲到大聲來展現這段歌曲的層次感,甚至是你也可加一些氣音來幫助你在情感的部分加更多分。
聲音教練Orange解釋,在唱這一段的時候,星伙伴不應該增加額外的唱歌力度,這樣的話會導致星伙伴的音準飄掉,而在唱歌低音的時候,也顯得有些尷尬,老師在這邊建議如果低音下不去的話,你可以利用耶來找到一個胸腔震動的感覺,同時你就利用這個震動的感覺低音就不會虛了
9:15Orange老師在這邊表示,雖然星伙伴在歌唱這一段副歌時情感表達方面略有危險之處,不過整體看起來算是很不錯的,整首副歌聽起來有情緒激昂的感覺,但也不會覺得好像要爆掉或是唱歌咬字沒有咬好。
10:01星伙伴診斷時間《那英-默》
10:25聲音教練在這邊建議星伙伴,在唱失去你的失的時候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但整體的控制程度唱歌聲音起伏都還算蠻好的。
Orange在這邊做總結,對於這位星伙伴整體的歌唱表現看來是不錯的,同時Orange也幫這位星伙伴評分,音準控制度拍子控制度氣息控制度共鳴控制度以及是聲帶閉合控制度喉位,咬字情感等等的。
11:53 整首歌的總能力指數有81.1分的成績,那Orange老師也提到說,這位星伙伴就是有一些唱歌小細節的地方如果可以修飾得更好的話,分數就會更高一些,再來就是音色的優勢。
----------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各位的星伙伴們,你在看完每一集唱歌技巧訓練方式的影片後,是不是也覺得自己的聲音有在變化呢?
為了成為頂歌,我們想要幫助你在學習唱歌的這條路上能夠走得更順暢!
所以我們推出了一個"銀牌星伙伴"的"低負擔"直播課程。
如果你也想要得到老師(對症下藥)的方式指導的話,就感覺加入我們銀牌星伙伴的行列中
在直播線上課程中讓Orange老師幫你解決各種唱歌問題!
如果你下定決想練好歌唱的話,就快來報名我們的銀牌星伙伴吧!
https://thisissingple.com/vip
----------
歡迎大家留言
你在學唱歌的時候,遇到卡關的時候怎麼辦,你是不是也會有些問題導致你唱歌無法進步呢? 你是如何解決的?
----------
免費領取開嗓菜單,做對自學唱歌時最有用的唱歌訓練的開嗓練習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LIl9tGVUUFKTBWaCsW48Bxceop6hXe6
來看看是哪三個錯誤讓你唱歌一直無法進步!
https://youtu.be/4mZLAvcZgsQ
用了丹田高音還是唱不上去嗎?來看看是不是這些問題害你高音總是無法唱上去吧
https://youtu.be/XzRIiamWGs4
#唱歌技巧教學 #那英 #默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我們來談一談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思想。
哈耶克的思想對我影響比較大。我這個人讀書比較雜,而且有些別人讀不下去的書,有時我會硬著頭皮往下讀。讀進去了,體會了,人有時就變了一個人。借用我之前介紹過的印度哲學的說法,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自己,是因為自己曾經的思想和行為。這樣算,在我身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哈耶克思想的成分。
哈耶克這個名字你可能並不陌生,得到上有不少介紹哈耶克思想的內容。這封信我和你分享的內容主要來自哈耶克的《自由憲章》(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這本書,也翻譯成《自由秩序原理》。這本書是古典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曾經被美國的《國家評論》雜誌評為20世紀最好的一百本非虛構圖書的第九名,哈耶克的另一本名作《通往奴役之路》在這個榜單里排第四名。英國已故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曾經在英國保守黨的一次會議上拿著《自由憲章》對大家說,這本書才是我們應該信仰。
接下來我們就借著這本書,來介紹一下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
哈耶克如何定義自由?
說到自由主義,你可能會想到現在美國歐洲的各種左派思想,通常人們也會說左派是自由派,右派是保守派。但古典自由主義的主張和今天西方的左派思想正好相反。今天西方的左派思想其實更偏向於北歐式的民主社會主義,強調結果平等,反應在社會政策上就是高稅收、高福利,政府要提供很多服務。而古典自由主義強調個人的意願、行動和經濟活動的自由,主張政府要少干預個人和商業的行為,同時強調法律和法治。也就是說,其實古典自由主義的思想放在今天,就屬於保守派。
今天的社會,每個人都非常看重個人的自由,但通常只是出於一種本能,很多人其實並沒有搞清楚自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有的人在追求自由時給自己套上了枷鎖,還有一些人打著自由的幌子干涉其他人的自由。比如現在在美國,有的年輕人認為警察妨礙了人民的自由,應該減少警察的經費;但是,警察的活動減少了,犯罪分子就猖獗了,大家反而晚上不敢出門,社會缺少了秩序,其實是變得更不自由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更深入地瞭解一下那些我們日常掛在嘴邊的概念,不只是本能地追求自由,還要真正理解自由的內涵,更好地維護我們自由。
哈耶克是怎麼定義自由的呢?他是用人與他人的關係來定義的,他講,所謂自由,就是他人不強制我們的行為。當然,這件事要對所有人成立的話,我們也不能強制他人的行為,因此自由並不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據這個定義,一個宮廷里的高級官員,並不比一個農民或者工匠更自由,因為宮廷官員每天都對國王唯命是從,而一個農民在大部分時間里可以決定自己的行為。
因此,哈耶克講的自由並不意味著的一定有更多的選擇、更大的活動範圍、更多的資源,而是意味著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想法選擇機會。就我自己而言,很多人都會問我,我有很多資源,為什麼不利用起來,獲得更大的發展。其實道理很簡單,我不願意過不自由的生活。很多公司的朋友對我講,你來做我們的CTO或者首席科學家吧,我們給你多少多少股份。我對他們講,現在我們是以朋友身份相處,我也自由,你也自由。要是我真的接受了你們的職務,我顯然不自由,你也要天天考慮不能讓我有意見,又怕壞了朋友關係,你也不自由。
如果自由只是可以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的選擇和資源,那自由對人到底又有什麼好處呢?哈耶克認為,人類文明的開啓以及後來社會進步,靠的就是人們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目標。一個人為了達到目標,需要擁有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又會讓他人受益。
同時,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由,就會有競爭,而自由競爭就是維持一個開放系統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了自由競爭,這個系統就會成為一個內部熵不斷增加的封閉系統。同樣的道理,商業的自由也是如此,一個商業被壟斷的社會,也會是一個熵不斷增加的封閉系統。商業的自由其實是人的自由的一種體現。
不過,自由的社會會帶來一個結果,就是發展的不均衡性。因為人的智力和體力不同、經歷不同、運氣不同,因此在一個人人自由發展的社會,每個人得到的結果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結果一樣了,那就是平均主義,不是通過人的自由發展得到的。
一個社會只要在進步,就不可能是社會全體同時進步的,新知識、新的機會(包括財富)一定是先在某個小範圍內誕生,再向多數人傳遞和分享。因此,社會進步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但這不是實質性的不平等。按照哈耶克的觀點,不平等的現象應該依靠發展來解決,而不是人為調整來實現。
當然,一定會有人不同意這樣。比如有人會想,那憑什麼張三就比我先富起來呢,為什麼不能多掙了錢就大家平均分,所有人一起同步富起來呢?哈耶克講,如果這樣,那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富起來。世界上之所以會出現更新的、更好的東西,是因為那些創造出新東西的人可以先一步獲得創造出新事物的成果,如果沒有了這一點,社會的進步本身就會停滯。因此,哈耶克講,經濟上的不平等並不是一種罪惡,我們可以通過發展消除貧困。
實際上,中國社會通過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歷程,也是遵循了這個規律。中國在過去幾十年里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這固然是因為中國人的勤勞和智慧,但也有一個重要的制度原因,是避免了走平均主義的道路。實際上,現在的一些歐洲國家就存在這個問題,過於追求結果平等,影響了經濟的增長。
通往自由之路
哈耶克講,通向自由的道路有兩種,或者說,人類獲得秩序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自發誕生的秩序,古典自由主義信奉這樣產生的秩序才是最好的。第二種則是人為設計秩序,北歐的福利社會主義就更偏向於這一種。
哈耶克認為,自發誕生的秩序才反映了自由的本質,採用漸進的經驗主義方法,比較少涉及強制;而人為設計的秩序則是理性主義的,帶有一定的強制性。自發秩序講究有機生長,緩慢地試錯;而人為設計的秩序則容易陷入教條主義的陷阱,試圖創造不可能的烏托邦。
從哲學上講,自發秩序的哲學基礎來自亞里士多德式的哲學思想,人為設計秩序的哲學基礎來自柏拉圖式的哲學思想,前者強調來自客觀世界的經驗,後者強調人的理性。如果我們承認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而且人常常是自私的,那麼就應該對理性設計秩序這種方式有所警惕。
當然,自由不是不講規矩,自由要服從的規矩就是法律。哈耶克講,服從於法律不等於服從於他人。如果我們是服從於一個具體的個人,那是奴役;但如果我們服從於社會共同的、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依然具有自由。
不過,對於什麼叫做公正的法律,哈耶克也有自己的觀點。他說,人在法律意義上是平等的,這意味著法律不能歧視任何人;但法律意義的平等不是現實中的完全平等。而且,如果我們要在法律意義上承認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能侵犯任何人的正當權利,那麼在現實的發展中,就必然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如果要扯平這種現實的不平等,就需要在法律上制定具有歧視性的條款,對一部分人區別對待。也就是說,哈耶克認為,法律的平等和現實的平等是不可兼得的,要實現現實的完全平等,就要犧牲法律上的平等,反過來也是這樣。因此,哈耶克講,人們可以自己選擇,是要法律的平等,還是要現實的平等。
當然,有人會問,如果犧牲現實的平等,那弱勢群體怎麼辦呢?哈耶克認為,只能靠人善良的天性照顧他們,從博愛和正義的角度對他們進行一些補償。比如說,清華和北大在招生時,會拿出少數名額給一些教育資源差的偏遠貧困地區,這是從正義的角度出發給予的補償。其他人要考清華北大,還是要按同樣的標準。但是如果清華北大把招生制度整個改掉,不是按分數決定誰上清北,而是按人口比例分配每個省有多少人上清北,那就不是補償,而是改變了整個系統。
自由和私有財產
最後,講一講哈耶克對於自由和私有財產關係的看法。哈耶克講,保護私有財產是保護個人自由的一部分,而保護私有財產的基石就是契約制度。而契約,則是人們之間基於自願而非強制的互利合作決定。
比如你使用某家互聯網公司的服務,和它簽一個自願的互利合作協議,這就是契約。合理合法的契約可以保障你的數據資產以及你個人的自由。但是,如果互聯網公司悄悄定了一個霸王條款,讓在你不之情的情況下就同意了,這樣的契約就會讓你失去一部分自由,你的數據資產也就得不到保障。
小結
總結一下,這封信和你談了哈耶克的思想,主要是討論了一下自由這個概念。有些時候,我們討論一些事情需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而這些理論基礎往往就存在於那些經典的著作中。比如今天我們談網絡個人權利,談數據資產,理論根源其實還是在那些哲學、經濟學、政治哲學的經典著作中。哈耶克的著作就是其中之一。這樣的書通常不好讀,你如果打算自己去閱讀,不妨耐心一些,多讀幾遍,仔細體會。」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36] 細說分鏡 Vol.13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71
🖍當這個世界,主流的風潮下,不斷追求表面藝術的創作
🖍不但能滿足心中的成就,更能創造出更多掌聲
🖍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們值得擁有更多的不同想法
最早為什麼開始寫攝影教學? 又為何一寫下去就是十年? 中間沒有想放棄過嗎? 如果曾經放棄是什麼原因重新拾起? 如果沒放棄又是什麼理由堅持下去? 未來還會繼續寫嗎? 如果會的話又會寫什麼? 做這些事情快不快樂? 快樂當然會寫,如果不快樂為何寫,或不寫? 這好多問題好想每一題都有一篇文章來寫,但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 – 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愛上攝影,分享它
喜歡上攝影理由就不多說了,看到自己喜歡的畫面,用相機拍下來保存,心裡感受滿足,日後回放感到幸福,拍的越多,𧻗久,就這樣子持續下去,很久前喜歡攝影,真的理由既單純又非常簡單。
喜歡上攝影,以我的個性就是會進一步分享它,那時不要說臉書,就連找個地方放照片選擇性都少,最多人使用的就是「無名小站」,即使關站多年的 2021 年今天,我還不曉得為何要叫這個名字,但那時無名小站空間容量小,也放不了什麼照片,我就使用「痞客邦」提供的相簿空間,就顯得大器許多,除了這兩個之外,國內還有 Pchome、Yahoo 提供相簿空間 (如果沒記錯的話),而一些資訊管道更多的朋友,還會放在 Flickr。
這樣子分享照片就放便多了,在 BBS 帳號自介、簽名檔貼上自己相簿網址也好,或是透過 MSN/即時通,將作品做成大頭照,或是透過通訊軟體將照片傳給朋友,或是在一些討論社群貼上照片,這些都是在當時最常分享照片的方式之一。
🟥投搞、得獎,從來沒有
其實我這輩子從來沒有主動去參加任何一次攝影比賽,反而當過數次攝影比賽的評審,在我的履歷經歷中,沒有任何一項得獎記錄,對於一個喜歡拍照的人來說,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奇怪,如果真的喜歡拍照,又拍了這麼多年,若真的想證明自己「真的有那麼一點熱情」,總會找個適當的攝影比賽,將適合的作品投搞,若有機會獲得獎項,不但得到獎狀、獎金、獎品,還能獲得掌聲與成就,就算不參加國際級的攝影比賽,哪怕只是區域性的小比賽都好,而我「一次」也沒有參加過。
🔹「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嗎?」 倒也不是,再怎麼沒自信,攝影這十幾二十年間,總有那麼幾張搬得出台面拼個機會,而另外一點…,你偷偷投搞沒得獎,除了你與主辦單位外,也沒有其它人知道你失敗了,只要花點時間準備一下、投個搞,就算沒得獎,總有機會,就像是買樂透一樣,「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且現在又是電子檔案投稿更是方便簡單,到底是什麼理由我對這些事情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
「我發誓,我真的沒有這個念頭過」
🟥「KANO」這部電影
不過擔任過數次攝影比賽評審的經驗,倒是讓我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攝影比賽」這件事情代表的意義,偶爾我會分享一些「如何得獎」的小技巧,哪些照片比較容易吸睛、得分,而這些小技巧並不是從「參加者」的角度來看,更是讓有心志在得獎的人感到興趣。
這裡不妨偷偷告訴你一個秘訣,你可以參考一下,讓我想到電影「Kano」裡頭由「永瀬正敏」飾演的日籍教練「近藤兵太郎」在電影裡對著一群孩子兵說過的一段話「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相信許多人仍記得這段台詞,記憶猶新。
但那時候的我並不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義,什麼叫「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不輸不就是會贏嗎? (除非平手),那為何要想著不能輸? 為何不想著非得贏? 那時好不容易找到一種解讀的說法就是 – 若一直想著贏,就會得失心太重,做任何決定就會綁手綁腳,使得打擊、守備任一動作就會慢半拍,不但可能失去勝利的機會,反而失去享受比賽的樂趣與精神,這是那時我對這句話的心得。
直到有機會成為攝影比賽評審老師之一後,我「終於」了解那句話可能另外的一種含義是什麼意思,試想評審老師手上有一張表格,表格上記載評分項目,包含什麼「主題、創意、技巧、意含、意義..BLABLA」,每次的評分項目名稱不盡相同,但都差不多。
這不難,難的是你可能要面對數百張作品,每一張作品都要為這些項目各別評分…,哇塞有沒有想過,這可是件多大的大工程你知道嗎? 每一張照片都要看過,在每一評分欄位給分,然後透過 EXCEL 為每張作品加總分,並且排序,再依獎項挑出前三、前五名、佳作將、另外特別將、精神可佳獎、參加獎…,這些真的並不容易。 有些評分簡單一點,並不需要加總,只要挑出上述得獎者就好,雖然不用為一一照片評分加總,但總要在心裡有個評分標準,不然得獎作品該如何選出來?
若是遇上「不用為每張照片個自評分」的評審方式的話,我有一套評分的方式 (別的評審老師我不知道如何,至少我是這麼方式),在數百張甚至近千張作品中,用「刪去法」快速刪除至少 9 成以上的做品,若 1000 張照片,第一輪至少刪除 500 張以上,第二輪再刪到大概剩 200 張,重複幾輪下,就會留下 20-30 張左右的作品,再從這幾張作品透過前面提到幾項評分標準,加以評分。
🔹而在「刪除法」的過程中,總是會有那麼幾張「一眼就感動我心」的作品,就像是 KANO 這部電影的台詞「一球入魂」的感受,在幾輪反覆刪除法過程,就是有那幾張照片讓自己印像深刻,最後入圍的作品,前五名啦、佳作啦、最吸睛獎等等,往往就是耐得住幾輪的刪除過程,得以留存在候選名單。🔹
「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用在這裡就變成「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一但被我從電腦中刪除的作品,是不大有機會重新撿出來再檢視的機會,若你的作品擁有「不被刪除的特質」,想必是我心中佔了較高分的可能,只是最後得什麼獎,不是由我一個人決定,而是眾多評審分數加總後的結果。
一場攝影比賽評審絕不只一位,越大、越重要的比賽,評審的份量、人數也越多,就我的經驗上,在我評分的過程,我並不知道還有哪些評審老師,也不知道有誰評相同的作品,通常是只有頒獎後才會知道有幾位、有哪些,當然有些攝影比賽一開始就說邀請哪些攝影評審,透過這些知名攝影評審名氣,來為這比賽宣傳更加盛大。
🔹不管幾位評審、不管是哪些評審經歷,似乎大家審視作品的角度雖不一相同,但最後得獎的作品,都不會讓我意外,比如我中意某幾張作品可能得上前三名,或是哪張值得「第一名」,有時結果不意外的就真的得首獎,但也可能不是第一名,但總是跑不掉前三名,但無論如何眾多得獎作品,就是最後我沒刪除的那幾張作品,只是最後總分,由每位評審老師評分後,加總後不同,最後的得獎名次而也不同。🔹
此時我才體驗電影那句話的意思,同樣的我也分享給我的學生,若你想、有志參加攝影比賽得獎,無論主題是什麼、賽級高低程度高低,在拍攝過程、挑選投稿時,心中要抱著「不要只想著得獎,要想著不被刪除」的心態,你會更有機會入選、甚至得獎。
好了,本來只有少數上過我課的學生知道這個小技巧,現在看到這篇文章、這一段的你,也學會了。
🟥攝影比賽、得獎的意義
每次的攝影比賽,總是有吸引人的獎品,多少而已,而一些知名、國際級、代表性的比賽,反而可能只有獎狀,讓不少人趨之若鶩,樂此不彼,代表「獎品」不是一切,那份榮耀才是重點。
獲獎作品,也許你不喜歡,這一點沒關係,因為評分過程有太多關卡變數,且我們常說「藝術是主觀喜好」,那些得獎作品就是受到評審青睞,這也是事實,但不時總是會有一些「地方性、較小主題性」的攝影比賽作品受到不少批評,有時我自己看了,也真的不大懂部分作品得獎作品的「得將點」在哪裡,但擁有數次評審經驗的我,總是還是能替這些得獎作品,簡單的「點評緩頰」一下 (就當作是我個人的感想分享),但總有網路上評論極其苛刻酸薄,我並不會去阻止反對這些聲音存在,但至少「別人作到了,你呢? 不服的話你也去投稿」。
🔹撇開這些,對於一生從未主動投稿,也無意願投搞,但有評審經驗的我來說,我總是會去想「攝影比賽」的意義是什麼? 得獎的作品又有什麼意義? 所有這些事情背後動機又是什麼? 這三個問題都值得用三篇文章好好的聊上一回,但這裡並不是容許我用另外的篇幅,日後再來跟大家分享,但這三個問題卻是我所感覺到現在國內的「攝影態度」,流行的風向。🔹
我可以知道我為何喜歡攝影,現在的喜歡攝影的念頭,與最初想學攝影動機,也有極大的不同,中間有數度峰回路轉的心得,不但追尋自己在不同人生階段,攝對與我的生命、生活的關係,除了是我的工作外,它還會是什麼?
但對比主流的攝影潮流 – 拍出「吸睛」的照片,為了比賽而不斷的拍攝、投稿,這一直都不是我曾想過的念頭,更也不是我過去、現在與未來會走的路,我並不會討厭、反對或是批評,因為確實好的作品,能讓我們增廣見聞,剌激我們對世界的好奇心,豐富我們心靈,好的攝影作品也是藝術,即使我並不想走「投稿得獎」這條路,也不追求為了拍出吸睛的照片,不斷去模仿學習眾多構圖技巧,但那卻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與我自己想追求目標不同而已。
在認識、認同我的人,或許覺得我的意見、文章有所影響力,但比起更多擁有成就的他人、前輩相比,我更顯得人微言輕,這一點反而讓我更可以書寫、抒發我自己的想法、心情,與願意看我的文章的讀者朋友分享。
🔹我認為攝影,在主流的風潮,讓眾多人投入攝影藝術創作,這絕對是好事,無論對自己甚至他人都是正向的活動,但我更覺得「攝影作品」該有更多存在的價值,不該每一張照片就是為了「投稿得獎」而出生,相信這世界上絕對有許多與我志同道和的朋友,與我抱著相同的理念一直努力創作者,而我這篇文章,除了表達我的心聲外,也想跟這些朋友說「你,並不孤單,只是你我並不相識」。🔹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最簡分數怎麼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9.19更新】
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在《萍聚》原作者~作曲的嚕啦啦11期傅傳傑先生以及作詞的嚕啦啦11期戴榮旭先生的遺孀李玲玲女士出面說明之後,來訊表示對他們很抱歉,並對自己之前信中所言作出以下的解釋:
1985年,知識報出的題目是真的,那時候我才六年級,就把萍聚的歌詞填上去拿獎,結果,誤會就此產生。
那時候全校的同學都以為是我寫的歌,誤會鬧得更大。於是我就當成是我寫的,一個小學生的心態。
直到初中,萍聚這首歌在全世界流行起來,第二個誤會又產生了,我就以為我寫的歌給歌手唱出來了。
誤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我遇到有人跟我說,萍聚在很久以前,已經有人在唱。我就覺得奇怪,為什麼時間不吻合的,但那時,網絡資訊還不發達,我的疑問一直無法解答。
後來,馬來西亞又有傳言說萍聚寫詞人來自吉隆坡尊龍獨中,我的誤會又給放大了,是不是在找我?
網上搜索,萍聚歌詞的原創是個謎,也有人在blog留言尋找嚕啦啦。誤會又來了,我人生哪裡可以得到安靜!
所以我在信裡面提到的事情,一直得不到答案,直到看到你們的貼文,我才確定了錯誤點發生在哪裡,就是小學時候的我所犯的錯誤。
人生的記憶是不能騙人的,假如我在中學時期就確定,歌詞是有主人的,我就沒有今天的誤會和錯誤。
【2021.9.17更新】
嚕啦啦23期王慕榕來函表示,他已與11期傅傳傑學長聯繫上,也告知目前討論的情況。傳傳傑先生確認《萍聚》是由他譜曲,並由同為11期的戴榮旭先生填詞,兩人共同創作完成。
萍水相逢,
有緣相聚!
就是「萍聚」歌名的緣由
【2021.9.17更新】
救國團團康活動歌本上記載的《萍聚》作者戴榮旭的遺孀李玲玲女士來函如下:
張先生您好
我是嚕啦啦十一期戴榮旭的太太
看到這麼多人在談論「萍聚」
實在覺得遺憾
我先生戴榮旭
在民國91年已經過世
所以也無從查證
想請您再詢問曲譜上
寫的作曲人傅傳傑先生
看他是否還記得
當年一同創作萍聚這首歌曲的
戴榮旭?
我很確定的是
民國63-66年左右
在榮旭讀五專時期
他的確時常在救國團服務帶隊
戴榮旭帶過許多霧社先鋒團的
各校年輕朋友
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他
他生前也告訴過我
他曾寫了《萍聚》這首歌
但是當時沒有智慧財產權等法規
隨著他的逝世
我想也就無法
再做什麼說明或澄清了
謝謝大家的熱情及支持
我相信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說已經足夠
感恩
【2021.9.15更新】
謝謝提供相關資訊的網友們,我特地將有關《萍聚》作者的資料整理出來和大家分享:
早在1970年代救國團活動的團康歌本裡就已出現《萍聚》這首歌,上面記載的作者為嚕啦啦11期戴榮旭。
而在YouTube 有一個上傳於2017年4月底,由嚕啦啦13期之敏和11期傳傑合唱《萍聚》的影片(https://youtu.be/j-4ThaLm0NU),上面記載《萍聚》的作者是嚕啦啦11期的戴榮旭(作詞)和傅傳傑(作曲)。
不過在2009年有新聞媒體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聲稱自己才是《萍聚》的作曲者,創作時間為1967年,而作詞者則是當時的兩位救國團輔導員。(新聞連結:https://news.tvbs.com.tw/life/119642)
另外,已故歌手江明學曾於2017年在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uHS7tjCQTsw)留言處回覆網友詢問他是否為萍聚的作者時提到:
萍聚的詞曲作者是嚕啦啦,嚕啦啦是一個筆名,這首歌四十年前開始在台灣的團康活動傳唱,至今都還沒找到真正原作者!網路上流傳著各種傳說⋯⋯,我印象中曾經三位人士出來表示自己是原作者,但是因為說法都不夠令大眾及版權團體信服,也都拿不出有力的證據,結果全不了了之。因為當年使用過的正版唱片公司,都有提存了一筆詞曲費用在銀行的專戶,多年下來已累積了一筆不小的數字,所以一定要有人、事、物的確定證據,才能領走這筆錢!
如果您也有關於《萍聚》作者的資訊,歡迎您留言或私訊告訴我,謝謝。
——————
今晚我要跟大家分享來自馬來西亞的陸君奕先生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表示,他才是華語歌曲《萍聚》的詞曲作者,以下是他的來信全文:
張哲生大哥你好,
小弟陸君奕今年48歲,來自馬來西亞怡保,有一件事情埋藏在我身上已經 36年,一點也不虛假,是我人生經歷過的事情。
1985年,當時我小學六年級,因為學校販賣的報紙(名字叫《知識報》)上頭的一個填歌詞遊戲環節,讓我寫成了一首歌的歌詞,後來有人把它取名《隨緣聚首》,也有人把它取名《萍聚》。
我不曉得為什麼網上把《萍聚》說是1967年創作的歌呢?
(編按:根據2009年1月27日的TVBS新聞報導,宜蘭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表示自己是《萍聚》的作曲人,他說,1967年夏天,他就讀師大二年級,在偶然機會下,接受兩名救國團輔導員委託,為他們寫的《萍聚》歌詞譜曲,當時師大音樂系風氣保守,禁止學生私自參加校外比賽和活動,所以他才沒在創作上留名。)
以下是我當年寫《萍聚》這首歌的來龍去脈,記憶猶新。
1985年,那時候,我還是一名六年級學生,萬里望萬華二校小學有販賣華文報《知識報》,我是它的忠實讀者;報章第二頁印著有獎遊戲環節題目,題目通常都很簡單,學生只要填對答案,再填寫學校名稱、姓名、班級,然後寄到報館,相隔幾期後,幸運的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收到禮物。
就是這一年,春節過了,月考也過了,所以學生們在班上有許多悠閒的時間,這一期《知識報》的有獎遊戲題目顯然不簡單,題目是讓學生們嘗試寫歌詞的機會!
只有一個空白的四方格留在題目下面,方格上面有一段已經寫好詞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四方格下面用比較小的字寫著參賽條規:
(1) 歌詞需要 50/60 個字(已經想不起是50還是60)
(2) 參賽者必須把所有草稿紙都一起跟寫好的歌詞寄去參賽
(那時候我還小,不懂原因,現在懂了,為了確保歌詞是真的本人寫的,我還記得曾經從垃圾桶撿回草稿紙再弄乾淨。)
我起初看過題目後,沒有頭緒,還未想到什麼,不把它當成一回事,直到有一天放學,我在禮堂等父母來接我回家。
放學時段,學校鼓笛隊時常在禮堂旁邊訓練,這天我聽到他們剛開始訓練時有一段交響曲,只有鼓聲響,其它樂器沒有,很自然地,我就念出一句詞語:「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也同時候聯想起《知識報》的題目:「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這時候發現兩句好像有押韻,於是興趣來了,我認真聽著交響曲,再念了一遍這兩句,欸!非常押韻 !
我有了新玩意,寫歌詞,對,有興趣寫歌詞!! 我得想個辦法怎樣才能想到第三句,我數學分數名列前茅,第一句和第二句同樣有九個字,我決定利用 9x9 的表格來想歌詞。
回到家裡,用畫圖用的大白紙,畫成很多橫線和直線,每一行9個格,後來我改用學校的練習簿,學生們都稱呼它為大方格簿。
寫歌詞的方法找到了,就是好像上華文科一樣造句,只不過造句每一行都必須9個字。
第二天,在學校科室裡,我很快就想到第三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可惜這一句不能夠連接我之前的詞語,不押韻,但是我把它保留下來,繼續想第三句歌詞。
有一次開週會,看到兩位女學生互相責罵對方,聲音惹來老師前來看個究竟,經過老師的教導,女生們都互相承諾,說以後不敢再犯錯。
我人在附近望著,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心裡有點靈感,想到一些詞彙,他們互相承諾,又彼此約束;我默默地想一想怎樣用上述的詞彙造個9個字的句子,於是想到啦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一下子,想到兩句歌詞,押韻嗎?心裡想一想跟之前的有一點押韻,然後在心中暗念了一遍: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我覺得押韻也很滿意!
學校的環境清幽,當我回到科室後,只能再暗中從心裡用唱歌的形式唱一遍,我覺得歌的韻律跑出來,歌詞也同時帶出涵義。
對,我真的很滿意歌詞寫到現在的情況。再說,我對寫歌詞的興趣也大大提升!很好玩呢!
在學校嘴巴閉了那麼久,放學回到家裡,終於可以放大聲唱出這些歌詞。我擔心用詞不當,我問爺爺「彼此」是什麼意思,爺爺解釋說:「你我、雙方,或者敵對」,同時我也學會一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想歌詞到現在,4乘9,只有36個字,還得繼續想⋯⋯
一天又一天過去,想不出什麼,沒靈感,怎麼辦 ?
另外,我們陸家的家教很嚴,第一個家規就是不能碰毒品,誰沾染毒品就馬上被踢出陸家,所以爸爸和爺爺都常灌輸思維,做人要知足常樂。
我爺爺是寫詩人,讀春秋書籍,萬里望升旗山,山水觀音亭的詩詞是我爺爺遺留下來的,他的筆名是浩然,原名陸其廣。事實上,歌名「萍聚」是我爺爺取的名字,這還有一段故事可以講,不過以後再說吧!
那時候,我家經營萬里望有名氣的醬油廠,家中環境還算不錯,有錄影機、唱機,錄影帶和卡帶都有很多,那時候流行的歌手有台灣的林淑容Anna、香港的譚詠麟Alan。
受到 Anna 這個英文名字的啓發,我取了 LULALA 作為筆名,主要是因為我性格內向,怕別人嘲笑,所以不敢用真實名字,而用 LULALA 來代替。
然後,我到房間放卡帶的地方參考看看有什麼詞語可以用得上。 就看到一個字「擁」。這時候,我想起第二天想到的那句「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於是,造句靈感來了:「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我發現將這兩句歌詞合併,不就是代表知足常樂的意思嗎?
好的,重新排列歌詞: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在我想歌詞及韻律的時候,發現「相聚過」和 「擁有過」是可以互換位置來唱的 !但是最後我總覺得,人還是要相聚過,才能夠擁有。
歌詞想到這裡,因為作詞的興趣濃厚,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我也不怕羞恥,朗朗上口地把歌詞唱一遍,所以那時,學校有許多老師都知道我曾經寫過一首歌。記得有一次,一位女老師到班上教科(現在已經想不起老師名字),我非常大膽地跟老師說,我有一件事情要做,要不然我會後悔一輩子!老師脾氣真好,不但沒有責怪我,還讓我完成這事情,就是寫完歌詞,老師只是溫柔地提醒我,下一個月考快要到,要快點專心讀書。
這時候的歌詞已有7乘9,共63個字,可以想結尾的歌詞了!畢竟再不專心聽課,老師肯定會責罵我。
我的座位在科室最前排,偏向窗口,萬華小學當時只有一排科室有兩層樓,我的科室在樓上。學校地理位置在萬里望小鎮的正中央,所有本地人辦喪事的出殯隊伍都必須經過小學的大路,小學生都很怕聽到出殯隊伍的敲鑼打鼓聲。
我感慨地想到一句連我自己都會流出眼淚的詞語:「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前前後後,我用了21天寫成歌詞,然後將成品連同草稿紙寄去參賽,大概一個月後,成績出來,我拿了冠軍,學校也把那張《知識報》張貼在學校禮堂。
【別管以後將如何結束】
【至少我們曾經相聚過】
【不必費心地彼此約束】
【更不需要言語的承諾】
【只要我們曾經擁有過】
【對你我來講已經足夠】
【人的一生有許多回憶】
【只願你的追憶有個我】
這首歌詞很單純地是一個小學六年級,身材略胖的男生的作品;
它只不過是《知識報》遊戲環節的一部分,是無心插柳之作。
得獎後,馬上有來自台灣的人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明學,是他教我江字怎樣念,他說跟將來的將同音。
他是第一個要求把歌詞拿去唱的人,我猜《隨緣聚首》這個最初的歌名應該就是他取的吧!他還要求把歌詞裡「的」這個字唱得不一樣,各位可以聽聽他唱的版本。
另外,當時還有人站在我旁邊,要我把歌詞認真唱一遍,他就抄下音符,假如可以聯絡到作曲人孫正明,或許能得到解答。
我那時候還跟他們說,回去台灣找個姓李的人,為他取我的名字當藝名,他一定會把這首歌給唱紅;後來上華唱片為李華苓取個藝名叫李翊君,「翊君」二字恰好是我的名字「君奕」倒過來念。
音符抄完後,他還問我,這首歌你是想單人唱或者是雙人唱,我想一想就問:「可不可以男女合唱?女聲清脆,女先唱,男聲粗壯,跟隨在後,就這樣一前一後,我覺得比較好聽。」我還強調一定要用小鼓作為主要樂曲。
而後來李翊君唱的版本,就和我認真唱的這個版本的音調一模一樣!
所以除了江明學以外,我非常肯定娛樂圈一定有人知道誰是 LULALA,他們肯定有來過我現在住的地方~怡保萬里望。
翌年,1986年,快要上中學,我複印一份寫著我名字和學校名稱的《知識報》放進一個白色信封,信封上我寫上三道題 :
1、萍聚是什麼?
2、萍聚有多少個字?
3、萍聚是誰取的名字?
再托付給爺爺保管,還跟爺爺說等我長大以後交還給我,好讓我留給我的兒孫看。
還有一件事情,我除了把歌詞寄去《知識報》參賽,也另外寄了一份我親手寫的歌詞在白紙上,再寫上我的筆名LULALA,寄去香港 TVB,我還在信封後面留下回郵地址。
1986年,某一天,我家人租錄影帶回家看,是歌唱綜藝節目,鄭裕玲主持,節目的後段,她把我寄過去的歌詞念了一遍,用廣東話說了一句:「你以為香港沒人才,膽敢把歌詞寄來 TVB。」她也提到這封信是來自南洋的。
小學和中學,相比之下真是天淵之別,中文是小學主流教學語言,也是我的強項,中學全部馬來文,是我的最弱,預備班,我迎頭趕上,把馬來文搞好,但是我逐漸把托付爺爺保管的「萍聚」文件遺忘掉。
中學時期初中一,1987年,某一個星期六,我走路經過圖書館,遠處操場傳來收音機聲音,仔細聽,很開心,是我親手寫的歌,跟隨聲音方向走過去看個究竟,收音機裡卡帶還在轉動,旁邊擺放著一個青色封面卡帶盒,後面寫著萍聚,作詞作曲人:嚕啦啦。興奮的心情參雜著後悔的感覺,後悔當初沒有用我自己的本名。
中學時期,我有跟其他同學提起《萍聚》的歌詞是我寫的,但是沒人相信。
事與願違,相隔36年,現在已經是2021年,我的爺爺、爸爸都已不在人世,而且托付保管的確鑿文件已經不復存在,我非常失望,感到非常低落。
人總要面對現實,也想了很久,下一步應該怎樣應對,好的,那就拿起勇氣,把這件事公諸於世。再說,我患有糖尿病30年,現在也正值全球大流行 COVID-19,這病毒對於三高人士有很大的威脅,馬來西亞疫情非常嚴峻,每天超過萬宗確診,我萬一遇到什麼壞情況,這件事情就永遠埋在地下,沒人知曉,值得嗎?
我僥倖寫出那麼令人感觸的歌詞,但其實我的性格時常都保持開朗,且因為家教嚴格,我自認為人正直,但遺憾的是,我的人生總是被《萍聚》困擾著,不但沒人相信我是原作詞人,而且,我曾經從兩位人士的口中得到一些不符合時間邏輯的消息。
第一個人是我的表嫂,她是台灣人,1993、1994年間,表哥表嫂還未結婚,表哥時常往來馬來西亞和台灣兩地,也有把我寫萍聚的事告訴表嫂,她回去台灣問她的長輩,得到的回應是長輩們早已唱過這首歌。
第二個人是我的老同學,他告訴我說2014、2015年時,他去台灣旅行,導遊的車上播放著萍聚歌曲,比我同學大4歲的導遊講,他小學時期也是唱這首歌。
我本人真想搞清楚,1985年的時候,《知識報》從哪裡得到消息,把它作為該報的有獎遊戲題目讓小學生作答 ? 台灣民眾早期曾經唱過的萍聚歌詞又是哪一個版本?
我有從網絡找到信息寫著一位音樂老師孫正明於1967年拿到兩位女生交給他的萍聚塗鴉歌詞紙張,又是那一個版本 ?
我很確定李翊君唱的版本是我寫的歌詞,也是我想歌詞時候的旋律,音韻,歌曲長度 3分18秒也是我唱過很多次,估算出的時間。
1993年,我讀學院校時期,有一位理髮店老闆娘跟我說「嚕啦啦」這個名稱在台灣已經有團體把它佔為己有,是一個愛國團體,她還說那在台灣等於是對抗中國的共產黨!也是這個原因,我媽媽吩咐我以後絕對不能夠再說《萍聚》是我寫的歌。
這世界是怎樣了?一位單純的六年級男生,僅僅是學校《知識報》遊戲作品,居然可以影響他的一生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