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最感人的追思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最感人的追思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最感人的追思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最感人的追思文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19的網紅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13、14次臨時會|國門廣場如何承接基隆的過去與未來】 基隆 #國門廣場(火車站前圓環),是出基隆火車站第一眼就會看到的空間,緊鄰著鐵道運輸和連接世界的基隆港口。基隆建港以來,火車站前圓環(改建為國門廣場)的空間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與運輸的節點,匯聚來自台灣與世界的人們,也見證現代...

最感人的追思文 在 輕描淡寫✍️ᴴᴬᴺᴰᵂᴿᴵᵀᴵᴺ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17 18:46:18

//往下閱讀 這樣柔軟又堅韌的妳, 讓我感到無比驕傲。 #寫給天堂媽媽的情書 本書是由日本13個民間團體共同組成的倡議組織,並自2018年起,發起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追思書信徵文大賽」,從三千多份投稿中選出50封感人至深的給媽媽的信,信件中有人「回憶遙遠的那一天」,也有人沉浸在「猝不及防的離別...

  • 最感人的追思文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6 23:27:10
    有 133 人按讚

    【第13、14次臨時會|國門廣場如何承接基隆的過去與未來】
           
    基隆 #國門廣場(火車站前圓環),是出基隆火車站第一眼就會看到的空間,緊鄰著鐵道運輸和連接世界的基隆港口。基隆建港以來,火車站前圓環(改建為國門廣場)的空間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與運輸的節點,匯聚來自台灣與世界的人們,也見證現代化的歷程、殖民歷史、威權高壓統治、白色恐怖,以及從漁業到碼頭勞動、船務工作到郵輪觀光的產業變遷。
           
    國門廣場作為基隆與國家的門戶,在市府的改造規劃下,即將透過設計讓「廣場」更明亮、親海親港、更人本與更開放,市長希望國門廣場更具「公共性」,主責規劃設計的都發處處長也希望透過好的設計呈現「港、城、丘」的意涵,邀請更多市民和來到基隆的朋友來到這裡了解基隆和港的關係。
             
    這些都是重要的事,然而,同時也是「#2021年城市博覽會」主要展區的國門廣場,除了肩負國家門面重任,更重要的是市長說的「呈現過去400年的基隆,指向未來40年的基隆」,這樣的設計除了交通改善,更重要的是要留給我們一個「不空白」能夠 #展現基隆深厚歷史與文化脈絡的 #公共空間,讓所有的基隆人可以享有這些共同記憶,而驕傲的展示我們和其他港城丘城市的不同,因為我們有集體的記憶與獨特的豐富資產。而也透過過去整理,知道我們是怎麼一路走過來,才能知道未來——產業、都市規劃、發展——要往哪裡去。
           
    以下是我在3/15(一)基隆市議會針對正在進行設計與規劃的 #國門廣場 如何更準確納入基隆市豐富的歷史資產。
            ・
    ⚓ #文化資產調查與歷史再現融入國家門戶的設計中
    日前在市府在拆除車站前圓環雕像時,文化局才接獲了資料,顯示雕像的基座可能有文化資產價值,局長也公開說明,會委由學者試掘、調查基座的年代及範圍,若經審議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話就會保留,並請工程單位設計融入國門廣場。也有民間單位提供1917年及1960年代的照片,顯示基座並非單純的雕像基座,而曾經是水池的設計。
     
    基隆港西岸作為本市非常早開發的區域,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及勞動生活地景,但在這樣歷史底蘊豐厚的場所進行大型公共工程的規劃、甚至準備動工時,才發現現地有具有代表基隆歷史及保存價值的文化資產,並且是在民間的抗議或提醒後,才進行調查或文資審議進而保存,這除了可能傷害文化資產,更可能影響工程的規劃內容及時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2014年2月,張通榮市府在推動《基隆火車站及西二、西三碼頭更新計畫》就準備拆除西二三碼頭倉庫,是在經過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市民的抗議之後(當時市市長候選人的右昌市長也前往現場關心),才在同年6月召開文化資產審議會議,認定為歷史建築決定保存。
     
    以前的市府和市政方向對於文化資產保存和調查的態度消極,但現在的基隆市政府和文化局是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計畫的主導者,針對文化與歷史調查的品質照理說應該較過往專業,但為什麼類似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呢?如果文化局能在更早一點就進行調查試掘和文資審議、把這段歷史融入進國門廣場的規劃設計工作,是不是能讓整體設計融入文化資產融合而提升整個空間的設計品質?再往前檢討一點,如果文化局對於本市的文化資產有主動的、完整的、系統性的資料收集和實際調查,是不是就能更早知道文化資產的存在,而就有更長的時間來進行更完整的討論?
           ・
    ⚓ #樹木的生態與歷史價值:#大型工程中的綠資源不該被忽視
    在火車站前圓環中,目前還有生長得很不錯十多棵肯氏南洋杉,皆有一定程度的樹齡及樹高。檢視市府曾公開的國門廣場設計模擬圖及3D影片,可以看到在廣場中及周邊有綠帶及植栽的規劃,看起來和目前樹木所在的位置不同,在未來工程會涉及 #樹木移植 的工作,但沒有詳細說明及圖面資料可以參考,僅從都發處的書面報告文字,無法得知相關規劃細節。
     
    國門廣場作為本市重大工程、要打造國家門面,工程中的樹木保護及永續規劃,應作為本市甚至全國各項公共工程的標竿及領頭羊,請市府說明,目前圓環中樹木因應未來工程的移植及保護規劃,我也要求都發處說明在國門廣場規劃設計中,綠帶及植栽是否會種回原來的肯氏南洋杉,或是有其他規劃?

           ・
    ⚓#國門廣場規劃設計:#如何對抗遺忘?#如何承接2021城市博覽會?
    「唯有瞭解過去才有辦法走向未來。」也就是,國門廣場過去至今是重要的交通節點,匯聚了各式各樣的人,也帶來多元豐富的文化,見證過各種歷史。今天,我們要讓廣場更「公共」,在空間上如此,而在歷史上,更要讓基隆市民一起來定位並賦予國門廣場的意義,才能邀請不同族群來到基隆,一起理解基隆這段 #集體共享的記憶 。
     
    基隆擁有讓我們每一個基隆人都非常驕傲的歷史文化資產,現在,大基隆歷史場景再造計畫也正在已很可觀的預算在進行中,但是一座城市不會只擁有美好、輝煌的歷史記憶,市長在上一次定期會時說到,今年的城市博覽會將「#整理過去400年的基隆,#並呈現未來40年的基隆」,這個宣示非常重要,也非常感人,但對於如何整理、如何呈現過去和未來,如何以「國家的高度」來策畫,已經超過半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得到市長或市府具體的答案。
     
    國門廣場未來作為基隆的門面、國家的門面,除了「營造海洋都市生活風貌」、「打開親水空間」、「以人為本」、「串接設施和景點」外,國門廣場所在的地方,是基隆港發展史的重要見證,有殖民統治的過往,經歷過港區的現代化,更是碼頭工作的勞動地景,同時也是308事件的創傷歷史場景,最後,也是 #2021城市博覽會「 #呈現基隆過去400年」的重要展區。這個走過從無到有的建港時期、殖民統治到威權統治時代,並留下很多歷史線索的空間,除了「開放」、「明亮」、「親水」甚至是人工創造出來的「打卡景點」外,我們賦予這個象徵著基隆市精神,或是乘載400年歷史走向未來的國門廣場什麼樣的意義呢?
     
    我在議會上引用幾段林市長不久前3月8日在海洋廣場228追思會上的談話,林市長說到「基隆是228事件非常重要的歷史場所」,「因為過去許多人的堅持和努力,228在今天的社會已經不是禁忌,而是一件可以誠實、誠懇面對的事情」,「對於過去獨裁、專制和威權,我們這一代人有義務,也有責任,讓我們的子孫了解歷史的真相和脈絡,更重要的是,記取教訓,永遠不要讓它再發生。」對於林市長的談話,我非常非常認同,也非常敬佩,但對於我們有哪些具體作為,讓我們自己以及下一代可以了解歷史的真相和脈絡並記取教訓?清除威權遺緒象徵只是第一步,那接下來我們還能讓市民多理解基隆的各種過往嗎?
     
    國門廣場可以是市民休閒、遊戲的親水地方,但同時,也可以是能夠透過空間規劃和內容設計來再現歷史,達成市長「了解真相及歷史脈絡並記取教訓」、「整理過去400年並呈現未來」期待的場域。這樣的可能性,奠基於紮實、深刻的歷史調查與整理,還有將此作為重要目標的空間規劃,以及非常非常多的理解和對話工作。
     
    我期待市府能完整說明國門廣場的設計規劃如何呈現四百年的歷史、如何承接城市博覽會的活動意涵——協助整理過去而成為基隆市民的集體記憶並指向未來40年的發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2021年的城市博覽會與主要展區的國門廣場 #不只是林右昌市長的畢業展,而是一個整合基隆資產而透過設計轉化的、具有高度的城市規劃,能留給基隆一個完整的方向、真正屬於市民的資產。

  • 最感人的追思文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8 11:01:49
    有 23 人按讚

    緬懷電子學名師陳龍英教授 交通大學募集紀念基金獎助師生

    國立交通大學前副校長陳龍英教授日前(12/1)凌晨辭世,享壽80歲。交大代理校長陳信宏、前校長鄧啟福、邱再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邱再興、前校長吳重雨、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合勤科技創辦人朱順一、華碩創辦人施崇棠等出席19日於新竹新恩堂教會舉行之追思紀念會,追憶陳龍英教授這位老同學、好同事與恩師,場面溫馨感人。

    陳龍英教授是臺灣本土培育的工程人才,1963年臺大電機系畢業後,1964年進入臺灣第一個為培育電子專才的研究所「交大電子研究所」攻讀碩士;1966年取得碩士學位,隨即留在交大擔任講師;1968年電子研究所成立博士班,陳龍英教授成為第一屆博士生,並獲「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獎學金」赴美進修,受朱蘭成學長的促成與幫助,前往美國貝爾實驗室,由施敏博士指導博士論文研究,並於1972年取得博士學位,返回交大任教。

    陳龍英教授曾言:「交大對我而言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學校待我就像大家長般,只要學校有需要我的地方,我必定全力以赴。」多年來陳龍英教授在校務、教學及校友會會務推動皆不餘遺力。憶起這位共事多年的好同事,陳信宏代理校長表示陳龍英教授是學校安定的力量,鄧啟福前校長說陳龍英教授任副校長時期,替他打理好許多行政事務,順利推動交大許多大型建設,奠下良好的基礎。陳龍英教授即便退休也未間斷教學,助教回憶起今年六月老師上課的身影,想不到是最後一次課堂,感到相當不捨。

    與陳龍英教授同窗逾一甲子的邱再興董事長表示,兩人是台大電機系同班同學,畢業後一起考進交大研究所,住在交大九龍宿舍一起生活,是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他也分享1985年一通救命電話緬懷這位看似冷靜、對朋友永遠炙熱的同學:「老邱,聽說你最近財務發生一點問題,我現在戶頭有30萬元存款,另外在台中我有一間房子,我也可以抵押借錢給你。」後來這30萬幫助邱再興董事長渡過當時最大的難關。

    華碩電腦創辦人施崇棠董事長是陳龍英教授執教多年唯一寫過求職推薦信的學生。施崇棠董事長非常感謝陳龍英教授擔任指導教授,兩人擁有無所不談、亦師亦友的情誼,也因為他的推薦進入宏碁,得以伴隨宏碁學習成長。

    交大校友總會執行長陳俊秀表示,感念陳龍英教授春風化雨54載,作育萬千電子業及半導體業人才。為表彰陳龍英教授教學熱忱、弘揚陳龍英教授電子學宗師之典範,交大校友會將募集2000萬成立「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暨獎學金基金」,設立講座表揚國內電子學教學卓越之教師,並提供獎學金給電子學修課成績優異和發表尖端電子期刊論文或參加國外頂尖相關競賽的交大學生,鼓勵他們在電子學領域繼續深耕。歡迎各界人士響應,共同推動台灣電子學教育,募款資訊請詳見:https://forms.gle/5Zb7aMJTyumysDF97

    (圖由交大提供/1.陳龍英教授致力電子學教育貢獻斐然,紀念講座及獎學金更將延續其精神,鼓勵台灣電子學領域深耕師生。2.交大代理校長陳信宏代表學校感謝陳龍英教授對交大、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與發展極具貢獻。3.交大校友總會執行長陳俊秀表示校友會將募集2000萬成立「陳龍英老師電子學教學講座暨獎學金基金」。)

    訊息來源
    勁報 https://times.hinet.net/news/23182577

  • 最感人的追思文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2-16 21:23:02
    有 54 人按讚

    「安儀多元作文」寒假素養班最後招生囉!

    為了讓平日不喜歡閱讀的孩子能利用寶貴的寒假,多攝取文字營養,所以特別開設半日3小時的「閱讀寫作素養班」,以嘉惠無法參加全日營的同學。特將課程分成2-4年級(中低)以及4-8年級(中高及國中組)每一天設計營養閱讀大餐,給孩子們享用。

    共有中正、內湖、板橋三個教室,每日課程介紹如下:

    1.【一窺經史子集的奧妙】
    讓孩子接觸<詩經>的窈窕淑女;思考<論語>的常綱倫理;<老、莊>的處事智慧,<史記、戰國策>的精妙典故,<聊齋>的刺激鬼故事......。文言文其實並不枯燥,只是欠缺有趣的引導。本課堂將讓孩子在典籍裡看見歷史洪流,也能欣賞諸子百家各放異彩,不再視文言文為畏途。

    2.【修辭密招只私傳】
    無論是愛打比方的「譬喻法」、需要五感並用的「摹寫技巧」、堪比吹牛大王的「誇飾」、排隊站好來比美的「排比」,還是萬物皆有情的「擬人」……修辭能讓文章變得更加閃耀動人、感人肺腑,老師將傾囊相授親傳不公開的密招喔!

    3.【以故事激發創造力】
    世界上沒有不愛聽故事的孩子,「閱讀」本應當從故事開始。授課老師準備了好看、好聽的小說、故事,準備讓孩子躍入閱讀的搖籃。藉由共讀,讓孩子能自主閱讀,繼而創造一篇屬於自己的精彩故事。

    4.【名家作品導讀】
    您是不是煩惱孩子喜歡閱讀,但是作文卻寫不好?孩子閱讀量大,但抓到不到寫作技巧也是枉然 。藉由名家作品,我們教授作文的架構、分段、開頭、結尾,並且適當加入表情、對話、描述、摩聲、等等寫作技巧。看林海音如何透過細膩描述勾勒天橋把式;琦君如何將童年往事歷歷如繪;蔣勳如何寫生活美感淋漓盡致;傾聽泰戈爾為孩子編織智慧的散文詩歌;紀伯倫為孩子揮灑生命價值;麥克阿瑟和胡適家書如何呈現父愛光輝……文學絕對能陶冶孩子的心靈,但需要好的導師引領入門。

    5.【詩詞藝術之美】
    如果妳的孩子對春夏秋冬無所感觸,試試看李白「春心蕩兮如波,春愁亂兮如雪」;杜甫「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白居易「往事勿追思,追思多悲愴」;李煜「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詩歌有節奏、有韻律,文字表達凝練、結構多樣,反映了生活也表達情感。我們準備了詩詞大餐,邀請孩子一起來體會詩詞之美。唱唱跳跳之中,更能增添日後文采。

    6【會考試題模擬】
    想了解會考作文趨勢、如何精彩破題、如何架構大綱,快速理解寫作精華,考試高分秘技絕不私藏。

    詳情請看:
    https://annasu0630.pixnet.net/blog/post/35893552-陳安儀多元作文【2021寒假系列講堂】素養班
    電話詢問請洽:0966-174-885
    寒令營即將全部額滿,最後零星名額敬請把握:
    https://annasu0630.pixnet.net/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