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替代役成功嶺幾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替代役成功嶺幾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替代役成功嶺幾天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2萬的網紅壯闊台灣 吳怡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替代役】 前幾天,我和鄭同學通了電話。他大學畢業後申請替代役,到花蓮的消防局服務。成功嶺之後,他接受兩週的醫護訓練,便開始十個月的服勤生活:做五休二,24小時待命、生活在分隊裡的宿舍,跟正職消防員一起出勤。十個月裡,他跑了140趟救護、10趟火警,負責處理外傷、急救。 如果不怕辛苦,鄭同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20的網紅黑炭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服役心得》 教育服務役145梯-第130期管理幹部-張嘉軒,彰化縣永興國小 許多人還是認為替代役就是不用出操不用進行戰技訓練不用拿槍打靶投擲手榴彈的爽兵…認為教育役就是站在門口當警衛、坐在辦公室接電話、走來走去送公文…嗯,不可否認這些工作也占據了我們不少的服勤時間,但我們教育役也花費了很多的心力在...
替代役成功嶺幾天 在 凌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5:11:31
— 此時此刻的我正在成功嶺進行替代役新訓 然後尋找尼歐的第一張專輯也正式在今天發行 上架所有平台了 ———————- 製作這張專輯時間大約共一年半,它集結了我這幾年玩音樂所有的心得跟學習到的技能,我全部放進去了。 從畢業到出社會,到團員出國,這張專輯對尋找尼歐來說是我們成長的足跡 我們把專輯取叫《K...
替代役成功嶺幾天 在 許庭毓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9:41:14
「沒有一逕旅途是徒勞的」 還國家債的路上一轉眼便走到了盡頭 字多沒耐心看可以用唸的 在轉換各個陌生環境時,能保持自我卻又能修磨稜角,與人為善的成長,對我來說大致上是當兵的寫照,也是成為男人的成熟時刻。 3/11入伍到了成功嶺,選進了打飯公差班,認識了無數不同年齡背景的弟兄,從無話可說到無話不說...
替代役成功嶺幾天 在 唐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4:49:59
🌼 阿原來是500天啊,從在一起到現在兩波疫情,放慢了我對你逞兇鬥狠的速度,不然早應該鼻青臉腫哈哈哈。 近幾個月剛好是,他剛出社會開始工作,我學分爆炸到巔峰的時期,各自累到崩潰邊緣,不確定是不是因為這樣,一直吵架,見面吵,不見面也吵。 從荒唐到爆的認識、閃電交往,陪你寫碩論、考多益,然後畢業,親...
-
替代役成功嶺幾天 在 黑炭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6-11 20:32:06《服役心得》
教育服務役145梯-第130期管理幹部-張嘉軒,彰化縣永興國小
許多人還是認為替代役就是不用出操不用進行戰技訓練不用拿槍打靶投擲手榴彈的爽兵…認為教育役就是站在門口當警衛、坐在辦公室接電話、走來走去送公文…嗯,不可否認這些工作也占據了我們不少的服勤時間,但我們教育役也花費了很多的心力在為教育盡一份心力我們維護校園環境與安全,只為了給學生一個安全的上學環境,我們憑藉著各自的專長陪伴學生度過一段最單純的時光,我們將過去二十幾年社會投注在我們身上的資源,回饋到國家的未來上。
替代役與常備役都是兵役,只是工作的性質與內容不同,無所謂誰輕鬆誰艱苦,真要比較起來,反而替代役的貢獻相對常備役更多元,更與社會接軌,重點完全是態度問題而已。看看我們教育役,不論高山、離島、偏鄉,只要有學校,有學生,就有我們的足跡,在這些地方生活更為不便,更需獨立自主,但我們卻不以為苦,因為我們心中充滿著愛,我們知道用心的陪伴與守護都足以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這是多麼偉大又有意義的工作啊!我以身為教育役的一員為榮,相信你也是!
當兵前,常聽長輩說當兵那段日子是人生中最精實的日子,每個男孩過了成功嶺才會變成男人,但那時的我總是嗤之以鼻,心想,我哪裡還有甚麼需要學的啊。走過成功嶺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三周,雖說不太想承認,但是,我的作息變得正常,體能明顯變好,更學到了如何與其他人合作。一開始我常認為基本教練所教的東西相當無所謂,然而,動輒上百人的團體不論要做甚麼事情,這樣的秩序都有其必要性的,它不只代表了我們的紀律,也真實地反映在我的效率上。身為教育役,我們應用所學,透過不一樣的方式向國家貢獻心力。現在,人雖已離開成功嶺,但是我看到了資質最高的教育役男們在高雄澄清湖表現得出類拔萃。再加上,長官們就像大學生辦營隊般盡心盡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又隨晨曦灑落時分開始一天新的工作,這樣事必躬親的努力,我想各個役男都看在眼裡的。所以,再分發之後,我也將以這般的態度將教育役的精神散布下去。
或許,待我垂垂老矣之時,也將向我的後輩說出這段日子,這段讓我人生有了大大的改變的日子。
2015年2月9日是我來到彰化縣永興國小的第一天,永遠記得在澄清湖專業訓練的時候專員說你選到的學校是因為有緣分才會選到,一方面也是因為住在彰化所以要回家鄉服務的概念,另一方面是要讓自己有時間可以準備面對未來職場的挑戰。
一到了永興國小,這裡的學生真的很活潑,學校的教職員也很熱情,剛來我的管理人總務主任也很熱情的請我吃午餐-大腸麵線,學校剛好還有一位替代役學長棋元也給我很多幫助讓我很快的適應學校的生活。
因為我的勤務其實就是每天早上跟傍晚負責開關門、協助工友大哥維護校園整潔安全,還有在傳達室執勤,因此常常會接觸到很多老師、家長還有小朋友,有時候在走廊上看到小朋友在奔跑就要發揮教育工作者的精神要跟小朋友說這樣的行為是不行的會受傷,也是培養我耐心的一個方式。
其實真的覺得很幸運來到這間學校服役,這就是緣分吧!當時選單位時我因為是半家因所以可以優先選擇在戶籍地服役,但當下上台撕榜單的那一瞬間想都沒想的就決定了永興國小,老天爺安排了這個際遇,或許就是我人生其中之一的轉捩點也說不定,抱著隨遇而安的態度來創造服役生涯的價值。
從服役的開始到結束,可說是身經百戰!體會什麼叫做達成不可能的任務,學習多項專長,油漆、綠化、攝影、製片⋯等,與其說是工作,倒不如說是為校園盡一份服務之心力,留下不可抹滅的價值,那才是最具珍貴的意義。另外,學校的青春動力來源不外乎來自小朋友與老師,很開心近距離與孩子們的接觸,可感受孩子的天真、喜悅,讓生活增添了活潑的氣息,看到愉悅爽朗的笑容,對於身為教育服務役的我們是最棒的回應!最後,在緣分的牽引之下,讓我認識最喜歡的你們,一群亦師亦友、親如家人的老師、替代役學長學弟、護士姐姐、學生弟妹,因為你們的存在,讓我感覺生活的每一天是充實是幸福是珍惜的,謝謝你們對我的包容、照顧與指教。
在服役的過程也很榮幸很開心能夠擔任管理幹部,讓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去接觸其他役男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第二次回去澄清湖受訓真的讓我感觸良多,也認識到全國各地的優秀管幹夥伴,讓我在服役期間可以拓展人脈,藉由每次與管理人和役男夥伴的訪談過程中讓我收穫很多,也讓我體悟到應該要把在自己學校的幸福感分享給其他役男夥伴,服役這一年,大概是影響我人生最重要的一年,我在這裡發現服務的價值,感謝教育役的長官,讓我成為管理幹部,藉由這個身分,讓自己想要服務的理想,能夠放大到校園,還有社會的各個角落,感謝彰化縣聯絡處的教官們的肯定,讓我有機會分享自己的成長歷程,感謝我的服勤處所永興國小的肯定,讓我有舞台發揮自己所長,更感謝教育部黃專員以及何沛珊教官的支持,管理幹部受訓期間讓我加入了「教。寓意」製作團隊,藉由不一樣的視覺呈現,散發更多感動,最後更感謝我服勤處所的長官,以及役男弟兄們,因為有他們的支持與鼓勵,我才能夠心無旁鶩的為這一切努力著,謝謝教育服務役,因為這一年,我著實感受到服務的美好。
也很幸運的服役剩下的半年裡,來了一位一般替代役的學弟偉榕,真的很開心偉榕來跟我當夥伴,跟我共處的五個多月裡謝謝他時常給了我很多幫忙,也聽我講了很多天馬行空的夢想還有一堆屎話,也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夠在一起共事,做我們想做的事業。
其實在永興國小的這11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其實在這個學校真的每位教職員都很親切也對我很好,尤其總務處佳琪主任、教務處銘國主任、學務處玉華主任、輔導室燕惠主任、總務處耿銘組長、護士姐姐、瓊儀老師⋯我想我應該會在役期結束的那日還捨不得離開吧!還有幾位小朋友也令我印象深刻,就讓我用相機記錄和他們美好的回憶吧!若問我再給我一次機會選擇教育役的服勤學校,我一定會選擇永興國小,因為永興國小讓我這11個月過的非常不一樣。感謝永興國小的你們,謝謝你們。收拾行李這一刻,才真實的感受到自己要退伍了,很不捨!服役生涯結束,但教育役的精神會無限延續,一起努力,感謝大家!
我確信當一個人出現在另一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是充滿了各種不一樣了意義與緣分;而我,在這群小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中進入了他們的人生,我覺得我不能只是他們生命中的過客,雖然一年的時間可能只占了他們成長足跡的一小部分,但我願意用我最多的力量,讓這一小部分不可抹滅。
►黑炭個人社群 / 歡迎訂閱追蹤►
Youtube ► https://reurl.cc/nV3lz8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iahsuan_315/
------
⚈ 工作邀約請來信:黑炭⚈
heitansheshi@gmail.com
替代役成功嶺幾天 在 壯闊台灣 吳怡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替代役】
前幾天,我和鄭同學通了電話。他大學畢業後申請替代役,到花蓮的消防局服務。成功嶺之後,他接受兩週的醫護訓練,便開始十個月的服勤生活:做五休二,24小時待命、生活在分隊裡的宿舍,跟正職消防員一起出勤。十個月裡,他跑了140趟救護、10趟火警,負責處理外傷、急救。
如果不怕辛苦,鄭同學為什麼選擇替代役?還特別挑選在雙北市以外服役,表示一定會跟著救護車出勤?他說,他不想當兵浪費時間,但想做「有意義的公共服務」。我問他,那一年中,如果可以改變一件事情,會是什麼?他說,希望自己當初可以獲得更多專業的訓練。
無論義務役、軍事訓練役、或替代役,都可以是有意義、對社會有幫助的經驗——但我們必須重視實質的訓練。尤其是政府要保障所有服役的公民,能夠學習到有用的防衛技能,而不是「割草掃地浪費時間」。
17日我出席中研院社會所舉辦的「亞太地區的軍事和平民社會」國際學術工作坊。
我在會中提出一個想法:政府應該以消防替代役為基礎,改進為「民防替代役」,讓公民有機會參與有意義的社區防衛訓練,這個試驗將是邁向真正全民防衛的第一步。無論面對意外事故、天然災害或戰爭的威脅,社區與個人都能具備應變合作的能力,這才是一個韌性國家的基礎。
我想像的替代役——無論稱為「民防役」、「社區防衛役」或「災防替代役」——可以由警、消、甚至特種部隊共同訓練,具備在混亂當中救災、維持秩序、組織社區的能力。目前1993以前出生、待服一年替代役的,仍有大約三千人;1994之後出生的役男,則有4-6個月的替代役選項。我們可以從這裏,以自願的方式嘗試一種新的役別與訓練方式。
民間力量是國家安全無可或缺的關鍵要素。國防事務千頭萬緒,但相對而言,民間幾乎毫無任何準備。因此,何不從社會中的替代役開始?國防不只是國軍的事;從內政部負責的替代役,我們可以嘗試建立起社會與國防的關聯。
中研院的中國效應小組長期研究中國對台灣社會的影響,2019年的調查發現,在兩岸議題當中,重視國家安全甚於經濟利益的人高達58%,反觀比較重視經濟利益者則只有31%,這是七年以來趨勢的首次反轉。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來自於我的團隊所委託執行的台北市民調:市民對於台灣的國防能力沒有共識。64%的泛綠支持者認為目前的軍隊有能力防衛台灣;但只有10%的泛藍支持者以及33%的中間選民這樣認為。
但是,我們的民調同時顯示一個跨越黨派、年齡以及性別的共識:如果全面改善訓練內容,70%的民眾願意支持半年到一年的義務役。
台灣正在產生一個新的意識:民眾更加重視國家安全,儘管對國防能力持不同意見,但不分黨派的多數人都願意抵抗入侵、捍衛我們的生活體制。
「民防役」將與軍隊扮演不同的角色,從這個試驗開始,我們可以想像一種新的國防。這樣的國防絕對比較辛苦,因為它不是買飛彈就可以解決的;這樣的國防絕對比較困難,因為需要我們放下政治分歧,攜手合作;但這樣的國防也絕對值得,因為我們清晰地看見,台灣的人民願意一起維護家園的和平。
社會準備好了。
#社區災害應變從民防替代役開始
#當兵跟替代役都不要浪費時間
#proofofconcept
替代役成功嶺幾天 在 日常有意思:家安老師的社會觀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成功嶺的16日訓練
——防疫做得如何呢?
#役男生活 #成功嶺
⠀ ⠀
你還記得幾個月前,突然升溫的疫情嗎?
筆者我正是被疫情耽誤三個月有餘的223t役男,許多同梯哭笑不得:「若是那時候進去,軍訓課折抵折抵,現在也快服完兵役了!」
離開成功嶺後,89%老師的追蹤者在24小時的限時動態,猜測訓練班是「沒有社交距離」的。真的嗎?明天224t就要進去了,簡單摘要一下223t的防疫日子:
⠀ ⠀
1️⃣ 生活方式
沒有開訓典禮的替代役禮堂,以我們中隊來說,近100名的新訓役男在課程期間都是分教室(視訊)上課的。用餐的地方(餐會)設有白色PP板隔板,部分時候有採梅花座用餐,至於為何時採?時不採則不清楚⋯⋯
⠀ ⠀
2️⃣ 晨間體能
#沒有3000m的晨跑,而運動(包含最後一日的攀岩、高空課程)也都全程戴口罩唷。鑑測時,則在有維持距離的情況下拿下口罩。
⠀ ⠀
3️⃣配戴口罩
當然,除了用餐真的不能戴口罩,在 #睡覺 的時候替代役男也是需要全程戴口罩的!自己也親眼目睹有役男因為沒有戴好被長官記點,這也是給予肯定。
⠀ ⠀
0️⃣ 最後,是大家很關注的 #社交距離
根據CDC(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社交距離的指引,建議人與人之間,在室內應保持1.5公尺、室外保持1公尺之距離。
以役男的角度怎麼看呢?集合時候,長官都有要求役男拉開距離(以左手手臂為原則),所以是要給予肯定的!然而,集體生活16日,時時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那大概只有穿得像 #米其林輪胎寶寶 才有辦法了⋯⋯
⠀ ⠀
🛎 #總結與建議
回顧一開始,我們中隊在入營當天,就有同梯因為體溫過高而被帶到隔離中隊。「#我怎麼了?」「#他怎麼了?」不僅是被隔離的役男在獨自一人的空間裡,承受巨大的 #心理壓力;其餘近百名役男,對於實際狀況有許多猜測。雖然最後該名役男是沒有染疫的,但過程中有許多的「#耳語」與「#臆測」,或許是可以透過「#更公開透明的說法」讓人安心,若資源允許,或許也能在 #入營前進行快篩,避免類似的情形發生。
⠀ ⠀
很開心且幸運地,#整梯役男在疫情間平安離開成功嶺,所以,筆者將這段個人觀察記錄下來,期待更多役男與役男家庭對接下來的要面對的狀況,或許(也已經)有不同,但有些了解。
⠀ ⠀
群島一命,台灣加油!
⠀ ⠀
------
家安老師、一名跨域的教育工作者
歡迎各類教育、影視作品、娛樂體驗設計與評論委託
👉 按讚定期追蹤 #日常有意思 #家安老師的日常觀察
----
⠀ ⠀
註1:89%的數據來源為筆者於個人限時動態發起投票,共有120筆有效數據,其中107名投票者認為「成功嶺(的訓練)沒有社交距離」
註2:文中關於社交距離的說明,引自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新聞稿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YAHlbhKR2h1sRW11yBchhA?typeid=9
替代役成功嶺幾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我2016年退伍後寫的回憶錄,分享給大家:
兩年前,進成功嶺前開始收拾行李。
媽媽看了一下問說:「阿你直笛不帶進去嗎?」
我回:「當兵還要帶直笛?
媽媽:「說不定最後一天會有什麼營火晚會阿~會用的到,以備不時之需。」
我:「這麼說好像也很有道理」
於是我就把直笛塞進行李了
殊不知原來當兵第一天就有安檢,要在大家面前站好倒出行李
斜眼就看見臨兵議論紛紛
"欸!你看他帶直笛進營區欸!"
當時我真是恨不得挖個洞鑽進去
分隊長們尋到我的行李,拿起直笛質詢我:你當兵帶直笛進來幹什麼!?"
我小聲回答:「噢...我...昨天忘了拿出來了...」
想不到分隊長開始把玩了起來說:「阿~好懷念阿~好久沒看到直笛了」
讓我鬆了一口氣
後來他們幾個分隊中隊長在旁邊開了小會議,似乎是從沒人帶過直笛進營區,不知道這算不算違禁品
後來一個分隊長走過來:「咳...我們開會的結果,怕你半夜吹笛子擾亂部隊安寧,所以先沒收,最後一天再還你」
也就這樣,我第一天的綽號就是
"那個帶直笛的...."
後記
後來在成功嶺為了教唱替代役之歌,有跟長官要回我的直笛來教唱
閒暇時的晚上聚會,還用直笛吹了成功嶺之歌,長官很是開心,給了我榮二可以提早離開營區。
最後在教育疫專訓(澄清湖)的時候還真的有晚會,就拿著直笛上去吹了一下大黃蜂XD 歡聲雷動,十分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