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替代役役期12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替代役役期12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替代役役期12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替代役役期12天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萬的網紅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的影片下面有時會有韓國人留言︰「哇,Fion竟然知道連我這個韓國人,也不知道的事。」 龍哥也常常因為幫我找資料,學到新知🤣。 像是這幾天在剪一支創業採訪影片,主角提到韓國醫生的養成過程,說念完書、實習、住院醫師…等,然後當兵還要3年。 嗯?韓國當兵不是不到2年嗎?我想說要在上字幕時提醒觀眾...

替代役役期12天 在 柏納先森Bernard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1-11 07:05:47

***** 文長 距離退役已經過了兩個月半 大家都說 替代役不是兵,是事實。 學習國軍的精神,四不像。 替代役每梯次接訓人數和能選擇的單位更不比從前,但82年次的各位真的辛苦了。 2004 實施九年一貫課程 2009 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 2013 83年後常備役改服四個月役期 2018 83...

  • 替代役役期12天 在 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11 18:00:02
    有 1,784 人按讚

    我的影片下面有時會有韓國人留言︰「哇,Fion竟然知道連我這個韓國人,也不知道的事。」
     
    龍哥也常常因為幫我找資料,學到新知🤣。 像是這幾天在剪一支創業採訪影片,主角提到韓國醫生的養成過程,說念完書、實習、住院醫師…等,然後當兵還要3年。
     
    嗯?韓國當兵不是不到2年嗎?我想說要在上字幕時提醒觀眾,這位受訪者的發言有誤。
     
    後來想了想,也可能是受訪者以前當兵的狀況(受訪者近50歲),以前跟現在可能不同。所以又查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韓國醫生服役的話,要3年!
     
    應該說,如果取得醫生資格後,再去入伍當軍官(軍醫군의관),或是替代役(公共保健醫師공중보건의),就需要服役3年。
     
    如果不想當3年的兵,也可就以一般人身份入伍,那役期就是走一般人路線(現在是18~21個月不等)
     
    所以一直以來醫師們都希望,能夠縮短以醫師身份服役的時間。
     
    龍哥也是幫我查資料,才知道原來韓國醫生當兵有這樣的制度。
     
    在南北韓邊界當過兵的龍哥︰「不過當軍醫也有好處吧,應該比一般兵輕鬆。而且這也能夠算進醫涯資歷吧~」  (我不確定龍哥想法是否為真,僅供參考)
     
    #事實查核也是剪影片的流程
    #難怪我剪片剪這麼慢😂

  • 替代役役期12天 在 播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19 07:00:01
    有 58 人按讚

    當兵的服役期真的越縮越短
    現在的還紙們很幸福啊!(#辛蒂公主)

    合作夥伴:見習網美 小吳
    YouTube頻道連結 : http://bit.ly/2Cl4P0T
    見習網美 小吳看更多:http://bit.ly/2UaI2M8

    影音想讓更多人看見嗎?欠拍計畫開跑👉
    快來投稿:http://bit.ly/3a6TtwB

    #替代役 #當兵

  • 替代役役期12天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03 19:12:06
    有 194 人按讚

    台中市消防局2018年11月24日晚上9點多獲報,西區一棟公寓3樓有一名75歲老翁突然沒有呼吸心跳,立刻派遣專責救護隊前往救援。剛好曾任消防替代役,現為房仲店長的男子王天佑在1樓開店,其中一位救護員是王的高中學長,看到王立刻大喊「天佑!你是替代役退伍,快來3樓幫忙救人!」
    王天佑二話不說,解開領帶、捲袖跟著救護員上樓,經確認老翁狀況後,2救護員幫上AED及呼吸器,天佑聽從學長指示「你先幫忙壓!」,開始為老翁進行心肺復甦術,數分鐘後才由學長用儀器接手,再協助將老翁抬上擔架搬運下樓,過程中在2樓樓梯及1樓騎樓也暫停前進,進行CPR,最後才送上救護車送醫。老翁幸運恢復呼吸心跳,住加護病房數日後平安康復出院。
    王天佑說,他10年前從消防替代役退伍後,到協助老翁CPR,中間只有使用過一次CPR。雖然久未使用,但應該是紮實的訓練讓他記憶猶新,當下僅因一股熱血就開始做CPR,沒想太多。
    他表示,擔任消防替代役前曾受訓1個月,當時就取得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執照,期間還包括CPR操作。當時如果CPR救人成功還可放榮譽假,印象中有放過3到4次,服役期間,他還曾因為搶救受虐兒新聞登上媒體版面。幸好平時有在練健身,他才有體力幫忙將擔架從3樓抬下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