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曼徹斯特大學心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曼徹斯特大學心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曼徹斯特大學心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曼徹斯特大學心得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299的網紅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MMU留學心得(一)】 #英國留學 #曼徹斯特 #動物園保育生物學 不知不覺間在曼城也待了一個月有餘,隨著碩士課程的進展,「自己是來讀書的」這樣的認知愈發明確,因此在我整理對目前生活、課業心得的同時,也簡單的跟各位做一下近況報告。 開頭先提一下天氣的部分,說實話沒有我預想的冷,截至目前基本上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60的網紅蔡小妞依玲 Yiling TS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隔了好一陣子才又繼續上傳去年的歐洲邊緣旅行系列,和陳小寶拿著火車通行證要從巴黎到盧森堡,之前只有搭過英法跨國歐洲之星,沒想到從法國到盧森堡完全不用過海關,直接上車就出國了! 備註: 我們在台灣就準備好火車通行證,我的通行證已經有蓋上啟動章,陳小寶比較晚到巴黎來和我會合,還沒有正式蓋啟動章。巴黎到...

  • 曼徹斯特大學心得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0-23 05:33:17
    有 325 人按讚

    【MMU留學心得(一)】
    #英國留學 #曼徹斯特
    #動物園保育生物學

    不知不覺間在曼城也待了一個月有餘,隨著碩士課程的進展,「自己是來讀書的」這樣的認知愈發明確,因此在我整理對目前生活、課業心得的同時,也簡單的跟各位做一下近況報告。

    開頭先提一下天氣的部分,說實話沒有我預想的冷,截至目前基本上跟台灣的冬天差不多,只要有件防水且保暖的外套就足夠應付,陽光也比想像中常出現,只希望入冬之後給我一點準備時間,不要突然落差太大。

    出外旅遊的部分,因為目的地的動物園都不在市區,本地人多半都是驅車前往所以大眾運輸十分落漆,目前經歷過幾次Google地圖與動物園官網給出錯誤(不存在)的公車班表、在雨天的上坡車道徒步、一次火車嚴重誤點還有搭計程車遇到乳牛過馬路,但也遇到過願意讓我搭便車甚至繞路載我去動物園的親切大叔以及看我可憐私下幫搭反方向的我免費換火車票的服務人員,平均起來應該能夠給出及格分,只要地點不是太冷門(比如實際上離我非常近的Gauntlet Birds of Prey Eagle & Vulture Park),應該都能夠想辦法抵達。

    再來談談課業,英國的大學分成三學期,每個學期大約十週,學期間則會有大概五週的假期。我就讀的科系叫做「MSc Zoo Conservation Biology」,是全英國只有兩所大學開設的奇葩科系,今年大概收了25人左右。為了配合一些半工半讀或者實習的學生,上課時間很反常的落在下午五點到晚上九點之間,雖然難免與社會跟宿舍的夥伴脫節,但早上也多了些時間走走逛逛,在曼徹斯特這樣一個只靠走路也能在一個小時內到達任何目的地的現代都市,說實話生活起來算是相當輕鬆便利。

    第一個學期總共有三門課,分別是「實用技術與分析」、「物種復育」以及「生物遺傳學」,這其中比較讓我無法適應的是,雖然統計方面的課程在第二學期才會開始,但「實用技術」與「生物遺傳」都已經開始教我們實際操作R語言,與臺灣比較注重理論跟概念的教法不同,這邊是先預設好情境,然後給你一份寫好全部步驟的PDF檔,我們只需要複製貼上跑一遍就可以,問了一下比較熟的幾個朋友,基本上沒有人知道自己當下在做甚麼(英國人也沒幾個能熟練使用),希望到後期我可以慢慢了解教授們的用心良苦。

    至於課程的內容方面,我得說真的有特地出國唸的價值,不過教授與講師每五年會重新評估現有的科系、課程,然後做出大幅度的更新與修改,而今年剛好就是五年週期的第一年,所以所有教材都被換成最前線、最新的,但也就因此跟我當初申請時在學校網站上看到的內容有一點差異,而且有一種當白老鼠的微妙感覺,所以未來想申請的朋友要注意一下這點(還有一位去年就讀保育遺傳系的同學休學回來之後才發現該系已經被廢掉了,所以只能編入動物行為系XD)。師資方面則真的無話可說,站在台上的講師都是在行業最前線奮鬥多年的大神,隨便的一句閒聊就散發出滿滿的專業,光是坐在台下看前方的大神們談笑風生就已經是一種享受,更別說這些大神時不時還會很幼稚的開玩笑、拌嘴或者一不小心說溜嘴非公開的會議內容以及前線資料,三到四小時的課堂中完全不會有想打瞌睡或滑手機的時間(但是肚子會很餓),每分每秒都是精華,各科成績則是分別由一份期末報告定生死。

    不過比較可惜的一點是,與同類型科系遍布全球的學生組成不同,我們系是由英國本地人佔了絕大多數,整個科系的非英國人加起來大約只有5個,除了比較難融入進去之外,也讓我失去結交之後到歐洲大陸旅行時的投靠對象的機會,再加上我英文毫無疑問是全系最破的原因,在課堂上基本沒有發言能力,就只是個坐第一排的邊緣人,所以除了兩個亞洲好朋友之外還沒怎麼跟其他同學交流。不過讓人很感動的,教授們對於國際學生都非常友善,還會主動詢問有沒有需要他們協助的地方,讓我在這個搭飛機來也要超過17小時的陌生城市得到了一絲絲溫暖。

    其他還有諸如研究計畫、實習機會等等想跟各位分享的,不過因為目前八字都還沒一撇所以暫時先不詳述,期待下個月底可以做出更進一步的分享。

  • 曼徹斯特大學心得 在 大學生 BIG Studen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1-12 21:00:01
    有 16 人按讚

    #大學生推推 學生作者 精闢影劇評論家
    【台灣大學 bryanshiba同學】

    佈告欄累積粉絲: 71 名
    佈告欄好文章數: 62篇
    佈告欄文章總人氣: 363,103 次瀏覽

    追蹤bryanshiba,即時好文通知: https://qsear.ch/f387cb
    #TOP3好文推推
    【人都會犯錯,但犯錯後怎麼應對以後就怎麼活––日劇〈是我們幹的〉】https://qsear.ch/40aa26
    【《輕輕搖晃》回憶揮之不去,人卻賴以維生】
    https://qsear.ch/92c0a6
    【《海邊的曼徹斯特》負著傷活下去,也是種選擇】
    https://qsear.ch/2dd6e8

    讓電影不再只是一部電影,讓bryanshiba帶你從電影看人生
    一起來佈告欄上討論你的觀後心得吧!
    快來佈告欄分享你的好文!你也可以成為下一位學生作者~

  • 曼徹斯特大學心得 在 馬英九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2-11-27 08:51:38
    有 9,177 人按讚

    老子的政治哲學—治大國如烹小鮮,是從烹調的心得導出治國的道理。日前,我到高雄餐旅大學和青年朋友座談,從他們眼中散發對餐飲工作的嚮往、對旅遊服務的熱忱,對臺灣觀光業的期望,我也看到台灣年輕一代的希望。

    科班出身的洪廷瑋同學,以一技之長打開世界之窗,不但考取國內外62張證照,更以技藝周遊列國,甚至在赤道附近的吉里巴斯國營飯店中教導中餐烹飪,讓世界嚐到台灣美食;陶辰瑋同學畢業於台大政治系,結合高餐大和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的雙碩士學位,從公共領域跨界到餐旅服務,以同一份熱忱持續追夢;同樣是大學畢業的張慶諭,從應用英文轉到餐飲,增加了臺灣美食國際化的能量;甫進高餐大兩個多月的張哲珉同學,就讀桃園啟英高中時,曾在一場校園座談中告訴我,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擔任我的「御廚」。我當時告訴他,我就任以來都是都在中興寓所伙食團搭伙,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御廚」了。張同學上了大學,便把這份心,轉化為「綠色飲食文化社」的愛心便當,每週親自下廚,發送給鄰近國中小學的弱勢學生。他一再說「莫忘初衷」,喜歡帶給人「幸福」的感受,這份心意讓我非常感動。

    高雄餐旅大學是我國第一所完全以餐旅為主題的大學,創校17年來已培養了15,000多位專業人士。今年四月我出訪非洲的史瓦濟蘭王國,擔任史王御廚27歲的李承軒,就是高餐大畢業的。正所謂「行行出狀元」,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時代,只要充實自己、練就獨門絕活,每個人都可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