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書畫印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書畫印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書畫印章產品中有5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5萬的網紅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當溥心畬遇見易元吉 易元吉〈#聚猿圖〉卷 是「遺珠」特展裡相當吸睛的展件 這件作品在清末曾被恭王府收藏 溥心畬就曾經借來臨摹過 並且在畫上加上「西山逸士心畬鑑賞」的印章 10月份將推出的「#溥心畬書畫特展」 有一件〈#百猿圖〉卷 雖然不是〈聚猿圖〉的摹作 但畫中猿猴的姿態仍然相當神似 明顯受到家中...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書畫印章」的推薦目錄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水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蔡文旭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書畫印章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書畫印章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26 17:00:05
【請槍手代筆的「才女」】 慈禧太后身為一位女性卻能在封建的男權社會中掌控國家政權多年,實在是個政治手段高超的人。她熱衷政治,亦喜用「自己所作」的繪畫賞賜羣臣,以示恩寵,籠絡人心。但事實上,當中許多優秀之作,均不是出於她的手,而是由代筆人所作,然後鈐上慈禧專用的印章或以書法落款。 以上此幅...
書畫印章 在 水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4 10:58:56
好開心入圍 Vogue社群風格名人獎! 今年美妝組要挑戰用五樣彩妝品完成紅毯妝 不過其實我只用了4樣就完事了 你們最喜歡哪一張啊~ 這個妝容想要呈現的是水兒的多樣性 從我的多重身分 以各種角色切入再加以形象化 眼下的三個字「 如 止 水 」 代表我對走紅毯心境的想像 加上一抹紅唇就如同在書畫作品...
書畫印章 在 蔡文旭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15 16:08:52
上午出席謝榮恩老師的「誤落塵網·歸鄉-書畫篆刻展開幕式」。榮恩老師出生於 1965年嘉義縣朴子鎮,現為台師大美術系、台藝大書畫系助理教授,其書法、篆刻屢屢獲獎,得到各界的肯定與讚賞。 榮恩老師的「歸鄉-書畫篆刻展」的作品以書法居多、其次金石篆刻、而後彩墨。其書法字體凡舉楷、行、草、隸、篆樣樣精通,...
-
書畫印章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13 19:00:00✔︎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乾隆 #印章 #藝術史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9【動畫】廣告段落
02:09 一切都不是偶然!
02:49 眼光欠佳的大收藏家:愛新覺羅弘曆
03:21 當皇子的時候,明明就還客客氣氣的啊
04:14 乾隆有多少印章?
05:13 什麼?他蓋章是為了檔案管理?
06:03 最寶貝的收藏,上面會蓋什麼?
06:53 除了蓋章寫心得,乾隆還做了什麼?
07:37 最慘的案例:《快雪時晴帖》
08:25 學者對這些行為的評價
09:21 我們的觀點
10:33 問題
10:49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Elanor
|腳本:Elanor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邱士華〈博物館界的帝王、奇才,及其題跋狂──乾隆的書畫收藏癖大解密〉:https://bit.ly/37j8V8K
→鄧欣潔〈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前置評量規劃及施行〉,故宮文物月刊
→許媛婷〈乾隆皇帝的文青魂與品牌形象——側寫皇室圖書的出版與包裝〉,故宮文物月刊
→許媛婷〈取益在廣求——談乾隆皇帝的皇室收藏與整理編目〉,故宮文物月刊
→余佩瑾〈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特展簡介〉,故宮文物月刊
→蔣得莊〈乾隆皇帝收藏再思考〉
→何傳馨〈深心託毫素——乾隆皇帝的書法志業
→郭倉妙〈乾隆時期書畫藏品的典藏與維護
→樓秋華〈董誥與乾隆皇帝的代寫佳話——兼談書畫代筆〉
→故宮:快雪時晴帖:https://bit.ly/3rRMf9m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
書畫印章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23 06:08:01「巨匠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展出其生平代表作及常用印章,可以略窺其書畫藝術的成就。選件中的〈致張繼正夫人鳳梨紙函〉見證了張大千與台灣本地研發「波羅宣」之關係,顯示其推廣與代言之不餘遺力。大千在書畫上能有如此成就,除了天分加上努力,對於工具的講究也很值得一提。他本人除了是古書畫收藏大家,大風堂中古今紙張的藏品近年來也受到矚目,成為收藏家競逐的新目標。由於他的作品中有筆有墨,加上寫意工筆兼擅,因此對於紙張的選擇便極為嚴苛,能夠獲得青睞者莫不紛紛成為書畫界的名紙。
鳳梨紙
張大千〈致張繼正夫人鳳梨紙函〉:「鳳梨紙厚薄各五十張。試用之何如。爰用之已久。覺勝宣城近百年所製。海上謝稚柳以為可追乾隆內庫所也。杜芬世講。爰頓首。」(圖1)信中大千送100張鳳梨紙給張群媳婦杜芬試用,並認為此鳳梨紙勝過宣城近百年所生產的宣紙,上海的好友謝稚柳在試用後也認為可比乾隆內府紙,評價相當高。
大千雖然晚年定居於台灣,卻從沒使用過台灣產的宣紙,直到中興大學森林研究所教授張豐吉成功研發鳳梨紙後才打破這個局面。1978年,中興大學校長羅雲平贈與張大千試紙作畫,獲大千先生高度讚賞,喜作詩箋題贊:「羅侯遠餉菠蘿紙,玉版銀光滑更凝;我愧淋漓揮灑手,直須奴視剡溪藤。羅雲平先生以其中興大學張豐吉教授所製鳳梨紙見貽,滑能駐毫,凝能發墨,直與元明以來爭勝。」完成〈松雲二士圖〉後,題「試吾家豐吉所製鳳梨紙」,並評論此紙「潑墨留筆不減乾隆內庫御用」。另一作〈仿徐青藤墨荷〉提到「得波羅紙試寫此,風韻殊不減青藤道人」,濃墨沉重,淡墨靈動,濃淡之間的變化萬千,筆觸歷歷分明,墨韻之佳,確實非常少見。
這種由鳳梨葉纖維抄造而成的書畫用紙,顯然十分受到大千的喜愛,甚至認為是明清以來最好的紙,提出「滑能駐毫、凝助發墨」,願意用一張紙1美元的價格購買(張豐吉只肯收成本費台幣4元),並要求加上「大風堂」浮水印。雖然之前也先後有棉麻試驗所、林業試驗所、中興紙業公司都嘗試以鳳梨葉造紙,但都因品質不佳而放棄。經過了三年持續地研究,才找到正確抽取纖維的方法,為了達到畫家對墨色的要求,還要經過一些加工過程,同時摻入其他纖維(稻草、竹子等),菠蘿紙(中興大學叫它中興宣)的品質才穩定下來。當時不少書畫家仍寧以高價自香港購入中國安徽製造的「港宣」使用,又或是向日本訂製。菠蘿宣經過大千登高一呼,自是造成轟動,當時名家如黃君璧、姚夢谷、葉公超、台靜農、陳子和、馬壽華、歐豪年、傅狷夫等莫不推重。之後長春棉紙廠與張豐吉進行技術轉移,發展出菠蘿1號單宣、雙宣、菠蘿2號單宣、雙宣等品項,為裱褙、書畫、修復等多用途的高級用紙。資料來源\視野
2019.05.14 -
書畫印章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23 06:05:37曾友貞《耄蝶圖》摩耶精舍舊藏,此畫是張大千母親曾友貞極其罕見的作品,大千兄弟最早的書畫啟蒙就是來自其母親曾友貞。還是在做姑娘的時候,曾友貞就練得了一手好女紅,尤其難得的是嗜書善畫,擅長工筆花鳥。曾友貞所繪花鳥工謹妍麗,在小縣城裡頗負盛名,人稱「張畫花」。
耄耋圖》畫於1918年。6年後,四川老翰林、著名藏畫家傅增湘先生在此畫上題了一段長文:
此戲貓舞蝶圖,內江張夫人曾氏友貞所繪也。夫人為吾友張君懷忠之室,清才雅藝,有趙達妹氏機針絲三絕之稱。此雖寫生小幀,而風韻靜逸,正復取法徐黃。夫近人之物,最為難工,宣和內府所藏,畫貓者惟取李靄之、王凝、何尊師三家。蓋其難固在能巧之外者矣。
33年前﹙1982年﹚5月第二個禮拜日,正是母親節,服務中山文獎會的收藏家李葉霜,是曾當內政部長黃季陸的女婿,喜愛中國字畫,經常出入骨董商店尋寶。他在牯嶺街舊書店發現張大千慈母曾友貞畫的「耄耋圖」印刷圖片,店長只知道是一幅白貍貓躺臥的圖畫,不知畫者是誰,只以普通價賣給李葉霜;這對書念得多又愛追根究柢的李葉霜來說真是喜出望外,此乃當時鼎名譽世大師之母的傑作,他直奔外雙溪摩耶精舍,請大千先生過目求證。
大千先生看到慈母「耄耋圖」手澤,激動顫抖,淚水奪眶而出,當下拜託在場香港「大成雜誌」主編沈葦窗、台灣國語日報總編羊汝德、東京李天海跟樂恕人,分別在港、台、日三地尋找,大千說:「此畫應該還在民間,打聽到時要錢給錢,要畫換畫!不顧一切、何種代價,就是要取得。」這是張氏曾友貞唯一被發現尚存作品,大千先生何只希望早早獲得?更是因為蘊藏意義非凡。惜隔年沉苇窗(1918-1995)才在香港寻获此画,无奈大千刚过世,便依其心愿挂于摩耶精舍中。
「耄耋圖」是畫一隻白色貍貓,蹲在草地上,有條長長漂亮白毛尾巴,雙眼凝神對著一棵淺磚色雁來紅,背後三朵白花,上方有隻白色蝴蝶。畫上左上方,是曾太夫人寫的「耄耋圖,戊午春,友貞張曾益」題款外,還有上二方印,一方是白文「張曾益」,一方是朱文「友貞」兩字。戊午是民國七年,距今已近百年。畫上還有四川著名藏書家傅增湘﹙沅叔﹚先生的長題,時在癸亥年,亦即此圖完成後六年。後來不知是收藏人請他加題,還是什麼狀況下,這位四川老翰林著實花費一番心力,加長題於此幅畫中。
張大千(1899-1983),四川內江人,名爰,字季爰,別署大千居士,齋名大風堂。自幼跟隨母親曾友貞(1861-1936)習畫,後於上海拜曾熙(1861-1930)、李瑞清(1867-1920)為師,學習詩文書畫。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曾赴東瀛學習染織,又一度入寺為僧,戰火中還遠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民國卅八年後旅居海外,在亞、歐、美洲均舉辦過畫展,是廿世紀最負盛名之國畫大師。六十五年來臺定居,並終老於摩耶精舍。
大千先生的畫藝深受石濤(1642-1707)和八大山人(1626-1705)影響,並溯源至隋唐、北魏,長年沉浸於古代諸名家,盡收傳統筆墨技法之精髓,從山水到人物、花鳥、畜獸等,各種畫科無一不臻妙境。熱衷於古書畫的研究學習,讓他成為重要的鑑賞家,對繪畫史也有精闢見解。晚年發展出氣勢撼人的潑墨潑彩畫風,開拓水墨新境界,成為標誌性的代表。書法兼擅諸體,善於臨仿不同書風,更融合成奇肆雄強的鮮明書風,與其精妙畫風相得益彰。長達六十多年的畫齡,加上勤於創作,傳世作品數量空前龐大,為世人留下可觀的文化資產。
大千先生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關係匪淺,身後將他珍藏之書畫及用印遺贈予本院典藏,同時也將居所摩耶精舍捐出成立紀念館,由本院代為管理。今年適逢張大千一百二十歲生日,特從本院豐富典藏及國立歷史博物館寄存之作品中,精選出書畫精品、印章與珍貴照片,希望能具體反映大千先生早、中、晚不同時期的藝術特色與精神,讓觀眾重睹其精采絕倫的藝術傳奇與大師風采。(資料來源故宮網站/每日頭條/世界日報)
書畫印章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溥心畬遇見易元吉
易元吉〈#聚猿圖〉卷
是「遺珠」特展裡相當吸睛的展件
這件作品在清末曾被恭王府收藏
溥心畬就曾經借來臨摹過
並且在畫上加上「西山逸士心畬鑑賞」的印章
10月份將推出的「#溥心畬書畫特展」
有一件〈#百猿圖〉卷
雖然不是〈聚猿圖〉的摹作
但畫中猿猴的姿態仍然相當神似
明顯受到家中故物的影響
相較之下
〈百猿圖〉的筆墨清雅
比起〈聚猿圖〉
更多了幾分文人逸筆的風範~~~
書畫印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喜歡她身上葭灰色的斑紋,很像最好的松煙墨的墨韻。
宋元的書畫裡還有這種赭灰的沈靜層次,到近代,墨色常常只是一塊死去的黑,沒有光在墨裡流動,黑而無神,也就失去了水墨的意義。
她靜靜臥著,讓葭灰的墨韻和身上的留白構成最好的八大山人的斗方冊頁,好像鈐一方硃紅印章就可以流傳,知道有一隻貓在明朝亡國後來過青雲譜。
朋友疼她,送來盛盤,裡面舖了松木屑。但是她更喜歡臥在地上,襯著粗拙的水泥自然變化的暈色深淺,像是風塵僕僕的宣紙上的歲月滄桑,也的確搭配得很好。
夏日偏鄉,微風徐徐,農舍的午後就這樣靜悄悄的。
書畫印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拍攝那天和盧老師研究好久要怎樣呈現印章,印在手背上也不容易!謝謝盧老師!!!
📸我的攝影系列《歲月與他們的作品》3/10
盧榮基(篆刻師傅)
悠然堂是一間悠久的印章店,亦售文房四寶。店主盧榮基熱愛中國書畫篆刻藝術,參與多個書畫會,經常參加書畫篆刻展覽,也教授書法,人稱他盧老師。而盧老師的第一個老師,就是他爸爸。盧父是位書畫陶瓷收藏家,也是位刻印和竹刻名家,在澳門開設「雲齋」印社,現已有七、八十年歷史。他教兒子做圖章時,十分嚴格,要求兒子多寫多刻多練習,熟練後,才可以刀隨心轉。
七十年代,盧老師由澳門移居香港,再向香港書畫篆刻家陳語山學習。開印章店時,陳氏因知他和太太喜歡菊花,便為他取名「悠然堂」,來自陶淵明《飲酒詩》之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盧老師好學不倦,在店內擺放了不同書籍,讓他可繼續鑽研古印章和中國文字的進化。
在荃灣看到「悠然堂」三個字,已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想像能在鬧市中悠哉悠哉。盧老師希望可以一直把自己的店當作書畫愛好者交流的平台。
盧老師手背上篆刻印章文字為:「月落江橫數峰而遠,坐看飛雲自卷舒。」意景為看着大自然美麗景色,感覺身心舒泰。
攝影系列《歲月與他們的作品》@【後。生】展覽
日期:即日 – 2021年7月18日
時間:早上10時正 – 晚上7時正
地址:香港灣仔茂蘿街7號3樓
敬請預約:https://www.eventbrite.hk/e/brand-new-youth-tickets-152981175815?aff=registration
#DesignSpectrum #7MalloryStreet #HKDC #gooddesign #設計光譜 #茂蘿街7號 #香港設計中心 #好設計 #後生 #BrandNewYouth
@yauyuen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