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關於鱟的資訊分享引起大家在網路上討論的激烈,Facebook+Instagram總共觸及到85萬人閱讀,超過6600個人分享這篇文章(還沒看過可以往上篇滑)
文字與社群媒體的力量真的無窮啊!
打鐵趁熱,今天這篇在你們看完影片之後稍安勿躁
先讓我來分享這段深藏在旅行硬碟當中的回憶...
-
...
上一篇關於鱟的資訊分享引起大家在網路上討論的激烈,Facebook+Instagram總共觸及到85萬人閱讀,超過6600個人分享這篇文章(還沒看過可以往上篇滑)
文字與社群媒體的力量真的無窮啊!
打鐵趁熱,今天這篇在你們看完影片之後稍安勿躁
先讓我來分享這段深藏在旅行硬碟當中的回憶...
-
2016年夏天,我和我的旅伴騎著擋車橫跨南北越,從胡志明市到河內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地毯式旅遊的方式也算透徹感受到越南文化與這國家的細節,途中發生的每件事都讓我記憶深刻
一天傍晚,我們的檔車在某段山路之間又拋錨了,所幸越南三步一家機車行也沒有太擔心。等待師傅修車的當中來了一位小哥,他在店前停好了機車就下車與老闆聊天。聊什麼我並不太注意,但我的注意力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放在他機車腳踏板上的那個麻布袋上面
看著看著,我開始發現周遭許多野狗往這台機車聚攏過來
一些野狗開始聞著那個麻布袋,不安的發出小聲的哀號。我雖然不是寵物溝通師,但我看得出來牠們神情慌張,彼此吠著互相交談著。
就在此時,麻布袋突然有了動靜,是微弱的狗叫聲。當下圍繞在機車邊的野狗們聽見聲音之後開始跟著躁動了起來,此起彼落的大聲吠著,像是要將周遭的救兵都搬來一樣,這頓時讓我想起了101忠狗電影裡的那場畫面,整個城市的狗都在傳遞求救訊息,聲音中帶著明顯的緊張,這一幕刻在我腦子裡到現在依舊印象深刻
牠們試圖咬著麻布袋,想解開綁緊的繩結,但終究是沒辦法
我好奇的用簡單的英文問著那位小哥「Dog?」
小哥笑笑的看著我點點頭,拿著隨手抓到了一個鐵零件,就往那麻布袋丟去
麻布袋又恢復了安靜,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我與我的同伴有些著急,旅行這麼久了我們也明白飲食狗肉是越南的國家文化,但這一切發生在自己眼前的真實感還是令人傷心。當下我們決定看自己錢包有多少錢,買下這隻狗,但卻被機車店老闆制止了,他說「你買了這隻狗,他還是會再去買/抓一隻來」
/
原來
我們在越南旅行的那段期間,碰巧遇上了他們的節慶,全國人民正歡慶的準備慶典,而塞滿一貨車的狗兒們就這樣被載在高速公路上前往各餐廳
即使我們很氣憤,在後面追車想記錄下這一幕,但我更忘不了車上的人—-那滿臉困惑的表情
-
旅行這種親身經歷的震撼感是書本上教不來的、是網路資料無法觸動的!
生於台灣,我們都明白販賣狗肉會被社會體制給撻伐。但同樣的時空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這一切卻是那麼稀鬆平常的事。除了狗肉、還有熊肉、老虎肉、穿山甲肉、鯊魚鰭買賣等,你們能想像,在不同的國家這可能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嗎?
上週我收到了來自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 (EJF)環境正義基金會的來信,希望我協助將這基金會的理念宣傳給更多人,是關於「終結野生動物貿易」這件事
如果說關懷動物這立場太過偉大,與你無關
那站在人類的立場,其實這一切真的跟我們息息相關!
許多新型疾病的大流行都來自於野生動物的買賣與食用,從多年前的SARS,到至今全球正面臨的COVID-19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影響的不只是人的健康、還有全球經濟等各種層面
相當然爾,這些貿易市場也直接威脅野生動物的存活與生態平衡
只要是一起住在地球上的生物們,一切都是息息相關的
讀到這邊,我想先請你們沈住氣
寫下這篇經歷並是不希望大家在下面留言撻罰越南(我是認真很喜愛這個國家 )
而是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台灣自己)都還持續在發生這樣的非法野生動物買賣的事
我們該怎麼思考,用怎樣的方式與力量去改變這些習俗與都市傳說,才會是有效益的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認為人類的飲食
應該尊重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
還是該站在動物關懷的立場保護他們?
🙌跟我一起連署「終結野生動物貿易」🙌
https://reurl.cc/0omobl
#關閉野生動物貿易市場 #愛護生命珍惜野生動物 #lovelifelovewildlife #ccisatroublemaker
書本繩結 在 我是Cc謝昕璇,世界最棒工作的台灣女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一篇關於鱟的資訊分享引起大家在網路上討論的激烈
(還沒看過可以往上篇滑)
Facebook+Instagram總共觸及到85萬人閱讀,超過6600個人分享這篇文章。非常感謝親愛的讀者們對這方面的資訊有這們大關注力,文字與社群媒體的力量真的無窮啊!
打鐵趁熱,今天這篇在你們看完影片之後稍安勿躁
先讓我來分享這段深藏在旅行硬碟當中的回憶...
-
2016年夏天,我和我的旅伴騎著擋車橫跨南北越,從胡志明市到河內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地毯式旅遊的方式也算透徹感受到越南文化與這國家的細節,途中發生的每件事都讓我記憶深刻
一天傍晚,我們的檔車在某段山路之間又拋錨了,所幸越南三步一家機車行也沒有太擔心。等待師傅修車的當中來了一位小哥,他在店前停好了機車就下車與老闆聊天。聊什麼我並不太注意,但我的注意力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放在他機車腳踏板上的那個麻布袋上面
看著看著,我開始發現周遭許多野狗往這台機車聚攏過來
一些野狗開始聞著那個麻布袋,不安的發出小聲的哀號。我雖然不是寵物溝通師,但我看得出來牠們神情慌張,彼此吠著互相交談著。
就在此時,麻布袋突然有了動靜,是微弱的狗叫聲。當下圍繞在機車邊的野狗們聽見聲音之後開始跟著躁動了起來,此起彼落的大聲吠著,像是要將周遭的救兵都搬來一樣,這頓時讓我想起了101忠狗電影裡的那場畫面,整個城市的狗都在傳遞求救訊息,聲音中帶著明顯的緊張,這一幕刻在我腦子裡到現在依舊印象深刻
牠們試圖咬著麻布袋,想解開綁緊的繩結,但終究是沒辦法
我好奇的用簡單的英文問著那位小哥「Dog?」
小哥笑笑的看著我點點頭,拿著隨手抓到了一個鐵零件,就往那麻布袋丟去
麻布袋又恢復了安靜,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我與我的同伴有些著急,旅行這麼久了我們也明白飲食狗肉是越南的國家文化,但這一切發生在自己眼前的真實感還是令人傷心。當下我們決定看自己錢包有多少錢,買下這隻狗,但卻被機車店老闆制止了,他說「你買了這隻狗,他還是會再去買/抓一隻來」
/
原來
我們在越南旅行的那段期間,碰巧遇上了他們的節慶,全國人民正歡慶的準備慶典,而塞滿一貨車的狗兒們就這樣被載在高速公路上前往各餐廳
即使我們很氣憤,在後面追車想記錄下這一幕,但我更忘不了車上的人—-那滿臉困惑的表情
-
旅行這種親身經歷的震撼感
是書本上教不來的、是網路資料無法觸動的!
生於台灣,我們都明白販賣狗肉會被社會體制給撻伐。但同樣的時空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這一切卻是那麼稀鬆平常的事。除了狗肉、還有熊肉、老虎肉、穿山甲肉、鯊魚鰭買賣等,你們能想像,在不同的國家這可能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嗎?
上週我收到了來自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 ( EJF )環境正義基金會的來信,希望我協助將這基金會的理念宣傳給更多人,是關於「終結野生動物貿易」這件事
如果說關懷動物這立場太過偉大,與你無關
那站在人類的立場,其實這一切真的跟我們息息相關!
許多新型疾病的大流行都來自於野生動物的買賣與食用,從多年前的SARS,到至今全球正面臨的COVID-19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影響的不只是人的健康、還有全球經濟等各種層面
相當然爾,這些貿易市場也直接威脅野生動物的存活與生態平衡
只要是一起住在地球上的生物們,一切都是息息相關的
讀到這邊,我想先請你們沈住氣
寫下這篇經歷並是不希望大家在下面留言撻罰越南(我是認真很喜愛這個國家 ),而是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包括台灣自己)都還持續在發生這樣的非法野生動物買賣的事
我們該怎麼思考,用怎樣的方式與力量去改變這些習俗與都市傳說,才會是有效益的
-
最後問大家一個問題
你們認為人類的飲食
應該尊重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
還是該站在動物關懷的立場保護他們?
🙌跟我一起連署「終結野生動物貿易」🙌
https://reurl.cc/0omobl
EJF官方網站
https://ejfoundation.org
#關閉野生動物貿易市場 #愛護生命珍惜野生動物 #lovelifelovewildlife #ccisatroublemaker
-
堪C們都去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cisatroublemaker/
書本繩結 在 小玉雜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間過得真快,聽日昕昕第一日返快樂小蜜蜂集會,而我在新學年除了在母校協助帶領女童軍外,更會協助昕昕返合唱團的地方帶領新開的幼童軍旅團,作為童軍兼女童軍領袖的我對孩子的要求係希望她學會照顧自己和合群。
父母讓孩子參加制服團隊有好多原因,我只係希望孩子學到更多書本上未必學到的技能,回想自己過去學過急救、戶外烹飪、攝影、繩結等,成為童軍領袖某程度上完成我當教師的夢☺☺☺
願昕昕學會日行一善和隨時準備的精神,做個樂於助人的小朋友😇😇😇
書本繩結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老ㄕ來學術一下,談論教育學上著名的經驗學派。
(話說我已經許久沒碰教育學的教科書了,所以如果我有地方不準確,還希望有高手跳出來用力的澄清,讓老ㄕ能好好上一課。)
經驗學派簡單來說,就是用實際行動結合及實踐書本知識,也就是那句著名的代表詞:「做中學,學中做。」
現代國民教育奠基於普魯士(也就是德國前身),在國民教育出現以前,知識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畢竟要學東西,就要繳學費,如果要學的東西越精深,學費自然越貴;現在大家痛恨不已的三角函數、經史子集,其實都是很高深莫測的,所以能學到這些精妙學識的人,自然是能付上代價的好野人。
國民教育的好處就是以極其低廉的代價,讓知識走入平民當中。舉個例吧,音樂是門美妙且精深的學問,要學習自然所費不貲,我個人探聽若要在外面學爵士鼓,一小時要花費500元;體育也是門技術活(除了實際的術科,體育還包含人體構造的生物學,因此還被歸屬在三類組,由此可見體育的精密性),我個人以前在外面學一堂1小時的網球課,代價也是500元大洋。那按現在國中一周大約有3~3.5堂的體育+音樂課,按行情價,一周就要付1500以上的學費,國中一學期有18周,如按行情價,大概要付27000元的學費!(然後現在公立國中的學費一學期大約是20000多,這裡面還包含國英數社自等學科,這樣一算帳,有木有覺得學費其實很便宜?)
當然我想有人會跳出來和老ㄕ說:
「外面的體育及音樂課是專人對極少數學生的教授(大多時候是一對一),而國民教育通常是一人面對超多學生(一個老師通常面對一班25個學生),這其中的精緻程度超很大,所以怎麼能這麼算帳呢?」
是的,國民教育其實是很大鍋菜的,但這也是為何它便宜的原因,它節省很多高昂的花費,但讓知識得以普及大眾,如果真要算CP值,國民教育的學生其實是佔了很大的便宜的。
但教育普及的代價,必然使國民教育有些缺點是難以改善的。
就好像為了普及知識,教師往往只能授與學生課本知識,但實際的體驗及運作,卻甚少顧及(這往往是因為時間及金錢還有人力上受限的不得已)。
經驗主義就是有感於國民教育越來越指傾向於紙本,卻沒有實際體驗,因此才提出「透過活動實際經驗知識」的理念,作為對現在教育的一種修補。
如果要對應我們實際遇到的情況趣結合經驗主義,就是讓孩子或學生去體驗他們從未進行過的活動,在這當中,學生自己會想起它本身已有的知識可以如何對應自身遭遇到的實際處境。
像是:離家三萬里,你自然懂得李白那句低頭思故鄉的感慨;或是在郊外迷路,突然覺得太陽從東邊升起一整個好棒棒,因為起碼能確定方位:或是去國父紀念館,突然覺得需要一本認識國父的書,於是想起歷史課,以及突然發現《國父「們」》是一本潮棒的書,於是趕快上網訂購......
(好啦,最後一個例子只是利己的業配啦,我亂講的)
總之,一個經驗是一次的學習機會。如果按經驗主義的法則,那就是學習面對每一次的經歷,以及,別怕每次的新體驗,在此當中或多或少的找出體悟及經驗,讓自己的經歷能成為未來自己的價值來源呀。
#去大自然是個好經歷
#你看看唐朝有少詩人動不動就跑去親近大自然然後有所體悟
#杜甫還一覽眾山小哩
#可我覺得比起一覽眾山小能夠先生火煮飯比較實際呀
常常聽到"做中學、學中做"
好像有點饒舌,但又很朗朗上口呢!
今天童軍小教室要來跟大家說明說明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哈佛商業評論)
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是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與皮爾士、詹姆士一起被認為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
嗯嗯嗯~~~
而這位杜威先生的名言就是『從做中學』(或翻譯成實踐中學習),而這個口號,影響了美國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的思想,實用主義講的就
是『有用者為真』而『從做中學』是一種經驗主義,對杜威來說,創造充分的條件讓學習者去「經驗」是教育的關鍵。
那麼「所謂經驗,本來是一件『主動而又被動的』(active-passive)事情,本來不是『認識的』(cognitive)事情」,杜威「把經驗當作主體和對象、有機體和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他主張以這種進步的(progressive)教育方法使學習者從活動中學習,經驗本身就是指學習主體與被認識的客體間互動的過程。但他又說:「經驗的價值怎樣,全視我們能否知覺經驗所引出的關係,或前因後果的關聯。」並不是每一種經驗都是有教育的價值的,對經驗過程逐漸形成的主體的詮釋是關鍵所在。正因如此,杜威亦指出培養出學習者自習能力是教育的功用。
簡言之,學習的過程會帶來經驗,雖然經驗所學習的不一定有價值,但是在這過程中卻會讓學習者發展出自我學習能力!這就是『教育』的功用。
又例如說你跟孩子說明了可可的產地、告訴他可可從樹上長出來到你眼前這片巧克力,或是你帶他去一趟巧克力共和國,回來之後他如數家珍的告訴你今天看了可可的歷史、還吃了自己做的好吃的巧克力蛋糕,我想這樣的學習一定是不同的 (巧克力共和國蠻好玩的,哈哈,這不是業配文請不要誤會)
話說回來,許多孩子需要學的品格,更是不容易在書本上,或是用說明的可以教的會的,而童軍的體驗式學習,就是透過活動設計的內容,讓他們動手『從做中學』也在『學習中做』,都市這麼蓬勃發展,學習繩結、學習野外求生對於現代的孩子也許沒有那麼實用了,但實用的是,當他在學習這些童軍技能時,他會學習到的是團隊合作,他會學習到友愛互助、甚至在小隊活動中,有環境能夠讓他學習當一個小小領袖,進而發展他的自信以及更多的學習動機。
今年夏天,就讓我們來期待一下,孩子們在童軍體驗營之後的成長吧!
如果您也認同
歡迎讓您的孩子一起加入今夏的冒險吧
https://goo.gl/Pwx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