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曝語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曝語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曝語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曝語詞產品中有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Initium Media 端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共產主義」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者誰才是習的執政要領?】 從黨媒人民日報的報導熱度來看,自習執政以來,「崇毛抑鄧」的趨勢,延續至今。筆者採用了 #中國傳媒研究計劃 (CMP)的方法,計算關鍵詞在特定時段內出現的次數與年度總篇數之比,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沸」、「燙」、「熱」、「暖」、「温」...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微博: https://www.weibo.com/p/1005057082285745/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is_all=1#place Facebook: h...

曝語詞 在 Being Y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4:08

#懷念張國榮 2021張國榮週 展覽創作概念 文 by 楊躱 「寂寞的時候,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這句做為春光乍洩電影裡經典的台詞,也非常切合我創作上一路以來的人生感受。孤單是那麼赤裸且難以遮掩,越是不以為意的姿態,越是張揚,在這個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所有人的愛恨善惡都被迫或刻意自曝在陽光下,...

曝語詞 在 Being Y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4:08

2021 Leslie's Week:寂寞的時候,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繪畫 / 講座 / 卡帶 時間:3.26 fri. - 4.11 mon. 地點:感傷唱片行 台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564巷12號 繪畫創作:楊躲 @glenyoung__ 策畫:游璨賓 活動專頁 https://fb.me/e/5...

  • 曝語詞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5 16:30:45
    有 99 人按讚

    【「共產主義」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者誰才是習的執政要領?】

    從黨媒人民日報的報導熱度來看,自習執政以來,「崇毛抑鄧」的趨勢,延續至今。筆者採用了 #中國傳媒研究計劃 (CMP)的方法,計算關鍵詞在特定時段內出現的次數與年度總篇數之比,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沸」、「燙」、「熱」、「暖」、「温」、「冷」六級,以展示語詞的傳播度。

    逐年來看,「 #共產主義 」的熱度也遠遠低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與「紅色」、毛、鄧二人姓名類似,其在2020年的聲勢較弱,在人民日報上僅出現73次。而據學者 #吳思 的整理,習在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間,在公開講話中提及「共產主義」的次數,也僅有5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曝光度頗高,很大程度是因為其屬於習時代的理論縮略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部分,也是其建構 #中國夢 和 #民族復興藍圖 的關鍵核心,而「共產主義」雖然是共產黨的「遠大理想」,但與當前所重視的市場經濟的改革思路格格不入......

    #相關閱讀

    【國家機器深似海,入黨之路難又煩…年輕人為何還要擠破頭 #入黨?】https://bit.ly/35ACu4J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中共黨史 #中共建黨百年 #評論

  • 曝語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4 23:13:44
    有 9,697 人按讚

    2020/01/20 日月潭
    @junoohknow 小姊姊幫我拍出有哈里熊的照片。

    拍得比本人還美,
    本人就是第三第四張。

    哈里熊小教室
    到底「哈里雄」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它的唸法並不是國語的唸法,比較接近「賴打」這種台語化的日語詞彙的腔調。相對應的日語詞彙:「ハレーション」(harēshon),一個由英語而來的外來語。而它的意思就跟源頭的英語「Halation」一樣,指的是「溢出原本光源範圍的光暈」;或者更狹義的定義:「底片曝光時,光穿越底片的乳膠層到達底片背部後,反彈回乳膠層且散射所造成的光暈效果」。

    應該指的就是那個彩虹光,
    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正解,
    有沒有攝影大師可以回答?
    加20點。

    ....................(付清)

  • 曝語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6 21:05:15
    有 83 人按讚

    #聯合報專欄

    發現自己又好一陣子沒分享聯合報的專欄文章。從去年十月起,我開始以 #美食家 為題進行連載,目前有五篇文章,今天先分享頭二篇,希望大家喜歡。

    --

    #試探討美食家的養成

    美食家該怎麼當?這個問題始終在我心頭盤旋。本專欄自去年5月至今年3月疫情緊張前,都在探討美食家與美食評論,我認為「報社聘僱的餐廳評論人」是美食評論者中最明確的一類,於是從《紐約時報》於1960年代創設第一位餐廳評論人Craig Claiborne寫起,陸續介紹幾位美國食壇具有份量的食評。連載因疫情而中斷,如今再開,我又有一些新想法。

    主要是受到朱宥勳近期新作《作家生存攻略:作家新手村1 技術篇》、《文壇生態導覽:作家新手村2 心法篇》的啟發。此二書十分有趣,前者探討作家的養成,一個「素人」可以如何「入行」,可以如何以文學創作為業,等等個人生存的技巧;後者探討「文壇」作為一個「確實存在的社會場域」,其生態是如何,有何「結構、階級、意識型態與價值偏好」。也就是說,朱宥勳身為一位從學生時代開始寫作、已累積成果的年輕作家,以其「過來人」的經驗寫出文學界的潛規則,揭露作家精神性的表面底下的俗務,卸除文壇與世隔絕的壁壘。當然,潛規則曝光後未必能改變業界生態,但至少讓局外人看明白,這局打的是什麼牌。

    美食家是否可以比照辦理?

    或許,美食家是比作家更虛無縹緲的「職業」。如果作家是靠寫作維生,美食家靠什麼維生?根據朱宥勳對於作家養成的分析,「入行」是指「第一次以文字或相關知識獲得報酬」,「專職」是指「能以文字或相關知識獲得足以支撐生活的報酬」。那麼,美食家可以如何利用自身技能獲得報酬?又如何能進一步成為專職並賴以維生?

    追根究柢,美食家到底在做什麼?

    恐怕得先從幾個名詞的區辨下手。美食家、美食評論家、美食作家,是否相同?三者是否可以互相代用?中文裡,美食家與美食評論家似乎同義,都可指稱善於品評飲食的人,具備鑑賞能力與專業知識;但在英文裡,美食家(gourmet、gastronome、epicure、gourmand)與美食評論家(food critic)略有不同,food critic特別指稱評析食物或餐廳的人,將其飲食經驗藉由「寫作」分享給大眾,通常為報章雜誌、旅遊指南、美食網站寫評論,為大眾提供判斷依據,其中更特定的類型就是本文開頭所說報社聘僱的餐廳評論人(restaurant critic)。由此可見,美食評論家是一種明確的職業。

    既然談到寫作,又會與美食作家產生競合,以美國而言,有著作的美食評論家通常也會被視為美食作家(food writer),例如Ruth Reichl、Jonathan Gold、Adam Platt等人。可以這麼說:在美國,美食評論家、美食作家的形象比美食家更鮮明,也更多代表性人物。只要用Google分別查詢famous food writer、famous food critic與famous gastronome,就會發現,英語世界裡前二者的檢索結果遠多於後者。

    那麼,美食家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美食家是否寫作、是否能憑藉鑑賞美食維生,又與其身分構成有何關聯?以下,我將探討美食家需要具備什麼條件,以及美食家有何養成途徑。

    原文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341/4903699

    --

    #美食家的內涵釋義

    美食家是什麼樣的人?是一種職稱嗎?是一種興趣嗎?若要繼續探討美食家的養成,必須先弄明白美食家的內涵,唯有如此才能知曉美食家志願者必須具備什麼條件。針對這個問題,英文詞彙給予我們豐富且細緻的說明。

    是啊,中文裡,美食家就是美食家,還有什麼其他詞語可以指稱「愛吃的人」、「懂吃的人」?老饕或饕客吧,饕餮都嫌偏門,「饕」又予人一種貪得無厭感,不完全等同美食家。然而在英文裡,單單「美食家」就有gastronome、epicure、gourmand、gourmet等用語,涵義依其歷史脈絡稍微有異。

    英國社會學家史蒂芬.門內爾(Stephen Mennell)在其知名著作《有關食物的一切禮儀》(All Manners of Food)中,娓娓道來以上幾種「美食家」的不同。他首先提到「美食學」(gastronomy)一詞,似乎是由法國詩人Joseph Berchoux在1801年所發明,作為他寫的一首詩的標題(La Gastronomie);其後gastronomy一詞迅速在法國與英國流行起來,用以指稱「精緻飲食的藝術與科學」。Gastronome則是從gastronomy逆推而生的詞,用以指稱「美食的評判」(a judge of good eating);十九世紀時英國另有gastronomer、gastronomist的用法,現已罕見。

    與Gastronome相近的詞彙,尚有epicure、gourmand與gourmet,epicure與gourmand較老,gourmet則較新。Epicure的字根源於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伊比鳩魯主張「最大的善來自快樂」,並將快樂區分為動態與靜態,前者指涉正在滿足慾望時的快樂,例如享受美食的快樂,後者指涉慾望滿足後因為平靜而產生的快樂,例如飽餐一頓的快樂。這樣的主張,使伊比鳩魯與「享樂主義」畫上等號,epicure一字因此一度帶有貪嘴暴食的貶義(接近glutton一詞);不過在十九世紀初,尤其在英國,epicure開始獲得正面意涵,意指「為餐桌上的歡愉培養出精緻品味的人;對於吃喝有所選擇與挑剔的人。」

    Gourmand一詞原本也有貪嘴的負面意思,後來在法國轉變為正面詞彙,例如十九世紀的知名美食家葛立莫.德.拉.黑尼葉(Alexandre-Balthazar-Laurent Grimod de la Reynière)創辦的美食雜誌《美食家年鑑》(Almanach des Gourmands),刊名就使用了gourmand一詞。十九世紀初,《牛津英語詞典》也賦予gourmand正面意涵,不過時至今日英語中gourmand仍時常隱含貪嘴的貶義,且與gourmet所代表的「具備細膩味蕾的人」有所區隔。

    那麼gastronome呢?史蒂芬.門內爾認為,gastronome與上述諸詞有一關鍵差異:一名gastronome並不僅僅為了餐桌上的歡愉培養其精緻品味,藉由書寫,他同時協助他人培養精緻品味。「美食家(gastronome)不僅僅是一位講究吃喝的行家(gourmet),他同時是飲食品味的理論家(theorist)與宣傳者(propagandist)。」

    於是,美食家似乎不能只是享受吃喝、懂得吃喝,他還必須能夠形成飲食的論述,而其論述,必須藉由寫作表達出來。這成為美食家與其他美食愛好者的重要區別。

    原文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341/4974247

    (我的Podcast #美食關鍵詞 也同步開啟美食家系列訪談,歡迎大家收聽!)

  • 曝語詞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17 14:06:51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微博: https://www.weibo.com/p/1005057082285745/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is_all=1#pla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ubscri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的真相!

    Powehi M87

    2019年4月10日,室女座超星系团, 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的科學家發表了對M87星系中心黑洞進行觀測得到的影像,這是人類首次對黑洞進行直接觀測。[17]同時首次被拍攝到照片的黑洞取名為Powehi,它是夏威夷語詞彙,意指「無窮創造的深美源頭」

    黑洞照片超大質量黑洞 Event Horizon telescope 事件視界望遠鏡發現. 是人類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女科學家Katie Bouman卻受到網上世界, Reddit討論區質疑. 偉大科學發現...真相是什麼? 傳統媒體 CNN BBC報導錯?

    Vox講黑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oEHR4aW8I

  • 曝語詞 在 Ordinary Gaming Studio平民遊戲工作室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7-19 02:53:53

    有些說話很想去講
    有些盲點很想去打破
    有些謬論很想去反駁
    有些可能性 很想去尋找
    -----------------------------------------------------------------------------------
    考試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到現在仍會覺得全都是教育制度的錯?
    我們的社會病在哪裡,你知道嗎?
    留言分享你對影片的感悟
    靠你們的分享和讚好,才有機會增加影片的曝光率
    讓更多的人看到喔,麻煩你們了
    -----------------------------------------------------------------------------------
    ●●平民遊戲急需你的救援●●
    版權關係、廣告功能是不會為頻道帶來收益
    但若有心人 有能力、想支持、肯定我們的製作 :
    https://youtube.streamlabs.com/UCOOzVNnAm0z6v1ImCftzWnw#/
    - 社交媒體 -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rdinarygamingstudio

    流浪制作者白白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ordinarygamingstudio_shiro/

    選用音樂:
    0001 - 澤野弘之
    9thMob.-流星のナミダ -ORCH-VER - 澤野弘之
    RequieM - 澤野弘之
    你是你本身的傳奇 - 方皓玟(Charmaine Fong)
    影片引用:
    I JUST SUED THE SCHOOL SYSTEM !!! - Prince Ea
    ----------------------------------------------------------------------------------
    別字、發音問題:
    1。收獲→收穫
    2。畫上→劃上
    3。夫復何求:「夫」為句首發語詞,無特別意思。應該讀「扶」(Fu4),而非「膚」(Fu1)
    4。社蓄→社畜
    5。陣述→陳述
    6。跟本→根本
    別字王 - 白白orz
    ----------------------------------------------------------------------------------
    觀看我們上一部 「真.伏」評價 - 藍鯨遊戲 BlueWhale
    https://www.youtube.com/edit?o=U&video_id=59ZhaxoGcbo
    ---------------------------------------------------------------
    本影片長達2500字 的 講稿

    2017年4月,由著名伏GAME廠HKEAA推出的DSE 2017已經在7月12日的「放榜日」下正式落幕。那些象徵香港的標點符號、快樂指數、Elderly home、電子煙。被BAN了的計數機大法、Delay播出的錄音帶、提早收卷的那5分鐘。現在回想起,會不會都想講一句「做人別太HKEAA」呢?
    -伏GAME指數時間-
    看著幾日前收到的成績單,憑著此刻的心情,你 打算給這個遊戲多少分?
    ☆☆☆☆☆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當下的你 或會覺得氣憤、心有不甘、失望、沮喪、絕望、失去方向。
    請你記住此刻的感受,但忘記考試的內容。因為幾年後,你再回看今天,你只會覺得
    哈 小事一樁 不足掛齒
    那時的你更會嘲笑自己今日為何會 傻傻地 自尋煩惱 提不起勁

    講呢D (港語 - 即在別人提及不想提起的糗事,或別人過分吹噓時,作輕輕帶過之用。)

    沒錯,這樣說的確是「馬後炮」,因為這句是處於旁觀者的角度說的

    但今天 我不會跟大家講「盡了力便好」,今天我不會跟大家講「明天會更好」,

    今天 大家都是當局者。大家都是身處「迷」宮內的玩家,還在苦惱讀 高級文憑 (high Dip)還是 副學士 (Asso)、抑或考慮重讀。有時,當煩惱找上你,的確是 避不開、逃不過。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重要的是,我們怎樣去爬出這個四面牆,繼續踏步向前。

    我問你們,在這場61669人一同參與的遊戲中,你認為你得到了什麼?
    手上那張只存在數字的成績表? 5個lv2,兩個lv4,三個5,幾顆星,一個學位,一個文憑,一個為了證明自己價值的證書?

    錯,都錯
    難道那段努力奮鬥的日子,那份為了夢想、前途打拼的熱血,那些明明很累但依然睡不著的深夜,那份很想放棄的堅持。 現在回想,真的對你mean nothing(了無意義)?

    在這場考試之中,我們最大的收穫,並不是今天收到的結果,不是這張只存在星與數字的紙。而是 我們這段不斷付出的過程。 對,付出 就是 收獲。這場經歷,人一生只能獲得一次,而我們已經拿到了,夫復何求? 這段回憶成為我們這6年成長的最佳印證,為我們的中學生涯畫上最後一個句號。

    你或者會說,公開試的成績會影響一生,以後生活好壞、車樓有否就由此刻奠定。

    傻啦
    公開試的成績是會影響你的前途,但影響前途的還有更多因素。包括你當日那段奮鬥,今日這份不甘心,往後不屈的堅持。只要你能夠好好把握和珍惜每一個挫敗的經歷,它們就會漸漸變成你 步向成功的經驗。

    「陽光與陰影」你們都寫過多少遍了?

    「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梁啟超
    別跟我說這個簡單的道理你到現在考完仍然不懂喔

    今天的你可能進不了大學,我送你們兩句吧
    「學無前後,達者為先」
    「條條大路通羅馬」
    入學的遲早並不會決定你成就的高低
    馬雲都不是retake(重考)了,是quad take(4次重考)。他今天的成就不用我多說
    「羅馬」指的不是大學,而是你心目中理想的位置。
    只有 心態才可以決定你的境界

    放榜的事我們就不再去討論了,昨日已成為過去。今天的你撐過去了,那又代表什麼?

    一年後,兩年後,三年後。歷史只會不斷重覆,以後只會有更多的「你」去承受今天的「被分級」的待遇。往後的日子裡,只會有更多年輕人迷失於這個荒誕的漩渦之中。安慰的說話,人人都會講。

    接下來,我想跟你們認真去討論一件事。
    香 港 的 教 育 制 度

    我問你們,我們的制度有什麼問題?
    我再問你們,哪裡的教育制度是沒有問題的?
    沒有 世上是沒有完美的制度,日本 台灣 韓國 內地 新加波 的學生一樣需要寒窗苦讀
    一直以來,教育制度,就只有 「是否有效」及「是否適合」之分
    從香港近年的競爭力水平來說,明顯兩方面都不達標

    明知道HD(高級文憑) ASSO(副學士) 在社會認受性是低,但為什麼人人依然要去搶著去讀。
    因為大家都知道,有一份學歷證明,總比沒有好。
    有選擇的話誰想這樣,跟本就不到我們去作主。面前就只有一系列的教育副產品,去給我們這群教育犧牲品去接受,還說到這如「自助餐」一樣給我們去選擇。畢業後更不被社會認受。
    你對藝術、設計有興趣? 喜歡寫作、文學創作? 很抱歉,大家都會跟你講「香港不適合你」。而你是無法反駁,因為這是 事實。最後大家只可以迫於無奈地去讀工商管理、工程。 為什麼? 因為他們說 有「錢」途。

    制度的本質是「死」的,它是由人訂出來的。香港的教育制度並不荒謬。荒謬的 是我們的社會。

    為什麼以前我們小三TSA都是隨便考,現在的小學生就要叫苦連天,上訴到立法會?
    因為校方想把數據做好、想升排名、拿更多的好處,便去催谷學生

    為什麼School Secret 要叫名校secret?
    因為讀名校值得炫耀,好威風的 ,說好的「英雄莫問出處」呢?

    為什麼香港女生選男朋友都要選個有車有樓的? 中環價值嘛。

    為什麼讀文學、設計、體藝科,就要「被」注定沒前途。 因為香港是4大產業傾斜,只有「實用性知識」才會被視為「才華」。

    為什麼到今時今日你仍然在意你的DSE分數多少? 功利主義,人類最直接的思考模式 - 結果論。

    當我們身處的社會是 一切都只會用 結果 去衡量,無視任何事物的內在意義及過程。 那麼我們的教育制度,又能好到哪裡去? 當 考試 與 學習 是應該被分開看待。 但這個被評為「考核金魚能否爬樹」的教育模式,正正就在百份百地服務一個考試系統。 這不就是我們整個社會的原罪,因為教育制度 把「分數」的位置放的比我們品德修養、才能、自我價值 更高....

    不對..這根本不是教育制度,這只是一個把學生變成社蓄及機器的「訓練」制度。

    當應有的價值觀不斷被俗世所扭曲,並標榜為一種「偽正確」,制度自然會淪為順應社會的工具。 我問你們,現在該向誰問責? 今天「殺人兇器」成為代罪羔羊,而真正的劊子手卻逃之夭夭。

    我們常常說,這個城市要「可持續發展」。 我想問,我們這個社會有什麼值得留給下一代? 殘酷的學制、無窮無盡的壓力、瘋狂的樓價、不理性的競爭環境?

    假若你說 我們社會鼓吹的是向上爬、力爭上遊的競爭心態 也罷,可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比的是誰較可憐,誰較慘,誰較低分,誰的人生較為 失敗。

    有沒有突然覺得,我們這個社會,病得不輕.....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 易經
    我們的社會已經沒辦法再去進步,相反的是不斷地倒退。
    由香港已經逐漸比不上鄰近的城市,失去香港獨有的優勢的一刻,已經象徵著改革 的迫切需要。今天我們不去作出改變,只會有莘莘學子與我們一樣承受著相同的苦難,你忍心嗎?

    「孩子不是等待被填滿的瓶子 而是盼望化作燃燒的火焰」
    「人才」需要重新定義,人的價值亦需要被重新重視

    或者你會想問,說這麼多廢話又能帶來改變嗎? – 結果論派

    的確,此刻我們未必可以改變到什麼,但那是否代表我們不應該去爭取? 是不是難以實現的事情,就等於沒意義,不切實際? 你這樣說是在否定多少人的努力? 這個問題,不攻自破。 (其實我想在背景插入 市民遊行、反國教、無國界醫生、明哥派飯、薯片叔叔(懂的會懂etc)

    我們作為現有制度下的犧牲品。就算要像像堆屍一樣,也要為我們的下一代拼湊出一條能走的道路。 這是我們 活在當下 的人最應該做的事,最應該履行的公民責任。

    - 伏GAME指數 - 時間
    看著幾日前收到的成績單,憑著此刻的心情,你 打算給這個遊戲多少分?
    ☆☆☆☆☆

    重要嗎? 反正都成為過去了~
    I did my part, what about you?
    ---------------------------------------------------------------

    記得別忘了訂閱我們! 3萬訂閱者我們會進行抽獎~ 謝謝觀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