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暨南大學選課系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暨南大學選課系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暨南大學選課系統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茜的世界周報》 在川普要求"全面復課",並暗示不復課的地方政府將沒有聯邦政府預算金援的情況下,今年8/1開始, 美國已有由共和黨籍執政的喬治亞州/印第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田納西州/佛州..等,以及部分州的偏遠郊區學區 宣布復課。但復課兩周後,美國CBS最新調查:全美7州因復課造成師生染疫而進行...
暨南大學選課系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在川普要求"全面復課",並暗示不復課的地方政府將沒有聯邦政府預算金援的情況下,今年8/1開始, 美國已有由共和黨籍執政的喬治亞州/印第安那州/密西西比州/田納西州/佛州..等,以及部分州的偏遠郊區學區 宣布復課。但復課兩周後,美國CBS最新調查:全美7州因復課造成師生染疫而進行隔離人數,已至少達1500人且還不斷增加中。
復課的2個爭議點:醫學面而言,孩童是否容易感染? 甚至死亡?
@反對:川普在8月5號、7/23、7/22不斷公開強調:孩童不太會被感染,不太把病毒帶回家,就算有孩童染疫 他們很快就好了。
@支持: <時代雜誌>研究: 病毒會變異,在美國孩童身上 正加劇產生影響。疫情初期美國18歲以下孩童 僅占病例總數1-2%。五月開始美國紐約和加州 開始陸續爆發幼童出現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罕見謎樣症狀」類似川崎症和中毒性休克,最小的案例是6個月大嬰兒。到今年八月,孩童佔新冠病例總數躍升為9% (+38萬人),且美國死於新冠的孩童 已達至少90人。<紐約時報>報導:韓國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10至19歲的兒童比成年人傳播冠狀病毒的頻率更高。
復課的爭議點:政治面
川普在本周8月12號正式宣布:新聘白宮防疫顧問、胡佛研究院研究員的神經放射學專家阿特拉斯(Sctoo Atlas)。Atlas的防疫建議與先前白宮防疫專家相差極大,但多與川普防疫立場一致。Atlas首次於記者會曝光,即強調支持"全面復課",孩童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立場。<紐約時報>指出,川普此舉等於選擇把佛奇打入冷宮,堅定選擇"全面復課並全面重啟經濟"的路線。
{內文}
對美國白宮而言,"學校復課"非公衛議題,而是政治議題
(川普\美國總統)
大部分情況下,孩童都好好的,我意思是,孩童不太會被感染,他們不太會染上病毒,也不會變成病重
(ABC NEWS)
9歲孩童狄恩,居於紐約上州區,最後被急送ICU加護病房,在新冠檢測呈陽性後
(川普\美國總統)
一天晚上我看到你們談"免疫系統",不管是什麼,孩童的系統總是比我們強,因為新冠病毒攻擊不了他們,幾乎在體內起不了什麼作用
(NBC News)
14歲男孩傑克,最後幸運存活,他因"奇怪的症狀"住院整整10天,最後證實是新冠病毒引發併發症
(川普\美國總統)
孩童不太會感染新冠,也不太把病毒帶回家,就算有孩童染疫,他們很快就好了
(瓦倫斯基\哈佛大學醫學中心 感染學主任)
據觀察孩童感染人數即使死亡率看起來低,但換算死亡人數,是非常驚人的數字
即使案例和事實擺在眼前,川普仍堅稱"孩童不易被感染,得全力復課"。若從醫學面來探討,新冠是個一再變異的病毒。疫情初期,美國18歲以下孩童僅占病例總數1-2%,五月開始,美國紐約和加州開始陸續爆發幼童出現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罕見謎樣症狀」,類似川崎症和中毒性休克,最小的案例,甚至是6個月大嬰兒。
(茱莉亞\罹患疑似新冠併發症孩童)
剛開始我覺得腳很無力,然後很累很想睡
(茱莉亞父親)
她的嘴唇開始變藍紫色,四肢也開始變很冷
(古帕\CNN醫療資深記者)
那天晚上茱莉亞差點致命
到今年八月,過去四周全美就新增約18萬名兒童感染新冠病毒,較四周前遽增90%。<時代雜誌>統計,累計孩童占新冠病例總數,已經從初期的1-2%,躍升為9% (+38萬人),且美國死於新冠的孩童已達至少90人。這也是為什麼流行病專家質疑校園重啟復課的原因。
(溫雷納\喬治華盛頓大學急診醫生&公共衛生教授)
現在復課是不安全且缺乏謹慎,孩童等於和惡化的疫情對戰
(古普塔\全球衛生政策專家&肺科醫師)
聲稱我們的孩童具有免疫能力,因此每位家長,每個學區,這個國家的各單位都該非常清楚,你們的孩童不是免疫於新冠病毒,重返學校的老師會有危險,孩子們也是
但對川普而言,唯有所有學校復課,家長和教職等勞動人口才能重返職場,美國經濟重啟,才能扭轉選情。8月12號,川普正式宣布,已經新聘防疫顧問<阿特拉斯>,阿特拉斯與川普立場一致也支持"全面復課"。
(川普\美國總統)
他就是史考特 阿特拉斯,你們都聽說過他吧,他很有名的,他很受尊重,來自史丹福大學,他將與我們一起應對新冠病毒疫情,他很有想法,他認為"我們之前做得很好"
(阿特拉斯\胡佛研究院研究員 神經放射學專家)
全球每年光流感季就死65萬人,所以我們才不封鎖隔離呢,那是不理智的行為,不用擔心孩童會感染新冠病毒,他們不會因此生病的
為了復課,寧可犧牲佛奇,換上與主流意見截然不同的爭議神經放射學專家阿特拉斯。<紐約時報>指出,這凸顯川普是鐵了心要推動復課。佛奇和美國前CDC疾管局局長則強調,他們支持復課,認為復課帶來的經濟 教育 心理等效益龐大,但佛奇等指出,各州疫情輕重不一,不當一概而論,而是應參考紐約州"以數據復課"的作法,檢測陽性率若大於5%就得禁止實體教學。
(佛奇\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主任\)
我認為"所有學校都必須關閉"的主張,以及"所有學校都必須開放"的主張都不合理 也不正確,你必須適時反應,因為若大多數老師無法去學校,無論如何,各州都只能線上授課
(佛里登\前美國CDC疾管局主任)
我認為紐約州長古莫示範了很好的復課範例,也就是檢測陽性率得低於5%,加上系統性的階段性計畫,這正是我們需要的復課方案,但有些州陽性率10%甚至15%,我會非常驚訝,若他們要復課或持續復課,因為疫情很容易將復燃,重點是,你要嘛關閉酒吧 要嘛關閉學校,但你不能讓兩者都開放,這在控制疫情上是不可能的
倉皇復課,美國已為此付上代價。喬治亞州北保汀(North Paulding)高中本周復課,學生沒戴口罩,更遑論社交距離,結果復課才一周,已有9名師生染疫。美國媒體CBS指出,總計全美7州(佛州 喬治亞州 印第安那州..等),因復課造成師生染疫而進行隔離人數,已達1500人,影響所及,美國哈佛大學與南加大已經要求國際學生,今年秋天"別前來美國就學",而40所高等院校已聯名致函國土安全部,要求清楚說明未來國際學生,選課與簽證等事宜。美國流行病專家警告,"復課" 牽一髮動全身,若處理不當,甚至將引發秋季爆發更大波的疫情。
(奧斯特霍姆\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
(你依然認為秋季將是),(美國最災難性的時刻嗎),首先我們將看到美國9月感染人數呈"爆炸式增長",這跟學校復課有關,這將是美國要處理的下一個"失火點",其次 關於室內空氣,今年的流感疫情將是個挑戰,我很確定的是,室內活動將是很棘手的問題,我們在室內時間越長,聚集次數越多,我們就越有可能發生"超級傳播事件",所以我認為,今年秋天將是美國新冠病毒的高峰期
困惑 挫折 龐大的疫情壓力,還有白宮揚言不復課者,將扣住聯邦金援的威脅,美國的復課儼然已是無奈的時代悲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SSmHPb3qoI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16《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3qgFh2-GP0&t=7s
暨南大學選課系統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個攸關所有台灣孩子未來在台灣升學的系統,問題出在哪?
————
藍偉瑩老師的補充說明:
除了朱校長寫到的問題外
試想 如果大學端收到同一個學校不同學生的修課證明 對於相同一門課竟然有不同代碼
你們知道大學會擔心什麼嗎 他們會擔心高中造假
現在被審資料就是如此
同一個學校不同學生被審資料附上的成績單形式不同
大學就曾提過他們懷疑是造假
其實根本就是一個附上申請入學五學期成績單 一個可能給學校成績證明單
唉 不要這麼辦公室決策好嗎
這次真的終於要整合了
可以好好理解原本規劃的意義嗎
#真的不想說是哪些人影響政策規劃
#我們也不是很想整天發這種文
#我們只是老百姓
#我們
順便跟大家說清楚整套系統吧,以免大家誤解我的意思。
首先,要肯定國教署在這波課綱推動過程中願意參考我們的架構,把幾套系統都進行整合,這絕對是一件大工程!
整個系統分成課程計畫平台、校務行政系統、學習歷程資料庫、大學端學習歷程審查系統,過去只有前兩套系統,而且是分別規劃的,校務行政系統更是學校自行採購的,導致一些學校實際開課與課程計畫脫節。
這次的系統啟動點在課程計畫平台,高中學校每個課程都會登錄在平台上,系統將會提供每個課程一個代碼(系統自動產出),如果是校訂課程(校訂必修或多元選修等),則必須連帶送上課程規劃表(十八週授課大綱),這個代碼等於課程的身分證,也會帶著課程規劃表的連結點一起移動。
第二步是學校的校務行政系統,以往學校是自行在校務行政系統內開立課程,未來只能從國教署的課程計畫平台匯出並匯入自己的校務行政系統(這樣才能確保課程代碼跟著移動),學生修完課之後會產出學習歷程檔案的修課紀錄(攜帶課程代碼),連同其他學習歷程檔案一同傳到國教署的學習歷程資料庫(目前設在暨南大學)。
第三步是學生在高三下選擇申請大學時,可以在大學甄選會及暨南大學共同開發的平台上報名,也勾選自己想傳給大學的檔案,暨南大學會將學生勾選的學習歷程檔案提供給大學端,大學各科系會看到學生的修課紀錄(取代過去的成績單)等等,當評審想看看學生修習的某一門課內容時,直接點選課程名稱(隱含課程代碼及連接點),可以直接看到該課程的授課大綱,方便大學教授更深入認識高中學校與學生。
所以這是一套前後連接的系統設計,牽動到的範圍非常龐大,所以國教署願意承擔已經誠屬難能可貴了。只是,這次的事件是高中端自己的問題,多次會議我都提出學校應該要有一張課程總表,如果要分班群,各班群再用下拉選單勾選即可,可是,某些委員認為課程總表沒有意義,無法檢核學校開課情形,反而先讓學校選擇班群(有點類似過去的類組概念),結果導致,如果學校有五種班群,每個班群所修的課程都會有不同代碼(即使課程名稱和內容是相同的),這必須加長課程代碼的數目,更要學校填寫許多資料,試想,如果是多元選修課程開給不同班群選修,因為不同課程代碼,就可能要填重複的課程規劃表(授課大綱)。
其實,更重要的是,國教署在多次會議討論課程計畫書格式,常常有人亂修先前的內容,如果無關大局就算了,這次動到了最重要的課程總表,我實在難以忍受,沒有整體概念的系統規劃,怎麼可能順利推動呢?如果連國教署都沒有人有整體系統觀,那就只能整天委辦給學校,聽這些學校人員的擺布,一切就會如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