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暨南大學港澳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暨南大學港澳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暨南大學港澳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暨南大學港澳台產品中有3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27的網紅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 #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 九月新書 ══ 📕 《#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 》 ❖#黃偉雯/著 ═══。。═══ 在馬來人優先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論壇 :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十四五規劃新里程 / 「世紀疫情下,大灣區生物科技之協同作用與整體發展潛力 」l 29052021 活動詳情: 日期:2021 年 5 月 29日(六) 時間:下午 2:30 - 4:30 地點:九龍塘生產力大樓(HKPC)四樓,會議廳 內...

暨南大學港澳台 在 carrie, a law major (inactiv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8-10 12:07:30

20200721 《常見問題之是否建議中國大陸升學?》 過去一年被問過不少次 在現在這個時勢是否還建議去中國大陸升學 其實一切都取決於你升學的目的、學科/學校的選擇、未來規劃 🚩常見的有以下三種情況: 1⃣️單純為了有U讀,有個學士學位🎓 如果不想走asso或者retake的路,也不介意學科和學校的...

暨南大學港澳台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21:53:05

【@girlstyle.mag】8位美貌與智慧並重的高質港姐 . 最近因TVB宜佈今年《香港小姐競選》將停辦一年,令不少人的話題都在談論港姐。有人說近年港姐質素大不如前,其實港姐要配上「美貌」,同時又兼備「智慧」真是不易做到,以下這8位美貌與智慧並重的高質港姐,不知道大家最喜歡那個呢? . # 麥明...

暨南大學港澳台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7:31:42

感謝各位前輩好友出席支持「就是敢言」成立儀式暨2018年「千企百校十八區憲法和基本法宣傳推廣」活動啟動典禮,今天有逾百名政商界人士及青年團體代表,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仇鴻,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就是敢言」榮譽顧問、深圳大學黨委書記劉洪一教授、中國企業...

  • 暨南大學港澳台 在 英該多看書 繪本與書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7 00:01:57
    有 0 人按讚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
    #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 九月新書 ══
    📕 《#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 》

    ❖#黃偉雯/著

    ═══。。═══
    在馬來人優先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
    ❖ 聯合推薦

    ● #李三財——就諦學堂創辦人——專文推薦

    ● #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 #胡芷嫣——故事StoryStudio網站主編
    ● #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 #陳靜宜——馬來西亞華人飲食文化專書《啊,這味道》作者
    ● #藍白拖——背包旅人

    ═══。。═══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

    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 #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
    .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
    .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 #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
    ◣#各界好評

    ●「本書為學術界嚴肅的馬來西亞政治或社會史的濃縮。作者以中國及華人史觀出發,從華人移民、殖民經濟開發、族群關係以及馬來西亞華人日常社會文化現象切入,帶領讀者發現複雜的華人社會文化。但這種多樣的華人性並非憑空產生,而是歷史過程的偶然產物,因此作者行文中也穿插了歐洲及日本殖民馬來亞、砂拉越以及沙巴史、馬來西亞獨立過程、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等對華人的影響。這是一本包含多元的華人社會文化與馬來西亞政治元素的簡史,適合對馬來西亞歷史感興趣的初學者閱讀。」──林開忠,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
    .
    ●「作為一位曾經在馬來西亞生活的台灣人,作者具備在地的優勢,爬梳大馬歷史、實際體驗多元社會的特色、實地了解在地的文化與民俗,以編年的順序,引導讀者進入馬來西亞歷史,欣賞既陌生又略有所知的當代風貌,尤其是華人社會的概況。此書為讀者釐清馬來亞和馬來西亞、西馬和東馬的不同脈絡,以『豬仔』、『嘛嘛檔』、『辣死你媽』等在地用語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在敘事方面,作者靈活貫穿歷史與當代,在一些特定事項上對比大馬和台灣的情況,加深讀者的印象,書寫手法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閱讀此書,相信對多元文化、共存共榮的馬來西亞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陳亞才,馬來西亞元生基金會執行長

    ❖ 作者: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Facebook粉絲專頁:深度文化x世界歷史觀察/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2020/9/9 上市
    ◎═博客來:https://bit.ly/2Z1SF8o
    ◎═誠品:https://bit.ly/2DuATDq
    ◎═金石堂:https://bit.ly/3gUOEsC
    ◎═讀冊:https://bit.ly/32PscfC

  • 暨南大學港澳台 在 台灣共識 台灣成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04 18:31:28
    有 15 人按讚


    《疫苗背後的利益集團》

    理大學者聯署發佈的「新冠病毒重組蛋白疫苗」,論文的第一作者叫楊靜雲,是一位90後研究生,隸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于全負責統籌疫苗研發,在論文亦榜上有名,其女兒魏霞蔚,則是楊的博士生導師。

    魏于全是四川大學副校長和中科院院士,在2002年起遭人實名舉報學術造假,但一直獲得四川大學和黨委的鼎力支持:

    //摘要10多年前,我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揭露了魏于全的學術不端行為,以後我又多次向上述單位和有關部門多次寫信,但一直未得到處理。然而魏在以後的學術工作中,依然故我,直至最近有人揭發,魏利用個人影響力弄虛作假,為其妻女騙取省科技進步獎。事實說明,魏在學術腐敗的道路上越滑越遠,膽子越來越大。魏從一個學術混混,騙取院士頭銜,其腐敗行為累累曝光,卻累累高升,榮譽頭銜越來越多,成為中國醫藥生物領域的一個重要決策者,真是古今中外歷史和現實生活中少有的奇葩。窺一斑而見全豹。從魏飛黃騰達的軌跡中,人們不難看出,魏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保護傘和支持群體。魏於全的學術腐敗不除,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就是一句空話。現在是清算魏于全學術腐敗的時候了,我們納稅人無法再忍耐下去! //

    被指造假的論文有兩篇:

    //中華腫瘤學雜誌的那篇文章中,魏用豬的視網膜分離黑色素細胞免疫接種黑色素瘤的小鼠,而全世界的組織學教科書中明確記載視網膜中不存在黑色素細胞,那魏于全怎麼能從豬視網膜中分離到黑色素細胞,這就是他的論文是絕對虛假的根本鐵證。

    魏于全在《NATURE MEDICINE》的論文中用人的血管內皮細胞免疫小鼠,這種不同種屬間的抗原接種,受體,即小鼠不對人的種屬特異性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即產生抗體和活性淋巴細胞,是違反免疫學基本原理的。如果魏于全的實驗成立,那麼移植免疫的理論和臨床實踐都得徹底改寫和推翻。那就是說,任何種屬動物之間都可以進行組織和器官移植,就不存在免疫排斥了。不言而喻,這是不可能的。我想,中科院院長和其它有關部門的領導起碼應當知道這樣的一點點常識。但是這樣簡潔明瞭的道理也沒有得到他們的回應。 //

    舉報人亦講述魏如何庇蔭妻女:

    //最近,網上又有人,揭露魏于全論文造假,揭露魏於全要他的學生轉讓論文第一作者給他的妻子趙霞和他的女兒魏霞蔚,幫助她們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的事實。我涉足新中國科教界近60年,改革開放後,也接觸不少國外學術界朋友,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情。可以說這真是中外學術史上的奇葩。按理說,沒有人願意,心甘情願的會把自己辛苦做實驗,寫成論文的第一作者的名義拱手讓給別人。//

    以及如何因舉報受壓:

    //17年前,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魏于全的科研基金申請時,向基金委領導明確指出,作為魏于全基金申請依據的他的兩篇文章存在嚴重問題,對其實驗結果必須成立專家組進行認真審查,我的意見得到課題評審組所有人員的支持。按理說,自然基金委應當對此引起起碼的重視。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魏于全得到了更多的基金。這中間到底有什麼貓膩,為什麼自然科學基金委要不顧專家組意見,非把100萬元給給魏于全不可,到底該如何解釋?

    後來,我向《NATURE MEDICINE》寫了評論文章,就在雜誌社要刊出我的評論之際,魏于全慌了手腳,連著5個星期,利用周末,從成都飛到西安,堵住我的辦公室,拿著他們校長的親筆信,又是送禮,又是賄賂我,要我撤稿。還讓他妻子沒黑沒明接連打騷擾電話,威逼利誘,(當時,我的一個孩子在香港讀博士學位,她在電話中說,要讓孩子不能畢業)。從這些表現中,足見他們全家是慌了神的。人常說,肚子沒冷病,不怕吃西瓜。我寫一個評論,這在國外雜誌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事情,怎麼就能把魏于全嚇成這個樣子,不能不說他心中有鬼。再後來,2003年,我以「致中國科學院公開信」的形式把魏于全論文造假的事件向外界公開。四川大學對魏于全則是極盡包庇之能事。四川大學黨委出面開新聞發布會,黨委書記公然親自出馬打包票,說魏于全沒有學術不端行為。四川大學研究生院向研究生下命令要研究生力挺魏于全。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

    根據實驗室團隊受訪,該重組蛋白疫苗已落戶成都高新區實現產業化,規劃年產億針的生產線。魏于全本人是21間生物醫學相關公司的股東,該《自然》期刊論文的作者楊靜雲、王瑋、趙志偉、逯光文、李炯、王震玲等人,亦與魏于全父女合資開了一間成都智匯天成生物醫藥公司,可見除了在學術研究上,團隊亦是緊密的商業伙伴。

    //2017年9月27日:由魏于全院士領銜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將以作價入股方式,在成都落地轉化包括抗腫瘤藥物、基因治療技術等7項成果,與西藏承億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新尚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深圳恆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3家企業投資近8億元在成都高新區、溫江區新註冊7家公司進行產業化開發。預計可立項研發的新藥品種超過50個,後期投資將超過100億元。 //

    公佈「港澳疫苗」研發的理大的劉耀南教授,本身是美國抗癌藥公司Athenex的現任主席兼CEO。他曾任ICN製藥的主管,幫助籌集5.25億美元的可換公司債,分拆出Ribapharm,之後又擔任Ribapharm的CEO,幫助公司在華爾街搞IPO集資3億美元。看看Athenex的公司介紹:

    //Athenex是一家全球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研究、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及相關疾病的新療法,該公司的高級投資顧問團隊中有騰訊董事長馬化騰、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等,另外馬化騰也是其戰略股東之一。 //

    Athenex在2018年成為第一間入選「中國生物醫藥指數」的美國公司,為陸企香雪精準(馬化騰持股一成)以1.8億獲得美國三款抗癌藥的專利,也在重慶巴南的生物城有合作項目,而魏于全剛好腫瘤科出身,魏劉之間有沒有商業瓜葛?成都高新區的天府國際生物城的企業有沒有持有Athenex的權益?劉耀南與「內地院校團隊」的疫苗研發合作到底包括甚麼?種種問題卻被「理大研發」這四個字一一蓋過了。

    同一篇論文,同一種成分,究竟香港準備在美台投產的疫苗,跟成都投產的是否屬同一種?還是互相獨立?創科局在考慮劉耀南的撥款要求前,會否調查清楚有沒有利益輸送之嫌?這些都是香港人所關心的。

    //2018年7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暨深港生物醫藥、生命科學和醫療器械發展機遇與路線圖研討會在香港理工大學隆重舉辦。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投資推廣署、鹽田區人民政府和香港理工大學聯合主辦,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產業的合作發展。出席者有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張總明、香港南豐集團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梁錦松、香雪製藥董事長王永輝、Athenex 主席兼行政總裁劉耀南醫生和總經理楊鴻韜博士。//

    作者

  • 暨南大學港澳台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04 16:46:14
    有 521 人按讚


    內幕重重

    《疫苗背後的利益集團》

    理大學者聯署發佈的「新冠病毒重組蛋白疫苗」,論文的第一作者叫楊靜雲,是一位90後研究生,隸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于全負責統籌疫苗研發,在論文亦榜上有名,其女兒魏霞蔚,則是楊的博士生導師。

    魏于全是四川大學副校長和中科院院士,在2002年起遭人實名舉報學術造假,但一直獲得四川大學和黨委的鼎力支持:

    //摘要10多年前,我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揭露了魏于全的學術不端行為,以後我又多次向上述單位和有關部門多次寫信,但一直未得到處理。然而魏在以後的學術工作中,依然故我,直至最近有人揭發,魏利用個人影響力弄虛作假,為其妻女騙取省科技進步獎。事實說明,魏在學術腐敗的道路上越滑越遠,膽子越來越大。魏從一個學術混混,騙取院士頭銜,其腐敗行為累累曝光,卻累累高升,榮譽頭銜越來越多,成為中國醫藥生物領域的一個重要決策者,真是古今中外歷史和現實生活中少有的奇葩。窺一斑而見全豹。從魏飛黃騰達的軌跡中,人們不難看出,魏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保護傘和支持群體。魏於全的學術腐敗不除,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就是一句空話。現在是清算魏于全學術腐敗的時候了,我們納稅人無法再忍耐下去! //

    被指造假的論文有兩篇:

    //中華腫瘤學雜誌的那篇文章中,魏用豬的視網膜分離黑色素細胞免疫接種黑色素瘤的小鼠,而全世界的組織學教科書中明確記載視網膜中不存在黑色素細胞,那魏于全怎麼能從豬視網膜中分離到黑色素細胞,這就是他的論文是絕對虛假的根本鐵證。

    魏于全在《NATURE MEDICINE》的論文中用人的血管內皮細胞免疫小鼠,這種不同種屬間的抗原接種,受體,即小鼠不對人的種屬特異性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即產生抗體和活性淋巴細胞,是違反免疫學基本原理的。如果魏于全的實驗成立,那麼移植免疫的理論和臨床實踐都得徹底改寫和推翻。那就是說,任何種屬動物之間都可以進行組織和器官移植,就不存在免疫排斥了。不言而喻,這是不可能的。我想,中科院院長和其它有關部門的領導起碼應當知道這樣的一點點常識。但是這樣簡潔明瞭的道理也沒有得到他們的回應。 //

    舉報人亦講述魏如何庇蔭妻女:

    //最近,網上又有人,揭露魏于全論文造假,揭露魏於全要他的學生轉讓論文第一作者給他的妻子趙霞和他的女兒魏霞蔚,幫助她們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的事實。我涉足新中國科教界近60年,改革開放後,也接觸不少國外學術界朋友,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情。可以說這真是中外學術史上的奇葩。按理說,沒有人願意,心甘情願的會把自己辛苦做實驗,寫成論文的第一作者的名義拱手讓給別人。//

    以及如何因舉報受壓:

    //17年前,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評審魏于全的科研基金申請時,向基金委領導明確指出,作為魏于全基金申請依據的他的兩篇文章存在嚴重問題,對其實驗結果必須成立專家組進行認真審查,我的意見得到課題評審組所有人員的支持。按理說,自然基金委應當對此引起起碼的重視。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魏于全得到了更多的基金。這中間到底有什麼貓膩,為什麼自然科學基金委要不顧專家組意見,非把100萬元給給魏于全不可,到底該如何解釋?

    後來,我向《NATURE MEDICINE》寫了評論文章,就在雜誌社要刊出我的評論之際,魏于全慌了手腳,連著5個星期,利用周末,從成都飛到西安,堵住我的辦公室,拿著他們校長的親筆信,又是送禮,又是賄賂我,要我撤稿。還讓他妻子沒黑沒明接連打騷擾電話,威逼利誘,(當時,我的一個孩子在香港讀博士學位,她在電話中說,要讓孩子不能畢業)。從這些表現中,足見他們全家是慌了神的。人常說,肚子沒冷病,不怕吃西瓜。我寫一個評論,這在國外雜誌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事情,怎麼就能把魏于全嚇成這個樣子,不能不說他心中有鬼。再後來,2003年,我以「致中國科學院公開信」的形式把魏于全論文造假的事件向外界公開。四川大學對魏于全則是極盡包庇之能事。四川大學黨委出面開新聞發布會,黨委書記公然親自出馬打包票,說魏于全沒有學術不端行為。四川大學研究生院向研究生下命令要研究生力挺魏于全。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

    根據實驗室團隊受訪,該重組蛋白疫苗已落戶成都高新區實現產業化,規劃年產億針的生產線。魏于全本人是21間生物醫學相關公司的股東,該《自然》期刊論文的作者楊靜雲、王瑋、趙志偉、逯光文、李炯、王震玲等人,亦與魏于全父女合資開了一間成都智匯天成生物醫藥公司,可見除了在學術研究上,團隊亦是緊密的商業伙伴。

    //2017年9月27日:由魏于全院士領銜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將以作價入股方式,在成都落地轉化包括抗腫瘤藥物、基因治療技術等7項成果,與西藏承億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新尚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深圳恆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3家企業投資近8億元在成都高新區、溫江區新註冊7家公司進行產業化開發。預計可立項研發的新藥品種超過50個,後期投資將超過100億元。 //

    公佈「港澳疫苗」研發的理大的劉耀南教授,本身是美國抗癌藥公司Athenex的現任主席兼CEO。他曾任ICN製藥的主管,幫助籌集5.25億美元的可換公司債,分拆出Ribapharm,之後又擔任Ribapharm的CEO,幫助公司在華爾街搞IPO集資3億美元。看看Athenex的公司介紹:

    //Athenex是一家全球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研究、開發和商業化治療癌症及相關疾病的新療法,該公司的高級投資顧問團隊中有騰訊董事長馬化騰、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等,另外馬化騰也是其戰略股東之一。 //

    Athenex在2018年成為第一間入選「中國生物醫藥指數」的美國公司,為陸企香雪精準(馬化騰持股一成)以1.8億獲得美國三款抗癌藥的專利,也在重慶巴南的生物城有合作項目,而魏于全剛好腫瘤科出身,魏劉之間有沒有商業瓜葛?成都高新區的天府國際生物城的企業有沒有持有Athenex的權益?劉耀南與「內地院校團隊」的疫苗研發合作到底包括甚麼?種種問題卻被「理大研發」這四個字一一蓋過了。

    同一篇論文,同一種成分,究竟香港準備在美台投產的疫苗,跟成都投產的是否屬同一種?還是互相獨立?創科局在考慮劉耀南的撥款要求前,會否調查清楚有沒有利益輸送之嫌?這些都是香港人所關心的。

    //2018年7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暨深港生物醫藥、生命科學和醫療器械發展機遇與路線圖研討會在香港理工大學隆重舉辦。此次活動由深圳市投資推廣署、鹽田區人民政府和香港理工大學聯合主辦,聚焦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生命健康產業的合作發展。出席者有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張總明、香港南豐集團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梁錦松、香雪製藥董事長王永輝、Athenex 主席兼行政總裁劉耀南醫生和總經理楊鴻韜博士。//

    作者

  • 暨南大學港澳台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29 16:55:44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論壇 :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十四五規劃新里程 / 「世紀疫情下,大灣區生物科技之協同作用與整體發展潛力 」l 29052021

    活動詳情:
    日期:2021 年 5 月 29日(六)
    時間:下午 2:30 - 4:30
    地點:九龍塘生產力大樓(HKPC)四樓,會議廳
    內容:1.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十四五規劃新里程
       2. 「世紀疫情下,大灣區生物科技之協同作用與整體發展潛力 」

    主禮嘉賓
    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 鍾偉強 博士, 太平紳士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陳百里 博士, 太平紳士
    香港檢測和認證局 主席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主席 于常海教授 博士, 太平紳士

    活動召集人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會長 黃達東 MH, 太平紳士

    論壇演講嘉賓
    主題 : 生物科技港醫、港藥展望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醫學專業學院院士
    高永文醫生 GBS, 太平紳士

    主題 : 粵港澳大灣區
    產業佈局與企業發展機遇
    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蘇國輝院士

    主題 : 探討產業園
    如何配合大灣區的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
    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
    洪為民教授 太平紳士

    主題 : 大灣區各地科研及
    產業如何優勢互補
    南方醫科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廣州市達瑞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明博士

    YT技術限流和自動退粉,離封台不遠,請幫忙高Sir正能量?訂閱?分享影片救亡: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現代版雷鋒
    #小市民憑良心
    #做實事講真相
    #支持國安法
    #男人幫大聯盟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高Sir疑遭技術限流,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高Sir正能量」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2. 撳?搶先睇;
    3. 贊好並留言支持;
    4. 將影片分享開去;
    5. 關注好高Sir微博/抖音: https://weibo.com/jackyko1109
    https://v.douyin.com/Jgbqjor/https://twitter.com/Sir38651475

  • 暨南大學港澳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3-04 20:58:12

    本集主題:「8個你不可不知的多元文化議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李世暉 教授
       
    內容簡介:
    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世界正在行進,身為世界公民的你,腳步跟上了嗎?
      
      文化,就是生活;生活百百種,文化當然也充滿各種可能。本書邀請你參加一場多元文化博覽會,以臺灣原住民族、漢人移民、新移民的故事揭開序幕,再將焦點放在中港澳、歐美、東亞、紐澳地區。你將會發現,各種不同的文化讓世界增添繽紛的色彩,而這些文化的保存與尊重,是所有人類的使命。現在就請帶著開放的心,參與這場文化盛會吧!
      
    【立足臺灣】
    身為臺灣人,不可不知各族群的歷史文化!
    ‧原住民族在多久以前就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上?
    ‧過去臺灣漢人族群間曾多次發生械鬥?
    ‧為何在臺灣社會東南亞新移民的地位不如白皮膚的老外?
      
    【放眼世界】
    身為地球人,不可不知全世界的文化萬象!
    ‧在歷史長河下,中國文化內涵如何變得豐厚?
    ‧恐攻、難民恐威脅西方國家對多元文化的保障?
    ‧單一民族國家日本與韓國也有多元文化?
    ‧東南亞的「異國風情」原來與西方國家的殖民有關?
    ‧庫克船長發現紐西蘭和澳洲後,帶給紐澳什麼影響?
      
    作者簡介:
    林志興
    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副館長
      
    洪泉湖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
      
    李淑菁
    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吳秀玲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俐容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李世暉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
      
    利亮時
    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教授
      
    闕河嘉
    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
      
    主編者簡介
    劉阿榮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