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普魯士國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普魯士國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普魯士國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普魯士國旗產品中有6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922紐約時報 *【聯合國大會實時更新】 #拜登在聯合國首次亮相,呼籲全球團結起來應對共同威脅。拜登總統在聯合國世界各國領導人年度聚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講話,外界對他在前任宣揚“美國優先”孤立主義之後能否讓美國重新成為全球領導地位的能力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塔利班提名一名聯合國特使,使大會陷入困擾...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攝徒日記Fun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加入攝徒日記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Te3Z7TZsjGzUERx4Ce6zA/join ============================================ ►Ecpay小額贊助攝徒日記:https://p.ecpay.com...

普魯士國旗 在 HK Foodies?and Always More❣窮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1-05 15:28:54

7/12-13/12 新聞概要 7/12 -中大遊行警拘8男指未經批准集結,3學生另被指煽動分裂國家;區議員陳易舜李嘉睿、中大校友楊子雋被捕 -16歲少年認刑毀「喜茶」收銀機,判200小時社服令 -多間銀行收警通知暫停戶口,許智峯證實父母太太銀行戶口再被凍結 -周庭本周三高院申保釋,FB專頁代發文...

普魯士國旗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1-18 18:04:08

【#狂迷投稿】 —《#八佰》— 文:Miki Kwok × × × × × × × × × × × × × × #嚴重劇透兼文長,#請慎重選擇觀看與否 寫在前面,這部電影並不是一般人以為宣傳共產黨有多厲害的意識片,而是講述一段曾經真實發生過的國民黨抗日歷史,淞滬會戰。 .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

  • 普魯士國旗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11:30:37
    有 603 人按讚

    0922紐約時報

    *【聯合國大會實時更新】
    #拜登在聯合國首次亮相,呼籲全球團結起來應對共同威脅。拜登總統在聯合國世界各國領導人年度聚會上發表了他的首次講話,外界對他在前任宣揚“美國優先”孤立主義之後能否讓美國重新成為全球領導地位的能力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塔利班提名一名聯合國特使,使大會陷入困擾。聯合國官員表示,塔利班提名一名大使在聯合國代表阿富汗,這為該全球組織本已微妙的外交困境注入了新的變化。被推翻的政府特使Ghulam Isaczai迄今仍保留其職位。
    #習近平說,中國不會在國外建造更多的燃煤電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停止在海外推動世界上造成嚴重汙染的化石燃料增長,這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
    #伊朗新總統對美國進行了憤怒的譴責。伊朗新任強硬新總統在大會上發表了美國最有力和最憤怒的譴責,指在有關威脅的核協議的談判中,幾乎沒有表現出靈活的跡象,並將美國描述為世界上,一個試圖利用經濟制裁向其敵人施壓但未成功的禍害。
    #拜登誓言將在氣候變化方面的援助加倍,這是領導人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拜登總統表示,將尋求將旨在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援助增加一倍,將他在4月份做出的承諾,提高到 2024年每年約 114 億美元。
    #抗議者譴責巴西和伊朗的領導人。隨著世界各國領導人就最緊迫的問題向聯合國大會發表講話,抗議者週二走上紐約市集會外的街頭,活動人士抗議巴西總統波索納洛的環境和經濟政策,批評人士稱,這些政策導致亞馬遜雨林遭到破壞,並導致巴西普遍存在飢餓現象。還有抗議者手持伊朗國旗、身穿#FreeIran 襯衫和帽子,舉著標語譴責稱伊朗是犯罪政權。
    #杜特蒂指責富國囤積新冠病毒疫苗,而窮人則只能慢慢的等待。
    #習近平責備美國,“民主不是個別國家的特殊權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演講中駁斥美國將其政府描述為專制、掠奪性和擴張主義的說法,聲稱他支持各國人民的和平發展,民主不是“為個別國家保留的特殊權利”。
    #100 萬觀眾收看了聯合國直播,收看韓國流行天團BTS。
    #聯合國秘書長敦促各國解決“一連串危機”。古特雷斯呼籲各國採取行動的發人深省的演講中警告說,受到戰爭、氣候變化和持續流行病的威脅,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分裂。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未接種疫苗,他為使用無效藥物來治療冠狀病毒進行辯護,並反駁對其政府環境政策的批評。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1/world/un-general-assembly#xi-jinping-chastises-the-us-saying-democracy-is-not-a-special-right-reserved-to-an-individual-country

    *【拜登首次在聯合國發表講話】
    在川普政府推行“美國優先”的孤立主義後,拜登試圖使美國重回全球領導地位。他在聯合國大會上呼籲盟友團結一致,應對新冠大流行以及中國、俄羅斯等專制國家的崛起。但在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美國幫助澳洲部署核潛艇引發國際爭端後,其外交政策越來越令外界失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world/americas/un-general-assembly-biden.html

    *【恒大危機背後: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裂痕】
    恒大曾是中國最高產量的開發商,如今卻被3000多億美元的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專家們對恒大在沒有政府救助的情況下堅持下去的能力以及可能倒閉的後果做出了越來越悲觀的預測。但當前面臨風險的不僅是這家公司的命運,恒大的困境還引發了人們對中國住宅和商業地產市場可能崩潰的擔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business/china-evergrande-bailout.html

    *【美英澳防務協議會否加劇亞洲軍備競賽】
    隨著中國崛起為軍事超級大國,印度、越南和新加坡已經增加了國防支出,日本也傾向於這樣做。而在美國和英國的支持下,澳洲也參與其中,讓與中國的軍事競爭在亞洲進入一個緊張的新階段。作為回應,中國可能會加快其軍事現代化。這將迫使該地區其他國家升級支出,試圖保持中立的國家也將面臨更大壓力。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world/asia/australia-submarines-china.html

    *【杜魯多以微弱優勢贏得加拿大大選,其政黨未能拿下多數席位】
    這次選舉選民人數創下新低,杜魯多領導的自由党在議會中的席位幾乎與選舉前相同,其他政黨也是如此。一些加拿大人認為這次選舉毫無結果。批評人士稱,這次投票可能削弱了杜魯多的可信度,並強化了許多人認為他是政治機會主義者的看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world/canada/justin-trudeau-election-parliament.html

    *【檔案顯示,川普競選團隊自知“選舉陰謀論”毫無根據】
    2020年大選結束兩周後,一個與川普關係密切的律師團隊在共和黨總部舉行新聞發佈會,聲稱一家投票機公司與一家投票軟體公司、金融家索羅斯和委內瑞拉合作,把川普的票給偷走。但法庭檔案顯示,川普競選團隊此前已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寫到,這家投票機公司沒有使用軟體公司的技術,且與委內瑞拉或索羅斯沒有直接關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us/politics/trump-dominion-voting.html

    *【邊境巡邏隊對待海地移民的影片引發憤怒】
    這段視頻讓外界看到了德州發生的混亂情況,並對拜登總統迅速驅逐數千人的決定提出了質疑。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us/politics/haitians-border-patrol-photo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嬌生公司宣布,該公司施打第二劑疫苗可增強了其對Covid-19 的保護。嬌生公司報告稱,在一項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在美國,兩劑疫苗對輕度至重度 Covid-19 的防護力為94%,高於單次注射的74%。兩次注射顯示對防止重症的療效為 100%,但外界對該估計的確實狀況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哈爾濱這個擁有 1000 萬人口的城市中,傳出一名居民確認感染新冠病毒後,週二下令關閉健身房、電影院、浴室、麻將館和其他休閒場所。這些措施正在執行中國政府的“零容忍”方針。
    #紐約市下一任市長熱門人選Eric Adams,推動讓關閉的旅店,變成無家可歸者的永久性住所。
    #美國旅行禁令的結束,為歐美分離數月的民眾帶來緩解,終於能和家人團圓。
    #希臘央行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希臘是最早放鬆對旅客的冠狀病毒限制的國家之一,今年夏天外國遊客激增。希臘銀行的數據顯示,希臘在今年前七個月吸引了450 萬外國遊客,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 51.4%
    #德國一名加油站服務員提醒顧客戴口罩,結果被殺。
    #墨爾本的建築工人抗議強制接種疫苗。多達 2,000 名抗議者湧入該市的中央商務區。發佈在社群媒體上的視頻顯示,工人們向警察投擲瓶子並點燃照明彈,而身著防暴裝備的警察則發射橡皮子彈並使用胡椒噴霧。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1/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谷歌斥資 21 億美元打造曼哈頓辦公大樓】
    谷歌宣布,將斥資 21 億美元在哈德遜河濱水區購買曼哈頓辦公大樓,這是近年來美國辦公大樓的最高價格之一,為受疫情影響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一絲樂觀的情緒。佔地 130 萬平方英尺的物業,目前正在翻新和擴建。該公司在紐約市擁有 12,000 名企業員工,是加州總部以外最大的衛星辦公室,計劃未來幾年在該市再招聘2,000名員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1/nyregion/google-buys-building-hudson-square.html

  • 普魯士國旗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3 13:18:01
    有 109 人按讚

    <如果說洪仲丘的死亡是部隊長官疏於職責,所以要賠2382萬元,那麼在同一層面來說,這750位因無疫苗可打的死亡者,不就是行政院官員一連串怠忽職守所造成?洪家當年可領天價賠償金額,為何他們不行?難道生命的價格是由顏色決定?今天民進黨對新肺冤死的眾家屬們,如果沒有一絲慚愧之心,連國民黨捐贈拍賣婦聯會的經費都予阻擋,那麼民進黨正在走向威權。>

    台灣因新冠肺炎冤死的亡魂已超過780人,造成多少親人瞬間天人永隔、家庭支離破碎。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日前提出針對疫病死者「補償金」250萬元,並推動為死者家屬爭取國賠。(補償金標準是根據普悠瑪號與太魯閣號意外事件而訂,惟其賠償總金額高達為1570萬元)。

    想當然耳,民進黨的慣性是在野時把人命當千金,執政時把人命當丫環,因為今天如果賠償就代表「認錯」,這絕不是民進黨的作風。所以循例一定先牽拖習近平、馬英九,最後再推給死者均患有痼疾之老人。所以傾全力阻擋江啟臣的提案,乃意料中之事。

    蔡英文執政六年來,在人民腦海中烙下最深的印記就是「雙標案」。從對馬總統丟書丟鞋到拒馬,換上蔡總統就昨是而今非,不但變本加厲連路邊揮國旗都被架走,更可恨的是把拒馬加高加厚還加刀鋒,所以顧立雄真該羞愧到無地自容。
    〜判斷一個國家有多尊重人權,就要看在危急面前有多尊重人民生命、捍衛人民生命〜

    今天針對新冠肺炎主題以兩個賠償案件當作「照妖鏡」,新冠肺炎對台灣而言是人禍?抑或是天災?人民心中已有一把尺,因為我們太相信「817」,致指揮官怠惰疏失讓邊防縮為「3+11」,所以從天災轉變成人禍。

    在新冠肺炎來襲前,台灣是整暇以待的,人民給了民進黨充足的糧彈。「超前部署」口號喊得震天賈響,人民對陳時中的作戰能力是信任的,難怪2月時,陳時中在立法院「躊躇滿志、驕矜自伐」對吳斯懷說:「以現在的情況,應該是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的確,當時台灣馬照跑舞照跳,龍巖股票沒人要。

    有錯就要認錯、就要補償。250萬元補償金對蔡政府來說如果是大數目,那我們來看其在野時的豪氣與霸氣。僅舉民進黨操弄最成功的洪仲丘意外死亡案為例。一位義務役的下士,在六軍團最操的裝甲旅服役,體重竟能從60幾公斤胖到90幾公斤,其私自躥改體測成績不說,且又違反規定攜帶照相功能手機進入營區。

    在禁閉期間,進行「同時同科目」操練時,洪仲丘不幸中暑死亡(其他禁閉人員無恙)。結果民進黨把此事喧染成「集體謀殺案」,洪一夕間變成殉難英雄,國防部長下台,18位將校被司法懲處,25萬人上凱道抗議高喊「要真相才原諒」等。至於在賠償問題上,洪慈庸大義凜然表示:國賠是拿納稅人的錢來賠,應該向加害人求償。

    最後洪家大律師顧立雄表示,申請國賠與附帶民事求償的金額,兩邊都是2382萬元。洪下士的寶貴生命在精神層面來說是無價的,但量化結果是非常昂貴的。從蔡總統擔任三軍統帥之後軍中冤死者沒少過,但有誰的金額高過洪仲丘?

    觀點投書:洪仲丘一命2382萬,那780條新冠的冤魂值多少?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23899

  • 普魯士國旗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2 21:56:55
    有 8,364 人按讚

    【從森林兄弟到自由之鏈——立陶宛🇱🇹的百年追求】​
     ​
    今晚,你應該來認識一下這個國家的歷史:立陶宛。​

    台北時間今天(22)下午,立陶宛政府宣佈將贈送臺灣 2 萬劑 AZ 疫苗,作為去年臺灣捐贈 10 萬個口罩的回報。立陶宛的外交部長並在推特上表示:​
     ​
    「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互相照應。」​
     ​
    回顧立陶宛的歷史,自由對他們的確是得來不易、必須珍惜之物。​
     ​
    立陶宛面積比台灣稍大,但人口只有 279 萬。如果你打開地圖,會看到它夾在歐洲與俄羅斯之間,也因為這樣的地理位置,讓立陶宛的近代史充滿血淚斑斑。​
     ​
    立陶宛在中世紀便出現過獨立政權,而後又跟波蘭結盟,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一度國力鼎盛、文化燦爛。但十八世紀後期,卻遭到俄羅斯、普魯士及奧地利三次瓜分,慘遭亡國,最後被併入俄羅斯帝國。​
     ​
    在一次大戰期間,立陶宛又被德國佔領。直到 1918 年,德國戰敗,立陶宛和鄰居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羅的海三國),才得以用民族自決的名義,宣告獨立,享受了短暫的民主與自由。​
     ​
    但為了這個獨立地位,立陶宛從 1918 年到 1920 年間,就打了三場造成數千人傷亡的對外戰爭,包括跟不久前才經歷十月革命、建立共產政權的蘇聯。​
     ​
    蘇聯對立陶宛一直虎視眈眈。​
     ​
    二戰期間,蘇聯與德國兩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根據該條約的附加秘密協定,波羅的海三國被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蘇聯兵不血刃,就吃掉了包括立陶宛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國。​
     ​
    【森林兄弟】​
     ​
    二戰期間,夾在德國與蘇聯間的立陶宛,成了強權衝突、砲火交錯之地。​
     ​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蘇聯政權立陶宛民眾,感覺共產政府族群政策、社會改造措施太殘暴,結果納粹德國在入侵蘇聯時,波羅的海三國民眾竟然倒戈德軍,據說當德軍開進波羅的海三國時,一些鄉村婦女甚至用木盤裝著牛奶、麵包和雞蛋跑出來迎接德軍。​
     ​
    直到 1944 年,德軍在東線節節敗退,蘇聯紅軍的鐵蹄再次逼近波羅的海。這三個國家許多人對於蘇聯佔領時期的日子仍然刻骨銘心,不甘心再度淪亡於史達林之手,紛紛自發組織成為游擊隊抵抗蘇聯紅軍。​
     ​
    這些妄圖螳臂擋車、以游擊戰爭方式反抗蘇聯占領的「土匪」自稱「森林兄弟」,其職業構成非常多元,草根色彩濃厚,有軍人、農民、學生、工人、知識分子、鄉下教堂的神父等等。​
     ​
    在這三個國家之中,立陶宛人的抵抗最激烈,規模也最大。僅在 1944 年到 1946 年短短兩年間,蘇聯就在立陶宛消滅森林兄弟 13,502 人,逮捕 15,528 人。而在同一時期的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打死的和逮捕的加起來還不到 6,000 人。​
     ​
    蘇聯官方喜歡罵森林兄弟是「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納粹法西斯餘孽」,對於這些反抗之人更是毫不留情,如果他們遭到俘虜、虐殺或戰死,殘破不堪的屍體會被帶到各個村莊、學校巡迴展覽,以震懾潛在的「土匪」。​
     ​
    蘇聯情報單位也通過嚴刑拷打,重金賄賂,吸收變節者,希望瓦解森林兄弟的反抗勢力。他們也建立假游擊隊,打著森林兄弟的旗號,到鄉下燒殺劫掠,使得村民們人心惶惶。​
     ​
    當時曾有立陶宛的年輕人逃出鐵幕,要向世界求救。其中一人,是年僅 26 歲的尤奧紮斯.盧克薩(Juozas Lukša-Daumantas),他打算將共產政權在立陶宛實施的暴行與民眾的激烈抵抗公諸於世,呼籲外界干預,請求西方國家出手援助。​
     ​
    但當時西方情報機構被蘇聯間諜滲透得一塌糊塗,西方國家想針對蘇聯採取秘密滲透行動,全部慘遭失敗,甚至還讓自己情報落入蘇聯手中,反而幫助蘇聯鎮壓「森林兄弟」。​
     ​
    就連盧克薩的兄弟四人,三個被蘇聯的專政機關打死,一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勞改營。他的父親,更被蘇聯情報單位拖出家去參觀兒子的屍體,當場就瘋了,幾個月後撒手人寰。​
     ​
    【自由之鏈】​
     ​
    在共產鐵幕下度過數十年的立陶宛,一直到了二十世紀末葉才有機會重見光明。​
     ​
    1989 年 8 月 23 日,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後二個多月,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三國人民,選在《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的五十年這一天,舉辦了一場震撼世界的和平示威。​
     ​
    大約有 200 萬人走上街頭,他們手扣著手,牽起一道超過六百公里的人牆,穿過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個國家的領地,因此被稱為「波羅的海之路」,或是「自由之鏈」。​
     ​
    現場有人唱歌,有人悼念,有人手持蠟燭,有人高舉國旗。他們用這種方式,表達表態追求獨立的決心。自由之鏈的畫面,傳到了全世界,也感動了全世界。​
     ​
    但蘇聯政府卻說,這只是一群極端份子的小打小鬧。​
     ​
    兩年之後,蘇聯解體,立陶宛終於得以再次宣告獨立,重獲自由。​
     ​
    從這段歷史中,立陶宛記取了教訓。2019 年,立陶宛的國安報告,將中國間諜活動列為國安威脅。今年四月,立陶宛不惜得罪中國,退出北京出資主導的「17+1」論壇。《德國之音》的評論指出,立陶宛知道:​
     ​
    「面對專制政權,小國最重要的政治資本就是尊重。要想贏得對方的尊重,就必須表明立場,並做好為此付出代價的準備。」​

    而今天,他們又再一次表明了立場:​
     ​
    「熱愛自由的人民應該互相照應。」​
     ​
    致自由。​
     ​
    ——————​
     ​
    *延伸閱讀:​
     ​
    - 那群受困鐵幕,卻不願低頭的波羅的海孤軍──「森林兄弟」​
    https://bit.ly/3qtUp7b​

    - 歐洲史上獨一無二的貴族民主國家:波蘭—立陶宛聯邦​
    https://bit.ly/2SmLlEq​

    - 鬥智一輩子、就是要比你強的兩人:波蘭國王與立陶宛大公​
    https://bit.ly/3iZvIxp​
     ​
    - 評論:立陶宛挑戰中國 風險雖大 卻是明智之舉​
    https://p.dw.com/p/3rcZP​

    圖片來源:By L. Vasauskas - Europeana 1989, CC BY-SA 4.0, https://bit.ly/3qfzO6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