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普欽是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普欽是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普欽是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普欽是誰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文茜的世界周報》 今年的美國大選,攸關著川普能不能再做四年,而基於川普的爭議性,不僅是反對他的人無法忍受他在白宮多待一天,甚至是共和黨內部,都有很多人看不慣川普把玩權力,操控人性的做法,而希望他早點下台,即使這麼做代表共和黨將失去政權。所以,年底的這場大選,原本就是一場太重要,絕不能輸的一場選戰...

  • 普欽是誰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01 19:00:04
    有 1,080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今年的美國大選,攸關著川普能不能再做四年,而基於川普的爭議性,不僅是反對他的人無法忍受他在白宮多待一天,甚至是共和黨內部,都有很多人看不慣川普把玩權力,操控人性的做法,而希望他早點下台,即使這麼做代表共和黨將失去政權。所以,年底的這場大選,原本就是一場太重要,絕不能輸的一場選戰,對這些反川人士來說,你很難想像,除了贏回白宮之外,還有什麼更重要的事情。但上個星期,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辭世消息傳出之後,不少人突然驚覺,原來川普在這個任期結束之前,還有機會再填補一位保守派的大法官,加入這個由九人組成的美國司法最高權力機構,前後加起來,等於是川普在短短四年之內,就一手包辦三位大法官的指派,染指了最高法院1/3的意識形態,而從截稿的台北時間周六下午得到的最新消息,川普所提出來的這位新任大法官人選,就是他上任後一手提拔的聯邦上訴法院法官艾咪巴雷特。這位女性法官的意識形態幾乎是和已故的金斯伯格完全相反,具有非常鮮明的反墮胎立場,和虔誠的宗教背景,預料將會引來自由派和民主黨的強烈反彈,外界甚至有人建議,民主黨掌控的眾議院可以再發動一次彈劾,讓川普無法提名大法官,不過這種冤冤相報,幾乎是殺紅眼的做法,對於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穩定,已經逐漸造成了嚴重傷害,照這樣下去不管誰當選總統,都只是派系的領袖,而非全民總統,因為美國已經分裂為二。

    {內文}
    (美國總統/川普)
    美國憲法第二條寫著:總統有權責 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群眾:補一席!補一席!),這一點應沒有任何疑義?有嗎?

    隨著大法官辭世的消息,蒸騰 發酵 沉澱,美國總統大選9彎18拐的劇情又再一次,彷彿川普過去擅長的實境秀或是科幻懸疑片一般,出現驚人燒腦的轉折。

    (美國總統/川普)
    只有我有這個能耐...補上那一席,憲法規定了:總統必須任命大法官,而那正是我要做的,我準備填補那一席

    (電影《法律女王》)
    妳說妳叫甚麼名字?露絲‧貝德‧金斯伯格

    她的傳奇被改編成電影

    (紀錄片《RBG》)
    我想出了幾個響亮口號:「沒有Ruth就沒有Truth」

    拍攝成紀錄片,寫進了饒舌歌曲,啟發無數美國年輕一代入列成為RBG粉絲團一員。

    (RBG小粉絲)
    露絲‧貝德‧金斯伯格法官讓大家看見了,女孩兒也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就像是年輕人的閨密或死黨,她被取了字母暱稱在民間傳頌,被冠上「法律女王」封號,在街頭和流行文化裡頻繁現身,竄升為近年美國自由派陣營,尤其是青年民權運動者心目中無人能企及,超級英雄一般的存在,但也正因為如此,由於金斯伯格所代表的一切,超乎她個人的象徵意涵,她的病逝對於剩下40幾天的美國選舉,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對美國未來幾個月政治紛擾和未來數十年的社會與民權發展,都投下了一道極長極深的陰影。

    (CBS主播)
    金斯伯格在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當中,一直都傾向自由派立場發聲,如果替補她的 是一位保守派法官,(目前看來很可能是如此),將影響未來好幾個世代的判決,而她的過世使得最高法院只剩下,3名自由派法官和5名保守派的法官

    過去自由派立場的金斯伯格,每每能在關乎女權 同性 跨性別等弱勢族群利益的重大案件上說服同僚,做出具指標意義的判決,即使同一立場的票數不足,金斯伯格也能透過她的反對意見書,凝聚和引領社會意見,繼續朝著進步的方向努力,如今,最高法院痛失這左右之間,微妙制衡的最後防線,所牽動的不只是令保守派意見,在九位法官組成的最高法院裡,可能取得6比3的絕對優勢,更有在這之外,一連串滲透到選民內心,和社會肌理的骨牌效應。

    (CBS記者)
    這會造成甚麼影響?答案是:一系列重大社會議題,都將因而受到衝擊,首先就是健保,投票日過後幾天,最高法院就要開庭審理,歐記健保強制人民加入保險,是否違憲一案,如果被判違憲,將會導致數百萬人失去醫療保險,另外受矚目的,還有墮胎問題,自從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反墮胎人士就不斷試圖翻案,今年6月最高法院才以5:4些微票數,判定路易西安那州的法規違憲,確保了該州墮胎診所可合法營運

    (CBS記者)
    除了這些以外,當然還有總統大選本身,如果投票結果遭到質疑,就如許多人事先所預測的,那麼最後定奪輸贏的將會是最高法院,就像2000年那時一樣

    如果11月3號之前,川普以最快速度補上大法官空缺,而11月3號投票的結果,又如川普所一再預告的一路鬧上了最高法院,兩者之間難以迴避的因果聯想,勢必引來 由自己提名的人,來做最後仲裁者,幾乎是球員兼裁判的嫌疑,雖然距離大選 所剩時日不多,但依照政治慣例和法定的程序,從提名 聽證 到表決通過,目前看不到明顯的困難和障礙,可以阻止川普和共和黨在選前,再把一位與他們意識形態相近的法官,送進最高法院,甚至即使到了選後,在新總統 新國會就職之前,任期倒數由共和黨占多數的跛鴨參議員們,依然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完成對川普提名人選的聽證和投票確認,換句話說,民主黨除了痛批鴨霸訴諸情與理外唯一剩下能做的,只有追打四年前共和黨曾在類似情況下,駁回歐巴馬提名人選前後不一 昨是今非的政客嘴臉。

    (民主黨參院領袖/舒默)
    這是共和黨領袖麥康諾在2016年親口說的話:「下任大法官人選」,「應該由美國選民來決定」,「因此 出缺的大法官席次」,「應由選後新任總統來任命」,這是麥康諾自己訂下的原則

    (民主黨參院領袖/舒默)
    原來這條「麥康諾定律」,只是「麥康諾騙術」

    (共和黨參議員/葛拉罕/2018.10.)
    如果說,川普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在初選開跑之後 (有大法官出缺),我們同樣也會等到選後才動作,屆時 我應該也還在司法委員會...(這段話有錄影哦),沒問題,留著那捲帶子...

    (記者vs.共和黨參院領袖/麥康諾)
    (你一定能體會 很多美國人),(現在覺得你們是雙重標準?)...,我只能再度重申,美國憲法規定,我們有義務,填補出缺的法官席次,只要我們決定那麼做,而我們勢必會採取動作

    (ABC主播vs.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
    所以這根本不是原則問題,就是看誰掌權,誰拳頭大誰就贏嘛 對嗎?不不不 其實不是這樣...

    華爾街日報在一篇文章中分析,金斯柏格之死等於是令傳說中的「十月驚奇」提早報到,對於選戰所投下的衝擊力道,早已超過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引發的經濟頓挫,
    皮尤研究中心民調顯示,超過六成美國選民認為大法官提名「非常重要」,其中尤以民主黨人,最關注最高法院內部的權力變化,川普欽點的大法官被提名人一方面會受到川粉與極右翼人士的擁抱,視為未來槍枝管制,墮胎問題走向的指標,另一方面,卻也勢必激起LGBTQ性別平權左翼團體,以及街頭運動人士的同仇敵愾,有可能因此催出青年和少數族群,一面倒向拜登與民主黨的選票,而從近年美國行政 立法 司法三權分立的發展趨勢來看,總統大選的勝負通常也底定了參議院是哪一黨的天下,以此角度觀察,金斯伯格的繼任者填補這一役,不僅將定調司法權的屬性,
    更將關係到行政權 立法權由誰掌控,三權都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的權力保衛戰。

    (聲音來源:反川普群眾)
    用選票!讓他下台!用選票!讓他下台!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穆林陶德)
    在9月18號,也就是金斯伯格辭世當天,漏夜寫就一篇文章中 憂心質疑:選情會不會又再次翻轉?,但字裡行間所洩露的不安,遠遠超乎對於一場選舉的關切,「這個國家已經夠分裂了」她寫道,川普上台以來,內部挑撥離間,無所不用其極的權謀遊戲,已經把美國帶向只問顏色,不問是非的兩極深淵,這一刻,比選舉結果更令人恐懼的是美國國境之內 人與人之間,那道越劃越深,只怕永難癒合的裂痕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大法官人選將牽連當前面臨的所有危機以及美國人生活每一層面,我們不能再製造一場憲政危機,讓美國越陷越深 掉入黑暗深淵,照這樣下去,美國將遭受無可挽回的重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lJIArIXDE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9.27《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Fs_amhnjw

  • 普欽是誰 在 殷琦 monic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5-06 22:03:20
    有 39 人按讚


    生活中的美好小時光☀️

    紐約時報

    *你的床頭櫃上現在放的是什麼書?

    我在讀我最喜歡的其中一位當代作家傑夫·戴爾(Geoff Dyer)的新作《地帶》(Zona)。

    這本書的主題聽起來非常無味——關於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電影《潛行者》(Stalker)的隨筆——但幸運的是,像戴爾的大部分作品一樣,它其實講述的是作者自己:他的痴迷,他的恐懼,他越來越強烈的(還總是討人歡喜的)瘋狂感。這本書全靠作者的聲音將其撐起,這本身就是一個成就。

    *你讀的上一本真正偉大的書是什麼?

    我一直很痴迷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追憶似水年華》(In Search of Lost Time)。這本小說內涵豐富,兩個忠誠的普魯斯特迷可能因為完全不同的原因而愛上這本書。有的喜歡裡面的晚宴,有的喜歡其中講述的藝術史,有的喜歡書中對嫉妒的描繪,有的則喜歡裡面正值花樣年華的女孩。

    而我喜歡的普魯斯特是他作為心理散文家的那一面,他以帕斯卡(Pascal)、拉羅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和司湯達(Stendhal)等偉大的法國道德家們的那種法醫般的敏銳(加上十足的冷幽默),觀察他筆下人物的動機和情感;我喜歡他這樣的句子:「毫無疑問,生發出愛情的,往往不是一個人的魅力,而是他說的這樣的話:‘不,我今晚沒空。’」

    *你最喜歡的文學題材是什麼?有哪種題材裁是讓你有閱讀的快樂,但同時又產生罪惡感的?

    我鍾愛散文。

    這種題材不像歷史書或者小說那樣有那麼多限定。我頭腦中的散文是自蒙田(Montaigne)一脈相承下來的,以溫暖的、人性化的、隨意的、感人的語調,來處理大量的哲學主題。你會覺得你認識了一個朋友,而不只是一類主題。我喜歡的散文家很多,比如愛默生(Emerson)、梭羅(Thoreau)、維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西里爾·康諾利(Cyril Connolly)、約瑟夫·布羅茨基(Joseph Brodsky)、勞倫斯·韋施勒(Lawrence Weschler)、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亞當·高普尼克(Adam Gopnik)和貝克(Nicholson Baker)。

    *你最近有沒有讀到哲學方面的好書?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的《人生的智慧》(The Wisdom of Life)中愉悅而病態的悲觀主義帶給我很多慰藉。他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把生命看作是‘虛無’所具有的充滿喜悅安寧中的一段毫無用處、令人不安的插曲。」「也許可以這麼說:‘今天很糟糕,而且以後只會越來越糟,直到最糟糕的事情發生。」

    我們的時代有個錯誤的成見,認為讓一個人高興起來的唯一方法是告訴他高興的事。而實際上,告訴他一些誇張的悲哀的事,效果要好得多。

    *如果你可以要求美國總統讀一本書,你會選哪本?給英國首相呢?

    你們的總統是個複雜的人,他充滿激情、勇氣和雄辯。同時他也是一個勤奮、易怒、務實的法律專家。我偏愛前面那一方面,所以我想在他面前放一些能幫助他產生正確的直覺的書。我會特別讓他關注惠特曼(Whitman)和梭羅,這兩位偉大的美國作家有著坦誠的仁慈、勇氣和自由。至於英國首相,他迫切需要讀一讀約翰·洛克(John Locke)和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作品,從歷史的角度去看待憲法問題。

    *你孩提時代最喜歡的書有哪些?有沒有特別喜歡的小說人物或者主人公?

    我小時候很不喜歡文學,父母們因此不必那麼擔心孩子們不愛讀書。我喜歡的是樂高積木,以及一些實用性的書,比如《核電站內部探秘》(See Inside a Nuclear Power Station)。直到青春期的早期,我才意識到「書」的意義,然後讓我繼續讀下去的是經典著作《麥田裡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

    16歲的時候,我有點迷茫——通常是在哲學書架的通道中徘徊,在一種鬱鬱寡歡、戲劇化的狀態𥚃。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Kierkegaard聲稱他只讀「被處死的人寫的作品」。

    *在學生時代,哪些書對你的影響最大?

    法國散文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對我的影響最大,直到現在他仍以很多方式影響著我。我喜歡他用隱晦的方式談論非常大的主題(像愛、文學的意義、攝影),在形式上很新穎、有獨創性。

    他關於攝影的散文《投影描繪器》(Camera Lucida),是高度嚴密而又私人化的散文的典範。如果我沒有讀過他的《戀人絮語》(A Lover’s Discourse),我不可能寫出我的第一本書《關於愛》(On Love)。巴特在形式層面上教給了我勇氣和創新。

    *上一本讓你大哭的書是什麼?

    在讀朱迪絲·克爾(Judith Kerr)可愛的兒童故事《老虎來喝下午茶》(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時,我始終被感動得要流下淚來。它講的是一位叫蘇菲(Sophie)的小女孩和她的媽媽在房子喝下午茶的時候,一隻老虎意外出現了。你以為她們會嚇壞了,但實際上她們非常從容地應對這位來客——她們的反應悄悄暗示我們要用達觀的態度和好心情,來應對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挑戰。

    *上一本讓你大笑的書呢?

    我一直在讀一本非虛構類的漫畫書,名叫《沙發小說》(Couch Fiction),作者是英國心理分析學家菲利帕·佩里(Phillippa Perry)。這本書是我讀過的最好的心理分析圖書,帶我們探視了一個男人對自己與母親和女友之間的一系列問題的分析,以及他努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嘗試。裡面的圖畫和對白是瓊科·格拉特(Junko Graat)創作的;這本書有很多地方很有趣,而且總是一語中的,發人深省。

    *上一本讓你大怒的書呢?

    我在讀喬納森·薩夫蘭·弗埃(Jonathan Safran Foer)精彩的《吃掉動物》(Eating Animals)一書時,對食品行業非常氣憤。這本書如此震撼和感動了我,可是幾年過去了,我卻沒有因自己的義憤難平採取任何行動,而只是站在了正義這一邊,我為此感到迷惑和深深的焦慮。這也令人恐懼地證明,在變化無常的讀者手中,書籍有時完全不起作用。

    *你讀過的最好的愛情故事是什麼?

    歌德(Goethe)的《少年維特之煩惱》(Sorrows of Young Werther),像是西方愛情故事所有主題的精華。它也是對「不成熟」的一種探究。維特對夏洛特(Charlotte)的愛的基石是他的愛無法得到回報。假設夏洛特答應了他,也許他的愛早已化為烏有了。換句話說,這個愛情故事巧妙地指出了標準的愛情故事,在多大程度上向我們隱藏了成熟的戀情的真實面貌。應該讓年輕人看看這本書,它有一種警示作用。

    *你有沒有覺得哪位建築師同時也是非常優秀的作家?你最喜歡的建築類圖書是什麼?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作家。他的思想能夠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文章很有說服力。他的風格特別清晰、直率、有趣、善辯。他的書配有美麗的插圖和圖片。我推薦《走向新建築》(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這本書。非常遺憾的是,儘管很多建築師在模仿勒·柯布西耶的風格,但是極少有人從他那裡吸取了關於文學和散文風格的正確經驗。

    *如果你能與一位作家會面,包括過世的和還活著的,你會選誰?你想從他/她那裡知道什麼?

    我想見見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他對我的影響很大,他對理想社會(在建築和道德方面)的不同尋常的願景不斷地啓發著我。他在世的時候悲傷、孤獨、被迫害、被誤解。我想試試做他的朋友。

    *如果你能與一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見面,你想見到誰?

    普魯斯特筆下的阿爾伯蒂(Albertine),聽起來她不好對付,但是卻讓人受益——在我眼裡,她是一個正派女子,一個假小子,而不是陰陽人。

    *在所有的作家中,哪些是你最喜歡的?在同輩作家中呢?

    我的人生在很多方面被蒙田、司湯達、弗洛依德和W.H.奧登(W.H. Auden)控制(以及毀滅)著。我經常想起W. G.西博爾德(W. G. Sebald)和雷沙德·卡普欽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

    當代作家中我喜歡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儘管他跟我不是同一代人。他被人遺忘的著作《月之火》(Of a Fire on the Moon)讓我著迷,這本書是關於科技和美國的長篇散文,內容豐富,值得更多人閱讀。在世的作家中,我非常喜歡的有:米蘭·昆德拉、米歇爾·維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和尼克爾森·貝克。

    *如果要你給一個年輕人列一個書單,供他/她做好步入成年的準備,你會選哪些書?

    我會選西奧多·澤爾丁(Theodore Zeldin)的《情感的歷史》(Intimate History of Humanity),這本美麗的書嘗試把歷史的宏觀主題與個人心靈的需求聯繫起來。我還會推薦恩斯特·岡布里奇(Ernst Gombrich)的《藝術與幻覺》(Art and Illusion),這本書探索的是視覺藝術和心理學。人在青春期會經常產生絕望的情緒,所以我建議他/她讀一些像帕斯卡和喬蘭(Cioran)這樣的悲觀主義者的作品,以獲得慰藉。我特別推薦一本悲傷、辛酸、探索性的小書,名叫《不平靜的墳墓》(The Unquiet Grave),作者是西里爾·康諾利(署的是他的筆名Palinurus)。

    *你接下來計劃讀什麼書?

    我想讀克里斯·韋爾(Chris Ware)的新書《構築故事》(Building Stories),不幸的是這本書一度脫銷(這是一個極大的疏忽),最近才又有供貨。同時,我覺得道格拉斯·庫普蘭(Douglas Coupland)寫的關於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的最新小書,會給我帶來一段美好時光。

    —《紐約時報》 2013年09月28日

  • 普欽是誰 在 林輝:旅遊寫作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7-10 12:15:27
    有 10 人按讚


    還是想知那本《無敵大衛》的內容是甚麼。。。

    旅行之間多讀書 - 最近買到一本書,書名叫做:無敵大衛及其古亞美尼亞文《亞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評註》研究。我敢大膽地肯定,光憑這套上兩層書名號的繞口標題,百分之九十九的讀者都不會知道這是本什麼書。所以買下這本書,並不是因為自己學問大,對這麼冷門的領域感興趣;恰恰相反,我就屬於那百分之九十九完全搞不懂這個書名的讀者陣營。雖然我喜歡亞里士多德,可我沒有讀過《前分析篇》,更沒有聽過「無敵大衛」這麼無敵的名字,就別說他用古亞美尼亞文寫的《前分析篇》評註了。但是這個書名就像扣中了某個開關,一見到它,翻了幾頁,我便毫不猶豫地抱住了它。說來可笑,原因只不過是我很想去亞美尼亞,所以只要見到任何一本和亞美尼亞有關的書,我大概都會把它買下來,覺得它會有助於我那不知何時方得實現的旅行。你知道誰是「無敵大衛」,難道會使你在亞美尼亞的行程變得更加方便、有趣,而且豐富嗎?這,我倒沒有想過。

    這就是書呆子的處世方式,總是以為世上一切還沒有提出過的問題,書裏早都有了答案。他出門旅行,最重要的問題不是應急藥物有沒有備全,不是換洗衣物是否足以應對各種場合,而是書夠不夠看(還好現在有了Kindle,半夜兩點都能隨時隨地買到想看的書,讓人安穩)。就連他為什麼想去某個地方遊覽,緣起也都和書有關。

    我第一次動念要去亞美尼亞,就是因為看了波蘭大作家卡普欽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的《帝國》(Imperium),他筆下的「亞美尼亞手稿資料館」(Matenadaran)是這樣的:

    In Matenadaran one can see the ancient books of the Armenians. To me they are doubly inaccessible: they lie in cabinets behind glass, and I do not know how to read them. I ask Vanik if he understands them. Yes and no, for he can read the letters but cannot discern the meaning. The alphabet has remained the same for fifteen centuries, but the language has changed. The Armenian walks into Matenadaran like a Muslim into Mecca. It is the end of his pilgrimage; he is moved, overwhelmed. In Armenian history, the book was the national relic. The comrade who is our guide(so beautiful!)says in a hushed voice that many of the manuscripts that we see were saved at the cost of human life. There are pages stained with blood here. There are books that for years lay hidden in the ground, in the crevices of rocks. Armenians buried them in the same way defeated armies bury their banners. They were recovered without difficulty: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hiding places had been hand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rmenians have a measure of time different from ours. They experienced their first partition2,500 years ago. Their renaissance occurred in the fourth century of our era. They accepted Christianity seven centuries earlier than we. Ten centuries before us they started to write in their own language……

    我想這是一個任何書呆子都抵擋不住的誘惑。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古老文明,人們崇拜古籍有如聖跡,古抄本文獻館就是他們的聖地。然後我又找到了其他的書,讓我一窺公元四世紀亞美尼亞「黃金時代」的風華,原來他們從那時候開始就有了自己的泥金裝飾手抄本,而且和西歐的風格完全不同。另一本書則告訴我,這個國家曾經是歐亞大陸的知識寶庫,書籍生產與流通的重鎮,早已消失在其他地方的古代文書皆有可能在此覓得。於是我的想像越加立體,似乎在我還不知道何時方能踏足這片土地之前,我就已經藉着幾本書構築了屬於我自己的亞美尼亞。

    問題是既然你已擁有一座你腦海中的共和國,你還真的有必要動身勘察那具體存在於這個世上的現實主權國家嗎?今天這個時代,讀萬卷書,或者上一萬次網,是真有可能取代行萬里路的。所有你要去的地方,都已經有人去過了,他們拍回來無數照片、影像,他們寫下了各式各樣容或自相矛盾的描述與感慨,一切盡在你指掌之間,一點就開。卧遊豈不可以取代真實的行程?另一個常見的問題是,看了那麼多的圖像和文字之後,你會不會因此喪失最直觀的感受,被他人左右你對一個地方的切實認知。

    這本來都是些不必要回答的問題,因為它們天真,不是太過相信他人的眼睛,就是以為自己未經反省未經訓練的眼光真是「自己」的。不過,我們也可以因此天真地回答:看了書,不去印證,怎麼知道書裏說的是真是假?

    印證是要冒險的,甚至以生命為代價。

    詹宏志在《旅行與讀書》裏頭談過他自己的經歷。在一次瑞士少女峰附近的旅行,他被隨身攜帶的旅行指南上的一段話吸引住了:「全瑞士最美麗的景致出現在少女峰區域,……人們的注意力太常聚集在當中的三個巨峰:少女峰(Jungfrau,4158公尺)、僧侶峰(Monch,4099公尺),和艾格峰(Eiger,3970公尺);……但閃閃發光的皓首雪峰只是一半的真相,鄰近山丘與溪谷以綠色、棕色、金色交織而成的景色其實更為美麗……。」敏銳的讀者詹宏志在這段描述讀出了言外之意:「只知道遊覽少女峰的旅客並非真的『行家』,懂得在『鄰近山丘與溪谷』尋求旅遊目的地的人才是真正懂得這個區域的隱藏之美。怎麼辦?照這樣說,我也即將變成一個『外行人』。」

    正如所有旅人,絕對不甘只當外行觀光客,他決定一探那「山丘與溪谷」之間的隱密聖境。又像一切書呆子,他在書中尋找線索,找到了一條語焉不詳、標識不明的文字通道。沒想到,接下來卻是一次差點有去無回的絕境穿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