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普同感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普同感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普同感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普同感意思產品中有9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香功堂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絕夜逢生》(#Into_the_night)第二季上線,一季只有六集,一集約半小時長度,相當好消化。第一季大半時間在飛機上,追逐黑夜,想盡辦法求生。第二季來到地堡生活,軍人對飛機乘客有所顧忌,飛機乘客對武裝軍人無法信任,雙方猜忌日益嚴重,加上糧食短缺與死亡意外,讓兩派人馬衝突不斷升高... . ...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

普同感意思 在 微咖啡 coffee_where_ |咖啡廳推薦|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58:49

|LAIFA Coffee Shot 來發咖啡峽| / ☕️ · 拿鐵 (中杯)$100 🌕🌕🌕🌖🌑 🍵 · 佛朗芒果紅茶(加鮮奶) $140 🌕🌕🌑🌑🌑 🍰 · Oreo提拉米蘇 $140 🌕🌕🌕🌑🌑 / 📍-新北有四家店的咖啡品牌! 來到三峽原本是要去別間咖啡廳,可惜他只能外帶,所以就來這間~疫...

普同感意思 在 ᴍɪᴋᴏ ᴄʜᴇɴɢ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49:44

#mikomodeling 說好要來談的憂鬱症出櫃主題。 為什麼說是出櫃,因為社會上普遍還是對所有精神疾病有極大的誤解和焦慮,所以對每一個深受疾病困擾的人來說,承認自己正在某個疾病的深海之中,確實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 我早期開始推廣憂鬱症同理心的時候,也其實無法同理不能理解由於席捲而來的疼痛的人。...

普同感意思 在 Yiu Fai Chow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15 14:46:24

#Repost @hkmers with @make_repost ・・・ 【HKM不專業推介】 嚟到第三年,一直以文青形象示眾嘅黃妍係今年跳出框架,慢慢係唔同方面尋找自己新風格,務求可以係音樂路上得到新突破。的而且確,今年黃妍嘅轉變更加能夠吸引到聽眾,由年頭有耳目一新嘅《牆身有裂》,之後《遲起的鳥...

  • 普同感意思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9 20:22:29
    有 39 人按讚

    《#絕夜逢生》(#Into_the_night)第二季上線,一季只有六集,一集約半小時長度,相當好消化。第一季大半時間在飛機上,追逐黑夜,想盡辦法求生。第二季來到地堡生活,軍人對飛機乘客有所顧忌,飛機乘客對武裝軍人無法信任,雙方猜忌日益嚴重,加上糧食短缺與死亡意外,讓兩派人馬衝突不斷升高...
    .
    #底下有雷喔
    .
    .
    .
    .
    《絕夜逢生》第二季上演各種派系之爭,影集後段,掌權的軍人菲利普要求大使處決希薇(控告她在第一季結局「處決」 Terenzio 的決定),大使正氣凜然地回應:「我相信北約,因為我相信和平、我相信真相,我相信法庭和正義。」大使講完話,地堡內闖入數名俄羅斯士兵,他們二話不說,開槍打爆大使的頭。
    .
    看到大使被爆頭,我忍不住苦笑出來,這才是《絕夜逢生》第二季真正想講的主題吧:天災只是配角,真相、法庭、正義的失能(蕩然無存)才是本劇真正的主角。大使被爆頭這件事的荒謬在於:拿槍給大使的是菲利普、引俄羅斯士兵進入地堡的卻是當初跟大使一起從飛機上倖存下來的乘客 Ines,而 Ines 之所以帶領俄羅斯士兵進入地堡,則是因為稍早前被軍人逐出地堡...
    .
    地堡即是人類社會的縮影(一如第一季的飛機),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眼中,會有截然不同的評價,是非對錯,#端視你站在哪個位置看待事件。《絕夜逢生》劇中沒有任何人是全然的無辜,每個人的判斷都有誤差,人們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越來越懂得去合理化(並原諒)自身的偏激行徑,然後用妖魔化的方式,「放大」他人犯下的錯誤。
    .
    「土耳其有句俗語,意思是:”所有人都要付出代價”,我們最終都會得到應有的報應,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
    .
    天災毀滅大部份的人類,倖存的人類無法合作、無法信任彼此,使得傷亡持續擴大。我一方面喜歡這樣的劇情安排(夠寫實),一方面又討厭這樣的劇情走向(太寫實!),《絕夜逢生》第二季刻意去英雄化的結果,就是我無法在劇中任何一個角色身上找到認同感,看到尾聲只覺得:「受不了這群人一直吵吵鬧鬧相互攻擊,人類乾脆全部毀滅算了!!!」
    .
    話雖如此,看完《絕夜逢生》第二季,我還是對第三季有所期待啦,哈。

  • 普同感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9 21:27:14
    有 354 人按讚

    好書推薦《#如何改變一個人》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有沒有遇過類似的困擾:每次叫小孩子吃青菜他都不吃?每次提案給老闆的企劃都被退件?每次跟客戶推銷新產品都被婉拒?到底是為什麼,我們只是想要對方「改變」一點心意卻這麼困難?問題出在於人類的本性,你愈是推得用力,對方就愈是反抗。真正的訣竅不是增加推力,而是「減少阻力」。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catalys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如何改變一個人》的作者是華頓商學院的行銷學教授約拿.博格(Jonah Berger),他專門在研究行為改變、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產品和點子之所以會流行的原因。他在這本書裡介紹了五種會妨礙和阻止改變的關鍵障礙,並且教我們具體的技巧和策略來減少這些阻礙。

    他提出了「催化劑」(Catalyst,同為英文書名)的概念,認為我們要促進任何人做出改變時,不要只想著用外力和壓力的方式去逼迫,那只會得到反效果。反而要轉換念頭,思考和聆聽到底是什麼原因「阻礙」擋著對方不願意做出改變,然後像個催化劑一樣去消滅這些阻礙,讓改變更好發生。

    這本書提供了五個方法,分別是減少抗拒(Reactance)、減輕敝帚自珍現象(Endowment)、縮減距離(Distance)、降低不確定性(Uncertainty)、提出佐證(Corroborating Evidence),五個英文字首合在一起就是「減少」(REDUCE)的意思。催化劑就是用來減少改變的阻力,讓人轉換心態,最後促成行動的方法。
    .
    1.#減少抗拒心理
    你可能也有同樣的經驗,當我們被逼迫改變的時候,會在內心產生一種抗拒的心理。例如,每當我們感受到師長、老闆、父母、或任何其他人試圖要說服自己、命令自己,這種抗拒的衝動就會自然產生。催化劑的效果就是減少這種本能的抗拒,反其道而行,用方法去「鼓勵人們自己說服自己」。

    我們來看這個「如何讓青少年不再抽菸」的故事。1990年代美國的青少年抽菸比率創下十九年來的新高,政府祭出禁打香菸廣告、在香菸包裝加上健康警語、花大錢勸退年輕人,結果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奏效。這個困難的任務落到了查克.沃夫(Chuck Wolfe)的頭上,他出了一個奇招。

    他邀請眾多青少年進行一場「菸草高峰會」,指陳列出一些事實讓青少年自己主持和討論,這些事實包含:菸草業者如何操弄年輕群眾來推銷香菸、企業如何操弄媒體來讓抽菸看起很酷。青少年們討論出一個名為「真相廣告」的活動,透過影片告訴大家香菸公司和媒體正在試圖影響人們的感受。結果大獲成功,在活動推廣期間,青少年吸菸比率下降75%。菸草公司甚至提起訴訟,要求中止這項計畫。與其叫青少年「不要」抽菸,不如讓他們「自己決定」該怎麼做。

    如同研究指出,人需要自由與自主權,感到掌控感,而且不喜歡任由他人擺布。把這個道理應用到生活當中也可以,例如你要叫小孩子吃菜時,不要說:「給我吃這個!」而要改說:「你想吃花椰菜還是胡蘿蔔?」提案給老闆的時候也不要只有一個選項,而是列出兩到三個選項,搭配優劣比較給他選擇,

    2.#減輕敝帚自珍現象
    如果事情還沒有到非常糟糕的程度,我們往往會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會有想要主動改變的念頭。我們也會因為持有某樣東西的時間越長,那些事物在我們心中的價值就越高,例如屋主眼中的自住宅價格總比市場價格高出許多。研究指出人們不喜歡改變,也不容易太快接受新東西。催化劑就是要讓人感覺到「如果現在不改變,損失的只會更多」,凸顯出不改變的缺點,藉此破除敝帚自珍的效應。

    最經典的案例來自「英國脫歐公投」。公投是把決定權交予全民的決策方式,但數據說明了大部分公投會以失敗收場,要改變成千上萬民眾的想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英國脫歐的提案出來之後,由於英國的食物、燃料、藥品都仰賴進口,社會上普遍不被看好這個提議,續留歐盟的預估勝率一度達到八成。

    要解釋現況顯得容易得多,人們有守舊、不願嘗試新事物的心理,留歐派只要叫人民堅守原狀就好。但是,脫歐派出了一個奇招,他們要讓脫歐看起來反倒像是「現況」。他們把口號改成「奪回掌控感」,巧妙替整個辯論重新定調,提醒民眾英國以前並不是歐盟的一部份,離開並不危險,反而是導正航線、重回正軌的選擇。最後的結果令人跌破眼鏡,英國人用自己的選票脫離了歐盟。

    因此,為了讓人不再守舊、願意嘗試新的選項,就必須「讓不採取行動的成本現形」。無論是脫歐的「奪回掌控感」,或者是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都巧妙傳達了不採取行動的下場會比較糟糕。我們常聽到理財專員說「要投資,否則錢會被通膨吃掉」也是類似的道理。
    .
    3.#縮短距離
    我們對資訊的接受程度分成兩種:「接受區」和「拒絕區」。如果一個新的資訊落在我們的接受區,我們就聽得進去。但是,如果落在拒絕區,我們會打從心底抗拒和忽略這個資訊。催化劑的用途就是減少這段「面對一個新資訊,人們接受和拒絕之間的距離」,找出彼此共通點,讓事情有轉圜的餘地。

    作者舉2008年美國加州的「八號提案:禁止州內同性戀結婚」為例,起初正反兩方的距離很遙遠,意見也非常偏激。支持同婚的團體無論推出多少遊行、文宣、演講,都難以改變對方的想法。最後他們試著不要當「開口」的那一方,而是開始「聆聽」。傾聽了一萬五千場反對同婚人士的訪談後,他們終於找到滿意的對話腳本,稱為「深度遊說」。

    不同於傳統遊說只丟下資訊就射後不理,深度遊說的方法需要更多時間用來對談。維吉妮亞是同婚團體的遊說者,他拜訪了反對者古斯塔夫,對方開頭就說:「我們南美洲人不喜歡死娘炮。上帝讓你生下來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自作主張。」維吉妮亞和緩的回覆:「我生下來就是同性戀,這是天生的,而非一種選擇。」

    接著維吉妮亞談到她對另一半的愛,並且邀請古斯塔夫也聊聊他的伴侶。對方說自己平日幫失能的太太洗澡,願意為她做一切的事情,他接著坦承:「是上帝讓我有能力愛一個失能的人。到頭來,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維吉妮亞表示深有同感,在找到共通點、建立深層連結後,她最後才聊法律如何保障婚姻,給予伴侶雙方都受到尊重和保護的安全感。

    最後,古斯塔夫改變了立場,他願意投票反對原本的反同婚法案。深度遊說的影響力不斷擴散,最後改變美國人對同性戀的態度。

    我們可以發現,「深度遊說」是鼓勵投票者從自身經驗找出類似的情境,不要求對方想像「當別人」的感覺,而是回想自己「有類似感受」的時刻。催化劑不會向所有人發送一樣的主張,而是瞄準與人們自身目標最相關的議題。改從共通點出發,而不是從爭議點,對方轉向的可能性會比較高,還可能拉著別人一起改變。
    .
    4.#降低不確定性
    當我們要做出一個改變,通常會伴隨著不確定性,我們會懷疑改變之後真的比較好嗎?當我們內心產生猶豫,就會阻礙我們採取改變。催化劑就是要瞭解人們心中的猶豫,讓改變可以被試用、被體驗、可以被復原,然後進一步去降低「人們對於改變之後的不確定性」,消除人們內心的猶豫。

    時光倒轉到1998年,當時網路購物還不盛行,但是有遠見的尼克.史文莫恩(Nick Swinmurn)已經有了用「網路電商賣鞋」的點子,他架設了名為 Shoesite 的網站開始做起生意。但是人們並不買單,生意奇慘無比,後來他發現「人們並不放心在網路上面買鞋」,與其買了才知道合不合腳,不如開車去賣場購物比較實際。

    面臨資金即將燒盡之際,他們腦力激盪出了一個方法:「提供免運費」。當時所有電商都把運費當成獲利來源,這麼做無疑是在賠錢。但是令人驚喜的是,業績反而開始扶搖直上。人們開始一次購買兩到三種不同尺寸的鞋子,留下合腳的,退回不合的。消費者就像在實體店試穿一樣,不用替試穿的機會付費,購物方式從此改變。免運費的策略消除了人們網路買鞋的最大障礙:不確定性。對了,這家公司後來改名叫做 Zappos。

    我們內心對改變和新方案的不確定性,總會阻止我們採取行動。書中除了介紹 Zappos 用免運費降低前期成本的故事,還介紹了 DropBox 免費增值的應用、Acura 豪華汽車讓人有機會認識的主動出擊策略、以及蔚為流行的後悔也沒關係的無條件退貨、退錢策略。降低不確定性,將有助於人們接納改變。
    .
    5.#提供佐證
    有時候要促成一個改變,還是有可能會遭遇到對方要求「更多」證據佐證的情況。我們常常會在心裡質疑,別人願意採取某個改變的理由,跟我自己會不會喜歡有關係嗎?所以催化劑會「善用具有影響力的佐證來當援軍」,利用社群、親友、社會的影響力來弭平對方的質疑。

    澳洲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個「人們如何回應音效的實驗」,他們邀請大學生戴上耳機聆聽單口喜劇的錄音,A組單純聽喜劇,沒有其他的音效;B組則會聽見預錄的罐頭笑聲。實驗結果發現B組的學生更容易笑出來,如果聽見別人也在笑,人們就更容易發笑。那麼,這個「別人」是誰會有影響嗎?

    研究人員做了第二種實驗,這一次都會加入一模一樣的罐頭笑聲。A組的學生被提前告知,待會聽到的笑聲是來自於跟你「同一個」大學的人。B組的學生則被告知,發出笑聲的那些人來自和你支持「不同」球隊的人。實驗結果發現,A組一樣笑得很開心,但是B組以為發出笑聲的人是非我族類,笑的程度和完全不播放罐頭笑聲時幾乎一樣。

    所以,無論是餐廳的評論、旅館的評價、對於一個產品或服務的看法,我們會比較在乎「情況和我們一樣的人」是怎麼說的。當對方的境況跟我們愈像,他們所提供的佐證就愈會得到我們的信任。催化劑的做法就是找出能夠讓人們「套用在自己身上」的佐證,來克服和轉換原本的問題。
    .
    【後記:任何人都可成為催化劑】
    我第一次讀 《如何改變一個人》 是聽 Audible 英文版的有聲書,後來發現有中文版又再回味了一次。這是一本非常好閱讀、重點清晰、故事生動的實用書籍,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認識那些阻礙人們改變的因素,並且設法採取不同的策略去消除那些障礙。與其怪罪別人為什麼不改變,不如去瞭解是什麼因素阻礙了他們,並且自己「主動出擊」,成為減少阻力的「催化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位作者的前一本著作《瘋潮行銷》似乎有著更高的評價,因此我也入手了那本書,很期待接下來的閱讀體驗,之後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同樣類型的書籍,還有談判和說服力專家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B. Cialdini)博士的《影響力》,他用紮實的研究和案例說明「讓人們改變行為的原因」,這本經典也非常值得一讀。

    讀了許多這類型的書籍,我認為可以用一句寧靜禱文的美好詩句來做總結,這句話是這麼說的:「神啊,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請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請賜我智慧,以分辨二者的不同。」我們無法直接改變別人、更別說改變世界,我們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因此,我們必須懂得分辨這兩種差異,把心力放在你能改變的事情上,成為催化劑去減少阻礙,外界人事物隨之而來的改變將讓你感到驚喜。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CHANGE
    使用期限:8/29~9/4
    .
    感謝 時報出版 提供贈獎抽書

  • 普同感意思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17:05:04
    有 72 人按讚

    【男孩不會表達情緒?男孩容易誤解扭曲性?】

    #男孩與性
    #男孩情緒教養

    即便如我常寫親子議題,跟家裡三個男孩談到性愛問題,也不見得自在,孩子的爹屬老派的X世代,大約也很少想到要和孩子聊聊性愛問題。

    在談年輕男孩性愛問題之先,我首先比較想關注的是:身為男性的孤獨與無助。

    多數男生的情緒是沒什麼出口的,是很悶的,因為典型的雄性世界幾乎不大聊心事、不喜歡聊私事、不善於體察自我,當然相對的,也不善於體察或關心別人,這或許跟典型男生的天性有關,他們多半傾向關注「事物」勝過關心「人」。

    但《男孩與性》、《男孩情緒教養》等書都提到雄性世界有種「兄弟規範(情結)」,男性在心底有揮之不去的刻板印象,認為「揭露自我內心」是一種懦弱無能的表徵,是比較「娘」的男生才會做的事情。

    此強勢雄性文化終於讓男生從「不感受」弱化成「不會感受」,從「不表達」惡化成「不會表達」。

    當然,在性平時代,我們欣見有愈來愈多「暖男」產出,他們懂得關注別人的情緒、也擁有關心別人的技巧,但這並不意味暖男在低潮傷心時,也敢隨意向「兄弟們」吐露真心,因為這種行為在雄性世界可能不安全,意味著缺乏男子氣概,換來的多半是兄弟們的嘲諷與不自在。

    不論男孩在陽剛或陰柔特質的光譜上落在哪一點,多數男孩傾向不輕易吐露情緒,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如「我好害怕」、「我沒辦法」、「我心好痛」。

    在《男孩與性》一書裡,有個十八歲的男孩羅伯就說,他遇到難關時,他的爸爸就會要他「Man up(拿出男人的樣子)!」,他父親所呈現的就是整個傳統雄性文化的縮影。

    羅伯說:「我不跟任何人談我遇到的問題,我認為,如果自己處理不來,那就不算個男人,代表你不夠努力,是個婊子。」羅伯所說的,也代表了多數男生的真心話,包含大男人、小男生,儘管性平教育已推展了這麼久、這麼廣。

    「他們把情緒藏起來不讓他人看出來,甚至連自己也感受不到。但這些感覺不會消失,只是埋到心靈更底層。」(男孩情緒教養p.136)

    不會消失的情緒,最後很有可能拐彎抹角地變形成「發洩式行為」,比如攻擊或是霸凌別人,或成癮於菸、酒、3C、毒品。

    我和家裡的三個男孩談過,他們也都同意這個論點,他們說,男生之間互訴心曲也不是真的沒有,但極為稀有,除非是特別信任的死黨,不過多半心情不好時,死黨最常貢獻的也就是陪你瘋狂打電動、打球、打屁,成年之後可能就是去喝一點小酒,亂掰一通,很少集中火力正中情緒標靶。

    「那心情不好時怎麼辦?」

    兒子們說,女朋友、紅粉知己此時就變得很重要,她們是訴衷腸的最佳人選,在她們面前可以不需用力地掩飾自己的脆弱,但也不是每個男生都願意在女朋友或紅粉知己面前揭開自己的脆弱。

    小子之一曾跟我分享過,他曾有個很願意傾聽他、也善於分析心理狀態的紅粉知己,兩人都心知肚明不可能成為男女朋友,但每當他心情低落時,他很自然地就會找這個女孩出來吐吐苦水,他在她面前不必顧慮會被嘲笑,因此總是能得到極佳的療癒效果。

    只是此紅粉知己在交了男朋友之後,為了避嫌,就再也無法擔任小子的心靈伙伴,這讓小子難過了好一陣子。

    「那怎麼辦?心情不好時找誰呢?」我問。

    「所以有時候就回來跟老媽吐苦水了啊!要不然跟室友看看電影、打打屁稍微轉移注意力啊!」

    可見家有男孩,直至他們青春期、成人,親子的關係都相當重要,因為男孩有苦無處訴時,如果和父母關係夠親密,或者夠信任父母,至少還有一處安全基地可以訴訴衷腸。

    而另一方面,男孩在陷入情緒低潮時,或許不太能分析自我、感受自我,但是若懂得排遣情緒,也至少能把自己從亂七八糟的情緒風暴中拉出來。

    因此,我實在不反對男孩們偶而聚在線上打打電動、胡亂喇勒、講些芭樂話,因為這至少是他們轉移壞情緒的某種低階、但有效的方式。

    不少青春期男孩聚在一起還是打打鬧鬧,感覺非常幼稚,但,這就是他們趕走壞情緒最單純又方便的方式。

    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需要不斷挖掘與練習的,男孩從小就不樂於此道,雄性文化又強化他們避開這一塊,這當然對男孩的情緒發展極度不利。他們沒有機會細膩的分析自我情緒,當然,對於別人情緒的體察就更加薄弱。

    我記得有一次去一個國中演講,輔導主任談到她也是住在「男生宿舍」,當時她的父親過世未久,和爸爸感情相當好的她非常難過,常常在家裡想著想著就哭起來,然而,家裡的老男人(先生)、大男生、小男生(兒子們)唯一做的,就是把她放在一邊任她盡情的傷心哭泣。

    「你相信嗎?從我老公到兒子,沒有人過來安慰我一聲,抱我一下都好啊!這讓我更絕望更傷心了。」主任說。

    「我真的很能體會妳的落寞,因為我家也是如此啊,我也適應了好久!不過,我必須說,你家男性們真的都非常非常的~正~常,因為當他們難過時,他們自己也是這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把自己關起來,沉默不說話、自己調整、自我消化。所以他們以為把妳放在一個角落,不去打擾你,讓你自己去消化情緒,就是善待你的最好方式。」

    天知道,這麼多年來,我是暗示、明說、示範了再示範,才讓家裡的雄性動物包括兒子們懂得在我難過時大方走過來、擁抱媽媽的。(擁抱爸爸目前還是天方夜譚,爸爸也一定會被驚嚇到。)

    男生不善體察自己和別人的情緒,甚至被男子氣慨文化塑型成「不能示弱」、只能當「強者」、甚至不惜以「攻擊」、「霸凌」作為真男人的象徵,這顯然已經變成「毒性男子氣慨」。這在男孩發展性意識、性行為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在「男孩與性」這本書裡呈現了美國年輕男孩對性事不可思議的態度。作者Peggy Orenstein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專研男孩、女孩對性議題的不同態度。

    她說「有毒的男子氣概」這個凳子有三隻腳,第一是情緒壓抑,第二是貶低女性,第三則是拿「性征服」出來吹噓。

    她舉出最有名的一段「男生更衣室對話」乃出自美國前總統川普。川普曾經吹噓自己曾經如何強吻女性,並引以為豪,宣稱「當你成為明星的時候,她們會讓你這麼做,你做什麼都行,甚至抓她們的陰部都沒問題。」儘管川普這番話引來極多反彈,包括男性,不過也真確反映了純男性性心理的有毒思維。

    Peggy Orensteiny在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來呈現年輕美國男孩(特別是傳統異性戀男孩)扭曲的性觀點。在美國,青少年乃至大學都流行「勾搭文化」,這和我們所說的「一夜情」意思差不多,男孩很容易限於一個迷思,也就是把「性征服」當做「男性氣概」的表徵,征服的數字愈高代表愈具男性氣概。

    性事,已無關乎愛與連結。美國東岸就有「曲棍兄弟(lax bro)文化」,內容大抵就是誇耀性事勾搭,貶低女性、厭女、物化女性。

    男大生將性愛視為純粹肉體經驗,將女性當成「玩物」,當成征服的「標的」而不是「人」。能贏得多少火辣的女生,就能展現多少雄風、社會地位、自我價值。

    書中指出,男運動員被控告性行為不當或是對親密伴侶暴力相向,比例是其他男生的三倍,「運動員文化」強調拚勁、競爭、強壯、勇氣等正向特質,但也成為一股煙幕彈,掩護運動員霸凌、奪權、性征服、以厭女語言為樂、貶低女性傾向的氛圍。

    而也有很高比例的非運動員年輕男孩因為欠缺對情緒的體察、對女性心理的理解,再加上A片與媒體的錯誤示範,因而把「性」當成一件男高女低、控制女性身體的行為過程。

    「如果只有男孩在,那麼你聽他們的對話,可能會分不清他們剛才發生親密行為、還是剛從建築工地回來。他們會說釘釘子、用力敲、碰碰撞、把東西打碎、砰地一甩、撕碎她、毀了她。」

    這些都是以侵略女性身體為樂的描述,他們鮮少講述到彼此的心理連結、相互依戀理解、珍惜疼愛的滿足感,如果讓年輕男孩繼續依賴傳統而陽剛有害的雄性文化,他們可能很難學會看清楚「女生也是人,女生值得尊敬、需要尊嚴」。

    此外, 現在的孩子是廣大A片實驗中的白老鼠,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異性戀A片都是透過「男性觀點」來拍攝的,性愛被描述成男人對女人「做」的事,而不是「和」女人做的事,這會有很可怕的影響,也就是更強化男孩把性當成控制女性、貶抑女性的過程。

    然而研究顯示,青少年比大人看更多的A片,而且內容比大人更低級扭曲,可想而知男孩們性道德、性意識在比父母所知更早之時就已開始扭曲。

    研究結果顯示,會在早年看A片的,無論男女,都可能比同儕更早性活躍、性早熟,比同儕更多性伴侶、懷孕的機率有比較高,最嚴重的是,「把性侵略看得更正面、把女人看得更負面,更容易從事A片所描述的那些冒險、非典型的行為。」

    很多無知的年輕男孩因而犯下了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性騷擾、性侵害行為。

    書中就舉出一個看來無害的男大生在勾搭一個玲瓏可愛的女孩之後,軟硬兼施,不斷引誘女孩到他寢室,儘管女孩在過程中一再表示不想、不舒服,甚至幾度用藉口推託表示想離開,但礙於恐懼以及對方高大的身軀,最後被迫替男孩口交。

    在這個男孩既有成形的思維裡,自己並無勉強女孩,更遑論性侵害,他還驕傲地認為是自己引導有步,而一廂情願地以為最後是女孩同意且自願的。

    這也是作者Peggy Orenstein在多方訪談後發現的兩個事實,那就是:男性普遍會高估女孩對性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也太常把自己的愉悅看得比女生的感受還重要。

    前述的男大生萬萬想不到,那一夜,他對女孩造成無可泯除的傷害,女孩之後避不見面,也無法療癒自己,直到多年後女孩勇敢地提出控訴。

    這正是因為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普遍缺乏對女孩身心及性心理的理解,甚至早已在心裡塑造了牢不可破的扭曲的「男尊女卑、女生須屈從」的性道德框架。

    事實上,也有很多男孩從頭至尾都不認同物化女生、貶抑女生的性事思維,但是在整個兄弟文化沆瀣一氣時,他們會退縮,而認為自己的想法是不值得一提的邊緣思維,而跟著大夥沒頭沒腦的哈哈大笑,以求得認同感。

    事實上,專門研究青春期男孩行為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男孩比較喜歡的身體親密對象,是自己認識、信任、相處起來自在的人。男生追求性愛最大的動機並不是肉體,而在情緒層面,是因為想要對女生表達愛意或慾望。

    自從交友軟體夯起來之後,「勾搭文化」在全世界默默的沸騰。我聽過太多年輕孩子把性與愛分開思考,把「滿足肉慾」當成一件紓壓的方式,或許連我們做為父母的可能都未必清楚孩子對性的看法。

    這些我們可能無法理解或認同的新興性潮流也意味著,我們做為父母的,真的必須花點心思和時間好好的和孩子們談性說愛。

    「#me too」反性侵、反性騷擾運動雖然引發全世界一同把「偏差性行為」、「男性特權」及「有毒陽剛特質」攤在陽光下一同省思、徹底清算。但是,在固化的純男性世界,卻未必真正翻轉了有害舊思維。

    要把男孩教養成懂得尊重女性、灌輸他們「經過對方明確同意才能進行性探索」的性道德之前,首先得先把男孩教養成懂情緒、有同情心、尊重男女平等、尊重多元性向、尊重他人界線、允許自己也允許別的男孩示弱失敗、可以表達情緒、也能體察別人情緒的人,這是懂愛的前提。而懂得愛,才可能發展並維繫真正健康愉悅有連結感的性。

    想要更了解男孩的情緒教養以及他們對性與愛認知的發展嗎?推薦以下兩本書。

    【書訊】
    •《男孩與性:改變青少年一生的九場對話,培養情感與性關係的尊重與同理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257?sloc=main

    •《男孩情緒教養:引導他好好說話,遠離恐懼、憤怒、攻擊行為》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264?sloc=main

  • 普同感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2-11 19:00:07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人際溝通,跟訊息傳遞的理論跟實務裡,現在大家都有一個普遍的共同認知,就是比起我們說的話的「內容」,我們怎麼「呈現」自己,會是更重要的。

    然而事實上呢,這個觀念,它在1972年由美國加州大學的一位學者,提出的「7-38-55理論」有做一個衍生。但別忘了喔,這是1972年的一個整合性的研究。

    事實上呢,這個整合性的研究,往前推在1960年,當時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事件,它就是這個理論,跟這個說法的一個最重要的源頭,讓大家開始留意這件事情。1960年代,那個時候發生什麼事呢?

    那個時候是尼克森跟甘乃迪,在競選總統的時候。他們兩個參與了,史上第一次的電視轉播的總統辯論。在那個時代背景底下,多數人是聽收音機的。而這些聽收音機的聽眾,他們聽完這兩位總統候選人的辯論之後,他們都會覺得尼克森贏了。

    但是,另外一群是看電視、看這一場電視辯論會的,他們卻覺得是甘乃迪贏了,為什麼呢?尼克森呢,在上鏡頭之前他拒絕上妝,他在辯論的現場,整個人看起來滿頭大汗,又有一點局促不安。

    所以,研究人員就發現,電視的觀眾注意的是,他們看到這兩個人的樣子,而不是這兩個人說什麼話的內容。

    然而,對於那些聽收音機的群眾來說,他沒有視覺的刺激,他根本不知道甘乃迪跟尼克森,他們看起來是什麼樣子,他只能聽他們說話的內容。

    所以,聽他們說話的內容的那一群人,就會覺得誒~尼克森說的比較好,但是去看他們整體呈現的人,反而會因為甘乃迪整個人是比較挺拔、比較有精神的,而對於甘乃迪投以比較正面的認同感。

    因為這樣的現象,當年還提出一個名詞,叫「尼克森效應」。雖然尼克森跟甘乃迪跟的競爭,尼克森到最後輸了。但是在甘乃迪之後,尼克森也成為了總統。那我們更知道,他後面的「水門案」的醜聞。

    事實上,在水門案的醜聞之後,尼克森發表了辭職的演說,他這個內容聽起來是冷靜而且鎮定的。但是,研究人員分析他的表情的時候,發現他眨眼的速度,非常的快,他眨眼的速度超過了每分鐘50次,這顯示他內在有很大的不安。

    後來呢,大家去研究八次的電視總統辯論,不同陣營的候選人,在面對鏡發表自己的言論的時候,他們眨眼的比率。結果發現喔,其中有七次眨眼比例,比較頻繁的人,都輸了當年的總統大選。

    所以談到這裡,我經常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就發現有些人,對於怎麼呈現自己、怎麼樣去營造自己的印象;包含自己的表情,還有行為等等的。他們會覺得這個很膚淺,會對於這樣的一個理念跟說法,有一點嗤之以鼻。

    然而,事實上這樣的理論跟研究出發,它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所謂的內容不重要,我們準備的內涵,它是可以被忽略的,它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這樣的理論出發,其實是在告訴我們,當你的內容跟你整個人看起來的樣子,是有「矛盾」的時候,那麼人們就會「忽略」你說的內容,直接按照你給他的「感覺」,去評判你這個人。

    所以囉,其實不是內容不重要,內容很重要;然而,當你有很好的內容的時候,那麼你整個人的呈現,是否有搭配、配合得上,它會更重要。

    我常常強調一個觀點,叫做「千萬不要輸在不該輸的地方。」你可能努力,也夠努力了;你可能專業,也非常專業了。

    然而,在你的努力跟專業的背後,卻讓別人對你的認知跟理解,輸在這種所謂的你「呈現」的樣子。你整個人的表情跟行為,你說輸在這種地方,不是很冤枉嗎?

    然而,如果從另外一個不同的側面來看的話,如果你連他人怎麼感知你,都沒有辦法好好的把握跟營造,那麼你有再好的理念,你想這個理念,是自我感覺良好,還是真的對人們有幫助呢?

    我想層次越高,或者對自己期許越大的你,你會聽懂我在說什麼。千萬記得,不要輸在「不該輸」的地方。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我們到底怎麼呈現我們自己?

    尤其是我們的表情,尤其是我們回應他人的方式。如果你想要在這方面,有系統性的前進;讓自己不會輸在「不該輸」的地方上。

    那麼我很鼓勵你,可以把握我們在2019年5月3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這一門課,會帶給你決定性的幫助。我很期待在5月3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普同感意思 在 まとめまとめ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9-04 18:00:02

    【まとめのまとめ】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goo.gl/QN6ioA

    長女が俺の子じゃないんです。

    確定です。

    人生ネタになりました。

    でも、その下に俺との子供が
    2人いるので離婚しませんが。



    汚嫁をネチネチ責めてやり
    ゃいいんじゃね?

    奴隷にするとか



    キッチリとけじめを付ける
    ことが大切。

    今までの生活を続けるのであれば、

    なおのこと。

    なぁなぁで済ませると、

    自分の気持ちも整理できんぞ。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一応けじめはついています。

    発覚のきっかけは、娘の
    本当の父親の遺言で、

    突然遺産の話が来たことです。

    嫁の大学時代のゼミの教授でした。

    卒業と同時に結婚したので、

    気づきませんでした。

    以後の接触はないですね。

    妻に対する謝罪の手紙も見ましたし、

    妻は同窓会を頑なに拒絶
    してましたし。

    長女は17歳なのですが、

    隠せる話ではないので、

    相当ショックを受けています。



    嫁にどんなケジメをつけ
    させたんですか?



    正確には、付き合う前の妊娠で、

    教授は生涯独身だったんです。

    私が強引に交際をもとめて、

    口説きまくって、2ヶ月で
    ゴールインしたんです。

    厳密に考えれば、結婚式の
    前後で妊娠に気づいた
    のでしょうけど、

    あの状況で言うのは勇気が
    いりますよね。

    今から考えれば、妊娠期間が
    短いんですけど、

    頭の中はお花畑でしたからね。

    携帯なんで分割します。



    嫁の希望もあり、子供の
    DNA検査はしました。

    嫁は離婚の意志が固いのですが、

    結婚以来の夫婦関係は良好で、

    私には不満がありません。

    たとえ私に対する罪の
    意識からの奉仕であっても、

    私には幸せな日々です。

    結婚後の不貞行為はないと思います。

    疑う要素は、行動にも
    時間的にも金銭的にも一切
    ありません。

    なので、1番下の子が成人
    するまでの残り10年は、

    引き続き妻として責任を
    果たすように説得しました。

    その後離婚するかどうかは
    私に決定権があるという
    ことにしました。

    私の両親にも話しましたが、

    私の両親も嫁の説得をしています。

    嫁の両親は、相当
    ショックだったようで、

    ちょっと困った状態です。



    独身教授だったら遺産
    がっぽりだったろ?



    それがまた問題で。

    億に近いのと不動産が2箇所。

    長女のものなので、法律
    関係と税理関係に相談して
    いるのですが、

    長女がショック状態から
    脱していないので、

    話が進みません。



    浮気じゃないし二股でもない
    んだよね?



    すみません。

    指摘されて気がつきました。

    私に対する浮気では
    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教授に対しては浮気かも
    しれませんし、

    たぶん、短い期間ですが二股ですね。

    托卵と言えば托卵です。

    何だかよく分からなくなりました。

    別に何の問題もないような
    気がしてきました。

    10年後に離婚しない旨を
    宣言するつもりなのですが、

    どうしたらいいのでしょう。



    確かに娘さんがショックだよね。

    そういう事なんぞ普通何にも
    考えないよなね。

    なんつーか嫁さん。

    罪深いよ



    離婚しない宣言はどうでも
    いいんだけどさ

    まずは長女のケアをちゃんとしろよ



    はい。

    今日、仕事休みました。

    長女も休んでいます。

    長女は、私の側から離れません。

    「お父さんでいてください」
    と繰り返し言うんです。

    「お前は俺の娘だし、離婚もしない。

     家族が離れることはない」

    を100回は繰り返してます。

    嫁からも目を離せないので、

    俺の母に来てもらっています。



    嫁の自業自得だな

    教授の遺言がなければこの
    まま隠し通したはず



    そうなんですけどね。

    何でだろう、怒りの感情が
    湧かないのです。

    妻として全く問題がないのと、

    相互に愛情があるのと、

    正直終わったことのように
    思えてるんです。

    長女は素直で可愛い性格で、

    私に懐いているので、

    今さら血のつながりとか
    どうでもいいように思えて
    いるのです。

    それでもけじめという意味で、

    一旦離婚というのも考えてみます。



    嫁との時間はたっぷりある
    んだし結論を急ぐ必要は
    まったくないだろ

    遺産が来たってことは教授は
    その子が自分の子である
    ことを確信していたはず

    もしかしたら二股
    時期だったかもしれないにも
    かかわらず教授が確信する以上

    嫁さんからのなんらかの
    情報が教授には伝わっていた
    ことは間違いない

    その情報はお前には伝え
    られていなかったわけで、

    嫁さんは自分の確固たる意思で

    教授の子供をお前に托卵
    したということになる

    だからこその罪悪感で離婚の
    意思なんじゃないかな



    お前の嫁さんは、なぜ、
    教授に自分たちの娘がいると
    伝えたたのだろうか?

    なぜ教授、そのことを
    墓場まで持っていかなかった
    んだろう?

    表沙汰にし相続させるにしても、

    弁護士なんかに委託するなりして、

    娘が成人するまで遺産相続を
    凍結するなりできなかった
    んだろうか?

    なんか裏がある人々なのか、

    それとも迂闊な人々なのか…。



    その当たりは何とも。

    嫁は悩んで伝えたんでしょうね。

    時期的に教授の子供なのは
    分かったでしょうし。



    >妻として全く問題がないのと、

    相互に愛情があるのと

    愛情があるならばれる前に自白してる



    言いにくいことでしょうね。

    夫婦喧嘩もなく、楽しい家庭なんで、

    幸せな年月が重なれば
    ますます言えなくなるでしょうね。

    理解してあげようと自分を
    無理に騙しているのかも
    しれませんが。



    現状で離婚を望んでいるのは嫁、

    離婚を望んでないのは長女、

    俺は離婚を望んでいないor
    離婚したとしても再構築希望

    離婚して家から出ていかれた
    後で再構築なんてできるのか?

    第2子、3子は誰が親権を持つんだ?

    ずっと隠していたことは
    許せることではないが、

    許すしかないようにも見えるぞ

    まあ嫁と二人で本音でよく話し合え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そうなんです。

    そう考えていたんです。

    第三者に字にしてもらうと
    スッキリしますね。

    頭の中だけだとグルグル
    巡ってしまいます。

    嫁を手放したくないんです。

    そこからスタートします。



    托卵を知っていて黙っていた
    のだから悪質といえば悪質だけど、

    それを飲み込めるんなら離婚
    問題は無しでいいんでない

    多分離婚したら嫁さん2度と
    戻って来ないだろうな



    嫁と二人で娘を守ることを
    最優先に考えろ。



    遺産のことを思うたび
    お父さんの子じゃないという
    ことを意識するわけだ。

    単に金と割り切れるくらい
    心の整理がつけばいいけどな。



    遺産の金額大きいから話し
    広めないようにそれぞれの
    両親へ口止めさせなよ

    教授の親族も問題だけど両親
    親族だって金絡んだら豹変するぞ



    相互に愛情があると言っているが

    俺氏の愛情と嫁の愛情に
    かなり差があるように見えるが



    不幸中の幸いは多額の遺産を
    残したことだな

    金があれば世の中の大半は
    乗り越えられる

    同意

    嫁にけじめとして、責任を
    何らかの形で取らせないと

    有責側からの離婚申し立ては
    できませんとはっきり言え

    つか嫁逃げようとし
    てるだけじゃないか

    楽にさせるなよ



    嫁さんは自分のずるさを自覚
    してたんだろうな

    なにかと都合よく頭の中で
    変換してて、

    それがばれたから
    いたたまれなくなったんだろう

    でもこの17年間仲良く
    やっていたという時間の
    重みはそれを超えると思うけどね



    なんで嫁は今頃になって
    離婚を望むんだ?

    発覚したから?
    金入ったからATMはもう
    いらねって事か?



    同感

    嫁が主張する離婚ってどんな
    形なんだ?

    自分だけ出ていくのか、

    長女だけ連れて行くのか、

    子供全員連れて行くのか。

    なんとなくその辺から嫁の
    本音が見えそう。



    2人(娘と旦那)にそれほど
    酷い事してしまったという
    贖罪から離婚と言っているのかもね。

    自分から再構築とか言えねーべ。

    だからあとは主人たる本人が
    どうしたいのか、

    またどうやって行こうか、

    等決めて行けばいいよ。



    昼の準備ができなかったので、

    ファミレスで昼食を兼ねて
    話してます。

    嫁が「私は一緒に行けない」
    と言い出したので、

    つい叱ってしまいました。

    結婚してから声を荒げたことは、

    たぶんありません。

    妻も長女も驚かせてしまいました。

    長女には

    「すべてにおいて私の娘であって、

     それ以外は考えなくて良い」

    嫁には、

    「離婚はしない」と通告しました。

    その上で、長女の
    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ために、

    何があったのかを丁寧に説明
    して欲しいと頼みました。

    長女もそれを聞くべきだと
    思いましたので。

    嫁は、身ひとつで出て行く
    つもりのようです。

    「どうか長女をおねがいします」
    と頭を下げています。

    私の通告でもまだ頭の片隅に
    離婚があるように思います。

    アドバイスの
    「有責側からの離婚はない」
    を使わせてもらいました。



    弁護士は仕事が早いですね。

    先方の遺言と財産の処理を
    託された弁護士さんと話しを
    してくれました。

    遺産を受け取る権利のある方は、

    教授の実姉一人だけだそうです。

    ただ、その方が相続放棄の
    意思を示しているようです。

    こちらからの弁護士からの
    接触に対して、

    「1回だけ、姪と会いたい」
    と申し入れがありました。

    車で1時間もしない距離なのと、

    先方は引退していていつでも
    可とのことで、

    会うことにしました。

    弁護士2人を挟んだ
    やり取りは手間でしょうがないので、

    「今日18時」と即答したら、

    直ぐに折り返しでOKが来ました。

    家族全員で会って来ます。



    乙。

    事実関係を整理出来るといいね。



    なんか嫁さん投げやりと言うか、

    子供達の事もどうでも
    よさそうだなぁ…



    本当のところを娘が知る必要
    あんのかね。

    あなたが知っておけばいいだけでは?



    たった二ヶ月の付き合いで
    何故か嫁の卒業と同時に結婚
    してしまう夫婦。

    追跡調査でもしてたのか
    知らんが他人の子供を勝手に
    自分の子供と断定する大学
    教授という男。

    生前に実子と証明するならともかく、

    何故か死後に鑑定もせず未成年の娘に

    「貴方には別の本当の
     お父さんがいますよ」

    と伝える弁護士。

    不義の子に鑑定すら求めない
    教授親族。

    ちょっと登場人物が非現実的
    過ぎるかな。



    2ヶ月での結婚は、私の都合です。

    ちょうど海外赴任が決まっていて、

    どうしても連れて行きたいと
    燃え上がってしまって、

    かなり無理して
    口説き落としたのです。

    長女は、妻の子であり、私の
    子ではないことは検査で明確です。

    ただ、おっしゃる通りに、
    父親が確定する情報は、

    私にはありません。

    嫁に聞かなきゃ行けないことですね。

    ただ、長女は法定相続人では
    ありません。

    法定相続人は実姉だけです。

    遺言で「長女に」と指定されていて、

    誰も異議を挟んで
    いないという状況です。



    長女も辛いだろうけど、

    本当の父親のことを知る
    最初で最後の機会になるかもしれん



    もう物心もついてる年だろうし

    実父の事を知りたいだろうな
    娘が一番可哀想だ



    とにかく嫁が酷い。

    針のムシロだろうが
    なんだろうが自分の責任放棄
    して子供捨てていくんか。

    こいつに親の資格ねぇよ。



    皆さん、手厳しい。

    ただ、私自身の考えも
    ニュートラルに戻して
    もらえているようです。

    結婚以来、嫁には全く
    問題はないです。

    そこは疑う場所がないので、

    信用していますし、

    長女が乗り越えてくれさえすれば、

    私の中では、

    何もなかった

  • 普同感意思 在 東京走著瞧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6-30 20:00:08

    😲十個有趣的台日文化習慣差異🤓
    #東瞧小學堂 在日本生活久了,總覺得日本跟台灣有很多不一樣的生活習慣,以下的內容大家有同感嗎?或者是你有其他的點很想跟我們分享呢?
    我們這次請到住過台灣的日本人小惠、以及住在日本的包柏來分享他們覺得台日文化習慣不同之處!
    👍快來Follow東瞧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kyogogolook/
    🎬不想錯過東瞧的影片?YouTube頻道: https://goo.gl/o9Bieo
    合作演員: 小惠日本生活的甘苦談 & 申の一日小事
    感謝場地提供: 1/3rd Residence Group - Tokyo Serviced Apartments

    👉在日本送手帕是絕交的意思
    👉日本在時尚的地方會避免穿拖鞋
    👉便利商店賣的茶通常都是無糖的
    👉日本人跟朋友見面的時候,不喜歡帶不認識的朋友
    👉日本人沒有邊走邊吃的習慣
    👉日本水龍頭的水可以生飲
    👉日本人唱卡拉OK習慣一人一手輪流點
    👉日本餐廳通常會給冰水
    👉日本的垃圾分類跟台灣很多不同之處
    👉日本因摩托車不普及,比較習慣走路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