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介紹Sunpower N2 磁吸式可調濾鏡
其實前幾篇貼文就偷偷出現過幾次
經過瘋狂加班風波跟評測的照片一整批直接憑空消失的慘案
評測文今天終於熱騰騰的生出來了🎉
一直以來因為不確定我一顆鏡頭會用多久
所以我買的ND鏡是內置型的ND鏡,我的主要考量是因為我沒有很常用,他比支架系統便宜許...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Sunpower N2 磁吸式可調濾鏡
其實前幾篇貼文就偷偷出現過幾次
經過瘋狂加班風波跟評測的照片一整批直接憑空消失的慘案
評測文今天終於熱騰騰的生出來了🎉
一直以來因為不確定我一顆鏡頭會用多久
所以我買的ND鏡是內置型的ND鏡,我的主要考量是因為我沒有很常用,他比支架系統便宜許多,也不會被鏡頭尺寸限制
只是在拍晨昏時,光的強度一直在變化,內置型的濾鏡機動性比較低,沒辦法一直拆換
Sunpower N2 CPL ND磁吸式可調濾鏡很厲害的改善了這個痛點
他是一大片濾鏡,配上四種尺寸的轉接環(67、72、77、82mm),先把轉接環轉上鏡頭,濾鏡靠磁吸的方式很穩固的裝上鏡頭
只要轉動整個鏡片就可以有CPL的功能,另外撥動邊緣的金屬小拉桿,可以從ND32調整到ND1000
然而調整型減光濾鏡最害怕的就是十字紋,十字紋是因為光柵的一些物理原理,當ND可以調整的幅度越多,就越容易產生十字紋,是必然會出現的物理現象
通常可以調整減光5格以上的調整型濾鏡,就會出現嚴重的十字紋,減5格以內最多只會有兩側的暗角,這也是為什麼Sunpower N2的ND選擇定調從ND32(-5格)到ND1000(-10格)
廣角端約減3格內不會產生暗角,越望遠暗角現象就越輕微,大約到70mm以後就不會有
N2濾鏡我主要實測在Tamron 17-28mm f2.8和Sony 70-300mm G這兩顆鏡頭上
以下整理幾點我覺得他非常棒的優點
1. 方便攜帶
只需要帶一片濾鏡和幾片轉接環就有CPL和ND鏡的功能,也適用於大部分非凸鏡的鏡頭
2. 拍攝機動性高
CPL和ND可以同時調整,能夠快速地去測試不同曝光時間的效果來選擇自己想要的參數
在亮度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也能快速變換需要的減光數,或是直接拆下,節省許多設備拆裝的時間,節省時間這點對於拍攝晨昏跟時間賽跑的題材非常重要
3. 穩固的磁吸式安裝設計
在磁吸面的外側有一圈裙邊的設計,濾鏡裝上後非常穩固,不會因為不小心碰撞就滑落摔傷鏡片
4. 容易上手
CPL和ND的調整方式都很直覺,需要朋友幫忙拍攝時也可以快速教他們怎麼調整,波浪海堤那張就是請沒有接觸攝影的朋友手持拍攝,一邊調整CPL增加水面反光
唯一比較需要注意的就是廣角端在調整ND時,減光建議最多使用256(-8格)到512(-9格)之間就好,我自己測試這個減光量產生的暗角後製還可以修的回來
Sunpower N2 CPL ND磁吸式濾鏡非常適合喜歡攜帶輕便又拍攝多種題材的攝影師,價格也比支架型濾鏡便宜許多,是一個非常好入門的濾鏡組,推薦給大家!也謝謝湧蓮國際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可以使用到這片濾鏡☺️☺️
Camera / Sony A7m3
Lens / Tamron 17-28mm f2.8, Sony 70-300mm G
Filter / Sunpower N2 磁吸式可調濾鏡
⚠️以上作品皆有使用photoshop修圖
#湧蓮國際 #SunpowerN2磁吸式可調濾鏡
#taiwan #台灣 #打卡 #travel #台北 #way2ill #earthfocus #createexplore #igrecommend #justgoshoot #earthescope #moodygrams #agameoftones #instagood #illgrammers #landscape #landscapephotography #mountain #globeshotz #shotzdelight #instagram #amazing_shots #bestnatureshots #eclectic_shotz #earth_shotz #landscapelovers
#fatalframes #sunrise
@moodygrams @lensbible @hypebeast @way2ill_ @fatal.frames @xplore.places @tripmoment @travelyam @tw_wheretogo
@we_beleaf @trip_packer @poptour_mag @popdaily @wantogo @sonytaiwan
晨昏定省時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五月初種下的沙拉,一個月的時間沙拉已經長大大可以吃了!
今年的春天氣候比往年還冷,常常夜晚都在10度C以下,還多雨。
沙拉可以長大大,真的是晨昏定省、蓋被被加抓蛞蝓(鼻涕蟲),有用心照顧啊!
還有今年春天有加牛糞也是關鍵。還有香蕉皮、洗米水..。
直接從菜園摘取直接上餐桌!
營養不流失!😄👍
晨昏定省時間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夜.一個故事一些語錄.給所有人的詩與音樂的祝福》
* 《所有重要的,我們都帶不走》—陳茻
我的父母確診。我其實很猶豫,有些事不知道該不該說,有些事不好說。而如今母親願意開始分享她這段日子的體悟,我想也就趁這次機會,好好記錄這些艱難的日子。
親戚確診的消息傳來,家族裡人心惶惶。我打電話回家,母親告訴我:喉嚨有點癢癢的。那時資訊亂,自主通報沒有用,父母兩人開始乾咳之後自行前往醫院,但因為沒有發燒被請了回來。而後疫情大爆發,每日確診的數字撲天蓋地而來。
再一次打電話回家,兩人已燒到三十八度。第二次前往醫院,便直接被隔離了。
父母被隔離的前一天晚上,我心亂如麻的打電話回家,要他們先收拾行李。收行李,我自己也該收的,彼時並不知道誰會突然出現症狀,也不知道隔離後會住在哪裡。但我沒辦法冷靜下來,衣物散落,也不知該收拾什麼。
我那時只是在想,所有重要的,我都帶不走。
第一次覺得報平安是如此重要又荒謬的事。
隔日,父親的燒看起來控制住了,母親卻突然高燒。我問他們有沒有拿到藥,他們說沒有。只有早晚量體溫,如此而已。再隔日,母親燒到三十九度。
我向朋友求救,朋友替我送去退燒藥。母親在電話裡要我們不要擔心,說她沒事,身體還可以。
她還告訴我們,旅館裡衣服用手洗,但晾不乾。父親想到妙策,用電視螢幕的熱度慢慢將衣物烤乾。旅館裡無事可做,他們可以用吹風機吹上一整天。
我故作輕鬆問他們伙食如何,媽說都是炸物。我知道媽不愛吃炸物,但也只能隨口要她將就。她強作精神,告訴我:「不是不想吃炸的,是炸得硬了,我咬不動。」「媽媽沒事的,別擔心。」
第四日,母親燒到近四十度,呼吸困難,昏昏欲睡。晚上父親來電,母親必須緊急被送往醫院。
雖然緊急,但母親真正抵達可以收她的醫院時已是深夜。我想,這是當時瀕臨崩潰的醫療體系的極限了。母親的聲音隔著氧氣罩傳來,聽著格外虛弱。我陷入了兩難,想聽見她說話,又不願意她多說話。我開始瞪著手機螢幕,滑著指揮中心的數據資料。
重症、危重症、死亡。我點開死亡人數的資料,八十歲、七十歲、六十歲。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感覺不太到力氣。掙扎著爬起身,跪在床上禱告。彼時我並無任何更可以依靠的力量,知識、人脈,還有我那被困在隔離房內蠢笨的肉身,還有理性,都沒有用。
我想起過去媽曾跟我說,懷我的時候,父親員工旅遊去了歐洲。
「啊⋯⋯好想去歐洲啊。但那時候你就在肚子裡了,我就沒得去了。」
母親半開玩笑的說。她說她這輩子還沒去過歐洲,聽說那裡很美。以後我們要帶她去,我忘了是她說的,還是我說的。
醫院是另一個戰場,母親在電話裡氣若游絲,我沒辦法再騙自己:那是因為隔著氧氣罩收音不良。
晚上我打電話去,苦笑說我如今也是晨昏定省。但那時我心裡想的是我怎麼這麼不孝,沒病沒痛的時候,連打個電話回家也懶。問母親說有沒有吃好睡好。她說吃不下,沒力氣。
從旅館到醫院過了整整一天,沒辦法吃什麼。晚上,餐點送來時涼了,她想著不能再餓肚子,就硬著頭皮吃下去。不知是身體太虛弱,還是長年不習慣冷食的緣故。我後一通打去的時候,母親喘著說她剛剛把晚餐都吐了出來。病床到廁所的距離突然很遠,母親說一動就喘,一動就咳。
我問她怎麼不請人幫忙,她說醫護進來很麻煩,要消毒要換衣服。「他們太辛苦了,不要麻煩人家。」
房裡有飛蟲,晚上會撞燈,母親說她沒辦法好好睡覺。我問可不可以送熱食進去,她說不必了。餐點配送有時間管制,進來也都冷了。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配送時間也許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某天母親在訊息裡說,中午終於吃到妹妹送來的蘋果,聞到蘋果的香氣,真是讓人開心。我弟跟我說,那是假的。母親早已沒有嗅覺和味覺。每餐都是配著蒜頭硬吃,才能勉強吞嚥。
在醫院的治療下,也不知過了多久。某天母親的聲音突然精神許多。這中間我嘗試聯絡了醫生,請他無論如何依照他的專業去做,不要顧慮任何事,包含錢和藥物的副作用。
我跟母親說,醫生很專業。她說醫生專業又年輕有為,也很辛苦。
然後她開始說著這段時間的故事,說病房很好,還有陽光。她會試著走到窗邊曬太陽,說那是日光浴。有抽風扇,那裡很通風,很涼。
她想著想著,告訴我這病房條件這麼好,她要趕快好起來,才能趕快留給更需要的人。
她說今天有個年輕的護理師,急急忙忙衝過來的時候撞到了東西。她說:「你撞到了,還好嗎?」對方說:「我今天已經撞到四次了!」「他們真的很辛苦,真的。」
後來我才知道,短短一週的時間,母親成了醫院裡的模範病友。護理師過來告訴她,她是全院裡面的第一名。母親說她也只是都自己消毒,自己整理房間。她總是那句:「他們很辛苦,我能做就多做一點。」她告訴我,這裡幾乎都是年輕人。她覺得這些孩子熱血又敬業,而每日她最期待的,就是聽到這些醫護告訴她「吃飽了」。
不知道是不是媽媽當久了,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我突然覺得母親像是在關心自己的孩子,又想起她病患的身份,覺得有點好笑。直到昨日,母親說她身體都好了,在等通知。
她說這段時間她想了很多,畢竟突然上了一堂生命教育,鬼門關前走一遭,一切都不一樣了。
「今後我的人生我自己彩繪。我要為自己而活。」她這樣告訴我。
我說好。也是,母親一輩子都在替人著想,我總希望她多愛自己一點。她說她想起阿公,我說我也想。阿公有保佑,我們都要好好的。
而後,她說希望我能做點什麼,去好好感謝這些醫護人員。我說我也只能寫文章,她說那你就寫,用你的方式。
但對於這些醫護,我心裡的感謝與母親一樣,千言萬語也說不盡。有時候我想,善良畢竟是一種選擇。在千難萬難的時候,母親終還是記掛著身邊的人,記掛著別人家的孩子。
我沒有能力再多做什麼,寫這樣的文章,希望跟我一樣無助的人也能將這份感謝傳出去。此時此刻,我並沒有多餘的力氣去爭執或批判,但我想感謝終會讓我們在困境裡站起來,重新強大。
謹以此文,向台灣的醫護人員致上最深的謝意與敬意,謝謝,真的謝謝你們。
陳茻/記錄確診治療日子,為台灣醫護人員致上最深謝意與敬意
https://udn.com/umedia/story/12828/5508499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
在林蔭路上不停地,
徘徊,
落葉紛飛。—-里爾克《秋日》
* 如今,我已不再如醉如痴,也不再想將遠方的美麗及自己的快樂和所愛的人分享。
我的心已不再是春天;我的心,已是夏天。
異鄉對我的呼喚不同於以往,它在心中迴蕩的聲音,也較以往沈靜。我不再雀躍地將帽子拋向空中,也不再歡唱。
但我微笑。
我不是以唇微笑,而是用心靈、用眼睛、用每寸肌膚微笑。
現在,面對著香氣襲人的土地,我比當年首次邂逅時更優雅、更內斂、更深刻、更洗練,也更心存感激。
如今的我,比以前更融入這南國的一切;而它也為我娓娓訴說更豐富、更詳盡的故事。
我的思念,不會再為朦朧的遠方增添夢幻的色彩。我的眼光滿足於所見的事物;因為我學會了看,從此世界變美了。—-赫塞
* 永遠說實話,這樣的話你就不用記你曾經說過些什麼。——馬克·吐溫
* 所有的舊物珍貴的不是它本身,而是附在它上面那回憶的魂魄。——辛夷塢《山月不知心底事》
* 我要好好的活著,用心的活著,等到有一天,上天把他欠我的,全都還給我!——卡夫卡《變形記》
* 當你打算放棄夢想時,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你會發現,拒絕退場的結果,令人驚訝。——尼克·胡哲《人生不設限》
——今夜給予的祝福:鋼琴家劉孟捷為染病及在醫院內所有的醫護人員彈奏蕭邦《搖籃曲》。
法國作家大仲馬在一部戲劇作品中提到蕭邦的搖籃曲,有一段生動文字
「靜穆的音樂漸漸瀰漫於大氣之中。把我們籠罩在同一種感覺中,這種感覺好似洗過土耳其浴後,一切意識都被驅散,身體進入了一種平靜狀態。這時和諧地佔據了身體,除了休息以外,再也無其他的慾望;心靈中囚禁的牢門一一打開,要到哪裡就到哪裡去,終而趨向藍色的夢境。」
晨昏定省時間 在 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週接到聯合文學編輯的邀請,為他們寫一篇小小的短文 #WFH平安通訊 ,說說在這段時間裡做些什麼或讀些什麼。現在稿子上線囉,除了我,還有多位其他寫作者參與,歡迎大家點進去閱讀。
以下摘自內文
---
澆花
疫情爆發前幾星期去花市買了三盆香草植物,不是綠手指的我,養到現在只剩一盆薄荷還活著,義大利香芹與鼠尾草都離我而去。於是我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不是梳洗,而是為薄荷澆水,要是太陽太烈還得把它拿進屋內避暑,沒事經過它身旁也總要看個幾眼,晨昏定省,看著它還健康活著也能給我些許希望。
看日雜
這堪稱每天最重要的事,我現在書買的少,雜誌買的卻是極多,特別是飲食相關的日本雜誌,可以得到國際飲食圈的重要情報,還有很多做菜的靈感。但也不是都看新雜誌,我會固定拿一疊舊刊出來翻,一本本一頁頁翻著,當時第一次看的時候的新奇感或驚訝感,會再次回來,重新有所得。
看 BBC Lifestyle
在同溫層一片追 Netflix 的時候,我倒是不常打開它。反而每天下午會打開 BBC Lifestyle 當背景,聽著好聽的英國腔,時不時轉頭看一眼上面的誘人料理或旅遊節目。這是最好的療癒,看這些節目讓我對遠方抱著期待,想像當疫情過去,我們要去東京看展覽、要去巴黎吃甜點、要去西班牙吃海鮮、要去……。
https://www.unitas.me/?p=2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