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晏起相似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晏起相似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晏起相似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晏起相似詞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王昭君在匈奴:逼嫁繼子 親子被殺(二)|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來朝,他附帶了一個政治條件——迎娶漢女,自請為婿。說來可笑,呼韓邪大約40歲,與漢元帝年齡相仿。本來雙方「相約為兄弟」,是平起平坐的好哥們兒,一旦結親,單于豈不小了一輩? 匈奴原是...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80的網紅黃瑋傑 Huang Wei J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夜色專輯集資計畫] 2017.6.14 ~ 7.29 共同參與: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iased 這是一張什麼樣的專輯? 前後超過一年半的時間,花費大量心力紀錄訪談了許多真實生命故事,經過沈澱整理後轉化成音樂創作,以客語、河洛語、華語、越南語、印尼語...

晏起相似詞 在 GirlStyle 女生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9-21 06:51:57

【@girlstyle.mag 】日本137KG大叔激減70KG變男神! . 相信大家都一定聽過身邊不少肥仔、肥妹,在成功減肥瘦身後就變成了潛力股的勵志事蹟吧!就好像是大受少女歡迎的姜濤,在求學階段絕對是位毫不起眼的「小肥仔」,誰想到在瘦身後竟然化身為一位五官精緻的型男? .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瘦下來...

  • 晏起相似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4-04 14:00:00
    有 425 人按讚

    王昭君在匈奴:逼嫁繼子 親子被殺(二)|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第三次來朝,他附帶了一個政治條件——迎娶漢女,自請為婿。說來可笑,呼韓邪大約40歲,與漢元帝年齡相仿。本來雙方「相約為兄弟」,是平起平坐的好哥們兒,一旦結親,單于豈不小了一輩?   

    匈奴原是漢朝的死對頭。公元前201年,漢朝開國不久,劉邦便率領32萬大軍對匈奴用兵,結果,被40萬敵軍圍在了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南一帶),活活地困了七天七夜,劉邦服軟了。逃回長安之後,劉邦便千方百計討好匈奴人,靠送金銀布帛、茶葉美女混日子。直到漢武帝時代,胳膊腿粗了,軍事和外交才佔了上風。呼韓邪時期的南匈奴,已遠非昔日橫勇無敵的大匈奴,他們「一邊倒」,溫和親漢。這次,他興沖沖地跑進長安,就是要實施「和親大計」,迎娶一位漢室公主,替代剛剛過世的老婆。   

    漢元帝爽快地答應了這門政治婚姻,送幾個女人算什麼?天朝有的是。和親,是妥協的產物,如今不用那麼低三下四的了,漢朝皇帝以居高臨下的姿態「賞親」:傳旨,在宮中物色五名人選,供單于定奪——「掖庭」也被劃進了這個圈子。王昭君聞訊,應聲而起——嫁!哪怕天涯海角,隨雞隨狗,也強於這口活棺材。弱小的女子,敢在人生的牌桌上賭一把,相當不簡單!此刻,她只屬於她自己,把全部籌碼押了上去。   

    後人誇耀王昭君,如何以大局為重,遠嫁和親;又如何出於民族大義,忠君愛國……其實,遠嫁,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還有其他選擇嗎?但凡有一線之路,誰肯遠離中原,跑到「蠻夷之地」,投入一個野蠻人懷裡?好歹機會來了,總得把自己處理出去——就這麼簡單。   

    王安石寫過兩首《明妃曲》,其中一句說:「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前因後果,足以解釋王昭君出人意料的舉動。且把大義凜然、慷慨悲壯的口號擱一邊,首先是「自救」,她希望像人一樣地活著。
      
    這回,輪到漢元帝鬱悶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身邊竟有如此傾國傾城的絕色佳人。《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裡繪聲繪色地寫道:「(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美吧?美也沒您皇帝什麼事兒了,立馬就是單于的人了。漢元帝啞巴吃黃連,呼韓邪則睜大了驚喜的雙眼。這位草原長大的匈奴首領,從沒見過這樣光彩照人的中原女子。其實,他是歪打正著,撿了一個天大的「漏兒」。

    一連串的「未知」糾結著:昭君不知前途,單于不知所措,皇帝不明就裡……大殿上,群情亢奮,感覺怪異。潦草捆綁的「和親大事」就這樣板上釘釘了。   

    漢元帝無限哀婉地做起了順水人情。朝廷的封贈格外慷慨:為紀念和親,先把「建昭」的年號改為「竟寧」——祈望和平、安寧的意思;又封昭君為「寧胡閼氏」——這個稱號帶有明顯的歧視色彩,翻譯過來就是:安撫胡人,做匈奴單于的正房太太。還好,不是小老婆,是正印夫人。呼韓邪哪裡顧封號背後的潛台詞,他笑呵呵地接受了。對他來說,只要迎請這位如花似玉的漢朝女子做新娘,就足夠了。   

    朝廷又賜給錦帛28000匹,絮16000斤,以及美玉金銀無數。漢元帝格外多情起來,他親自餞行,送出長安十餘里。望著昭君的氈車、駝隊消失在長河落日中,42歲的皇帝淒淒惶惶,悵然若失。殊不知,他生命的最終驛站也不期而至。四個月後,元帝駕崩,成帝變作漢宮的新主人。   

    黃葉滿長安。王昭君在夕陽深處留下最後一瞥,便隨著自己陌生的丈夫,駛向了茫茫大漠。大約走了一年,總算到了匈奴婆家。初夏時節,處處水草豐美,馬躍羊奔。沸騰的匈奴人,熱烈歡迎這位新「閼氏」。20歲的王昭君與40歲的呼韓邪並轡而行,笑容可掬地檢閱著自己的臣民。似乎,這位秭歸山坳裡的漂亮姑娘,終於在高原草坡上找到了愛情與幸福。   

    是麼?恰恰相反,等待她的,是此起彼伏的感情災難。

    其一,思鄉。   

    王昭君原籍南郡秭歸,那可是片膏腴之地。菜花盛開,金燦燦的;綠陰遍地,濕潤潤的;橙紅橘綠,魚白蟹黃……如今,荊楚風物都成了長夜無眠的懷想。匈奴是另一番天地,野風呼嘯,荒草起伏。儘管天高地闊,空曠遼
        
    遠,可是,想吃一碗軟爛粘滑的大米飯,有嗎?想喝兩口馥郁清香的明前茶,有嗎?家鄉緲緲關山遠,王昭君夜夜都夢見回娘家,可惜,是夢,做不到,唯有撕心裂肺地思念。

    據說,昭君的兄弟沾了姐姐的光,因「和親之功」,他被漢室封為「侯爵」——這是多少邊關戰將「渴飲刀頭血,睡臥馬鞍心」的政治理想啊!王家小哥搖身一變,做了親善大使,他多次跑到匈奴那裡,和遠嫁的姐姐團聚。其實,越這樣零敲碎打,王昭君越不解渴,越想家。 

    其二,喪夫。   

    昭君似乎應該知足了,呼韓邪單于並非「只識彎弓射大雕」,反倒是個地道的性情中人,頗有幾分俠骨柔腸。老夫少妻,百般恩愛,這也算「摸黑」撞上了好姻緣。哪兒成想,剛熱湯熱水地過了一年多,閻王爺便招走了呼韓邪。被窩兒還沒暖熱乎呢,就守起了寡。昭君身邊只躺著剛剛降生的小男孩兒——伊圖智伢師。孤兒寡母,無依無靠,往後的日子怎麼過?
      
    其三,再嫁。

    王昭君夢寐以求的就是回中原。呼韓邪死了,冷酷的政治遊戲也該收場了,她迫不及待地上了一道表章。孤苦伶仃的小寡婦還能替朝廷做什麼呢?開開恩,放我回家吧。

    按理說,這點要求並不過分,皇帝一句話,王昭君的心願便徹底了啦。可是,命運偏偏跟她作對。呼韓邪新喪,南匈奴面臨新的權力重組,漢成帝冷淡地拒絕了昭君的請求。   

    此時,果然橫生枝節。呼韓邪的繼承人,也就是呼韓邪與前妻所生的兒子——雕陶莫皋繼位,尊號複株累單于。新單于,竟然「惦記」上了王昭君。   

    游牧民族的風俗,在漢人眼裡極為野蠻。《漢書•匈奴傳》裡記載:「匈奴父子同穹廬臥。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盡妻其妻。無冠帶之節,闕庭之禮。」也就是說,養子有權得到後媽。雖說名分差一輩,年輕的複株累卻和王昭君是同齡人。哪有英雄不愛美人的?小伙子早就盼望把如花似玉的昭君娶過門來。這種意願,大大方方地擺上了桌面。   

    王昭君先是驚愕,繼而羞憤。這叫什麼事兒?後母、養子,談婚論嫁,瘋了吧!任何一個深受中原文化浸潤的人,都不能接受這種離經叛道的「亂倫」行為,何況是知書達理的王昭君?她心驚肉跳地發出了「乞歸」奏章,可惜,盼來的卻是冷水潑頭。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記載:「成帝赦令從胡俗。」「從胡俗」,短短三個字,葬送了王昭君。不情願有什麼辦法?聖旨在,胡俗在,無可奈何。你的身體隸屬於漢室;命,也捏在皇帝手心裡。換句話說,必須無條件服從,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咬碎銀牙,也得接受。   

    王昭君失魂落魄地走進了複株累精心佈置的新房……   

    其四,殺子。
      
    伊圖智伢師,是王昭君與呼韓邪的骨肉;孰料,小孩子也成了複株累的眼中釘、肉中刺。伊圖智伢師的血統,構成了潛在威脅,他既是複株累同父異母的「兄弟」,又是新媳婦帶來的「養子」,由兄弟到父子,無所謂;但誰能保障這小傢伙羽翼豐滿之後,不篡奪單于大位?複株累有自己中意的接班人,為了永絕後患,不得不搶先下手,斬草除根。   

    《南匈奴列傳》記載:「初,單于弟右谷蠡王伊圖智伢師,以次當位左賢王。左賢王即是單于儲副。單于欲傳其子,遂殺智伢師。」一殺百了,至親骨肉值幾個錢?政治,有自身的玩法,不能套用世俗道德。

    玩權術,王昭君相當外行。她只能做痛苦的看客,眼睜睜地註視著匈奴王廷骨肉相殘。一邊,是年幼無知的兒子;一邊,是同床共枕的丈夫。最終,伊圖智伢師死在了複株累手上。   

    人類社會同自然界的生存法則驚人地相似。每逢王者興替,獅群就來一場血腥屠殺。新一任獅王肆無忌憚地霸占所有母獅的交配權,把那些歡蹦亂跳的小獅子活活咬死——它們都是前任的「孽種」,一律幹掉,換成自己的骨血。   

    王昭君痛苦地彈撥著琵琶,驚悚地回憶屠戮骨肉的動物性……   

    其五,寡居。   

    反正已經嫁給沒任何血緣關係的「兒子」了,複株累就是王昭君的「第二任丈夫」。此後的11年,是王昭君人生最穩定的時期,她又生下了兩個女兒。冷清的氈房裡,照進了明媚的陽光,傳出了孩子清脆的歡笑聲。   

    真不錯,沒有戰爭,遠離殺戮。西漢與南匈奴相安無事,互不滋擾。因為王昭君作為「閼氏」的特殊地位,雙方的太平景象居然維持了將近半個世紀,直到王莽篡政才告「崩盤」。難怪有人把王昭君與西漢名將霍去病相提並論:「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這種局面,是王昭君畢生最有力、最得意的一筆。僅此一筆,足以青史標名,萬古流芳。   

    很遺憾,後世的旌表無助於不幸的婚姻。公元前20年,複株累單于又死了。這回,沒人迫使王昭君改嫁了。朝廷似乎早把她忘了,長安沒再發布新的指令。   

    昭君又寡居了一年,也撒手西去。那年,她只有33歲。這個美貌絕倫而又多災多難的奇女子,曾大膽地選擇了自己的命運,她扎根在茫茫的高原草地上,像一棵耐旱而茁壯的野草,頑強地活了下來。她一嫁再嫁,生兒育女。12年,無邊歲月,遠比人們的想像更悲慘、更淒涼。

    昭君墓,靜臥在黃河邊,青山下。涼風冷月,野花衰草。一切都過去了,沒人再來打攪她。秭歸的菜花盛開,遍地金黃。可嘆,那位明眸皓齒、楊柳細腰的美女,再也回不來了……
    (二之二,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晏起相似詞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7-19 07:27:00
    有 95 人按讚


    人生幾乎要對所有事說「不」- 晏頓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與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老友鬼鬼,殊不知二人當初相不待見。根據巴菲特的描述,在他見到蓋茨不久,蓋茨的父親讓他們各自在紙上寫下,對他們幫助最大的一個詞語。結果,巴菲特和蓋茨不約而同地寫下「專注」(Focus)二字。

    兩位億萬富豪能成為莫逆之交,除了「大概總帶著愛」,還因雙方性格一致。在紀錄片《成為巴菲特》中,巴菲特形容專注是他人格中最強大的一部分,如果他對一件新事物感到興趣,他不但會閱讀相關書籍,並為此請教專家。蓋茨與巴菲特都熱愛工作,對瑣事不屑一顧,前者專心致志,成全了微軟的科網霸權。而對烹煮及藝術一竅不通的巴菲特自稱,雖不了解物理世界,卻對商業世界瞭若指掌;他旗下投資旗艦巴郡,在最新《財富》全球500強榜單中名列第十。

    有一個小故事是關於巴菲特與其私人飛機師Mike Flint的。那時Flint擔任了巴菲特的私人飛機師十年之久,並曾為美國四任總統駕駛飛機,有一次探討職業生涯目標時,巴菲特讓他做了以下這一件事:首先寫下人生25個目標,然後挑選5個最重要的目標。

    因此有兩份清單:一份是5個最重要的目標,另一份剩餘的20個目標。假如你是Flint,你會如何實踐目標?

    或許大家跟Flint一樣,先著手實現5個最重要的目標,後利用空閒時間,處理餘下的20個目標。

    然而,巴菲特的答案是:餘下的20個目標應是盡力避免去做的事,在沒有實現5個最重要的目標之前,應如躲避瘟疫似的躲避它們。巴菲特的想法相似於「二八定律」及「一萬小時定律」,專注於「關鍵少數」才是王道。

    蘋果公司已故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也認為專注很重要。即將離職的蘋果首席設計師艾夫( Jonathan Ive ) 在一次訪問中透露,他從未遇到一位像喬布斯那麼專注的人,而專注就意味著你要對某些事說「不」,縱然是所熱愛的事物。難怪喬布斯以前每逢與艾夫共用午餐時,都會問他否決了什麼項目。

    人的時間有限,努力工作亦要忙得其所,work hard更要work smart,巴那每年驚人增長率的秘密在於,巴菲特整個職業生涯幾乎都在說「不」,故從今日起,你也需要學會嗌「唔好」。

    原文:MenClub

    #人生 #職業

  • 晏起相似詞 在 賴叔閱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7-01 08:00:00
    有 295 人按讚


    每一次喺抗爭嘅時候出文,心情都十分沉重。亦因為想更加多人睇到,全文已經畢錄如下。老規矩,係畀面嘅,去 Medium 睇文甚至做埋會員,都可以。

    - -

    2019 年 7 月 1 日凌晨,我在 Facebook 留下了這麼一句話:

    「七月一日,願各位可以重新出發,好好做人。」
    我係一個咁嘅人。新年、新一季以至一個新嘅月份,都係 reboot 或者 restart 嘅好藉口。你唔會無之啦啦話七月十三日,重頭嚟過咁騎呢嘅。

    對於香港嚟講,主權移交 22 年,踏入第 23 年,能夠重頭嚟過嘅空間實在唔多。與其引用官方慣用詞語「背靠祖國,把握機遇,欣欣向榮,安居樂業」,不如望清楚啱啱剛過去嘅 6 月,市民係如何地被迫上梁山。

    香港人可以揀嘅話,係絕對寧願留喺冷氣商場,近嘅返深圳、遠嘅飛京阪神,話知佢喜茶定宇治綠茶,總之食買玩,或者大被冚過頭到黃朝白晏,都唔會想身水身汗喺街度吽臭幾粒鐘嘅。

    但係六月份,起碼有 300 萬人次,先後喺兩次大型遊行當中表達對於政府強行推動修訂《逃犯條例》,變相任意將當權者睇唔過眼嘅人「送中」,送返中華人民共和國嘅「一制」內,按照大陸「依法治國」嘅方式審判。

    喺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呢個示威嘅浪潮都應該足以令政府倒台,或至少讓步。有一個地方例外,嗰度叫中國。係,香港已經被劃入大灣區,而大灣區係中國嘅⋯⋯

    然後,一個、兩個、三個⋯⋯至少三個年輕人,因為對於香港社會政局嘅發展走向感到無助甚至絕望,而選擇自行了結生命,以死諫嘅方式,向特區政府作出控訴。

    But the people’s voice remains unheard.

    政府運用語言偽術,將「暫緩」同「撤回」劃上等號,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叫人唔好斟酌字眼 (我屌你老母,咬文嚼字嘅律師講呢啲?!)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無愧初心,只怪自己執行欠佳,形同一巴又一巴咁煎向每一位遊行人士,「係你班蟻民聽唔撚明我講嘅嘢咋」。

    雖然事件已經提升到國際層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喺 G20 峰會兜口兜面提醒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一國兩制好重要」,而港人 (正確啲講係網民,或高登仔/連登仔/whatsoever) 籌旗喺世界各大報章登廣告嘅行動,亦係形式上漂亮 (實際效用接近零) 嘅一次努力 (努力唔一定有回報) ;但係政府採取龜縮政策,將《國歌法》及「明日大嶼」撥款議案押後,林鄭潛水多日,連續兩星期停開行政會議,似乎已經止咗血。 7 月 1 日嘅遊行人數,民陣話有 55 萬,同 6 月份嘅兩次過百萬人遊行相比,係示威不成反示弱。

    然而,遊行本身已經逐漸「去大台化」,民陣作為搞手,係佢有佢吹雞,自發行動嘅前線示威者,根本話鳩之你,正宗「睬你梁耀忠張超雄都生芒果」。無他,面對三位已逝嘅同路人,仍然活著嘅人當中,不乏有感無法再苟且殘存嘅人。寧為玉碎,不作瓦存。喺民陣大遊行曲終人散之後,示威者選擇向「煲底」立法會進發,即使警隊可能已經預備好催激彈同橡膠子彈,亦要正面對抗、交鋒。

    或者有人會問,立法會又唔係開緊會,你班𡃁仔做咩啫?

    我唔係佢哋,唔能夠亦冇資格代答。不過,從電視直播嘅片段中睇到,示威者毀壞前任立法會主席嘅肖象,用噴漆將議事堂內嘅區徽塗黑,以至喺牆上噴上「反送中」等字句,訴求仍然清晰,而效果與日前圍堵警察總部、向牆身掟 (壞) 雞蛋、掛標語等有畫面有 sound-bite 嘅行動相似,都係要大剌剌地向全港以至全世界展示,不撤不散嘅決心。你龜縮?好,我進攻,一係變天,一係你拉晒甚至殺晒我哋。

    香港人多年來錯失嘅機會多不勝數, 80 年代誤信「民主回歸」, 2003 年 71 之後見到葉劉同楊永強下台就收貨,往後嘅「反高鐵」、「反國教」以至「雨傘運動」嘅結局都係「階段性勝利」、「我哋下次再嚟過」、「聽日一定會好天」⋯⋯犬儒又阿 Q ,高鐵已經通車,國民教育遍地開花, 79 日嘅佔領亦得個桔。

    見證住過去十年社運徹底失敗、立法會完全失效嘅,除咗已經三張開外、出身早啲仲可以好彩上到車、上到位嘅 70 後同 80 後,仲有一班 90 年代出世嘅後生仔女。當然,有部份人可能夠醒目,已經自行北上大灣區發展,但係有另一班,可能係睇唔開,亦可能係真係太熱愛呢個城市,佢哋接受唔到自己嘅家園被踐踏、被矮化成另一個中國華南沿岸城市。當政府同權貴都唔係為港人謀福祉嘅時候,自己企出嚟,至少叫做出一分力,叫做唔認命。

    王家衛執導嘅電影《一代宗師》有好多繪炙人口嘅對白,其中兩位主角葉問同宮若梅都曾經講過:「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生於亂世,家園不保,香港嘅年輕前線抗爭者,相信都係秉承同一個信念,一個絕望但仍然抱一絲希望嘅想法。佢哋嘅機會成本,比起年長嘅人為低,未必要驚盤生意或者建立好嘅事業受影響,亦可能冇話要養妻活兒,毋須為五斗米折腰。

    冇人話每一個人都要向示威者學習,事實上亦好多人情況唔許可。但既然有人身體力行,甚至作好隨時犧牲性命嘅覺悟,大家係咪可以唔好消費佢哋,甚至批評佢哋、同佢哋割蓆?香港人咁多錢走去眾籌登報紙,日後呢一班示威者有咩冬瓜豆腐,大家又願唔願意捐出一個幾毫幫下佢哋同佢哋嘅家人?

    香港,就係差一個轉身。當仍然有班人努力不懈、負隅頑抗嘅時候,請盡量畀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指摘。因為,佢哋比我哋任何一個,都更愛呢一個城市。

  • 晏起相似詞 在 黃瑋傑 Huang Wei Ji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6-14 22:11:18

    [夜色專輯集資計畫] 2017.6.14 ~ 7.29
    共同參與: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iased


    這是一張什麼樣的專輯?

    前後超過一年半的時間,花費大量心力紀錄訪談了許多真實生命故事,經過沈澱整理後轉化成音樂創作,以客語、河洛語、華語、越南語、印尼語、阿美族語等多種語言交織成一首首似虛構亦真實的歌曲,主角包含:遠渡重洋來台的跨國移工;穿梭各地的拖板車司機;討海跑船的遠洋原住民漁工;從事舉牌臨時工的街友;迷惘中努力找路的當代青年;離鄉遠嫁的新移民姊妹;家鄉遭受環境污染的村民;遭毀田拆屋被迫失根的農民。每個人各懷不同生命處境,卻有著相似的漂移狀態。整張專輯並以夜色一詞貫穿,串連起互有關係的各首歌曲主角。

    為最後一哩路進行集資

    第二張專輯《夜色》為求品質更細緻,集合更多人參與也更加耗時,支出費用幾乎是第一張《天光。日》的兩倍,目前仍尚缺最後的混音後製及設計印刷費用。因此,需要尋求更多人支持參與,完成最後一步讓專輯能順利推出,同時也直接支持了接下去預計持續推動的【不定價】計畫。說到這裡,知道應該會有一些朋友可能會對參與集資購買專輯有一些猶豫掙扎,不過在此特別再強調一下集資計畫期間參與的人,可享有/選擇:集資期間限定明信片/夜色演唱會早鳥優惠/將提前寄送[5首專輯歌曲高音質音樂檔]給各位搶先聽,預計於6/22、6/29、7/13、7/30以email送出,請務必檢查是否填寫正確喔!另外,也必須很坦承的說,如果最後一部份的費用籌措不足的話,我們可能必須選擇只先發行數位專輯,等日後經費到位才能印製實體專輯發行,所以這部份真的需要大家多多的協助與支持了!

    【不定價】計畫詳細內容敬請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J97hP8Oew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iased

    ----
    攝影:賴以博、黃瑋傑
    部份影像提供:盧昱瑞、張嘉晏
    剪接:黃瑋傑

  • 晏起相似詞 在 呂冠緯 / 冠緯學長陪你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2-06-08 19:58:38

    台大醫學系2012畢業MV『於是』

    詞:汪書平 曲:呂冠緯 導演:何建翰、張為淵 監製:郭柏邑
    音樂下載: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1dJP1iu7vvTU9lRTZMSkRmQTQ/edit

    [音樂]

    演唱(按演唱順序):
    謝文統、楊子德、林秉毅、葉俊宏、陳至翔、陳政瑋、黃晨祐、林玉容、曹玉婷、黃子晏、呂冠緯、黃資堯、陳勇仁、張為淵

    歌詞(附註原唱姓名):
    於是金山夏天 天使主人遇見 (謝文統)
    於是那apple days 到深夜 (楊子德)
    宿營學伴福隆的海邊 選課社團排好長的隊 (林秉毅)
    每段下午每一座獎盃 都青春萬歲 (葉俊宏)
    於是日月如年 共筆不停出現 (陳至翔)
    於是病理玻片 到深夜 (陳政瑋)
    他和她相戀誰又分別 不停被問選科沒
    會徬徨想被了解 (黃晨祐)

    杜鵑花開又謝 白袍一件一件
    椰林大道 醫學院 誰的面容眼前身邊 (林玉容)
    從前我們遙遠 也許往後不同
    竟一起擁有 無數的角落相似的理由 (曹玉婷)
    於是哭笑變得珍貴 記得每一個日夜 (林玉容)
    這些年 有你我不累 (曹玉婷)

    於是走入醫院 面對每段輪迴
    於是九五九五 到深夜
    接不完的pa太多晨血
    學習活著和道別
    突然間我們畢業 (黃子晏)

    杜鵑花開又謝 白袍一件一件
    椰林大道 醫學院 誰的面容眼前身邊 (呂冠緯)
    從前我們遙遠 也許往後不同
    竟一起擁有 無數的角落相似的理由 (黃資堯)
    於是哭笑變得珍貴 記得每一個日夜 (呂冠緯)
    這些年 有你我深邃 (黃資堯)

    白色巨塔層層疊疊 (呂冠緯)
    飛落在塔裡的蝴蝶 (林玉容)
    一盞燈火多少掛念 (黃資堯)
    照亮如煙的過往和明天 (曹玉婷)
    生命太苦笑容因此太美麗
    道路自己決定 (陳勇仁、黃子晏)

    杜鵑花開又謝 (呂冠緯)
    白袍一件一件 (黃子晏)
    椰林大道 (陳勇仁)
    醫學院 (曹玉婷)
    誰的面容眼前身邊
    從前我們遙遠 也許往後不同
    竟一起擁有 無數的角落相似的理由
    於是哭笑變得珍貴 記得每一個日夜 (張為淵、黃子晏)
    這些年 我和你
    在這裡 蝴蝶都飛起 (陳勇仁)

    杜鵑花 開又謝 醫學院 這些年
    我和你 在這裡 都飛起 (大合唱)

    音樂製作
    Acoustic Guitar:呂冠緯
    Piano:呂冠儀
    Drum:呂冠緯
    Bass:呂冠緯
    編曲與音樂後製:呂冠緯
    錄音:呂冠緯

    [影片]

    演員(即本屆畢業生):
    周佑同 曲新蘭 林志豪 楊允中 戴瑞億
    施顯學 陳滄堯 林雨蒨 蘇俊翰 王俞鈞
    潘建廷 曹玉婷 黃信豪 林介昊 蘇騰葳
    林維安 蔡欣熹 王美婷 陳天華 簡睦旼
    許仁毓 何孟穎 何柏翰 張克平 陳子堯
    曾奕騰 涂怡安 俞鈞仁 黃子晏 林信男
    張楷杰 陳勇仁 陳至翔 呂冠緯 胡明原
    黃明山 徐智罡 張佑謙 段逸欣 黃裕城
    謝文統 李英慈 何建翰 吳宗達 林士涵
    林欣穎 邱敬棠 馬思斌 林勝彥 陳怡君
    施銘峰 陳論哲 林秉毅 陳鵬宇 張世正
    王又德 葉品宏 陳昱傑 黃楚軒 馬家豪
    陳柏廷 黃威勝 陳政瑋 鄭喬峰 侯沛羽
    王鈺維 李宗霖 黃俊傑 郭柏邑 洪肇澤
    王士綱 張凱評 陳聖欣 劉子弘 張為淵
    許文瑋 林軒維 黃晨祐 楊子德 陳秀婷
    吳柳樺 張育興 陳乃綺 王愷君 黃冠霖
    馬承楊 張逸閔 葉俊宏 吳伯軒 許力中
    龔柏榕 鄭勝允 王俊傑 蕭文鈺 陳昶宇
    李嘉瑋 林冠宇 康竣閔 蔡岳呈 吳懿桓
    汪書平 沈宛臻 黃資堯 莫麗雯 張逖文
    劉傑翹 黃威文 王慧妮 吳旻達 葉詩帆
    林玉容 蕭庭毅 鄭敬文 林詩怡 丁思文
    賴彥伶 廖君樺 羅舜駿 吳沛燊 吳崇丞
    高承詣 李伊真 徐瑋澤 蕭全佑 傅薰儀
    黃建融 潘恆宇 凃耿華

    特別演出:
    李柏青、黃士修、邱為則、劉瑋、張恆豪、陳柏松、林紀廷、吳正友、呂氏父母、路上搭訕的阿姨

    劇本:
    汪書平 呂冠緯 張為淵 郭柏邑 何建翰

    攝影:
    呂冠緯 何建翰 張為淵 李英慈 何孟穎 陳柏宏 莊忠源

    剪輯與後製:
    何建翰 呂冠緯 張為淵

    特別感謝:
    陳麗卿小姐 提供縫紉機
    得勝者文教 提供教室供拍攝
    台大醫學系100級學弟妹 提供排隊人潮與籃球賽對手
    台大病理科 梁景雅小姐 提供病理玻片室空間
    台大國企系 蘇詠心學妹 提供中山女中制服
    台大醫學系 湯書宇學妹 提供師大附中制服
    台大醫院5D病房
    黃麟雅小姐 提供 爵士鼓一套
    台大醫院外科部、總醫師蔡東明學長 開放刀房空間
    台大醫院公共事務室 提供 台大兒童醫院一樓鋼琴
    姚均衡醫師 陳明月小姐 提供 梯子一組
    台北靈糧堂尼希米小組 陳柏宏 莊忠源 弟兄 免費協助合唱錄影
    台大醫院教學部 林依伶 助教 與 台大醫學系系辦 張以雯 助教
    協助大合照照片與借用大合唱舞台之事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