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晉升調薪管理辦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晉升調薪管理辦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晉升調薪管理辦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晉升調薪管理辦法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連假前,我邀請高雄市壽山動物園、人事處及國際行政處開了個會,針對 動物園的保育員 (動物照護員) 待遇偏低的問題,進行討論。 在這之前,我徵詢了 台北木柵動物園、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意見,我得到的結論是: 🔺必須要給予合理的專業待遇,才能留得住資深保育員,並且要給予合理的升遷管道,否則,待遇不...

  • 晉升調薪管理辦法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1 21:45:48
    有 678 人按讚

    連假前,我邀請高雄市壽山動物園、人事處及國際行政處開了個會,針對 動物園的保育員 (動物照護員) 待遇偏低的問題,進行討論。

    在這之前,我徵詢了 台北木柵動物園、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意見,我得到的結論是: 🔺必須要給予合理的專業待遇,才能留得住資深保育員,並且要給予合理的升遷管道,否則,待遇不足造成人員流動、經驗無法傳承,會造成動物照護的大麻煩。

    聯合報的記者 王慧瑛 在中秋連假期間,繼續追蹤這個議題,今天 陳其邁 Chen Chi-Mai 市長做出回應:🔺將邀集 台北、新竹動物園,一起向中央表達爭取 危險加給 合理待遇的意見。

    很謝謝其邁市長做出這樣的正面回應,事實上,工作30年的保育員,年資到頂的薪資,才40K,可以說,30年來,物價已經翻了好幾輪,但保育員的薪資幾乎原地打轉;

    而據我所了解,壽山保育員的危險加給在前幾個月,甚至還被調低;而園內負責環境豐富化的人員,薪資不增反退。

    這對於即將 #花費五億整建的動物園,實在有點諷刺。

    🤕

    #動物園的核心就是動物;照顧動物的核心,就是保育員;如果整個動物園翻新,但保育員的待遇還是無法改變,無法留住專業人力,那就很像把電腦整台翻新,但是CPU還是停留在奔騰3。

    保育員要做的工作,除了專業餵養、觀察動物行為、提供醫療諮詢之外,包含簡易的水電、木工、餵食器設計、動物行為豐富化的道具設計 ... 等等的工作,都非常需要經驗累積。

    壽山在這幾年,為了提升環境豐富化的設計,特別委外聘請了專業的環境豐富化小組 (2人),但是在木柵動物園,對於動物環境的研究、豐富化設計,是有專人在處理,平心而論,壽山相較於木柵,我們的公務預算及資源相對有限。

    但,這都不應該是理由。

    🔑動物照顧不是餵食而已

    因為,世界上的動物園,都朝向對於動物福利更友善、讓被人類抓來圈養的動物,能發揮真正的教育意義的目標在前進,如果被圈養的動物,因為環境單調,出現搖頭晃腦、重複繞圈、甚至活動力下降的行為,讓到動物園參訪的民眾所見的,不是健康的動物,就失去了教育目的。

    而有些動物出現異狀,必須是資深的保育員才能觀察得出,甚至跟動物長期建立信任關係的保育員 (如:非洲象阿里跟保育員張永興的故事),到退休後仍必須偶而支援,才能讓身心不適的動物,能夠放鬆進行醫療。

    這都不是單純一份技工/工友的工作而已,這是涉及動物營養學、飼養管理、族群管理、育種、行為、疾病 ... 等專業學科知識及術科實作的工作,如果以一份死鴨子的固定薪點表,每年只能調薪500元,那很難期待台灣的動物園,要怎麼與國際接軌?

    🔑如何改善照顧人力問題?

    目前能夠處理的方式,最可能的是從「各公立動物園(鳥園)*擔任危險性工作人員危險職務加給表」來處理,這份危險加給表示行政院人事總處2009年頒布的,也就是說,已經12年前了,也該修了。

    另外,我認為應該要創造一個保育員能夠法定晉升的管道,畢竟這份工作,真的有相當專業性在,如果無法提供升遷機會,對於專業的人力,很難有長期留任的吸引力。

    我也清楚,市府的人力緊縮政策,希望能夠把總體的人事經費壓低,但這種情況,就很像「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在2016年「動物展演管理辦法」公告後,各民間的動物園、農場,都被政府要求要做好動物福利,然而,公立動物園的狀況,如果沒有帶頭做好動物照護人力的照顧,又如何要求民間業者遵循?
    --

    *目前公立動物園,有隸屬台北市政府、新竹市政府、高雄市政府的三個公立動物園,以及隸屬科博館的南投鳳凰谷鳥園;其餘如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低海拔試驗站 ... 等等,則是農委會所轄 (補助) 的非公開的動物收容中心

  • 晉升調薪管理辦法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28 16:43:04
    有 144 人按讚

    《現實社會真的殘酷嗎?》
     

    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以相對物價來看,年輕人剛出社會所領的薪水是倒退的,比起四、五年級的人出社會的時候領得還要少。有時候網路上還會流傳以前報紙的徵才廣告,一個基層的作業員起薪就有兩萬八、業務員更有三萬塊以上。還不用說,那時候的房價可能只有現在的一半。
     

    然而高靈說,如果因為這樣,你就變成了憤世嫉俗的酸民,那你無形中也變成了,只會純粹就「金錢數字」去衡量你的處境的人了。那麼你就看不到你生在這個時代,也有以前的世代所沒有的,很多的幸福與優勢。
     

    倘若這些幸福你沒有去感受、這些優勢你沒有去把握,卻把自己一切的不順心,都推給了社會,或者是上一代,那你就沒有看到,也有很多年輕人跟你不一樣,他們有去感受到生在這個時代的幸運之處,懂得把握身在這個時代的優勢,所以他們的人生正在起飛,他們已經在乘著「理念崛起」(註)的浪頭,去累積他人生的第一桶、第二桶、甚至第三桶金了。
     

    而憤世嫉俗的酸民還在哪裡呢?是否還在仇恨著有錢人、憤恨著某些政治人物、某些黨派,然後成天刷著同溫層裡面的文章,日復一日地敲著鍵盤發抒不滿?
     
    若要去談整個社會的發展何以致此?那就是在談所謂的「大因果」。但是既然是大因果,所有的人在裡面就都是有責任的,並不是說都丟給政府、財團、上一代去扛就好。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有實際比較過台灣和日本,各行各業最基層的工作品質,你就會知道那真的是差很多。所以當你在罵高官的時候,請回頭想想,你每天去上班的時候,所給出的工作品質高嗎?你工作的成果細緻嗎?你做自己手上的事情的時候,真的有為了別人著想,所以想把它做得更好的動機嗎?還是也只是為了餬口飯吃,不得已而在上班的?
     

    然而以相對物價而言,台灣現在的工錢卻是比日本貴,可是並沒有給出應該給出的品質;敷衍粗糙,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一大堆。那麼,如果你的工作發展上不去,這些是否也是原因之一?其實真的珍惜好員工、好人才的老闆或企業,在台灣也是有不少的。他們手底下也有一群人才聚集,正在蒸蒸日上地往前進,為什麼你不是其中的一員呢?
     

    你的薪資雖然漲不多,可是你的生活條件和資源條件,早就比三、四十年前好得非常多了。可是說實在的,現在摸摸魚就想要下班回家,拿了一份薪水卻沒有認真幫人家做事的基層員工,其實是非常非常地多的。所以很多企業的老闆為什麼在調薪的時候不甘不願,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即使給員工再多一點錢,他們還是不會想要認真做事的。
     

    真相是,有很多人打從心裡面就不想為別人工作,甚至根本的心態就是不想要工作,只是為了生存,沒辦法所以才去上班。像這樣的基層工作者,人數是非常可觀的。如果說,普遍大家工作的素質都成長了,也很敬業與努力,可是企業還是不願意給出高薪,那你也可以看到,人才自然就會外移。所以台灣確實有很多人才,因為企業給不起高薪,他們就流動到別處去了,他們確實是有出路的。同樣的,只要是你是人才,你的生涯就一定會有出口,一定會有地方需要你,你可以流動到歡迎你的地方去,你不需要領這份你覺得不合理的低薪。
     

    所以今天我們不是要去談這個「大因果」。如果又淪為在追溯「誰對誰錯、誰錯得比較多…」裡面吵來吵去,大家都知道這絕對是吵不完的,也對我們自己無益。所以本文的重點要放在:「不管社會將要怎麼演化,如果自己要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可以怎麼走?」
     

    如果你也想要把心思放在這個重點,那你就要先放掉只能從不滿與抱怨,去看當今社會的這些固定角度,才能夠看到生在這個時代,你其實擁有的幸福與優勢。這樣你才能夠真的有那份「心情」,去幫助你自己過得更好、更豐盛。反正原先那些讓你忿忿不平的角度你都很熟悉了,再三重複,也不會讓你的人生有所突破,不是嗎?所以如果你願意,你就可以繼續看下去,因為老師會提供你一些,你可能沒有想過的角度。然而如果你一定認為只有誰垮台了之後你才會甘心,或是認為只有等世界重新洗牌你才會有好日子過的話,那老師也只能祝福你了。
     

    首先,其實不只是年輕人,活在現今社會的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個角度:
     

    〈角度一〉雖然你現在的錢,賺得沒有以前多,但是你的通訊能力之強、移動速度之快;移動的自由度、以及資訊獲取的成本之低,都是從前的人無法企及、甚至一輩子都未曾享受過的。例如,光是一台智慧型手機,以及這個世界幾乎你所需要的資訊,全部都已經以網路連結起來的這個擁有,古時候就沒有任何一個帝王享受過,這其實是很大的富貴的寶藏。當然如果你只會用手機來玩遊戲和追劇的話,你就會像佛經所比喻的那樣,有一個乞丐身懷無價寶珠,可是他每天卻依然外出行乞,從來沒有善用那顆寶珠,去讓自己的人生發光發亮。
     

    為什麼在一隻手機就可以讓你變成「千里眼和順風耳」的時代,這支手機卻沒能變成滋養你的心靈、累積你眼界、整理你的所學,於是讓你成為一個「別人願意花更多錢來雇請你」的人呢?可是就在你玩手遊的同時,也有跟你同樣年紀的人,正在透過網路的各種資源,加速他的學習以及與他人的合作的機遇,而即將成為在未來綻放頭角的明日之星呢。
     

    再延伸這個道理,有很多人身邊其實有很多現成的資源,但他不會去善用,甚至一直視而不見,卻只看得到他「沒有的」、「缺乏的」,所以他就一直有一種覺得自己很窮的心態。然而這種心態會自動屏蔽掉各種可以幫助他成長的機緣,所以他的生涯發展跟那些能夠往上走的同儕相比,就差距愈來愈大了。
     

    例如有的人跟朋友一起出國自助旅行,其實彼此的收入都是差不多的,可是到了國外那些很有文化的地方,朋友想要去見識一些人家推薦的好地點,他就老是會說:「那家餐廳比較貴,我不去。」「那個進去要收門票,我不去。」「那個表演太貴,你們去。」他的理由是:我光在外面不用花錢的地方看,就已經看不完了,何必還要再多花錢?
     

    但這就好像一個人跋涉千里才到達一座寶山,他卻站在門口仰望那個大門說:「光看大門我就覺得很美、很壯觀,這樣就夠了,寶山就不用進去了。」是一樣的荒謬。因為正是連最外圍的大門都做得如此莊嚴、美麗,所以裡面的東西肯定更會打開我們的眼界,怎麼可以就此止步呢?
     

    其實這正是所謂「窮爸爸」和「富爸爸」思維的不同。「窮爸爸」的思維方式,就覺得他已經花了一大筆錢出來旅遊了,所以出來以後就能省則省;「富爸爸」的思維則會覺得,正是因為已經花了一大筆錢出來旅遊,那麼每個地方最精華的養分在那裡?若是還做得到,就是要去加碼、去體驗,才會讓這筆已經花出去的旅遊經費,價值發揮到最大。
     

    可見窮爸爸在看待金錢的時候,他就只能夠看見那個「數字」,金錢數字只要減少,他就認為是損失。而富爸爸則願意用金錢去得到體驗,提升自己對於價值的辨認能力。因為他明白,當自己透過這些體驗,知道怎樣做事對別人而言可以產生更高的價值時,更多的金錢就跟著進來了。
     

    其實那個享有盛譽的餐廳,你真的吃不起嗎?也許仔細一想,你可以有幾餐買買超商的東西果腹,取代去那些不上不下的中價位餐廳吃飯,就可以平衡回來了。但是那個頂級餐廳所為你帶來的享受、體驗和學習,就會去滋養你的「品味」和「對生活的感謝」。而這兩個元素,才是一個人日後會一直富有上去的原因。
     

    一個一直在選擇便宜的東西、很怕花錢的人,他其實是一直在跳過可以讓他滋養自己(感覺被愛)、以及提升品味的機會的。結果他的人生發展,也很快會碰到天花板,因為世界上有很多的好東西,他都會光憑「價格」超過他所認定的「價位」,一開始就被他拒於門外。所以他也就沒有眼界,去看出他在自己的工作與能力上,其實是有什麼樣的不足?哪裡可以做得更打動人心?他也無法去辨識所謂「好的東西」、「好的服務」、「好的應對」、「好的搭配」、「好的管理」,究竟還有哪些層次和境界?他就會一直停留在他的那口觀念的井裡面,認為錢很難賺、認為有錢的人都是靠出身背景、靠豺狼虎豹的黑心方法、或是靠投機取巧的鑽營,才會致富的。
     

    然而,就算他總是選擇便宜的東西在買,可是有一天,當他發現連便宜的東西也不斷在漲價時,他就會淪陷在一直去批評人家漲價有多麼不道德、社會演變成這樣都是誰害的等等的憤怒情緒之中了。可是無論他怎樣批評、怎樣不爽,明年物價又漲了,而他的職位、薪資呢?還是原地不動(甚至是被削減福利,變相減薪),那他就會變成一個心裡有更多刀和劍的人了。
     

    可是這些刀刀劍劍,插得都是自己。因為每次只要一看到別人在「吃香喝辣」(雖然那也是他自己的認為),他就會插自己一刀。高靈說,其實這就是一種「地獄的生活模式」。可是這個「地獄」並不是別人來對你「人踩人」,而是你自己每天在不斷地「把你自己比下去的」。
     

    也就是說,是你自己把自己,放到那個沒有辦法長進的位置與階層裡面去的。
     

    所以一直在說自己窮、東西貴的人,你有持續地在生活中,為自己的未來去「捨得」與「付出」金錢,累積成為富爸爸該有的價值辨識能力嗎?這是你可以謹慎去思考的。
     

    接下來要來講第二個關於當前社會,你可能也沒有察覺到的角度:
     

    〈角度二〉雖然有很多人一直在強調,這個時代的薪水比以前少,但那都是用底薪或起薪在看的。可是另外一方面,在獎金的部分;現在卻比以前的時代可以拿到的金額幅度,高出非常地多。
     

    也就是說,三、四十年前,在公司裡面能拿到五十萬獎金,可能就已經是非常地高了,可是現在的獎金(績效、分紅、年終),是可以到達四、五百萬,甚至更多的。而能夠拿到這樣額度的獎金的人,也比以前的時代要多出很多。所以你說哪一個時代比較好呢?這就好像,以前的歌手想要一夕成名,除非是唱片公司砸大錢力捧;或是家財萬貫的父母自己出資幫小孩出片,否則你根本別想出頭。可是現在沒錢的人,光靠網路就可以一夕成名;或是十年之內就從一個小公司變成跨國大公司的人,比以前多太多了!你如果問這些人,那他們會覺得哪個時代比較好呢?
     

    所以哪個時代都有它的限制,可是也有那個時代獨特的優勢,重點是你看見了什麼?
     

    現在這個時代的特徵,就是「社會M型化」,那你在「社會M型化」裡面看見了什麼?有的人只看見自己「窮」。可是現在有很多人在喊窮,其實是因為這個M型化的發展,讓你的「窮」被突顯出來了。其實台灣半世紀以前,幾乎大部分人都是一樣窮的,如果你也生在那個時代,大家都一樣窮,你反而就不會抱怨了。可是有些不想窮的人反求諸己,去找活路、去開拓視野,去克服恐懼投入未知,在裡面勤懇努力,他真的就慢慢有錢了。那麼他的人生軌道,當然就會跟只想「錢多事少離家近」的人,逐漸地分開。可是在這個分開的分界點出現的時候,你卻跑去跟那個賺錢的人說:「是你們造成了貧富差距的擴大。」這樣子不去檢討自己的仇富心態,一竿子打翻所有走向富裕的人,又無視於人家對社會的貢獻,這並不是公允的。
     

    現在有很多酸民一直在酸有錢人想盡辦法逃漏稅,其實坦白說,那些企業家再怎麼逃漏稅,他一年繳的稅也比這些酸民一輩子繳得還多。所以馬路上的柏油路、高速公路的維修費用---各種你每天在使用的城市基礎建設,講白了,人家出的錢遠比你多太多了,所以究竟是誰的貢獻對社會比較大呢?更不用說以工作量來說,你可以看看自己的一天是怎麼過的?和一個企業家,或任何一個自己創業、開店的人比較看看,人家真的會比你輕鬆嗎?
     

    這個社會的發展,當然有財團炒作、官商勾結所造成的M型化問題,這個部分確實是不可取的。但是你如果只看到這個角度,你就會把自己過得不好的責任,統統推給別人、推給這個「M型化」的發展去承擔,讓很多明明也對社會很有貢獻的人,因為你的仇恨而被否定,擴大了社會的對立。那麼這裡就有第三個角度,是很多人不瞭解的:
     

    〈角度三〉其實「發展科技」的這件事情本身,就會帶來社會的M型化,這是地球教室這個學習層次,很重要的特徵之一。
     

    也就是說,即便沒有炒作,光是科技的進步;尤其是交通運輸與資訊流通的速率加快,社會一樣會發生財富M型化的發展。因為當人移動的自由度大幅增加、知識獲取的成本大幅降低、資訊傳播的速度飛速成長,它就會讓「有學習的人」和「沒有學習的人」的差別,變得愈來愈巨大。(註)所以當網購興起,原先的零售業者規模再大,若固守陳規,沒有重新創造自身價值,也會在幾年之內紛紛倒閉關門。再看看才不到半世紀之前,世界首富排行榜上的人物原本都是製造業者,可是轉眼間,現今的首富排行榜,已全部變成了IT產業,並且各地首富的資產,也遠遠超過過去的首富資產甚多。
     

    所以富人圈也一樣要面對這個M型化的巨大挑戰,有很多人可以突然間異軍突起,也有很多人突然間就被刷下來。那麼,那些突然被刷下來的人,他們也會很痛苦啊,只是你不知道而已。所以社會M型化並不完全是因為房地產等等商業炒作而造成的。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加速」,本身就是一個「因果放大器」,它在「普及」的同時,也催生了M型化。
     

    所以就神佛的智慧高度來看,在地球這個輪迴教室的起承轉合裡面,有些時期就是會變得比較M型化,這是很正常的。這就像颱風季節來了,就比較容易有颱風形成;等冬天到了,形成颱風的大氣環境改變,颱風自然也就不容易有了。那麼現在的人類,在這一兩百年內,又走到了科技猛進,但人心變得比較不懂得感謝的時期,所以M型化就是全球的自然趨勢,不是你怎麼酸它就會改變的。而你會選擇在這個時期投生來地球,就表示在這裡面,也有你該學習的功課要做。所以高靈說,所謂的學佛,就是在任何境遇裡面都可以看到「空性」----也就是你都能夠在別人定義的絆腳石裡面,去看到讓它成為你墊腳石的那個角度,那這就是有智慧在開展。所以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可以走向成功、走向豐盛的路徑,你如果想要,你也可以去走,你是不需要耽溺於負面情緒當中的。
     

    接下來要講的是第四個,很多酸民也沒有去看的角度:
     

    〈角度四〉以前,在台灣大部分的人都還比較窮、市中心都很小;一離開市區就是稻田鄉下的時代,百貨公司裡面還會賣一些指甲刀、學生服這些很生活的東西,因為這樣大家都能夠進去逛,也可以買得很開心。但是當台灣整體的經濟開始繁榮以後,漸漸就有很多在社區鄰近開店的生活小百貨店,也開始賣同樣的東西,所以百貨公司就必須升級,賣更高檔的東西,才能夠區隔出市場,讓大家繼續願意去逛。當然也由於經濟開始起飛---所謂的「台灣錢,淹腳目」,這些百貨公司的東西普遍大家也都買得起,所以當時大家等於是「共享共榮」的狀況,也就相安無事。
     

    但是隨著社會的繼續發展,財富M型化的現象開始明顯,有一部分人不只是一般的富裕,而是晉升為富豪等級了。所以百貨公司就開始引進一些國外的頂級奢侈品店,或是進駐一客可能要價四、五千塊餐點的餐廳;到後來,甚至會有比國際一線精品更高單價的訂製服、訂製珠寶等服務在台灣出現。
     

    以前因為台灣不夠富裕,這些富豪去的名店,只能在巴黎、東京、紐約存在,所以這些消費層面,台灣的一般人便接觸不到、也看不到,大家心裡就不會起漣漪。現在就是因為台灣富裕起來了,有更多本地的富豪能夠支撐這個高端市場,所以巴黎的東西變成來台灣開店、東京的東西也在台灣設櫃了…。於是才變成你在生活中,也可以看見這些高端消費場所。結果當你看到人家穿著華麗、在逛那些精品店,提得大包小包;或是看到人家出入某些頂級餐廳時,你就覺得你很窮、很渺小。可是重點是,那本來就不應該是這個階段的你去消費的,那本來就不應該是你去羨慕或嫉妒的,因為那本來就是另一個經濟階層的生活。
     

    你現在能夠去一般的百貨公司---就算是在平價的大賣場,買那裡的衣服來穿得漂漂亮亮---其實你都已經比以前貧窮年代的人,過得好太多了!而且這些東西你都付得起。也就是說,你現在的生活已經比以前年代的人好很多、優渥很多了,那為什麼你還在喊窮?你其實並不窮,你只是不需要去羨慕那麼高階層的富裕生活而已。
     

    所以當你在台灣,可以看到這些富裕階層出入的場所,或在路上看到很多藍寶堅尼經過,你不要產生貪嗔癡,覺得說「平平都是人,為什麼他有你沒有」。高靈說,如果你要這樣比,那是沒完沒了的。其實你已經是很幸福、已經是過得很好的了;在地球上,你已經是投生在一個很平安、很富裕的地方了。
     

    如果你想要再更富裕上去,可以呀,那當然就是你自己要再更加地努力。也許你努力過,但是你的努力方式或許有問題;或是你的觀念太侷限、行為和個性有一些需要調整的地方,因為你沒有注意到,所以你就沒有成功。但是無論如何,即便不去買那些高檔的東西,你如果是懂得生活、懂得搭配的人,就是靠生活周邊的小百貨商場,你都可以把自己打理得很有氣質、把生活過得很舒適的。其實在台灣大部分的人,都有能力這樣去過日子的。
     

    所以當酸民們在嫉妒人家住豪宅、開豪車,酸人家賺那麼多為什麼不多捐點錢的時候,你要想想你每天在路上走的柏油馬路、你使用的很多的基礎建設,人家在裡面貢獻的稅金,絕對比你多太多了。那說難聽一點,你每天用人家的、吃人家的也不少,可是你都不能稍微有一點感謝,反而看到人家在「吃香喝辣」的時候,就很生氣,就一直在批評人家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例如既然有錢,車子被刮被撞,就應該有愛心不要索賠...)那麼請你們自己思考一下:如果以你對這個社會的貢獻和付出,去跟人家比看看,又是如何呢?
     

    只因為人家有錢就心生討厭,這底下潛藏的貪嗔痴,其實就是叫做「不安分」喔。
     

    高靈說,這些話不是在罵你,而是在敲醒你。為什麼有人可以一直學到好的東西,人生一直往上走,而你就要活在一口井裡面,緊抓著幾個觀念把自己執著在某些情緒裡,不願意跳出來、不願意真正去上進(學習)呢?然後在這口井裡面看到人家在所謂的「吃香喝辣」的時候,你就開始在電腦前敲著鍵盤開罵、挖苦。
     

    台灣已經是全球最富裕、最自由、最安全的地區之一,這是一個你即便不願意工作,也不會讓你被餓死的社會;你走到街頭去唱唱歌、賣賣花,都還是會有很多人有善心,為了幫助你而給你一些錢的,台灣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喔。所以,難道我們不應該承認自己生在此時此地的福氣?更不用說,台灣是一個只要你願意用雙手去工作,就絕對不會餓死的地方。而且其實根本不用講到餓死,你手中那一台手機說不定還是兩三萬塊錢一隻的呢!你看台灣的年輕人有多少人在拿哀鳳?日本還有一大票人都還在拿滑蓋型手機呢。
     

    所以當你在罵台灣這個社會之前,請先看看你實際上是生活在什麼樣的一個好基礎上,你早就擁有好多資源和機會,足夠讓你好好學習和往上走的了。
     

    所以我們要懂得知福惜福,因為地球上的任何社會,都有其階級和階層。就算是那些你所羨慕、嫉妒的富二代,如果他真的沒有那個能力,他也會在他這一生就經驗到坐吃山空的落魄下場。更何況有些富二代的內心世界,是活在比你還痛苦的地獄裡面,被這個身份地位架著走的。所以我們不能只是看到人家坐在高級餐廳裡面的身影,就認為人家的人生都過得好爽,人是不能夠這麼主觀的去跟別人比較的。如果這樣去比較,你等於一直在亂插自己刀,把自己明明有的幸福、明明有的福氣,全部都自貶下去。
     

    那如果說,你也知道自己現在的日子,是在一口井裡面,你也想要跳出來,你是願意學習的。那麼老師在網路上累積了很多的文章,全部都是免費的;老師也寫了很多書,你如果沒有錢,去圖書館也可以借得到的,你都可以去參考。重點是,你願不願意一步一步的去改變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往更好的地方走?
     

    當你覺醒過來,你就會知道,其實人的苦,都是自苦;都是自己在拿刀在插自己。就例如沒有禮貌的人明明很多,什麼階層都有,但是當那個人是比你有錢的時候,那個不禮貌就會變成你更大的受傷,然後你就會變成對那整個族群的仇視和討厭,甚至宣稱有錢人都很勢利眼、精品店都很大小眼...這其實是你的玻璃心而已。
     

    能夠生在現在的台灣,其實已經是人類中很幸福的一群了,而你在這個社會所擁有的一切物質、知識、科技,都可以成為你的工具與助力,幫助你誕生出更有能力、更有視野的自己。所以為什麼不讓這些資源,成為讓你人生向前走的手腳呢?
     

    如果你今天有一位很好的朋友,願意分享這篇文章給你,讓你看到了,那麼你是不是可以好好為自己,重新做一些反省和決定?其實你也可以跟你所羨慕的人那樣,去擁有更好的生活,只是看你自己要不要、願不願意從現在開始,拿掉那個「鍵盤酸民」的模式,來個「回頭是岸」。
     

    只要你願意回頭,高靈在我們的課堂上,也曾經講過人生有一條向上的「拋物線」,是你可以走上去的。它是什麼原理、又是怎麼來的,如果你不懂你可以找找老師以前的文章或書,也都有提到的。在網路的雲端上,其實有很多可以真正幫助到你的東西,如果你沒有錢,至少你也可以從這裡面開始去找尋、去學習。
     

    當然如果你並沒有這麼沒有錢,你是比較小康、甚至還是有點富裕的話,那你更可以直接來上課,學習身心靈的智慧。因為這些智慧可以幫助你創造更多福氣,讓你的人生既可以利己、又可以利他,因而感覺到很踏實和喜悅,成為一個讓人家打從心裡面尊敬你的人。
     

    人在地球上,是可以在心境上,就活在天堂模式中的。當你還在世的時候,若是心境已經活在天堂模式裡,你距離脫離輪迴的階段,就已經很近了。其實以前的佛經都有在講這些東西,只是現在的人不懂得這些意思了。所以有很多人學佛,學得愈來愈沒有開創性、愈來愈退縮,其實都學錯了;而很多人吃素,說要不殺生,其實還是在不斷地以自己的觀念,在給自己和世界插刀。所以你願不願意給你自己更寬廣的視野、更開闊的角度去瞭解這個世界、瞭解你所想要厭離的社會?如果你在這裡有看到一些反省、看到了一些可以再多學習的方向的話,那麼請你真的朝這些方向去學習、去行動喔。這樣你的人生才會「怎麼做、怎麼對」,因而愈來愈快地經歷到那條向上的拋物線。
     

    反之,如果你還是要堅持待在你觀念與情緒的那口井裡面,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會「怎麼做、怎麼錯」,日子就會愈過愈滄桑、心態就會愈來愈窮酸了。那這就像我們之前有一篇文章說的(註),你的人生就會一直被人家「電」,然後永遠在那裡唱「金包銀」那首歌。那你的「吸引力法則」又會把你的那口井愈挖愈深,直到有一天,所謂的無常到來---雖然其實也只是那一天多下了一點點雨---可是因為你把你的那口井挖得太深了,以致於你就跳不出來,然後就被滅頂了。

    「金包銀」這首歌,就是在形容一個「怎麼做、怎麼錯」的人生,那為什麼會是這樣?就是因為一個人一直執著那個明明會一直產生負能量的觀念,一直那樣去看世界、解釋著所有事情。於是他就像拿著一把刀一樣,不斷地戳著自己,讓自己痛、讓自己苦,然後他就在這裡面不斷浪費生命、趕走機會、作賤自己、虛度人生。
     
    所以高靈說,現實社會真的是這麼殘酷嗎?不是的,其實真正對你殘酷的人,就是你自己呢。

  • 晉升調薪管理辦法 在 鄭志豪 Do The Right Th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8-23 23:41:47
    有 42 人按讚


    最近和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聊天,說也好笑,我們聊天的場合,和許多人不太一樣,因為我們泡在野溪中,就這樣聊了好幾個小時。

    天南地北的聊天中,他跟我提到,最近手下有一個年輕人要離職了。離職原因呢?他主動向我這位朋友要求加薪,但我的朋友沒有給他滿意的答覆,於是那個年輕人就說,那我就做到這個月底了。

    正好,下個月就是公司重要的新產品上市發表時刻,我那位朋友其實正值需要用人之際,但他也心知肚明,那個年輕人是故意挑這個時機提離職的。為了證明自己不受要脅的原則,他還是故作鎮定的就批了那個年輕人的辭呈。

    面對部屬主動要求升官或加薪,做為主管的你,應該怎麼辦?下列三項做法,可以給各位一些參考。

    1. 傾聽理解: 要做這個動作之前,心態很重要。你若把我寫下的這段只當做用來拖延的藉口,神仙也幫不了你。

    當你聽到部屬想要升官加薪時,暫且不應該把這個當做一個「難關」或「問題」,先不問自己究竟能不能或該不該加他的薪,而應該真的抱著好奇而要了解對方的心,問對方「為什麼現在來問能不能加薪呢?是現在的薪水不夠用嗎?」萬一是真的入不敷出,那當然應該在可能的範圍內幫他解決這個困難。否則,若這是一個值得栽培的部屬,難不成你希望對方餓著肚皮幫你工作嗎?能幫他的方法很多,加薪未必是唯一的途徑。

    然而,若這位部屬想要加薪的理由,是因為覺得自己在工作上得不到足夠的肯定,或者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薪水讓他看不到未來,你可以施力的地方就很多了。因為他要的不是單純的加薪或被晉升,而是希望一個受到重視的工作環境,以及一個飛黃騰達的未來。做為主管,你該讓他理解的是,他所要的這些,關鍵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但你願意協助他達到他的目標。把自己從一個給與的角色,轉變為一個協助的角色,不是你的一句話可以定生死,而是他的一個決定,能讓自己或整個部門有所不同。從這樣的起點開始,才能真正讓他感覺到受重視。

    要協助他人解決問題之前,總要先懂得如何傾聽並了解真正的問題何在。

    2. 開放溝通:看完前一點,有些人或許會想,「別打馬虎眼了!那究竟該不該幫他加薪,又該不該讓他升官呢?」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一個人想要不斷往上爬,當然無可厚非。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對我第一份工作的老東家眷戀無比,20年來,我不斷在想,萬一能像很多老同事一樣,在那家公司一做就是一輩子,那該有多好?

    但是,當初我做了一個痛苦的抉擇,我很喜歡那家公司,但是我希望能在不同的領域證明我自己,所以我毅然決然的邁向接下來一重又一重的考驗。人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但勢必得做出抉擇。魚與熊掌,本來就很難兼得。

    這個故事,在我過往的職場生涯中,我曾經告訴過很多跟我共事的同仁。當談到究竟該不該讓某位特定的部屬加薪或升官時,我認為把一切攤在陽光下的開放溝通,和對方一對一、面對面的好好講清楚,或許最後他還是會選擇離開,但卻是讓雙方都有機會在當時及在之後建立共識的最好辦法。

    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無限制的幫員工加薪。即使不把問題都推拖到公司的制度面上,面對某些同仁,我也會老實的跟他說,相較於全公司的平均加薪幅度,我不認為他的表現,會讓我給他超過平均調薪幅度的更多加薪。「拿出表現來吧!」我會這樣老實跟他講。「假如你認為你在這裡得到的是不公正的評價,而到別的公司去,會得到更多的賞識,換了我是你,我二話不說就會走。」我曾經這樣當面告訴一個我手底下帶的人,「但是,你對你自己有多少信心呢?」

    然後,我會分享那個我自己的例子。走或留,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但以我自己來說,即使我對我自己的選擇並不後悔,我當初自己設定的目標也都達成了,我還是必須要說,做出選擇的那一刻,我勢必也失去了些什麼。得失之間的考量,自己要能考慮清楚。

    我遇過許多公司,一聽到某個關鍵要員想離職,紛紛慌了手腳,想盡辦法要把對方留下來。但就在這個時刻,公司想的都是要多給那個人什麼職位、加薪、或福利,我很少見到有公司會先坐下來和那個人好好談一談,用開放溝通的方式,雙方一起研究該怎麼處理當下的狀況。

    其實,腳長在對方身上,他若執意要走,砸下再多的錢,就一定能把他留下來嗎?開放溝通,不但能給雙方更少彼此猜疑的機會,而且即使對方還是要走,之後搞不好還能維持不錯的關係,而不會讓離職員工老是變成公司的敵人。更重要的是,透過這個開放溝通的過程,也許公司有些不足之處難以在當下彌補,但知道了人才流失的關鍵,總可以在事後設法補救,以免愈來愈多的關鍵要員還是選擇離職,讓這種想留人卻留不住的窘態天天上演。

    3. 借力使力:假如加薪是一個可行的選項,你會選擇在他以離職要脅時,就幫那位部屬加薪嗎?想想看這個動作所顯示的意義吧!首先,你不是給那位部屬一個肯定,而是基本上在吿訴他説,公司其實覺得你的表現值得那麼多錢,但之前既然你也沒唉唉叫,所以公司就蓄意虧待你。

    問題還不止如此。人走了倒也罷了,但萬一這個人留了下來而獲得加薪,接下來可預見的連鎖效應,就會是團隊其他成員認為,要會吵才會有糖吃,接下來就不斷的會有其他人軟硬兼施的要求加薪。你勢必無法幫所有人加薪,但一則你的部門或事業群的績效會因為同仁不滿而下降,再則若真又有人以離職要脅,你卻又認為這些人不那麼無法取代而不值那個錢,倘若真有大批部屬接二連三的離職,你的管理效能勢必會因此受到高層質疑。

    假如你真的願意、對方也真的有這個資格得到加薪或晉級,比較好的做法會是,你表示你個人對他有信心可以更上一層樓,但你同時也清楚的讓他知道,即使公司願意讓他加薪或晉級,要看的是一個人未來的表現,而不會是過去的紀錄、或只有主管對這個人的信心。

    接下來,設下一個夠高且不是每個人都達得到的目標。他若達成了,不但師出有名,而且起碼你換來一段期間的高績效;他若無法達成,要走要留,當然還是他的決定,但你在管理上就先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借力使力。

    #假如覺得這篇有些長,不妨看看編排上較易閱讀的部落格:http://negotowin.blogspot.tw/2016/08/blog-post_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