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時間自由的工作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時間自由的工作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ManaBear (瑪那熊)看板Salary標題Re: [閒聊] 大家會感慨工作讓自己人生失去自...
時間自由的工作 在 PP香港官方總代理Boyi?FRAN 100團隊最高層領導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30 11:58:37
生日快樂👶🏻❤️🚗 好奇妙 初初見佢時仲係行兩步就攰想人抱 第一次見面仲叫我做妹妹 食飯要餵 喜歡的卡通人物和現在都不一樣 小朋友真係大得好快...🥺 女孩子一定要選時間自由的工作 你不會想錯過陪伴他成長的每一個時刻 辛苦了世上的所有媽媽❤️❤️ . . . #媽媽 #媽媽日常 #娘親 #香港 #...
※ 引述《nobody0303 ()》之銘言:
: 週一到週五
: 每天因為工作
: 八點就要起來
: 九點開始上班就固定坐在那個位置
: 面對同樣的人
: 重複同樣的工作八小時起跳
: 好不容易下班
: 到家只剩幾小時自由時間
: 又要入睡了
: 然後隔天又要重複同樣事情
: 好不容易到週末
: 也就兩天休息
: 週一又要繼續工作
: 又要繼續這種輪迴
: 如果是短期也許不會覺得怎麼樣
: 可是這是長期不斷的
: 直到退休為止
: 人生有四十年都要做這樣重複的事情
: 等於扣除了睡眠
: 超過2/3的生命全都被工作剝奪走自由
: 小時候以為世界有很多值得體驗的事情
: 後來發現根本不可能去體驗阿
: 因為工作讓你沒有這麼多充足時間
: 就算是連假
: 也是修個幾天就要繼續工作了
: 大家會感慨工作根本讓人生失去了自由嗎
這篇文讓我挺有感觸,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我開始第一份正職工作時已經27歲,因為碩班唸比較久
(諮商所要全職實習,所以最快也得三年,我則是四年多)
雖然工作內容是我熱愛的(在私立大學當心理師),
同事主管也都很nice,但日復一日多少還是會疲乏
所以我沒多久就想做些有興趣的事情,例如下班後&放假時寫寫文章、
在網路回覆、分享,或是嘗試找演講機會。
剛開始並沒有想立刻當成副業、增加收入
而是自己喜歡、想學想做,所以即使是額外花時間也滿開心
累積一些經驗後,我把這些技能帶進正職工作裡:
幫學校寫電子報專欄、自己當校內講座的講師等等。
過幾年轉到國立大學工作後,我持續發展這些東西,還進一步愈做愈多
例如去當GQ線上專欄的部落客、成立自己的粉專,持續產出文字內容
也接了更多的演講,從原本學校單位擴展到公家機關、私人企業
甚至也曾自己開過講座、聯誼活動。
又例如我大學時其實是個肥宅,穿衣服很邋遢
但大三後開始重視外在形象,養成了喜歡逛街、買衣服、打理穿著的興趣
所以我也把這興趣拿來結合工作,帶那些為穿搭苦惱的人上街,邊買邊教
做了幾年後,我逐漸覺得比起在諮商室裡晤談,
我更喜歡透過演講或單次性的諮詢晤談,幫單身者搞定約會、成功脫單、擁有愛情
所以就換到婚戀平台當正職員工(講師),替他們的會員講授課程、提供脫單資源
這階段我的興趣與正職工作,有了更緊密的結合
但我仍然運用下班放假時間,去發展這些興趣以及副業:
接到更多不同單位的演講,像是教科技廠的工程師怎麼脫單、
市政府的職場穿著講座、聯誼活動前提高配對率的講座之類。
也曾帶過工作坊,成員是8+9但大家聊得很開心(8+9生態第一手資料 get)
也開始把我的知識庫做統整,書寫成冊,這幾年出了兩本書
運氣滿好的銷售還算不錯(感謝這年頭願意買書的人)
在報紙寫文章、偶爾上廣播或電視節目(這塊收入不多,但有趣好玩比較重要)
也開了線上訂閱課程、接更多的脫單諮詢等等。
雖然我正職&副業都是我很喜歡做的工作,也讓我生活豐富很多
但大家應該也看得出來,這會用掉我很多很多時間
我已經算是滿會利用時間經營生活的人了(旅遊、美食、逛街、看展、音樂...等)
還曾去過北印度當國際志工,或是在台灣帶志工營隊
然而時間一拉長,有個正職工作多少也是會累。
剛好今年遇到WFH,結果就完全回不去了
時間自由、不用每天固定進公司上下班,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事、跟家人朋友互動
聽了身邊一些行動心理師(指沒有固定正職,四處接案與演講的心理師)同行經驗後
我也決定不做正職啦,改成自己接case的模式。
於是我有更多時間學習進修、寫文章、拍Youtube影片、錄Podcast、開直播
能產出更多想分享的東西,實現自己想幫更多人邁向脫單的目標。
當然這種變化也有需要調適、學習的地方
例如怎麼在線上講座時,吸引大家專注力、製造互動
怎樣更積極主動自我推銷,好拿到更多合作案子、邀約。
新的挑戰當然也是會累,但對我來說也覺得很有趣
更重要的是,我換到的是更多的「自由」。這東西太珍貴了。
在這段大約十年的歷程中,我的心得有三個:
1. 興趣很重要
這句大家都覺得是幹話,但它真的很重要啊啊啊
我當初考諮商所,就是因為我喜歡這樣的工作,所以即使日復一日也不會到厭世的程度
當然我從事的工作有個優勢,因為我會接觸到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故事
我自己也知道,我的個性絕對無法做完全routine的事情
(生涯探索真的很重要...可惜過去台灣教育容易忽略這塊)
那如果你對目前工作,根本沒興趣怎麼辦?
但至少,在「不工作」的時間,發展一些個人興趣。
可以是單純的休閒娛樂、個人嗜好
也可以是與原本工作有些相關的事情(用得上的技能)
當然,你也可以將興趣,看能否運用在本業上,或是拿來發展副業
像我原本因為興趣而培養的寫作、演講能力,
對本業很有幫助,也對找下一份正職工作頗具優勢。
而這些興趣,也能讓我增加額外收入,並讓生活更豐富
例如因為出書,所以有了上節目的機會,都是很有趣的經驗。
我的興趣與副業也讓我接觸、認識到更多人,有的成為合作夥伴,有的成為朋友
而且每次收到學生成功脫單,甚至要結婚了的感謝訊息,也會非常開心。
那如果「不知道自己興趣是什麼」怎麼辦?
我常在講座提到,人生有三個東西不會自己掉下來
1. 女朋友(總有一天對的人會出現,然後跟我交往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2. 聊天話題(等對方自己跟我開話題,我們就能聊得來,成為好朋友或男女朋友)
3. 興趣
你不會某天突然醒來,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興趣是我們從經驗中去體會感受而來的。
先上網或問問朋友,蒐集一些資訊,找一些「事物」去嘗試
接觸後若覺得還不差,那就再多接觸看看,就有機會逐漸變成「興趣」
若覺得實在不愛,那就,下面一位~
最怕的是什麼都不做,然後喊著「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興趣」「我不知道要做什麼」...
2. 善用休假
我知道台灣慣老闆爆幹多,但勞基法還是有規定你的休假
請好好運用這些「不用工作、不需上班」的時間
你可以規劃休息、放空、躺平(物理上),但不能只做這些事
如上所述,興趣是需要時間去探索、發展、培養
同理,生活經驗也是,其實這跟興趣一體兩面
經營生活、擴展生活圈,會讓你更找到自己的興趣(順帶一提,對脫單也極有幫助)
另外,「特休」也是個非常重要的資源
雖然慣老闆真的爆幹多,但我接觸到很多人並非真的「不能休」,而是他「不想休」
理由一:「休了也不知要幹嘛,不如上班」
如果你沒去探索興趣、經營生活,那自然會有這種想法
不是「有了興趣,才特休去做」,而是「先特休去做點事,才會發展出興趣」
理由二:「特休剩下來,可以換錢」
的確有些公司是非常遵守勞基法,可以讓你把特休換成錢
但...除非你生活真的有點拮据困頓,不然時間其實比錢還寶貴
特休的時間你可以用來休息回血、拓展生活、放鬆身心、發展興趣
當你搞出一些斜槓副業後,特休還能為你賺到更多的錢。
3. 思考有什麼比錢更重要
當我接觸、晤談的人愈多,
我愈發現我們的社會對於「成功」「勝利組」「強者」的定義很狹隘
包括傳統的五子登科、名校學歷、有房有車等,
就連愛情產業也常有,只要外表好、有錢、社會地位高,
就有把不完或自己貼上來的妹子這種說法。
(當然這種說法有部分合理,但也有部分盲點,可能讓人更難脫單)
錢成為大家瘋狂競逐的東西,我們想賺更多錢、害怕少賺了錢
然後就容易出現原PO說的那種狀況,把時間心力都投在工作,日復一日感到倦怠厭世
要跳脫這種模式,一來你可以思考「怎麼讓自己用更少時間賺錢」
例如培養興趣或其他專業,發展為斜槓技能,賺取較高的「時薪」
當你的收入除了溫飽,還有些盈餘,甚至偶爾奢侈吃個大餐、衝動購物也不至於流落街頭
再來還可以思考另一個問題:「錢真的是最重要的嗎?」
工作愈久,會發現「時薪」概念很重要。
A:一天四小時的工作,一週三天,一個月48000
B:一天九小時的工作,一週五天,一個月68000
我絕對秒選A啊。
但重點是,「不工作」的時間不是全部拿來耍廢擺爛躺平
而是抽出部分來經營生活、培養興趣、發展斜槓,甚至用其他高時薪副業 cover 差距
不要只看「月薪」「年薪」,「時薪」也要一併考量。
這篇文有點想到啥就寫啥,來個小結論好了
我認為生活的「平衡」是最重要的。
工作賺錢、培養興趣、休閒娛樂、休息放空、享受愛情、幫助他人、回饋社會
人際互動、家人相處、發展斜槓、夢想實踐、探索世界等
我們都在學習如何調配時間與精力,於不同的項目上
而且需不時檢視、調整,畢竟不同時間點,我們重視或想做的事情會不太一樣
如果你覺得疲倦、厭世、煩躁、焦慮,那很高機率是生活已經「失衡」。
例如單壓工作,各種加班 on call 爆肝,即使有物理上的休息,仍會搞到身心俱疲
或是太過放飛自我、整天享受或無所事事,導致入不敷出。
當對目前生活不滿時,先找個場所、時間,讓自己能慢慢靜下心來
整理一下目前「一天」「一週」「一個月」的行程
並思考「三個月後」「一年後」「三年後」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此刻的生活,無法達到未來期望的生活
或是當下所用的方式,付出的代價實在過高,那就需要調整一番了。
最後再補充一個心得。
很多人(包括過去的我)很容易被「先苦後甘」這個詞束縛住,或者說是過度使用
「該拼的時候,把握時間努力」絕對是重要的
但不能過頭,變成「生活完全被工作佔滿」,而沒有做出一些調整
我們都以為死拼活拼,苦個十幾年,往後人生輕鬆很多
但現實是,在這段時間有些錯過的東西,即使你未來財富自由也換不回來
家人親戚會老會離開,友誼與愛情也需要時間經營
(不要相信「有錢就有女人」這種幹話,除非你只想吸引拜金女或蹭飯仔)
人生從來就不是什麼先苦後甘,而是邊苦邊甘,有苦有樂。
把生活搞得整天厭世疲倦,幻想撐個幾年就能豁然開朗
還不如做點調整,把握當下,好好生活。
東扯西扯了滿多,祝大家掌握住生活的平衡
我繼續趕文章去了。
--
瑪那熊的愛情觀察。愛情、心理、有趣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hellomanabea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54.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633320869.A.BBE.html
當時主要是想回母校工作,加上原本私校工作是1300-2030
在台灣要年薪兩百以上,還是理工科比例高些(我文組出身)
但我一直有讓生活過得,更是我想要的樣子就是。
我還記得當年第一場演講,我整個講超爛(一堆簡報+背稿子)
對方單位從此再也沒找過我...
於是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怎麼規劃一場講座、口語&非口語表達、優化內容
再花很多時間對著空氣練習、錄下來看影片修正、找朋友當聽眾給我回饋
如果邀請單位有請成員寫回饋,我也常會看,找出可再精進的部分
漸漸的,我接到的演講變多,「回購率」也上升
然後2018年我拿到華人講師大賽的前十強。
另外freelancer也真的不能憑一股衝動隨便辭職(風險超高,除非家裡背景夠硬)
要先累積好專業、人脈,當副業收入不斷提高後,再來考慮要不要辭掉正職
走freelancer前,我比較建議先發展斜槓技能&副業。
freelancer的好處是時間彈性、自由許多,但當然代價就是收入會變動
所以也要看自己個性,如果想穩穩賺、不喜歡變動的人,就別冒然走這條
至於經濟安全感,是個很好的問題
我之前也掙扎&深思過(其實現在偶爾也還在想這問題)
只能說,「每個月賺多少錢,能讓你有安全感」是沒有固定答案的
有些人就算一個月十萬、十五萬,他也沒安全感
例如之前看了Blue Giant,開啟了聽爵士樂的興趣,就會約朋友去爵士酒吧
或是看了五等分花嫁,就寫了篇文章,用阿德勒心理學來解析角色這樣。
對我來說,因為工作是興趣與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有時會互相轉換
例如我原本是很擅長跟人聊天(無論男女)
但光靠這興趣要轉成收入不容易(如果是女生還有機會,男生就...)
所以我得從「互動經驗」抽取出重點,整理成更明確的架構、步驟、技巧、方法
轉成一套可以教給別人的知識體系,然後透過演講、線上課程、寫書、諮詢等管道變現
當年大學時的一般打工薪資是90-95,我找補習班當助理導師(也算是跟興趣沾上邊)
重點是時薪會比服務業高50%,比較能兼顧學習這樣。
碩班是搞代買(跟興趣很有相關),一樣可以用較少時間賺到我需要的錢
還能練習英文&跟國外店家溝通的能力
但你也真用心,還特地找了近期觸及最差的一篇
(因為我不想把影片上架FB,所以直接放YT連結,會讓觸及很差)
啊不過你應該是沒在經營這些,所以不知道合理啦。
前陣子趁疫情跟忘形學了幾招,用這種模式的擴散效果就好很多了
https://imgur.com/JbXERLW
但若這家公司因為你請個一兩天特休,就一副要炸掉的樣子希望你別休假
那可能要思考一下是否適合久待。
教育部最低費用是2000元一小時,一場演講通常就兩小時
但也得花上一兩個小時來準備就是,有時結束後還要回答成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