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明日方舟台服公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明日方舟台服公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明日方舟台服公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明日方舟台服公招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55的網紅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年7月新上市手機遊戲回顧📱】 . 7月新品多到一個爆炸, 很顯然告訴我一件事情-暑假來了...! 年節和暑假是遊戲業營收目標最重的月份, 可以看到各遊戲廠商卯足全力將手邊遊戲丟入市場內, 遊戲類型也可說是應有盡有、任君挑選, 也因為太多了,我只能挑幾款我還有印象的進行點評。 . 🔎新品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60的網紅索爾實況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7/1日起於浪PLAY直播 請多支持 實況台網址如下 https://play.lang.live/4873913 歡迎加入索爾台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cq0422/ 工商、活動、代言等合作事宜 請來信至:[email protected] 若本影片對...

  • 明日方舟台服公招 在 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06 09:00:21
    有 42 人按讚

    【2021年7月新上市手機遊戲回顧📱】
    .
    7月新品多到一個爆炸,
    很顯然告訴我一件事情-暑假來了...!

    年節和暑假是遊戲業營收目標最重的月份,
    可以看到各遊戲廠商卯足全力將手邊遊戲丟入市場內,
    遊戲類型也可說是應有盡有、任君挑選,
    也因為太多了,我只能挑幾款我還有印象的進行點評。
    .
    🔎新品共有32款,點評如下:
    📖文章同步部落格:https://bit.ly/3xupjOm
    (圖文同步、畫好重點,閱讀更方便)
    .
    🎯《天諭》緊接著《天涯明月刀》後推出,整個畫面的配色和運鏡我比較偏好《天諭》,體感上舒服許多,遊戲內容則各有各的特色,《天涯明月刀》能輕功走跳;而《天諭》則能飛天下海,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
    👉我認為最大的差異會在戰鬥上,《天諭》的戰鬥仍以傳統戰力比拼為主,優點是簡單暴力明瞭,想變強就課下去。而《天涯明月刀》在戰鬥上則比較有技巧性,各門派都各有接招連技,僵直、格擋、反擊、風箏都可以運用在戰鬥上。
    .
    🎯《風色幻想 SP 手機版》可能是想要營造懷舊風的關係吧,整個畫面和角色都非常的...嗯...復古,角色站在地圖上給人一種莫名的違和感,地圖和角色方向總對不起來,真的是很懷舊...
    .
    👉跟既有的同類型遊戲《聖火降魔錄》、《夢幻模擬戰》比就已經吃虧了,如果再跟目前還沒上市,但宣傳已經做很大的《天地劫》來說,這款更討不到便宜。
    .
    🎯《烈火戰記》很明顯就是直接把《劍與遠征》抓起來拷貝,但我覺得他能爬到雙平台暢銷前50名仍是有他的道理在。
    .
    👉《烈火戰記》把《劍與遠征》的短板都加以優化,舉例來說:
    ●加入劇情,讓角色不只是單純的刷關,增添帶入感
    ●立繪風格亞洲化,先前有許多人是不太喜歡《劍與遠征》這種歐美風格立繪,而《烈火戰記》的立繪以我們都很熟悉的動漫風打造,除此之外再搭配日系配音下,更迎合目前主流市場需求。
    .
    🎯《叫我君主:紅顏江山我都要》是一款混合型遊戲,開服簡訊也是悲劇(如圖),7月也針對這遊戲的營運寫了一篇文章,可以直接點去看。
    .
    📖延伸閱讀:叫我君主:江山紅顏我都要 無法歸類遊戲類型的手遊,還舉辦送現金活動!
    https://bit.ly/36Pqb5u
    .
    🎯《煙雨江湖》是一款開放式武俠手遊,雖沒深玩,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於遊戲畫面雖然簡樸,但開發團隊在於遊戲音效上下足功夫,雨滴聲、雷聲、鳥叫聲、水流聲,感覺是有被刻意的突顯出來,格外引人注意。
    .
    而且這款遊戲是「飛鳥涼不涼的遊戲營運觀察小站」站長所任職的公司代理出品的手遊,飛鳥在粉絲團文章上也介紹的非常清楚,是一款以「反套路」模式上市的開放式武俠手遊,即使遊戲單機,沒有一堆禮包、月卡、battle pass逼著你買,但仍可以在雙平台暢銷排行榜上踏入前30名,足見《煙雨江湖》切進一塊利基市場,且這塊利基市場仍有相當大的含金量,讓我想到去年的《戰鬥蝸牛》也是以這樣的方式殺出一條血路。
    .
    👉所以遊戲市場就是這麼有趣,沒有所謂的成功方程式或是方法論,有的只有如何找出一塊利基市場,然後將遊戲做到位、切進去。
    .
    📖延伸閱讀:極度違反趨勢的手機遊戲-煙雨江湖
    https://bit.ly/3iEsApc
    .
    🎯《龍與少女交響曲》很明顯是一款以收集妹子為主打的手遊,一開始給我的感覺頗像公主連結。在遊戲進程上,初期新手教學很簡短,玩起來蠻順的。
    .
    👉其中我蠻喜歡他活動底下會直接標註活動走期,會方便讓玩家掌握參與時間,但在戰鬥上就稍嫌無趣點了,除了一開始可以調整角色陣容與站位外,進入戰鬥後連必殺技都是自動施放,有點空虛。
    .
    話雖如此,但在暢銷排行榜上仍擠進前20名,關鍵應該在於角色立繪頗吸引人,玩家願意砸錢在抽角與養成上。
    .
    🎯《三國志 霸道》為光榮特庫摩開發並直接發行的戰略手遊,因此進入遊戲中看到的三國角色都會多一分熟悉感,但沒太多時間能玩了,初次進入遊戲的感想是畫面和介面好復古...就一開始的體感上,我還是比較喜歡光榮特庫摩授權的《三國志 戰略版》,如果就暢銷排行榜來看,只能說光榮特庫摩以後也不見得自己要跳下來公親變事主,把內容授權給其他遊戲開發商也是不錯滴。
    .
    🎯《幻書啟世錄》整個美術風格相當優美,角色的立繪和模組也很細緻、還有聲優配音,主要特色在於戰鬥上多了自由移動的走位玩法,玩家可以主動移動躲避火海、油桶等場控技能,也能透過走位誘使或把敵人卡在陷阱內。
    .
    且初期的新手教學我認為做的蠻好的,邊看劇情就能夠邊把新手教學跑完,且劇情也還算有趣,算是各方面都有用心去打造的遊戲。
    .
    目前這款遊戲在日本也有推出,初期成績我記得還不錯,但台灣似乎沒特別在宣傳上發力,因此成績普普通通。
    .
    🔎7月雙平台前10名點評:
    .
    🎯《忍者必須死》表現頗亮眼,8/3推出新角與新造型後,iOS衝上第2名,但Android反而從66名跌到100名,不太確定是不是數據還沒更新完的關係。
    .
    🎯《明日方舟》在7月底推出新幹員「史爾特爾」營收表現也獲得佳績,iOS衝上第3名,雖然現在已經掉到64名,但仍比改版前成績好;而Android進入前15名,且目前還穩定爬升到第8名,很不簡單。
    .
    🎯《彈射世界》8/2推出新角色後iOS從原本百名外直接衝上第2名,而Android也有提升但幅度不高,從第50名提升到第42名,整體來看,這次的改版效益也是不錯,能為遊戲橘子在暑假這重要檔期下帶來不少營收挹注
    .
    🎯《二之國:交錯世界》營收還算穩定,上市後到現在多在前10名徘徊,原本有些下滑趨勢,但在8月推出改版內容後,看起來是有助於活絡整體的人數與營收狀況,有再拉回來一些。
    .
    🎯《天涯明月刀》7月「統椅之戰」引起大家關注,但我是認為對遊戲沒特別影響,畢竟關注焦點早已轉移到網紅身上,詳細文章可參考延伸閱讀,營收上目前看起來仍頗為穩定。
    .
    📖延伸閱讀:
    【遊戲觀察】天涯明月刀 - 統椅之戰下,廠商真得是最大贏家嗎?(上)
    https://bit.ly/3y8R9B0
    .
    【遊戲觀察】天涯明月刀 - 統椅之戰下,廠商真得是最大贏家嗎?(下)
    https://bit.ly/3lbOVgG
    .
    🎯《原神》7/21推出了「不動鳴神,泡影斷滅」改版,不但釋出新的角色外,更推出第三塊世界區域供玩家探索。
    .
    改版後首日挺進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暢銷榜前十,並在24個國家和地區登頂。其中在中美日韓四大市場,分別位列美榜TOP1、中日韓三榜TOP2成績,進一步文章可以看延伸閱讀。
    .
    📖延伸閱讀:2.0更新全球爆火,我們對《原神》還應該有怎樣的期待?
    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7/448872
    .
    以上就是本月的新品上市點評,下月見!
    .
    📖文章同步部落格:https://bit.ly/3xupjOm

  • 明日方舟台服公招 在 feversound.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2-03 10:08:09
    有 43 人按讚


    好文章,原來近年荷李活猛片,仍然未能全面「4K」化…

    這陣子為了4K藍光即將出版,大家對畫質的存疑討論的沸沸揚揚,手上已經收了不少4K電影,提供給大家做一些畫質檢測。
    先聲明,這只是目前收到的4K檔案,不是正式出版的4K 藍光,不過4K前置作業應該都一樣的,所以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先貼幾部年代也比較新,個人覺得畫質比較好的來給各位參考。截圖中的中文字幕是從我們字幕區找來的srt字幕檔。

    更深入的畫質說明部分 IVANSHAN 在本篇21樓有一篇 重要的畫質參考資料
    http://www.hd.club.tw/thread-204173-1-1.html

    作者:IVANSHAN

    以4K畫質為號召的UHD BD即將陸續發片,好萊塢大片一直以來都是新影音規格家庭娛樂產品的主力,所謂的發燒友們也多以好萊塢大片為主要測試對象,但是好萊塢六大的電影4K化程度到底有多少,這一直都是一個大問號。這個問題可以從IMDB的資料找到一些答案。以下是我這兩天根據IMDB的資訊,整理了最近幾年好萊塢六大的億萬大製作(製作成本超過一億美元)究竟是採用4K或是2K進行後製。從IMDB的資料其實可以發現,無論這些大片使用了哪些高階攝影機、例如Sony的F65或F55的4K攝影機,或是站長大人提到的Arri與Red Epic...,即使拍攝訊源達到6K以上,絕大多數的大片仍是以2K畫質來進行後製。而這些億萬大製作幾乎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電腦動畫,才能讓銀幕上的大型動作、爆破...大場面看起來逼真,這些電腦動畫才是後製的重點。而為了讓僅有2K畫質的電腦動畫不會顯得突兀,因此無論是4K、6K或更高畫質拍攝的訊源在後製時很難避免被下修成2K畫質。至於動畫電影,雖然迪士尼(包括皮克斯)與夢工廠動畫(DreamWorks Animation)的動畫平均製作成本超過1.5億美元,但目前仍未見到以4K後製的動畫電影,所以並未列入下面的片單,對於動畫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去IMDB查詢相關資料。

    迪士尼:

    米老鼠之家(mouse house)現在可說是滿手大片,但是後製做到4K的比例其實非常低,差不多去年才開始有4K電影,包括北美影史票房冠軍的STAR WARS:原力覺醒(STAR WARS:The Force Awakens,2015),以及最終虧損金額應該超過製作成本(迪士尼宣稱1.9億美元)的明日世界(Tomorrowland,2015),後者主要使用Sony F65以及F55兩款4K攝影機拍攝、4K後製。至於2008年開始推出的12部Marvel電影(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截至去年一共有12部),包括去年的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2015)以及蟻人(Ant-Man,2015)全部都是2K,可能要到今年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才會開始有4K版本。北美本週末上片的災難大片絕命救援(The Finest Hours,2016,台灣3月才會上片),製作成本據說7到8千萬美元,但也只做2K後製。另外,仙履奇緣(Cinderella,2015)、魔法黑森林(Into the Woods,2014)、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2014)、獨行俠(The Lone Ranger,2013)、奧茲大帝(Oz the Great and Powerful,2013)、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John Carter,2012)都只有2K,連慶祝迪士尼成立90週年的大夢想家(Saving Mr. Banks,2013)也是2K。

    如果有人質疑前面提到的迪士尼片量好像有點少,那是因為迪士尼目前雖然滿手大片,但是近年的年發片量其實很少超過10部,其中還包括2部動畫以及紀錄片(Disneynature差不多每年都會有一部,例如去年的Monkey Kingdom,2014年的Bears),Marvel從2013年開始每年發2部,明年開始每年3部,星際大戰去年開始一年一部,皮克斯(Pixar)與迪士尼動畫(Walt Disney Animation)差不多每年各一部,迪士尼經典動畫翻拍真人版(例如仙履奇緣、灰姑娘改成黑魔女:沉睡魔咒、今年的森林王子、明年的美女與野獸)差不多也是每年一部,小片則是愈來愈少。

    環球:

    環球去年的全球票房收入創下影史新高紀錄,最終應該在60億美元左右,但是最近幾年發行的電影大概只有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執導的永不屈服(Unbroken,2014)是採用4K後製,環球的招牌系列電影玩命關頭,第三集到去年的第七集全部都是2K,2001以及2003年推出的前兩集應該是最高只到2K。幾部去年的賣座大片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2015)、歌喉讚2(Pitch Perfect 2,2015)、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2015)、聖母峰(Everest,2015)以及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2012)都是2K,遺落戰境(Oblivion,2013)使用了Sony的4K攝影機F65以及Red Epic拍攝,後製仍然是2K;露西(Lucy,2014)使用了Sony F65、Arri Alexa以及Red Epic攝影機,後製也是2K。也許,環球今年將推出的大片會開始4K化。

    福斯:

    福斯在2014年一度創下影史全球票房營收最高紀錄(55億美元,去年被環球超越),但是4K比例也是偏低,比較特別的是主要使用Red Epic Dragon攝影機拍攝的控制(Gone Girl,2014),採用5K後製。移動迷宮(The Maze Runner,2014)是使用4K後製,但是續集移動迷宮:焦土試煉(Maze Runner:Scorch Trials,2015)卻是2K,不知道預定一年後上片的完結篇The Maze Runner: The Death Cure會是2K還是4K。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近年為福斯拍攝的幾部大片絕地救援(The Martian,2015)、出埃及記:天地王者(Exodus: Gods and Kings,2014)以及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2012)都是2K。即刻救援(Taken)2(2012)、3(2014)集都是2K,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2014)、金牌特務(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2015)、X戰警:未來昔日(X-Men: Days of Future Past,2014)、金鋼狼:武士之戰(The Wolverine,2013)也都是2K。

    華納:

    華納可說是六大中發片量最大的,億萬大製作及小片都有,至少比較像是一家好萊塢的大型電影公司,可惜近年的大片中只有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亞果出任務(Argo,2012)是採用4K後製,主要使用Red Epic攝影機拍攝的哈比人(2012-2014)三部曲全部都是2K。瘋狂麥斯:憤怒道(Mad Max: Fury Road,2015)、白鯨傳奇:怒海之心(In the Heart of the Sea,2015)、飆風特攻(Point Break,2015,北美由華納發行,台灣則是龍祥發行)、潘恩:航向夢幻島(Pan,2015)、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2015)、朱比特崛起(Jupiter Ascending,2015)、明日邊界(Edge of Tomorrow,2014)、哥吉拉(Godzilla,2014)、300壯士:帝國崛起(300: Rise of an Empire,2014)、地心引力(Gravity,2013)、環太平洋(Pacific Rim,2013)、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2013)、傑克:巨人戰紀(Jack the Giant Slayer,2013)都是2K。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為華納拍攝的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三部曲,IMDB沒有提到是2K或4K。

    派拉蒙:

    自從Marvel、夢工廠(DreamWorks,包括動畫公司在內)陸續從2011年開始脫離之後,派拉蒙目前仍在重整旗鼓階段,發片量、尤其是億萬大製作的年發片量有點少,大概可以說是六大的後段班(包括Sony)。阿湯哥(Tom Cruise)的招牌系列作品,最新一部不可能的任務:失控國度(Mission Impossible – Rogue Nation,2015)是2K,但第四集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Mission: Impossible - Ghost Protocol,2011)卻是4K,也許是為了遷就片中有22分鐘畫面是採用IMAX膠捲攝影機拍攝,IMAX膠捲版畫質據說上看8K。也是派拉蒙現階段招牌系列的變形金剛(Transformers)4集都是2K,第五集應該會是4K;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Terminator Genisys,2015)、忍者龜:變種世代(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2014)、海克力士(Hercules: The Thracian Wars,2014)、挪亞方舟(Noah,2014)、末日之戰(World War Z,2013)、特種部隊2:正面對決(G.I. Joe:Retaliation,2013)、雨果的冒險(Hugo,2011)、超級8(Super 8,2011,這部大概是夢工廠在派拉蒙的最後一部)都是2K。台灣本週末上片的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2016),麥可貝(Michael Bay,變形金剛)執導,也是2K。

    Sony/哥倫比亞

    由於集團內有家電以及相關產業,所以Sony是六大中推動4K最用力的,後製採用4K規格的電影數量最多也最早,差不多可以往前推到2010年就已經開始有4K電影,不過不但沒有反應在全球票房上,多數電影、尤其是億萬大製作的影評與口碑都不佳,票房也不理想,甚至2013年暑假檔的億萬大製作全垮(包括站長大人提到的極樂世界也是賠錢貨),一度引起外界(主要是華爾街)揣測Sony可能賣掉娛樂事業部門,這大概也是最近半年推出的第五毀滅(The 5th Wave,2016)、怪物遊戲(Goosebumps,2015)以及世界大對戰(Pixels,2015)都只有2K的原因吧?!Sony的招牌電影蜘蛛人:驚奇再起(The Amazing Spider-Man,2012)主要採用Red Epic攝影機拍攝,以及蜘蛛人驚奇再起2:電光之戰(The Amazing Spider-man 2: Rise of Electro,2014)都是採用4K後製;為米高梅在全球發行的最近兩部007電影空降危機(Skyfall,2012),以及007惡魔四伏(SPECTRE,2015)也都是4K。

    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2013,北美是Sony發行,台灣則是龍祥)、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2013)、藍色小精靈2(The Smurfs 2,2013)2K(2011年的第一集則是2K)都是4K。地球過後(After Earth,2013)採用Sony的4K攝影機F65拍攝,4K後製。都是同位導演執導的極樂世界(Elysium,2013)以及成人世界(Chappie,2015),兩片主要都是使用Red Epic拍攝,4K後製。

    超急快遞(Premium Rush,2012)、MIB星際戰警3(Men In Black 3, 2012)都是4K,BD畫面很漂亮的攔截記憶碼(Total Recall,2012)則是2K。

    千禧三部曲I: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2011)、惡靈戰警:復仇時刻(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2011)、魔球(Moneyball,2011,Terry版主應該很高興看到這片是4K)、決戰30分(30 Minutes or Less,2011)、霸凌女教師(Bad Teacher,2011)、世界異戰(Battle: Los Angeles,2011)、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2011)、特務間諜(Salt,2010),以及成龍與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的兒子Jaden Smith主演的小子難纏(1984)重拍版The Karate Kid(2010,台灣未上片,網路片名功夫夢)、賞金戀人:Ex檔案(The Bounty Hunter,2010),以及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Eat,Pray,Love,2010)也都是4K。

    從以上的片單應該不難發現,Sony近年來缺乏賣座大片,甚至可說賠錢貨非常多。兩部蜘蛛人:驚奇再起票房,製作成本愈來愈高,全球行銷費用漲得更快,有IMAX以及3D墊高票房卻仍不如舊版三部曲,難怪要三度換人reboot,還得與迪士尼/Marvel分享蜘蛛人的版權。而由於缺乏賣座大片,也讓Sony推動4K顯得欲振乏力。

    個人看法:

    由於我在IMDB做的查詢以非動畫的億萬大製作為主,雖然環球、福斯、華納有些片沒有提到(例如:環球2012年的公主與狩獵者,福斯2013年的終極警探:跨國救援,以及製作成本不到一億美元的電影),但因為幾乎都是2K就略過不提(想少打點字)。從前面的片單可以發現,除了Sony/哥倫比亞之外,其他五大的4K電影加起來不到10部,顯而易見未來的UHD BD絕大多數都是upscale版本,真正原生4K發行UHD BD的電影短期內將是鳳毛麟角,但發燒友們大概不會在乎這個『小細節』,只要是4K就好,管他是upscale或是原生4K,鈔票還是捨得花下去。

    至於音效的部份,發燒友們對DTS:X的期待度似乎相當高,可惜好萊塢六大目前仍然沒有一部電影使用到DTS:X音效,只要是immersive sound系統,六大仍然以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為優先,其次是Auro 3D。而DTS公司已經在去年初的CES展承認DTS:X與全景聲不相容,所以六大未來的UHD BD應該沒有DTS:X的立足之地。由於UHD BD在音效的基本規格已經確定是以objec-based的immersive sound,除非美國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今年確定可以完成單一多聲道immersive sound的標準規格(single standard format for immersive sound),否則DTS:X未來很難在好萊塢六大的大片找到容身之處,因為在製作成本以及全球行銷費用上漲速度超過預期的情形下,好萊塢大片同時製作全景聲、AuroMax(Auro 3D的升級版)、DTS:X以及IMAX 12 track四種不同音效規格的可能性極低,STAR WARS:原力覺醒就只做了全景聲以及IMAX 12 track兩種,目前可能只有陳凱歌執導的道士下山同時做了這四種音效。

    雖然有網友提到獵巫行動:大滅絕(The Last Witch Hunter)的DTS:X音效很棒,可惜該片的影評、口碑都不佳,票房數字更是難看,對於DTS:X的推廣完全沒有幫助。至於部份擴大機支援DTS:X之後,有網友提到DTS HD在升頻後的效果出色,我建議他們可以拿地心引力出來測試一下。地心引力的第一版BD只有DTS HD,去年初發行的新版加上了全景聲,應該就可以拿來測試DTS HD升頻DTS:X後,與全景聲音效的差異,個人相信全景聲仍然全面勝出,因為該片主要採用全景聲進行後製,channel-based的DTS HD就算升頻後,也很難與objec-based的全景聲競爭。站長大人提到的極樂世界,我前兩年租了BD來看,看的時候就發現DTS HD 7.1的音效悶悶的,用了好幾種不同音場仍然無法有爆棚表現,電影已經很乏味了,又沒有爆棚音效讓我在沙發上有點坐立難安。看到片尾字幕的最後才發現原因,原來是全景聲轉DTS HD的問題,因為兩種音效完全不相容,DTS應該是用降級版的Dobly Digital 7.1來轉製,難怪威力大減,相信未來該片發行UHD BD後,只要配置的是全景聲應該就可以還原應有的爆棚音效,但屆時我不會再看一次,乏味的電影看一次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