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有4️⃣个神诞哦。
1️⃣关圣帝君圣诞
2️⃣雷祖大帝圣诞
3️⃣西秦王爷千秋
4️⃣和合二仙圣诞
大家要记得拜拜以表尊敬哦,望各位神明庇佑大家~
.
农历六月廿四🌈关圣帝君圣诞✨
关圣帝君💫就是关羽。他的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信徒更是数不胜数🌻关圣帝君不止骁勇善战...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有4️⃣个神诞哦。
1️⃣关圣帝君圣诞
2️⃣雷祖大帝圣诞
3️⃣西秦王爷千秋
4️⃣和合二仙圣诞
大家要记得拜拜以表尊敬哦,望各位神明庇佑大家~
.
农历六月廿四🌈关圣帝君圣诞✨
关圣帝君💫就是关羽。他的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信徒更是数不胜数🌻关圣帝君不止骁勇善战,有勇有谋,还非常爱护百姓❤️关羽在世时为人清廉,处理事务公平公正,善恶分明,从不徇私☀️
关羽忠义勇武,坚贞不二,他体现了忠诚、信义、仁智、勇武的精神🌈他也是一位武财神,祈愿得到关圣帝君保佑,保佑大家身体健康,平平安安,财源旺旺,福气满满🥰
.
农历六月廿四🌈雷祖大帝圣诞✨
雷祖大帝💫也称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祖大帝是负责掌管雷雨的神,是雷部的最高天神🤗雷祖大帝不止是掌管打雷的神,还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
雷祖大帝掌管气候的变化,寄托了百姓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祈愿得到雷祖大帝保佑,保佑马来西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农历六月廿四🌈西秦王爷千秋✨
西秦王爷💫又称西秦尊王☀️他是戏神,是演员和音乐家的保护神,俗称「公子爷」🤗西秦王爷在世时英明睿智,勇猛善战,有勇有谋🍃由于西秦王爷晚年沉溺于研究戏曲,因此之后才被奉为戏神🌟
当各地民间的音乐团要举办演奏会或是演员要出外景时,都会去祭拜西秦王爷🌈由此可见,西秦王爷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
.
农历六月廿四🌈和合二仙圣诞✨
和合二仙💫又称为和合二圣。他们是掌管和平喜乐与婚姻的神仙,代表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由于和合二仙的二人形影不离,所以是和睦美满的象征🍃
和合二仙不止保佑世间爱情,也保佑世间的友谊🤗祈愿得到和合二仙保佑,保佑大家快快乐乐,朋友之间友谊长存,家庭团结和睦,与伴侣的感情幸福美满❤️
#和合二仙圣诞 #西秦王爷千秋 #雷祖大帝圣诞 #关圣帝君圣诞 #农历六月廿四 #鲍一凡 #鲍一凡老师 #MasterPaw #福海集团 #MyFengShuiHolding
旺旺二公子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壹週刊前幾年收了紙本,二月底連網路也要關閉,全員遣散,香港人來台灣因為要隔離,所以他是利用影像跟員工道別。(如果可以跟不可能的任務那樣,講完就爆炸就更完美了。)
其實在周刊中後期,每隔一段時間都說要賣要收,賣給蔡旺旺,還有賣給一個香港人,聽到耳朵長繭,但這次是真的了。
前年,黎智英出新書《人生不是名利場》,新書座談會我跑去聽,會後舉手發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但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連這個也沒有了。
那個新書座談會是他和詹宏志的座談,某種程度,這兩個人是我的鄰居。鄰居,當然不是自己住陽明山或大安林森林公園旁邊,門牌跟大老闆比鄰,而是在雜誌寫天地任我行,他們的專欄在隔壁。想想當時左鄰右舍有駱以軍,袁瓊瓊,江春男…..更早一些有劉大任、董橋、張惠菁,All Stars一字排開真豪華 當時雜誌的鋪排是這樣,封面故事屍體加裸體,往來皆白丁,封底專欄書香茶香,談笑有鴻儒,文字的光芒萬丈裡藏著一整座西夏旅館或綠光往事。然而市儈與風雅並不牴觸,雜誌風格的矛盾和衝突即經營者性格裡的矛盾和衝突。
差不多壹週刊第一次轉賣給蔡衍明的時候,紙本變得越來越輕薄,專欄一個一個被腰斬,彷彿克莉絲蒂阿嘉莎的推理小說,鄰居們一個一個掛了,也差不多也在這個時候,社方推出一波波優離方案,那個夏天,社長裴偉離開,大批大批的人馬離開,單薄的雜誌從後面翻來,老黎的事實與偏見,下來就是天地任我行。想想自己因為沒甚麼非走不可的理由,就留下來。
那個夏天,辦公室空蕩蕩得像暑休的教室。開檢討會的時候才三個人。一個人可以用三張桌子,一個放安全帽,一個放書包,一個寫稿。自己稿子寫完了,沒有人幫著看,就自己上傳按出版。那個夏天,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黃昏的時候,都會泡在頂樓游泳,游仰式,看內湖天際線一架架的飛機起落松山機場,看天色,由橘黃轉寶藍,轉墨黑。那個夏天,風雲飄搖之際,老黎在專欄寫一些人生要感恩,神愛世人的文章,想想主事者這樣消極,待著也沒什麼意思,夏天即將結束,自己逆著湄公河,從龍波邦到清孔當畢業旅行,回台北之後,也就掰掰了。
老黎的專欄我是拿來揣摩上意用的,再度集結成冊,本來以為還像前面幾本,都是茶水間公告的合訂本,無非馬雲一類勝者為王的經營幹話大全,可新書大抵是合著近年香港時局,和自己媒體帝國的烏雲罩頂,機關算計的生意人發現人生不若前半段的鴻運,多了更深刻的反思和沉澱。故而說人生不是名利場。
新書分兩個段落,往事追憶和針貶時事,文章從他文革時期偷渡九龍寫起,「幾十人蹲坐着擠在滲滿海水和嘔吐物的艙底十多小時,暈船的混亂中我連鞋都丟了。嚮往的這個地方我赤足踏在燙熱的沙地上,感覺多真實,真實多漂亮。我是從一個沒有真實的地方來的,那地方把仇恨當成是愛。在上岸的海灘我拾起一枚貝殼,彷彿拾起了自己的命運。」
他寫文革童年作黑市買賣,寫自己讀英文,紐約賣成衣,寫自己起高樓,宴賓客,清晰的時間軸線一路讀來,要當大亨小傳來看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周潤發大陸偷渡香港被梅艷芳改造成富豪的《公子多情》更為適切),後來發達了,寫一碗京都的鰻魚飯,寫自己買古董,講字畫的段落,恍惚的剎那我以為讀的是董橋的散文。
原來他文字這樣好,文字樸素有味道,擺在薄薄的雜誌還看不大出來,非得要變成了書冊,重新編輯了,賦予新的創意,才有了重量。但他都停了雜誌,出書幹嘛呢,故而會場上,我舉手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
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不管他心目中的的可能性為何,手機上用聲光娛樂演義新聞的大未來大概也沒有文字的發展空間了。他的文字很好,座談也很精彩,詹宏志與他對談,有點煮酒論英雄的味道,然而那書和活動在蘋果日報只是一則只有6571點閱率的網路新聞,注定淹沒在一堆有孔無榫的即時新聞裡。
但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旺旺二公子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壹週刊前幾年收了紙本,二月底連網路也要關閉,全員遣散,香港人來台灣因為要隔離,所以他是利用影像跟員工道別。(如果可以跟不可能的任務那樣,講完就爆炸就更完美了。)
其實在周刊中後期,每隔一段時間都說要賣要收,賣給蔡旺旺,還有賣給一個香港人,聽到耳朵長繭,但這次是真的了。
前年,黎智英出新書《人生不是名利場》,新書座談會我跑去聽,會後舉手發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但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連這個也沒有了。
那個新書座談會是他和詹宏志的座談,某種程度,這兩個人是我的鄰居。鄰居,當然不是自己住陽明山或大安林森林公園旁邊,門牌跟大老闆比鄰,而是在雜誌寫天地任我行,他們的專欄在隔壁。想想當時左鄰右舍有駱以軍,袁瓊瓊,江春男…..更早一些有劉大任、董橋、張惠菁,All Stars一字排開真豪華 當時雜誌的鋪排是這樣,封面故事屍體加裸體,往來皆白丁,封底專欄書香茶香,談笑有鴻儒,文字的光芒萬丈裡藏著一整座西夏旅館或綠光往事。然而市儈與風雅並不牴觸,雜誌風格的矛盾和衝突即經營者性格裡的矛盾和衝突。
差不多壹週刊第一次轉賣給蔡衍明的時候,紙本變得越來越輕薄,專欄一個一個被腰斬,彷彿克莉絲蒂阿嘉莎的推理小說,鄰居們一個一個掛了,也差不多也在這個時候,社方推出一波波優離方案,那個夏天,社長裴偉離開,大批大批的人馬離開,單薄的雜誌從後面翻來,老黎的事實與偏見,下來就是天地任我行。想想自己因為沒甚麼非走不可的理由,就留下來。
那個夏天,辦公室空蕩蕩得像暑休的教室。開檢討會的時候才三個人。一個人可以用三張桌子,一個放安全帽,一個放書包,一個寫稿。自己稿子寫完了,沒有人幫著看,就自己上傳按出版。那個夏天,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黃昏的時候,都會泡在頂樓游泳,游仰式,看內湖天際線一架架的飛機起落松山機場,看天色,由橘黃轉寶藍,轉墨黑。那個夏天,風雲飄搖之際,老黎在專欄寫一些人生要感恩,神愛世人的文章,想想主事者這樣消極,待著也沒什麼意思,夏天即將結束,自己逆著湄公河,從龍波邦到清孔當畢業旅行,回台北之後,也就掰掰了。
老黎的專欄我是拿來揣摩上意用的,再度集結成冊,本來以為還像前面幾本,都是茶水間公告的合訂本,無非馬雲一類勝者為王的經營幹話大全,可新書大抵是合著近年香港時局,和自己媒體帝國的烏雲罩頂,機關算計的生意人發現人生不若前半段的鴻運,多了更深刻的反思和沉澱。故而說人生不是名利場。
新書分兩個段落,往事追憶和針貶時事,文章從他文革時期偷渡九龍寫起,「幾十人蹲坐着擠在滲滿海水和嘔吐物的艙底十多小時,暈船的混亂中我連鞋都丟了。嚮往的這個地方我赤足踏在燙熱的沙地上,感覺多真實,真實多漂亮。我是從一個沒有真實的地方來的,那地方把仇恨當成是愛。在上岸的海灘我拾起一枚貝殼,彷彿拾起了自己的命運。」
他寫文革童年作黑市買賣,寫自己讀英文,紐約賣成衣,寫自己起高樓,宴賓客,清晰的時間軸線一路讀來,要當大亨小傳來看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周潤發大陸偷渡香港被梅艷芳改造成富豪的《公子多情》更為適切),後來發達了,寫一碗京都的鰻魚飯,寫自己買古董,講字畫的段落,恍惚的剎那我以為讀的是董橋的散文。
原來他文字這樣好,文字樸素有味道,擺在薄薄的雜誌還看不大出來,非得要變成了書冊,重新編輯了,賦予新的創意,才有了重量。但他都停了雜誌,出書幹嘛呢,故而會場上,我舉手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
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不管他心目中的的可能性為何,手機上用聲光娛樂演義新聞的大未來大概也沒有文字的發展空間了。他的文字很好,座談也很精彩,詹宏志與他對談,有點煮酒論英雄的味道,然而那書和活動在蘋果日報只是一則只有6571點閱率的網路新聞,注定淹沒在一堆有孔無榫的即時新聞裡。
但現在什麼都沒有了。
旺旺二公子 在 對我說髒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壹週刊前幾年收了紙本,二月底連網路也要關閉,全員遣散,香港人來台灣因為要隔離,所以他是利用影像跟員工道別。(如果可以跟不可能的任務那樣,講完就爆炸就更完美了。)
其實在周刊中後期,每隔一段時間都說要賣要收,賣給蔡旺旺,還有賣給一個香港人,聽到耳朵長繭,但這次是真的了。
前年,黎智英出新書《人生不是名利場》,新書座談會我跑去聽,會後舉手發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但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連這個也沒有了。
那個新書座談會是他和詹宏志的座談,某種程度,這兩個人是我的鄰居。鄰居,當然不是自己住陽明山或大安林森林公園旁邊,門牌跟大老闆比鄰,而是在雜誌寫天地任我行,他們的專欄在隔壁。想想當時左鄰右舍有駱以軍,袁瓊瓊,江春男…..更早一些有劉大任、董橋、張惠菁,All Stars一字排開真豪華 當時雜誌的鋪排是這樣,封面故事屍體加裸體,往來皆白丁,封底專欄書香茶香,談笑有鴻儒,文字的光芒萬丈裡藏著一整座西夏旅館或綠光往事。然而市儈與風雅並不牴觸,雜誌風格的矛盾和衝突即經營者性格裡的矛盾和衝突。
差不多壹週刊第一次轉賣給蔡衍明的時候,紙本變得越來越輕薄,專欄一個一個被腰斬,彷彿克莉絲蒂阿嘉莎的推理小說,鄰居們一個一個掛了,也差不多也在這個時候,社方推出一波波優離方案,那個夏天,社長裴偉離開,大批大批的人馬離開,單薄的雜誌從後面翻來,老黎的事實與偏見,下來就是天地任我行。想想自己因為沒甚麼非走不可的理由,就留下來。
那個夏天,辦公室空蕩蕩得像暑休的教室。開檢討會的時候才三個人。一個人可以用三張桌子,一個放安全帽,一個放書包,一個寫稿。自己稿子寫完了,沒有人幫著看,就自己上傳按出版。那個夏天,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黃昏的時候,都會泡在頂樓游泳,游仰式,看內湖天際線一架架的飛機起落松山機場,看天色,由橘黃轉寶藍,轉墨黑。那個夏天,風雲飄搖之際,老黎在專欄寫一些人生要感恩,神愛世人的文章,想想主事者這樣消極,待著也沒什麼意思,夏天即將結束,自己逆著湄公河,從龍波邦到清孔當畢業旅行,回台北之後,也就掰掰了。
老黎的專欄我是拿來揣摩上意用的,再度集結成冊,本來以為還像前面幾本,都是茶水間公告的合訂本,無非馬雲一類勝者為王的經營幹話大全,可新書大抵是合著近年香港時局,和自己媒體帝國的烏雲罩頂,機關算計的生意人發現人生不若前半段的鴻運,多了更深刻的反思和沉澱。故而說人生不是名利場。
新書分兩個段落,往事追憶和針貶時事,文章從他文革時期偷渡九龍寫起,「幾十人蹲坐着擠在滲滿海水和嘔吐物的艙底十多小時,暈船的混亂中我連鞋都丟了。嚮往的這個地方我赤足踏在燙熱的沙地上,感覺多真實,真實多漂亮。我是從一個沒有真實的地方來的,那地方把仇恨當成是愛。在上岸的海灘我拾起一枚貝殼,彷彿拾起了自己的命運。」
他寫文革童年作黑市買賣,寫自己讀英文,紐約賣成衣,寫自己起高樓,宴賓客,清晰的時間軸線一路讀來,要當大亨小傳來看也不是不可以(或者周潤發大陸偷渡香港被梅艷芳改造成富豪的《公子多情》更為適切),後來發達了,寫一碗京都的鰻魚飯,寫自己買古董,講字畫的段落,恍惚的剎那我以為讀的是董橋的散文。
原來他文字這樣好,文字樸素有味道,擺在薄薄的雜誌還看不大出來,非得要變成了書冊,重新編輯了,賦予新的創意,才有了重量。但他都停了雜誌,出書幹嘛呢,故而會場上,我舉手問:「你都停了壹週刊,不相信紙本,你幹嘛坐在這裡拋頭露面呢?」
他四兩撥千金,指著台下出版社發行人說:「我在這裡拋頭露面是因為我朋友叫我來,我就來了。」但隨即又補充,他停了壹週刊紙本,但留著網路,因為覺得手機媒體還有無限可能。
但不管他心目中的的可能性為何,手機上用聲光娛樂演義新聞的大未來大概也沒有文字的發展空間了。他的文字很好,座談也很精彩,詹宏志與他對談,有點煮酒論英雄的味道,然而那書和活動在蘋果日報只是一則只有6571點閱率的網路新聞,注定淹沒在一堆有孔無榫的即時新聞裡。
但現在什麼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