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早稻田國際教養學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早稻田國際教養學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早稻田國際教養學部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Crossing Campu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科系選擇】#升學過程的迷惘 換日線讀者陳同學對於自己未來是否想要選擇企管系就讀,感到迷惘及困惑。作者Jack Huang以自身經歷分享,希望能夠提供讀者經驗,做出最好的決定。 「有些人會質疑大學時期究竟能研究什麼,是否『樣樣通,樣樣鬆』。但是我在這邊想要提出的是:在這個資訊快...
早稻田國際教養學部 在 Crossing Campu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系選擇】#升學過程的迷惘
換日線讀者陳同學對於自己未來是否想要選擇企管系就讀,感到迷惘及困惑。作者Jack Huang以自身經歷分享,希望能夠提供讀者經驗,做出最好的決定。
「有些人會質疑大學時期究竟能研究什麼,是否『樣樣通,樣樣鬆』。但是我在這邊想要提出的是: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需要專精的人才,同時也需要能夠橫向連結的人才。」
「最近芬蘭的教改成為許多教育人士討論的熱門話題。他們並不是要拋棄傳統的學科學習,但是卻要引進主題式學習。舉例而言,『歐盟』這個主題,就可以包含經濟、歷史、地理、語言等多個不同面向。我在早稻田就讀時,無論是國際教養學部或 MBA ,我們的課程就是主題式學習。甚至我要說,在商業上,特別是商業主管或者是創業者,理解商業的多元面向更為重要。」
最後,作者建議,在大學四年中積極地參加交誼性質的社團,去結交人脈。同時,在大學期間找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並加以鑽研,也是重要之事。
「在這個時代,找到自己的定位,那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通信 #企管系 #橫向連結 #JackHuang #日本小商人
▍換日線 3 月徵稿活動:交換生的私房景點 → bit.ly/2GMC1Cd
▍換日線 2019 春季號《一畢業,就出國》→ bit.ly/2G3bn6Z
早稻田國際教養學部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系選擇】#升學過程的迷惘
換日線讀者陳同學對於自己未來是否想要選擇企管系就讀,感到迷惘及困惑。作者Jack Huang以自身經歷分享,希望能夠提供讀者經驗,做出最好的決定。
「有些人會質疑大學時期究竟能研究什麼,是否『樣樣通,樣樣鬆』。但是我在這邊想要提出的是: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需要專精的人才,同時也需要能夠橫向連結的人才。」
「最近芬蘭的教改成為許多教育人士討論的熱門話題。他們並不是要拋棄傳統的學科學習,但是卻要引進主題式學習。舉例而言,『歐盟』這個主題,就可以包含經濟、歷史、地理、語言等多個不同面向。我在早稻田就讀時,無論是國際教養學部或 MBA ,我們的課程就是主題式學習。甚至我要說,在商業上,特別是商業主管或者是創業者,理解商業的多元面向更為重要。」
最後,作者建議,在大學四年中積極地參加交誼性質的社團,去結交人脈。同時,在大學期間找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並加以鑽研,也是重要之事。
「在這個時代,找到自己的定位,那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通信 #企管系 #橫向連結 #JackHuang #日本小商人
▍換日線 3 月徵稿活動:交換生的私房景點 → bit.ly/2GMC1Cd
▍換日線 2019 春季號《一畢業,就出國》→ bit.ly/2G3bn6Z
早稻田國際教養學部 在 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跟聊很久的網友見面,她一見到我就說︰「你跟網路的形象好不一樣。」
我︰「嘿啊我今天沒化粧。」
她︰「不是不是,是感覺…」
我︰「喔對我本人蠻白痴的。」
她傻眼︰「不是啦…是比較…」
我︰「喔我寫作會比較嚴肅啦,本人很不正經的。」整個不讓她把話講完,就怕她說出肥胖這個關鍵字XD
我發現大家似乎都覺得我很嚴肅,但那只是我寫作的職業病,其實我本人很愛講垃圾話,笑點超低。這世界上比我嚴肅的人跟場子多得是啊!
像我這週末要去一個超正經的活動,全名叫做「台日韓跨世代交鋒論壇」,光看名字就覺得不能蹺腳,還得挺直腰桿坐好!
重﹒點﹒是,我竟然還要上台發表15分鐘…我已經為了這件事抖了好幾天,前天壓力大到做惡夢,夢到我發表時投影片大出錯。為什麼抖?你打開這論壇的名單看看,就知道原因了。
不過我偷看了台韓組的講稿,覺得挺精彩,很期待老師們的發表,而且當天還可以聽到在台日本人跟韓國人的想法!(到於我要發表的內容呢,有點老梗…去過我新書發表的人可以跳過我的部份XD)
本週末有空的朋友可以來聽聽,學生免費,非學生也只要100元欸超便宜!(要先線上報名喔)
【台日韓跨世代交鋒論壇】
後殖民?冷戰?霸權陰影?還是共享民主政體?台日韓是朋友還是敵人?
除了我們在歷史課熟知的台日韓之間複雜難解的關係之外,當代的青年們開創出三個國家新的交流腳本。不管是台灣的獨立書店,文青咖啡屋,日本漫畫,韓劇,影音創作,youtuber還是地方新創產業....,三個國家生氣盎然的創造力來自於民主自由的土壤,但是歷史陰影卻又不時攪動互相之間的外交和國內政治。他們在當代需要面對共同的議題:比鄰中國的鴨霸,卻分別內捲於歷史的盤根錯節。
三個國家如何在民主,人權與自由創作的共同土壤上,像大樹群的群居生態,地面之下進行根部的訊息溝通,往天空望去,是枝椏的互敬互助。台日韓跨世代交鋒論壇群聚三國不同世代各個領域學者,進行一場跨世紀的對談。
《與談者》
「台日組」:
羅福全(前駐日大使)、
蔡亦竹(實踐大學應日系助理教授、日本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博士)、
劉夏如(玉山社主編、北科大文化事業發展系兼任講師)、
陳威志(地球公民基金會兼任研究專員、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許仁碩(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博士生)、
王俊硯(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大學部畢)
「日台組」:
傅琪貽(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教授)、
上水流久彥(日本縣立廣島大學准教授)、
天江喜久(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教授)、
栖來光(作家、知名部落客「台北歲時記」版主)
「台韓組」:
葉乾坤(前駐韓大使館文化參事)、
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王韻珊(作家,知名部落客「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版主)
「韓台組」:
金潤泰(韓國同德女子大學教授)、
王恩美(臺師大東亞學系副教授)、
金俊植(台灣大學在學,之前為首爾大學交換生)、
水野俊平(日北北海商科大學商學部(商學院)教授)
「東亞圓桌會議」:
蕭新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賴怡忠(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明祺(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志德(《端傳媒》主編,資深媒體人)、
福田惠介(《東洋經濟週刊》編集委員)
線上報名:https://goo.gl/forms/31P5xXtWxOdaOgQ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