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早產兒住院費用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早產兒住院費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早產兒住院費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早產兒住院費用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老小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미숙아 #未熟児 #早產兒 —- 森森是30週又4天出生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因為懷孕週數小、出生體重只有1395g,所以我迫於羊水過少、胎兒窘迫而進行緊急剖腹產的時候,手術房裡面非常熱鬧,除了婦產科、麻醉科,還有小兒科都在一旁待命。 . 我跟B爺心中都不止一次謝謝自己當初選擇繼續在馬偕紀念醫院產檢。...

  • 早產兒住院費用 在 老小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8 08:00:37
    有 790 人按讚

    #미숙아 #未熟児 #早產兒
    —-
    森森是30週又4天出生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因為懷孕週數小、出生體重只有1395g,所以我迫於羊水過少、胎兒窘迫而進行緊急剖腹產的時候,手術房裡面非常熱鬧,除了婦產科、麻醉科,還有小兒科都在一旁待命。
    .
    我跟B爺心中都不止一次謝謝自己當初選擇繼續在馬偕紀念醫院產檢。*注
    .
    森森出生之後,在產房媽媽只看了一眼就立刻住進馬偕新生兒加護病房72天,就因為該死的武漢肺炎,全國進入三級緊戒,新生兒病房感控措施更加嚴格,完全無法探病,所以爸爸媽媽72天之間完全沒有親眼看過、抱過森森(現在想到又淚崩
    .
    所以住進月中之後,我都會很羨慕其他產婦有自己的寶寶可以抱、可以親自餵奶換尿布,動不動聽到其他寶寶的哭聲就以淚洗面。
    .
    每天最期待的時間就是早上11點打去病房電話會客,馬偕新生兒加護病房的住院醫生都會每天update森森的體重身高奶量還有各項檢查結果,並鼓勵媽媽多擠奶送到醫院,然後耐心的回答我們不安而google到的五花八門問題(擦汗
    .
    森森從一開始每三小時用口導管餵0.5ml/餐,到第73天回家的時候可以用嘴巴自己喝60ml/餐,足月兒輕易能夠完成的喝奶,早產兒需要更多的照護及口腔訓練才能完成(畢竟以正常孕程來說,他們還在用臍帶吸收營養)
    .
    中間還經歷了黃疸禁食、肺動脈導管未閉合、肝指數偏高、脫氧訓練退步、血氧不穩定、忘記呼吸,每天每天爸爸媽媽都隨著森森成長的進度起起伏伏,好險森森很勇敢全部破關了
    .
    森森在住院期間,每天馬偕的早產兒個案管理師(也是護理師)都會傳森森的照片給我們看,鼓勵我們要對森森有信心,果然森森從剛出生的皮包骨,回家的時候小臉蛋都胖起來,非常惹人憐愛(笨蛋父母
    .
    台灣早產兒照護非常先進且完善,尤其早產兒基金會經過多年奔走,跟各大醫院合作長期追蹤協助早產兒長大,馬偕發給我的早產照護手冊,第一頁就寫著「將出院的早產兒當足月兒養育即可」,這句話實在讓巴掌仙子降臨的無助父母吃了定心丸(淚目。
    .
    我的高中同學也生了小週數的早產寶寶,她從安胎的時候就主動聯繫我,給我很多心靈上的支持,讓我對於巴掌仙子照顧沒有那麼徬徨;甚至溫公溪有位平常動不動跟我針鋒相對的高層,聽到我早產消息之後、更是主動告訴我他是怎麼照顧他也是30週出生的小孩。
    .
    我希望我也可以幫助家有巴掌仙子的家庭一點幫助(握拳
    .
    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小孩早產,但萬一未來你們家也有心急的巴掌仙子誕生,請一定務必要跟老小姐聯絡,我不一定能夠提供什麼實質的幫助,但我可以告訴妳要怎麼加入早產兒的社群找答案,千萬不要客氣,開口尋求幫助是在保護寶寶(認真眼神

    —-
    *注:雖然不孕門診及媽媽手冊都是在馬偕領,但森森的NIPT跟早期唐氏症篩檢是在禾馨懷寧;在禾馨的產檢經驗實在太棒,環境美、氣氛佳,超音波設備跟診所裝潢又先進漂亮,進階產檢的費用也沒有比馬偕貴,加上同事們也不止一次讚美禾馨最有名的全程無痛自然分娩+樂得兒產房的美妙生產經驗,腦波很弱的孕婦每天內心都動搖一百次

  • 早產兒住院費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25 16:06:15
    有 414 人按讚

    < 所得稅申報 - 列舉扣除額:院外藥品費用申報 >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所得稅申報的時間又來了

    中華民國台灣,在每年五月,

    都必須要申報所得稅

    -

    簡單來說

    所得稅的基準額是以扣除所有扣除額之後

    再乘上所得稅率(%)

    會得到最終要繳給政府的錢

    -

    因此

    若能盡可能地增加 「列舉扣除額」

    就能夠大幅度的減少所得稅的支出。

    -

    基於這個概念

    各位2020年於新光醫院「全部的醫療支出」

    都會「自動」帶入為「扣除額」

    這筆醫療支出會由自然人憑證自動下載帶入

    不需額外申報

    而這筆「醫療支出」

    並不會區分你是「接受何種醫療行為」所產生的醫療支出

    只是要新光醫院的繳費收據上的金額

    就會「自動」帶入為「扣除額」之中

    -

    我言盡於此

    我相信大家都看得懂我在說什麼

    -

    另一方面

    如果你在2020年之中

    有因為我的處方籤或療程需求

    因而購買「院外藥品」

    這些支出也都屬於「健康醫療支出」

    只是因為新光醫院院內沒有相關藥品

    因而你「接受李醫師處方」

    而購買之院外藥品

    都可以列入「列舉扣除額」

    -

    因此

    若有需要申報所得稅的各位好朋友

    請於我的一般門診時段

    攜帶2020年的所有院外藥品之「購買處方籤」及「收據」

    至我的門診

    我會幫各位開立診斷證明。

    以證明這些支出是接受「李醫師處方」

    讓各位可以自行新增並列入「列舉扣除額」

    -

    根據國稅局節稅手冊,線上版說明:

    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其受扶養親屬,在合於所得稅法第17條第1項規定之醫療院、所治療,因病情需要急須使用該院所無之特種藥物,而自行購買使用者,其藥費可憑該醫療院、所之住院或就醫證明、主治醫師出具准予外購藥名、數量之證明及書明使用人為抬頭之統一發票或收據,申報醫藥及生育費列舉扣除。

    參考資料: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web/ETW118W/CON/406/5140077482396615285?tagCode=

    -

    也就是說

    只要這個藥物是在合乎規定的醫療院所接受治療

    且院內沒有之藥品,

    可憑就醫證明、主治醫師出具准予外購藥名、數量之證明

    及書明使用人為抬頭之統一發票或收據,

    作為醫藥及生育費列舉扣除額申報。

    -

    我很樂意幫各位開立診斷證明

    然而,

    為了簡化看診流程

    在此拜託各位

    麻煩在預計開立診斷書之前

    事先將院外藥物的相關收據、購藥日期、總金額等資訊整理妥當,

    不要在診間一張一張翻找,

    造成診斷書開立耗時過長,

    導致其他患者就醫品質下降。

    拜託各位幫忙,

    真的非常感謝各位的協助

    -

    診斷書範例如下:

    病患依上述原因,於2020年o月x日至x月o日期間,因病情需要,使用相關之排卵針劑、雌激素、黃體素等等藥劑,且使用本院無品項之藥物,病患依醫師開立之外購藥品購買單,前往全民健保特約藥局-信光藥局購買相關藥品,總金額為:ooxxx元。

    -

    各位僅需提供給我購買藥品的「首日」及「最後一日」

    以及整年度所花費的院外藥品「總金額」即可

    -

    “如果你的所得稅率是40%,每多10萬元的扣除額,就少報4萬塊的稅金”

    “這是完全合法的節稅”

    “如果你真的很想多繳點錢給政府,我建議你,不如把一樣的錢,捐給早產兒基金會,幫忙更多的早產兒更實際。”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試管嬰兒懷孕成功率計算器 : https://haveababy.tw/predict/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個人網站 : https://haveababy.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

    -

  • 早產兒住院費用 在 Dr 文科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6-11 08:41:58
    有 4,213 人按讚

    【To save or not to save?】

    今天想分享三個早產小Baby的故事

    三個小Baby都是23周大的小Baby,媽媽提早穿羊水並作動,子宮收縮,為不能避免的早產。

    【Baby A】

    小Baby A的媽媽是一位二十歲的年輕單身女士,平時熱愛煙酒和毒品,意外懷孕後找不到小Baby 的爸爸,沒有做過任何產前檢查。在23周3天時媽媽A的羊水突然穿了並作動,緊急送院後,媽媽A要求醫生盡所有辦法去拯救小Baby A。

    打了一針的強肺針,小Baby便出生了,但由於還沒到24周,小Baby的器官未能成熟,被送到新生兒深切治療部治療。小Baby一直接駁著呼吸機協助呼吸,總共44天才能拔喉,但仍然需依賴氧氣治療。同時亦患上了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需腹部開刀把壞死的腸子切除;delayed onset敗血症需抗生素和強心針急救;Grade 3 bilateral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即使做了激光治療,視力仍然virtually blind。

    小Baby堅強地活了5個月,最後因嚴重敗血症和多重器官衰竭死亡,5個月來沒有離開過醫院,而由於媽媽產後因依賴毒品和酒精而沒有照顧小Baby,小Baby出生後一直由社會福利處照顧。

    【Baby B】

    小Baby B的媽媽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不煙不酒,這一胎雖不是計劃的懷孕,但既然懷了小Baby B倒想好好當媽媽。但在23周4天時便穿羊水和作動,緊急送去醫院後,醫生跟媽媽說小少過24周的Baby成功活下去的機會非常低,而且就算活下去大概也會有種種的後遺症?器官和大腦的發展可能受影響、小Baby B也未必會有好的生活質素。醫生問媽媽希望打強肺針和生產後送去新生兒深切治療部搶救小Baby嗎?

    媽媽B最後要求醫生盡所有辦法去拯救小Baby B。打完一針強肺針後小Baby B出生,醫生幫忙插喉協助呼吸,再落藥Surfactant讓小Baby的肺部趕快成熟。不過,24小時後小Baby血壓過低需依靠強心針。在36小時後,小Baby出現大規模的Grade 3腦內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s)和肺部出血(Pulmonary Hemorrhage),活了40小時後搶救無效便離開了這個世界。

    【Baby C】

    Baby C的媽媽是一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23周4天時因為子宮頸incompetence而早產,媽媽跟醫生說要盡所有辦法去拯救小Baby。

    打了強肺針後,小Baby便出生,需插喉協助呼吸,插喉12天後換正壓呼吸機,足足用了12個星期,不單有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更有Late onset敗血症需抗生素和插喉協助呼吸;Grade 2 腦內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26天後resolve ;在醫院總共住了122天,成功靠Low flow Oxygen出院。

    3年後小Baby發展正常,只有輕微的肌肉Spasticity問題,正常行為認知和智力發展,雖經常受到感染需住院治療,但除此之外尚算健康成長,過著有品質的生活。

    【三個23周半的Baby,三個不一樣的結局】

    從前少於24周出生的嬰兒基本上是不可能活下去的,但隨著醫學的發展,新生兒深切治療偶然能夠把小Baby從死亡關帶回來。不過,這只是個別的情況,大部分情況下嬰兒要不像Baby A和B一樣,經歷大量的入侵性治療到最後還是闖不過鬼門關,要不便是即使活下去卻有著種種的後遺症和差劣的生活素質。

    我們常常都會說「活著就有希望」,聽著Baby C的故事,大家總會希望自己成為Baby C,看著才手掌大的早產嬰兒,任誰也不能輕易說放棄。然而,到底誰應該作這個「To try or not to try」的決定? 醫生?還是媽媽?

    醫學院教我們,醫生的職責不單止是媽媽,腹中Baby的welfare我們也要考慮。如果媽媽希望做的醫療程序是對小Baby有害或無益的時候,醫生並沒有道德責任去應付。小Baby的welfare跟媽媽的意願,到底應如何Balance?

    同時,新生兒深切治療的成本非常高昂,一天的成本大概為15000港紙,普通病房為4000港紙,如果像Baby C一樣住院總共122天的話,大概差不多要100萬港紙。這100萬港紙的醫療資源如果用在其他疾病身上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在社會資源分配的公義上,集中大量資源在一個小生命上又是否公義呢?

    然而,如果我們要為生命的價值draw a line的話,那條線到底要放哪裡?是不是昂貴的治療就不做?那麼癌症病人的最新療法都是以萬作單位的時候,是不是我們也應該放棄他們,讓社會資源用在更有效率的治療身上?

    當生命在我們身邊的時候,所謂的公義的社會資源分配並不存在。如果我跟你說你兒子的血癌治療費用可以拯救5個其他疾病的小孩,叫你停藥,你會覺得我發神經。但如果今天角色掉換了,你是那五個小孩的媽媽,又會有何想法?

    三個23周半的Baby,三個不一樣的結局。選擇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子非魚,你不可能知道小Baby想你幫他活下去還是讓他好好離開這個世界,but we got to live with our choices

    Medical ethics是很有趣的topic,愈思考得多愈會發現原來life is not as pretty as it seems

    To try or not to try? Where do we draw the line?

    Ref: 網絡圖片

    ***到底應否搶救24周前的初生嬰兒是非常複雜的臨床決定,需由媽媽和醫生溝通商討再作決定,如有疑問請諮詢醫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