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環食⭕️]
上一篇文章提到我昨天去北港就是為了追日環食啦☀️!台灣上一次2012日環食的時候,我在美國留學而錯過,而下一次要將近兩百年以後了。
於是前陣子就跑了一趟光學儀器行購買日食眼鏡和巴德膜,巴德膜是一張鍍了金屬的塑膠膜,是專門用來放在望遠鏡🔭的物鏡或相機鏡頭等儀器前面觀測太陽用的。前天也抽...
[日環食⭕️]
上一篇文章提到我昨天去北港就是為了追日環食啦☀️!台灣上一次2012日環食的時候,我在美國留學而錯過,而下一次要將近兩百年以後了。
於是前陣子就跑了一趟光學儀器行購買日食眼鏡和巴德膜,巴德膜是一張鍍了金屬的塑膠膜,是專門用來放在望遠鏡🔭的物鏡或相機鏡頭等儀器前面觀測太陽用的。前天也抽空把巴德膜裁成鏡頭遮光罩內側的尺寸,並用厚紙板做成外框加固,然後實際拍攝太陽測試,把對焦、光圈、快門設定完成✅!
氣象預報原本說週末梅雨鋒面可能再度壓下來,幸好後來的預測排除了梅雨的可能。可是太平洋高壓依然是減弱的,我昨天在朝馬等車時,外面就突然起風並下了一場驟雨⛈️!上車時雖然雨勢停歇,但客運在高速公路上一路南下,都是多雲時陰☁️,心情也有點忐忑不安😕⋯⋯幸好後來天氣如預報說的逐漸放晴,雖然有些薄雲🌤但應該不影響觀測了!
這次帶了Canon 7D Mark II跟手上最長的鏡頭135mm,好久沒用單眼相機囉📷,幸好還記得如何操作!也知道這樣的焦段無法把太陽拍得很大顆,但畫素夠高用裁切的應該勉強可以啦😉。倒是帶了腳架去都沒用到,畢竟一來就算加了巴德膜,快門速度也足夠手持拍攝,二來我整個日食過程都在北港街上走來走去散步啊👣!根本沒有定點下來的時間😆。
計畫是環食前後每10分鐘拍一張,等到接近環食開始再加密拍攝間隔。一開始肉眼其實沒什麼感覺,等到15:50左右,天氣似乎有轉涼一些些?接近16:00的時候慢慢看得出天色變暗了,街上也越來越多人開始用日食眼鏡、電焊面罩、針孔成像⋯⋯等等方式觀測太陽。
原本打算至少走到觀光大橋頭或河堤邊欣賞稍縱即逝的環食,結果只走到了老街頭日興堂喜餅對面,也沒關係!環食開始前那一兩分鐘,不僅明顯轉涼,天色真的變得非常昏暗像傍晚那樣🌆,甚至連太陽光的色溫都變成偏橘紅。儘管早就知道不會像日全食一樣完全變黑,但實際感覺依然相當震撼!
由於這次日環食的月球視直徑只比太陽小一點點,持續時間相當短暫,就連接近環食中心線的北港,預測也只會持續59秒鐘!也特別是因此我事先把精確到秒的環食時間查好,大聲倒數,現場像跨年一樣嗨啊🎉!一邊倒數也一邊透過相機鏡頭觀測太陽(後來發現日食眼鏡都沒什麼用到,肉眼看太陽太小顆了,還是用鏡頭放大看比較清楚),以免錯過重要瞬間。
環食開始的那一剎那,出現了倍里珠,這是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地形🌕,造成邊緣處的陽光形成斷斷續續的現象。以前一直只在書上看到的現象,終於親眼見證!在這短短不到一分鐘內,真的是手忙腳亂,每10秒透過單眼拍一張照片的同時,還抽出空檔用手機試圖捕捉昏暗的光線中北港老街現場人潮洶湧的畫面!
環食開始後30秒達到食甚,細細的環真的很像前幾天網路瘋傳的⋯⋯橡皮筋🤣。又過29秒,環食就在再次的倍里珠之中結束了,歡呼聲逐漸平息下來,取而代之的是有些人錯過環食的錯愕,天色也漸漸轉亮⋯⋯
因為客運回台中要兩個鐘頭,我沒等到復圓就先行離開北港,無法把這次日環食完整記錄下來。不過已覺得無遺憾了😎!回到台中吃飽雖然已經有點晚,但我還是立即開始處理相片,無法像高手或運氣特別好的能把烏雲或地景帶入日環食照片當中,只好發揮一點創意囉😁!
圖八:安迪沃荷風日環食
圖九:環食始&環食終
#日環食
#日環蝕
#天文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