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好好聽「活出精彩」慈善音樂會
玻璃娃娃是一個弱勢團體,近幾年因為國內經濟不好,加上今年突然發生新冠肺炎影響,所以捐款減少,使他們經費短缺,希望藉由這場音樂會能夠盡綿薄之力!
這次音樂會演出團體是非常棒的團體,成員都是一時之選,曲目也相當好聽,不要錯過,一定能讓樂迷們值回票價!
演出團體:
...
古典好好聽「活出精彩」慈善音樂會
玻璃娃娃是一個弱勢團體,近幾年因為國內經濟不好,加上今年突然發生新冠肺炎影響,所以捐款減少,使他們經費短缺,希望藉由這場音樂會能夠盡綿薄之力!
這次音樂會演出團體是非常棒的團體,成員都是一時之選,曲目也相當好聽,不要錯過,一定能讓樂迷們值回票價!
演出團體:
愛樂三人行&楊千瑩
小提琴:王康恬
大提琴:呂超倫
古典吉他:劉士堉
鋼琴:楊千瑩
演出時間:十二月二十日(週日)晚上七點半
票價:一千元
演出地點:誠品表演廳(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
售票連結: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rotyiUrPteQp0SwDijTizQ
曲目:
法蘭庫爾 : E大調大提琴奏鳴曲(大提琴/鋼琴)
理斯特 : 愛之夢
莫雷斯 : 軍靴探戈 (吉他獨奏)
杜普雷希 : 烏蘭巴托
拉赫曼尼諾夫/克萊斯勒 : 愛之悲(鋼琴獨奏)
莫札特/鄧宗揚 : 爵士風土耳其進行曲
拉威爾 : 吉普賽人(小提琴/鋼琴)
布拉姆斯 : 匈牙利舞曲 (小提琴/大提琴/吉他)
艾爾加 : 愛的禮讚
迪楊斯 : 冒牌探戈
莫利克奈 : 新天堂樂園
海角七號
孟提斯 : 詩曲與波沙諾瓦
皮亞佐拉 : 遺忘
皮亞佐拉 : 1960夜總會
You raise me up
皮亞佐拉 : 自由探戈
團體介紹
愛樂四人行是由小提琴家王康恬、大提琴家呂超倫, 鋼琴家楊千瑩與古典吉他演奏家劉士堉四個好友組成,編織出豐富燦爛的聽覺表演,輕易就能打動人心。愛樂四人行導引觀眾聆聽以古典樂曲為根基,橫跨異國風情的拉丁、吉普賽曲風、在地的台灣民謠、現代音樂、流行音樂等,曲曲藝術卻零距離,讓聽眾享受而不失自在。
大提琴家 / 呂超倫
被紐約樂評季刊讚賞為『極為優秀的大提琴家…擁有真正的音樂性….能準確的抓住各個樂派的精髓…具有舞台溝通魅力』的呂超倫 ,經過茱莉亞音樂院以及耶魯大學多年專業訓練與人文薰陶,長期以來呂超倫試圖傳達音樂多樣的可能性。除了2009年極為成功的世界運動會閉幕典禮獨奏,亦參與國片電影「海角七號」、「總鋪師」大提琴配樂並與國家國樂團演出「臥虎藏龍」大提琴協奏曲。2012受邀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協奏。目前擔任台北愛樂室內樂坊藝術總監。
小提琴家 / 王康恬
啟蒙於五歲。六歲進入光仁小學音樂班,與陳幼媛老師習琴。畢業後進入師大附中國中部音樂班,師事蘇顯達。於十四歲那年搬到美國加州,並開始接受美國南加州大學小提琴教授Alice Schoenfeld的指導,隨後進入南加州大學攻讀小提琴演奏學士。碩士期間就讀於美國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師事Syoko Aki。碩士後則分別取得紐約曼哈頓音樂學院小提琴演奏文憑,以及波士頓大學最高榮譽的藝術家文憑;期間師事Lucie Robert,以及波士頓交響樂團首席Malcolm Lowe。長期置身於美國豐富且多元的音樂色彩下,並擁有台灣紮實的音樂基礎,演奏風格兼具細膩與鮮明。目前活躍於台灣古典音樂圈演出,並擔任灣聲樂團小提琴團員。現任教於光仁小學音樂班。
古典吉他演奏家 / 劉士堉
畢業於美國紐約伊斯曼音樂院研究所(Eastman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Rochester)。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擔任臺灣國際吉他節-藝術總監(Since 2012)。
劉士堉除了從事獨奏及室內樂演出外,亦於廣播電台主持「六絃之音」節目至今(Since 2009),並入圍2014年第49屆廣播金鐘獎「非流行音樂-最佳節目獎」。
近年多次受邀多國擔任獨奏會演出、國際大賽評審,及大師班指導。
(得獎紀錄)
2003年榮獲義大利賽門.薩瑪索國際吉他大賽銀牌。
2003年榮獲希臘賀摩波利斯國際吉他大賽銀牌。
2003年獲選第三十三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傑出校友。
鋼琴家 / 楊千瑩
2000年獲台灣省交協奏曲大賽優勝;行天宮菁音獎第三名。2002年獲義大利摩洛波利國際鋼琴大賽第五名。2005年獲台北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首獎 目前專任教於國立嘉義大學音樂系。
日耳曼進行曲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部記錄中華民國50年國慶閱兵大典的影片在1962年第一屆金馬獎獲得「優良記錄片」的肯定。
1961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五十年雙十國慶,全國軍民以及散居在海外的一千四百萬僑胞,皆以歡欣熱烈的心情,共同慶祝這個具有光榮歷史意義的節日。
當天上午,在搭建了閱兵台的介壽館(總統府)前,隆重舉行閱兵大典,由中華民國總統兼陸海空三軍大元帥蔣中正親任大閱官。
這一年的國慶閱兵大典是自1952年到1961年這十年的國慶日所舉行過的七次國慶閱兵之中,規模最大、軍容最盛的一次。
國慶閱兵的行列,並不只是一支節日慶典的隊伍,在千萬同胞心目中,他們所展現的是百戰王師的雄姿!
中華民國五十年國慶閱兵大典的陣容包括:
(1)克難英雄大隊;由陸海空三軍及國防部基地直屬單位選出,走在所有受閱部隊的最前面,乘車通過向大閱官蔣總統致敬。
(2)空軍為表現壯大之軍力,以168架各型飛機大編隊低空通過閱兵台上空;最先是96架軍刀機群,其後有兩個16架大編隊的F-100超級軍刀機凌空飛過,緊接著是F-86D全天候戰鬥攔截機行列。
(3)海軍陸戰隊LVT(水鴨子)部隊,是首次參加國慶閱兵分列式的隊伍。
(4)陸軍通訊作戰的新兵種──輕型航空隊。
(5)海軍官校鼓號樂隊。
這部由臺灣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影片後來在1962年10月31日舉行的「五十一年度國語影片展覽及優良國片頒獎典禮」(第一屆金馬獎)中獲得「優良記錄片」之殊榮。
影片配樂「分列式進行曲」(Avanciermars)是1955年時,駐台美軍軍官哈洛德林艾理生(Harold L. "Lin" Arison)在政工幹校擔任音樂顧問時,改編自日耳曼進行曲的一首軍樂,其後演變為中華民國軍隊及各級學校在大型典禮進場時所使用的音樂。
影片攝製:臺灣省電影製片廠
配樂音效:張哲生
據資料顯示,蔣中正總統於1961年7月11日在日月潭跟參謀總長彭孟輯及副總表馬紀壯的談話提到:「國軍目前戰力最高,從明年起則將下降,目前不用,等到下降,則更不可能反攻⋯⋯美方反對我反攻,只有大陸有抗暴發生,我即可反攻⋯⋯」。
因此,1961年的國慶閱兵活動是為了展現國軍戰力,閱兵代號為復興演習,閱兵指揮官是鄭為元,該年國慶閱兵大典是自1952 年後規模最大的,總校閱人數為11,426名。
此次閱兵有幾個特點值得注意:一、受閱的步兵數量減少,代表國軍已走向機械化;二、克難英雄首次參加受閱;三、首次有憲兵營參加閱兵。
此外,官方還著眼於國軍裝備展示,國防部認為1957年也舉行過裝 備展示,經過了四年,國軍的裝備技術、生產支援能力均有顯著的進步,為了堅定舉國軍民反攻必勝之信念,在舉行國慶大典期間,同時舉辦裝備展覽以資配合;展覽包括室內的裝備實物展示、國軍研究武器成果、火砲操作作業、雷達的操控、兩棲作戰示範與水中爆破示範。
日耳曼進行曲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61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五十年雙十國慶,全國軍民以及散居在海外的一千四百萬僑胞,皆以歡欣熱烈的心情,共同慶祝這個具有光榮歷史意義的節日。
當天上午,在搭建了閱兵台的介壽館(總統府)前,隆重舉行閱兵大典,由中華民國總統兼陸海空三軍大元帥蔣中正親任大閱官。
這一年的國慶閱兵大典是自1952年到1961年這十年的國慶日所舉行過的七次國慶閱兵之中,規模最大、軍容最盛的一次。
國慶閱兵的行列,並不只是一支節日慶典的隊伍,在千萬同胞心目中,他們所展現的是百戰王師的雄姿!
中華民國五十年國慶閱兵大典的陣容包括:
(1)克難英雄大隊;由陸海空三軍及國防部基地直屬單位選出,走在所有受閱部隊的最前面,乘車通過向大閱官蔣總統致敬。
(2)空軍為表現壯大之軍力,以168架各型飛機大編隊低空通過閱兵台上空;最先是96架軍刀機群,其後有兩個16架大編隊的F-100超級軍刀機凌空飛過,緊接著是F-86D全天候戰鬥攔截機行列。
(3)海軍陸戰隊LVT(水鴨子)部隊,是首次參加國慶閱兵分列式的隊伍。
(4)陸軍通訊作戰的新兵種──輕型航空隊。
(5)海軍官校鼓號樂隊。
這部由臺灣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影片後來在1962年10月31日舉行的「五十一年度國語影片展覽及優良國片頒獎典禮」(第一屆金馬獎)中獲得「優良記錄片」之殊榮。
影片配樂「分列式進行曲」(Avanciermars)是1955年時,駐台美軍軍官哈洛德林艾理生(Harold L. "Lin" Arison)在政工幹校擔任音樂顧問時,改編自日耳曼進行曲的一首軍樂,其後演變為中華民國軍隊及各級學校在大型典禮進場時所使用的音樂。
影片攝製:臺灣省電影製片廠
配樂音效:張哲生
據資料顯示,蔣中正總統於1961年7月11日在日月潭跟參謀總長彭孟輯及副總表馬紀壯的談話提到:「國軍目前戰力最高,從明年起則將下降,目前不用,等到下降,則更不可能反攻⋯⋯美方反對我反攻,只有大陸有抗暴發生,我即可反攻⋯⋯」。
因此,1961年的國慶閱兵活動是為了展現國軍戰力,閱兵代號為復興演習,閱兵指揮官是鄭為元,該年國慶閱兵大典是自1952 年後規模最大的,總校閱人數為11,426名。
此次閱兵有幾個特點值得注意:一、受閱的步兵數量減少,代表國軍已走向機械化;二、克難英雄首次參加受閱;三、首次有憲兵營參加閱兵。
此外,官方還著眼於國軍裝備展示,國防部認為1957年也舉行過裝 備展示,經過了四年,國軍的裝備技術、生產支援能力均有顯著的進步,為了堅定舉國軍民反攻必勝之信念,在舉行國慶大典期間,同時舉辦裝備展覽以資配合;展覽包括室內的裝備實物展示、國軍研究武器成果、火砲操作作業、雷達的操控、兩棲作戰示範與水中爆破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