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日立室外機導風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日立室外機導風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日立室外機導風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日立室外機導風罩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趨勢 #請大家戒慎恐懼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至今,台灣還能過上日常生活,我們必須懷抱戒慎恐懼的心。 每天睡醒滑看新聞,末日感敲醒腦袋。美國一躍成為確診案例最多的國家,攀升曲線驚人地陡直;義大利與西班牙居於歐洲疫情「領導地位」;全世界確診人數截至今日(3月31日)已經超...

  • 日立室外機導風罩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31 21:38:35
    有 819 人按讚

    #疫情趨勢 #請大家戒慎恐懼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至今,台灣還能過上日常生活,我們必須懷抱戒慎恐懼的心。

    每天睡醒滑看新聞,末日感敲醒腦袋。美國一躍成為確診案例最多的國家,攀升曲線驚人地陡直;義大利與西班牙居於歐洲疫情「領導地位」;全世界確診人數截至今日(3月31日)已經超過78萬人。封城鎖國也像病毒一樣蔓延開來,率先截斷餐飲業與旅遊業的命脈,人不來,錢就不來。

    在台灣,我們還能出門喝咖啡、吃吃飯,三五好友聚餐喝酒,對於正在居家閉關的多國人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平行世界。

    其實我感到非常矛盾。

    一方面,我身處的飲食行業就是鼓勵相聚與同享,美食與美酒聯繫起人、製造出體驗,我有許多朋友賴以為生,我作為「自媒體」也向來在驅動人們前往享受。餐飲業同時也是現金流吃緊的行業,今天賺的錢拿去投入明天的營業,業主其實沒有多少儲備與資產,在疫情已經開始打擊台灣餐飲業績的這當口,只要還有人願意消費,他們都會開門。

    二方面,COVID-19是社交病,在欠缺特效藥與疫苗的情況下,唯有拉開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措施,才能減緩傳播,壓平傳染曲線。人與人不該相聚,這又與餐飲業的本質相衝突。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餐飲業可能天翻地覆

    重災現場美國,餐飲業哀鴻遍野,疫情最嚴峻的紐約州3月15日宣布關閉學校、餐廳與酒吧,在紐約市以「Momofuku」系列餐廳起家的名廚David Chang早於政府一步關閉旗下餐廳。

    《紐約時報》以「David Chang不確定餐飲業能否熬過COVID-19」為題,刊出一篇David Chang的專訪,他在其中直指「若無政府干預,服務產業可能完全消失」,最壞的情況還沒到來,即便政府進行紓困,也很可能幫助不到最需要幫助的人。他認為目前的情況和2008金融海嘯年正好相反,當年政府要救「大到不能倒」的企業,2020年受災的卻是「非必需」的行業且不具政策影響力。「我非常擔心,最後活下來的餐廳都是連鎖大企業,而我們會喪失美國餐飲市場活潑有趣的多元組合。」

    David Chang呼籲美國政府擴大紓困,並將紓困往餐飲產業鏈的上層移動,好比針對房東紓困,讓房東願意減免餐廳房租,以真正幫助到餐廳。下一步則可針對餐廳的應付帳款紓困,「這個產業有一種向下遞延(trickle-down)的效應,我們有供應商、農夫、物流業者,是一個龐大的、緊密交織的系統」,如果餐廳付不出帳款來,問題會很大。David Chang也希望政府能補助餐飲從業人員每月1,000美元或500美元的基本薪資,以及一定程度的健康保險。

    一般人又能怎麼支持餐廳呢?「打電話給你的議員」,David Chang大聲疾呼,美國餐飲業極需眾人齊發聲;再來,請支持任何有提供外賣的餐廳,「短期的解決方案是盡可能向餐廳購買商品或服務。」

    #各國紓困方案

    就在David Chang的專訪刊出的同一天(3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法案—2兆美元,相當於美國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

    對於餐飲產業而言,失業員工可以領取的給付包括:在原有失業保險給付以外,還可領每週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期間至少到七月底,這樣的金額等同全薪保障;年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下者,還可領取1,200美元的一次性補助。針對小企業,該法案還有一3千5百億的低利率貸款,用來支付房租、貸款、水電或其他義務的部分可以豁免償還,不過以一間餐廳平均月薪資的2.5 倍為上限。

    美國領取失業救濟的最新人數(3月26日)是破紀錄的328萬人,再不救就來不及了。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當務之急不是刺激消費,而是預防大規模失業潮。根據《聯合報》與《紐約時報》的報導,丹麥的振興經濟方案,就是在預防大規模失業潮,只要公司行號不裁員,丹麥政府願意支付所有員工75%至90%的薪水,為期三個月。針對營收減少的公司,丹麥政府也願意支付房租等成本。

    此外,荷蘭與英國也有類似措施:荷蘭政府針對營收減少20%以上的企業,支付員工90%的薪資;英國政府也將補助雇主80%的薪資。

    法國已宣布政府將提供3000億歐元的貸款擔保,同時釋出450億歐元的紓困基金,歐盟已於3月21日批准此方案。

    日本方面,首相安倍晉三3月28日表示將推出史無前例的紓困計畫,總額將達1350億美元(約新台幣4.115兆元)之多,尚須十天才能草擬完成。等不及了,日本餐飲界已發起請願連署:「飲食店倒閉防止對策」,發起人是大阪米其林三星餐廳「Hajime」的創辦主廚米田肇、大阪米其林二星餐廳「柏屋」的主廚松尾英明、餐飲行銷公司株)Office musubi 的社長鈴木裕子,希望日本政府能補助餐廳房租與員工薪資。

    #台版紓困夠力嗎

    在台灣疫情相對穩定、經濟動能尚未喪失的情況下,經濟部端出的紓困方案,比起上述各國就客氣很多。

    3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編定新台幣600億元用於紓困,其中20億元用於「辦理餐飲、零售、商圈、夜市、傳統市場的優惠措施」。

    對於營收不斷失血的餐飲店家,這顯然杯水車薪。於是經濟部在上週末加開服務業座談會,《自由時報》於3月30日報導,經濟部將針對「服務業艱困企業」提出直接薪資補助:「方案將直接補助每月薪資最高5成,但上限2萬元,為期3個月;艱困企業定義為業績衰退達5成以上者,但前提是不得採『減班休息補助』方案、也不得減薪。目前初估整體經費將達百億元,預估至少有16、7萬人受惠;經費來源將在報行政院核定後統籌調配。」

    夠了嗎?

    飯店與旅行社的二大龍頭—晶華與雄獅—率先跳出來敲鑼打鼓。在《商業周刊》3月24日的報導中,潘思亮激動呼籲,除了防疫工作,政府對於經濟景氣也必須「超前部署」,不能讓消費信心的喪失傳染到其他產業,「4月一定要圍堵起來!」他將政府先前拿出的600億紓困金比喻為「感冒藥」,「你一個在加護病房插管的,感冒藥是沒有用的。」即便政府加碼100億,「如果從現在世界的這種紓困幫助方案,100億應該是用美元,不是(新)台幣。」

    經濟部統計處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餐飲業營業額是584億元,相較1月大幅下跌16.97%,而2月還是疫情剛開始、最平靜的時期,3月的數據還沒出來,無庸置疑只會更糟。

    台灣甚至還沒下達禁足令呢。

    然而疫情仍在升高中,3月開始的一波境外移入大幅推升台灣確診案例數(3月31 日止為322例),雖然仍守住境外案例大於本土案例的防線,卻也有好幾例無法確認感染源的本土案例,零星的社區感染正在發生。

    防疫措施是否會再升級?

    評論家周奕成數度在臉書撰文,除了檢討政府目前的紓困措施規模太小、不見全貌,也呼籲政府「在防疫需要的時間點,全國非必要、非關鍵經濟活動暫停十四日。」政府同時準備巨量流動性,十四日一到,銀行對企業大量放貸,讓企業負債經營,恢復正常繳款繳稅,以保護經濟連帶。「關機重開,恢復流動。這就是大島方舟。」

    #請保持社交距離

    回到文章一開頭的兩難,答案很明顯了:為了不讓疫情擾亂生活、拖垮經濟,抑制傳染的有效手段就是隔開人與人,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拉開社交距離。一定時間內絕對衝擊各行各業,餐飲業首當其衝,但這必須仰賴政府紓困,餐廳業者當然能變通應對試圖自救,消費者也只能在符合防疫原則的前提下支持餐廳。

    請大家一定要時時刻刻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做好拉長戰線一年至一年半的心理準備(依照專家預估的疫苗研發時間)。如果我們想在這一年繼續度過平靜小日子,那就請真的把日子過小來,不要呼朋引伴,不要揪眾吃飯,不要增加移動風險。

    衛福部已經表示擬對未保持社交距離者開罰,目前正在草擬指引並將輔導落實,指揮官陳時中也在31日的記者會上直接說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室外要保持1公尺,室內要1.5公尺,若沒辦法維持距離,要記得戴口罩。」

    餐廳與客人必須一起遵守。

    在酒精消毒與量體溫之外,餐廳應該採取進一步的防疫措施, 好比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俱樂部男孩沙龍 已經宣布:
    #限制人數:來客數以4人為限。
    #增加桌距:室內外不論陰晴天,都保持門片開通,空氣流動,而每桌間距,室內外,都盡量保持1公尺以上。
    #縮減桌位數量
    #減少室內外的總來客數

    客人也要嚴以自律:
    #注意身體狀況:身體不舒服就不要出門,更不要去餐廳吃飯。
    #不要舉辦多人聚餐:在政府指引出來前,參考貓下去的措施,我也建議用餐4人為限。
    #勤洗手:尤其要用手拿起任何食物前。
    #戴口罩

    防疫就是拚經濟,我們要一起守護這個平行世界,並期許自己能對外伸出援手。

    --

    2020.04.01 更新:
    衛福部已發布 #社交距離注意事項 :http://0rz.tw/JVEX9

  • 日立室外機導風罩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06 08:06:02
    有 20 人按讚


    無懼新冠肺炎照樣鼓勵大家出門看展覽 不怕造成更多人感染?
        

    作者:季節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同樣是在昨天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官員的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在關心故宮等藝文場館人潮減少乃至於兩廳院許多表演取消或延後時,竟語出驚人的表示,如今人潮少,是看展覽的好時機,雖然日本有近百所博物館與美術館休館,但我們還沒有到需休館程度,反而應該鼓勵大家看展。但莊競程則坦言,防疫應該導入預防概念,超前佈署。所以我們應該聽誰的?不僅民眾會一頭霧水,我想現場的官員也會很困惑吧?
        

    其實,連堅持不戴口罩的蔡英文總統昨天也表示,因應防疫,總統府面對來賓近期採取拱手不握手做法;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為了避免傳染,如今酒測不用酒測棒了,甚至全國性酒測因為保警另外派往防疫工作而暫時取消只保留地方酒測(當然會不會因此導致更多人酒駕沒被抓到就是另一回事了.....);衛福部長陳時中更坦言社區感染無可避免,衛福部也修正上個月請醫生拍廣告呼籲民眾搭捷運不用戴口罩的作法,坦言應該戴。
        

    大家面對防疫都越來謹慎,吳思瑤到底哪來的自信,繼續堅持跟她上個月呼籲一般民眾在開放式公共場所不需要一直戴著口罩的類似思維,鼓勵大家出門看展覽,難道不怕導致更多人感染?
        

    雖然吳思瑤有宣稱前提是要做好防疫措施,供給口罩、量體溫,但別忘記新冠肺炎患者不一定會出現症狀,而無症狀患者和處於潛伏期者也可能傳染他人。萬一有人已感染新冠肺炎但沒有症狀,因此不自覺的照樣跑去看展覽傳染給其他人怎麼辦?量體溫無法排除他入場,而縱使人人都戴上口罩看展也不能百分之百避免感染,所以不管是鼓勵大家去看人多或人少、室內或室外的場館,也不管有無放疫措施,都可能導致更多人被傳染。
        

    別忘記我們已有好幾起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尚未查出感染源,這些感染源當然都沒有被隔離,仍可能每天在外面到處跑,鼓勵大家多出門意味著讓更多人有可能遇到患者而被傳染。面對防疫,應該超前佈署,因此一些國內外一些公司已改讓員工在家上班,許多民眾也自覺的減少非必要出門。而對於表演展覽等業者的受創,也有紓困振興特別預算可予以協助,所以不應在防疫關鍵時刻,讓整個社會承擔疫情擴大的風險來急著救部分表演者。不曉得她這樣的呼籲,是否算是妨害疫情控制的言論?
        

    #新冠肺炎 #看展覽 #吳思瑤
        

    圖為今日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開會時畫面
    https://ivod.ly.gov.tw/Play/VOD/117655/1M/N
    吳思瑤發言見影片第1分鐘整到5分14秒處
    *結果吳思瑤早上建議完,晚上政府就證實一名澳洲新冠肺炎患者曾於2月28日來台灣的國家音樂廳表演.... 如今沒有限制外國旅客來台之下,出門就算沒有遇到本國患者,天曉得會遇到哪國來的患者?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