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日本高中偏差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日本高中偏差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日本高中偏差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日本高中偏差值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期臉書上有一篇投稿文章《讀社會學系是一個很糟糕的選項》在我的臉書同溫層上被廣傳。內文論點有三個: (1)讀社會系出來找不到工作。 (2)社會系會不斷批判社會,灌輸你負面思維,讓你變成一個憤青,大學生涯會過得不快樂。 (3)社會系只會高喊社會正義,但對社會大眾的實質貢獻極低。 身為社會學系畢業...

日本高中偏差值 在 抹茶mug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1:27:25

【以前原來不是這個意思😮💭意涵改變的日文part.1】 日文博大精深,不少語彙的意思或用法也隨著時代演進而有所改變。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吧💨 1.やばい 今日使用範圍非常廣範,無論是覺得超酷、驚嚇、很厲害、感到不可思議、事情很好或很糟、東西很好吃或很難吃等等都能使用。 有時單看字面難以確...

日本高中偏差值 在 claire │ 偽時尚料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07:21:25

抓住櫻花季的尾巴,今天的櫻花餅乾,不用🌸餅乾模也能作的出來呦 !   影片中比較了 : 少女的少女心與歐巴桑的少女心🤣。  不過我家的高中女生說 : 媽你這櫻花餅乾比較像是某日本武士家徽欸。  !!!!!  原來歐巴桑角度的偏差值,架~~泥押大嗎 😅😅  -------------...

日本高中偏差值 在 來吧!這裡是你高中數學的避風港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0-08 04:17:35

常逛書店的人應該都會發現,日本很喜歡出類似這種讀書方法類的書籍。  2005年有一齣日劇「東大特訓班」就是描述曾是暴走族的三流律師櫻木建二,為了增加自己的業績  要將原本瀕臨破產、平均偏差值36(台灣是PR值)、大學錄取率只有2%、被稱為「笨蛋高中」的私立龍山高中,改造成每年有超過100人以...

  • 日本高中偏差值 在 超級歪 Supe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2 20:35:43
    有 3,220 人按讚

    近期臉書上有一篇投稿文章《讀社會學系是一個很糟糕的選項》在我的臉書同溫層上被廣傳。內文論點有三個:

    (1)讀社會系出來找不到工作。
    (2)社會系會不斷批判社會,灌輸你負面思維,讓你變成一個憤青,大學生涯會過得不快樂。
    (3)社會系只會高喊社會正義,但對社會大眾的實質貢獻極低。

    身為社會學系畢業的,我想回應一下這篇文章,說一下社會科學的訓練對我的意義,希望對正在選擇校系的高中畢業生會有所幫助。

    -

    (1)讀社會系出來找不到工作?

    其實社會科學訓練出身的,如果統計學基礎學得不錯,在歐美國家還是不難找到工作的。不是社會系本身找不到工作,而是在台灣的社會系學生不容易找到工作,那是因為台灣多數中小企業沒有這方面的人力需求。這不是只有社會學才會遇到的問題,人文系所的畢業生,文學系、歷史系、哲學系、藝術科系,都難找工作。如果一個科系多數人都找得到工作,但少數人找不到,那問題可以歸咎給個體,但如果一個科系多數人都找不到工作,那就必須檢討工作體制、大環境是否有問題。學校這邊可以做的是提供更多就業協助,思考怎麼幫助畢業生銜接職場。不過目前世界趨勢是無法解決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歐美國家的大學開始刪除人文社會科系的系所,所以這是人文社會學科的危機,不是社會學這門學科特有的。而且,相比於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社會學的涵蓋範圍很廣,勞動社會學、性別社會學、科技社會學、教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幾乎涵蓋社會各面向,這有個優勢,就是可以讓大學生有四年時間去探索自己想要什麼,最後再轉換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領域,所以社會系學生畢業後可能從事完全不同領域的工作。

    -

    (2) 社會系專門灌輸負面思維?

    認為社會系就是一群左派憤青,其實是嚴重樣本偏差。整個社會系老師加學生假設200人好了,20個人上街頭搞社會運動,就以為社會系全都是這樣的人,難免以偏概全了。事實上,社會學成為一個獨立學科後,就一直很注重「價值中立」原則,社會學家必須拿出統計(量化證據)或訪談、田野調查(質化證據),才能夠做出理論主張。如果看到了資本社會越來越貧富不均的事實,因此去批判它甚至想辦法改善它,我認為這叫健康的進步思維。那些認為這是負面思維的人,也許要審視一下自己的價值觀標準。而且近幾年來,資本主義有問題早就是學界不分學科的共識了,差別只在於要怎麼處理而已。台灣最近要出版一本哈佛商學院教授Rebecca Henderson的《重新想像資本主義》,連捍衛資本主義的大本營哈佛商學院都出來檢討資本主義了,怎麼還有人認為社會學批判資本主義是「負面思維」?

    *補充一個小故事:二戰後,猶太裔的德國社會學家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逃亡到美國教書,每天都在批判美國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物質主義如何扭曲人類心靈,注重正向思考的美國人被嚇到了,問阿多諾:你每天都這樣充滿負面思維(negative thinking),人生不是過得很不快樂嗎? 阿多諾回答:我在做批判資本主義的否定性思考(negative thinking)時,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

    (3)社會學對大眾極少實質貢獻?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學術傳統跟特性,如果要很短視地談實質貢獻的話,在美國,20世紀都市化時出現許多犯罪問題(大家看過《破案神探》吧?),所以很重視人口學、偏差行為、都市社會學的研究,到了現在21世紀,黑人種族不平等的問題嚴重,時常有警察執法過當問題,所以種族研究也很盛行。如果沒有這些社會學研究,美國治安可能會更差、黑人會死更多。在歐洲,一直有王室貴族傳統,所以很重視階級不平等的研究,英國BBC在1960年代甚至拍過一部《成長系列》(7 up),長期紀錄不同社經地位的14位小孩,每隔七年追蹤一次,從小拍到大,證實階級如何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如果沒有這些社會學研究,人們會以為低薪是因為自己不努力。在日本,常常遇到天災,天災後的社會重建發現有資源不平等的問題,家庭收入低的受災戶,會需要更長時間恢復到原本生活,所以日本有災難社會學的研究,如果沒有這些社會學研究,如何跟政府要求經費、社會福利補助?這些都是社會學可以帶來的短期見效的貢獻。

    社會學還有一些更細微、難以估量的貢獻,像是在思想層面上引導社會集體反思,1960年代歐洲、美國嬉皮世代的反戰社會運動,引導學生上街頭的思想領袖就是德國的社會理論大師馬庫色(Herbert Marcuse),當時美國大學生是一邊聽Bob Dylan的反戰音樂,一邊讀馬庫色社會批判的書《單向度的人》,正是在這種思想激盪中,創造出一整個世代的嬉皮文化,至今歐美國家的老人都還在嚮往那個黃金年代!

    -

    我自己大學讀社會系,還沒畢業就有進台灣吧的實習工作機會,一方面是因為影像製作的個人能力,一方面社會系的頭銜也讓公司認為我適合做知識型的教育影片。沒有大學四年的社會科學訓練,我可能不會有辦法做出超級歪的影片。如果讓我重選一次,我還是會選社會系或者哲學系、人類學系(反正都是一些被台灣人視為找不到工作的科系XD)。找不找得到工作當然是一個最血淋淋的問題,也是台灣大學系所人文科系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但是大學是學習的殿堂,是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最佳時機,不是資本主義的社畜訓練所,人生沒有多少個可以花四年讀大學的機會,我認為應該趁年輕時多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我也很享受我大學四年的學習時光,也決定繼續出國讀社會科學。

    如果你正在考慮大學要選社會科學相關的科系,歡迎你在底下留言,我會把所有問題搜集起來後拍一集Q&A影片!

    -

    附上一張書單,想知道社會學在幹嘛的人可以讀讀這幾本入門書喔!(依照難度排序,由簡單到困難)
    Allan G. Johnson《見樹又見林》
    Zygmunt Bauman《社會學動動腦》
    片桐新自,永井良和,山本雄二《基礎社會學》
    Norbert Elias《什麼是社會學》
    C. Wright Mills《社會學的想像》

  • 日本高中偏差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9 00:29:06
    有 158 人按讚

    其實,考上偏差值53的學校,尤其是高中,並不是非常特別,但也不是僥倖,可對於我而言,卻是一種肯定,對當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我沒有選擇錯誤,因為,這ㄧ路走來,我真的ㄧ直都是孤軍奮戰,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王子幼稚園開始,我就培養他不同的材藝,游泳,鋼琴,英文,還上功文,我在家也是全中文的教育他,導至他中日文都是ㄧ半ㄧ半,到9歲左右,他在同儕之間,日文都沒其他日本孩子講的好,我婆婆偶爾埋怨我,ㄧ直全中文,所以孩子日文都講不好,認為母語是日文,中文會不會說有差嗎?
    然後,進入小學後,在小五時,我讓他經歷中高一貫受驗課程,他本人並沒有不願意,這時婆婆又說,讓孩子消停消停,應該讓他有些自由的童年,但我認為,我婆婆只是覺得王子忙碌起來,根本沒時間和她出去玩,我老公也覺得,我是個教育媽媽,可想而知,ㄧ路上其實我是孤獨的,沒有人支持著我,只有我的媽媽和我說,孩子是自己的,自己決定就好,突然讓我內心有股龐大的力量支撐著我,最後,中高一貫很不幸的落馬,也花掉我們夫妻的存款,雖然沒有考上,但也奠定了王子往後溫習功課的好習慣,我想這也是ㄧ種獲得吧!還有,他不容易患得患失,因為曾經失敗過,他很快就又能站起來,所以當初他選擇要高中推甄時,學校的前輩都勸他不要去,如果掉下來,馬上就是ㄧ般入試考,會影響後面考試的心情,可是他們哪知道,他有過落馬的經驗,已經是身經百戰,哪容易心情低落,他能立刻抽離那種情緒,繼續面對現實,投入到下一場考試,雖然又再度落馬,不過,最後的ㄧ般入試,他扳回一成,如願以償的上了第二志願,也讓多年來,我的付出也得到回報,我婆婆笑的合不攏嘴,我老公感謝我當初的堅持,那時我在想,當時妳們的嘴臉呢?(苦笑)打我臉的時候呢?
    所以,打這樣落落長,我只想表達的是,千萬不要埋沒孩子的潛能,如果妳們和我ㄧ樣,在教育路上不斷受到冷嘲熱諷,在這路上沒人支持,都不要放棄,孩子是自己的,我們無法幫他釣魚,但卻可以給他ㄧ支好的釣桿,努力ㄧ定可以成功。
    所以大家應該知道我為什麼開心成這樣吧!(我的堅持是對的)優秀不是與身俱來,是培養出來的,我不能說王子是最聰明的孩子,但他在我眼裏是優秀的,我相信,大家的孩子也可以更優秀~我們共勉之。
    #忘了說
    #王子從小的才藝課到補習班
    #都是我自己做功課上網找的
    #我老公什麼都不會幫我做
    #這應該不算炫耀文
    #是我的心裏話

  • 日本高中偏差值 在 丹爸家庭親子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24 16:05:12
    有 4 人按讚

    一本給家有青春期及即將進入青春期寶貝的父母,教養的心靈雞湯,打造有愛、有溫度的親子關係
    10109012108 和平 先同理再講理,讀懂青春期,孩子不叛逆(用包容與同理撫平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波動,打造有愛、有溫度的親子關係)
    下單處
    https://www.kidshome.com.tw/ORDERPAGES/orderpages.php?PDSSN=39772

    \日本專業兒醫明橋大二的「叛時代教養」新作/

    ★深入剖析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易怒、省話、晚回家、離家出走、裝病拒學、經常受傷……
    孩子透露的SOS訊號,你讀懂了嗎?
    傾聽陪伴X心態改變X 信任原則
    用包容與同理撫平青春期孩子的情緒波動,
    打造有愛、有溫度的親子關係。

    父母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練習──沈雅琪老師、謝玉蓮心理師【專文推薦】
    感動480萬名父母心《0~3歲給對愛就不怕寵壞》、《3~6歲做對管教,不打不罵孩子更聽話》作者明橋大二暖心續作!

    ★走進孩子內心,肯定帶刺的青春期
    呱呱墜地的小天使落入人間,大哭大笑是他們最直接的表現方式;慢慢成長後,開始會耍任性,有豐富的情緒表達方式。青春期是成為大人的一個過渡階段,約從國小三、四年級(10歲)開始一直到20歲左右,此階段逐漸成熟的思想,急速成長的身心變化,讓孩子們一方面脫離孩童模樣,同時也讓孩子充滿不安與疑惑,成長的焦慮讓孩子開始頂嘴、拒學、離家……,許多父母也視孩子叛逆難教,親子之間不斷衝突卻毫無實際溝通,以致親子關係逐漸惡化,父母天天沉浸在心碎崩潰的邊緣。

    「你以為你是誰!煩死了別來吵我!」
    「我才不是你的寶貝、你也不是我的寶貝!」
    「反正跟你們說也沒用,我自己解決最快!」

    曾幾何時,我的孩子變成長滿尖刺的仙人掌孩子?
    很矛盾,孩子時而對我撒嬌,時而對我發脾氣;
    很崩潰,搞不懂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青春期孩子出現暴怒、拒學、受傷、向父母要錢、晚回家、離家出走……
    那個每天都要跟爸媽擁抱的孩子,到哪裡去了呢?

    本書作者明橋大二在學校輔導室及醫院診間諮商多年,他發現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心情總是反覆動盪,一下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想要裝作成熟世故,但是一下子又想回到童年,在父母身邊當個撒嬌的寶貝,其實青春期孩子的內心隱藏著許多訊息,等著父母們察覺:
    「個性火爆」的孩子,是因為有太多鬱悶的情感;
    「只想在家」的孩子,是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傷人的現實就會接踵而來;
    「習慣說謊」的孩子,是因為說出實情的話,反而要受到更糟糕的對待;
    「沒有幹勁」的孩子,是因為滿懷幹勁地表達意見,也只會遭人否定。

    ★孩子的反抗,是為了期待被他人肯定與理解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歷經學測、升學、社交等種種壓力,這些壓力來源是因為害怕父母用成績替他們打分數;大部分父母總是忍不住想以一己之力去改變孩子,會想著:「要是你可以再這樣一點的話……」、「為什麼你老是不這樣做呢……」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心態,其實反而是在跟孩子說:「現在的你是不行的!」不知不覺間,向孩子傳遞出了否定的訊息,而孩子開始用負面態度回應,殊不知孩子的種種反抗,都是為了「期待能被他人肯定與理解」。
    青春期的孩子內心敏感又脆弱,更容易因為他人的言語或霸凌,而自我評價低落,甚至萌生自殘、輕生的念頭,因此對青春期的關懷與教養更需謹慎。
    作者在本書提出了深刻的提醒,面對惜字如金的青春期孩子,希望父母們能「先同理再講理」,而不是依照自己的想法窮追不捨、強迫開口。「同理心」才是最好的親子特效藥,對孩子賦予足夠的信任,孩子的內心就能得到支持與安慰,從中得到安定與獨立的力量。
    ★肯定,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孩子在青春期階段,無論是荷爾蒙作祟,或是在成熟與幼稚之間來回徘徊,他們經常會做出許多需要父母費心的行為。這時候,請別跟孩子抱怨:「為什麼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我們做爸媽的為了你都這麼忍耐了……」這樣的話語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毫無價值,造成親子衝突不斷,其實孩子只是還不知道如何表達。作者建議父母先好好了解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於是提出了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十大守則:
    1、放下想要「用大人的力量改變孩子」的想法。
    2、放下對於孩子「 為什麼都不做某些事」的不滿。
    3、肯定孩子現在所擁有的優點, 以及他盡己所能的努力。
    4、不要再給孩子下達指示、命令或是任意干涉。
    5、孩子向你說話的時候, 無論再忙碌都要仔細聆聽。
    6、遵守和孩子的約定。
    7、如果真的對孩子做了不對的事, 要直率地向孩子道歉。
    8、放下想要以恐嚇、辱罵、體罰等方式讓孩子動起來的想法。
    9、如果是非常擔心的事情, 要和孩子面對面好好談,確實地加以提醒。
    10、多跟孩子說「 謝謝」、「謝謝你願意告訴我」在日常互動中提高孩子的自我評價。
    ★青少年時期最擔心霸凌問題,父母一定要察覺這些變化!
    察覺孩子向父母傳遞求援的蛛絲馬跡相當重要,孩子邁入國高中時,成了省話一哥、一姐,在不願與父母溝通的情況下,嚴重低落的自我評價會引發孩子的脫序行為,本書也探討了現今社會關注的校園霸凌現象,作為探討孩子內心的主要議題,父母需要有所警惕,在名為霸凌的背後,可能牽扯到哪些與孩子互動上的隱性不良問題,當您發現孩子有以下變化,很可能是遭到霸凌的訊號:
    ‧孩子的身體、服裝出現變化──衣服莫名破損、弄髒、身上有明顯外傷
    ‧孩子的所有物出現變化──文具或小東西壞掉或不見,書本有被撕毀的痕跡
    ‧孩子的言行出現變化──不再提起學校的事,突然想說退出社團或轉學
    ‧孩子的感情出現變化──成績退步、老是發呆,容易生氣或哭泣
    ‧孩子表達出控訴──說出「有人找我麻煩」、「我的東西不見了」等話語
    ‧孩子發出的其他訊號──收到騷擾信、無聲電話或惡作劇電話,且相當頻繁
    ‧可能引發輕生念頭的危險信號──孩子突然說「好想要輕鬆一點」,且毫不惋惜地將寶貝的物品分送給別人,暑假或寒假結束前是最危險的時機。
    作者諮商時發現,青春期孩子遭遇霸凌時,之所以對父母說不出口的理由,最常聽到的是「不想傷了父母的心」、「不想讓父母擔心」的這種心情。即便自己正飽受折磨,卻還是顧慮到父母的這種溫柔,令人擔憂也為之心痛。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面對霸凌的表現也不同,因此身為父母要隨時觀察並關懷,孩子有任何不尋常的表現時,都要審慎瞭解是否遭遇霸凌。
    ★溫柔說、學放手,孩子的青春不消極
    父母們面對孩子的青春期時會感到無所適從,因為青春期是孩子要「轉大人」的過程,許多孩子會有所謂的獨立思考,不願聽從父母的話、對父母表達控訴,卻又會對父母抱持著依賴性。孩子反抗的背後,其實代表著缺乏安全感,他們嚮往著「爸媽能多陪在自己身邊」、「能多聽聽我說的話」,孩子會觀察父母的生活方式與處世態度,並透過模仿學習,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才逐漸形塑出孩子的個性與品格,而父母面對孩子的訴求,耐心傾聽、同理回應才能達到良好的溝通。
      現在開始,化身心靈偵探,聽聽孩子們怎麼說?他們的行為又透露著哪些訊息?透過接納和陪伴,讓我們在正確的溝通下,讀懂青春期孩子不願敞開的內心。
    【孩子我想好好懂你,給父母的教養心靈雞湯】
    ♥不要讓筋疲力竭的孩子更加筋疲力竭,不要讓傷痕累累的孩子更加傷痕累累。
    ♥一個令孩子感覺不舒服的家,往往是家人之間的關係不那麼融洽,令人神經緊繃、感到窒息的家。
    ♥「拒學」代表孩子「心靈的溫控裝置」正在運轉
    ♥教養很重要,學習也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還是培育孩子的「自我評價」。
    ♥接受孩子真正的狀態,反而能看見孩子的優點
    ♥沒辦法撒嬌的人並不是獨立,能夠撒嬌的人才能夠獨立。
    ♥孩子在行為偏差或是犯罪跟前的最後一道防線,並不是規矩或是管教,而是受到爸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從中而生「不能背叛爸媽」的那份感恩之心。
    ★名人暖心推薦
    沈雅琪/神老師&神媽咪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彭菊仙/親子作家
    溫美玉/全台最大教師社群創始人
    謝玉蓮/臨床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列)
    ★日本亞馬遜讀者5顆星好評推薦
    「父母不要期望太多,也不要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能夠獨自生活而放棄他,請在孩子辛苦又無法坦率時給予他們友善的關愛。」
    「懂得為自己療傷以及撫慰他人的心是必要的知識,這本書適合給學校老師和心理醫師閱讀。」
    「這本書非常有幫助,因為它以易於閱讀的方式編寫,並說明了父母應該與孩子溝通的原因。」
    「為了不忽視孩子的內心,孩子們在青春期這個艱難的時代,這是一本新時代父母都必須閱讀的一本好書。」
    ■本書特色
    ◎情境圖解說明,秒懂孩子的不安與徬徨
    透過貼近現實生活的情境插畫,深入剖析孩子的內心世界,洞察青少年反抗的原因,專業詳述孩子不願說出口的苦楚。
    ◎心理醫師專業經驗,破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針對青春期的惱人問題,提供相關共鳴經驗與正確觀念,坦然面對孩子的真實樣貌,學習放手並信任孩子所做的一切,父母不再因青春期的叛逆傷透腦筋。
    ◎時下霸凌議題分析,圖解孩子的內心角落
    有鑑於霸凌事件頻傳,許多孩子因為霸凌而影響生活與求學,作者提出七大要素,讓父母透過觀察與傾聽來理解孩子,提出正確的支持與回應機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