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日本電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日本電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日本電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日本電價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534的網紅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天氣好冷... 日本正缺電?!】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天然氣比例過高的問題 繼中國缺電後... 輪到日本限電新聞傳出了,這次台灣的抗中保台志士(-1)不知道會如何解讀... 如大家的感官,從今年起,已經連續幾波寒流,不僅台灣,韓國、日本乃至整個東北亞與中國東岸都無法置身事外,其中當然也反映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李四端的雲端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首播時間:每周六晚間09點 東森新聞台 51頻道 重播時間:每周一下午03點 東森新聞台 51頻道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ewscloudworld...

日本電價 在 Hsuan-Lei 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13:08

過了一個禮拜終於把照片整理好了~~ 這次馬前總統來台科演講 內容無關政治也沒什麼兩岸話題 而是有關台灣民生和經濟的能源問題 演講的時候馬前總統其實蠻幽默的xd 能跟總統一對一握手合影大概可以炫個一陣子😎 第二張照片看的出來我們有說了一些什麼🤗 不過第五張馬總統竟然閉眼……😞 最後一張附上我跟...

  • 日本電價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7 20:36:37
    有 186 人按讚

    【天氣好冷... 日本正缺電?!】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天然氣比例過高的問題
    繼中國缺電後... 輪到日本限電新聞傳出了,這次台灣的抗中保台志士(-1)不知道會如何解讀...

    如大家的感官,從今年起,已經連續幾波寒流,不僅台灣,韓國、日本乃至整個東北亞與中國東岸都無法置身事外,其中當然也反映在各國的電力結構與能源市場...

    近年日本仍處於福島事故後大量使用天然氣的階段(將近四成),而天然氣發電成本主要為燃料成本,因此其電力市場價格相當容易受國際天然氣供需影響。

    很不剛好,因為寒流影響,使供暖需求大增(全世界皆如此),加上國際間的天然氣調度仍因疫情影響受限,因此國際間的天然氣現貨價格就翻漲數倍,相較於去年油氣過剩時的低價已經成長了十倍,也超過了2014年的高價。除了國際供需問題外,日本去年因為核能法規要求,部分重啟機組被迫暫時停轉,加上再生能源於冬天過冷飄雪天氣中全數派不上用場... 除了透過市場機制反映成本外...現在日本政府唯一能做的就是拜託大家減少用電(但現在真的好冷阿),日本的電力交易價格也創下每度將近250日圓的天價(比台積漲的還兇)...

    而隨著各國(尤其是中國)天然氣需求提升,未來天然氣的需求市場確定會持續成長,供給面則因美國新政府上台以及各國響應巴黎協定的化石燃料策略充滿不確定,台灣政府若執意要提升我國天然氣發電比例,風險與代價可能會相當龐大...

    與其說中國可能封鎖南海或是甚麼天災讓補給船進不來... 中國透過他龐大需求操縱一下市場... 我們可能就會在無形中被消耗了...

    ▊圖片與參考資料
    路透(天然氣價格)
    https://reurl.cc/NX6E8k
    彭博(日本電價)
    https://reurl.cc/e98Z4x

  • 日本電價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17 14:01:39
    有 44 人按讚

    受肺炎與石油戰波及,以高電價聞名的日本供電成本降 15% !! (09/01/2020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Daisy Chuang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嚴峻,美國能源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指出,受到疫情影響與油價暴跌,日本能源需求降低,電力供應成本隨之下滑 15%,同時日本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成本也持續下探,預計會在未來十年內吸引超過 1,000 億美元的再生能源投資。

    伍德麥肯茲表示,這不僅代表日本可以在 2030 年實現綠能發電占比 22-24% 目標,甚至還有機會持續上探到 27% ,不過伍德麥肯茲也補充,如果想要加碼達到綠能氫經濟,太陽能與風能成本還得更便宜。

    目前日本太陽能裝置量已經達到 45GW,在總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的 19% 中,太陽能就占了 8%,伍德麥肯茲預測,未來太陽能面板愈來愈便宜,發電成本估計會降低 30%,有鑑於此,日本太陽能的發電占比還會增加到 18%。

    不過日本還有另一個再生能源願景,也就是氫能經濟,不僅希望路上跑著氫燃料車,在 2025 年將氫燃料車從現在 4,000 輛增加到 20 萬輛,到 2030 年再到 80 萬,但是氫氣分子小、活性大,如以氣體型態容易逸散到大氣中,還得發展氫氣製造產業,伍德麥肯茲研究總監 Prakash Sharma 表示,日本電價高昂,再生能源製氫的成本比化石燃料製氫貴高 2-4 倍。

    目前化石燃料是主要的氫氣製造來源,從天然氣製氫有 80% 的效率,但科學家想發展更為環保的電解水製氫,Sharma 表示,日本政府期望在 2030 年把再生能源製氫成本降至每公斤 30 美元,但是這有個前提,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平均能源成本得再降 37%,比 30% 還要多更多。

    日本的大型太陽能電廠成本仍然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雖然自 2006 年以來,全球太陽能模組成本已大幅下降,美國的太陽能模組的平均發貨價格從 2006 年每峰瓩(kWp) 3.5 美元,在 2019 年降到 0.4 美元。不過就以上一次日本競標來看,最低報價為每度電 10.99 日圓(約 $ 0.1 美元),最高報價為日幣 13圓,平均為日幣 12.57,這主要是因為日本政府對廢棄農用地的使用限制、電網限制,因此太陽能開發商面臨著土地取得問題。

    日本電費高昂,電費組成包括燃料費調整額、再生能源電力,忘記繳費也會有逾期付款時的罰金,除了自家用電量,燃料費跟再生能源電力每月都會調整,其中日本在 2012 年 7 月導引入固定電價(FIT)制度,電力公司有義務在一定的期間內、以相同的價格收購藉由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這些費用會轉嫁至企業、家庭的電費上。

    參考資料:
    U.S. Shipments of Solar Photovoltaic Modules Increase as Prices Continue to Fall
    https://cleantechnica.com/2020/08/29/u-s-shipments-of-solar-photovoltaic-modules-increase-as-prices-continue-to-fall/#comment-5050127381

    Japan’s struggle to drive down renewables costs
    https://www.pv-magazine.com/2020/08/20/japans-struggle-to-drive-down-renewables-costs/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20/09/01/japnan-power-supply-costs

  • 日本電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25 07:00:01
    有 1,071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台灣能源政策調查報告之一:為什麼我們的火力電廠愈蓋愈多、煤炭發電比例愈來愈高,佔50%?

    為什麼澎湖冬季的風力發電已經拉好海底電纜缐三年,花了157億,電力供應站卻上不了本島?

    台灣行政院推動2025非核家園,也想師法國外經驗,針對最關鍵的電力結構配置,要將再生能源比例,一口氣從現行的5%拉高到20%,天然氣發電部份更大幅增加到50%,被視為空污霾害禍首的燃媒發電,則要由現行50%,七年後調降為30%。

    看起來漂亮的完美配比,做得到嗎?

    (李敏/清華大學原科院院長)
    台灣是一個孤島電網,所以這個讓台灣有非常多的限制,我覺得現在政府所規劃的能源配比,那是一個喊出來的數字而已,從風險的角度來看的話,真的會讓電力系統承受,供應跟價格的風險,台灣能源供應的穩定性,這不是拿來賭搏的,賭博還有贏的時候 ,這(能源配比)完全不可能有贏的時候

    澎湖綠能島被視為再生能源政策指標案,經費早已投入達到450億,除了現有白沙中屯村8部風機,湖西6座風機,台電還打算在龍門 講美 大赤崁等地,再增建11部風機,趕在2020年以前商轉的話,可以讓澎湖的風力,年發電量達到1.5億度,配合上原有的尖山火力發電廠,多餘的電併入電網,回輸給台灣做為本島解決夏日缺電方案之一。

    最關鍵 回送電力的台澎海底電纜,台電在2015年前迅速拉好五條送電纜線,建設工程費就花了157億,結果卻是 上不了台灣的岸。

    計畫設在雲林口湖的岸上變電所,遭遇民眾抗爭 ,當地政府不批准,電纜計畫陷入僵局。

    人為卡關之外,專家指出,電力無法儲存 ,發了電就要用掉,否則就會影響發電系統穩定性。再生能源發電量還得看老天爺臉色,難以預測,能發電的時候跟需要用電的時間,對不上是常有的事。

    舉個例子,澎湖風力最強的時候是冬天,而台灣最需要補上用電缺口的季節卻是夏季,澎湖風電達到高峰的時候卻是冬季,遑論發電站各地方的抗爭。

    德國投入了大約2000億美元發展再生能源,在達到以再生能源為發電主力的同時,發電不足的時候,就要向法國 瑞典等鄰國買核電,說穿了 德國是依賴歐洲電網的朋友們,來達成了不缺電。

    但台灣是獨立電網,發電 配電 送電統統要靠自己,風險當然也得靠自己承擔,2025非核家園的能源政策,主力放在推動再生能源發電,政府規劃十年投資1.8兆,其中3269億由政府及國營事業預算支出,其餘超過1兆4200億的建設費用,包括太陽能 離岸風電 智慧電表等,則透過公開招標等鼓勵商投資,預計到了2025年,非核家園夢實現的這一天,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可達到2742.3萬瓩。先不論數字是否做得到,以澎湖為例,本島集電發電站設在那裡?那一個地區民眾已經同意?

    再生能源的投資規劃及配比,被能源專家指為浮誇不實,天然氣發電比例,要從現行32%一口氣抬升到50%,更成為未來能源供給的高風險因子。

    我們從台電虧損數字可以看出端倪,根據經濟部公佈,國營事業上半年獲利報告,台電大虧240億,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台電說虧損主要來自天然氣燃料價格上升,導致成本大幅增加,未來如果天然氣發電還想拉高到50%,意味著全民都得面對,波動起伏大的燃料價格變動風險,或是台電重大幅度虧損,終至動用國有土地變賣或是納稅人的錢補貼。

    另外為了增加天然氣供應,中油也必需新建更多天然氣儲存槽接收站,但是全台除了高雄興達港及台中港,各地民眾皆反對興建天然氣儲存槽。2017年規劃中的觀音天然氣儲存港遭遇激烈衝突抗爭,以致於位於大潭天然氣電廠的天然氣必須由台中港一路走海陸管線,輸送至桃園大潭電廠就是一個荒謬的例子。未來50%的天然氣發電,儲存槽在那裡?

    2025離今天只有六年左右,天然氣沒有進展,只好一直增加煤炭燃煤電廠。

    另一個議題是:電價。

    現行傲視全球 ,亞洲倒數第二便宜的台灣電價,撐得住嗎?非核家園,除了燒煤,不可能維持目前電價。

    在維持低廉電價,又需穩定供電的前提下,能源配比圖裡標註從現行50%降到30%的燃媒發電,是否必然成為僅剩的唯一台灣實際上主要電力選擇,這成為專家心底深深的憂慮。

    (李敏/清華大學原科院院長)
    天然氣發電有一個特點,它的燃料成本佔成本比例特別高,可能高達70% 80%,所以當燃料價格波動的時候,天然氣發電成本就會波動,那你電力系統有50%依賴天然氣,請問你的電價怎麼穩定得下來,我們的政策是非核減媒,如果大家都認同這件事情,大家就要面對一個問題,我們的電價就是要高電價就要爬上來,你能不能接受,不是單純的高電價,而是波動性非常大的(電價系統),你的民生、工業、經濟,是不是能夠接受。

    在努力發展綠能的歐洲,丹麥綠能超過43%,電價則是全歐最貴,每一度電要台幣大約是10.66塊,德國的綠能超過30%,電價是全歐第二高,每一度電要10.65塊,,離我們很近的日本,電價則是一度7.1塊。至於台灣現行電價每一度電是2.5塊,2025能源政策想擴充再生能源比例,拉高天然氣發電配比,超越日本 直追德國 ,其中的風險與不穩定,電價的波動,都被包裝在美好而無法實現的藍圖裡。

  • 日本電價 在 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5-17 17:38:19

    【李四端的雲端世界】
    首播時間:每周六晚間09點 東森新聞台 51頻道
    重播時間:每周一下午03點 東森新聞台 51頻道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ewscloudworld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