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日本芙蓉風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日本芙蓉風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日本芙蓉風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日本芙蓉風水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67的網紅福祿壽古玩店.Fulushou Antique Shop,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國伊萬里瓷盤】 中國向來是瓷器大國,鄰近的日本自漢代開始與中國有交流,唐宋以來,日本人非常喜愛高溫燒製的中國瓷器,但礙於原料和技術,日本本土無法自行燒造瓷器,因此必須仰賴中國進口,且僅供上層階級使用。1592 年,日本大名豐臣秀吉出兵朝鮮,虜獲熟稔製瓷技術的朝鮮工匠,其中的李參平在九州北部的「有...

  • 日本芙蓉風水 在 福祿壽古玩店.Fulushou Antique Sho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02 06:52:42
    有 32 人按讚

    【中國伊萬里瓷盤】
    中國向來是瓷器大國,鄰近的日本自漢代開始與中國有交流,唐宋以來,日本人非常喜愛高溫燒製的中國瓷器,但礙於原料和技術,日本本土無法自行燒造瓷器,因此必須仰賴中國進口,且僅供上層階級使用。1592 年,日本大名豐臣秀吉出兵朝鮮,虜獲熟稔製瓷技術的朝鮮工匠,其中的李參平在九州北部的「有田町(Arita)」發現高嶺土,逐興建窯坊,燒製質樸的唐津燒,待技術穩定後,於1616年代燒出日本第一件白瓷器,接下來則以朝鮮李氏王朝青花風格為摹本燒造青花瓷,稱為「染付」(染:以青料進行色繪;付:紋飾。「染付」原義是以青料色繪紋飾,進一步成為日本人對於青花瓷的稱呼。)。之後透過畫譜與實物,模仿中國景德鎮陶瓷的紋樣來燒造青花瓷,尤其是在歐洲大受歡迎的「克拉克」外銷瓷,同時還加上了仿中國朝代年號的款式或是「福」字款式;在日本人看來,克拉克瓷的開光紋飾就像一朵盛開的芙蓉花,因此稱克拉克瓷為「芙蓉手」。此後數十年間,有田的製瓷技術不斷提升,並向長崎的中國商人學習五彩瓷器的釉色技法,以增加瓷器的華麗色調,1640-1650年代發展出日本的釉上彩技術;1670年開始,日本終於擺脫了模仿中國瓷器的套路,發展出日本獨特的「柿右衛門樣式*」(1670年創生)與「金襴手樣式*」(1690年創生)!由於有田町燒造的瓷器皆經由附近的伊萬里(Imari)港運銷各地,因此「伊萬里燒」(即伊萬里瓷器*)之名不脛而走。
    中國陶瓷早在唐代即有外銷記錄,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外銷瓷更是首度躍上巔峯,歐洲皇室貴族莫不以擁有珍貴的中國瓷器為傲。然而到了17世紀末,中國處於明清易代的亂世,外銷瓷業極不穩定;清帝國建立初期甚至頒下海禁,嚴禁海上貿易,整個中國外銷瓷業就此廢弛。在此同時,歐洲對於中國瓷器的需求依舊大量,這使得早於1624年就佔據台灣為貿易樞紐,壟斷遠東貿易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因為在1657年與中國貿易完全中止,不得不轉向日本做為購買瓷器的新市場。於是經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伊萬里瓷器在1659 年正式外銷歐洲,看慣中國青花瓷的歐洲人頓時對色彩鮮豔華麗的伊萬里大感驚豔,就此展開了伊萬里風潮!伊萬里瓷器,不但是歐洲王公貴族間爭相訂購的珍玩及餐具,也成為妝點宮殿的飾品與外交使節間餽贈的重禮。
    風水輪流轉,1685年江戶幕府頒布長崎貿易限制令,日本和荷蘭的正式貿易消退,瓷器輸出轉成私人貿易型態。不過,由於日本製瓷的技術依舊落後中國,窯燒過程無法大量,導致生產成本極高,荷蘭東印度公司亦對日本的商業交易方式與瓷器品質和居高不下的價格頗多抱怨,荷日外銷瓷貿易不斷衰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中國開放海禁,景德鎮的貿易瓷窯業復甦,極會打生意算盤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旋及放棄日本再度投向中國懷抱,終於中國外銷瓷業在1705年正式回歸國際貿易市場,而日本伊萬里的華麗外銷使命則在1757年真正走到了盡頭。有趣的是,由於歐洲市場的品味走向,荷蘭人竟要求中國景德鎮燒造伊萬里風格的瓷器,這樣的要求儘管唐突,但在技術層面對於景德鎮來說是絕對沒有問題的,而且生產數量、水平和價格都具備極大的競爭力,「中國伊萬里」就此誕生,訂單驚人到連廣東的製瓷業於1723年都加入燒造「中國伊萬里」!
    照片所見即是一只「中國伊萬里瓷盤」,約是清乾隆三十五年至四十五年間(1770年代)於江西景德鎮所燒造。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