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日本建築師名言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日本建築師名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日本建築師名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日本建築師名言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子迂的蠹酸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喜愛敦化北路更甚敦化南路,也在這條路上走過無數次。我猶然記得某次和女友計畫從長庚醫院慢慢散步到敦南誠品,途經長春路口時,女友發現身處的騎樓,其實是個頗具巧思的樓中樓騎樓,行人甚至可以看向稍高的二樓玻璃,這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除了挑高的騎樓給人寬敞和明亮的感受,樓中樓的玻璃窗也令人印象深刻。 後來...

日本建築師名言 在 Ivy Ch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12:44:54

#芬分鐘 搬家以後才知道自家附近曾經有個鼎鼎大名的鄰居,Alvar Aalto,20世紀最傑出的建築師和設計師。而我必須承認我之前聽說過但並不知道在哪,直到我去家附近的圖書館借書經過時...,我還跟鐵人說,這棟建築真美,感覺恬靜幽雅,隨即我們馬上就發現:難怪,因為這是大師的故居啊!白色的磚結構建築...

日本建築師名言 在 歐陽立中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1 14:31:04

【#跟我讀】《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忙碌的人很多,但有趣的人太少 你有沒有發現, 不管是戲劇還是電影, 男女主角很常換, 但演爸媽爺奶卻很固定。 比方台劇,講到女主角, 你會想到哪些演員? 以前是楊謹華、 再來是隋棠、林依晨、 後來是柯佳嬿⋯⋯ 那講到台劇演媽媽的, 你會想到誰? 林美秀...

日本建築師名言 在 ??????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3:33:05

懷舊系列#Ronchamp#France 2015/09/05. ⛪️廊香禮拜堂Chapelle Notre-Dame-du-Haut de Ronchamp⛪️ 位於小城鎮廊香Ronchamp,我們從colmar開車大概1小時20分鐘,特地來朝聖這偉大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 的光影...

  • 日本建築師名言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5 09:00:01
    有 210 人按讚

    我喜愛敦化北路更甚敦化南路,也在這條路上走過無數次。我猶然記得某次和女友計畫從長庚醫院慢慢散步到敦南誠品,途經長春路口時,女友發現身處的騎樓,其實是個頗具巧思的樓中樓騎樓,行人甚至可以看向稍高的二樓玻璃,這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除了挑高的騎樓給人寬敞和明亮的感受,樓中樓的玻璃窗也令人印象深刻。

    後來才知道這是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王大閎的作品。

    《良士大樓》

    王大閎知名的作品不少,包含國父紀念館、外交部大樓、建國南路自宅、虹廬以及故宮競圖等,但我也怎樣也沒有想到,於敦化北路這一棟外表已經「台灣化」的建築物,竟也出自王大閎之手。

    徐明松教授當年還就讀於台北工專時,有個同學向教授王大閎問起了這棟建築後來慘不忍睹的樣貌,包含陽台、綠地等違反本意的違建。王大閎只無奈的回應:「他們不會用空間」。

    王大閎受到的教育,是純正現代主義建築的理念,不管是葛羅培斯還是密斯凡德羅的建築哲學,都是盡可能減少裝飾,甚至密斯還有個名言「少即是多」。

    不過說真的,這類建築師的經濟狀況相較於常人來說,實在優渥太多。就如這十多年來所倡導的日本禪意空間,光是要營造禪意空間所具備的「不均質」和「樸」,其成本就非是常人能負擔。正如現代主義建築及家具,對於幾何線條的講究,以及邊角的角度要求,也不是常人的經濟所能負擔。良士大樓演變成如今的樣貌,似乎也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PS.良士大樓附近巷弄裡,有個很好吃的千層蛋糕。

  • 日本建築師名言 在 日本。私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6 23:50:59
    有 423 人按讚

    【活動-見文末】#伊勢神宮 #山海的千年迴響
    有「日本心靈故鄉的原點」的伊勢神宮,每20年一回的「式年遷宮」,為神明打造新的宮殿,但光這一儀式,從在長野大曾山的「樹墩祭典」開始,到最後重建完成,恭請神明順利移居的遷宮儀式完成,前後卻得花上8年時間。
    📍伊勢神宮:山海的千年迴響 https://giloo.ist/video/135?episodeId=138

    在這部由攝影師出身的導演 #宮澤正明 以2013年第62回遷宮儀式,花了十年時間,結合12位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訪談,完成這部《伊勢神宮:山海的千年迴響》,這幾天內我連看了兩回,除了4K高畫質的絕美攝影,帶來視覺上的饗宴外,幾段訪談也給讓我感觸深刻,因影片不僅記錄了式年遷宮的過程及儀式,更多從大自然、從心靈層次探訪日本人的心靈故鄉,山、海與人和諧共存的生存哲學與深切反思,才是成就千年日本今日樣貌的主因吧!  

    影片中,包括建築家 #隈研吾、大導演 #北野武,亞洲第一名廚,也是東京知名米其林餐廳NARISAWA料理人 #成澤由浩,他們對伊勢神宮,又或廣泛日本精神的思考點,都讓人回味再三。
    但最讓我感動的訪談還有來自長野木曾池田木材第三代的池田聰壽、牡蠣漁師畠山重篤。

    前者池田先生提及,在為提供伊勢神宮新社殿的「樹墩祭典」儀式會場上,花了一小時,細心地砍到樹芯部分,他形容像是流血般,卻滿是檜木芬芳。待最後一刻,巨木像是發出悲鳴的哭泣聲,應聲倒下,此時他們讓樹緩緩「躺下」,將幼嫩的枝枒插放在殘幹的中央,向神明發誓,不會浪費砍下來的所有木材,並期待再種出茁壯的巨木。

    居住在宮城縣的牡蠣漁師畠山重篤,雖是靠海維生的漁師,但以倡導「森林是海的戀人」,要有好的海洋生態,得從源頭的森林開始,讓水資源淨化、生態平衡,海洋才得以健康。
    特別是在311大地震後,在他的號召下,更多人來到氣仙沼灣上游的矢越山,參與種樹運動。

    提及日本兩個被世人所崇敬的文化,一是伊勢神宮的式年遷宮,一是法隆寺的文物修補,兩處各以再造、古蹟修補的截然兩樣方式,但心意是一樣的,為的都是在百年、千年後,讓傳統的形式與精神,得以傳承至未來。

    如同我很喜歡影片中,提到對於「木工」這角色對於思考的細節,早已超過建築師的設計圖,甚至是職人及技師。所謂的日式風格,指的正是他們向來秉持想清楚再動工的精神。
    因此對於社殿寺院的重建、修補,希望未來的人,只要看到留下來這些樸實卻充滿美感的建物時,便能了解百年,甚至千年前,木工的工藝及想法。

    隈研吾提到:日文的「常若」,指的便是透過重建,永保年輕,代表接近本質,也是現代主義建築的精神。
    記錄片的開始,引用達文西名言:「大自然不會打破自己的法則。」
    在現代建築不斷翻新空間想像的今日,古老建築工法、對大自然的崇敬更如老靈魂,牽引著現代建築的永續與創新。

    #活動辦法:#按讚並分享本文或留言您對伊勢神宮的感受)
    #活動期間:即日起~10月8日(周四)晚上12點止
    #活動送免費30天觀看序號 (共10名)
    #可觀看世界映像所有影片(主題片單可參考: https://bit.ly/2Y6axPe 非常精彩)
    #序號因版權之故僅限台灣地區使用
    #註冊就可免費觀看14天

    Giloo紀實影音

  • 日本建築師名言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14 22:56:10
    有 507 人按讚

    一百年前 林草用照相機紀錄林寫真館落成
    一百年後 林全秀用點雲紀錄林寫真館拆除
     
    感謝林寫真館第三代林全秀先生
    鴻竹建築師事務所黃銘璋建築師協力完成。
     
    林草(1881-1953)為台中攝影的先驅者,1901年20歲的林草頂下日人經營的萩野寫真館改名林寫真館,於1917年在中山路上建設新館,一棟典雅的2樓木造房舍,是台中地區最早的台籍寫真館,部分建築保留至今。林權助(1922-1977)繼承父親林草的寫真館,在戰後國民政府去日本化的浪潮,改為林照相館,照相館也隨著父親在1953年車禍驟然過世後拆分及改建,林照相館後來轉型經營作為婚紗攝影,成為三民路婚紗街的濫觴。
     
    林權助在1977年在烏溪採訪風災新聞的途中,不幸跌倒引起心臟病發。他留下一句名言「今天我再不去拍攝,明天就要來不及了!」作為了台中攝影世家的註解寫照。林草與林權助都是還沒準備好,就匆匆離開世上,留下大量的照片給這個世界追尋的線索,卻來不及整理自己的人生。
     
    第三代林全秀先生,正在積極建構林寫真館及林照相館相關資料,也挖掘出許多尚未公開的故事,籌劃明年林權助百歲紀念展。我們也正在協助整理台灣第一婚紗街的緣起、林照相館背後重要的女性——林吳足美的故事。
     
    希望作為台中的攝影之地能夠化為不同的形式永存傳承。

    #若想前往拍照記錄外觀 #請不要打擾還在屋子裡居住的所有權人
    #本數位典藏計畫皆由民間自發
    #但願政府或有能力之人能夠促成保存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