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日本宗教比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日本宗教比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日本宗教比例產品中有1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 2019年11月17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張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出現毛玻璃狀結節(nodule),疑似新型肺炎病例,病因成謎。隨著年關將近,人們在12月開始頻繁奔波各地,武漢市位居中國交通樞紐,陸續發現數起新型肺炎的病例。疫情似乎悄悄蔓延。 同年12月3...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5的網紅凌子楚 最清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四次質詢,質詢都市發展處處長,和市長(1004) 今天本次議會的總諮詢,終結這一個月來,以文化導向的城市設計,如何能讓各局處的公共建設投資,帶動觀光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和市府...
「日本宗教比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每天,都是在東京的最後一天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宗教比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本宗教比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14:04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 》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
日本宗教比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13:34:18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05/08-05/14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國內疫情升溫 本日增加29例本土確診創新高 本週國內疫情因獅子會、萬華茶藝館、宜蘭遊藝場群聚感染,本日增加29例本土案例,其中有7例未有明確的感染源尚待調查。 若單週出現三件以上群聚感染或十例以上感染源不明...
日本宗教比例 在 每天,都是在東京的最後一天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0:59
現在看到照片都能想起鰻魚飯在口中的滋味...這絕對是最值得加價購買的飯店早餐!! ✦────────────────────✦ 現正連載 京都特色飯店 - 𝙆𝙖𝙬𝙖𝙧𝙖𝙢𝙖𝙘𝙝𝙞-𝙟𝙤𝙠𝙮𝙤𝙟𝙞 喜歡這篇文章的你/妳 ↴ 請不吝分享到限時動態給所~有~的朋友 🥳 ✦──────...
-
日本宗教比例 在 凌子楚 最清楚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1-21 17:06:25一日議會 第十屆第二次大會,本月質詢的主軸,今天的日本,明天的嘉義,以文化為導向,觀光城市設計與發展,第十四次質詢,質詢都市發展處處長,和市長(1004)
今天本次議會的總諮詢,終結這一個月來,以文化導向的城市設計,如何能讓各局處的公共建設投資,帶動觀光產業,增加就業機會和市府財政收入,達成三贏的境界,質詢都市發展處和嘉義市市長。
首先,我從移民社會的文化角度,介紹宗教文化。
300年前,第一代移民,披荊斬棘,跨過黑水溝,來到嘉義的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有一句台灣諺語:十去, 六死 ,三留,一回頭,成功的比例只有30%。
第一代移民,成功的比例不高,輕車簡從,就只帶著土地公,來到嘉義。所以,1664年成立的東城門的東安宮,並記錄了第一代嘉義移民的歷史。
第二代的泉州移民,帶著保生大帝的信仰,來到嘉義開墾,1701年成立,仁武宮大道公廟,反映了這一段移民的軌跡。
1715年成立的城隍廟,見證了第三代移民,跟著政府官員和家屬,來到台灣的歷史軌跡。
因此,御賜皇帝帽的城隍爺,也宣示了清朝政府合法統治的象徵。
1815年,武當山玄天上帝廟的成立,見證了最後一波,漳州移民在嘉義的文化縮影。
所以,嘉義市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只要有好的停車場,和公共運輸政策,就可以讓全台各地的遊客,在三個小時內,暢遊嘉義市的四大百年古廟,見證台灣300年來,移民社會,特別是最早期的泉州和漳州移民,仍然透過宗教保存完好的文化縮影。
整個台灣西部走廊,只有嘉義縣市和屏東縣,沒有科學園區,雲林縣有96公頃,台南是有1043公頃的科學園區。
工業區,是縣市政府主導,經濟部核准,各種不同類型,內外銷產業兼具的工業生產基地,時間長,要不是碰到這一次的中美貿易大戰,台商回流,可能到今天都會乏人問津,暴露地方政府,有土地開發能力,欠缺招商規劃的短處。
科學園區,是由中央政府科技部主導,全程規劃,從土地徵收、道路開發、污水下水道,到水資源中心(污水處理廠),到國際招商,都是由中央規劃買單,無論在執行效率,和招商能力上,都是地方政府望塵莫及的所在。
對於財政貧乏的嘉義市縣而言,這應該是缺乏科學園區的我們,改變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最佳選項。
透過新竹市和嘉義市兩個城市發展的比較,可以了解嘉義市,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真正原因。
37年前嘉義市和新竹市的人口概略相同,37年後的今天,嘉義市人口仍然維持26萬左右,但是新竹市已經發展成有45萬人口的現代化城市。
每年人口出生率的比較,嘉義市,從37年前的4722人,下降到1886人,新竹市,雖然也受到少子化的影響,從6100人,下降到4019人。
嘉義市,因為青年外移,出生人口腰斬,一半以上,直接影響未來15年後,六所國立高中,員額嚴重不足。
嘉義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37年前11,385人,驟升到39,737人。
雖然,新竹市也受到人口老化的影響,從37年前的13,775人,增加到53,428人,但因為人口增減不同,嘉義市人口老化的比例,已經超過15%,新竹市只佔了11%,這為青年外移和人口老化,互為因果的關係,找到了證據。
另外,從國家稅收作比較,新竹市目前的國稅收入,每年高達1067億元,嘉義市只有31億元,不到新竹市10位數,零頭的一半。
但是,嘉義市,因為有三百年發展的歷史基底,也有許多富超過三代的家族在此。
所以,在國稅的細項比較中,嘉義市可以足堪告慰,可以和新竹市相比,就是證券交易稅,見證了嘉義市百年移民歷史的百年移民財力。
另外,反映在自籌款的比較上,嘉義市自籌款的比例是27%,新竹市自籌款比例52%,幾乎是嘉義的兩倍。
所以,從城市發展比較的角度,可以清楚的知道,嘉義市目前發展的困境,人口老化,青年外移的主因,就是缺乏科學園區。
由於,嘉義市在100年前,日治時代,就是以26萬人口,作為都市計劃的上位概念,37年前我們就已經達到標準,如果沒有中央政策改變,都市計劃變更,將遙遙無期,進無步,退無路。
總之,解鈴仍須繫鈴人,沒有中央政策改變的科學園區投資,造成嘉義市的人口停滯,和都市計劃的法令限制,使得嘉義市政府,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雖然擁有1500公頃農地,卻不能像沒有都市計劃的嘉義縣政府,可以大刀闊斧,自主的變更農業區為工業區,解決老農經濟困境,增加投資,提高就業機會,讓青年返鄉。
爭取牛稠溪科學園區,可以讓青年返鄉,讓人口不再外移,讓三代同堂,成為嘉義人共同的選項。 -
日本宗教比例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5-06 11:39:35#生命之花 #神聖幾何 #Floweroflife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知道什麼叫神聖幾何嗎?英文裡面就叫做Sacred Geometry,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科學,而生命之花也是神聖幾何裡面的其中一種,謝謝網友Ngasi Leung留言建議我講生命之花,這個也是能讓我們腦洞大開的主題哦~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我影片主要的題材就是稀奇古怪,靈異,外星人和UFO,或是一些神秘但卻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研究這些奇異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
好!我們開始吧!
神聖幾何,是由新紀元活動開始的,New Age Movement在1970-80年代開始的,這個活動所牽涉的範圍非常的廣,有神秘學,替代療法還有綜合其他宗教的元素和環保主義,這個活動融合了東方和西方的思想,把許多的觀念和科學融合在一起,就產生了神聖幾何學,
其實並不可以說是產生,而是這個形態一直都存在宇宙萬物當中,是宇宙所有物體最原始的能量模式。到最後發現,原來很多生命/物體的能量模式都是相同的,所以這個神聖幾何就是去探索,解釋,統一和研究宇宙萬物的能量。
他們相信上帝在創作宇宙萬物,是根據幾何平衡來創造世界的,很多科學家或哲學家都有發現這些共同點,例如普魯塔克講過:柏拉圖說上帝是一直不停的幾何化的,而現代的數學家改編了這句話,稱之為‘上帝算數’
根據Steven Skinner博士的書有講到,神聖幾何是研究大自然的物體根源,很多生物的形態都是和幾何學有關,例如好像是鸚鵡螺,它的螺的外殼並不會因為成長而失去幾何形態,它會以適量的成長而不會讓外殼變形,這個很神奇,對吧?另外蜜蜂築的蜂窩呈六角形,以便容納它的蜂蜜,還有大自然的花朵,植物,還有自然界的水晶,漩渦都是幾何形態的。
在此你應該可以聯想起更多的例子吧!
在古遺跡裡面都不難發現有幾何形態的建築,例如是古埃及,羅馬,古印度,希臘的建築裡面都包含幾何學,到了中世紀,很多的天主教堂都是根據幾何學來建築的,而在人體構造學裡面,也有幾何形態,在leonardo Da Vinci的維特魯威人裡面也是根據維特魯威的建築原理來畫的,而維特魯威的建築原理也是來自幾何學。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都和幾何學有關,例如印度的曼陀羅,中國的太極,八卦,風水,西方的魔法封印,瑪雅的圖騰等等。
那什麼是生命之花呢?
生命之花是由多個均衡間隔的重疊圓形組成的幾何形狀,這個形狀排列成好像花朵的圖案,呈六角形對稱,是一個完美形態。在神聖幾何學研究人員認為,它是深層精神意義和啟蒙的形態,在異教徒裡面,它是包含所有生物基本信息的阿卡西記錄,什麼是阿卡西記錄呢?
阿卡西是創造我們這個世界的頻率格局方程式,這是指在我們思考時,記錄我們的思想,行動和文字的系統,記錄會印在一直叫Akasha的微妙物質上,其他四個原則包括火,空氣,地和水,都是由這個法則中產生的,而五項的原則則代表人類的五種感官。有人說:這個阿卡西記錄講的形態和宇宙集體意識相同,也有人認為阿卡西,可以經過冥想,誘發人們的心靈感應和洞察力。
而在煉金術裡面也有和生命之花有關,在煉金術裡面,有個叫Metatron cube梅達特隆立方體,這個是由四元素和以太所對應的立體圖組成的幾何圖案,這個立方體代表萬物的最根源,它詮釋了宇宙根源形態就是這樣的。而這個梅達特隆立方體就是啟蒙於生命之花。
Learnardo da vinci 也有研究過生命之花和數學屬性,他繪畫了生命之花,也繪畫了生命之種子,在他的畫畫裡面,也運用了一些生命之花的原理,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完美比例。Golden Ratio。
生命種子,是六個對稱的圓形畫在一個圓形裡面,作為生命之花的基礎。有人說:這七個圓圈也代表上帝用了七天創造這個世界。很多的形態都是源自於生命之花,例如是生命之果,是由生命之花裡面演變出來的,它是由13個圓圈組成,它被認為是宇宙的藍圖,包含每個原子,分子的結構,生命的形態和所有存在物體的設計基礎,大家看看分子,原子和量子的結構就會明白很多的原理都是來自生命之花。
而生命之花也在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會看到,例如中國的紫禁城裡面,以色列的古老猶太教堂,日本寺廟,印度的金廟等等,那可能古代的人已經明白生命之花是代表世界的平衡,和萬物的起源。
但是那生命之花又對人類有什麼幫助,你知道了萬物的根源又會如何呢?
由於生命之花是所有萬物的根源,因此它有很深的靈性層面意思,在能量的測探中,它可以轉化和淨化的能量,在你冥想時,這可以讓你和大自然產生共鳴的能量,讓你提升落地感(Grounding),能夠驅使身體裡面的能量振動頻率,使一些干擾身體的負面電磁波減低,不再讓它們影響你的心靈。
當你可以掌握生命之花能量時,你發覺你是可以感受到宇宙和大自然生物的能量,也可以感受到其他人的能量,在了解其他人的能量時,同時可以去醫治他人。如果你的意識頻率提高,你是可以和更高維度的能量或是其他靈性生命體聯繫的。
像之前的影片講的一樣,宇宙的根源是愛,是光和平衡的象徵,凡是以正能量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遇到別人負能量時給予關愛,無私的愛,我覺得那才是在我們人生當中需要學習的東西。
最後讓我們也來一起畫生命之花吧!
願這可以帶給你們平靜和平的感覺。
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
日本宗教比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0-10 08:00:00日本京都市和京都府南部、滋賀縣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祭典,諸如葵祭、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因素使得京都吸引了眾多觀光客,2008年造訪京都的日本國內外遊客數便已突破5000萬人。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市內共有37所大學,每百萬人平均擁有大學數量和學生佔人口比例都在日本大都市中居首。京都市內主要的河川有桂川及鴨川等。鴨川位於京都市的東部,河道兩岸廣植櫻花等樹木。每逢夏季常有眾多市民和遊客在鴨川的河床灘上納涼,成為京都獨特的風景線。而桂川也流經嵐山等著名景區。兩條河流在南區及伏見區交界處合流,注入淀川水系。和日本其他河流一樣,京都市內的河流大多短小湍急,容易發生洪水。在平安京時期,京都就多次遇洪水侵襲。即使在現代,每逢颱風過境造成集中豪雨時,京都市內河川的水位也常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造成洪水。京都在其開發早期是一座計劃城市,市內道路類似棋盤,極為規整,且許多平安京時期的路名沿用至今。也正因如此,和日本其他都市常用町名(類似中文世界的「里」)來表示地址相比,京都多使用道路名稱來表示地址。而京都市內的路口也和日本其他地區大多採用附近地名不同,多合成兩條道路的名稱作為路口名,如「四條河原町」這一地名就是得來於因其位於四條通和河原町通兩條街道的路口。京都盆地自舊石器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在繩文時代,位於現今京都市東北部的北白川地區和山科盆地的丘陵地區已經有集落出現。到了彌生時代,平原地區也開始有集落出現。進入5世紀後,渡來人貴族秦氏開始在京都居住,其在京都盆地興修水利,此為京都地區大規模開發之始。奈良時代末期,桓武天皇為了擺脫奈良佛教寺院勢力的影響,於784年將首都從平城京(今奈良市)遷移到長岡京(今長岡京市)。然而僅過了不到10年,桓武天皇在和氣清麻呂的建議下,於794年將首都又遷到位於山城國的平安京(也就是現在的京都市),自此開啟平安時代,也開始京都作為日本首都的歷史。平安京的選址參考風水思想,並且效仿中國的長安和洛陽,是一座傳統的市坊制都市。平安京南北長約5.2公里,東西長約4.5公里。天皇居住的大內裏位於平安京的正北,以朱雀大路為中心,城市分為右京(又稱「長安」)和左京(又稱「洛陽」)兩個對稱的部份。平安京堪稱是一座規模宏大且規劃嚴謹的東亞傳統型的計劃城市。進入17世紀後,德川家康取代豐臣家,成為日本的統治者。德川家康將幕府設在江戶,但京都仍然是日本的國都所在地。德川家康雖然新建二條城,並以其作為京都新的都市核心,然而京都整體的都市空間仍然維持豐臣秀吉時期的格局。1788年,京都市內發生天明大火,是為京都史上最大的一次火災,市區幾乎完全被毀。然而之後京都很快實現復興。位於眾多街道交匯點的京都是當時日本全國的商業物流中心之一,眾多豪商巨賈聚集於此。京都也是當時日本最重要的宗教文化都市,京都的文化人在神道、佛教、儒學、蘭學等學術領域建樹頗豐。江戶時代的京都和大坂、江戶並稱為「三都」,是代表日本的大都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京都市是日本城市中較少遭到美軍空襲轟炸的都市,因此京都市是日本少數仍然擁有豐富的戰前建築的城市之一。為了降低空襲造成的損害,堀川通、御池通、五條通沿線的建築被強制拆除,卻也提供之後拓寬道路的空間。然而卻也正因為舊市區保存較好,導致市中心很難修建新的道路和公園,使得京都市中心地區的道路面積率和公園面積率極低,並且都市更新也進展較慢。1964年10月,東海道新幹線開始通車,極大的促進京都觀光產業的發展。1978年,京都市電被宣告廢止,地鐵取代市電成為京都市內重要的交通方式。這些事件都象著着戰後京都都市空間的巨大變化。進入平成時代之後,在平安遷都1200年之際的1994年,京都的多處古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京都已成為日本具代表性的觀光都市和文化都市。
日本宗教比例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
2019年11月17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市一張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影像出現毛玻璃狀結節(nodule),疑似新型肺炎病例,病因成謎。隨著年關將近,人們在12月開始頻繁奔波各地,武漢市位居中國交通樞紐,陸續發現數起新型肺炎的病例。疫情似乎悄悄蔓延。
同年12月30日武漢中心醫院醫師李文亮透過網路社群通知同事,華南海鮮市場出現類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病患,應小心防護。不幸的是,李文亮醫師因這種新型肺炎於今年2月7日病逝於武漢金銀潭醫院。
英國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特別於2月18日發文悼念李文亮,引述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衛學院主任英格勒斯比(Tom Inglesby)的一句話:「世界上最重要的預警系統是,醫護人員意識到某種新疾病正在出現,然後發出警報。」
醫學界現在清楚知道這種新疾病是由人傳人的新冠病毒(SARS-CoV-2)所引起,命名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但人們太晚意識到「吹哨人」發出的警報,低估新冠病毒的傳染力,疫情迅速從中國傳到新加坡、韓國、日本等亞洲區域,蔓延到歐洲地區(特別是義大利以及西班牙),再擴散至美洲地區(美國紐約成為重災區),死亡和感染病例以指數型曲線與日俱增,人類正面臨21世紀的瘟疫[1]。
■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一種寄生在於細胞內的微小生物體,感染的對象涵蓋細菌、古菌和所有的真核生物。病毒的構造極為簡單,主要包括四層結構,由內而外依序為:位於核心的遺傳物質、蛋白質構成的衣殼、源自於宿主細胞膜的脂質外套膜、以及具有宿主專一性的特殊蛋白質。
某些病毒的構造甚至更為精簡,不具有外套膜。由於缺乏複製遺傳物質與合成蛋白質所需的材料和環境元素,病毒的生存繁殖需要完全仰賴宿主細胞;而脫離細胞體的病毒,其活性可以維持數分到數小時不等。
目前已知的病毒種類共有489種病毒,因病毒具有高突變率,衍生出的亞種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力和致病性。除此之外,病毒毒性的差異亦見於不同的宿主物種間。隨著自然環境變遷的壓力與日俱增,似乎也加速了病毒演化的時程:擴大感染的物種範圍以及產生新種病毒。
以近數十年來侵襲人類的新變異株或新種病毒為例,有些已經成功地潛伏在人類的群落裡(如:愛滋病毒);而毒性強的新變異株(如:伊波拉病毒、 SARS病毒),則以低致病性的形態潛藏於原始的宿主物種當中。這些現象投映出病毒演變的縮影,也展現了病毒病絕佳的可變性和適應力。
病毒的起源現今仍未有定論,若從部份病毒基因的相似性橫跨了原藻以至於脊椎動物的角度來看,病毒可能是演化上最原始的生命形態;然而,另一種說法是:細胞的基因組意外地分割出可以獨立複製的基因片段,形成病毒顆粒的前身。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是,精巧詭變的生存策略足以讓病毒成為演化長河中最淵遠流長的物種[2]。
■病毒與人
傳染病的流行,常常會影響人類的所有活動。歷史上的社會榮枯、文化起落、宗教興滅、政體變革、產業轉型、科技發展,都和傳染病的流行有密切的關係。戰爭的勝敗也可決定於傳染病的蔓延。在中世紀的圍城戰爭中,曾經將黑死病患者的屍體當作武器,以強力彈弓拋擲到城堡裡,讓守城敵軍得病死亡,進而不戰而勝。
■影響人類至巨的流行病毒
當新種病毒出現時,所有人類對它都沒有抵抗力,一旦傳染開來,流行就大為爆發,使得民眾陷入一無所知的高度恐慌當中。像二十世紀的多次流行性感冒、愛滋病和狂牛症等,在擴散蔓延的初期,帶給人們極度懸疑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
一直等到醫學界闡明了感染途徑及擴散風險、重症與致死比例、易感受宿主特徵、病原體真面目、有效防治措施之後,人們才逐漸消滅心中的不安[3]。
■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
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包括:引起輕微症狀的人類冠狀病毒OC43、HKU1、NL63、229E,以及引起嚴重症狀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新冠病毒。
從基因組分析可發現,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基因相同度約有80%,複製酶的胺基酸序列相同度達到94%,表明這兩種病毒屬於同一類;而新冠病毒與中國雲南當地的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affinis)冠狀病毒RaTG13整體基因相同度更達到96%,代表演化關係更接近。
但如果比較與感染細胞直接相關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基因組,新冠病毒與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affinis)冠狀病毒RaTG13的相同度高達93%,與SARS病毒的相同度卻只有75%左右,因此科學家已排除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同源關係[1]。
■病毒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
科學家們尊稱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中研院院士、病毒學家賴明詔在 30 年前開始投入冠狀病毒研究,那時冠狀病毒被認為只是「感冒病毒」,研究的人少,非常冷門,連申請研究經費時,他都要再三強調「冠狀病毒未來會很重要」,才能順利過關。
直到 2003 年,亞洲地區爆發 SARS 疫情,才讓冠狀病毒成為病毒學研究的大熱門,更發現這或許是對人類最有威脅性的一種病毒。賴明詔院士直言「人類不可能比得過病毒,冠狀病毒比冠狀病毒學家還要聰明,病毒一定有很多奇妙的方法,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
■賴明詔院士:「永遠會有新興病毒出現」
病毒可以分成 DNA 病毒、RNA 病毒 2 種,DNA 病毒在複製的時候,需要複製雙股的基因,還要經過轉譯的作用;所以速度比較慢、也比較不容易突變、進化,相對來說是比較好控制的病毒。
但 RNA 病毒只有單股,複製速度快、又容易突變,相對來說比較難控制,像是愛滋病病毒就是 RNA 病毒,它也是世界上最難治療的疾病之一。
賴明詔院士說,而冠狀病毒又是 RNA 病毒中,最特別的病毒。「它有世界最長的 RNA 基因,有 3 萬個鹼基(承載基因的單位),理論上這樣的基因不應該存在,因為 RNA 複製時常常會出錯,所以超過 1 萬個鹼基之後,很多基因就會失去功能。但冠狀病毒可以遠遠超過這個數目,必然有個改變,可以去彌補出錯的問題。」賴明詔院士說。
而這次的新冠病毒又比以往的 SARS 傳播力更強,賴明詔院士說,「新型冠狀病毒跟 SARS 的病毒是很相近,但病毒受體的附著力將近高了 20 倍,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傳播力很高,這是非常、非常奇怪的,我們以為新的病毒突變以後不會附著在受體,但附著力反而增加這麼多。」
在這樣的狀況下,賴明詔院士說,不管是動物跟動物接觸、還是動物跟人接觸,都可能產生出新的病毒,「只要接觸越來越多,我相信這個新的病毒會不斷的、繼續產生,而且會持續演化。」
■蝙蝠是冠狀病毒最重要的動物關鍵
跟冠狀病毒最緊密連結的動物,其實是「蝙蝠」。雖然很多動物身上都會帶有冠狀病毒,但目前觀察到的動物,只有蝙蝠可以跟冠狀病毒完全和平相處。
台灣病毒學權威、研究病毒數十年的徐明達教授說:「因為蝙蝠本身有很多可以抑制病毒發展的因素,一個是牠會製造很多干擾素,抑制病毒的發展,但是製造太多干擾素會影響細胞的活性,讓感染更厲害;但冠狀病毒在人身上,不會引起干擾素的製造,而蝙蝠有另外一些因素,很多干擾素也不會影響細胞。」徐明達教授說。
再加上蝙蝠的壽命很長,有的甚至可以存活四十年,種類又多、因此會帶有變種的病毒,同時數量也很多,病毒產生也多,所以影響的範圍也特別的大。
徐明達教授說「所以蝙蝠可以帶著病毒到處飛,到處去接觸(感染別人)」,但人類直接接觸到蝙蝠的機會很少,即使接觸也不容易直接引起突變,雖然(新冠病毒)跟蝙蝠定序有 96% 相似度,其中最重要的細胞受體的蛋白質不一樣,所以一定是有經過別的動物,經過變化,才變成新冠病毒。」
「這就是中間宿主。」林口長庚副院長、也是感染科醫師的邱政洵說,「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果子狸跟蝙蝠,病毒接觸到中間宿主可能會停留一下,再傳染給人,但因為人不是自然宿主,病毒不會跟我們共存傳很久,所以之前像是 SARS、MERS 才會被控制住。」
所以邱政洵醫師很樂觀的認為,只要人類控制好跟動物的界線、不要輕易接觸野生動物、不要侵犯動物的領域,保持防疫觀念,新冠病毒還是有機會可以完全消失[4]。
2003年,SARS來襲。相隔17年後,新冠病毒帶著超強的感染力襲捲而來,現代文明社會遭受前所未見的打擊,幾乎全面停擺。面對不斷演變的新冠病毒,科學家在基因組定序、結構生物學、公衛及流行病防治等領域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短短數個月內,我們已能一窺新冠病毒的面貌及作用機制,同時擬定治療策略。
即使潘朵拉的盒子已經打開,這些無價的科學研究讓我們面對疫情時不會一籌莫展。在黎明來臨之際,世界必須團結一致,共同對付這個危險的敵人,相信不久之後,我們能戰勝這場嚴峻的瘟疫[1]。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科學人》粉絲團「打開新冠病毒的潘朵拉盒子」:https://bit.ly/3BM5a9e、(Yahoo新聞)https://bit.ly/2YkoITx
[2](臺灣醫學會)「什麼是病毒」:http://www.fma.org.tw/2009/bio-1.html
[3](國研院國網中心 )「病毒與人-從SARS的流行談起 (▸演講人/陳建仁) (科學發展 2003年6月,366期)」:http://science.nchc.org.tw/science/science2005/Papers/c4academician/9206-08.pdf
[4](Heho健康)「病毒是比人類更高級的存在!台灣 4 大病毒學家:新病毒會不斷產生,只求和平共存」:https://heho.com.tw/archives/93282
➤➤照片
[1]科學家揭露新冠病毒基因組和棘蛋白胺基酸序列,探索其感染機制。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新冠病毒 #SARS-CoV-2 #賴明詔 #徐明達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日本宗教比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14新加坡聯合早報
* 新加坡冠病疫苗專家團正積極研究使用非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進行混合疫苗接種。衛生部也正同疫苗供應商磋商提供非mRNA疫苗作為追加劑,其中幾家供應商已準備向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提呈申請。
新加坡政府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早前宣佈,60歲及以上年長者和樂齡護理設施住戶在完成接種的六至九個月後,可接種第三劑輝瑞或莫德納疫苗。中度至嚴重免疫缺陷者則可在接種第二劑的兩個月後,施打與首兩劑相同的第三劑mRNA疫苗。
新加坡正研究使用非mRNA冠病疫苗接種追加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10914-119339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史丹福大學177名學者、教授聯名向美國司法部發出公開信,要求停止在美國大學內搜查中國間諜。他們認為,這項在川普任期內推出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恐嚇了一些科學家,並引發了人們對種族身份背景的擔憂。
公開信指出,「中國行動計劃」導致針對學術界研究人員的調查和起訴明顯增加,但其中大多數案件與知識產權盜竊或科學、經濟間諜活動無關。這些調查不成比例地針對華裔研究人員,由此造成的寒蟬效應使得許多學者不願來美或留在美國。
美國學者們認為,「這損害了美國的研究和技術競爭力,助長了偏見,進而引發了對種族定性的擔憂。」
司法部公佈了至少27件與「中國行動計劃」相關的案例細節。這些案件有些涉案人員已被定罪,有些案件已經銷案,還有的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
被指控的學者中不乏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教授,以及作為訪問學者赴美的中國科學家。
逾百名史丹福學者聯名要求停止「中國行動計劃」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37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中國C919飛機批生產首架機將進入總裝階段,首架飛機的啓動客戶是東方航空,將在年底前交付。
中國C919飛機批生產首架機即將進入總裝階段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41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調查顯示,以色列冠病兒童每10人約有一人的症狀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些症狀包括呼吸問題、疲勞、失去嗅覺和味覺等。不過,這一比率會在幾個月後下降到1.8%至4.6%。
以色列兒童每10人約有1人的冠病症狀會持續數月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40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日本外長茂木敏充今天宣佈,再提供台灣50萬劑阿斯利康(AstraZeneca,簡稱AZ)冠病疫苗。
茂木敏充表示,日本至今已提供東南亞、太平洋島國等其他國家、地區逾23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
日本宣佈再供台灣50萬劑疫苗 五度贈援累計逾390萬劑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40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美國對朝鮮立場沒變 仍準備與朝方接觸】
白宮首席副新聞秘書Karine Jean-Pierre說:「在朝鮮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沒有改變,我們仍準備與其接觸。」朝中社週一宣佈,朝鮮國防科學院在9月11日和12日成功試射了最新研製的遠端巡航導彈。該導彈沿朝鮮領土和領海上空的預定軌道飛行7580秒,精准命中1500公裡外的預定目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43
*【朝鮮成功試射新型遠端巡航導彈 分析:為今後談判提高籌碼】
朝鮮昨日宣佈本月11日和12日成功試射新型遠端巡航導彈,但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並沒有參觀。由於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只禁止朝鮮發射彈道導彈,發射巡航導彈並不違反決議。分析指出,朝鮮通過低強度的武力示威,為今後談判提高籌碼。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4-1193280
*【參選自民黨總裁爭取保守派支持 岸田文雄主張向中國全面「對抗「】
中美博弈和台海局勢左右日本自民黨總裁選戰,成了參選人的政見焦點。已表態參選的前外長岸田文雄就發表不少對華強硬的言論。報導分析,他這一競選策略顯然是要博取黨內保守陣營的青睞。64歲的岸田文雄在前首相安倍內閣中擔任外長四年多。時事通訊社評論稱,岸田擔任外長期間,對中國的感受有所顧慮,但這次為了爭取黨內保守派支持,他擺出與中國全面「對抗」的姿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4-1193281
*【聯合國警告:中巴援助阿富汗將同塔利班關係更密切】
飽受戰火蹂躪的阿富汗急需人道援助,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裹足不前的時候,鄰國中國和巴基斯坦已經伸出援手並討論提供更多援助。聯合國秘書長的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萊昂斯警告,這將促使阿富汗同巴中兩國走得更近。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4-1193282
*【塔利班不排除阿富汗將獨立管理喀布爾機場的可能性】
塔利班駐卡達政治辦公室發言人沙欣表示,塔利班並不排除阿富汗將獨立管理喀布爾機場的可能性。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沙欣說:「我們是否將與其它國家合作管理喀布爾機場將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也許,我們的人能勝任這些任務。」沙欣說,卡達和土耳其參與了重建國內航班已經恢復的機場,但還需要完成少量恢復國際航班的工作,因為外國軍事人員在摧毀雷達和其它設備撤離後,機場的一切幾乎都被損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9
*【塔利班在前副總統薩利赫住所繳獲600萬美元和金磚】
阿富汗塔利班成員日前在網上發佈了一段視頻,內容顯示塔利班在阿富汗前第一副總統Amrullah Saleh位於潘傑希爾省的住所中繳獲600萬美元和約15塊金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4
*【塔利班帶記者參觀前副總統豪宅 揭露前政府奢靡腐敗】
據悉,塔利班佔領首都喀布爾後,政府高官早已攜款逃跑,其中包括杜斯塔姆。消息稱,67歲的杜斯塔姆目前在烏茲別克過著逃亡生活。塔利班近日帶領記者參觀這棟造價3000萬美元的豪宅,面積超過歐洲中世紀兩個城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3-1192922
*【塔利班否認代副總理巴拉達爾在阿富汗被殺】
阿富汗塔利班駐卡達首都杜哈政治辦事處發言人穆罕默德·納伊姆在社群媒體發文,否認此前在網路上流傳的關於阿富汗臨時政府代副總理巴拉達爾在阿富汗被殺的相關消息。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1
*【聯合國:塔利班違背包括對婦女權利的承諾】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Michelle Bachelet批評塔利班自奪取阿富汗政權以來的記錄,稱其聲明的承諾與當地的實際情況不符,如婦女地位。Michelle Bachelet在日內瓦告訴人權理事會,阿富汗正處於一個「新的危險階段」,許多婦女和族裔群體及宗教社區成員對他們的權利深感關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00
*【日本外交部向東南亞六國的公民發出安全警示】
日本外交部已向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緬甸等國的日本公民發出恐襲威脅預警。馬國警方表示,這應該是日方的針對911事件20週年的一項提醒。日本外交部今天發佈資訊,呼籲上述國家的日本公民遠離宗教場所等人潮聚集地,因為情報顯示「自殺式炸彈襲擊的風險正在提高」。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09
*【以色列總理十年來首次正式訪問埃及】
埃及總統府表示,以色列總理貝內特13日與埃及總統塞西會面,就以巴關係和雙邊問題進行會談,這是十年來以色列政府首腦首次正式訪問埃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7
*【拜登下周在白宮與澳印日領導人舉行四方峰會】
美國總統拜登下周將在白宮與澳洲、印度、日本領導人舉行首個面對面的四方峰會。美澳印日「四方」(Quad)一直尋求加強合作,以抵禦日益強勢的中國。白宮新聞秘書薩琪發表聲明說,四方峰會定9月24日在華盛頓舉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42
*【美眾院民主黨員擬提議加稅對象包括富人企業和投資者】
知情者透露,美國眾議院民主黨人將提出一系列增稅計畫,對象包括富人、企業和投資者。不過,他們提議增加的稅率比美國總統拜登此前所提出的來得低。知情者說,眾議院民主黨人將提議把企業稅率從目前的21%上調至26.5%,低於拜登所要求的28%;資本利得稅的最高稅率將從20%上調至25%,而不是拜登提出的39.6%。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14-1193284
*【英格蘭向所有12至15歲者開放接種輝瑞疫苗】
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的首席醫療官一致推薦向12至15歲青少年開放接種冠病疫苗。英國衛生部長賈維德說:「我已接受首席醫療官的建議,將冠病疫苗接種群體擴大到12至15歲者,以保護青少年及降低學校爆發疫情的風險,確保學生可以繼續到學校上課。」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59
*【印尼放寬峇釐島限制措施但繼續收緊邊境管制】
印尼海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在視訊記者會上表示,峇釐島大部分旅遊景點現已向遊客開放。不過,遊客必須遵守嚴格的入境規定,包括通過政府認證的手機應用提供冠病疫苗接種證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47
*【消息:印度政府擔心民眾對疫情鬆懈不接種第二劑疫苗】
兩名知情衛生專家說,印度擔心隨著冠病感染率和死亡人數的下降,人們越來越鬆懈,可能因此不接種第二劑疫苗,使社區容易受到冠病的影響。印度已接種超過7.44億劑疫苗,其9.44億成年人中的60%接種了第一劑,19%完成接種兩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03
*【東南亞國家疫情清零夢醒 難以承受更長封鎖期】
東南亞各國政府都在推進重新開放計畫,試圖在抑制病毒傳播及保持人員和資金流動之間取得平衡。從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工廠、馬尼拉理髮店,再到新加坡的辦公樓,一系列實驗性措施先後推出,例如出動軍人運送糧食到住宅區、分批隔離員工、實施小範圍封鎖、規定只有接種疫苗者可進入餐館和辦公室等。
東南亞的整體疫苗接種率偏低,深受傳染力特強的Delta變種毒株威脅,多國的每日死亡率已超越全球平均水準。然而,長時間的封城鎖國行不通,幾輪經濟刺激措施下來,國家財政已不勝負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4-1193259
*【同意明年7月底之前不舉行大選 馬國朝野簽署協定確定六合作領域】
這是馬國朝野首次簽署合作協定,備忘錄中的六個合作領域包括推動和加強應對冠病疫情計畫、行政轉型、國會改革、提高司法機構的獨立性、評估《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以及啟動督導委員會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4-1193260
*【菲學校關閉一年多 專家擔心「教育危機」加劇】
目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已讓學校局部或全面複課,可是菲律賓因疫情持續惡化,關閉一年多的校園仍未能重開。隨著居家學習進入第二年,專家擔心菲律賓學生的學習將受到影響,使疫前就已在醞釀的「教育危機」進一步惡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菲教育官員法因戈爾德指出,近期一項民調顯示,菲律賓逾80%家長擔心孩子「學習的知識變少了」,約三分之二受訪家長希望病毒傳播率低的地區可以返校復課。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4-1193264
*【馬國疫情改善 博彩業今天重開 雲頂賭場仍未獲准復業】
馬來西亞冠病疫情有所改善,當局批准今年6月暫停營運的博彩業今天重開,明天開彩。不過,雲頂賭場仍未獲准重開。博彩公司上一次開彩是在今年5月31日,過後就因疫情惡化而被令從6月1日起暫停營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14-1193262
*【福建莆田所有社區實行出入嚴格管控】
據莆田新聞網報導,通告要求,所有社區根據情況合理設置出入管控口,實行24小時值班。人員進入必須測溫、驗碼、戴口罩,人員、車輛逐人逐車核查,符合防控要求方可進入社區。快遞、外賣等實行「無接觸」配送,物品統一放置到社區指定的存放處。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345
*【嬌生伊波拉疫苗方案對成人和兒童產生抗體免疫反應】
嬌生公司以《柳葉刀傳染病》雜誌發表的資料說明其兩劑量的伊波拉疫苗方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參與最後階段臨床試驗的98%者在接種第二劑的21天後,對薩伊伊波拉病毒產生抗體反應。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4-1193368
*【中國發改委要求煤炭中長期合同全覆蓋】
據《證券日報》報導,多位專家指出,中國國家發改委再次對煤炭供應提出增產保供的要求,引導增量部分保民生用煤,這將有效降低剛需對於煤炭價格的急劇波動影響,能夠有效緩解未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所導致的「燒不起煤」的潛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將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穩定煤價在合理範圍內波動,預期「煤飛色舞」行情將進入尾聲。中國國家發改委通知要求,發電供熱企業和煤炭企業在今年已簽訂中長期合同基礎上,再簽訂一批中長期合同,將發電供熱企業中長期合同佔年度用煤量的比重提高到100%。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365
*【北京環球影城中秋門票半小時內售罄】
北京環球影城門票今天零點正式開售,根據中國訂票平臺「去哪兒」提供的資料顯示,開售僅一秒,平臺即售出首張門票,開售半小時內,平臺上中秋期間門票「秒光」,無限次優速通也已售罄。與此同時,北京環球度假區附近酒店搜索量比前一時段增長超七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14-1193362
*【奈及利亞一監獄遇襲 200多名犯人越獄】
奈及利亞獄政部門13日證實,尼中部科吉州一座監獄12日晚遭到不明身份武裝分子襲擊,200多名犯人逃跑。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22
*【印尼西爪哇監獄火災已致47人死亡】
印尼唐格朗地區醫院資訊和法律機構負責人希爾瓦尼說,唐格朗監獄火災事故已造成47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葡萄牙公民。據印尼媒體報導,當地時間8日淩晨印尼唐格朗監獄發生大火。死亡人數較多是因為這所監獄超負荷運行,這座監獄總共有2069名在押囚犯,但是這個監獄的容納量只有900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13-1193218
日本宗教比例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劇學政治 #從《羽球少年團》看韓國人民的仇日情結〕
《羽球少年團》為韓國首部以羽球為主題的電視劇,描繪一位都市男孩及其身為羽球教練的父母,在全羅南道海南郡的鄉村中,與一群同齡的少年及少女在羽球界精進成長的熱血故事。
劇中除了村民間的互動療癒動人外,孩子們面臨挑戰和困難時彼此砥礪成長的過程更是振奮人心。在劇中有段與日本進行交流對抗賽的情節,教練們不斷提醒「韓日戰」的重要性,也透露出韓國人民長久難解的仇日情結。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歷史脈絡
根據去年的調查,韓日民眾不滿對方的理由前兩名高度一致,「歷史問題」和「獨島(竹島)」是兩國關係不睦的主因。
朝鮮自1910年開始為期35年的日本殖民時期,日本採用嚴密的憲兵制度作為統治手段,只要被總督府視為不純份子的朝鮮人,皆可能以「違紀」的標籤鋃鐺入獄。
為箝制朝鮮的民族意識及思想,日本大舉管制教育和宗教,並透過土地調查和稻米增產計畫將人民的土地及農產佔為己有,長期高壓統治及資源掠奪下,1919年爆發了史稱三一運動的抗日事件,但仍在血腥鎮壓下以失敗告終。
而二戰爆發後,不僅有許多朝鮮人被徵調上戰場,更有大量年輕女性淪為慰安婦,成為往後韓日關係中的重要問題。
戰後雖然脫離日本殖民,卻在美蘇對立的國際情勢下被迫分裂,更不得不和昔日的殖民母國站在同一陣線,也導致殖民時期的究責難以落實,情感無以宣洩。
▌獨島爭議
與台日釣魚台爭議相似,韓日也存在領土爭議。
位於兩國間的獨島實際為韓國控制,但日本也主張獨島在1905年已納入領土。這場主權爭端原為資源的競奪,然因韓國強大的仇日情結,使獨島主權爭議逐漸演變為民族尊嚴的象徵。
對韓國而言,獨島象徵著殖民後的歷史清算,視日本的主張為帝國主義的延續,基於民族尊嚴,韓方態度強硬,不容以談判或是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獨島爭議,韓日關係因此劍拔弩張,更使獨島成為雙方政治人物煽動民族主義的一大利器。
▌為何韓國比台灣更仇日?
這時可能會出現一個問題:臺灣同樣經歷了日治時期,為何不如韓國那樣仇日?
朝鮮乃以國家的身份被日本併吞,對於擁有千年歷史且已形成民族意識的朝鮮人民來說,民族自尊受辱之感使當時反日的力道更強烈。
反觀統治政權更迭頻繁的台灣,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被割讓給日本,破碎的歷史記憶與遭母國遺棄的孤兒心理,使台灣人陷入認同困境,共同體的概念難以建立,反日力道相對單薄許多。
台灣在解殖後旋即迎來國民政府的統治,經歷了清鄉、二二八事變等血腥鎮壓及白色恐怖,長期活在恐懼下的台灣人民不免將日本和中國進行比較,加上較具反帝意識的左翼人士被大量肅清,社會充溢懷日思想,使後殖民問題無法得到充分的討論與反思,也難以對過去的歷史進行清算與反省。
▌難見好轉的情感對立
時至今日,多份調查均顯示出,韓日對彼此的好感度常年低迷,更在近兩年加速惡化,尤其是韓國民眾對日本的觀感。
「東亞研究院」與「言論NPO」2020年的調查中,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從31.7%銳減到12.3%,印象不好的比例更自49.9%暴漲到71.6%。
這是因為2019年韓日雙方爆發貿易戰,加上時任日相安倍晉三發表了多次涉韓的負面言論,使韓國人對日本的好感度大幅下降。
不過相比之下,日本人對韓國的觀感並未有太大波動,這要歸功於電視劇和音樂等韓流文化受到日本年輕人的喜愛,從而拉升了對韓國的好感度所致。
韓國經濟研究院今年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僅有16.7%的韓國人和20.2%的日本人
▌比起日本,更討厭中國?
韓國近年的厭日情緒高漲,但《時事雜誌》上個月的民調讓人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雖然依舊有7成6的韓國人不喜歡日本,但各年齡層中,20代年輕人沒好感的比例明顯最低,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也較其他世代強烈,或許能成為雙方關係改善的契機。
而且比起日本,韓國年輕世代對於中國的印象更不佳,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的調查顯示,30-49歲及18-29歲的韓國受訪者不喜歡中國的比例皆達八成,遠高於50歲以上的68%。
事實上,近年對中國反感增加的速度甚至不亞於日本,在去年的調查中有40.1%的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敵意」,比起2015年上升24%,對中國保有「友好」態度的比例則從50%下降到20.4%,變化幅度都大於對日本的觀感變化。
主因是中國推行「東北工程」,不斷挑戰韓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的正統性,尤其「泡菜爭奪戰」和「尹東柱國籍事件」更是觸動韓國的底線,不但在不久前將泡菜正名為「辛奇」,多部韓劇也因中資置入或中國元素過多,引發觀眾抨擊,甚至被腰斬。
▌結語
在劇中,主角們最後擊敗日本代表隊,賽後教練們表示「果然我們一定要贏日本」、「妳們也不喜歡她們吧?」
沒想到孩子們卻回答「我們並不討厭日本選手,我們相處得很好、經常互相連絡」,成熟的回應不僅突顯出年輕世代不再視日本為死敵,更彰顯了運動競技的精神所在。
最近的奧運,也看到不少超越國族藩籬的畫面,例如男子團體射箭中,韓臺日在包攬金銀銅牌後,選手賽後開心的自拍,令不分國界的網友紛紛稱讚畫面美好。
希望將來韓日間能放下嫌隙,也提醒大家縱使對某些國家觀感不佳,也不應過度上升到無辜的國民和運動員身上,造成不必要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