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殺火車頭人的17歲青年︱#認識山口二矢】
1960年,日本17歲青年山口二矢刺殺了在野黨黨魁淺沼稻次郎,改變了日本的政界走向,大家有聽過這個故事嗎?
#淺沼稻次郎 活躍於 #日本 政界,有望問鼎首相。由於身形龐大、聲音洪亮且精力充沛,故被稱為「#火車頭人」。他所領導的日本社會黨在當時是日本第二...
【刺殺火車頭人的17歲青年︱#認識山口二矢】
1960年,日本17歲青年山口二矢刺殺了在野黨黨魁淺沼稻次郎,改變了日本的政界走向,大家有聽過這個故事嗎?
#淺沼稻次郎 活躍於 #日本 政界,有望問鼎首相。由於身形龐大、聲音洪亮且精力充沛,故被稱為「#火車頭人」。他所領導的日本社會黨在當時是日本第二大政黨,由於在當時長期在野,故被稱為「萬年在野黨」。 日本社會黨採取親中國共產黨立場,並認為「美帝國主義是日中兩國的共同敵人」,故反對日美安保條約。淺沼稻次郎在1950年代訪華後,更穿著 #中山裝 回國,並指中國的模式才是日本的前途,引起國內右翼強烈不滿。
1960年10月12日,日本東京日比谷公會堂舉行自民、社會、民社三黨黨首選前演講會。淺沼稻次郎以黨首身分出席活動,最初他發言時,右翼團體爆發不滿並引起場內混亂。
後來,淺沼稻次郎再度發言,穿校服的17歲青年 #山口二矢 突然手拿 #脇差 衝上講台,刺中了淺沼稻次郎,衝擊力大得連山口二矢的眼鏡也飛脫了出來。演講會立即終止,淺沼稻次郎送往醫院後死亡,山口二矢被當場被捕。
他行刺時身上帶了一封信,信中大概意思是指:「我和你沒有私仇,但淺沼稻次郎你企圖赤化日本,你作為社會黨的領導人,訪問中國後大放厥詞,加上你在議會中的暴行讓我無法忍受。我要替天行道消滅你。 皇紀二千六百二十年十月十二日 山口二矢」
山口二矢在關進了少年監管所等候審訊,在事件發生的數天後,他在少年監管所用牙膏和水寫上了「七生報国 天皇陛下万才」,並用床單上吊,有人認為他是以武士的方式對殺害權威人士道歉。
當時的日本公眾對事件感到震驚,有40萬人示威要求和平和社會秩序,日本展開了 #禁止帶刀運動(刃物をもたない運動)。 有民眾認為暴力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但亦有人認為是山口二矢令日本在數十年後遠離共產主義的影響。歷史沒有對錯,世人只能從僅有的資訊和理性思考,對事件作出評價。
------------------------
◆ 每日分享冷知識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Facebook:Beginneros
------------------------⠀
#冷知識 #香港 #hongkong
日本右翼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本
1
日本跟美國舉行2+2會談後,發表共同聲明,一句話,對中國全面嗆聲。
不但指責中國海警法。
還對新疆、香港、釣魚台,及兩岸,聲聲指控中國。
最後,兩國還表示要在釣魚台列嶼舉行軍事演習。
而美日安保條約也早就把釣魚台列入範圍。
2
之前美、日、印、澳四國會談,當然也是針對中國。
3
日本首相接受訪問,說要以威懾之力,向中國表明態度,讓中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台海問題。
其實,意思就是,不准中國統一,必須讓台灣繼續在美日控制下,完成台獨之路,絕不能讓台灣脫離美日掌控。
4
日本首相將赴華盛頓跟拜登舉行層峰會議,並且預計會針對中國,尤其是台海發表共同聲明。
5
4月6日美日印澳法五國在孟加拉灣聯合軍演,劍指中國。
6
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跟大陸外交部長王毅電話會議,延續對中國的不實指控和挑釁,干預內政。
王毅直接警告,日本不要把手伸太長,要理性看待中國發展,不要干預中國內政,某個超級大國不代表國際社會。
7
日本近來的表現,醞釀已久,並不是突然發生。
二戰之後,美國處理日本軍國主義的清理問題。
但一系列的國際形勢發展,和美國的自私心態使然,美國並沒有徹底清除日本軍國主義的土壤。
因為美國覬覦731部隊的人體實驗筆記本,於是保護了所有成員,免受審判。
甚至連人帶筆記本,到了美國。
日本天皇制度繼續保留,天皇並且不被檢討。
被日本併吞的琉球不能獨立,反而順理成章成為日本領土。
美國更把原屬台灣的釣魚台的行政管轄權,賞賜給日本。
8
美國駐軍日本,需要用日本來監視、防範中、俄、朝。
於是日本的右翼軍國主義,在美國保護下,幾十年來不但沒有銷聲匿跡,更在日本各個角落裡累積實力。
政界、教育界、媒體、產業界,都廣積實力。
從方方面面,擴展日本極右翼的實力,打擊、撲滅任何國內反省的力量。
所以,我們看到日本軍力竟然如此強大。
靖國神社祭拜二戰戰犯。
日本教科書絕不准任何有日本侵略中國及東南亞的描述。
在日本政界、教育及媒體界,軍國主義的苗子形成一個廣泛的連結,一股強大的勢力。
9
日本還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就是日本企業。
日本商社在各國經商,蒐集情報之綿密細緻已是一絕。
更可以利用經濟實力,強力影響對方的政治跟社會氣氛。
加上運用留學經商等管道,在各國培養龐大的親日力量。
10
日本是一直要擴展的。
擴展需要土地,需要市場與資源。
日本更不能忍受中國的強大。
對台灣,日本是牢牢掌控台灣的經濟命脈跟政治勢力。
拓展大陸市場時,台灣企業跟台幹更變成日本企業最好的前鋒部隊。
日本需要的中國,是14億人為日本所用。
要做日本的生產基地,買日本產品,資源被日本掌控,不可以強盛,最好分裂為幾塊。
11
所以,美國跟日本對華政策,是高度一致的。
正如同他們對台灣的利用一樣。
日本並不是在美國的壓迫或是鼓吹下,才對中國有敵意。
而是美日在對華的立場,情投意合,乾柴烈火。
對中國的軟性話語,只是為了攫取在中國的經濟利益,同時讓大陸不那麼警覺。
並且,用兩手的軟話,調動在華的親日勢力製造一種配合日本的社會氛圍。
這些,在台灣已經運用得熟練至極。
12
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
誰也不是昨天才出生。
事實、數據和歷史都在。
日本埋得再深的野心,這一次,還是要敗下陣來。
日本右翼意思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盧斯達:港台民眾支持特朗普是理性選擇 但要接受他有其極限】
人對外部世界認知的準確度,取決於對自己的認識準確度。換句話說,對美國可以「期望」甚麼、對這次結果是得是失的判斷,都是由發言者對自己地位的認識 (或錯判) 構成。
港台人撐侵者比反侵者更要本真
香港內部,這次有很多評論家和民眾都旗幟鮮明支持特朗普。這是香港處境和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國部份義利相結合的自然現象。美國打了關稅戰、迫中國重新尊重美資的自由和產權;大力向台灣賣武器、通過保障法案,「友台」強度超過了冷戰中後期以來任何一屆總統;對於香港則落實了民主人權法案、接受某些難民、提升香港問題到他們的鎂光燈之下、制裁主要官員等等。
雖然在利益上,中美鬥爭激化,其實也是將香港推入動蕩和風險。然而「大眾倫理」在 19 年之後已被刷新,以攬炒、加速、焦土形容,不一為之,他們認為香港首先要犧牲,才可能造成動勢,才可能打擊中國;而且也對多邊主義、國際進步大台、被玩爛的國際規則之遺害,是身同感受 (由聯合國剔取香港自決權利開始),所以港人支持特朗普是具體而合乎理性,更為本真 (authentic)。反侵派其實沒有特別支持拜登,因此他們的 ground 甚至比撐浸派更不穩固,如浮沙建屋,這跟美國民主黨的最大公因數其實只是「反侵」一樣,之後一定面臨分裂一樣。香港反侵派的表述,是因為自己光譜的對立面支持侵,所以就順理成章借此舒發「菁英民粹」。
香港反侵派的主要目標,是反民粹、維護話語權、抓住民調、主流傳媒、民主制度等逝去的榮光,他們表面上是反對侵,但內裡更想舒發的,是 2010 年以來自己備受挑戰和失落的權威。例如香港很多人不信民調,所以他們說要相信美國民調,但最後還是證明民調誇大拜登支持、嚴重低估特朗普選票等等;例如香港一向是進步主義、偽裝西人文明的另類樂園,這個大論述近年也被拆解挑戰到面臨存在危機,於是他們說「侵粉」入戲過深,但自己其實也一樣入戲;
本地侵粉是自身生死存亡而誘發的立場,本地反侵派的共識則是借他山之石,築固自己與「民眾」的距離,劃出一個神聖的象徵空間;因為他們一向睥睨天下,但多年來也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所以「菁英民粹」的意思是,他們並不接受香港的利益立場,已經因為中國政治大變而與西方分道揚鑣。例如香港人是對 美國 BLM 沒感覺的、對美國環保是沒感覺的、對 LGBT 是沒感覺的,因為這確實不是香港自己對美國議程的核心利益。如果你甚麼都關注,那你就是反過來沒關注任何事;甚麼都關注,就是沒有核心利益。
台灣的經驗和心境
所以臨近選舉的時候,一些人也對香港人不支持 BLM 之類進行情緒勒索、暗示香港人不支持這種事情就沒資格要求美國跨海支持,也是陷入了道德主義政治 — 又是他們說,美國的外交政策絕對由本國利益出發,那香港人是否在每個議程跟他們一模一樣看法,又有甚麼關係?日理萬機的美國一線政客難道上連登看到自己被人鬧,就會因而改變外交政策?大家理性上都知道這是誇大其辭,但當你洞察發言者自身的利益立場,就不會覺得奇怪,項莊舞劍,並不是真的想玩劍術,而是在乎自己在 (幻想出來) 的全球階級鏈之中稍為高於香港一般人的自我感覺,當然具體上學術、民調、傳媒、機制的神聖性,也是他們的利益所在。
例如自己是玩民調的,就很難承認美國民調已經連續兩次非常不準確;自己是主流傳媒的,就很少會公開反對連播 cut 掉特朗普的做法,頂多是平衡道理,有碗話碗可能同時損害自己的權威。
反侵派向香港人喊話應該尊重美國制度的時候,他們沒理解自己的對象是絕對的「民粹」(這裡是中性用詞),即這班香港人就是香港制度崩壞的直接受害者,他們本身就不信「制度」的了,也因此更加容易相信美國的制度也正被侵食。而實際上起碼第四權就已經進入自我失守和混亂。所以叫香港人要相信美國制度,是突然之間拋棄了本地的政治 context,機械式餵食一套美國觀念,甚至嘲諷香港人是「港燦」。甚至你會有一種疑問,究竟他們是游說外國,還是幫外國游說我們。這是非常危險的。
最真實的問題是,香港近年的經歷和主體意識,已經導致一般人的對外視野並不永遠只是拉著外國進步白人的衫尾,他們了解到自己被「國際規則」出賣的歷史,也了解到道德口號之下,政治真實的一千度灰諧。如果要求人民對 BLM、環保、LGBT 的看法要跟美國某些群體完全一樣,只是美國中心論,忘記了自己是東方人、香港人。認為人民對 BLM、環保、LGBT 的看法要跟美國完全一樣,國際線才做得下去,那便是夾帶私貨的勒索式論述。自身的信仰和聯合世界兩件事,其實是兩件事。正是因為信仰有不同,所以才要有人技巧性地磨合雙方、求同存異。
美國一向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台灣人還是一直努力在華盛頓和美國搞他們的人脈。可能也有台灣菁英對民眾說,既然美國也不支持,我們自身也要反對獨立,才可以跟美國佬搞上,這就混淆了手段和初衷。初衷是為了保存獨特的香港,而不是隨便找個老細將自己賣出去。如果香港人是這樣,我是美國也會看不起這班人,絕對應該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香港人不應純粹因義氣而塑造「非此不可」的總統觀,但同樣也不應該純粹因為「反民粹」的意氣和私利而認為人民的傾向就是次等。美國選民的意願應該被尊重,同樣的邏輯也該應用到香港人 — 這班沒票的人,根據自己的經歷和信仰支持某一個人,是有 ground 的,為甚麼要成為美國內鬥的尾巴?
台灣的做法,是很快承認拜登的勝果。蔡英文和賴清德據報都在網上發了賀文。有些人說他們過於現實、甚至忘恩負義;但實際上他們必須向國民的利益和現實負責,即使內心對侵政府感恩戴德,作為領袖人也要放在心裡,民間怎麼看是另一回事。台灣肯定是冷戰和西方聯合政策下的被出賣者,他們對於國際政治的冷酷和人走茶涼,肯定比我們感受更深,但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極為深沉,這一方面可能是學日本人的。在選舉之前,台灣反而更加低調、更加緩和,肯定是在準備侵一旦選輸的結果,也對將來的逆風有了各種準備。現在台灣又被排拒在世衛大會,他們當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但現實是這樣也要迎難而上。
特朗普的外交功績有好多,但他本人有其極限。Trump 破壞了很多人、很多國際組織、很多境外集團的既得利益,如果菁英建制派沒有阻止他順利當選,就證明他過去四年做的事沒有入肉;既然入肉,他就多數要中途中箭下馬。在全國進步派圍剿下,特朗普打了一場漂亮的硬仗,但他不是超人,他總有一天會停下來。個人希望他有實據能夠翻盤,但那也只是多了四年,今日的情況將來總有一天要面對。
你問台灣人,這樣「下注」難道不怕侵翻盤嗎?國際政治沒有「炒車」的,侵合法回來的話,他們照樣跟他交打道。侵或任何做大事的人、整個體系,都不會在乎這些。只有低層次的人才會在乎誰人「反骨」,做生意不是講意氣而是講利益。同樣道理,即使拜登要親中,也不會因為香港所有人接受了全套美國價值而有所改變,他不親中的唯一可能就是國會體系、企業、游說團體、國安系統的節制,而不是我們內心下了甚麼注。
慎防所有人跌入「世界無法改變」的自我實現預言
人對外部世界認知的準確度,取決於對自己的認識準確度。當你認識到香港在世界權力鏈處於極下游位置,就不會誤以為自己的網絡「民情」會導致天崩地裂,除非你是想偷渡自己的利益立場;而真心相信這些的,其實就像去年香港有人搞集會支持加泰反警暴,有一些連登國際專家繪形繪聲地說:美國和歐盟不支持加泰獨立,所以我們不能聲援,否則會得罪美國和歐盟,他們就會不理會香港。
最後還真是有很多人信,但搞完之後美國聲都唔聲,之後還因為理大之戰而快速通過了民主人權法。那個國際視野帖文最近還在被不斷「回帶」鞭屍。這次無論支持還是反對侵,都是跟美國至少一半人選民站在同一陣線。美國人投票,自然不會在乎香港怎樣被對待,他們可以更在乎關乎自身的稅制、種族、貿易戰、醫療、宗教等等,這是合理的,正如香港最在乎美國的中國政策,也一樣合理。說得難聽就是他們在乎冰川融化多過香港人會死,也是合理的。我們不可以要求美國人像香港那樣思考,反之亦然。除非你直說香港人就是低等,要學美國人東西岸菁英一式一樣才是走在潮流尖端 ,那我就沒話說。
美國亂成一團,意見極化紛芸。民主黨的激進左派在進迫中間建制派、共和黨拿住了參議院,在眾議院也有新斬獲,這對美國人來說,肯定比起「遠東」一個戰時地區的人民內心怎麼想、在網上怎樣議論,要切身得多。而對香港更切身的是,群眾是存在的,被否定的群眾只會走向更極端的光譜。當所謂公共輿論界無法提供全面而符合本地脈絡的角度,兩邊就只會慢慢走向老死不相往來。一邊是繼續對群眾支持誰人藐嘴藐舌,人身攻擊侵粉沒有學歷或者「讀左咁多書都無基本邏輯」;一邊是走向光明會控制一切、深層政府無可擊敗的陰謀論。美國《衰仔樂園》對 「美國自製 911」 之類陰謀論的看法,就是人們確實需要陰謀論,因為他們希望是美國政府製造撞機事件,而不願相信第三世界恐怖份子可以做得到。
陰謀論的基本敘事,是神秘的深層機構控制一切,這並不是說沒有深層機構,肯定有,但這種論述在日常生活和香港的絕對化,符合了人們內心想放棄、認命、安心於「一切無法改變」的「對中現實主義」。當形勢如此險惡、政治如此令人失望,人口中的大多數人一定不是永遠會爬起來的 Rocky,而是變成習得性無力或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他們內心到這個階段就會更願意相信中國無敵、美國衰落,因為他們不想掙扎下去,潛意識便會計劃自身的精神崩潰和「本 pea」。就像外國主流傳媒越是對人民藐嘴藐舌、進步派搞「浸粉清算名單」,他們就更相信另類右翼和陰謀論,然後主流傳媒又真理部上身玩 fact check cut 直播成癮,人們就更不相信他們,變成惡性循環。積極的虛無主義者若無法引導失望的民意,人民就會被消極的虛無主義者接收。
日本右翼意思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港台民眾支持特朗普是理性選擇 但要接受他有其極限】
人對外部世界認知的準確度,取決於對自己的認識準確度。換句話說,對美國可以「期望」甚麼、對這次結果是得是失的判斷,都是由發言者對自己地位的認識 (或錯判) 構成。
港台人撐侵者比反侵者更要本真
香港內部,這次有很多評論家和民眾都旗幟鮮明支持特朗普。這是香港處境和美國外交政策的中國部份義利相結合的自然現象。美國打了關稅戰、迫中國重新尊重美資的自由和產權;大力向台灣賣武器、通過保障法案,「友台」強度超過了冷戰中後期以來任何一屆總統;對於香港則落實了民主人權法案、接受某些難民、提升香港問題到他們的鎂光燈之下、制裁主要官員等等。
雖然在利益上,中美鬥爭激化,其實也是將香港推入動蕩和風險。然而「大眾倫理」在 19 年之後已被刷新,以攬炒、加速、焦土形容,不一為之,他們認為香港首先要犧牲,才可能造成動勢,才可能打擊中國;而且也對多邊主義、國際進步大台、被玩爛的國際規則之遺害,是身同感受 (由聯合國剔取香港自決權利開始),所以港人支持特朗普是具體而合乎理性,更為本真 (authentic)。反侵派其實沒有特別支持拜登,因此他們的 ground 甚至比撐浸派更不穩固,如浮沙建屋,這跟美國民主黨的最大公因數其實只是「反侵」一樣,之後一定面臨分裂一樣。香港反侵派的表述,是因為自己光譜的對立面支持侵,所以就順理成章借此舒發「菁英民粹」。
香港反侵派的主要目標,是反民粹、維護話語權、抓住民調、主流傳媒、民主制度等逝去的榮光,他們表面上是反對侵,但內裡更想舒發的,是 2010 年以來自己備受挑戰和失落的權威。例如香港很多人不信民調,所以他們說要相信美國民調,但最後還是證明民調誇大拜登支持、嚴重低估特朗普選票等等;例如香港一向是進步主義、偽裝西人文明的另類樂園,這個大論述近年也被拆解挑戰到面臨存在危機,於是他們說「侵粉」入戲過深,但自己其實也一樣入戲;
本地侵粉是自身生死存亡而誘發的立場,本地反侵派的共識則是借他山之石,築固自己與「民眾」的距離,劃出一個神聖的象徵空間;因為他們一向睥睨天下,但多年來也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所以「菁英民粹」的意思是,他們並不接受香港的利益立場,已經因為中國政治大變而與西方分道揚鑣。例如香港人是對 美國 BLM 沒感覺的、對美國環保是沒感覺的、對 LGBT 是沒感覺的,因為這確實不是香港自己對美國議程的核心利益。如果你甚麼都關注,那你就是反過來沒關注任何事;甚麼都關注,就是沒有核心利益。
台灣的經驗和心境
所以臨近選舉的時候,一些人也對香港人不支持 BLM 之類進行情緒勒索、暗示香港人不支持這種事情就沒資格要求美國跨海支持,也是陷入了道德主義政治 — 又是他們說,美國的外交政策絕對由本國利益出發,那香港人是否在每個議程跟他們一模一樣看法,又有甚麼關係?日理萬機的美國一線政客難道上連登看到自己被人鬧,就會因而改變外交政策?大家理性上都知道這是誇大其辭,但當你洞察發言者自身的利益立場,就不會覺得奇怪,項莊舞劍,並不是真的想玩劍術,而是在乎自己在 (幻想出來) 的全球階級鏈之中稍為高於香港一般人的自我感覺,當然具體上學術、民調、傳媒、機制的神聖性,也是他們的利益所在。
例如自己是玩民調的,就很難承認美國民調已經連續兩次非常不準確;自己是主流傳媒的,就很少會公開反對連播 cut 掉特朗普的做法,頂多是平衡道理,有碗話碗可能同時損害自己的權威。
反侵派向香港人喊話應該尊重美國制度的時候,他們沒理解自己的對象是絕對的「民粹」(這裡是中性用詞),即這班香港人就是香港制度崩壞的直接受害者,他們本身就不信「制度」的了,也因此更加容易相信美國的制度也正被侵食。而實際上起碼第四權就已經進入自我失守和混亂。所以叫香港人要相信美國制度,是突然之間拋棄了本地的政治 context,機械式餵食一套美國觀念,甚至嘲諷香港人是「港燦」。甚至你會有一種疑問,究竟他們是游說外國,還是幫外國游說我們。這是非常危險的。
最真實的問題是,香港近年的經歷和主體意識,已經導致一般人的對外視野並不永遠只是拉著外國進步白人的衫尾,他們了解到自己被「國際規則」出賣的歷史,也了解到道德口號之下,政治真實的一千度灰諧。如果要求人民對 BLM、環保、LGBT 的看法要跟美國某些群體完全一樣,只是美國中心論,忘記了自己是東方人、香港人。認為人民對 BLM、環保、LGBT 的看法要跟美國完全一樣,國際線才做得下去,那便是夾帶私貨的勒索式論述。自身的信仰和聯合世界兩件事,其實是兩件事。正是因為信仰有不同,所以才要有人技巧性地磨合雙方、求同存異。
美國一向不支持台灣獨立,但台灣人還是一直努力在華盛頓和美國搞他們的人脈。可能也有台灣菁英對民眾說,既然美國也不支持,我們自身也要反對獨立,才可以跟美國佬搞上,這就混淆了手段和初衷。初衷是為了保存獨特的香港,而不是隨便找個老細將自己賣出去。如果香港人是這樣,我是美國也會看不起這班人,絕對應該呼之則來揮之則去。
香港人不應純粹因義氣而塑造「非此不可」的總統觀,但同樣也不應該純粹因為「反民粹」的意氣和私利而認為人民的傾向就是次等。美國選民的意願應該被尊重,同樣的邏輯也該應用到香港人 — 這班沒票的人,根據自己的經歷和信仰支持某一個人,是有 ground 的,為甚麼要成為美國內鬥的尾巴?
台灣的做法,是很快承認拜登的勝果。蔡英文和賴清德據報都在網上發了賀文。有些人說他們過於現實、甚至忘恩負義;但實際上他們必須向國民的利益和現實負責,即使內心對侵政府感恩戴德,作為領袖人也要放在心裡,民間怎麼看是另一回事。台灣肯定是冷戰和西方聯合政策下的被出賣者,他們對於國際政治的冷酷和人走茶涼,肯定比我們感受更深,但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極為深沉,這一方面可能是學日本人的。在選舉之前,台灣反而更加低調、更加緩和,肯定是在準備侵一旦選輸的結果,也對將來的逆風有了各種準備。現在台灣又被排拒在世衛大會,他們當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但現實是這樣也要迎難而上。
特朗普的外交功績有好多,但他本人有其極限。Trump 破壞了很多人、很多國際組織、很多境外集團的既得利益,如果菁英建制派沒有阻止他順利當選,就證明他過去四年做的事沒有入肉;既然入肉,他就多數要中途中箭下馬。在全國進步派圍剿下,特朗普打了一場漂亮的硬仗,但他不是超人,他總有一天會停下來。個人希望他有實據能夠翻盤,但那也只是多了四年,今日的情況將來總有一天要面對。
你問台灣人,這樣「下注」難道不怕侵翻盤嗎?國際政治沒有「炒車」的,侵合法回來的話,他們照樣跟他交打道。侵或任何做大事的人、整個體系,都不會在乎這些。只有低層次的人才會在乎誰人「反骨」,做生意不是講意氣而是講利益。同樣道理,即使拜登要親中,也不會因為香港所有人接受了全套美國價值而有所改變,他不親中的唯一可能就是國會體系、企業、游說團體、國安系統的節制,而不是我們內心下了甚麼注。
慎防所有人跌入「世界無法改變」的自我實現預言
人對外部世界認知的準確度,取決於對自己的認識準確度。當你認識到香港在世界權力鏈處於極下游位置,就不會誤以為自己的網絡「民情」會導致天崩地裂,除非你是想偷渡自己的利益立場;而真心相信這些的,其實就像去年香港有人搞集會支持加泰反警暴,有一些連登國際專家繪形繪聲地說:美國和歐盟不支持加泰獨立,所以我們不能聲援,否則會得罪美國和歐盟,他們就會不理會香港。
最後還真是有很多人信,但搞完之後美國聲都唔聲,之後還因為理大之戰而快速通過了民主人權法。那個國際視野帖文最近還在被不斷「回帶」鞭屍。這次無論支持還是反對侵,都是跟美國至少一半人選民站在同一陣線。美國人投票,自然不會在乎香港怎樣被對待,他們可以更在乎關乎自身的稅制、種族、貿易戰、醫療、宗教等等,這是合理的,正如香港最在乎美國的中國政策,也一樣合理。說得難聽就是他們在乎冰川融化多過香港人會死,也是合理的。我們不可以要求美國人像香港那樣思考,反之亦然。除非你直說香港人就是低等,要學美國人東西岸菁英一式一樣才是走在潮流尖端 ,那我就沒話說。
美國亂成一團,意見極化紛芸。民主黨的激進左派在進迫中間建制派、共和黨拿住了參議院,在眾議院也有新斬獲,這對美國人來說,肯定比起「遠東」一個戰時地區的人民內心怎麼想、在網上怎樣議論,要切身得多。而對香港更切身的是,群眾是存在的,被否定的群眾只會走向更極端的光譜。當所謂公共輿論界無法提供全面而符合本地脈絡的角度,兩邊就只會慢慢走向老死不相往來。一邊是繼續對群眾支持誰人藐嘴藐舌,人身攻擊侵粉沒有學歷或者「讀左咁多書都無基本邏輯」;一邊是走向光明會控制一切、深層政府無可擊敗的陰謀論。美國《衰仔樂園》對 「美國自製 911」 之類陰謀論的看法,就是人們確實需要陰謀論,因為他們希望是美國政府製造撞機事件,而不願相信第三世界恐怖份子可以做得到。
陰謀論的基本敘事,是神秘的深層機構控制一切,這並不是說沒有深層機構,肯定有,但這種論述在日常生活和香港的絕對化,符合了人們內心想放棄、認命、安心於「一切無法改變」的「對中現實主義」。當形勢如此險惡、政治如此令人失望,人口中的大多數人一定不是永遠會爬起來的 Rocky,而是變成習得性無力或者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他們內心到這個階段就會更願意相信中國無敵、美國衰落,因為他們不想掙扎下去,潛意識便會計劃自身的精神崩潰和「本 pea」。就像外國主流傳媒越是對人民藐嘴藐舌、進步派搞「浸粉清算名單」,他們就更相信另類右翼和陰謀論,然後主流傳媒又真理部上身玩 fact check cut 直播成癮,人們就更不相信他們,變成惡性循環。積極的虛無主義者若無法引導失望的民意,人民就會被消極的虛無主義者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