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日本勝高股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日本勝高股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日本勝高股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日本勝高股價產品中有37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輕易豐盛學苑 Jamie 賺錢小宇宙,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了解自己天賦特質,幫自己加薪上萬元! ‣ https://lihi1.com/ou2i3 ●超強理財攻略小資理財 :https://reurl.cc/8lKQDb #輕易豐盛學苑 #理財新手 #投資理財入門方法 地主小瑛過去曾到日本留學一年, 回台擔任日商公司秘書後, 愛學習的她,透過學苑的...

日本勝高股價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4:27:35

【@marketfocus.hk 】 【龔成專欄】日本樓升值潛力較遜宜先沽售獲利 中概科網股股價低殘 可買ETF分注吸納 . 有投資者收入不高,手上乏收息或增長型股票,但他早年曾以低價買入香港樓及日本樓收租,故希望想法增加每月被動式收入。投資書籍作者及股評人龔成認為,日本物業長遠增長力遜於香港物業,...

日本勝高股價 在 腦洞大開|商業時事X 議題分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8:58:03

【03/22-3/28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3月⠀ ⠀ ❶ H&M支持新疆棉遭中國抵制⠀ ⠀ ▍去年舊文惹出新風波?⠀ ⠀ 相信大家這幾天如果打開新聞台,可能會關注到有關「新疆棉」的議題。雖然台灣媒體照樣迎合閱聽人喜好,以斗大的標題列出支持中國政府的藝人名單,試圖激起大眾的對立與怒火...

日本勝高股價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05 15:37:26

【@businessfocus.io】賣盤、私有化、市值蒸發99% 四大港產時裝巨頭緣何黯然落幕? . 近年來香港本土時裝產業開始走下坡,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打擊,歷經零售寒冬的多家本土時裝企業已今非昔比,服裝零售龍頭堡獅龍(592)賤價買盤給了李寧家族持股的非凡中國(8032),「時裝之王」Espr...

  • 日本勝高股價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日本勝高股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1 07:28:05
    有 126 人按讚

    [吼~~~]又新高了,美股五連跌又如何(扯,跌五日先2%)?

    TLDR:係呀,好貴架啦,兩年半前都好貴的,之後再升咗250%。

    ==============
    已烴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1. 有啲話,刁你求其提過又計。咁固然呢隻唔少Patreon讀者有買。咁但,即管唔好計我「提」嗰時。由我買落去,2019年9月嘅事,剛好兩年前。兩年升250%,一萬變三萬五。咁你都唔滿意嘅,我就唔知點安慰你了

    2. 咁當然,唔係隻隻升咁多,有啲輸到趴添,但上星期個週末專題貼過晒我所有股票出嚟。咪有個魚缸溫度計?咁你咪當equal weight(*),都80%回報啦。(嗰行我有公開FB貼出嚟,你可以自己計)。

    3. 「幾耐80%先?」。我又真係冇統計喎,咁怕且唔係幾個月,咪幾年咯。咁你個個可以一個星期升幾倍嘅,就唔使睇我啦。但我自己就相當滿意。

    4. 我又使唔使識整光刻機? 人地識整就得啦!我地呢啲坐冷氣房嘅,就係做呢啲嘢架啦。

    5. 真架喎,任你點講,但講到尾,買股票,就係夾錢同人做生意,咁簡單。咁李嘉誠使唔使識落石屎?

    6. 又講真,美股5連跌啦下。你又可以好多「不利因素」,我都識講。民主黨左膠又話加股息稅嘛(但,股市在民主黨帶領下升多哦定共和黨下升多啲?你話呢?),蘋果單官司又不利判決勢將打擊服務收入嘛,嚟緊仲有債務上限添,仲有通脹又高添 — 跌嗰時你咪講呢啲咯。

    7. 我只係知道,之前N咁多次叫買ASML,一般嘅反應,都係覺得太貴。咁其實人之常情,見到歷史新高要再飛入去,心理上係唔易克服嘅。另外,亦唔止係bias嘅人之常情,背後都有合理嘅原因,應該好少人可以覺得間公司唔勁,但,「點都有個價嘛」。

    8. 的確係咁,ASML已經係全歐洲第二大市值嘅公司。你可以估下第一大係邊間,本人都有持有的。

    9. 你問in this context 歐洲包唔包英國?包!但,英國有大公司架咩?HSBC?周恩來話齋:「英國最大市值嘅公司?在愛爾蘭。或者印度。或者新加坡」(**)

    10. 咁所以,ASML,作為一間3500億美金市值嘅公司,你話要呢啲位升多5倍10倍,我諗都幾難。因為全球最大嘅蘋果都只係25000億。當然啦,講到尾都係時間,可能過幾年堆FAAMG去到50000億,甚至10萬億呢?蘋果過去3年都升咗4倍。

    11. 況且,我係2019年9月同你講ASML嘛。嗰時ASML一樣係歷史新高。今日嘅day high係聽日嘅day low.

    12. 固然你可以話事後孔明,但肯定2019年9月,唔係買股票最好嘅時機。買咗半年就全球股災啦,係咪?咁我有冇take profit?或者有冇「止蝕」?隻嘢一樣高位跌三成架!

    13. 當然我冇叻到低位撈到(哪有錢?況且,亦都冇膽)—但Patreon寫過N次啦(其實係Peter Lynch講,熟讀唐詩三百首嘛,條友好似寫詩的),你同我唔使做到9分10分的,你有7分已經十分好,因為好多人根本係自爆的(***)。例如2020年肺炎股災嘅例子,你根本唔使叻到低位撈。你只要唔好做傻仔低位沽走就得。

    14. Ignore the boos,因為They usually come from the cheap seats.2020年3月,呢度成班花生客係咁鬧我,仆街死財演仲叫人買股票你有冇良心(話時話,方榮記休息兩星期,冇得打邊爐)。你知唔知好大鑊呀(係喎我唔知你先知,拿,呢啲咪暗中嘅自大)。聯儲局印銀紙解決唔到疫情呀(係喎,但又如何?)。經濟重創呀(so?)。好多人失業呀(我失業大半年添,so?)

    15. 講真的,呢個Patreon搞咗一年多啲,都係相當順風順水—我唔係講我,係講個市場!呢啲唔係常態嚟旳。你永遠要有心理準備,面對更加惡搞嘅市況。2020年3月?都唔算最惡搞,你見我都冇乜壓力,因為嚟得快彈得快。反而2018年嗰種由頭跌到尾先惡玩,仲要係差不多個個市場都跌。

    16. 投資者永遠係矛盾,亦係巴金的。我都係。見到52週新高,梗係唔敢買,事實美股估值點都唔係話平。但你話想等調整?唔好話舊年3月個個鬧到七彩,「咁驚丫嘛,咁大件事」,係丫,但唔係咁大件事點會有得跌三成?

    17. 我就當,10%回調你去買。舊年3月到而家都冇出現過,係咪?但呢個唔係常態嚟的。美股即使係十一年牛市(2009-2019),十一年入面,有七年都有10%嘅回調,即使係大牛市都係咁。但,換著而家高位跌10%?即係道指跌3500點?我保證你個個都話牛市玩完。換著跌20%?道指跌7000點?我保證個個都鬧我仆街死財演冇良心累人輸錢

    18. 以上呢啲現象呢,都有啲人明,至少我Patreon啲讀者都會明。但我同你都係人嘛,知易行難的,你梗係有情緒,股市就係三分科學七分藝術,而嗰七分藝術往往大部份就係情緒。

    19. 點克服?我Patreon同本書都有講。最簡單,唔好上咁多Facebook Twitter(除咗我個Page),唔好睇咁多股價,唔好同朋友講股票。係喎,聽落有啲反社會,但冇法的,呢啲就係取捨。廢柴梗係圍爐,成功多數都係孤獨啲。

    20. 仲有?其實真係我本書有講(百二蚊真係好抵睇,講真的)。咪每個月投資,唔睇價,唔睇指數,唔睇新聞。總之買晒佢。升咗好多咩?照買。股災咩?又買。

    21. 我買好多股票時都係咁,決定嗰日買,決定買幾多,就照買。你見到我亦都身體力行,我話買垃圾倉,話買日本股,係嗰日買幾多就買幾多,冇因為隻嘢大插或大升而唔買的。信自己,但唔好太高估自己。萬一你錯呢?

    (*)實情你會見到樣嘢:即使你買嗰時係equal weight,到後來自然就係跑出嗰啲佔比重多好多。呢個亦係幾有趣嘅一樣嘢:例如隻安踏,我買嗰時十幾蚊,而家百幾蚊。咁佢而家升10%,等於我「最初」嘅投資一個開了。呢啲就係……複利嘅威力。但必定係要時間。時間係投資者嘅朋友,但偏偏好多人係主動去趕佢走的,好似聽日末日審判咁,十分不智。

    (**) 認真,英國最大市值嘅公司Astrazeneca,細過愛爾蘭嘅Medtronic或者Accenture(又一走寶)。咁當然你可以話呢兩間都唔係真係「愛爾蘭」公司。走稅嘛,你懂的。咁但,Astrazeneca就肯定細過印度嘅Reliance 或者 Tata,甚至細過坡仔間冬海SEA(東南亞小騰訊喎,又一走寶,寫過但冇買)。脫歐真好。

    (***)呢個亦係我教書教會考班嗰時成日講嘅嘢,好多人根本係去到自爆的。固然我「鍾意」教精英班(我鍾意Stephy 鍾意李佳芯添),但亦教過Repeaters 之類,我都同佢地講,唔好同我講「冇數學天份」「由細到大好怕數學」「之前啲嘢都唔識」之類,固然呢啲都係問題,但大佬我唔係要你拎個A嘛,要你拎個合格,就真係唔難,差不多人人畀啲心機都可以。但你去到A Level就唔係呢回事啦,「因為會無啦啦自爆嗰班友已經消失咗」。同一個道理放落好多嘢都係咁。打工如是,投資如是。我本書都係講呢啲嘢。固然好多嘢唔係你控制,我亦都知道要講天份。但在好多遊戲,金字塔嘅底層,你只要稍為認真玩,稍為下啲苦功,已經勝過好多會自爆嘅人。當然你去到高層就唔係鬥呢啲了,上得嚟嘅個個都努力個個都有基本功架啦。

    ==============
    已烴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 日本勝高股價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2 18:04:16
    有 316 人按讚

    翁朝棟開啓新時代:半世紀來最耀眼的中鋼

    8月30日,中鋼召開股東大會,董事長翁朝棟透露了四個重點:一是今年是中鋼建廠50年來最好的一年;二是接下來的第四季獲利會「月來月旺」;三,後續全球碳中和,碳稅將催生高鋼價時代到來;四,明年會比今年好很多!
    一般股東大會都是行禮如儀,這回翁朝棟用四個重點,說出中鋼的前景,讓股東很窩心。今年是中鋼公司峰迴路轉的一年,中鋼在鋼價殺戮中虧損了4個季度,直到去年4Q才轉盈,這一季賺52.45億,把前三季賠的賺回來,帳上免於出現虧損。今年獲利果然「月來月旺」,中鋼每個月獲利像阿拉伯數字字在跳動,3月起形成「5,6,7,8,9⋯⋯」的律動,6月賺83.06,7月90.84億元。今年前7月,中鋼已大賺442.86億元,如果每個月都增加,中鋼公司今年稅前獲利可能超過900億元,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也回應了翁朝棟說的「半世紀建廠以來,最好的一年」的說法。
    中鋼建廠後,獲利最好的一年是2007年,那時的董事長是江耀宗,後來交棒給林文淵,那年中鋼税前賺616.52億,稅後純益512.64億元,EPS4.44元,中鋼的股價漲到54.4元。今年中鋼若税前賺900億,稅後也會超過600億,這會是最好的一年。
    中鋼公司成立於1972年,是將經國十大建設留下的禮物。當年由馬紀壯當董事長,趙耀東出任總經理,這是近代兩岸三地最早設立的一貫作業大煉鋼鐵,因此,「中國」這兩個字被我們拿來使用,後來在中國成立的大鋼廠都以地方名字命名,例如,寶山、馬鞍山、山東、重慶、河北、本溪⋯⋯這是別具一格的特殊個案。
    這些年,中國全力加大鋼鐵生產力道,世界前10大鋼鐵廠,中國囊括7家,中鋼的1400萬噸只能排在25名。單是寶鋼產能就高達1.15億噸,中國生產的鋼品最大逾11億噸,把全球鋼鐵業打趴了。從07年到去年,全球鋼鐵業都在昏天暗地的殺戮中,過去十幾年,中鋼公司獲利很少超過200億元,今年卻大爆發,這是因為市場供給與需求出現大變化。
    供給方,中國為了碳排放,上半年減產6000萬噸,出口退稅取消,而且對出口鋼材加徵關稅,俄羅斯也跟進。日本老舊鋼廠也積極減產。而需求方,美國開啓百年基礎建設計畫,美國的熱軋鋼捲每公噸漲到1900美元以上,今年台灣外銷接單,基本金屬每月都成長七,八成,這是美國需求帶動。一方減產,一方需求大增,這形成鋼鐵市場的大時代,中鋼搖身變成大受益者。
    翁朝棟在2016年出任中鋼董事長,辛苦了5年,致力改善製程,發展再生水,中鋼現在已是全球第六大巿值的鋼鐵公司,這也象徵台灣以效率取勝的優質經營,值得給翁董事長掌聲!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