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 @thestandnews) .
[ 公屋好靚,好有地位 ]
.
警員一句「你住公屋有咩地位」,叫憤怒的香港人站起來,直認來自屋邨,紛紛替公屋平反。
.
以出身和住屋去否定一個人的公民權利及社會地位,這種標籤固然無知,亦非常過時,一如警察也會討厭被統稱為「毅進仔」。
.
況且當年公屋的出...
(原文刊於 @thestandnews) .
[ 公屋好靚,好有地位 ]
.
警員一句「你住公屋有咩地位」,叫憤怒的香港人站起來,直認來自屋邨,紛紛替公屋平反。
.
以出身和住屋去否定一個人的公民權利及社會地位,這種標籤固然無知,亦非常過時,一如警察也會討厭被統稱為「毅進仔」。
.
況且當年公屋的出現,正正為著一個善良的理念:不論身份貴賤,每個平民都應該擁有安身之所,一種立足社會的尊嚴。
.
香港公屋,源自一場火紅年代的意外:1953年石硤尾大火,53,000人無家可歸,衍生出第一代徙置大廈,成為公屋雛型,主要為安置受災居民與寮屋戶,設施簡陋。
.
翌年,港英政府成立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十個廉租屋邨。
公屋因不美麗的意外而來,然而那些年的設計,留下了重要的美學參考,一座屋邨就如一件放在戶外的藝術作品。
.
舊式公屋建築主張實用,彰顯現代主義風格,為解決空間問題而來,必須簡約,務實,以功能為先,不嘩眾取寵。
.
表面上循規蹈矩,可是只要找到對的角度,自會看到以小為多的哲學,源自排列、重覆,冷靜而整潔的美。
.
比方說,長型大樓每層數十個單位,縱與橫同時擴張,遠眺屋邨樓房,不論窗戶配搭通風槽,或是走廊圍攔加大門,連綿不絕的重疊和組合,密密麻麻如格子,織出一張鋪天蓋地的網,既是顏色豐富的積木,也是比例對稱的畫。
.
而公屋在過去50多年間變化多端:長型(西環邨、彩虹邨等)、I 型(新田圍邨、啟業邨等)、工字型(禾輋邨、彩雲邨等)、十字型(大興邨、順安邨等)⋯⋯不同結構各自生出不同美感,幾何三角或梯形,為屋邨帶來只此一家的面相,由建築去確立身份。
.
數到至今依然被視作經典的結構,包括雙塔式設計:1967年落成的華富邨,由前政務司廖本懷操刀,是全港首個出現雙塔式設計的大樓,由兩個正方型對角互扣而成。特別在中庭的大型天井,天井之間是電梯大堂,以走廊通道包圍。
.
天井大小跟樓層高度跟隨比例制定,確保日光照到每一層,也幫忙通風,帶動熱空氣上升和流動,並且減少空間的封閉感覺,住戶踏出家門馬上一眼關七,鄰里關係更為緊密。
.
意外收穫是震懾眼睛的構圖效果──由地下抬頭看,世界成為聚焦成一條方形管道,直衝上天空;而樓層不斷交錯重疊,構成深不可測的方格,讓人禁不住生出壓迫感的一個巨井,極光與極暗,最高與最低,那反差不斷衝擊熟悉的認知。
.
更科幻的設計,屬於1975年入伙的勵德邨,前工務司鄔勵德的曠世作品,成為電影《攻殼機動隊》的取景場地。
全邨共八座大廈,其中四座為眼鏡形建築, 是全港至今唯一的圓柱體公屋建築,遠看就像一對巨大的煙囪,亦有點西方中古圓塔建築的味道。
.
裡頭是一個接一個的圓,每座27層,每層17戶,跟雙塔式天井異曲同工,一圈一圈相疊而成,是個無限延伸的宇宙,引你想像:有人形容為相機開開合合的快門,有人覺得它像波板糖,更多人形容那是通往平行時空的隧道。
.
這些因排列與重覆而呈現的幾何,散落屋邨每個角落,可以是樓梯扶手不停旋轉的一道漩渦,可以是通風牆千變萬化的花飾演繹,亦見於那年代十分流行的紙皮石設計;只要打開雙眼,邨內都是小風景,標誌設計者心意。
.
而寫在梯間、印在告示招牌,以及邨內街坊小店招牌上的字體,更是屬於香港地景的一種獨有文化,剛勁有力的北魏體,挺拔端莊的楷書,嚴肅卻不失靈巧的隸書等等,都為建築物添上秀外慧中的靈氣。
.
那些年獅子山下的基層市民,因為公屋而終於成家,有了安身立命的處所。
.
屋邨的美,除了結構上建設上,更重要是包含了將心比己的考量:為改善生活而來的設計,以人為本,最是親厚。
.
「有許多建築師說,夢想去建公共屋邨。乃把人的屋住環境與呼吸空間皆設想完備,是絕高藝術。而香港,是最好施展身手之地。」台灣作家舒國治曾經在《香港建築》一文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