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tung高雄
想去好耐的旗后砲台⚔️ 【上】 ◇
⏳建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
💡市定二級古蹟
🌄位於旗后山 (出旗津渡輪站後往右邊沿海邊行走)
氣勢磅礡的旗后砲台,四周護以堅固厚實的高牆
今日煙硝氣息不再,但大家可從中發現許多歷史痕跡
雖然這是由英國人建造的西式海防砲台,
但其門額題...
#yantung高雄
想去好耐的旗后砲台⚔️ 【上】 ◇
⏳建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
💡市定二級古蹟
🌄位於旗后山 (出旗津渡輪站後往右邊沿海邊行走)
氣勢磅礡的旗后砲台,四周護以堅固厚實的高牆
今日煙硝氣息不再,但大家可從中發現許多歷史痕跡
雖然這是由英國人建造的西式海防砲台,
但其門額題字、裝飾圖案都深具傳統中國特色,
是台灣唯一一座中西合壁的砲台! —————————————————————————————
◇歷史緣由◇
清同治十三年(1874)琉球船難生還者因誤闖台灣原住民地方而被殺,事件催化日本出兵攻打屏東縣牡丹鄉的石門,史稱牡丹社事件。
此後清朝為加強防守打狗港(高雄)的安全,派船政大臣沈葆禎來台,並聘英籍總教習J. W. Harwood,依地形高度督造三座砲台,由高至低分別是「大坪頂砲台」(早已埋入土堆)、「旗后砲台」,「雄鎮北門」砲台。三個砲台互為犄角,為一組防禦線,構成不同射程火砲威力,共扼打狗港,對抗日軍。 —————————————————————————————
◇建築◇
「旗后砲台」砲臺呈長方形,以鋼筋水泥及紅磚為主要建築材料。砲臺分為三區:南區、中區、北區
今次就介紹住南區&北區先🔍
圖3-5:南區是現今入口,昔日為彈藥庫,下面亦有兵房,其上原本安置四門6.5噸英製阿姆斯壯前膛砲 (前膛砲是從砲口裝炮彈,後膛砲是由後面裝炮彈)。可惜在日治時代,大砲均被日本人拆除。而操練場則分為南北兩處。
圖6-10:而北區是以前的入口:昔日為兵房、操場、營門。復修後入口由北區改為南區位置。
舊營門為密樑式結構,以傳統的斗砌法建成。估計砲台門額原本題有「威震天南」四字,點解係估計?因為1895年乙未之役日艦「吉野號」、「秋津州」等艦擊毁了砲台門額,根據舊相復修後才重現「□□天南」兩字。關於門額所缺二字有兩個說法:一為1915年《台灣旅行記》提到其門額為「砥柱天南」,二為1927年陳錫如在《留鴻軒詩文集》之〈旗山記〉中提到「營門匾書,威振天南」,而後者說法較多人信,所以「威震」兩字以虛字呈現。
而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用磚砌成的『囍』字。除此之外,門口角落還有四隻蝙蝠花樣,雙喜加蝙蝠,就是「雙喜賜福」,寓意此砲台以戰止戰,這些吉慶的象徵在台灣的砲台古蹟中非常少見。
待續......
旗後砲台囍 在 高雄美食同好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牆壁上的囍字很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