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A孩子週六補課,
有沒有認真收看英模class 9呢?
今天輪到模C孩子認真囉!
災害、疫苗都是新聞英文的顯學,
看閱測可是要有耐心、讀仔細,
文意選填的兩性之戰方興未艾🙅🏻♀️🙆🏻♂️💁🏻♀️🙋🏻♂️
俐媽還提點了好幾個文法重點,
催生婆paraphrase的方法X5好實用,
好多大...
模A孩子週六補課,
有沒有認真收看英模class 9呢?
今天輪到模C孩子認真囉!
災害、疫苗都是新聞英文的顯學,
看閱測可是要有耐心、讀仔細,
文意選填的兩性之戰方興未艾🙅🏻♀️🙆🏻♂️💁🏻♀️🙋🏻♂️
俐媽還提點了好幾個文法重點,
催生婆paraphrase的方法X5好實用,
好多大餐一直跑出來
effect大餐很豐富,
harass和誰是相似字?
今天來複習之前俐媽在網版課程中介紹的冰島🇮🇸兩性平權運動,
曾經post過的「兩性篇」:gender搭配詞
——————————————————————-
⚧ 俐媽英文教室—性別gender篇:
🙆🏻♀️ opposite gender 異性
🙆🏻♀️ gender issues 性別議題
🙆🏻♀️ gender identity 性別認同
🙆🏻♀️ gender studies 性別研究
🙆🏻♀️ gender relations 性別關係
🙆🏻♀️ gender stereotype 性別刻板印象
🙆🏻♀️ gender discrimination 性別歧視
🙆🏻♀️ gender imbalance 兩性不平衡
🙆🏻♀️ gender bias 性別偏見
🙆🏻♀️ gender role 性別角色
🙆🏻♀️ gender inequality 性別不平等
🙆🏻♀️ gender-related 和性別相關的
♥️ gender equality (n.) 性別平等
♥️ awareness (n.) 意識
—> raise the awareness of N 提昇⋯的意識
♥️ career (n.) 職涯
—> career woman (n.) 職業婦女
❤️ discriminate against N 歧視
—> sexual discrimination (n.) 性別歧視
—> racial discrimination (n.) 種族歧視
—> age discrimination (n.) 年齡歧視
♥️ glass ceiling 玻璃天花板(因性別、種族⋯等而被歧視,無法獲得昇遷)
♥️ glass cliff 女性在公司局勢危急時被升遷至高位去解決燙手山芋
♥️ workplace (n.) 職場
♥️ go on strike (phrase) 罷工
♥️persecution (n.) 迫害
♥️ male-dominated (a.) 男性主宰的
♥️ maternity leave (n.) 產假
♥️ suffrage (n.) 投票權
♥️ franchise (v.) 賦予公民權
♥️ belittle (v.) 貶低;看輕
♥️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 and ... 在⋯和⋯之間取得平衡
♥️ recognition (n.) 認可
♥️ revolutionary (a.) 革命性的
♥️ mutual respect (n.) 互相尊敬
————————————————————-
#俐媽英文教室兩性篇
#俐媽文教室性別篇
也有很多資源喔!
#俐媽英文教室
#誰說女人車一定開不好🤷🏻♀️
#不要當性別老古板
#台大明明尊重您
方興未艾詞性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模A孩子週六補課,
有沒有認真收看英模class 9呢?
今天輪到模C孩子認真囉!
災害、疫苗都是新聞英文的顯學,
看閱測可是要有耐心、讀仔細,
文意選填的兩性之戰方興未艾🙅🏻♀️🙆🏻♂️💁🏻♀️🙋🏻♂️
俐媽還提點了好幾個文法重點,
催生婆paraphrase的方法X5好實用,
好多大餐一直跑出來
effect大餐很豐富,
harass和誰是相似字?
今天來複習之前俐媽在網版課程中介紹的冰島🇮🇸兩性平權運動,
曾經post過的「兩性篇」:gender搭配詞
——————————————————————-
⚧ 俐媽英文教室—性別gender篇:
🙆🏻♀️ opposite gender 異性
🙆🏻♀️ gender issues 性別議題
🙆🏻♀️ gender identity 性別認同
🙆🏻♀️ gender studies 性別研究
🙆🏻♀️ gender relations 性別關係
🙆🏻♀️ gender stereotype 性別刻板印象
🙆🏻♀️ gender discrimination 性別歧視
🙆🏻♀️ gender imbalance 兩性不平衡
🙆🏻♀️ gender bias 性別偏見
🙆🏻♀️ gender role 性別角色
🙆🏻♀️ gender inequality 性別不平等
🙆🏻♀️ gender-related 和性別相關的
https://www.instagram.com/p/CTwcIZXp9mJ/?utm_medium=copy_link
————————————————————-
#俐媽英文教室兩性篇
#俐媽文教室性別篇
也有很多資源喔!
#俐媽英文教室
#誰說女人車一定開不好🤷🏻♀️
#不要當性別老古板
#台大明明尊重您
方興未艾詞性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musicboleh #就醬聽音樂 應 MELODY 之邀約,要我選出1990-2020年有代表性的作品與人物。30年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與人物無可計數,真要寫,恐怕沒有數萬字也說不完整。於是決定用簡單的個人記憶編年史的方式,在國慶月以一連三天的節目做個簡單的回顧,必定會有所遺漏,未提及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要,僅僅是我個人的不周到,但我想,在未來的音樂書寫裡,總會慢慢提及。
✍️1990-2000 ✍️
✍️90年代初,激盪工作坊裡的活躍人物,張盛德與友弟以及好幾位藝文界朋友,組成另類音樂人,他們獨立發行了一張名叫《另類抒情方式》的唱片,並以校園走唱的方式 ,在很多學生心裡撒下了種子,這讓他們萌生了主辦海螺新韻獎的念頭... 這張專輯可說是90年代初最清新的本地代表作,也是90年代本地樂壇改變的起點。
✍️1992-93年,另類音樂人主辦第一屆海螺新韻獎,捲起校園創作風,許多優勝者都投身音樂圈,其中山腳下男孩自資推出第一張專輯,優勝作品月亮圓傳唱至今。
✍️1993年寶麗金與黑狗啤主辦第一屆Canto Rock搖滾大賽,全國各地蓄勢待發的中文樂隊前來參加,一時之間,似乎迎接了搖滾時代的來臨,Canto Rock接連辦了好幾屆,優勝樂隊也獲得發片機會。1997年左右,Canto Rock停辦,樂隊風氣方興未艾,又催生了獨立音樂組織“黃火”,接下來擴音版圖與動搖度都承接了黃火的獨立精神,火種至今不滅。
✍️1995年 光良品冠掌心面世,火速走紅奠定他們登陸台灣之路,1996年,他們改名為無印良品,在台灣一炮而紅,也正式給了馬來西亞歌手一個台灣夢。
✍️1996年,光良品冠馬來西亞原來的製作團隊,陳豪與David Koon大膽投資唱片公司,極力培養音樂人,推出了好幾張專輯,著名寫詞人洪瑞業的起跑綫可說是從這裡開始。
✍️1996年 年少之島 在檳城崛起,第一張唱片《雙人相夢》,方炯鑌與邱𬀩议一剛一柔的歌聲,清新的乾淨的作品,獲得一致好評,也成為許多人期待的樂壇實力新血。1997年,邱𬀩议換成黃啟銘,改名年少,2000年赴台發展。
✍️1996年,第二屆海螺新韻獎開跑,以更專業的方式推動校園創作,這一屆的優勝者,幾乎影響了後來的二十年,阿牛、梁靜茹、張智成...還有許多幕後人的起跑點,都在這裡。
✍️1996-1998年
非一般方言三部曲
90年代的學生偶像山腳下男孩,突發奇想,1996年聯同一群音樂人製作了一張《非一般方言創作歌集》,取得佳績後,1997年趁熱再搞一張《非一般方言創作專輯II》,1998年索性做了一張《非一般潮州專輯》,這三張突如其來刮起的方言創作風,在2000年 阿牛與阿輝的《我們一家都是人》才慢慢靜止。
✍️1997 年,阿牛第一張專輯《城市藍天》推出市場,創下銷售奇蹟。1998年往台灣發展,接下來的幾年,幾乎每年都有新唱片發行。
✍️1998年
原本被打造成偶像歌手的張澤,不安於室,與1998年左右推出了完全自主的創作專輯《藍》,一首充滿個人態度的〈因爲我藍〉在一堆情歌裡突圍而出,被電台狂播,也擄獲一眾追隨者。
✍️1998年,旅台音樂人彭學斌回流大馬,往後20年都少說話多做事,默默地為海內外音樂圈貢獻。
✍️1998年,獨立音樂組織黃火推出第一張合輯《極端糞子》,同年也發展成大型的音樂運動,可算是馬來西亞中文獨立音樂的元年。
✍️1999年,梁靜茹赴台發展的第一張專輯《一夜長大》面世,接下來的事,不特別說,大家都該知道了。
✍️2000年,戴佩妮赴台發展的第一張專輯《Penny》面世。接下來的事,不特別說,大家都該知道了。
✍️2000年,Aki淑惠與劉美娜以雙人組合的形式出道,無印良品在如日中天時解散單飛。
明天是2000-2010年喔。
方興未艾詞性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