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了六個禮拜 終於等到寶貝們的 #預知因 檢測報告,第一開隨機先開四寶的,還再仔細研讀中,覺得好興奮呀🥴五個孩子各是如何呢~~ 話說之前參加新品活動當天就立馬下訂五組給孩子做,現在突然覺得自己也應該做一組才對呀🤔
為什麼應該為全家人預知因一下呢❓我當時在粉專有篇很仔細地新品發表會後的觀後心得哦⬇...
苦等了六個禮拜 終於等到寶貝們的 #預知因 檢測報告,第一開隨機先開四寶的,還再仔細研讀中,覺得好興奮呀🥴五個孩子各是如何呢~~ 話說之前參加新品活動當天就立馬下訂五組給孩子做,現在突然覺得自己也應該做一組才對呀🤔
為什麼應該為全家人預知因一下呢❓我當時在粉專有篇很仔細地新品發表會後的觀後心得哦⬇️ 簡單三步驟👌再進一步了解寶貝❤
現代父母的育兒觀念都蠻進步,不少爸媽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性格養成、甚至是才藝興趣都會願意去找資料或書籍研讀,然後再適性適當的花時間去陪伴和引導孩子,其實我真的覺得定期有在更新育兒新知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就像過去生養大二寶嬰幼兒那幾年,我根本就不知道原來副食品可以多元食材,用不著特別忌油、忌肉、忌海鮮,只要一點一滴少量嚐試,反而能慢慢讓寶貝體內過敏的耐受性提高,後來生養三四五寶的觀念有更新進步,反而345身體健康狀況都比大二寶優(大寶是過胖、二寶過瘦),不過很常有媽媽粉絲會和我私訊交流「我看到有新聞報導說小孩吃什麼東西一小口而已,結果呼吸道過敏腫大差點窒息,那我不確定自己孩子是不是對某食材高度過敏,真的驚驚不敢給小孩多試。」⬅️這的確是不少特別謹慎的媽媽在意的,後來我因為平時會翻些健康雜誌或醫藥相關刊物,覺得基因檢測的概念,其實就像給謹慎緊張型的媽媽們的做預習,和一般定期健康檢查、飲食均衡營養一樣都是很不錯的預防醫學觀念。
今天我就特別去探路 #預知因 的新品,相關基因檢測的產品,我個人對基因檢測小時就濃濃興趣,覺得DNA超神奇,可能是少時愛看科幻電影和倪匡小說🤣就很想自己做個基因檢測,想知道我本人的缺陷,還有什麼要提升和特別注意的,不過當了媽媽後,全心全意更關注的是孩子的成長發長,我非常想知道五寶們不同的個體,在什麼部分會需要做些什麼區隔、或加強,不過市售基因測檢產品看了幾款定價不菲,連基礎款報告都要萬把元起跳,沒想到 #創源生技 真的有佛心,讓基因檢測變得好小資能負擔,一份基礎款報告2999/人,比我買給小孩坐的小沙發還便宜,重點DNA是跟著人一輩子的呀,小沙發還會有時效性😂
而且之前媽媽友馨儀就給她家兒子在試營運一開始時做預知因,聽她說她邊看報告像在做驗證,因為其中有一項檢測報告指出她兒子對音樂潛能的靈敏度蠻高,而且真的她家寶貝本身真的超愛唱歌跳舞,moin就是她兒子的粉絲。所以今天我才特別跑一趟親自了解產品。
價格好佛心,而且操作也太方便,只要將檢驗組合照著操作指示三步驟➡️載日後看報告的app註冊、用採集棉棒在口腔兩側各擼30秒,放入收集瓶中、使用盒內附的免運宅便回收帶。
六週就可以坐等報告進入app,我看了一下解說人員在示範自己的報告,覺得畫面整理得很好欸✔️尤其我看到營養項目顯示缺乏,報告後頁都還有更細節推薦可以攝取什麼食材,要是還有不了解的地方還能打電話去和專業咨詢報告內容。
總之…我是決定要幫五寶們做檢測了,好想知道他們本身體質在各自營養攝取上有什麼不同之處,免得我白白多浪費伙食費去幫他們大補啊🤦🏻♀️也算是另類的省錢吧🥴
欸🤔突然想到四歲的五寶之前都沒有皮膚過敏過,但上上禮拜某天吃了人工添加的再製品小卷乾一口,嘴角一處就長了一塊紅疹,到隔天才消腫呢,趁試營運的優惠想幫她看看是否天生DNA對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程度是偏高的,那就得好好加強做長期預防抗戰呢💪🏻 嚕一下研究所 有辦活動欸⬇️快和我一起手刀搶
試營運限量贈 https://pse.is/HN6FR
#預知因 #嚕一下研究所 #創源生技 #異位性皮膚炎 #遺傳諮詢很重要 #運動潛能
有看到桌球王子江江江來分享他全家檢測結果的比對,孩子都和他與老婆一樣天生有很不錯運動細胞,欸😳那我家五寶們會繼承爸媽很會生的細胞嗎🥴這樣我有點擔心…我也來做一下全家的預知因來比對一下好了🤦🏻♀️
新進人員心得報告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一本書的購買都有故事」
我送給我帶過的住院醫師每人一本,這是他們寫的讀後感想。讓我非常的感動!竟然還有藏字文!太驚喜了!
連我的英文名字縮寫T.C.K也有驚喜^_^
能夠救病人當然最快樂
能夠再拉家屬一把更好
能夠讓自己的學生瞭解自己所做的事,最欣慰!
以後老師我生病了,就安心交給你們治療了!謝謝~
========================
感謝阿金主任不抽考,我們來交心得報告囉😆😆😆
(靈感來自阿金醫師新書"雙封面"概念)
[開場]
❤️ 暖醫版開場:
生命是多麼深邃的議題,包含著人世間最極致的體驗,而這本書內就有這樣的故事
🔥 熱血版開場:
辛苦囉
已經很滿的白袍口袋
小麻以外 臨床醫師更應該擁有的工具書
教你怎麼醫人醫心
~~~~~
<阿金帶過的住院醫師之1>
謝謝老師鼓勵我們:「保持熱血」,作一位有溫度的醫師。
雖然書名為重症醫療現場,原以為會講到很多專業術語、困難疾病、高超的醫術...但整本書都是在講人的事情,老師並不是只治療疾病的醫師,也治癒人心。
細心觀察醫療現況困境並且給予建議,這樣的發聲看似苦口卻是能改變現況的良方,諸如讓臨床醫師頭痛的天邊孝子、VVIP、奧客行為、偷錄音錄影等。
另外,醫病溝通除了「教導病人」,也教導醫師如何說對的話,不去惹毛病人家屬的情緒,讓關係更融洽。
當死亡無法避免的時候,還能讓家屬可以放下,讓病人善終,生死兩相安。
——————————————
<阿金帶過的住院醫師之2>
阿金老師像有魔法般,總能看到每個醫療溝通問題後面我們未曾想過的著力點,也能洞見我們自以為比別人透徹的生命課題更之上的境界。從防衛性醫療到感動醫治,從治療病人到救贖內心,還有很多充滿溫度的生命故事在《ICU重症醫療現場》裡。阿金老師常跟我說: 你要相信所有發生過的事都是好事。看完這本書,之後的所有經歷都能帶著溫暖與愛來面對,都能成為好事!
——————————————
<阿金帶過的住院醫師之3>
跟阿金主任的時間不多,僅有一個月,卻顛覆了我在臨床以來對於「治療」這件事的認知。這本書裡有太多臨床的經驗、教訓,以及老師的耳提面命。一如書中提到的:「醫療有太多不確定性,有時救不了病人,但我們可以救家屬。」這也是在跟主任那一個月中感觸最多的,所謂醫學教育中的全人,大概就是這樣的境界吧!
不管是病人、家屬或是醫護人員來閱讀這本書,我想都能對目前醫療現況的想法有所啟發與改變。
———————————————
<阿金帶過的住院醫師之4>
熱情在行醫這條漫漫長路上或許會消磨
汗血滴落在無數上班日子裡激起漣漪
而溫暖如您的指導好像昨天的事情
在奇美醫院發生大大小小的故事
隨著您鋪陳在書中如身歷其境
施展鴻鵠之志於病人家屬間
網上針砭時事金句猶在耳
成為一位暖醫的必修課
這本書值得一看再看
-Tearjerker
-Captivating
-Kindness
———————————————
<阿金帶過的住院醫師之5>
老師他還在休假中耶~~~~~~
———————————————
<阿金帶過的住院醫師之6>
如果你是新進醫師 如果你初入ICU
你該擔心的不是沒念過ICU BOOK
而是 《ICU重症醫療現場》!!
~~~~~
[結尾]
❤️ 暖醫版結尾:
生命的意義是如此厚重,不論我們如何拚搏都不為過
🔥 熱血版結尾:
看完阿金帶過的住院醫師們聯合心得還不快去買!
新進人員心得報告 在 林佳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就是我所謂的過程粗暴接近強姦式的對待農業
而你們說的替代藥品都在黃德昌任內實驗評語當然他最清楚....壬酸根本不切實際
(警語:這是一篇個人心得兼巴拉刈導讀,文長慎入)
最近巴拉刈吵得沸沸揚揚,身邊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敝人前公司豐年社農傳媒,將我和同事在2017年寫的巴拉刈文章下架了,正確來說是移出專題頁面(這張圖就是當時的專題頁面),網站還找得到,部分文章作者欄位被改成編輯部,然後同一個頁面連結換成了新的文章。(詳見留言)
現任社長今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豐年社更改、推出任何一個專題,都是基於對新聞專業的認識。」
好,暫且放下抹去作者名稱是否侵犯著作人格權,今天就來談何謂專業。
-----我是分隔線,前情提要一下-----
2017年農委會主委林聰賢5月12日丟出震撼彈,預計在該年7月禁用巴拉刈這個長期備受爭議的劇毒農藥。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兩個月。
巴拉刈所以備受爭議,在於他的除草效果很好、價格又低,就現有科學研究來看在環境中降解快,「相對」其他除草劑對環境影響較小。被歸類為劇毒農藥是因對人體的毒性高,喝1c.c.就可能致命,而且是意識清楚痛苦死亡。
有些人會喝巴拉刈自殺,第一線醫療人員眼睜睜看著患者痛苦死去,束手無策,因此長期呼籲禁用。但對於務農的人來說巴拉刈是個俗又大碗的好幫手,尤其是用於紅豆落葉採收。
長期以來雙方處於極度對立的狀態,醫界認為禁掉可以降低自殺率,農業界反駁怎能因少數人不當使用而禁掉這個重要的農藥。
-----我是分隔線,喝杯茶吧小心別拿到巴拉刈-----
這個議題至少討論(吵架)了5、6年,會這樣說是因為我2012年開始跑新聞後,第一個自己規劃的專題就是巴拉刈,而實際上爭議時間應該超過10年。然後農委會主委說兩個月後要禁掉。
想當然爾反彈鋪天蓋地,其中我認為最糟糕的是,反對禁用巴拉刈的農民,被一些人貼上破壞環境、只為自己方便的標籤。
這樣的批評其實隱含著台灣農業長期的問題,一般民眾、消費者,對農業現場太陌生,沒辦法理解,對話變成對立。
雖然我一直覺得怎麼又來了,開玩笑地說乾脆把以前寫過的文章再重新拿出來放就好,但我們還是很認命地開始規劃一系列文章。
如同下面這張圖看到的標題,我們覺得首先應該從科普開始,讓民眾認識巴拉刈是什麼、用途、以往的研究報告,認真的同事查了一堆資料,畫了好幾張表格。
*搭配服用:【解析「巴拉刈」禁用爭議】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邊追新聞最新進度同時,我們也拉回農業現場,理解為何農民無法割捨巴拉刈,老實說這個根本和我2012年寫的角度差不多,因為中間根本沒變過啊啊啊,害我邊寫邊覺得有點心虛又哀桑。
至於農民為何無法割捨,原因比很多人想得複雜,以紅豆為例,紅豆採收時必須先乾燥才好收割,如果太「青」,枝葉會卡住機器造成損壞。
要知道紅豆收割時,收割業者一天工作12小時是常態,農民要排隊的,還要動用人情「拜託」。而巴拉刈就是最好的乾燥劑,噴完後兩三天紅豆葉子便乾枯了。
(但我們吃的是豆莢裡的紅豆,而且巴拉刈降解快,後續還要選豆、拋光,不會殘留在豆莢裡齁別擔心,沒人想要毒死你你沒那麼重要。)
聰明的你可能想到了,為什麼要搶收紅豆,不等他自然落葉就好了呢?
首先是雨,收割時遇到雨紅豆收成當然會受影響,採收時間拉越長風險越大;再來是高屏農民習慣在二期稻作和一期稻作中的短暫空檔種紅豆,如果紅豆收割不及,下一期作插秧時間延遲,整季收成都可能受到影響。
最重要的是,台灣的紅豆價格長期由少數盤商掌握,價格時常波動,一個產季每斤價格平均可差到5元,很多農民受訪時說,如果盛產,盤商收的數量夠了,晚收的紅豆價格就會不好(聯合壓價則是另一個問題,在此先跳過)。
*搭配服用:【禁用巴拉刈後,那些尚待解決的問題⋯⋯】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講這麼多,你還要說農民用巴拉刈只是自私嗎?
當然他們是為了自己的收益沒有錯,但是什麼樣的產業結構讓事情變成這樣的、有心想突破困境的美濃農會又是如何翻轉這樣的結構,根本可以變成一個社會學論文了啊啊啊。
*搭配服用:【不用巴拉刈做紅豆落葉劑,他們付出哪些努力與代價?】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我是分隔線,寫到都想喝紅豆湯了-----
以上這些觀點都是2012年就寫過的角度,對我來說,這個專題最大的突破是終於稍微理解了醫界呼籲禁用的思考邏輯。(自白一下,身為跑農業的記者,我一直很難進入醫界的思考脈絡)
醫界支持禁用的理由不外乎是巴拉刈致死率極高、親眼見證病人痛苦死去、期望挽回衝動自殺的生命。
我後來發現,關鍵字是「挽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陳映燁曾統計,因自殺企圖(有自殺行為,但未成功)送至醫院急診處的多達7、8000人,一年後真正因自殺死亡的人數比例卻小於2%,「表示有9成自殺企圖者,最終能獲救。」
自殺可粗分成「衝動型」和「心意已決型」,陳映燁曾對使用農藥自殺和其他方法自殺的存活者進行研究,觀察「衝動性量表」,發現農藥自殺被救活者因衝動使用農藥的比例較高。
*搭配服用:【關注農藥自殺案背後被忽視的農村社會問題】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註:此篇作者是我同事趙敏,我改的稿,現在已全部變為編輯部)
也就是說,許多喝農藥自殺者並非心意已決,可能只是衝動時身邊剛好有農藥,但如果喝的是巴拉刈,存活機率就大大降低了。
看到這些數據我才知道,為什麼醫界這麼反彈巴拉刈,因為太多喝農藥自殺者是一時衝動,當然他們也可能用其他方式自殺,但如果已經知道喝農藥自殺者大多是因為衝動,就表示還可能有挽回空間,自然要用盡所有方法挽回。
-----我是分隔線,終於要結論了-----
釐清各方考量的角度後,接著就要找出交集。其實很簡單,若提高衝動自殺者取得巴拉刈門檻,回歸原來用途,其實醫界反彈就不會這麼大,農民也能繼續使用。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們在「管制農藥」這個醫界、農界少數有的交集上,一一點出問題,包括劇毒農藥管理未落實,巴拉刈本來該放在上鎖的櫃子、賣出要登記,卻有關係就沒關係,大家互相認識隨便賣。
推了好久的劇毒農藥代噴制度也失敗,代噴業者數量不夠、農民不願意付錢/不放心請人噴藥、政府宣導不力等等。
*搭配服用:【農村現場:巴拉刈爭議背後的劇毒農藥管理,才是關鍵】https://web.archive.org/…/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除了上述幾篇報導,我們也邀請了研究巴拉刈的權威、台大農化系顏瑞泓老師親自撰寫文章介紹巴拉刈,希望從學界角度來剖析巴拉刈可能有的接觸風險,當然同時也是加強專業性。(天知道老師多低調,我2012年被打槍好幾次根本訪不到,菜鳥心靈受創嗚嗚)
*搭配服用:
【除草劑面面觀:認識背負罵名的巴拉刈】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目前網站找得到,標題被改為「除草劑面面觀:認識巴拉刈」)
【農化專家告訴你巴拉刈的毒理與風險】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註:6/19後,許多人都連結不到這篇文章,我在6/20凌晨1、2點用google、農傳媒站內搜尋也找不到這篇文章,但現在又出現在網站上了)
-----我是分隔線,剛剛是假山頭現在是真結論-----
「為什麼是農業界的錯,啊你不要喝就好啊,怪我囉?」
這是很多農業界朋友對巴拉刈的觀點,但說實在的,如果農業界一直抱著這樣的態度,那對話根本無法開啟。現實是你不可能自成一個圈圈,不理會醫界提出的數據,巴拉刈管制不力是長久問題,其實醫界最終目的只是要讓巴拉刈不好取得,在這樣的交集上,雙方是有機會可以達到各自目的的。
但是,化解對立,從來也不只是農業界、醫界的功課,事實上,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巴拉刈只是一個縮影,民眾對於農藥的恐懼、生產現場的陌生,都是讓對立加深的溫床。
這也是我們那時推這個專題的重要動力,即便社會對立如此,我們仍舊相信溝通,相信改變,雖然期待的反面是傷害,但還能怎麼做呢,不戰鬥就沒有改變的可能。
-----我是分隔線,岔題一下-----
最後要告解,我對巴拉刈這議題有著很特殊的情感。
2012年菜鳥記者剛入行兩個月,對農業還充斥著文青泡泡,覺得怎麼可以讓巴拉刈用在紅豆呢這是劇毒農藥啊對環境不會有害嗎。
感謝當時溫仲良大大戳破我的文青泡泡,帶著我到美濃,看見整個農業環境是如何讓農民無法選擇,最終又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當下我非常震撼,然後羞愧。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啊,還說要當什麼記者讓更多人看到真相呢。
也是在那次的採訪中,第一次走進高雄區農改場,認識了
黃德昌 (Tze-chung Huang) 場長,那時其實是帶著挑戰的心情,質疑巴拉刈對環境的影響是否如宣稱那麼低,場長雖然立場不同,但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之後還到文章留言,說我有做功課。天知道對一個菜鳥記者來說,被不同立場的人肯定有多感動,也讓我相信原來對話是有可能的。
後來幾乎每一次演講,我都會用巴拉刈來舉例,我們與農村的距離有多遙遠。這是對於曾經無知的自己一種提醒。
-----我是分隔線,終於要攻頂了我豪想睡-----
其實農傳媒寫的巴拉刈文章不只有這八篇,但專題必須有所割捨,我們有自信,你只要看完這八篇,就會懂巴拉刈到底爭議在哪。
放到今天,我仍舊有自信這些文章禁得起考驗,這是我對當時農傳媒編輯台專業的自信。
我無意干涉現在豐年社編輯台,這也不是我能干涉的,只是作為一個曾經努力產出內容、而文章也還掛在網站上的員工,對於現任農傳媒主事者使用同一個專題頁面連結,卻置換文章,而且移出專題頁的文章包含了台大農化系顏瑞泓老師兩篇科普文,真心想知道所謂的「基於對新聞專業的認識」是什麼。
#至於媒體角色的討論就另闢戰場吧
#可以寫成論文了吧讓你訪讓你訪
#為什麼在高雄曬了兩天太陽回來還要寫這些已累
新進人員心得報告 在 科技農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農聞分享 巴拉刈和豐年社,2爭議一次看懂!
【巴拉刈禁用吵什麼 & 農傳媒為何下架相關文章】
✍摘錄:{ 前豐年社記者林慧貞臉書公開貼文 }
1. 巴拉刈爭議在於:鬆散的農藥管理措施,造成醫界與農業界對「農藥毒性」各持相反見解。
2.禁用巴拉刈爭議已經吵了10年,禁用後沒有適當的配套始終是大問題。
3.消費端與生產端缺乏對話,加上有心人士刻意污名化農藥,造成兩端對立情勢。
4. 2017年豐年社(汪文豪社長任職時)做了完整客觀的系列報導,但新社長以自己的「新聞專業」,直接下架部分優質文章,甚至將撰文作者一律改名為「編輯台」。
小編:🙄身為科普同好人,未經作者許可擅自更改作者姓名,是非常不尊重智慧財產(著作人格權)的做法。期許豐年社能對這次事件有更好的回應。
(警語:這是一篇個人心得兼巴拉刈導讀,文長慎入)
最近巴拉刈吵得沸沸揚揚,身邊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敝人前公司豐年社農傳媒,將我和同事在2017年寫的巴拉刈文章下架了,正確來說是移出專題頁面(這張圖就是當時的專題頁面),網站還找得到,部分文章作者欄位被改成編輯部,然後同一個頁面連結換成了新的文章。(詳見留言)
現任社長今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豐年社更改、推出任何一個專題,都是基於對新聞專業的認識。」
好,暫且放下抹去作者名稱是否侵犯著作人格權,今天就來談何謂專業。
-----我是分隔線,前情提要一下-----
2017年農委會主委林聰賢5月12日丟出震撼彈,預計在該年7月禁用巴拉刈這個長期備受爭議的劇毒農藥。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兩個月。
巴拉刈所以備受爭議,在於他的除草效果很好、價格又低,就現有科學研究來看在環境中降解快,「相對」其他除草劑對環境影響較小。被歸類為劇毒農藥是因對人體的毒性高,喝1c.c.就可能致命,而且是意識清楚痛苦死亡。
有些人會喝巴拉刈自殺,第一線醫療人員眼睜睜看著患者痛苦死去,束手無策,因此長期呼籲禁用。但對於務農的人來說巴拉刈是個俗又大碗的好幫手,尤其是用於紅豆落葉採收。
長期以來雙方處於極度對立的狀態,醫界認為禁掉可以降低自殺率,農業界反駁怎能因少數人不當使用而禁掉這個重要的農藥。
-----我是分隔線,喝杯茶吧小心別拿到巴拉刈-----
這個議題至少討論(吵架)了5、6年,會這樣說是因為我2012年開始跑新聞後,第一個自己規劃的專題就是巴拉刈,而實際上爭議時間應該超過10年。然後農委會主委說兩個月後要禁掉。
想當然爾反彈鋪天蓋地,其中我認為最糟糕的是,反對禁用巴拉刈的農民,被一些人貼上破壞環境、只為自己方便的標籤。
這樣的批評其實隱含著台灣農業長期的問題,一般民眾、消費者,對農業現場太陌生,沒辦法理解,對話變成對立。
雖然我一直覺得怎麼又來了,開玩笑地說乾脆把以前寫過的文章再重新拿出來放就好,但我們還是很認命地開始規劃一系列文章。
如同下面這張圖看到的標題,我們覺得首先應該從科普開始,讓民眾認識巴拉刈是什麼、用途、以往的研究報告,認真的同事查了一堆資料,畫了好幾張表格。
*搭配服用:【解析「巴拉刈」禁用爭議】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邊追新聞最新進度同時,我們也拉回農業現場,理解為何農民無法割捨巴拉刈,老實說這個根本和我2012年寫的角度差不多,因為中間根本沒變過啊啊啊,害我邊寫邊覺得有點心虛又哀桑。
至於農民為何無法割捨,原因比很多人想得複雜,以紅豆為例,紅豆採收時必須先乾燥才好收割,如果太「青」,枝葉會卡住機器造成損壞。
要知道紅豆收割時,收割業者一天工作12小時是常態,農民要排隊的,還要動用人情「拜託」。而巴拉刈就是最好的乾燥劑,噴完後兩三天紅豆葉子便乾枯了。
(但我們吃的是豆莢裡的紅豆,而且巴拉刈降解快,後續還要選豆、拋光,不會殘留在豆莢裡齁別擔心,沒人想要毒死你你沒那麼重要。)
聰明的你可能想到了,為什麼要搶收紅豆,不等他自然落葉就好了呢?
首先是雨,收割時遇到雨紅豆收成當然會受影響,採收時間拉越長風險越大;再來是高屏農民習慣在二期稻作和一期稻作中的短暫空檔種紅豆,如果紅豆收割不及,下一期作插秧時間延遲,整季收成都可能受到影響。
最重要的是,台灣的紅豆價格長期由少數盤商掌握,價格時常波動,一個產季每斤價格平均可差到5元,很多農民受訪時說,如果盛產,盤商收的數量夠了,晚收的紅豆價格就會不好(聯合壓價則是另一個問題,在此先跳過)。
*搭配服用:【禁用巴拉刈後,那些尚待解決的問題⋯⋯】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講這麼多,你還要說農民用巴拉刈只是自私嗎?
當然他們是為了自己的收益沒有錯,但是什麼樣的產業結構讓事情變成這樣的、有心想突破困境的美濃農會又是如何翻轉這樣的結構,根本可以變成一個社會學論文了啊啊啊。
*搭配服用:【不用巴拉刈做紅豆落葉劑,他們付出哪些努力與代價?】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我是分隔線,寫到都想喝紅豆湯了-----
以上這些觀點都是2012年就寫過的角度,對我來說,這個專題最大的突破是終於稍微理解了醫界呼籲禁用的思考邏輯。(自白一下,身為跑農業的記者,我一直很難進入醫界的思考脈絡)
醫界支持禁用的理由不外乎是巴拉刈致死率極高、親眼見證病人痛苦死去、期望挽回衝動自殺的生命。
我後來發現,關鍵字是「挽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陳映燁曾統計,因自殺企圖(有自殺行為,但未成功)送至醫院急診處的多達7、8000人,一年後真正因自殺死亡的人數比例卻小於2%,「表示有9成自殺企圖者,最終能獲救。」
自殺可粗分成「衝動型」和「心意已決型」,陳映燁曾對使用農藥自殺和其他方法自殺的存活者進行研究,觀察「衝動性量表」,發現農藥自殺被救活者因衝動使用農藥的比例較高。
*搭配服用:【關注農藥自殺案背後被忽視的農村社會問題】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註:此篇作者是我同事趙敏,我改的稿,現在已全部變為編輯部)
也就是說,許多喝農藥自殺者並非心意已決,可能只是衝動時身邊剛好有農藥,但如果喝的是巴拉刈,存活機率就大大降低了。
看到這些數據我才知道,為什麼醫界這麼反彈巴拉刈,因為太多喝農藥自殺者是一時衝動,當然他們也可能用其他方式自殺,但如果已經知道喝農藥自殺者大多是因為衝動,就表示還可能有挽回空間,自然要用盡所有方法挽回。
-----我是分隔線,終於要結論了-----
釐清各方考量的角度後,接著就要找出交集。其實很簡單,若提高衝動自殺者取得巴拉刈門檻,回歸原來用途,其實醫界反彈就不會這麼大,農民也能繼續使用。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們在「管制農藥」這個醫界、農界少數有的交集上,一一點出問題,包括劇毒農藥管理未落實,巴拉刈本來該放在上鎖的櫃子、賣出要登記,卻有關係就沒關係,大家互相認識隨便賣。
推了好久的劇毒農藥代噴制度也失敗,代噴業者數量不夠、農民不願意付錢/不放心請人噴藥、政府宣導不力等等。
*搭配服用:【農村現場:巴拉刈爭議背後的劇毒農藥管理,才是關鍵】https://web.archive.org/…/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除了上述幾篇報導,我們也邀請了研究巴拉刈的權威、台大農化系顏瑞泓老師親自撰寫文章介紹巴拉刈,希望從學界角度來剖析巴拉刈可能有的接觸風險,當然同時也是加強專業性。(天知道老師多低調,我2012年被打槍好幾次根本訪不到,菜鳥心靈受創嗚嗚)
*搭配服用:
【除草劑面面觀:認識背負罵名的巴拉刈】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目前網站找得到,標題被改為「除草劑面面觀:認識巴拉刈」)
【農化專家告訴你巴拉刈的毒理與風險】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註:6/19後,許多人都連結不到這篇文章,我在6/20凌晨1、2點用google、農傳媒站內搜尋也找不到這篇文章,但現在又出現在網站上了)
-----我是分隔線,剛剛是假山頭現在是真結論-----
「為什麼是農業界的錯,啊你不要喝就好啊,怪我囉?」
這是很多農業界朋友對巴拉刈的觀點,但說實在的,如果農業界一直抱著這樣的態度,那對話根本無法開啟。現實是你不可能自成一個圈圈,不理會醫界提出的數據,巴拉刈管制不力是長久問題,其實醫界最終目的只是要讓巴拉刈不好取得,在這樣的交集上,雙方是有機會可以達到各自目的的。
但是,化解對立,從來也不只是農業界、醫界的功課,事實上,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巴拉刈只是一個縮影,民眾對於農藥的恐懼、生產現場的陌生,都是讓對立加深的溫床。
這也是我們那時推這個專題的重要動力,即便社會對立如此,我們仍舊相信溝通,相信改變,雖然期待的反面是傷害,但還能怎麼做呢,不戰鬥就沒有改變的可能。
-----我是分隔線,岔題一下-----
最後要告解,我對巴拉刈這議題有著很特殊的情感。
2012年菜鳥記者剛入行兩個月,對農業還充斥著文青泡泡,覺得怎麼可以讓巴拉刈用在紅豆呢這是劇毒農藥啊對環境不會有害嗎。
感謝當時溫仲良大大戳破我的文青泡泡,帶著我到美濃,看見整個農業環境是如何讓農民無法選擇,最終又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當下我非常震撼,然後羞愧。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啊,還說要當什麼記者讓更多人看到真相呢。
也是在那次的採訪中,第一次走進高雄區農改場,認識了
黃德昌 (Tze-chung Huang) 場長,那時其實是帶著挑戰的心情,質疑巴拉刈對環境的影響是否如宣稱那麼低,場長雖然立場不同,但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之後還到文章留言,說我有做功課。天知道對一個菜鳥記者來說,被不同立場的人肯定有多感動,也讓我相信原來對話是有可能的。
後來幾乎每一次演講,我都會用巴拉刈來舉例,我們與農村的距離有多遙遠。這是對於曾經無知的自己一種提醒。
-----我是分隔線,終於要攻頂了我豪想睡-----
其實農傳媒寫的巴拉刈文章不只有這八篇,但專題必須有所割捨,我們有自信,你只要看完這八篇,就會懂巴拉刈到底爭議在哪。
放到今天,我仍舊有自信這些文章禁得起考驗,這是我對當時農傳媒編輯台專業的自信。
我無意干涉現在豐年社編輯台,這也不是我能干涉的,只是作為一個曾經努力產出內容、而文章也還掛在網站上的員工,對於現任農傳媒主事者使用同一個專題頁面連結,卻置換文章,而且移出專題頁的文章包含了台大農化系顏瑞泓老師兩篇科普文,真心想知道所謂的「基於對新聞專業的認識」是什麼。
#至於媒體角色的討論就另闢戰場吧
#可以寫成論文了吧讓你訪讓你訪
#為什麼在高雄曬了兩天太陽回來還要寫這些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