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經濟移民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經濟移民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經濟移民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經濟移民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產品中有2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165的網紅吳玉琴,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積極面對超高齡社會的第二條路: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通過! 我們知道,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逐步到來的極大壓力,也就是人口結構高齡化的危機,經國發會推估,至2025年,台灣將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年屆六十五歲以上,青壯人口不足,少子女化嚴重,整個人口金字塔呈現頭重腳輕的倒三角形樣貌,這是國家人口危...

  • 新經濟移民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 在 吳玉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8 13:01:39
    有 57 人按讚

    積極面對超高齡社會的第二條路: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正通過!

    我們知道,台灣正面臨超高齡社會逐步到來的極大壓力,也就是人口結構高齡化的危機,經國發會推估,至2025年,台灣將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年屆六十五歲以上,青壯人口不足,少子女化嚴重,整個人口金字塔呈現頭重腳輕的倒三角形樣貌,這是國家人口危機,它同時影響台灣的勞動力。

    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為就業服務法的特別法,便是積極延攬外國人在台勞動,以補充勞動力的第二條路。

    本次修正,我主張除了放寬外國人家屬在台滯留與永久居留的條件外,在第六條中放寬「教育部公告世界頂尖大學之學士以上學位者,無須具備一定期間工作經驗;我更進一步針對「取得碩士以上外國籍留學生,畢業後以專業人才身分受僱,放寬的兩年工作經驗限制」,這項修正,將解決現行就業服務法規定七十點評點的高門檻,積極留住在台畢業的外國碩士生在台從事專業工作的機會。

    另外,在台工作,久任、精熟、取得專業技術證照與語言程度鑑定的移工,未來應考慮納入攬才範圍。本案雖有委員同仁倡議,但尚待社會大眾的共識,需多做對話,待新經濟移民法立法時再討論。

  • 新經濟移民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03 09:00:00
    有 10 人按讚

    向全球人才招手 迎戰人口負利世代
    #科技與人文 方元沂

    藝人瑞莎是網友公認「文大最美學姐」。曾是烏克蘭韻律體操國家隊的台灣媳婦,去年高分考進文大運動教練博士班,多年來更出錢出力栽培台灣選手,以心意和行動表達對這塊土地的支持和認同,令人欽佩。

    好人才,各國都在搶。這幾年許多國家都在調整移民政策,除了一向積極推動移民策略的美國和新加坡,連傳統保守的德國、日本都相繼放寬企業招聘外國員工的限制。韓國對外國特殊人才推出了新的E7工作簽證,中國大陸也大推海外高端人才引進計畫。

    台灣當然必須面對同樣的問題。我國人口成長趨緩,結構快速老化,總人口已開始負成長;青壯年占比逾三分之二的「人口紅利」(勞動人口上升帶來的經濟成長)將在二○三一年消失。超高齡社會勞動力欠缺,將衝擊社會安全體系,如何吸引像瑞莎般認同台灣、喜愛台灣生活環境的外國移民,是經濟能否穩定發展的關鍵。

    台灣在二○一八年通過了「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放寬高階專業人才來台居留工作,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和發行暢銷遊戲《吉他英雄》系列的Kai Huang等人才,能取得就業金卡,來台定居。但另個「新經濟移民法」卻因當時立法院屆期不續審而未立法,國際中階白領和藍領技術業人才來台就業定居門檻仍無「法」跨越。

    數位新經濟時代人才競逐愈來愈烈,全球都在找好手。中階技術人力若短缺,產業發展也會面臨瓶頸;少子化與高齡化更是難以逆轉的趨勢。此刻推動「新經濟移民法」的腳步必須加快,放寬工作資格、依親、居留與永久居留(定居)…等規範,才能吸引外國專才、中階技術人力、海外國人及投資移民。

    法規鬆綁是必須的,還要配合提供社會保障和生活協助的優惠措施,移民環境才能更友善,有效吸引合適人才把台灣列入優先選項。同時也要重新整合分散各處的法規與資源,定期檢討調整國家的移民攬才政策。

    另一跨國人才議題,高教界也關切。最近有立委提出「國際教育及海外學習法」專法草案,從國際教育學生的招生、工讀到畢業後留台工作,若能適度鬆綁,不但有助大學解決少子化困境,更可提前充實優質的人力資源。

    法規和政策不僅展現國家治理方向與信念,也兼具社會價值功能。期待透過法規政策調整,引導逐步破除對移民的偏見和疑慮,以更友善、平等、包容的心態,看待這全球都已了然於心的必然未來。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

  • 新經濟移民法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1-27 20:41:49
    有 1,151 人按讚

    ▎ 因應人才缺口,搶救台灣產業競爭力!
     
    今天虹安與邱臣遠委員共同舉辦「因應人才缺口,搶救台灣產業競爭力 - 擘劃國家級攬才政策座談會」,邀請國發會、勞動部勞發署、僑委會等部會、各工商團體、民間組織、海外僑生,從國內缺才、廠商攬才留才、中階技術人才進用、僑生畢業出路等議題,針對「#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施行狀況與「#新經濟移民法」的修法等面向,共同討論思考如何幫助產業升級,並讓海外人才能續留國內,為少子化人力不足之問題來共同尋求解方!
     
    1️⃣ 後疫情時代,各國人才爭奪戰開打!
     
    國際氛圍已從貿易戰到科技戰,再進入到了 #人才戰,因此攬才、留才策略相當重要。國發會依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核發之 #就業金卡,自106年至今年10月31日止,總計才核發1532件,其中991張還是因為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在今年申請核發的,顯見我國留才政策仍有待改善。眼看進入後疫情時代,有鑒於我國疫情控制得宜,激發許多外國人來台工作意願,現在便是最好的時機點,應順勢推出「新經濟移民法」,吸引更多外國人才來台工作。
     
    2️⃣ 產業面臨中階技術人才斷鏈問題!
     
    我國對於招攬人才議題應做更廣泛的討論,除了白領階級,藍領中階技術人力亦相當重要。在今年9月11日,虹安曾和 #科技部長吳政忠 一同造訪新竹科學園區,進行產業座談會,現場陳情提到許多外國人才來台工作12至14年後,已是資深員工,卻礙於現行就服法規,必須離台,因而一些員工轉戰至其他國家繼續工作,甚至可能加入競爭對手的公司,長久以來,會對我國產業造成技術外流或競爭力下滑影響,這些議題都需要政府來協助解決。
     
    台大國發所辛炳隆副教授指出,中階技術人才需要靠經驗來培養,過去透過建教生合作方案,以師徒制方式來傳承技術人力,然而現在雇主多將技術性工作交給低階外勞做,等時間期滿將人力送回母國,反而造成中階人才流失,且變相成為我國產業發展競爭對手。法令面的鬆綁,還需考量勞工職涯發展、待遇、生活便利性等現實面問題,以及雇主是否願意提高待遇,才是外國人才是否願意來台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政策需要有更多配套。
     
    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李煜梓處長指出,以我國三個科學園區來說,外籍工作者2萬2千多名員工中,只有1千多人是技術人員,僅佔總體比例不到5%,我國在吸引外國技術人才及留才,應更努力。
     
    3️⃣ 政府機關應健全橫向溝通機制,方能使人才流通!
     
    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劉樹添總會長表示,當時在泰國企業有徵才需求,但卻求助無門,有礙於現行個資法規範,無法獲得移工、本國人才連絡管道及資訊,最後是站在曼谷機場舉牌尋才、覓才,才聘到一批從台灣返國的泰國移工,這些都是資訊不流通所造成的取才困境。
     
    國發會人力發展處林至美處長表示,目前國發會持續評估人口推估,也觀察日本、新加坡等國之招攬人才及移民相關政策,因為「新經濟移民法」草案從零開始,需要花更多心力與時間,才能提出一套最完善的法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蔡孟良回應,「外國人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及「新經濟移民法」都是為了跟國際競爭與接軌,應加強攬才議題的國際競爭力,讓第二代、第三代移民都想留在台灣工作、生活,才是真正的解方。
     
    虹安認為,政府應該盤點國內不同業態廠商用人需求,以及對現有攬才、用才等法規及政策進行檢視,僑委會、國發會、勞動部等各部會間,應建立橫向溝通機制,讓不同的資訊及政策方案能夠流通,讓業界人才進用更加便利快速,以創造產業量能,帶動國內更多就業機會。最後,呼籲政府應該提供更多就業資訊,媒合企業與人才,並建立產學研整合平台,讓企業用才更方便,人才尋職更順暢。
     
    #政治為經濟服務

    #新雙人團體 #邱高氣爽 #高瞻遠矚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