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新竹縣幼兒園招生平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竹縣幼兒園招生平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竹縣幼兒園招生平台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36的網紅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我們應先思考的未竟之業… 這一週最熱門的討論,不外乎是 #新竹縣市合併 的議題了。身為一個每天得趕在光復路塞車潮中接送孩子回家的忙碌媽媽議員,只能在繁多的工作行程、陳情處理、育兒、家庭等各種身分忙碌輪輾的夾縫間,努力地思考這問題。 新竹縣的竹北,其實也是我熟悉的生活圈,婆...
新竹縣幼兒園招生平台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我們應先思考的未竟之業…
這一週最熱門的討論,不外乎是 #新竹縣市合併 的議題了。身為一個每天得趕在光復路塞車潮中接送孩子回家的忙碌媽媽議員,只能在繁多的工作行程、陳情處理、育兒、家庭等各種身分忙碌輪輾的夾縫間,努力地思考這問題。
新竹縣的竹北,其實也是我熟悉的生活圈,婆家在竹北,曾在竹北住過幾年,每天橫跨頭前溪的漫漫通勤生活我也經歷過;之前因為特色公園運動,也參與過新竹縣府前的抗議聲援以及公園研討會。我知道,很多竹市媽媽跟竹北媽媽所在意的議題與煩惱,都有著高度的重疊性。
但,身為一個從2006年就從台南來到新竹教書的北漂青年,來到新竹定居也15年了,我也想從我深愛的故鄉─台南的合併經驗來探討起。
台南市在2010年縣市合併升格後至今已經是第十一個年頭了,每一次回台南時間雖不長,卻都一步步感受到台南合併後的變化,年輕人最有感的議題,應該是開價讓人咋舌、越來越居高不下的房價。
從小在台南市東區出生長大的我,看著鄰近的永康、仁德、新市,房地產每年飆漲,但台南邊陲的幾個區,城鄉間的差距並沒有因為合併而縮小;以至於到現在最為人詬病的改變就是 #區域差距更加擴大,像是曾文溪以北的溪北區域,在資源分配不均下,加速沒落,年輕人全都移往市區發展。
在中央社的報導《縣市改制10年/都會化勢不可擋 台南城鄉差距擴大隱然成形》中可以看到:「台南升格直轄市10年來,人口總數僅成長2000多人,府城舊市區卻多了7000多人,原台南縣少了5000多人,5個衛星行政區卻大幅增長4萬6000多人,被視為溪北重鎮的新營區、鹽水區及柳營區,人口則逐步消減,這個現象說明了邁向都會化的府城,不可避免地吸引更多人口集中。」
而台南市合併升格後,對我而言最大的改變是 #公共運輸系統,整併了舊市區與台南縣各鄉鎮的路線,以六種顏色串連6條幹線公車路線及74條支線公車路線,加上市區公車,至今有122條路線。🚌
反觀新竹,在合併前我想提問幾個新竹市民跟我最關心的議題,希望市長能先好好正視:
1️⃣ 合併後 #能做到縣市交通整合嗎?
長期以來,新竹市的大眾運輸業者一直在苦撐,也無法更進一步去拓展、增加路線,這也造成了各種交通亂象。每天接送小孩上下學、到園區上下班總是塞到懷疑人生。
其實,林智堅市長任內,早在104 年召開的「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會議,就聚焦解決竹北往來新竹市區與科學園區的交通需求;108年林智堅市長和楊文科縣長更開啟「大新竹共好會談」,跨區域的交通整合是大家最為關心的,竹市府也提出竹市市區公車延伸竹北、園區巡迴巴士納入市區巴士的計畫,並成立大新竹公共運輸專案小組。如今,第二任任期正邁向最後一年的倒數了,但許多交通改善計畫,像是行經園區和竹北的輕軌先導公車等等,卻尚未實現。合併是否能有效整合縣市交通,這是為政者都需要苦民所苦去深思的。
2️⃣ 合併後 #學區亂象能得到解決嗎?
新竹縣竹北市與新竹市東區都有著相似的問題,因著科學園區人口大量移入的關係,在教育上伴隨而來的是學校不夠讀,也更難以就近入學的窘境。面臨著學校總量管制的壓力,新生入學排序上還比到月份的現象,造成許多家長的就學焦慮。許多家庭因為孩子念不到離家最近的學校,只能跨區接送,上下學的路線錯縱交織著,讓原本就緊繃的交通,更雪上加霜。
隔壁新竹縣新增五所學校、快速完工落成的新建校舍工程、重新規畫調整中的學區,對比著新竹市光埔二期的文中用地(保留給未來蓋學校的地)在2014被變更為住宅用地的唏噓。(當時理由是光武/新科國中容量已足夠未來發展所需)看著關埔區越蓋越多的高樓,人口快速成長,學校名額有限難以承載,以至於就學人口不得不外溢到更遠區域,我也多次質詢建議學區應該重新調整,且應朝「教育均質化」的方向邁進。
若要談合併,這些複雜難解的學區問題,也將是許多家長關注的重要課題。
3️⃣ 合併後 #公共托育能否實質增加?
大家都知道「公共托育」是我非常關心的議題之一,也曾多次在議會裡提及。
新竹市媽媽圈有個神祕的都市傳說,就是只要一出現兩條線,就要趕快去預約月子中心、托嬰中心,甚至是幼兒園。新竹市雖然有著高出生率,目前卻只有一區一公托的規劃,真的是僧多粥少;在推動公托的過程中,也常常面臨找不到地的困境。
看著北區、香山區的公托都已經開始招生收托,出生率最高的東區,公托卻還沒完工啟用,希望能努力加快腳步。新竹市公有土地有限,合併後如何整合縣市資源,創造更多公共托育空間,提升托育的安全與品質,讓家長能夠更無後顧之憂地放心工作、安居樂業,也會是很多人關注的議題。
當首長們開始高談擘畫未來的縣市合併,小老百姓卻還是每天在現實生活中努力fighting!對於這些市民們在意的交通、教育與公托等各種議題,林市長責無旁貸、無可迴避。
在談縣市合併之前,也應好好檢視這些未竟之業。
-------
關於新竹縣市合併👉新竹市時力伙伴的觀點:
🚩立法委員‧邱顯智:https://reurl.cc/0xod69
🚩北區‧林彥甫:https://reurl.cc/NZjlRe
🚩香山區‧廖子齊:https://reurl.cc/pxdvZx
#歡迎來分享交流你對於新竹縣市合併的想法
#住新竹的台南人歡迎來相認👋
#這張照片是我接小孩放學後親拍的
#前面那個回頭的小女孩是我女兒的好朋友😆
#在車陣中與其懷疑人生不如思考大新竹未來🤔
新竹縣幼兒園招生平台 在 新北市議員鄭宇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北市5/18~5/28停課不停學 公幼招生期程延後
⚠因應疫情嚴峻,新北市自5/18起至5/28實施 #停課不停學 防疫措施,包含全市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小、幼兒園、補習班及課後照顧中心等,#學生在家防疫不停學。
新北親師生平台已建置 #停課不停學專區:https://bit.ly/39Oh6ux
🔍更多完整資訊請追蹤 新北學Bar
⚠原定明天展開的 #公立幼兒園及非營利幼兒園登記入園期程延後,
6/15上午9時至6/19中午12時辦理線上報名,
6/19上午8時至12時辦理現場報名,
6/19下午3時統一抽籤。
教育局將視疫情滾動調整親自報名方式,隨時公布訊息。
🔍#新北市幼兒教育資源網:
https://kidedu.ntpc.edu.tw/app/home.php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3例本土(案1684至案2016)及2例(案2017、案2018)境外移入。
✏️今日新增之333例本土個案為189例女性、144例男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今(2021)年5月5日至5月16日,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158例(萬華區89例最多)、新北市148例(板橋區41例最多)、桃園市10例,基隆市6例、彰化縣5例、臺中市及宜蘭縣各2例、新竹縣及苗栗縣各1例。
新竹縣幼兒園招生平台 在 楊文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竹縣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 #招生簡章公布!】
110學年度新竹縣各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招生簡章已經公布囉!為避免人潮聚集,也讓家長更便利,今年推出「#新竹縣政府雲端聯合服務中心」平台,在4月20日可上平台查詢各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招生名額,並自5月5日開放一般生線上報名,歡迎家長多加利用!
新竹縣政府雲端聯合服務中心👉 https://pse.is/3dkl8l
此外,新竹縣已陸續達成增設50園(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提高教保服務供應量,今年新設立公立幼兒園:#新港國小附設幼兒園,預計招收30名3歲至入國小前幼生,也可上網登記喔!
🙆♂️領頭楊特別提醒:任一階段報名人數超出可招人數都將採取 #電腦抽籤 決定。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以 #協助弱勢為主,包括低收入戶子女、中低收入戶子女、身心障礙、原住民、特殊境遇家庭子女及身心障礙者子女等,均符合優先入園資格,#如有餘額則提供給一般幼兒就讀,且招生年齡以5、4、3足歲幼兒順序,依年齡分階段辦理,並 #依招生階段招收至額滿為止。
#教育 #托育 #公共化
----點開圖卡知道更詳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