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竹外傷處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竹外傷處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竹外傷處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竹外傷處理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36的網紅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家一起發揮公民力量,守護孩子遊戲的公園🙌 今天中午,看到網路上有媽媽發文提醒⚠️中央公園的沙坑出現碎玻璃,這件事瞬間震驚新竹爸媽界!!😱😱😱 我隨即聯繫城銷處長處理此事,也在今天緊湊忙碌的行程之間,殺到派出所詢問,請該轄區的文華派出所所長協助調閱監視器,看是否能查出更進一步的發生緣由與線索...

  • 新竹外傷處理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0 22:27:04
    有 295 人按讚

    大家一起發揮公民力量,守護孩子遊戲的公園🙌
     
    今天中午,看到網路上有媽媽發文提醒⚠️中央公園的沙坑出現碎玻璃,這件事瞬間震驚新竹爸媽界!!😱😱😱
     
    我隨即聯繫城銷處長處理此事,也在今天緊湊忙碌的行程之間,殺到派出所詢問,請該轄區的文華派出所所長協助調閱監視器,看是否能查出更進一步的發生緣由與線索。
     
    可惜經了解後,中央公園內沒有監視器,旁邊的中央路162巷監視器也無法照到公園內。感謝派出所重視此事,主動說會再 #加強巡邏監視。👮👮‍♀️
     
    另外,也謝謝負責公園維管與清潔的城市行銷處,馬上又派出10名同仁嚴密檢查中央公園,後續沒有再發現任何玻璃碎片,據了解,這公園是天天檢查,過去沒有發現過類似情況;另外,城銷處連有沙坑的關新公園、大沙坑公園,也都再請同仁過篩檢查一遍,確定沒異狀才回報。👌
     
    感謝城銷處積極處理此事,處長也請維管人員在 #每日一早一定要確實巡檢過篩,確定有無異物。

    但我在這邊也想要跟大家一起思考與討論的是:
     
    公部門的確有其限制,無論是維管人員或是巡佐,都無法24小時面面俱到守在沙坑或各種設施邊,這時候,#公民的力量 也顯得益發重要:有賴每個使用公園的人,#互相守望與提醒,也 #發揮公德心約束不適宜行為。所以很謝謝今天這一位發現碎玻璃,馬上撿拾乾淨並提醒大家留心注意的熱心媽媽。(慶幸孩子也沒有受傷)
      
    最後,針對大家所關注的,#公園重點區域或鄰近路口是否增設監視器,我會再與相關單位研議。我相信,在整起事件中,每個角色都善盡周全自己所能做的,才能將可能的意外傷害,降到最低。
      
    #謝謝每位多盡一份力守護孩童遊戲安全的大人🙏
    #願平安臨在每個孩子與家庭身上💗
    #有任何的想法與建議也都歡迎討論喔🙂

  • 新竹外傷處理 在 鍾佳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6 20:38:26
    有 651 人按讚

    建立國家外傷登錄資料庫 找出偏鄉醫療核心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台灣在國際上疾呼「Taiwan can help」,然而在國內,偏鄉則急需中央幫助我們的醫療系統。

    蘋果日報日前報導了一則專題新聞 《命懸一線,我們沒有生病的權利》,提到急救成功率全國有平均24%,其中新北市近40%、台北市近30%;然而屏東縣僅16.3%、嘉義縣15.8%、南投縣甚至只有13.9%,城鄉差距非常懸殊。

    急救常見的有四大急重症,包括「急性腦中風」、「急性冠心症」、「緊急外傷」及「高危險妊娠及新生兒」,這些急重症的黃金救援時間只有60分鐘到3個小時不等。

    但是你知道嗎?在台灣,若是深山地區遇到急重症,送到醫院最久可能要花上120分鐘,在內陸的偏鄉地區也需要30至120分鐘,若是發現得晚、路途有所耽擱,常常就會留下遺憾。

    以屏東滿州鄉為例,病患送到最近的高雄榮總醫院,要花上兩小時8分鐘、共117公里,相當於從立法院到南投中興新村的時間;若是從霧台鄉衛生所出發,後送到屏東基督教醫院,也要花上57分鐘、34.5公里。

    事實上,若是將台灣各縣市的「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與世界各國相比,我們會發現,屏東縣的「事故傷害」標準化死亡率竟然與「發展中國家」差不多,而其他縣市卻可以比肩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回過頭檢視,台灣不同地區居民在「傷害類」的醫療支出,也有相當大的差異,其中屏東縣居冠,是新竹、桃園等縣市的兩倍多。

    換言之,屏東要付出的醫療代價是 #全台最高 ,但得到的照顧卻是 #全台最差 。

    過去,我們常說緊急醫療有三缺:缺黃金救援時間、缺救護人力、缺專科醫生。

    我們也曾採用過許多不同的政策,譬如每個縣市至少設一間重度急責任醫院,來應付急重症的黃金救援時間,或強化公費醫師期滿留任獎勵計畫,不過事實上,成效不甚理想,像是恆春半島至今仍缺乏專科醫師來因應不同類型的急重症病患。

    前立委林靜儀說,我們應該要先盤點不同地區,看有哪些急重症服務不同;要改變偏鄉醫療的標準,不能只採用一定人口數的醫療比例還定義,也應該納入與主要交通系統距離的問題;同時,要改革健保給付制度,提升偏鄉基層醫院、醫師的收入,以及加強社區醫療網。

    要作到這些的前提,我們必須先分析目前的問題所在。

    過去,我曾擔任過副縣長,對於病患從事發點,透過救護車送到醫院的過程中很清楚,但以地方政府層級以及能力,要完全分析,恐怕力有未逮,唯有透過中央、地方政府協力,才能蒐集到足夠的資料,作出完整的分析。

    因此,今天在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我請衛福部的薛瑞元次長,建立 #國家級 的 #外傷登錄資料庫,利用救護系統作為平台,將救護過程中的要素標準化(像是事故原因、交通時間、發生地區以及救護車上的緊急處置過程),一方面有助於後續接收的醫院作緊急處理,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政府評估各區及提升外傷照護品質、利用人工智慧建立功能強大的外傷照護系統網絡,來提供政府機關(如道路改善或規劃、長照等)後續施政建議。

    只有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未來,我們才能結合不同的政府部門,提供最正確的答案。

  • 新竹外傷處理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04 21:00:34
    有 151 人按讚

    溫姓、廖姓男子今年6月凌晨因受外傷跑到國軍新竹地區醫院急診室救治,因不耐等候,兩人竟徒手強扳急診室電動門,導致電動門脫軌無法關閉,還在急診室內大聲咆哮、拒絕掛號及配戴口罩,影響急診室運作,遭警方依違反社維法移送;新竹地院裁定兩人共同藉端滋擾公共場所,各處罰鍰5000元。
    不過,溫、廖兩人否認有違序行為,溫稱,當時因朋友流血不止,在急診室大門按門鈴沒反應,才把大門扳開,因情況緊急加上有喝點酒,講話才比較大聲,朋友又流血不止,才未理會配戴口罩及掛號人員的勸導,叫院方優先幫忙處理友人傷口。廖則說,朋友受傷血流很多,急診室大門怪怪的才把門硬拉開,當時情況緊急口氣比較差,真的沒有大聲。
    法官認為,溫、廖兩人因友人受傷,未配合醫院管制,強行毀壞管制門進入急診室,大聲咆哮呼喚醫護人員,強令要為友人救治,經護理人員請出手術室,並經保全人員及掛號人員要求提供病人資訊及配戴口罩,兩人皆拒絕且口氣不佳,此舉已達妨害公共秩序、擾亂社會安寧的潛在目的,也超出一般人所容許的合理範圍,兩人的供詞無非是卸責之詞,不可採信。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