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竹亞太美國學校校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竹亞太美國學校校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竹亞太美國學校校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竹亞太美國學校校長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271的網紅新聞人 黃旭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樣的教育人擔任校長, 早已沒有真心為教育了。...

  • 新竹亞太美國學校校長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0 02:52:26
    有 9 人按讚

    這樣的教育人擔任校長,
    早已沒有真心為教育了。

  • 新竹亞太美國學校校長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22 11:14:22
    有 180 人按讚


    朋友沒有嫌多的,美國反中氣氛已成,大家要冷靜下來,看麵攤大叔講解一下,拜登跟川普可能只是作法不一樣。

    補充:小編支持川普 ,但是不要誤會民主黨!

    ■美國民主黨的反中立場,大叔每說一次,就被出征一次。讓事實自己說話吧。
    (我在我的粉專,表達我的觀點,只要是為民主黨發聲,就立刻被圍攻,這個現象是要我噤聲?以出征來扼殺我的言論自由?)

    ■2009年到2017年,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拜登在這段時間為副總統。

    歐巴馬在執政的最後兩年裡,就制定了新的「中國戰略」,高調提出「亞太再平衡」,在經濟上團結12個國家,簽署「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此來孤立中國。

    那段時間,拜登曾經8次會晤習近平,拜登對習的評語是:「此人會讓我們有得忙了。」

    歐巴馬卸任4年來,極少公開露面,但他仍是民主黨內鋒頭最健的人物之一。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與現任總統川普在幾個關鍵州的民調膠著,前總統歐巴馬一改先前低調態度,今天將首度替拜登親自站台。

    川普經常抨擊歐巴馬過去的政策,歐巴馬此時替拜登站台,正是選戰到了關鍵時刻。

    ■今年8月,美國民主黨全代會通過2020年黨綱,刪除了「一中政策」,只保留《台灣關係法》。

    美國民主黨黨綱指出:「民主黨信守對《台灣關係法》的承諾,也將持續支持台海兩岸議題在符合台灣人民願望與最佳利益的情況下和平解決。」

    民主黨也表示,不會通過「自我傷害式的單邊關稅戰或新冷戰陷阱」來實現對中政策戰略。

    黨綱代表的是民主黨的政策總結,也是向選民傳達,如果拜登勝選,民主黨的著力方向。

    ■1979年美台斷交後,拜登正是投票支持《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的90名參議員之一,因此他對於台灣安全的承諾非常清楚。

    拜登批評川普的「西藏政策」時,指責川普是過去30年來第一位沒有跟達賴喇嘛見過面或通過話的美國總統;拜登說自己在入主白宮後將會見達賴。

    在今年初的民主黨總統初選時,拜登就直言批評習近平,將一百萬維吾爾人關進集中營的行為根本是個「暴徒」,對香港抗議的處理方式更顯示他「從骨子裡欠缺民主」。

    拜登除了強調美國不應容忍中國侵犯人權的行為,更應該把美軍6成的海上力量轉移到西太平洋,並且重建美國與盟邦的關係。

    拜登提名的副總統賀錦麗,正是美國國會《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又名《新疆法案》)的提案人。

    對於中國,拜登說美國確實需要採取強硬態度,以免中國繼續掠奪美國的技術與智慧財產權、利用補貼讓國有企業獲得不公平的優勢。

    拜登也說,他認為應對中國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建立一個由美國盟友和夥伴組成的聯合陣線,對抗中國對人權的侵犯,也展現民主的利益與價值觀。

    不少華府智庫的學者也認為,美國反中氛圍已成、國會兩黨也都對中國採取敵視態度,對中國取消關稅並不是拜登想做就可以做到的,他也不會這樣去做。

    目前美國無論是政治上的左派、右派和中間派,都會要求當選後的拜登對中國政府強硬,美國國會今年所通過的各項力挺台灣的法案和軍售案,也獲得了(國會最大黨)民主黨的全力支持。

    ■大家可以google美國智庫看看他們對於拜登的觀點、拜登對台灣的立場、拜登對中國的態度,就不可能去懷疑拜登會去親中舔共的。

    美國的國會、以及美國的智庫,才是真正決定美國對台關係的關鍵,所有的友台法案、軍售案,都要國會同意。

    包括美國要出兵協防台灣,所需要的戰爭預算、國防軍備預算,通通要國會同意。

    美國對台灣的態度,與對中國的態度,是一路演進的。

    1970年代,為了制衡蘇聯而與中國聯手、放棄與台灣邦交的,是共和黨尼克森政府。

    1970年代末期,共和黨的季辛吉Henry Kissinger (美國國務卿)定調的外交政策,主流看法就是要讓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國際行為者」,認為越多的交往(engagement)就越會讓中國走向自由化與開放。事實已經證明,這種方式是失敗的,現在的民主黨、共和黨也不再採取這樣的外交路線。

    1980年代比較反中的其實是民主黨。
    現任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 Nancy Pelosi 曾經跑到天安門廣場去抗議中共踐踏人權、然後被公安帶走。

    1992年柯林頓上台,他逐漸棄守人權外交的原則,這個背景是美國幾個重要企業在中國的運作(利誘)之下,組成很有力的遊說聯盟。

    當時中國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而決定對外開放,因此下重本遊說美國給予關稅的最惠國待遇,最後成功的讓美國拿掉了人權條款。

    2000年之後共和黨的小布希政府執政,很快地美國陷入反恐戰爭泥淖,把重心放在中亞及中東,再加上大家都在中國賺錢很開心,根本就不會去注意到中國開始累積挑戰美國的實力這種事。

    一直到歐巴馬政府後期才開始調整對中國的政策,兩大黨開始凝聚共識,即美國和中國已經走向了「競爭關係」而不再是合作關係。

    競爭關係等不等於敵對關係,美國自由派、保守派仍然一直辯論,要用何種手段對付中國,手段的快慢、激烈程度,仍在熱烈討論。

    這不直接等於他們是「親中舔共」。這一年來,任何的友台法案、對台軍售法案,美國國會最大黨民主黨都是大力支持,這是事實。少了民主黨聲援,這些法案通通過不了。

    台灣必須要努力爭取美國兩大黨、不分意識型態人們的支持,而且要很小心地不讓台灣議題變成一個單一政黨的議題。

    很多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而且,朋友從來沒有在嫌多的!

    蕭美琴、何志偉也有很多美國民主黨的朋友,如果民主黨不支持台灣,我們會和他們交朋友嗎?

    駐美代表蕭美琴在被民進黨提名不分區立委之前,放棄了美國國籍,在她沒放棄之前,她就是美國民主黨的黨員。

    2016年蔡英文總統甫上任,民主黨籍的國務院前次卿雪曼,就曾經來訪祝賀。

    2019年《台北法案》的共同提案人、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昆斯也來台灣拜會蔡英文總統,同行的何珊參議員也是民主黨,同樣挺台!

    訪台時還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的梅南德茲(曾經擔任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黨團主席),這幾年來,他持續力挺台灣,十月初還和其他49名參議員共同致函給美國貿易代表,盼盡速啟動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BTA)。

    ■司徒文的分析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8-21/454281

    司徒文(William Anthony Stanton)曾任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長,是美國資深外交官,曾經代表美國駐澳、南韓。

    2009年至2012年間,他擔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任內成就包含:台灣獲加入免美簽計畫候選國、美國對台軍售創歷史新高,以及促成美國資深官員來訪…等,卸任後他在台北美國學校任教。2012年7月17日獲頒大綬景星勳章,同年8月1日獲頒「梅花卡」,這是表徵在台外國人士特殊成就的「永久居留證」。

    愛台灣愛到願意永久居留。

    2013年,他成為新竹的國立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首任主任,之後成為清大副校長(負責清大全球事務),然後擔任國立台灣大學國際學院客座教授,目前是現任的國立陽明大學副校長。

    小英教育基金會在2013年10月11日(國慶日的翌日),邀請司徒文以《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aiwan)發表演說。之後,這成為了民進黨在國防外交「印太戰略」的核心論述。

    ■大叔推薦專業分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8835120828762&id=260669183761

    ■葛來儀 Bonnie Glaser 的分析
    https://www.cna.com.tw/amp/news/firstnews/202010150031.aspx

    ■葛萊儀談美國對台戰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016/1833011.htm

    ■卜睿哲的分析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9-16/465956

    ■楊光舜的分析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92481

    ■李忠謙分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123076

    ■11天前,我是台派粉專中,唯一一個為美國民主黨發聲的人,說明美國政治的現況以及基於台灣利益,台灣不能單押一邊。

    然後我被自己人瘋狂出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15349515810768&id=298989300780126

    ■之後,有更多不怕出征的聲音,讓我覺得自己並不孤獨。

    ■朱家安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445518218830713&id=100001177077091

    ■翁達瑞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843854889180921&id=100006693133292

    ■倪嘉徽
    https://www.facebook.com/1736431756646511/posts/2767857693503907/

    ■陳方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57701572489109&id=670839108

    ■呂秋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635216533186445&id=100000944336615

    ■川普沒選上,台灣就完蛋了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2810818187648/posts/152180849917311/

    ■我這篇文章完全沒有說川普、共和黨的壞話,我只是陳述關於民主黨的事實,一樣會有人「拒看事實、直接開罵」,在我近期文章留言區的出征者,其中很多也反覆出現在我本文附上的其他家臉書留言區。不肯看事實、不肯學習、拒絕溝通、只會出征,人生在世又何如?

    現在要參選的是拜登,總有人滑坡說希拉蕊如何?歐巴馬如何?柯林頓如何?脫離文本脈絡,活在腦補世界。

    是不是阿扁貪汙,所以也滑坡說,以後的民進黨總統都可能貪汙?
    用點腦袋,加油!

  • 新竹亞太美國學校校長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4-28 10:00:25
    有 8 人按讚

    院士與會士 同儕肯定的榮銜

    陳信文/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新竹市)

    台裔學者馬中珮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圖/取自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報

    聯合報刊了一位台裔學者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在一片疫情的消息中,不同的主題也還頗引人注意。這陣子也有關於中研院「院士」的國籍議題,討論當中也提到了「院士」並非中研院真正的聘任同仁。那麼「院士」到底是什麼?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的英文名稱為「member」,中央研究院的「院士」英文名稱為「academician」。中文譯名為「院士」、而英文名稱為「member」的單位較多,如美國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日本學士院、中國科學院等。中文「院士」、而英文名稱為「academician」,也有一些單位,如亞太材料學院(Asia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不論稱為member或academician,相同點是這些院士的產生,都是藉由同儕推選的程序而來。這些學院的院士,通常只是一種榮譽頭銜,並非是這些學院的聘任人員。因為多數的這些學院(academy),與中研院的結構不同,他們並沒有研究的實體功能,也就是這些學院本身並沒有太多的研究員。

    與「院士」有些類似的是學會的「會士」,其英文名稱主要使用「fellow」; 在過往的中文譯名中,「fellow」也曾被翻譯成「院士」。學會的會士通常被認為是學會中學術表現最佳的一群,有些學會的會士資格則也涵蓋對學會會務有重要貢獻者。同樣的是這些會士也是榮譽的頭銜,而其產生也都是藉由同儕的推選程序而來。

    因為專業領域中,相當重視同儕的評價與看法。而院士與會士的產生,都是經由同儕的推選產生。這種同儕的肯定,對專業人士而言是非常大的榮譽。這也是為何專業領域中很重視這些院士與會士名銜的原因。至於不同院士與會士的學術地位如何?這是相當主觀的議題。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央研究院院士的學術水準與當選門檻,在全世界類似的組織中,是屬於很前段的一群。

    後記:該篇新聞中,列舉了之前入選的華人學者。很可惜的漏掉了徐遐生院士。徐院士學術地位崇高,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與多種重要學院的院士,早在一九九二年就當選了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