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生兒身體評估目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生兒身體評估目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生兒身體評估目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生兒身體評估目的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2萬的網紅野蠻王妃(yifenko),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今晚有兩團要結團‼️ 🟣孩子的第一張桌椅-又美又實用的MesaSilla & Calla成長系列 年度團 ◾️表單:https://gbf.tw/p5gsj ◾️Calla圖文:https://pse.is/TJX8M ◾️MesaSilla圖文:https://cline1413.co...

  • 新生兒身體評估目的 在 野蠻王妃(yifenk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31 13:21:52
    有 207 人按讚

    🔔 今晚有兩團要結團‼️

    🟣孩子的第一張桌椅-又美又實用的MesaSilla & Calla成長系列 年度團

    ◾️表單:https://gbf.tw/p5gsj

    ◾️Calla圖文:https://pse.is/TJX8M
    ◾️MesaSilla圖文:https://cline1413.com.tw/mesasilla/

    -

    🟣 防疫在家好好畫/好好看書/好好玩團 🎨
    #禾流文創 #親子天下 #水滴文化 #幸佳慧
    #智塑輕黏土 #拼圖 #桌遊🧩
    ✔️團購下單:https://gbf.tw/uuoux

    ——////————————————————

    #家有小一新生必買 #學齡前幼兒的第一張桌椅
    ✔️MesaSilla實木桌椅【#Calla成長系列】
    ✔️ #MesaSilla幼兒實木傢俱系列 (學齡前幼兒)
    ✔️ #Magic護眼檯燈

    很多品項已經開到預購九月,雖然時間有點久,但是MesaSilla的實木好質感,值得等待!
    家裡如果今年要升小一的新生、或是學齡前幼兒,都可以先買起來,預購時間到貨剛好可以用!
    因為MesaSilla沒辦法常開團,一年可能只有1-2次,下次開團何時我也不知道!

    ◾️表單:https://gbf.tw/p5gsj

    ◾️幼兒實木桌椅圖文:https://pse.is/TQAQX
    ◾️calla成長系列圖文:https://pse.is/TJX8M

    有買過MesaSilla幼兒傢俱的朋友都知道
    MesaSilla實木溫潤質感,安全穩固又耐用
    採用安全無毒的水性漆,保留原木最天然的顏色
    並通過 SGS檢測,不含甲醛,符合安全規範
    保證是買了不會後悔的育兒好物~

    /

    【#Calla成長系列 】
    可以從小一用到成人~太實用了!
    全系列皆使用高品質橡膠木實木、無甲醛
    質感與安全兼具!孩子們使用起來更安心

    這次Calla 成長系列有七樣單品
    可依照個人需求、家裡空間來挑選
    自由搭配組合,隨時變換好像買了一套新傢俱

    ✔Calla 實木成長書桌(可調款/平面款)
    ✔Calla 可調式實木成長椅
    ✔Calla 桌上型書架
    ✔Calla自主生活收納層架
    ✔Calla創意翻轉梯型櫃
    ✔Calla掀蓋玩具收納組合
    ✔Calla經典三層抽屜櫃

    【#Calla可調式實木成長椅】上團最熱賣‼️
    有亞麻黃&極簡灰兩色

    #從小一新生到成人皆可坐
    #耐重達100公斤以上

    可調式成長椅有好多貼心的可調式小細節
    椅墊&椅背布料是超耐磨又透氣的貓抓皮設計
    不但耐刮防磨、還具防潑水易清潔的特性
    內部泡棉還是高密度泡棉
    不但支撐度好舒適度也頗高

    除了椅子高度跟腳踏板可以搭配身高調整外
    就連椅墊處也可以調整
    可以搭配不同的桌子
    將前後調整坐墊的深度讓坐姿更正確
    椅子下方還有大大的置物空間

    可以說是從小坐到大的多功椅
    不只可以用在書桌前、飯桌、餐桌
    甚至客廳、電腦桌等都可以

    /

    【#幼兒實木傢俱系列 】
    這系列桌椅我們已經用了二年多,非常滿意
    家中如果有學齡前幼兒,很推薦買這系列

    這次開團有兩種桌椅
    ✔️享樂趣學習桌適用身高至125CM
    ✔️寶寶自主學習桌升級版適用身高至140CM

    -

    【#實木旋轉收納書櫃】也是每團最熱賣商品之一

    360度旋轉設計,四面都可收納&展示
    可節省空間,功能性非常強
    而且實木材質非常穩固,不容易倒
    書櫃的兩側有六個外掛式木製收納盒跟掛勾
    可收納各式繪本書籍或是拼圖小物
    雖然單價不便宜但可以從小一路用到大
    非常值得投資的一個多功能實木書櫃

    🟣許多人問如果孩子大班了建議是買升級款還是Calla成長系列
    這邊我會建議如果預算夠可以直接攻Calla系列的書桌、跟可調式實木成長椅唷
    可調性較高,也可以一路用到大,但如果是幼兒園還小或是很嬌小的孩子
    還是MesaSilla 幼兒系列桌椅的桌椅會適合些
    不過Calla系列的其他櫃體,適合各系列年齡,大家可以評估一下組合搭配

    —————————————————

    #防疫在家好好畫好好看書好好玩團
    #禾流文創 #親子天下 #水滴文化 #幸佳慧
    #智塑輕黏土 #拼圖 #桌遊

    ✔️團購下單:https://gbf.tw/uuoux

    🟣#美國LittleBrian水彩棒(熱賣第一名🏆)
    水彩棒是我們家裡有3年的畫筆、可以作畫、可以用水彩筆沾溼變水彩畫
    更可以在玻璃、磁磚盡情揮灑,又可以好清洗

    -

    🟣Little Brian 2合1行動畫站(確定沒貨,預購要幾個月太長,所以無法開預購)

    🟣#Kiss帶我走白板貼
    這次自學不停課,kiss的白板貼成了最大的幫助
    可以用靜電的方式幫孩子把課表時間利用靜電貼於眼前的牆上、玻璃上
    寫下每天的時程表(白板筆或是水彩棒都可以使用),非常實用

    -

    🟣#綜合童書團
    這次在家時間長,為了避免孩子整天3C
    書跟桌遊、拼圖、畫筆變成最好幫手
    我們也挑了幾間出版社的書來讓大家併團
    其中還有親子天下最紅的賴馬系列、小魯文化的小雞、企鵝系列以及宮西達也系列、
    還有幸佳慧的蝴蝶朵朵
    禾流文創的音樂書跟立體書2021必買新書▸免疫軍團大作戰,都是我們覺得寓意極佳、親子陪讀中很好買的系列
    連剛升小一生的橋樑書、字的童話套書、自已讀系列都是這次選單裡的項目唷

    熱賣書榜參考🔔

    🟣 #免疫軍團大作戰
    這本大概可以當成是一本人體知識的立體書
    厚厚一本、藉由對戰卡對絕、射擊遊戲等來跟孩子分享醫學知識
    還可以認識人體的免疫力、人體器官跟流感疾病
    很適合目前這個狀況的也帶孩子認識全全正流行的冠狀病毒

    /

    🟣 #蝴蝶朵朵

    蝴蝶朵朵是台灣第一本以熟人性侵為題材的兒童繪本(幼兒園的孩子可以父母帶著導讀)
    很特別的是這本書附了導讀本,教媽媽們怎麼帶領小幼的孩子共讀這本書
    作者幸佳慧長期關注兒童權益、國內外性侵案件,
    所以一直很想要為社會的小主人們有更好的引導,並教導孩童認識身體的自主權
    以及想喚起社會的重視
    我真心覺得這本書每個有小孩的家庭都是必買書

    -

    🟣 #祕密派對

    這是繼蝴蝶朵朵後,對專門為2-6歲的小幼孩子所設計
    所以是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更容易導讀的書籍
    這本是由禾流文創與勵馨基金會 合作出版的
    是在教導、培養孩子學著可以說出真實感受、以及身體自主權的書
    裡面有10個常見的生活情境與原創插畫
    最特別的是他有不少的互動機關,可以讓父母跟孩子共讀的時候有更多的互動

    -

    🟣 #生氣王子

    賴馬的情緒四部曲我都很推,生氣王子、愛哭公主
    其實符合了家裡每個小小孩的狀況
    賴馬用可愛的故事、繪本人物帶孩子看看
    沒有良好的情緒處理、跟人際溝通會有怎樣的狀況
    我個人覺得很適合3-5歲正處於愛哭愛鬧,不如意暴走的孩子呀
    /

    其餘還有 #小雞系列、#霸王龍系列
    鬼媽媽系列,都非常好買唷
    這次還有同步加入禾流的 #寶貝想聽系列
    很適合珍珠這年紀剛開始接觸書本
    隨著按鈕就可以聽到各個不同動物、交通工具的聲音唷

    /

    🏆目前繪本排行如下

    1.生氣王子
    2.免疫軍團大作戰
    3.麵包超人找一找
    4.最棒的禮物
    5.朱瑞福的游泳課
    6.蝴蝶朵朵
    7.祕密派對
    8.一起玩遊戲2
    9.你永遠是我的寶貝
    10.小雞過生日

    -

    🟣#麵包超人遊戲書
    麵包超人遊戲書是我們家從阿包一路玩到現在
    也開團好幾次了,這次孩子通通在家
    剛好完全適合小幼年齡層也一併放上

    -

    🟣美國 Hey Clay!智塑輕黏土
    這個輕黏土有個超厲害的app,讓孩子在家也能上黏土課(但是是美語黏土ㄟ)
    這個黏土有大種主題,每個主題都有18入,也可以單買1個角色(1組5盒)
    而且他是類輕黏土,較不黏手、黏桌、而且不含小麥、也全部安全無毒
    非常好入手,每一款數量都有限唷

    -

    🟣英國Floss and Rock拼圖桌遊系列
    來自英國的Floss and Rock我們已經開2團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他們家的插畫風格,獨特可愛。
    以恐龍、太空人跟獨角獸、海洋最為經典,尤其是他的變色魔術傘我們前兩團都賣得很好
    這次特別挑了水畫卡、拼圖、家家酒跟磁性系列以及桌遊給大家
    最後還加入他們家新品可愛Q版跳繩,讓孩子在家也能消耗一下體力

    -

    🟣Banana Panda
    成立於2018年的美國Banana Panda是近年來最受矚目的全方位兒童教育品牌,
    包含兒童拼圖遊戲及童書閃卡,適合新生兒、學步兒到兒童,並以其可愛設計與創意想像,
    迅速獲得家長、老師及專家青睞,獲得超過19項國際大獎,同時邀請歐洲插畫家參與設計,
    並採用無毒印墨製作,通過CPSIA(美國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
    ASTM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及CE(歐洲合格認證)。

    Banana Panda的拼圖,觸感扎實且拼圖面積平均都比市售拼圖大,
    讓拼圖不在只是眼前的圖片而已,更可以讓小孩子在拼圖上玩耍,
    有時候會忽然有小孩融入拼圖世界裡的錯覺呢!

    其拼圖有不同的分類,可以依據小朋友的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刺激與訓練,
    例如初階圖像認知、專注力練習到科普教育拼圖,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好奇心,
    創造出無限的想像力。

    除了適合0-5+的小朋友之外,更有適合大孩子關於天文、人體、
    宇宙等STEM科普議題,且附有中英文海報對照,讓小孩可以邊玩邊學,超級實用。

    -

    🟣最後是美國最知名的Melissa & Doug
    這是全世界前3大的遊戲品牌,品項多到爆
    從家家酒、手動勞作系列跟水畫卡、拼圖系列一一有
    我最推超市購物車,在家也能讓孩子體驗買菜拖車的概念
    以及有2組實在難能可見的大型家家酒組唷

    因為品項眾多,開團時間我再不定時分享各品牌小細節
    表單很長,大家可以慢慢挑選,不過每一樣的庫存也通通都有限唷!

    -

    -

    ✓訂單、付款問題►玠積國際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週一到週五 10:00 – 18:00
    客服電話:(07)362-6090(10:00-18:00)
    LINE ID : @ffw7750y

  • 新生兒身體評估目的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27 07:00:18
    有 36 人按讚

    #綠豆爸:溫和而堅定,陪伴孩子修正錯誤目標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12215

    從2010年開始練習阿德勒心理學派的教養模式,然後共組讀書會、親子團體,教學相長地提升自己的親職效能,也協助許多父母看懂孩子的行為目的,然後帶領父母如何陪伴孩子修正錯誤目標。

    今天有機會陪伴一組親子,一起面對孩子由錯誤目標所延伸的不良行為,因為我的介入,讓親子都經歷了和過去不同的經驗,也讓孩子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目標設定。當然更重要的,是藉由這次機會,讓父母和孩子開始一步步的改變,邁向共好的親子關係。

    【不想自己穿鞋的五歲孩子】

    孩子在門外大哭大叫、用腳踢門,我評估自己的心力和時間,決定先進行觀察。

    孩子把腳套進鞋子,再把鞋子踢走,哭喊著:「媽媽幫我穿鞋!媽媽幫我穿鞋!」

    詢問媽媽,在生活的其他時間,媽媽是會幫孩子穿鞋的,卻忽略了五歲的孩子是有能力自己把鞋穿好(最後孩子也證明如此)。但由於媽媽想要在親子關係有所改變,因此在這裡,媽媽謹記「不要幫孩子做他能力可及的所有事情」,也就造成了當下的僵局:孩子認為平常媽媽都會幫他穿鞋,為什麼今天媽媽和平常不一樣?

    媽媽站著,溫和的看著孩子,不做其他回應。

    一段時間之後,孩子改說:「媽媽教我穿鞋!」維持哭喊的聲量。

    後續的文章,會說明什麼是「錯誤目標」,孩子目前展現的正是「無能放棄」這項目標所延伸的行為,要求媽媽「幫他穿鞋」、「教他穿鞋」,以「我是沒有能力」的來證明媽媽是愛他的,他是重要的。

    持續的僵局,對親子雙方不會有所幫助,我坐到孩子的附近,但由於孩子和我並不熟識,我們之間沒有「心理存款」,因此我並不適合過度積極的介入孩子的行為。我詢問媽媽是否可以坐在地上?媽媽點頭,我請媽媽坐到我的旁邊,讓我、孩子、媽媽形成一個三角形。

    坐下來,是降低我們和孩子的高度,也同時降低親子之間的張力;形成三角形,讓我自己可以成為事件中的客觀第三者。

    孩子想要拉住媽媽的腳,不讓媽媽離開原本的位置,媽媽多走了兩步,來到我旁邊坐下來。

    孩子開始增強哭喊的聲音,用哭和嘶吼的方式叫著「媽媽」。

    因為媽媽坐到我旁邊,孩子的目光得以轉過來,我決定採取「實況轉播」的方式,不帶評價的將孩子的行為說出來,反饋給孩子。「你正在哭」、「你哭著叫媽媽」、「你的聲音愈來愈大」⋯⋯,我以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反饋給孩子。

    再一段時間,孩子說:「這樣很吵耶!」我說:「你覺得很吵,不過最大聲的是你自己。」

    孩子捶地板、把口罩扯破、拉掉衣服上的繩子、哭到咳嗽、作勢要吐、跳起來摔自己、打自己的頭、拿起鞋子丟媽媽⋯⋯,我繼續以溫和而堅定的語氣反饋給孩子他自身的行為,而孩子的上述行為也只發生一兩次。

    孩子目前展現的是「破壞報復」這項目標所延伸的行為,以傷害自己的身體讓媽媽投降、或是大聲讓媽媽不舒服。媽媽落下眼淚,我請另一位老師協助陪伴媽媽。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可以理解媽媽心裡的難過,因為我自己也是過來人。

    孩子的音量變小聲了一些,我立即反饋給孩子:「你的聲音變小了,聽起來你正在努力的調整自己」。

    孩子對媽媽說:「妳不要笑!」、「媽媽過來!」、「為什麼妳一直看我!」

    我繼續反饋給孩子,同時也向媽媽說明:「孩子和妳的距離只有兩步,他重覆喊著『媽媽過來』,孩子的重點『不是媽媽,而是過來』,妳能理解孩子認為唯有妳聽命於他,他才感受到被愛,這樣的目標嗎?因為如果孩子的重點是媽媽,他就會一步併兩步過來了。」媽媽點頭回應。

    孩子目前展現的是「權力鬥爭」這項目標所延伸的行為,很像是親子雙方在拔河,誰往前誰就輸了。由於我們不能再增強權力鬥爭的設定,因此我請媽媽維持現狀不要移動。

    孩子繼續喊著:「媽媽過來!」我開始回應孩子:「媽媽就在這裡,你可以決定你自己要不要過來。」重覆很多次。

    這麼做的原因,是讓孩子回到「他可以控制和決定自己的行動,但不能控制和決定媽媽的行動」的自主狀態。當然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平常的生活應該是感受到大人對他的控制和決定,也就是自己「作主的權力」並沒有得到合適的發展。

    孩子的語氣軟化,但仍繼續喊著:「媽媽過來!」、「媽媽妳為什麼不過來?」、「媽媽我很想妳,妳可以過來嗎?」、「媽媽我很愛妳,妳過來啦!」、「我好渴喔!」、「我很累耶!」、「拜託啦!」

    我順著孩子的話語回應:「媽媽就在這裡,沒有離開」、「媽媽也很想妳」、「媽媽也很愛妳」、「你很渴,你想喝水」、「哭會讓你自己很累」、「不論你有沒有拜託,媽媽都在這裡」。

    孩子說:「我們不是要去動物園嗎?我們可以趕快離開嗎?不然天黑了,我看動物的時間就不夠了。」

    我肯定孩子想去動物園的心情,也回饋給孩子:「什麼時候去動物園、什麼時候離開,都是由你決定的喔!」

    因為大人們的溫和而堅定,孩子也跟著軟化了武裝的外在,改採取「柔情攻勢」,此時多數的大人就會投降了,誰能受得了無辜孩子的請求呢?但我們知道此時孩子所展現的是「過度關注」的錯誤目標,如此的楚楚可憐,對孩子性格和親子關係都不會有幫助,因此我請媽媽仍然維持原本的姿勢,然而媽媽不自覺的伸出了雙手,這是人之常情,也展現了媽媽的愛和接納。

    客觀來看,孩子和媽媽的距離大約只有50公分,但孩子就是不過來,我們不難理解,在孩子的心中已經設定的「虛構目標」,就是唯有媽媽受我控制,我才有價值。

    孩子一點一點的靠近媽媽,我也反饋給孩子行動上的改變。孩子伸出手指,點了一下媽媽伸出的雙手,我心中浮現了《創世紀》這幅畫。我鼓勵著孩子的行動改變,也告知媽媽待會孩子會試著拉動媽媽,媽媽仍然維持原本的位置即可。

    再一段時間,孩子把自己拉向媽媽,卻又和媽媽維持一小段距離,仍然試圖要媽媽往他靠近,我反饋給孩子:「看起來你想抱媽媽,媽媽也想抱你,你可以決定自己要不要靠過去。」孩子靠向媽媽,投入媽媽的懷抱裡。

    此時的孩子態度完全軟化,跟媽媽說:「我想喝水」,此時媽媽不適合起身,因為正在和孩子擁抱著,因此我對孩子說:「你想喝水,我可以怎麼幫你?你的水壼在哪裡呢?」孩子指著他丟在地上的背包,我說:「我可以幫你把背包拿過來,你會自己拿水壼嗎?」我拿背包給孩子,孩子很有能力地把背包打開,拿出水壼、旋開壼口,大口的喝水。

    孩子的姿態像是新生兒般蜷蛐在媽媽的懷抱裡,我也向媽媽說明對孩子來說,此刻的他正在尋求和解,並且藉由新生兒的姿勢,感受媽媽對他最原始單純的愛。

    孩子說:「我們可以去動物園了嗎?」我說:「媽媽就在這裡,你把自己準備好,就可以去動物園囉!」

    孩子從媽媽身上滑下來,仍試圖拉著媽媽一起,去拿那隻孩子剛丟過來的鞋,我請媽媽維持位置,孩子把鞋拿來後,很有能力的拉出鞋舌、穿上鞋子、再把兩層魔鬼氈貼好。

    另一隻鞋子在僵局一開始的原地,距離媽媽大約一公尺左右,孩子已經知道媽媽不會移動,因此自己過去拿回鞋子穿好。

    孩子把自己的東西準備好了,我問孩子:「地上的口罩和衛生紙是你的,你願意處理嗎?」在今天的事件裡,這屬於枝微末節的小事,我預設若孩子不願意也無妨,因為已經處理了「錯誤目標」的大事了。

    孩子把地上的口罩、衛生紙和扯下來的線都撿了起來,我問孩子:「你知道垃圾桶在哪裡嗎?」孩子點頭,我跟著孩子一起回到教室丟垃圾,此時他穿著室外鞋,也是枝微末節的小事,若要孩子再脫鞋才能進教室,就是大人太吹毛求疵了。

    我回饋孩子的能力,鼓勵孩子把自己都準備好了。孩子此時的自信和眼神,和一小時之前的他判若兩人。

    我也回饋給媽媽,她的孩子是聰明且具有敏銳觀察力的,在自己身陷情緒工具時,還能同時觀察媽媽的肢體與神情,也具有相當的堅持度,因此大人要再更有智慧地走在孩子之前。

    【父母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自然或合理的結果】

    說再見之前,孩子從自己的背包拿出了一根香蕉,想要交給媽媽,我問孩子:「這是你要吃的?還是媽媽要吃的?」孩子說是他去動物園要吃的,我說:「你要吃的要收進自己的背包裡」,孩子聰明的眼睛轉呀轉,先是放進自己的口袋,然後又拿出來,拉開媽媽的背包放了進去。

    我對媽媽說:「看來孩子放了顆『地雷』在妳背包裡喔!」孩子對我笑著。我也讓媽媽理解,下午就不需要因為香蕉而和孩子爭執囉!

    要改變孩子的錯誤目標,以及延伸的不良行為,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的,它需要的是親師生三方共同的「合夥協力」。今天將近一小時的過程,對孩子和媽媽都是一次全新的生命經驗,「父母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自然或合理的結果」,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以我們的智慧,引領孩子在性格與生命上,可以更加自立、更加共好。

    什麼是錯誤目標?

    在我的書《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教養課》當中,對於「錯誤目標」有基礎的介紹:

    《面對孩子的挑戰》一書作者、也是阿德勒的弟子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則是歸納出孩子行為的四個「錯誤目標」,我們將其整理為:過度關注、權力鬥爭、破壞報復、無能放棄。

    一、過度關注:每個孩子都需要被關注,但同時孩子也在練習著自主與獨立,追求過度關注的孩子,往往會認為身邊所有的人,都必須即時滿足自己的需要(不見得是真實需求),如果需要未被滿足,容易藉由「一哭、二鬧、三耍賴」的方式獲得關注。

    二、權力鬥爭:孩子在練習自主與獨立的過程中,需要有做決定的權力,如果生活的大小事都是由父母一手掌控,孩子就容易和父母進行權力鬥爭,在吃喝拉撒睡等議題上,採取不合作的姿態,證明自己擁有權力。

    三、破壞報復:若孩子長期無法擁有在生活上作主的權力,就容易追求破壞報復的目標,踩著父母的痛點,重覆著讓父母惱怒的行為,甚至用自己的身體和健康做為籌碼來要脅父母,最終兩敗俱傷。

    四、無能放棄:如果孩子試過了所有的方法,仍無法得到該有的能力、價值、權力和愛,或是父母過度照顧、過度放縱,那麼孩子就容易呈現無能放棄的樣貌,對於所有的人事物都不感興趣,往否定自己的方向發展。

    【錯誤目標所延伸的不良行為】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目標導向的」。

    雖然我們稱其為「錯誤目標」,卻不是從「對/錯」的二分法來評判,而是由於錯誤目標所延伸的不良行為,對於關係或群體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同時對於個體的性格和社會情懷有著負向的發展,因此以「錯誤目標」命名。

    從錯誤目標所延伸的不良行為有千百種,因此我常建議父母,不要被孩子的不良行為給困住,或只是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而是要看懂孩子正陷在怎麼樣的錯誤目標當中?不要問孩子「為什麼」,而是要瞭解孩子「為了什麼」需要自我設定如此的錯誤目標?

    要如何判斷孩子陷在哪一個錯誤目標裡?則可以從父母的感受,以及孩子對於父母反應的回應來理解。

    一、過度關注:父母覺得孩子很煩人,而孩子的惱人行為會在父母回應後停止。

    二、權力鬥爭:父母覺得孩子惹自己生氣,而孩子的惱人行為在父母回應後停止一段時間又故態復萌。

    三、破壞報復:父母覺得孩子讓自己難過傷心,而孩子的惱人行為在父母回應後變本加厲。

    四、無能放棄:父母覺得對孩子絕望了,而孩子的惱人行為重覆出現,同時也挫敗著孩子自己。

    【不良行為的回應方式】

    在面對上述錯誤目標所延伸的不良行為時,父母往往是這四種方式回應:

    一、兩手一攤、無能為力:「我也不知道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呀!」、「我什麼方法都試過啦!」、「孩子就是不聽我的話,我有什麼辦法?」⋯⋯。這是屬於「忽略型|無愛」,孩子會感受不到父母對他的愛(即使父母喊冤說自己有多愛孩子)。

    二、逢迎拍馬、俯首稱臣:「別哭別哭,我來幫你⋯⋯」、「好好好,你想要我怎麼做呢?」、「這我來就好!」⋯⋯。這是屬於「放任型|溺愛」,孩子只會愈來愈無法無天,往小霸王之路邁進。

    三、抓狂暴怒、懾人心魄:「你是要怎樣!!!」、「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去面對牆壁站好!!!」、「再哭我打你喔!!!」⋯⋯。這是屬於「威權型|錯愛」,孩子會往兩個極端發展,不是成為畏縮膽怯,就是成為情緒暴起暴落的控制狂。

    四、變幻莫測、起伏不定:面對類似的行為或情境,因為自己的心情或生理狀況而不同,例如孩子哭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說:「別哭別哭,我來幫你⋯⋯」,心情不好的時候則說:「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這是屬於「不一致型|錯愛」,孩子會無所適從,只好每次都要使用情緒工具,來測試父母今天的狀態為何。

    以上的四種方式,經長期的實務觀察證明,不但無法改變不良行為(頂多只是讓孩子將行為枱面下),還會增強孩子的錯誤目標。

    【對孩子的不良行為,父母該怎麼回應呢?】

    首先我們得先接受「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事實,也就是孩子會發展出錯誤目標和不良行為,是來自於長期的累積。父母千萬不能懷抱著「當下、立即、藥到病除」就能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的幻想。

    因此在孩子不良行為發生的當下,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秉持「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行為不動怒、不暴走、不抓狂、不隨孩子起舞,心理則不焦慮、不憐憫、不擔憂、不要檢討自己。

    而在長期的親子關係,父母則要開始引導孩子發展「正向目標」,父母在家庭所要營造的,是提供下述的環境:

    一、有能力:成長的能力

    二、有價值:貢獻的價值

    三、有權力:作主的權力

    四、有人愛:無條件的愛

    在我的書《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教養課》有介紹如何營造這四項正向目標,大家可以去參考喔!

  • 新生兒身體評估目的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12 20:31:25
    有 642 人按讚

    花花前陣子完成的書,經出版社評估後認為可能只有我的讀者會買單,在沒有修改的情況下直接出版的話,大概會賣得很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
    我接受了出版社的建議,重新修改我的內容,不過對於出版社給予的意見「書的內容部落格都有了,讀者看網路上的就好幹麼要花錢買?」不得不說,我是有些不悅的。
    .
    我過去是一名健身教練,收了不少因為看網路影片亂練結果一身傷而且絲毫沒進步的學生;我自己在研究的個體心理學網路上資訊也很多,但我為什麼自己就是教練還要花錢去進修訓練課程;又為什麼網路資訊我我仍舊還是會花錢買實體書回來,自己研讀自己做重點筆記。
    .
    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
    .
    所以我決定今日開始,每週六晚上八點都會發一到三篇本書的內容,而且是按照順序不是隨機挑選,不論將來本書是否出版,我都會一直發到結束,不想花錢買書也可以網路上看就好。
    .
    因為有些價值,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以下開始)
    .
    #0_1個體心理學
    .
    個體心理學這名稱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多數人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個名字「阿德勒心理學」。
    .
    西元1870年2月7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除了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一名醫師與心理治療師。
    .
    猶太籍的阿德勒,家庭環境算是富裕,但是他的童年卻有著相當多的不幸。阿德勒有其他六個兄弟姊妹,他是排行在老三;罹患佝僂病的阿德勒,因為自小體弱多病以及行動不便,他無法在童年時期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同時也為自己的能力不如兄長與鄰居而感到自卑。
    .
    除了自身的疾病之外,阿德勒也親眼目睹了年幼的弟弟在自己面前過世,從小就籠罩在死亡的恐懼中,讓阿德勒立志要成為一名醫師。早期阿德勒的成機並不突出,但在父親的鼓勵與支持下逐漸進步;後來畢業於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曾經當過眼科以及內科醫師。
    .
    一戰時期的阿德勒擔任軍醫,當時每天要面許多的傷兵,評估這些軍人的心理狀況是否能夠重回戰場,這些經驗讓阿德勒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戰後便將重心轉移到神經學以及精神病學。
    .
    阿德勒發表了許多關於器官缺陷與自卑感的論文,在西元1899年,受到了精神病理學權威的佛洛伊德邀請,阿德勒加入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於1910年擔任該學會主席一職。
    .
    隨著與佛洛伊德的觀點衝突越來越多,阿德勒在西元1911年離開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並且正式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學會」。
    .
    阿德勒曾經希望透過政治來改變整個環境,然而政治並沒有他預期那麼單純,在心力交瘁下,阿德勒認為如果要達成理想中的世界,得要從兒童的教育開始著手。
    .
    他發表了許多關於兒童教育以及兒童行為的論文,並在維也納與德國其他地方創立了三十多處兒童諮詢中心,諮詢對象多為教師與父母,將個體心理學活用在教育機構與家庭當中,希望透過兒童的教養來改變整個環境。
    .
    這段期間的阿德勒聲名遠播,經常受邀到各處發表演說,並且受聘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西元1932年成為紐約長島醫學系主任,於1934年定居美國。附帶一提,在許多介紹阿德勒的書籍中都會特別提到,阿德勒一直到55歲才開始學習英文。
    .
    我在某些書上所看到的說明是,阿德勒認為有些口譯翻得不夠到位,他希望能夠讓聽眾更加理解他所說的內容,而在當時大部分的演講都是在美國,因此阿德勒才重新開始學習英文。這邊也能夠用來解釋本書後面會提到的「目的論」,不論當時的年齡或是各種條件如何,當一個人決心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他一定能夠找出方式來克服。
    .
    距今一百多年前,阿德勒底下門生眾多,且名聲更是與佛洛伊德不相上下。然而身為猶太籍的阿德勒,在二戰期間受到納粹的迫害,許多猶太人遭到屠殺,其中包含了大量阿德勒的弟子。阿德勒所發表的論文與臨床講義在當時也遭到禁止,因此現今才會鮮少聽過他的名字。
    .
    許多倖存的阿德勒門生努力地將他的學說給保留下來,在美國也有不少深受個體心理學派所影響的專業人士,在2020年的現今,人權與自由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因此我們才有機會能夠再一次認識這位,一百多年前就已經洞見未來的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
    #0_2人生型態取決與個體所使用的「素材」
    .
    客觀的世界上活著每一個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是活在主觀的世界上。這聽起來有點饒舌,這兩句話的意思,客觀上我們所生存的環境都是一樣的,但是同一個客觀的世界,卻會因為個體的差異而有不同主觀上的認定。
    .
    例如有些人在遭遇到挫折時,會將挫折當做是進步的動力,藉著修正錯誤讓自己能夠克服難題;而也有些人在同樣遭到挫折時,會將失敗當成是一種羞恥的烙印,並且相信自己克服不了這些問題,從此遇到同樣的問題都會選擇逃避。這樣不同的心態,我們稱之為「人生型態」。
    .
    我們會透過不同的人生型態選擇相對應的「素材」,所謂的素材指的是我們一生當中,所經歷過的一切,包括在我們的記憶尚未成形之前,也就是出生至三到四歲左右的嬰幼兒時期。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教育,並且明確地指出,不當的教養模式會如何摧毀一個孩子。
    .
    在《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也有提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下稱CPTSD)的造成,多是在童年時期曾經遭到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不當對待,包含性侵、肢體的虐待、言語的虐待、無視孩子的需求、否定孩子的感受、嘲笑或者欺騙孩子等等。
    .
    這些傷害都會烙印在孩子的身體記憶當中,當時的孩子可能才幾個月大,即便將來長大後這些記憶已經無法想起,但是當時的感受會永遠被身體給記下來。在往後的人生一但觸發了相關的條件,那些記憶帶來的負面感受就會重新湧現出來,並且使個體做出在童年時期習得的應對反應。
    .
    舉例來說,童年時期經常被照顧者嘲笑的孩子,在長大後容易變成沒有主見、附和他人的應聲蟲。以CPTSD來看,是因為個體認為講出自己的想法會得到負面的結果,為了避免發生遭到嘲笑與否定的情緒重現,必須將自己真實的想法給隱藏起來。
    .
    而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因為孩子選擇了「表達自我會被嘲笑」這樣的經驗,當成是他人生型態的素材,因此在遇到任何需要做出選擇的情況時,他們會傾向於選擇主流的、他人建議的、他人認同的那些「安全牌」。
    .
    阿德勒說一個人的人生型態大概會在五歲左右就已經成形,雖然後來也有說法是,大約在孩童八歲左右時才成形。但不論是哪一個階段,都不能夠否認孩子的童年時期,給予素材的重要性,這也是個體心理學一直不斷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性原因。
    .
    一但人生型態成形後,後面要在改變就會變得十分困難,許多個體甚至終其一生都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型態。但個體心理學以及《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一書當中,都有提到,人生型態是後天習得的生存模式,因此也能夠透過後天的學習去改變原本的人生型態。
    .
    接下來我會開始藉由我的人生故事,慢慢跟大家說明「素材」對於兒童有著多大的影響。
    .
    #1_家庭暴力
    .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我出生了。
    .
    沒有新手父母應該有的,那種迎接新生兒的喜悅;也沒有現在提倡的二十四小時內,母嬰的肌膚接觸。確切的情形是如何我也無從考證,我只能夠憑想像與推測,在那狹窄陰暗的產房中,有個年輕產婦,將她的女兒給生了下來。
    .
    當然,她也有可能是請產婆到府接生;但我更傾向於認為,我的親生母親會選擇在一個,她認為安全且隱密的場所將我娩出。
    .
    養父母在透過合法的流程後,正式收養我成為家中的一份子。
    .
    我成長在一個非常重男輕女的家庭;母親嫁給我父親不久之後,檢查出罹患了子宮肌瘤。70年代的當時,醫療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即便再如何地不願意,為保全性命母親也只能夠選擇,將她身為女人的標記「子宮」整個摘除。
    .
    從此之後,母親永久喪失了生育能力,也將原本就不和睦的婆媳關係,推至冰點。
    .
    我父親是家中長子,被祖父母寄予厚望。祖父母希望父親能夠傳宗接代,並且接手家裡的鳳梨園,繼承祖先留下的家業;結果父親卻娶了個無法生育的女人,可以想見,當年祖父母他們有多崩潰了。
    .
    祖父母不斷洗腦父親離婚再娶,但我的父親是個老實人,不願意辜負母親;即便祖母後來讓步表示,納二房也沒關係,只要黃氏有後就好了。但我的父親仍舊表示,既然已經娶了我母親為妻,身為丈夫的他,就會對妻子的一生負責到底。
    .
    背負著長輩盼不到的期望,原本生活單純的父親,學會酗酒也開始夜歸;我的童年時期經常會看見,母親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角落啜泣。
    .
    「恁老爸佇咧外口一定有查某。」
    .
    母親幽幽地,對著才幼稚園大的我這麼說著;其實年幼的我,並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是爸爸的朋友裡面,有個女人這樣嗎?我小小的腦袋無法明白,我只知道母親每當說著這些話的同時,眼淚也在往下掉,但她的臉上卻看不出任何表情。
    .
    某天,我父親下了班又去喝酒了,當他醉醺醺地回到家後,硬是把已經在睡夢中的我,以及哥哥給叫醒。他要我們兄妹倆面對著牆壁跪下,然後抽出了腰間的皮帶,瘋狂抽打我與哥哥;沒有任何理由地,只因為父親想打人,於是我跟哥哥就應該被打。
    .
    我的母親嚇壞了,她死命地抓住父親的手,要他別再打了;我還那麼小,再打下去真的會把我打死的。
    .
    「擱毋停手我就死在恁的面頭前!」
    .
    父親被她這樣一吼給嚇到停下動作,下一秒就走向浴室洗澡、睡覺,就好像上一秒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般。從那一天起,這樣的戲碼一個月總要上演個一到兩次。若是那個月,父親的生活較為不順,例如任職的製材工廠停工、鳳梨價格大跌、整個作期血本無歸時,可能會有一陣子天天上演。
    .
    為了不在睡夢中突然被嚇醒;我學會了只要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能立刻醒來的極淺眠技能。父親的KAWASAKI一進到家中,在二樓睡覺的我就會馬上醒來,然後視死如歸一般,等著迎接他的下一步。
    .
    (待續)
    .
    #每週六更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