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營電子材料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營電子材料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營電子材料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營電子材料行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台灣的未來,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眺望~2019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 從2019到2030,從台灣到國際 《請加入情報網免費會員並登入報名,若您尚非會員歡迎立即免費註冊!》 自2013年來的多頭成長,全球經濟引擎持續推動2018年的景氣擴張,台美資本市場迎接史上最長牛市。然而,經濟情勢在一片榮景的合聲中夾雜不安情緒。...

  • 新營電子材料行 在 台灣的未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0-31 15:37:21
    有 4 人按讚


    眺望~2019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
    從2019到2030,從台灣到國際
    《請加入情報網免費會員並登入報名,若您尚非會員歡迎立即免費註冊!》


      自2013年來的多頭成長,全球經濟引擎持續推動2018年的景氣擴張,台美資本市場迎接史上最長牛市。然而,經濟情勢在一片榮景的合聲中夾雜不安情緒。眺望2019,美國聯準會升息態度轉強,引起全球資金展開新一波的遷徙;美國強人總統川普,更一再上演與中國貿易戰對峙的戲碼,貿易保護主義成為全球經貿體系發展的夢魘,而地區保護主義的大纛被高舉,使全球及台灣產業均面臨各種未知變數的挑戰。



      另一方面,科技創新的速度正快速重塑產業競爭版圖,AI技術與大數據的應用持續發酵,帶動數位科技應用、生醫、健康照護、智慧機械、智慧車輛,甚至智慧城市的快速發展,也牽動著半導體、通訊、電子材料,以及電子零組件與顯示器的產業趨勢走向;同時,環境永續的議題各國政府越來越重視,不僅在綠能產業,特化與綠色化學、石化產業亦或在新材料與綠色材料的技術研發上或循環經濟創新營運模式尋找契機,為環境盡心力,創新產業並創新商機。



      放眼2030未來科技應用與亞洲產業形貌,前瞻科技快速地運用於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技術的應用也是台灣產業甚至是亞洲經濟成長重要的動力來源之一。面對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不能只專注於明年的趨勢走向,更應進一步掌握未來科技應用、全球經濟趨勢與新產業模式,以及未來科技與社會型態,方能儘早掌握趨勢變化,領先競爭對手,奠定下個十年的新競爭型態施力點與競爭力。



      鑑此,產業年底就等這場的《眺望~2019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首度結合《探新機:科技亞洲 產業創新》的年度專刊發表,企圖以「從2019到2030,從台灣到國際」為主軸,為各界帶來更具國際觀、更前瞻的論述脈絡與觀點,相關精彩研究成果,亦將結合於首日上午的開幕式發表。



      全周眺望系列研討會於11月12(一)至16日(五)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日日開講,浩浩十六場,場場均為關鍵報告,誠摯邀請各界把握機會參與。



    指導單位:經濟部技術處
    主辦單位: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產業技術基磐研究與知識服務計畫
    時  間:2018年11月12日(一)~11月16日(五)
    地  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

  • 新營電子材料行 在 股票會說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3-02 17:31:25
    有 84 人按讚


    3/2 奇力新股價一度攻到百元關前,可惜又被壓回,但該股擁有晶片電阻大廠-旺詮,其實最具爆發力,抱牢!

    3/1 奇力新(2456)

    奇力新為台灣最大、也是台灣唯一有能力提供全系列磁性材料以及電感元件的製造商,公司優勢在於電感產品的製造,從粉末至鐵芯等電感上游原料皆為自製,且為兩岸三地產量最大、技術層次最高的電感廠商。去(2017)年1月,奇力新收購了飛磁(磁性材料廠),並以換股方式取得旺詮100%股權(晶片電阻廠),又以現金入股「湖南沅陵向華科技」49.9%股權。飛磁專注於高階磁性材料之研發,產品主要應用於車用、快速充電等領域,2018~2020年各大車廠將陸續量產旗下的車種,飛磁的營收預期將水漲船高,有助於拉高奇力新營運力道;而旺詮擁有工業、電源供應器及車用等完整產品線,可提升車用產品之比重;至於中資企業「向華科技」則為繞線設備製造商,享有大陸企業優惠並具生產優勢,公司可藉此提升自身競爭力。

    就產業趨勢分析,被動元件第一季供給緊俏狀況將延續到第二季,主要是汽車電子、工業規格等應用增溫,導致晶片電阻供不應求,平均安全庫存天數已經低於30天。奇力新旗下旺詮日前已公告暫停接受厚膜電阻新訂單,市場預期旺詮可能將進行第二波漲價作業。由於晶片電阻長期沒有增產,比起MLCC來說,日商在晶片電阻上轉進車規的趨勢更為顯著,預期2018年轉往車用的產能比重約40%,導致供需缺口高達7~10%。此外,受惠蘋果及三星都已採用Mini Molding Choke(微型一體成型電感),而公司併購電感廠美磊後可望晉身全球前三大,未來成長潛力不容小覷。

  • 新營電子材料行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5-02 18:30:53
    有 4 人按讚


    《新日微信》20160501台灣的再工業化
    我國經濟發展的轉戻點,一般咸信是在推動工業發展的過程中,於民國55年12月3日在高雄港成立了台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台灣在一個甲子前遭遇美國經援停止、國內資金短缺、人口快速增加、與農村勞力過剩四大挑戰,為因應種種產業經濟的需求,並填補當時國家經濟發展所欠缺的大量資金與高級技術,以「拓展對外貿易、吸引工業投資、引進最新技術、增加就業機會」為四大目標的加工出口區,集中統轄各相關機關行政權並簡化行政程序,開「單一窗口服務」的先河,後續的科學園區接棒,台灣產業一棒接一棒的帶動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由台灣目前的成就反溯,許多人懷念那個極具挑戰的時代,政府與有為有守的政府官員所展現的睿智與執行力。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2015年中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美國製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中國高5%,進一步由於生產技術的精進,美國製造的成本將於2018年比中國便宜2-3%。美國財富雜誌也推估部分在華組裝的美國企業開始撤回美國生產,將逆襲中國大陸的產業,並重組全球供應鏈。這個供應鏈重返美國的政策係屬於歐巴馬「再工業化」大策略中一環,深深地改變了過去二十年的全球製造版圖。美國2011年推動AMP(先進製造業夥伴)振興製造業計畫,源自於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6月24日提交的「確保美國在先進製造的先導地位」報告,強調產官學合作,以振興美國正在衰退的製造業能量,於4年間投入5-10億美元推動,當時設定的四個領域與目標為:強化攸關國家安全的關鍵產品的本土製造能力、縮短先進材料由開發到推廣市場應用的時間、開發下世代機器人、與研究開放創新的節能製造技術。
     
    早在一九八〇年代,就有一批美國學者為文警告,伴隨著外包(Outsourcing)的新營運模式與離岸生產(Offshoring)的全球佈局,美國製造的競爭力已逐漸下滑。亞洲世紀的崛起意涵著美洲霸權的殞落,這記警鐘直到2008年金融海嘯才敲醒美國正視中國崛起後的全球再平衡,與美國槓桿在互聯網的優勢啟動再工業化。一九四七年,杜魯門的圍堵政策以軍、政拉動了社、經,造就了亞洲四小龍這些美國盟友在西太平洋的一片盛世。近七十年後,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再度牽起盟友的手,這次防堵的不是社會主義赤化全球,而是比資本主義更資本主義的中國製造。
     
    握有全球最優質人才的美國,以再工業化政策聚攏了最前沿的研發創新與生產製造,不到十年的時間就重返製造的榮耀;頁岩油(氣)破壞了阿拉伯世界的石油霸權,也不經意地顛覆了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國的石油出口、雙率與國內經濟。機器人與積層製造這些新興科技還沒發威,僅僅倚賴新能源技術的開發與供應鏈回流的引導,就已經大幅重振美國的產業競爭力。台灣難以比擬資產雄厚的美國,限制條件較多的大環境中,也有自己的選項。
     
    六十年前的加工出口區,顧名思義包括了「加工」與「出口」兩大策略,以準自由貿易區的機制瞄準全球市場。六十年後,台灣的產業形態與層次更加複雜,技術層次從當時的輕工業初級加工到目前的高科技(半導體、生物科技等),個別產業所瞄準的海外市場在跨境電商的推波助瀾下,挑戰更顯多元。當年還掙扎於從大躍進這個失敗政策中恢復元氣的中國大陸早已非吳下阿蒙,搖身一變成為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的客戶。激烈的變局中,台灣一優四劣:優勢在於台商全球調度資源的能力無庸置疑,但劣勢包括創新能力難以展現在規模經濟中、精實管理還有精進的空間、製造在追求智慧化前還有許多精密的課題待補、雲端控制實體的軟體能力則可能是未來競爭力的最大罩門。
     
    未來幾年,自由經濟區與區域經貿合作如何推動?五大創新產業該如何配置資源?能源結構如何快速調整?網羅全球人才如何與在地就業困境脫鉤?資本市場(或政策有限的資源)如何導入強化競爭力的領域?如何掌握互聯網+所提供的外部規模機會?同步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選項將是台灣能否成功地再工業化的關鍵。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