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東方花園樂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東方花園樂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東方花園樂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東方花園樂居產品中有3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這應該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一段旅程 他是我訪問過年紀最大的長輩(104歲) 事先張揚的死亡事件教會我太多太多 這是一份很深遠的禮物 轉送給你們 希望你們也能收到❤️ 【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禮物】 本文摘自 #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大衛.古道爾在澳洲加入...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Hx4mm043S8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新東方花園樂居 在 春妞☆はるこ????✈️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25 19:47:18

#全台暖氣飯店 #冬天最實用🤣 在飯店裹著我的石墨烯毯一整天~ 結果退房的時候櫃檯跟我說⋯ 👨🏻‍💻:「聽說您昨天有詢問房間有沒有暖氣」 👧🏻:「對呀!但你們說沒有」 👨🏻‍💻:「但我們可以提供電暖器租借唷」 👧🏻:「⋯⋯怎麼不早說🤣🤣」 為了讓大家住外面不要冷到! 這邊附上全台有暖氣的飯店名單👇...

新東方花園樂居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0 04:18:23

【凱鈞話趨勢-保養】帶老爸「鬆」一下!精選全台10家男性SPA推薦,父親節最舒活的享受  父親節就要到了,想好要如何寵爸了嗎?舒壓SPA療程可不是女性的專利,平常總為家庭奔波辛勞的爸爸,也需要好好的放鬆身心,今年不妨就為他安排一場深層的按摩體驗,緩解肌肉痠痛、舒緩疲憊!這次特別精選十家有提供男性...

  • 新東方花園樂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9 17:36:29
    有 8,525 人按讚

    這應該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一段旅程

    他是我訪問過年紀最大的長輩(104歲)
    事先張揚的死亡事件教會我太多太多
    這是一份很深遠的禮物
    轉送給你們
    希望你們也能收到❤️

    【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禮物】

    本文摘自 #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大衛.古道爾在澳洲加入了死亡醫生菲利普的諮詢團體,因此由團體裡的護士陪伴大衛去瑞士。他們先到法國見大衛家人最後一面,再飛往瑞士巴塞爾。

    菲利普知道這是宣揚他理念的好機會,因此他歡迎全球各大媒體前來拍攝。

    我們先打聽好大衛所下榻的飯店,打算入住同一間。由於延宕離開機場的時間,在計程車開進飯店花園時,正巧看到護士推著大衛進花園,向我們迎面而來。

    在沒做任何準備下,我向大衛搭訕,閒話家常。雖然只是聊天,但對我而言,這段談話比第二天我坐下來與他正式訪談還來得更真實與珍貴。

    當時溫暖陽光灑落花園中,我面對大衛,像孫女一般蹲在面前聽他說話,近距離看著他的臉、握著他的手時,我腦子閃過一個念頭:他真的好老啊。

    大衛的皮膚不停掉下小屑屑,手的皮膚非常皺。當他喝著茶時,茶水會不自覺從他唇邊流下……

    大衛是我訪問過最老的人瑞,看著他帶給我強烈的衝擊感。

    在身旁陪他用午餐,對於我的問題,他輕鬆回應我,或是不時開玩笑說:「歐洲人真不懂得做茶,我不該點茶喝的。」

    我問他:「對您來說,安樂死是個困難的決定嗎?」

    大衛說:「對我來說是個很簡單的決定,因為我這幾年的生活已經變成悲劇了。我一直盡力在忍受生活,雖然希望有能力享受它,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真希望澳洲政府能讓安樂死變得容易,但政府一直說不不不,所以我只能向瑞士尋求幫助。這不是最好的選擇,我真的不想選擇在瑞士結束生命,要是能直接在澳洲安樂死就好了。」

    我注意到大衛的衣服上印著一句話:丟臉地衰老。

    於是問他:「如您衣服上這句話所說,您真的認為衰老是一件丟臉的事嗎?」

    他說:「我不太清楚今天選了哪件衣服穿,但如果我穿著這件衣服去演講,我想那會有很好的諷刺效果。」

    儘管已高齡104歲,大衛仍不忘幽默。

    他繼續說:「#我不認為衰老是丟臉的,人們想活得久是很正常的事,但我寧願在沒這麼老的時候死去。我也曾經認為長壽很好,直到95歲之後大部分的生活我無法自理,被吊銷了駕照,對我而言這是結束生命的開始。」

    我接著問他:「離開這世界後,你最想念的會是什麼?」

    他回答:「我會很想念在斐濟做研究的那段時光。」

    高齡104歲的大衛沒有任何慢性病,兒孫成群,年過百歲的他仍然在大學教書做研究,從一般人眼中看來,他沒有安樂死的理由。

    我猜想,也許最主要原因是我看過的一則報導:1、2個月前,獨居的他在家中跌倒,3天後才被來幫忙打掃的人員發現。整整3天無法求救,只能躺在地上,這3天的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他會想些什麼?

    於是我問大衛:「是因為你在家裡跌倒了,才做這個決定嗎?」

    他說:「不是。在我不能自由旅行、不能自在閱讀想讀的書、沒辦法好好教書,那時我就覺得差不多了,我該離開這個世界了。」

    我們互動非常自然。我臉上一點妝也沒有,頭髮由於十幾個小時的飛行而亂七八糟,也只能用簡單英文交談。儘管如此,這段時光比任何訪問都來得有價值。

    最後與他道別時,他執起我的手,親吻了一下。我也親吻了他的手。在那一刻,我們祝福了彼此。

    沒有死亡陰影下的悲傷與恐懼,我們就像來自地球兩端的忘年之交,一起在瑞士飯店有著美好陽光灑落的花園裡,吃了一頓愜意的午餐。

    巴塞爾第二天,英國導演安排了一些採訪行程,包含當天上午的正式記者會,以及機動性訪問陪著大衛來巴塞爾的護士、死亡醫生菲利普等相關人士。

    當我們抵達記者會現場時,陣仗之大,彷彿全世界的大媒體都來了。美國CNN、英國BBC、澳洲ABC、路透社……但東方面孔只有我們。

    大衛由孫子陪他到現場,孫子也是從另一個城市特地飛到瑞士,陪爺爺走完人生。

    雖然會場內擠滿媒體,但氣氛卻瀰漫著一股凝重,有種山雨欲來之感。

    一名記者打破沉悶的氣氛問大衛:「在您的最後一刻,您會放點什麼音樂嗎?」

    大衛說:「我應該會放《歡樂頌》。」

    說完,大衛竟大聲唱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中的《歡樂頌》。他的歌聲,鎮住了現場所有人。

    瞬間,會場內彷彿亮了起來。這顯示大衛仍是活力充沛,他並非虛弱到必須結束生命的老人。

    而這反差,又更加突顯這整件事的荒謬,與考驗著我們一般人對死亡甚至是安樂死的認知。

    接下來,我們打聽到大衛的孫子可能會推著爺爺去附近植物園散心。這段出發前的空檔我們訪問了護士,我問護士:「為什麼大衛的家人沒打算幫他請24小時的看護?或許他就不必面對跌倒3天後才被發現這件事。」

    但護士反問我:「換作是妳,妳想要嗎?有人24小時監視著妳,盯著妳的吃喝拉撒睡,妳想過著這樣的日子嗎?」

    我被護士問倒了。

    對於家中長輩,我們理所當然認為要全天候無微不至地照顧,這似乎就是最好的安排,但我們從來沒有問過長輩:你們想不想要?

    會不會長輩為了讓晚輩不那麼愧疚,把自己的尊嚴放到一邊了呢?這麼一來,反而是強加壓力在長輩身上。

    如果連你自己都不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又為什麼你會覺得這是最體貼長輩的方法?

    我重新思考了過去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價值觀。

    大衛告別世界的日子到來。那天我同樣起了個大早,並且挑選了一套黑衣。我們陪著大衛以及他的家人去執行安樂死診所的現場。

    看著大衛上車之後,再坐上我們的車,英國導演沿路問我:「寶儀,妳在想什麼? 」

    當時我回答了這個問題4、5次,但每次都語無倫次。

    我在採訪?我在送一位老人家最後一程?我去見證他人的死亡?當時我腦中沒有任何消化這件事的機制。

    這到底是什麼?我到底在幹麼?大衛孫子心中的問號,或許和我是相同的。

    仍然有許多媒體到場。大衛與他的親人圍坐在房間中央的長桌。有媒體想上前對大衛說話,但此刻我一句話也說不出口,也不認為我有資格走上前去說些告別的話。

    診所裡的人員忙進忙出處理事情,大衛似乎等得不耐,忍不住出聲問了:「我們到底還在等什麼呢? 」

    當他一說出口,所有人都愣住了。

    此時,他的孫子反而笑了,說:「我們還有一些表格要填。」

    大衛便說:「總是有這麼多表格要填。」

    所有人這才跟著笑了。

    這些笑聲令我稍稍放鬆。這一刻我看見幽默的珍貴—笑,能讓緊繃的能量找到宣洩的出口。

    當下我突然明白,大衛早已準備好了,他人的悲傷對他而言沒有任何意義。那麼身為旁觀者的我,到底在糾葛什麼?到底為了什麼要無所適從。

    此時此刻,我知道自己要以何種角色站在這裡了,心中糾葛倏地鬆開。

    這時有人進來說話: 「時間到了,大家可以出去了。」所有媒體移動到另一個房間等待。

    我在等待室中走來走去,心想不如來看書吧。書架上只有魯米的詩集是英文,其他都是我不懂的語言。

    或許我可以問問這本詩集,今天到底要教會我什麼?

    在心中默唸問題,隨意翻開一頁,這首詩的中譯是這樣的:

    「今日如此美妙,
    沒有可讓悲傷容身之處,
    今日讓我們從知識之杯裡啜飲那叫做信任的酒,
    既然不能只靠麵包與水過活,
    就讓我們吃點從神的手中接過來的食糧吧。」

    看了第一句我便笑了出來,答案多麼清楚明白。

    如果一路走來,我都在學習死亡不一定是悲傷,我為什麼要被悲傷困住,並且緊抓住它不放?

    或許我們能從這件事中得到一份禮物,這份所愛的人離開而留下來的禮物,我們有沒有拆開它並好好學習。

    讀完這首詩後不久,診所宣布大衛的死亡時間。

    這首詩不只是給我答案,它也給了〈告別的權利〉這部紀錄片一個答案。於是我將詩集這頁拍了下來。

    這的確是老天爺送給我們的禮物——如果我們能認出它來,並且明白它是如此珍貴。

    最後,我把我的愛與祝福送給大衛。

    我相信有死後的世界,他在那裡將被眾人的愛與祝福擁抱。

    而最後的最後,我終將與那些悲傷與不捨道別。

    -

    曾寶儀《#一期一會的生命禮物:那些讓我又哭又震撼的跨國境旅程》

    作者:曾寶儀 Bowie

    博客來:https://is.gd/yrxgt3
    誠品線上:https://is.gd/kgFdHx
    金石堂網路:https://is.gd/NCVIk0
    晨星網路:https://is.gd/Zgs6QO

    #安樂死 #euthanasia
    #生命禮物 #giftoflife

  • 新東方花園樂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16 08:55:00
    有 45 人按讚

    【避不開的一本書,一些事】
    Cathy Park Hong《Minor Feelings》

    也不是說有意避開,就是知道了很久,沒拿起這書來讀。本書在2020年初出版,作者是一位美國韓裔著名詩人,這是她的第一本非詩集/非小說作品,書的副題是"A reckoning on race and the Asian condition":「種族和亞裔處境的反思」,隨著全球疫情後出現的反華情緒,和特別在美國發生襲擊亞裔人士個案數目大幅上升,令亞裔美國人身分認同成為熱門話題,而這書在今年初推出了 paperback,過去只讀沉悶的政經書籍的我,本來近期集中睇小說,但 Hong 的這書,再也避不開。

    本書名列去年多個年終書評十大名單中,只不過是短短二百多頁、七篇文章,有什麼特別?作者以自己第二代韓裔美國人的身分和個人經歷,包括自己和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的故事,探討了種族、結構性種族歧視,和在白人社會主導下成長的影響等題目,也因為她是詩人和藝術家,特別討論了小時學習英文為第二語言,從而讓她對這語言有更敏感了體會和應用,和一些在藝術社群中亞裔面對的問題。

    Hong 成長家庭環境中上,住在白人居住地區,甚至家有私家泳池,但不忘提醒讀者小時候住在洛杉磯Koreatown的「基層」地區,不過在1992年當地發生的黑人與韓裔種族衝突前,父親生意有成,已經搬走。與我之前介紹美國越南裔詩人/作家 Ocean Vuong 不同的,是後者以難民身分移居美國,在單親家庭中長大,一直貧苦地工讀,Hong 讀的是私立大學,但二人對英文為第二語言的體會,在他們作品中,可見相似的地方。

    尋找一起走過的經歷

    兩人相似的經歷,還有是一個刻苦、堅強但對子女十分嚴厲的母親,就像我們在流行文化中阿信再加「虎媽」的印象。Hong 提及,小時到白人孩子朋友家中玩,覺得很和平和安寧,父母慈祥,小狗可愛,但回到自己家中,父母總是吵吵鬧鬧,沒有寵物,但老人家總有些古古怪怪的習慣(像祖母親用咖啡罐裝自己的尿去後花園種蔥),我想如果拍成電視處境喜劇,應該嚇壞白人,但反過來,只會令他們對小數族裔 stereotyping 的印象定型,更根深柢固。

    Hong 的文章中,帶出很多重要的問題,例如,她作為藝術家,作品是否被困在白人社會對亞裔的印象的框框內,要遷就他們怎看我們,才能有機會出版?甚至她透過於1982年在紐約姦殺被害的美國韓裔女詩人 Theresa Hak Kyung Cha 的事跡,質問為何媒體甚至她的藝術界同僚和朋友,分別都淡化報導或低調處理,難道亞裔面對的暴力,白人社會都不想提,不想知道太多,亞裔在他們眼中,最好是隱形?這狀況,也與黑人面對的問題和歧視,有所異同。

    Hong 所提出的問題,未必有答案,卻能另我們反思自己的經驗。無論在那裡生活,或曾經在那裡生活,在「自己的國家」抑或「別人的國家」,是多數是少數,不要說沒有歧視,要是這樣說,肯定只是視而不見而已,包括在中國和香港。我也想,我曾經在美國留學和打工十多年,回到香港,種族上少數分子變回多數,但身分認同又在種族層面上增加變數,回歸後香港身分在國家全面管治下又不一樣了。但至少回想自己十多年在美國的經驗,究竟當時是怎樣的?

    誰是「亞裔美國人」?

    近年使用的「亞裔美國人」(Asian American)一詞,原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美國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示威浪潮最火紅的加州柏克萊(Berkeley)所創作出來的,今天最「建制」的形容詞,當年卻已是最「前衛」的。即使在八十年代我在美國讀大學時,對亞洲人的形容詞,很多人仍然以 "Oriental"(東方人)這個顯然極為殖民主義的詞語稱之。至近年,如果要向一些美國機構有需要填表,在種族一欄往往會以「亞裔美國人及太平洋島民」(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統稱,我都會不禁想,亞裔都夠包羅萬有了,怎麼把太平洋島民都打成一片?

    反觀英國,近年在這些回應表格分類,都變得比較仔細了,會分為「中國人」、「華裔英國人」或甚至「香港人」,當然也有些「混血」、「其他」或「不想或選擇不回應」給選擇,始終,說是種族但其實也是身分認同的選擇問題。然而,是否美國人就是比較懶惰,還是白人主導思想下分不開,不想分?他們分不開華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等等,這都罷了,就是兩個東亞裔人的不同面孔,都總是分不開,我們分辨白人面孔卻沒這問題,是否我們看荷里活電影太多,他們看亞洲片太少?

    自去年起,亞裔在美國因種族歧視遭受襲擊個案大增,亞裔美國人團體因而加強聯繫,作出回應,我曾經聽過當中他們舉辦的數個網上論壇,華日韓越還有印度、菲律賓等主要社群的參與都有,他們都會指出,一般美國人社會和白人主導的理解,甚至在不同亞裔之間,其實都未必完全了解「亞裔美國人」所包含的複雜性,不同的種族、文化、背景、語言,分隔了他們的互相了解,還有不同國家之間的政治和歷史的紛爭、新仇舊恨,在美出生的日韓中/港/台人後代,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是新移民或者留學生,不幸地可能根本互相敵視,另一方面,新移民與否、教育程度、社會階層不同,對種族歧視的體會也不一樣。

    我比較深刻印象的,是有一位講者曾經提出過,在媒體甚至官方的描述,不宜再簡化地以"China"或"Chinese"形容中國政府或官方的事宜或行為,中國餐說是"Chinese food"沒問題,但如果是政府的行為,就應該在內容和標題說明是"Chinese government",的確,任何政府也不能代表所有人,批評一個政府不應把不滿投射都該國的人民,這個建議,可圈可點!

    黑暗的歷史

    另外,他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典型應對,必定包括在美國教育中加強亞裔在美過去面對的歧視歷史,由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黑人勞動力後,美國於1860年代輸入數而萬計的中國勞工以參與興建鐵路,可說是美國鐵路尤其是開發大西部的,當初都是以中國人的血汗,甚至用上平均每公里幾條中國人命搭建出來的,但美國政府「打完齋唔要和尚」,之後卻因恐怕大量亞洲移民,通過了「排斥華人法例」(Chinese Exclusion Act 1882),中國人甚至其他亞洲人,甚至包括前美國殖民地的菲律賓人,都難以移民美國,直到1960年代才真正開始改變。

    今天亞裔美國人提出應該放進中小學歷史教材的,當然還有二次大戰時的日裔美國人的遭遇,他們無辜地被視為間諜,財產土地被充公,失去自由,年輕男丁卻被徵上戰場,保衛美國這「家園」,其他家人就關押在集中營多年,直到戰後才放出來,這段黑暗歷史。至於韓國和越南人,無論是否同意美國當年應否介入他們國家的內戰,阻止共產主義擴張,大概都會同意,美國接收不少來自兩國的難民或移民,多少都為贖罪。

    然而,在今天美國的本土政治環境,種族主義反而更為抬頭,在部分州政府出現共和黨人大力打壓黑人投票權利和鼓吹白人至上主義,要提出亞裔美國人歷史觀,把這些美國帝國主義的黑暗歷史,放進教科書,談何容易!反過來說,政權用作政治宣傳教育的話不算,就是過去在華人社會和教材又有多少談論「賣豬仔」和美國反華移民法案?就是我這一代香港人,對這些事的印象,只有「華英雄」和黃飛鴻電影(但這些故事內容卻反而只較多描述中國人自己人打自己人多於受白人的歧視),難道這歷史連中國人自己都不想再提?

    種族暴力未停止過

    這兩年在美國發生多宗亞裔面臨種族暴力事件,特別在三藩市灣區和紐約市等地,以及在今年三月發生的亞特蘭大按摩院槍擊案中的受害者,回想我接觸這些仇恨罪案(hate crime)的報導,始於1982年的陳果仁案。案發於我入讀美國大學前的幾個月,案件和之後數年關於的審判的報導,在我讀大學時訂閱的星島日報(記住當年未有蘋果甚至world-wide web!),應該一直看到這案件的發展。

    陳果仁在中國廣東於1955年出生,六歲被被同來自廣東的養父母從孤兒院收養,帶到美國長大,於1982年二十八歲之齡,在美國底特律一家脫衣舞會所與朋友慶祝八日後將舉行的婚禮時,與在場人士起爭執,後來被兩名白種人追打,以棒球棍擊至腦死亡,四日後正式離世。這是否種族仇恨罪案?有證人表示,聽到兇徒曾經說:「都係因為你班XXXX令我哋無工做」(It's because of you little motherfuckers that we're out of work.),兩名被告當然否認說過。

    歷史背景,當年美國因日本經濟起飛,尤其美國汽車業面對日本進口車競爭,節節敗退,三大汽車廠大量裁員,而底特律正是美國汽車業傳統重鎮,失業情況嚴重,雖然陳果仁是華人,相信很可能是被錯誤當作為日本人而被害。然而,州政府的審判,竟然輕判兩名兇徒罰款三千美元,守行為三年了事,華人團體說,等同公告天下,三千大元可以買起一條中國人命。

    之後,有華人律師和記者介入,根據侵犯死者公民權利把案件推上聯邦法庭,原本把兇徒當中一人成功入罪判監廿五年,另一人就脫罪,但在兩年後上訴判決,兩人獲無罪釋放。最終,家人僅能以民事訴訟控告兇徒,獲判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還要分期每月幾百元地給被告慢慢還,慢慢玩!因此,今年的亞特蘭大槍擊案,社會爭論是否應該以種族仇恨罪行控告兇徒,但歷史告訴我們,在美國,要如此入罪,十分困難,結果,恐怕又是不了了之。

    當然,與當年中國人被當作日本人不同,這兩年如果說有人因疫情而仇視華人,但不少在美國街頭被襲擊的,卻是其他族裔的亞裔人士,可謂諷刺,並且,這也不是因為認錯,不少襲擊者顯然沒打算再理會他們是華人或是其他亞洲人,就是發洩要叫他們「滾回家」,即使他們不少根本是土生土長美國人。可幸的是當年陳果仁案只有美國華人稍為關心,今天可能因為所有其他亞裔都一同受害,亦相信因為社會始終有少許進步,不同族裔的亞裔人士總算更大程度地合作起來。

    選擇忘記的歧視?

    回望我在美國生活的那些年,究竟有沒有受到種族歧視?要說出具體例子的話,我說不出來,但說沒有遇上,我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有。小的事情地方,面對過的白眼,服務上當我隱形,言語上的欺凌,必定有,但很奇怪,雖然說已經過了廿多年,是真的完全記不起來,還是我潛意識要忘記這些事、那些人?相反,像 Hong 書中形容,美國人對亞裔有些既定形象、行為模式,作為「乖乖」的「模範少數族裔」,我們只要「fit」進這些模式,自然大體上「相安無事」。當時,不自覺下,受害者也成為了種族歧視的幫凶。

    我的大學處於中西部非常保守的印第安納州(Indiana),白人絕對佔最多,黑人也少,不過,可能因為屬於理工科目較强的學校,來自分布大量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算多,我大學第一年時,宿舍同房被分派了一個美國人,他來自本州的中型城市,從未踏足外國,甚至連美國本土可能只去過少數鄰近的州分,我這個香港仔同房,對他可能已算是個衝擊。我們相處不錯,但我相信他也覺得,他潛意識下覺得自己是主,我是客,他是大,我是細,而我都是用最典型的亞裔方式,用學科成績證明自己的實力,得回多些尊重,尤其因為我們主修科目一樣。不過,不自覺下,這也許又已墮進「模範少數族裔」的stereotype 了。反而我有印象的,是他初時常笑我寫中文信給家人朋友(我1993年在入學第二學期才拿到電腦戶口,學識用互聯網和電郵,減少了手寫信),寫的中文字是"chicken scratch",如果以今天標準來說,算是有點歧視成分了,不過,當年,算了。

    與 Hong 描述她的大學生活比較(我比她約早十年入大學),我們都是在中西部的保守州分(她在艾奧瓦州 Iowa),不過她讀藝術,我讀的是工程,也許在亞裔的模範形象中,數學、理科能力較佳,讀這些科目的話白人接受,問題較少,只要是繼續在這些方面發展,可謂各取所需,當年就算是畢業後要在當地找工作,拿工作簽證留在美國,入籍,都不困難。後來我碩士畢業後進入大型電腦公司,先後在東西岸,前後兩家公司工作,回想起來,都是走不出這亞裔模範形象。

    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聘請我的是一位台灣人,從一開始,我真的有想過,他是不是因為我是華人而挑選了我?結果我都沒有問過他,當時組中除了我倆沒有其他華人,而我們也從沒有在工作內外講國語。當年我讀的是電腦工程,但第一份工作卻是在電腦公司生產硬碟的製造工程部門寫相關控制機械的程式,老實說,並不十分「夾」,大學學的都不一樣,要重新學過,而硬件製造可說是比較「悶」,結果兩年後在公司轉職到西岸矽谷的前線部門,才擔上較接近軟件顧問和諮詢的工作。矽谷在科技人才上即使當年已經是個大溶爐,我的同事幾乎來自世界各地,說什麼種族歧視?雖然最終大老闆,基本上全是白種人。

    後來我在1994年返回香港工作後,無論是朋友討論或是媒體訪問,問及我為何回流,我的答案都會說,在香港可以更快踏上更高的職位,事業發展更好。當然,也許在一刻是那樣,不過,我也會補充說,如果留在矽谷多一會,等及互聯網 dotcom 泡沫吹起,留在美國也許發展更好也說不定。不過,當時在美國大公司所見的,的確是即使科技行業也有這個玻璃天花(glass ceiling),上面的職位望得到,但不會能上到去。我沒有詳細數據,但即使至今,大家印象中仍會覺得,除非自己創業,在美國大型科技企業的最高層,華人等亞裔的不多,除了印度人。

    Minor Feelings

    Hong 書中說的 minor feelings,是指當「美國式樂觀主義被置於你的身上,與自己種族實況面對呈現矛盾,導致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人家告訴你,一切在改善中,自己卻覺得,都是一樣;人家說,亞裔多成功,自己卻感覺失敗。」相反,當我們覺得,「受夠了」,要對自己誠實一些,即使要令其他人覺得「難相處」,卻會被視為「敵意、忘恩負義、妒忌、令人沮喪、好戰」,就像白人社會覺得我們走出模範樣式,出了軌。

    想起來,當年離開美國,的確有點兒這些感受。不過,奇怪的是,今天在香港,如果嘗試把種族部分,自己選擇用一樣你感受到的東西代替,這「認知失調」和「被當作出了軌」的感覺,同樣出現。這,又是什麼?

    所以,我說這書避不開,是因為有些事,有些感覺,是避不開的。《Minor Feelings》最成功之處,最另我覺得是所讀最佳的書之一的原因,是因為它出奇地令讀者反思。不只是共鳴,更加是反思。

    #CathyParkHong #MinorFeelings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 新東方花園樂居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7 08:41:38
    有 1 人按讚

    [#生日快樂] #2
    傑洛德·杜瑞爾(Gerald Durrell)(1925.01.07—1995.01.30)。
    .
    閱讀、觀賞、聆聽創作者的作品,是最有效力的生日祝福。
    今天適合讀杜瑞爾。
    .
    「科孚的童年生活塑造了我的一生、倘若我果真擁有梅林的魔法,我願給每一個孩子我童年的禮物。」——傑洛德·杜瑞爾
    .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動物作家、保育界傳奇先驅」,傑洛德‧杜瑞爾(Gerald Durrell)的作品是我最深刻的童年閱讀記憶,這份記憶持續到成年之後。在還不甚了解什麼是「自然文學」的時候,我就喜歡上杜瑞爾的作品。這得歸功於他理性而不枯燥、幽默而不煽情的寫作風格,對人類和動物細膩敏銳的觀察,對動物和自然保育的熱愛,以及最為重要的——譯者唐嘉慧的翻譯。
    .
    認識杜瑞爾筆下的動物世界,是從東方出版社出版,季光容編述的《烏龜的婚禮》開始。1995年大樹文化出版、唐嘉慧翻譯的《希臘三部曲》—「我的家人與其他動物」、「鳥、野獸與親戚」、「眾神的花園」,更是影響深遠的經典。它由杜瑞爾橫跨三個生命階段寫成,成為他最為家喻戶曉的作品。對一個成長於台北都市的小孩來說,杜瑞爾筆下科孚島的童年如此迷人、動物生態如此有趣,身邊的家人和遇見的科孚島居民一個比一個稀奇好笑。而且,這套書準確切中跨越不同世代,所有正在摸索自身興趣、因個性古怪容易被他人側目的孩子的心情,使人們容易對主角產生認同感。他以幽默筆觸描繪的無盡的愛、學習與玩樂,家人的信任、老師的啟蒙,以及最重要的,如初生小獸探索世界的自由,正是每一個孩子心底最渴望嚮往的禮物。
    .
    小時候自然讀到廢寢忘食,甚至第一次學會到書店找尋一位作家最新出版的作品。不敢說對這套書倒背如流,但隨著年歲增長,每當我在現實中感到煩悶或無處可去的時候,杜瑞爾的書總能瞬間讓我重回一個充滿歡笑和荒謬絕倫並存的文學世界。讀著讀著,好像就能被他以文字構築的場景包圍,自然而然沉浸其中。我一直認為,童年時由文字引領,在心中描摹想像的人物、開展的豐饒世界,獨屬於自己,難以取代。這也是儘管劇集頗受好評,我仍本能地抗拒去看由這套書改編的影劇的原因。
    .
    杜瑞爾從在火柴盒飼養動物,到倫敦動物園協會在鄉間設立的「惠普斯奈」野生動物園擔任實習生;繼承大筆遺產後,橫跨亞、非、澳、美洲大陸,走向全世界各地蒐集動物,並且蓋一座私人動物園、成立信託基金保育動物,走出了既瘋狂又傳奇的一生。他將這些冒險旅程一一落筆成書,包括《野獸雜牌軍》在內的「杜瑞爾動物搜奇四部曲」,依然妙趣橫生,讓人捧腹大笑,也是多年來書櫃上的珍藏。因此,在絕版多年後,看見出版社以新面貌陸續再版《杜瑞爾希臘狂想曲》、《我鐘樓上的野獸》、《小獵犬隊探險記》等書,對喜愛他的讀者來說,這樣的快樂無與倫比。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出版、中文版首度面世的《行李箱的野獸》裡,譯者為我們補充了杜瑞爾快樂、陽光、幽默背後的陰影——遠征西非對他的身體健康和嚴重憂鬱症造成了長遠影響。這使得杜瑞爾的形象更為多面豐富而立體,也更能體會他在文學和保育成就之外付出的代價。
    .
    杜瑞爾留給世界的最後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
    「就我個人來說,一個没有鳥,没有森林,沒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動物的世界,我寧願不要活在其中。
    如果你喜歡這本書(或我其他的書),請記得是動物賦予這些書生命,使這些書妙趣橫生。牠們是没有聲音,沒有投票權的最大多數;没有我們的幫助,牠們不可能生存下去。
    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要努力遏制人類對地球的可怕褻瀆。我在用我僅知的法子,盡力在做,但我需要你的支持。」
    .
    距離這位保育界頑童離開這個世界已二十餘年,今日讀來,仍然意義深遠。
    .
    .
    台灣中譯作品:
    1.《茄子與碎肉》,季欣容編述,東方出版社,1984。後更名為《烏龜的婚禮》,東方出版社,1994.09。

    2.《現代方舟25年-杜瑞爾與澤西動物傳奇》(The Ark's Anniversary,1990),李靜宜譯,大樹文化,1995.03。

    3.《希臘三部曲之1-我的家人與其他動物》(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 (1956)),唐嘉慧譯,大樹文化,1995.12。

    4.《希臘三部曲之2-鳥、野獸與親戚》(Birds, Beasts, and Relatives (1969)),唐嘉慧譯,大樹文化,1995.12。

    5.《希臘三部曲之3-眾神的花園》(The Garden of the Gods (1978)),唐嘉慧譯,大樹文化,1995.12。

    6.《野獸雜牌軍:杜瑞爾動物園實習生涯》(Beasts in my Belfry,1973),唐嘉慧譯,大樹文化。

    7.《巴福特小獵犬隊:杜瑞爾非洲探險行》(The Bafut Beagles,1954),唐嘉慧譯,大樹文化,1999。

    8.《絮語的大地:杜瑞爾南美探險行》(The Whispering Land,1961),唐嘉慧譯,大樹文化。

    9.《雙雙入叢林:杜瑞爾紐澳探險行》(Two in the Bush,1966),唐嘉慧譯,大樹文化。

    10.《杜瑞爾‧希臘狂想曲》1~5, 野人文化,2007。

    11.《我鐘樓上的野獸:全球最受歡迎動物作家的動物園實習生涯【杜瑞爾野生動植物保育信託60週年紀念版】》(Beasts in my Belfry),唐嘉慧譯, 木馬文化 ECUS Publishing House,2019。

    12.《小獵犬隊探險記:勇闖非洲喀麥隆草原王國【杜瑞爾野生動植物保育信託60週年紀念版】》(The Bafut Beagles),唐嘉慧譯,木馬文化,2019。

    13.《行李箱裡的野獸們:誕生於英國澤西島的保育奇蹟【杜瑞爾野生動植物保育信託60週年紀念版】》(A Zoo in My Luggage),唐嘉慧譯,木馬文化,2020。
    .
    .
    ※書籍封面全數取自博客來書籍頁面。

  • 新東方花園樂居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2-10 10:00:01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1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Hx4mm043S8A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一款新冠疫苗,獲阿聯酋批准註冊上市,當地衛生部門覆核臨牀測試數據,確認國藥疫苗有效率為86%。阿聯酋抗疫表現在中東相對理想,病毒檢測率更位居全球最前列,國藥在當地的第三期臨牀測試,超過3萬人參與,今次是首度有關於中國新冠疫苗有效率的分析結果,詳細數據有待阿聯酋和國藥進一步交代,惟以阿聯酋抗疫之積極,沒理由假設當地衛生部門審視兒戲,阿聯酋對國藥疫苗投下信心一票,有利中國新冠疫苗爭取更多國家認可。「疫苗政治」明年將主導全球,勾心鬥角和抹黑操作勢將此起彼落。歐美對非西方疫苗有很多質疑,與此同時,西方富國又大量包攬自家疫苗,窮國無從問津,唯有確保疫苗供應多元,始有機會打破這種不公平局面。

    蘋果頭條
    美國財政部宣佈根據《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 (Global Magnitsky Act) 制裁綽號「崩牙駒」的澳門知名江湖人物尹國駒以及3間由他控制的公司,包括東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Palau China Hung-Mun Cultural Association和世界洪門歷史文代協會。財政部指他在北京的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在東南亞擴張其犯罪活動。財政部指尹國駒是三合會組織14K的頭領,該組織涉及販毒、非法賭博、敲詐、販賣人口等連串罪行。而在帛琉(Palau),除了上述罪行外,14K還涉及行賄和貪污等犯罪活動。至於尹國駒,財政部指他作為企業 – 包括國營企業 – 的負責人,他或其企業成員涉及貪污、挪用公款、為個人得益徵用私人財產、涉及政府合約和開發天然資源等的貪污行為及行賄。

    東方正論
    第4波疫情來勢洶洶,不知伊於胡底,市民聞疫色變,港府更推出嚴厲禁聚措施,務求在短時間內遏止疫情。很可惜,即使大部分香港市民願意遵守禁令,仍然有一撮人唯恐天下不亂,不斷扯香港後腿,說的正是南亞兵團,亦即是本港最大的治安毒瘤。禁聚令生效之際,南亞人士依然大模廝樣在街頭犯禁聚賭,期間更拉下口罩口沫橫飛甚至隨地小便,一旦爆疫,後果不堪設想。荃灣三陂坊遊樂場涼亭、深水埗南昌街休憩處正是南亞兵團聚賭之地,前者每日入黑之後賭檔開始運作,由一名疑有黑幫背景的男子主持,高峰期聚集約20人,有男有女,除南亞人士外,更有癮君子等,以賭「十三張」為主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本港昨日新增一百零四宗確診個案,當中三十五宗為本地源頭不明個案,其中將軍澳–藍田隧道地盤共有六名工人確診或初步確診,出現小型爆疫。至於葵盛西邨八座爆疫十二日後,港府昨終要求相關大廈的居民需接受強制檢測,並同樣要求錦豐苑錦蕙閣居民及一田沙田分店的工作人員接受強制檢測,惟未有同時執行禁足令配合。呼吸系統科醫生梁子超批評,當局現時才在葵盛西邨推強制檢測是「遲了不少」,但相信可令已離開該邨的居民進行檢測。而繼葵盛西邨及馬鞍山錦豐苑後,九龍灣麗晶花園第六座同一座向單位亦急現七人確診,引發居民恐慌,衛生署昨晚急忙公布相關住客同需接受強制檢測。

    經濟社評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行將卸任總統的特朗普與其團隊,在最後幾星期還頻頻出招升級遏制中國,企圖為候任總統拜登對華政策設立框框,令拜登遏華難有迴旋空間,亦為自己4年後捲土重來累積政治資本。面對中美矛盾續升級,中國更須沉着應對,力阻脫鈎成為事實。美國眾議院周二通過2021年《國防授權法》,確定建立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PDI),增加攻擊潛艇的資金,強化在印太地區的態勢和結盟,又制定多項制止中國取得美國敏感軍事技術和數據措施。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更在一個公開場合上渲染「中國威脅論」,聲稱中國經濟崛起後投入大量資源提升軍事實力,試圖在2035年追上美國,並在本世紀中葉有打敗美軍的能力。

  • 新東方花園樂居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01 10:52:40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4月01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JLIZWUwlKZI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www.easyshopping.hk/vendors/ba-da-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疫情重挫全球經濟,香港亦面對前所未見衝擊,2月零售業銷貨額急跌44%,是歷來最大跌幅,港府因應疫情推出新措施,限制食肆和4人以上公眾聚會,經濟難免雪上加霜,政府短期須加強紓困力度撐經濟保就業,支援受影響行業及打工仔,同時亦要有應付持久戰打算。全球疫情未知延續到何時,樂觀以為入夏可望放緩是一廂情願,倘若要等到一年後疫苗面世才能結束,便不可能一味光靠抗疫基金派錢長期「吊鹽水」。抗疫「戰時狀態」,需要「戰時經濟模式」配合,人人都要跳出思維框框,針對疫下社會新形勢提供服務,政府應善用資源積極介入,促進市場新需求和供應的有機結合,不能囿於自由市場觀念守株待兔。

    蘋果頭條
    港府上周六起飭令六種文娛場所停止營業,卻容許被視為高危場所的麻雀館與卡拉OK牌照打、歌照唱。早在法令生效前四天,有四女一男在尖沙嘴RED MR唱K時集體感染武漢肺炎,先後在前日及昨日確診。立法會議員指這宗小型爆發是「明摑林鄭月娥一巴」;專家促政府盡快填補法律漏洞,暫時禁止麻雀館及卡拉OK經營。
    本港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昨新增32宗,包括19男13女,年齡為11至86歲,其中24宗有外遊紀錄,當中12人為學生,累計增至714宗。昨日出現一個卡拉OK小型爆發群組,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在疫情簡報會表示,包括四女一男確診者在內的七人,3月24日到尖沙嘴RED MR的704號房唱K,一人當晚出現病徵,其餘四人在27及28日陸續發病,料當晚互相感染。確診五人群組包括前日確診第662宗28歲男病人,他28日發病,其餘四宗為第687、702、704、705號個案,皆為女士,年齡介乎29至35歲,其中32歲704號病人24日、即唱K當晚發病,因此相信五人是互相感染。704號病人居於觀塘月華街36號觀塘大廈。

    東方正論
    本地新冠肺炎個案突破七百宗,專家料兩星期內超越二千大關,昨日湖北今日香港,相同的不只是疫情大爆發,還有的是同樣一堆市民被港府遺棄,湖北尚且說是遠在天邊,但近在咫尺的本港鬧市,竟然有四十多個確診患者被遺棄,留在家中未獲送院,又再上演一幕幕政府見死不救的悲劇。
    劏房青年確診新冠肺炎,竟然要在等兩日後才獲送院治理,劏房密集人口及惡劣環境,亦是播毒溫床,一傳十,十傳百,百傳萬,兩日時間可以足夠重演當年沙士疫禍淘大花園慘劇,或者是近期長康邨及富亨邨播毒事件。眾多延送院個案最長等候時間是四日,簡直任由病人自生自滅,懶理其生死,也不管他會否出外播毒,政府靠害的不只是一個病人,而是千千萬萬香港人。

    星島社論
    香港抗疫正處於決戰階段,全球疫情仍然嚴峻,在這次世紀衝擊下,香港經濟亦愁雲慘霧,一片蕭條。政府昨公布二月零售數字,銷貨額急挫百分之四十四,是史上最大跌幅,令人心驚,而其他多個行業也陷於「冰河期」,生意如雪崩般下瀉。更令人憂慮的,是歐美紛紛「封城」,經濟停擺,經營商貿與製造業的企業面臨斷單困境,正艱苦支撐。危機已逼在眉睫,但不能也不應單靠政府放水紓困,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就建議金管局指示銀行出手急救,讓中小企可以「還息不還本」六個月,以紓資金壓力保命,有關方面對此應積極考慮。
      政府為阻截新冠病毒入侵,分階段變相「封關」,入境旅客減至近零,與旅遊業有關的行業,包括零售、餐飲、酒店、運輸等都被冰封。近期當局為減少市民社交接觸,重手推出「限聚令」辣招,令僅餘的本地消費也插水,並火燒連環船,多個行業也受到波及,生意急速墮入深谷。,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肆虐,市民減少群聚和外出,零售業苦不堪言,疫情持續惡化,更加雪上加霜。港府除要盡快出手援助最受影響的行業,更須精準落藥,讓企業撑下去之餘,首要保就業,保住打工仔飯碗,這是打工仔及其家庭每天血肉相連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務。
    統計處昨公布2月零售銷貨額為227億元,按年暴跌44%,創歷來單月最大跌幅。零售急挫皆因疫情爆發,港府為堵截病毒從內地輸入,關閉大部分口岸,導致訪港的內地遊客按年急跌97.8%,加上市民減少外出消費,令零售餐飲業陷入冰河時期。惟數據滯後,零售恐未見底,因新一輪疫情隨着大批港人從歐美回港而引爆。港府日前實施禁聚令,禁止4人以上集會,並對食肆作出限制,進一步重創零售餐飲業。

  • 新東方花園樂居 在 夢幻光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20 20:00:08

    遊戲王 夢幻光の芳香系列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X_dPIX0caklUWn9G9LEpNT

    牌組資訊 由左到右:
    茉莉 (卡片交易商
    薔薇 (卡片交易商
    佛手柑 (卡片交易商
    迷迭香 (卡片交易商
    控制 (與海馬決鬥隨機掉落 / 階級決鬥SR票
    花園 (卡片交易商
    大膽 (第19盒
    花園 (卡片交易商
    吸收屏障 (第7迷你盒
    生命吸收 (第1盒

    牌組連結 / Deck list link:
    https://duellinks.konami.net/att/03277fb4996a5dfe0351c0c219886c370bedb004d1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E5%A4%A2%E5%B9%BB%E5%85%89o-758777787573618/

    BGM:【東方ボーカル】 「鳥居の向こうの夢蒔絵」 【幽閉サテライト】
    BGM2:【東方ボーカル】 「R.I.P」 【凋叶棕】 【Subbed】
    BGM3:【東方Touhou】TUMENECO & GET IN THE RING|クロスハート Ver.C【Vo. yukina】

    階級實戰系列
    (大部分是主流 有強度/穩定 至少可以上傳說 乃至到王階的牌組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WCvaIjvgo7dlQ2-sFNxBIn

    娛樂系列
    (讓對手傻眼!多半是可以瞬間秒殺 或很娛樂 好玩的牌組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UDmqLC2jVWfaNO5ThxjYAT

    應用系列
    (穩定度 不及階級實戰系列 娛樂程度也不及娛樂系列 多半是介紹特殊冷門或應觀眾要求想看的牌組 但只要沒卡手 很多都比階級實戰系列還強!)
    (不過有些強度勝過階級實戰)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XNBI1ndot8JWMY71VZkQuv

    教學系列
    (從新手入門的卡組組法概念/與卡包抉擇 乃至到成為高端 上王的許多技巧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WQPW_DpgPhNK7zxnBodLFo

    實況操作系列
    (夢幻光本人實際開打的影片操作)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VHrbldr8YzmDQNw15pVRWr

    上王/Max牌組系列
    (每月上王的牌組 都是階級實戰系列中有的~)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VZj9JrWHnQb1Zi8Qs3vRuu

    夢幻光 三系列 BGM精華濃縮特輯系列 (每一部都花我數十天時間才完成)
    (平時玩遊戲/讀書聽音樂的首選)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OZL0jQwbR1UClsAQrMyJapCKqsklTAFc

    小光的B站(bilibili)網址:
    https://space.bilibili.com/389492882?from=search&seid=14663347694783262147

    贊助小光o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7cAD9spVq_8uAi3YEFasw/join

    #芳香 #アロマ #遊戲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