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式化糞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式化糞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式化糞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式化糞池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64年南機場公寓】 #見證都市人口變遷 #1964年 #南機場 #馬場町 南機場位於台北市中正、萬華區,日治時期曾為日軍的練兵場,因此稱之「馬場町」,後提供軍用飛行起降,相對於「臺北飛行場(今松山機場)」,又被稱為「南機場」。 國民政府遷臺後,南機場由軍方接管,同時在附近興建了大量...

  • 新式化糞池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20 19:49:40
    有 3,159 人按讚

    【1964年南機場公寓】 #見證都市人口變遷 #1964年 #南機場 #馬場町
       
    南機場位於台北市中正、萬華區,日治時期曾為日軍的練兵場,因此稱之「馬場町」,後提供軍用飛行起降,相對於「臺北飛行場(今松山機場)」,又被稱為「南機場」。
     
    國民政府遷臺後,南機場由軍方接管,同時在附近興建了大量眷村安置帶來的政治移民,然而南機場鄰近新店溪匯入淡水河的曲流處,由河川沖積而成,地勢較為低漥,因此每逢颱風豪雨便氾濫淹水,加之違建叢生、衛生環境糟糕,所以各種社會性問題日益嚴重。
     
    1963年臺北市為解決嚴重的違章建築問題,擬訂了三年清除計劃,並搭配國民住宅興建計劃,以「先建後拆」的方式,於南機場興建大規模的連棟式住宅,由居民自籌兩成資金,政府提供八成貸款,分十五年按月償還。
     
    南機場公寓引進歐美的新式建築工法,初建成時為臺灣最先進的現代住宅,特殊的旋轉樓梯、天井、走廊設計,具通風、採光佳、進出逃生容易等多項優點,同時設有汙水處理廠、集中式垃圾箱、沖水馬桶,兼顧方便與衛生,一度成為政府示與外賓、華僑的模範社區。
     
    然而由於屋內空間狹小、不敷使用,隨著具經濟能力的居民不斷遷出,取而代之入住的是生活較為困難的勞動階層,南機場公寓也因屋齡老舊、違建加蓋雜亂等逐漸沒落,如今居民以老人、中低收入戶和新住民居多。
     
    南機場公寓反映了臺北都市化集合住宅的進程,同時也記錄了城鄉遷移的軌跡,下次前往南機場夜市大啖美食之時,不妨多留意週遭的生活細節,感受這城市呼吸的起落。
     
    #電影人的最愛
    #都市繁華邊緣的一隅
    #看看它的美麗與哀愁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64/11/28
    圖說:台北市南機場市民公寓一景。
    攝影:陳明輝
                 
    歷史新聞
              
    【1964-11-29/聯合報/02版/第二版】
     
    台北市南機場公寓‧今日落成同時啟用
     
    【本報訊】台北市示範性的南機場公寓,於二十九日上午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首長參加的隆重落成典禮舉行後,即行啟用。
    這十一棟五層大樓,可供過去住在違建陋房的市民一二六四戶居住,這是配合整建台北市區違建「先建後拆」政策所興建的第一批國民住宅。
    行政院長嚴家淦將為這十一棟宏偉的公寓剪綵,台灣警備總司令陳大慶上將啟鑰,省府祕書長郭澄代表黃主席主持盛典,黃主席此刻在美國訪問。
    這一大批國民住宅,是台北市拆除川端馬場町堤外的違建,而由政府代違建戶興建的。
    十一棟五層樓公寓的費用,包括建築工程和公共工程費,共九千八百六十餘萬,由警備總部副總司令兼省府委員李立柏負責策劃,台北市政府負責建築工程的執行。
    這一二六四戶的住宅,有甲、乙、丙三種,甲種三○四戶,每戶十四坪,乙種三二八戶;每戶十二坪,丙種六三二戶,每戶八‧六坪。
    全部的住宅分配給過去七個地方的違建戶:(1)川端馬場町堤外,(2)南機場,(3)忠孝路,(4)圓山下水道案,(5)大同堤外,(6)介壽路,(7)南海路。
    將來全部分配以後,如果仍有剩餘,將分配給其他地區拆除的違建戶。台北市政府並訂有分配的詳細辦法。
    全部的住宅區佔地共一○一五四坪。
    建築這批公寓的經費來源,居民自籌百分之廿,另百分之八十由省府資金撥貸,月息五厘,分十五年按月償還。
    這一批住宅於五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開工,二三八個工作天完成。這次新建這些平民住宅,設計上有四個優點:
    (1)樓梯設於戶外。
    (2)屋頂除一層空心磚外,並加設防熱板。
    (3)電力電信外線敷設地下,這是台灣的住宅區內第一次採用這種設計。
    (4)設污水處理場代化糞池,曬衣架固定房後,垃圾箱設於戶外梯間,通風好,並可沖洗。(後略)

  • 新式化糞池 在 葉林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4-11-14 12:00:00
    有 400 人按讚

    服務實錄(恆安里)
    認真做事需要您肯定!

    ⑦號葉林傳議員積極推動恆安里發展在恆安里推動了多處後巷美化、巷道增設折射鏡、路面整平地磚重鋪等基礎建設,並提出機場航道限建區域應獲得容積移轉補償及持續推動拆除新生高創造完美的親水空間等主張。

    葉林傳議員恆安里舉辦會勘紀錄摘要
    恆安里雙城街10巷後巷美化
    雙城街、民權東路口設置景觀路燈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17巷申請徒步區及鋪面材質問題,辦理現場會勘。
    林森北路、農安街交叉口人行道更新及雙城街17巷路面銑鋪材質問題,辦理現場會勘。
    中山區中山北路3段19號前公車站牌改新式站牌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農安街28之1號前人行道高度調整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農安街28之1號前騎樓整平增設斜坡道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農安街28之1號前自來水處水表遷移及側溝調整高度及增設斜坡道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農安街38巷、林森北路557巷交叉口交通事故頻傳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民權東路到雙城街13巷)路面地磚更新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中山北路2段183巷4之12號後方防火巷美化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10巷8號後方防火巷美化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10巷18號衛工處收費疑義及廢除化糞池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13巷改雙向道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新生北路3段10號前增設折射鏡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公車中山國小站(林森北路530號正對面)擬增設候車亭及座椅等問題,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7巷增設折射鏡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10巷8號後方防火巷增設投射燈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中山北路2段183巷4之12號後方防火巷增設投射燈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新生北路3段10號前側溝疑似阻塞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新生北路3段10號前坡崁植栽美化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新生北路3段、農安街口新生高架下斜坡道口增設交通號誌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農安街28-1號及32號間巷道內嚴重積水,導致蚊蟲孳生環境髒亂等問題,辦理現場會勘。
    中山北路3段15號周遭商家竊盜案頻傳增設監視器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中山北路3段15號前增設監視器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13巷7號大樓騎樓退縮地放置盆栽路霸爭議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10巷22號前樹木茂盛影響公共安全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雙城街3-3號前擬取消機車停車格位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晴光公園增設照明設備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規劃中山北路3段183巷增繪標線行人行道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農安街28-1號前擬取消汽車停車格位乙案,辦理現場會勘。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